《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7篇)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7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篇一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进化论的作用层次不在个体,也不在群体,而在于基因,生命的本质则是基因复制。
动植物是某类基因制造的机器或工具,基因给各架机器适当的授权,以执行保卫、延续基因的终极指令。
机器是容易腐朽的,不朽的只有基因。
就好像住宅一样,老城区推倒重来,新楼盘勃然兴起,不变的,只有楼里的居民。
还有另一种基因,它们不创造机器,而只是利用机器,比如病毒等,它们离开寄主的方式和前者有所不同。
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看作是各类基因的不同生存策略。
人类社会和某些物种,在与基因共生之上,还群体创造了新的无形基因—文化、信息等,这里有个新名词“觅母”,它也在不断地遗传和进化。
进化稳定策略ESS是非常有用的观念,能够从基因自私的角度解释生物群体或个体的各种行为,持不同进化策略的基因机器,生存概率是不一样的。
然而,如所说,当我们对遗传过程中的自私性了解得越清楚时,我们就越有资格去教导慷慨、合作以及其它所有为公益奉献的美德。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篇二我时常觉得对于我们现代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只不过他是通社会达尔文主义间接的影响着我们。
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的核心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及在我们的这个社会当中就是要有竞争,就是要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对于这种思想给予解释最为独特的一本书便是《自私的基因》了。
在《自私的基因》中,将人与动物的绝大部分行为都解释为对于基因的一种自私行为。
用的话来说便是:我们和其他一切动物都是我们自己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
关于这本书我由于以下几点看法:1.基因的机器在《自私的基因》当中,他提出最为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演化的最基本单位不是个体而是个体身上的基因,个体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机器。
个体身上所容纳的基因利用个体从而达到基因的目的——生存和繁衍。
而我们个体的身体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和工具。
举一个例子:一名足球运动员单凭自己是无法获得大力神杯,他还需要其他十名同伴,其他同伴都必须是在其他位置上的佼佼者。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是一本探讨进化论和生物学的经典著作,由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1976年出版。
书中探究了基因对生物体之间的竞争、协作以及演化的影响,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理论,也就是说基因是自私的,它们只关心自己在后代中的传播。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基因的本质、基因传播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及阐述,让读者对于自身的生命以及生命的演化过程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本原理、演化、生命的进化历程三个主要主题。
本书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基因的基本原理,它们是如何表达、复制以及在后代中被传递的。
道金斯描述了基因的“自私”本质,即它们只关心被复制的自己,而不关心它们所属的生命体本身或它所处的环境。
基因以巨大的数量存在于一个个生物体中,它们竭尽全力地寻求最大的繁殖机会。
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不是基因主要关注的对象,而是以基因是否能将自己成功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而衡量。
作者认为,基因是控制生命演化的最小单元。
生物体并不是理解生命进化的最小单元,生物体本身仅是基因自我复制和延续的可重复平台。
相对而言,人们对生命现象仍有许多无法理解的秘密,因为仅仅从生物体本身来理解它,很难看出大局并发现规律。
第二部分讲述了基因如何通过生物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进化。
在进化的过程中,基因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们控制了生物体的所有特征。
本书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理论,即稳定性选择理论,即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基因在群体中的分布。
只有当基因有利于个体的繁殖,它才会得到更多的分布。
正是这种“自私”的基因,使得生物体在进化的过程中能够不断适应环境。
伴随着生物体的进化,道金斯阐述了“基因坦白”机器的概念,即基因为了自我复制而对生物体产生严重的侵害。
例如,基因可能会导致癌症等疾病,当生命体的适应力变得弱时,基因可能会像潜伏在生命体内的细菌一样开始感染生命体,控制生命进化的过程也相应遭受扭曲和破坏。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1976年出版,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
区别于以往的个体选择论、群体选择论、物种选择论,道金斯以发生在最低级水平上的选择——基因选择出发来解释进化论。
本书的论点是,一切生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生存机器,都是基因的奴隶,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保存基因。
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呢本书的标题是“自私的基因”,然而这并不是一本论述人的私心的书,这本书讨论的重点更多的在生物的利他主义上。
基因的“自私”,就是基因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发展、为了追求自己的长存,所以也只有自私的基因才是“好”的基因。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了其目的是在于研究自私行为及利他行为在遗传生物学上的意义。
并强调本书并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也不参与“人的本性对教养”的辩论。
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有些人也许仅仅因为对“自私的基因”这个标题就产生某些误解,认为本书是论述人的自私,认为作者提倡一种自私的道德观。
然而作者仅仅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一个生物如何进化的事实,而不是人类应该怎样去行为。
第二章复制基因“如果一组原子因受到某能量的影响而形成某种稳定的模型,他们往往倾向于保持这种模式。
自然选择的最初形式,不过是选择最稳定的模式并抛弃不稳定的模式罢了。
”(16)作者以“原始汤理论”叙述了生命的起源。
“原始汤”就是大约30亿到40亿年前富含着丰富的有机物质的海洋,经过诸如太阳闪电之类的能量影响后会形成一些大有机分子。
这些大有机分子在某个时刻,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个非凡的分子——这就是复制因子。
这种复制因子在其不断的复制扩散过程中,由于复制的错误产生了好几个不同品种,复制错误是进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复制错误可能促使分子产生更高的稳定性,复制错误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改良方式。
自然选择往往有利于那些具有“准确复制”、”长寿”、”快速复制”特性的分子。
自私基因读后感(精选8篇)_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第2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
200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他的畅销书中,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为最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这周我们一起共读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文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呢》,作者道金斯提出了本书的论点是,我们以及其他一切动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
在一个具有高度竞争性的世界上,像芝加哥发迹的匪徒一样,我们的基因生存了下来,有的长达几百万年。
这使我们有理由在我们的基因中发现某些特性。
作者将要论证的是,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这种基因的自私性通常会导致个体行为的自私性。
然而我们也会看到,基因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滋长一种有限的利他主义。
第五章《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策略”是一种程序预先编制好的行为方式。
例如,“向对手进攻,如果它逃你就追,如果它还击你就逃”就是一种策略。
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是指,个人的大多数一旦运用这两种有条件的策略中的某一种,所有脱离群众的行为皆会受到惩罚。
基因被选择,不是因为它在孤立状态下的“好”,而是由于在基因库中的其他基因这一背景下工作得好。
基因因能相互和谐共存而被选择在一起,这并不一定说明我们必须要像看待蝴蝶的情况那样,把基因群体也看成是作为单位来进行选择。
基因库是由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形成的,这组基因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新基因侵犯的基因库。
大部分因突变、重新组合或来自外部而出现的基因很快就受到自然选择的惩罚:这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重新得到恢复。
新基因侵入一组稳定的基因偶尔也会获得成功,即成功地在基因库中散布开来。
然后出现一个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最终又形成新的一组进化上稳定的基因一一发生了某种细微程度的进化。
《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在书中,道金斯提出了一个相当独特且引人深思的观点:基因是自私的。
这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那种自私,而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的。
一开始,我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基因咋还能自私呢?但随着深入阅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
书里提到,基因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复制自己,以确保自己能够在物种的繁衍中延续下去。
比如说,鸟儿鲜艳的羽毛,可能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人类觉得好看,而是为了吸引异性,从而更好地繁殖后代。
这背后其实就是基因在“指挥”,让鸟儿长出漂亮的羽毛来增加自己传递下去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观察蚂蚁的经历。
那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蚂蚁窝。
我闲着没事,就蹲在那儿看蚂蚁们忙忙碌碌。
只见它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来来往往,有的嘴里叼着食物残渣,有的空着手急匆匆地赶路。
我好奇啊,就拿了一根小树枝,轻轻地挡住了一只蚂蚁的去路。
这小家伙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围着树枝转圈圈,好像在思考怎么过去。
过了一会儿,它居然从树枝下面的缝隙钻过去了。
我又多弄了几根树枝,把路挡得更严实。
这下可好,那只蚂蚁急得团团转,不一会儿,它就掉头往回跑,去搬救兵了。
没过多久,就来了一群蚂蚁。
它们聚在一起,触角碰来碰去,好像在交流什么。
然后,它们就一起开始搬树枝。
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后面推,还有的在旁边帮忙指挥。
看着它们那股认真劲儿,我都不好意思再捣乱了。
当时我只是觉得好玩,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基因的力量吗?蚂蚁们这种团结协作、努力生存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让它们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
它们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就是基因让它们这么做的。
再比如说,人类生孩子这件事。
父母对孩子的爱,那真是无私的。
但从基因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基因在驱使着我们去照顾后代,让自己的基因能够在孩子身上继续存在。
还有动物界的一些求偶行为,雄性孔雀为了吸引雌性,展开那华丽得不得了的尾巴。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
相关推荐《⾃私的基因》读后感范⽂(精选12篇)《⾃私的基因》读后感1⽣命与⽂明的最终奥义——题记阅读了《⾃私的基因》⼀书,我受益匪浅。
该书的作者道⾦斯⽤幽默风趣的语⾔和别具⼀格的观点不动声⾊地揭露了⽣命的本质,回答了⼈类存在的意义。
道⾦斯在《⾃私的基因》中提出了⼀个颠覆我们习惯认知的观点——所有的⽣物包括⼈类都是基因为了延续⾃⾝所利⽤的机器。
最初,我带着好奇⼼和半信半疑的态度读了下去,最后才觉得震撼与惊奇。
我折服于作者强⼤的联想和滴⽔不漏的解释。
道⾦斯认为,⽗母对⼦⼥的爱事实上是⼀种亲代投资,是基因为了延续⾃⾝,控制亲代对⼦代进⾏抚养。
⽽两性之爱,则是⽣物为了⽤有限的亲代投资抚养更多的⼦⼥,以保证基因的延续,所以利⽤异性的亲代投资,抚养现有⼦代。
但是,⼈类恰恰是⾃然中标新⽴异的群体,我们由于⽂化的因素,不完全受制于基因。
我们会收养与我们没有⾎缘关系的孩⼦,会不顾⼀切地爱⼀个⼈,会在⼦⼥的⽂化教育上付出巨⼤……我觉得,也许正因为⽂化,⼈类才能够约束⾃私的本性,⼈类才有了七情六欲,有了⽐⽣存更⾼的追求,才变得与众不同。
这本书带我深⼊了解了⽣物的⾏为动机,基因的强⼤控制⼒,⼈类的⽣⽽不凡。
我惊叹⾃然的精妙,⽣命的精妙,更惊叹⼈类的伟⼤。
它是我⽣物学习的启蒙书,让我终⽣难忘,终⽣受益。
⼈类是⾃然进化的奇迹。
我们因基因⽽存在,因基因⽽⽣活;因⽂化⽽不同,因⽂化⽽进步。
这两者推动着我们⼈类从过去⾛向未来,从平原⾛向顶峰,从当下⾛向未知的终点……《⾃私的基因》读后感2⾃私的基因是本很有趣的书,作者尝试⽤基因的⾃私来解释世界的种种。
基因是遗传密码,是对过去进化的总结和未来进化的起点。
基因是核苷酸构成的信息序列,这个序列神奇的决定了你的⾝⾼,相貌,性格等等。
基因从受精卵开始,不断分裂复制,复制到所有细胞,根据基因信息,复制你的⼼肝脾胃细胞,复制你的脑细胞,复制你的⽪肤细胞,⼆⼗三对信息序列能包含如此多的信息,所以有时候我想地球真的不是更⾼级的外星⽂明控制的吗?纯粹靠⾃然进化,能出现如此繁杂精妙的系统?基因不只是遗传密码,它还控制了我们的⽅⽅⾯⾯。
《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的读书笔记》最近读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对生命的本质和进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道金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相当独特且引人深思的观点:基因是自私的。
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我还有点懵,基因咋还能有性格呢?但随着深入阅读,我渐渐被作者的论述说服了。
书中说,基因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复制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会操纵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
这让我想起了我家里养的小猫。
那是一只胖乎乎、毛茸茸的小家伙,特别可爱。
它总是喜欢在太阳底下懒洋洋地躺着,眯着眼睛,偶尔伸个大大的懒腰。
一开始,我觉得它这样只是为了享受生活,可按照书中的观点,这或许是它体内的基因在驱使它寻找温暖、保存能量,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就说它生小猫宝宝的时候吧。
那可真是一场“大戏”。
它会提前找好一个隐蔽又安全的角落,把那里当作它的产房。
然后,在生产的过程中,它全神贯注,每一次用力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战斗。
等小猫宝宝们一个个顺利出生,它立刻变得警觉万分,谁要是稍微靠近一点儿,它就会发出警告的叫声。
以前我觉得这只是动物的本能母爱,可现在想想,这也许是基因在指挥它保护自己的后代,因为只有后代存活并繁衍,基因才能得以延续。
还有一次,我给它喂食物。
平常它都是吃得欢天喜地的,可那次它居然只吃了一点点,就把剩下的藏到了一个角落里。
我当时特别不理解,这是为啥呀?现在想来,说不定是它体内的基因告诉它要为未来可能的食物短缺做准备,这种“未雨绸缪”的行为也是基因自私性的一种表现。
再说说人类自己。
我们总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想要更健康、更长寿。
我们努力学习、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享受更舒适的生活。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这或许也是基因在推动我们去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增加我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比如,我们对美的追求。
男生喜欢漂亮的女生,女生喜欢帅气的男生。
这种对美的偏好,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基因在引导我们选择更健康、更有生育优势的伴侣,从而让基因更好地传递下去。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五篇《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读罢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我陷入了沉思,《自私的基因》中充满想象力。
我开始体会到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
我们知道基因不会思想,但由这些基因所创造的我们不仅可以理解我们自身,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摆脱它们无声无息的控制。
正如作者所言:“让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吧!因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
让我们懂得我们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
因为这样我们至少可以有机会去打乱它们的计划,而这是其他物种从来未能希望做到的。
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
用自达尔文以来所创建的进化的生命观,揭示出生命世界里那使人无法认知的秘密,使我们能够穿越千变万化的具体生命形式而直指秘密的核心。
他颠覆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也开启了另一道完全不同于先前认识得自然界之门。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就算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事实上也无法真正延续我们自己。
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群彼此协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暂时构建以延续它们生命的机器。
《自私的基因》描述了大自然中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语言简明通俗,妙趣横生使人一读就懂,妙趣横生。
结构安排的也非常合理,逻辑性很强,不会那么繁杂让人云里来,雾里去的。
*中提出的:我们生来是自私的。
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了解和认知自然界是相当重要的。
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沉思就如书中所说: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个人领悟2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向我们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自私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生物的大部分行为和性状,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适合度,或者说是提高某个控制这种性状基因的适合度。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1、结合前本贸易打造的世界,和自己的股票,我觉得,金融是一种变相的的殖民手段。
如果殖民主义彻底消失,世界要往何处走。
2、社会关系,是各种自私的平衡。
人如此,其他生命体也是。
3、本书如果写成鸟类生活习惯或许更有趣,举的例子都很引人思考。
4、里面的例子,可以做整体社会参考的资料。
5、一个不切实际的思考,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有时候人类的理想,发展,科技。
到最后,却是在人类的原始时代,人类的技术都是通过模仿,而最大的模仿则是人类自己。
也许有一天,人类技术的最好成就,是能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但当科技和道德失去平衡的时候,要么毁灭,要么回到人类的起点。
文明和历史就是轮回。
那么,是否能超越这个轮回呢。
6、如何基因已经决定,那是否能找到这个编辑基因的人。
如果我要写小说,这不失为一个方向。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领悟五篇《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领悟1这是严琦推荐的一本书,生物学方面的书,据说是进化论方面的经典著作。
不过全文通俗易懂,中间稍微摆弄了一点浅显的博弈论知识,完全不妨碍外行人如我来阅读。
针对动物进化问题,作者道金斯认为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体或种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
并把我们人类及其他所有动物都描述成是我们的基因创造的机器。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基因的自私行为,即为了更好的复制,传播。
所有的利他行为,也仅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为。
还好作者强调了,“不涉及到意识的动机”,要不然真的有点像严琦说的那样有点“反人类了”。
正因为这样,在看书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在讲没有意识的动物,这是在讲没有意识的动物。
作为一个人类,我还是希望世界能美好一点的,虽然,基因可以这样的自私。
庆幸的是,作者提到了意识的非一般的作用。
特别是在讲到意识的产生的时候,“把意识视为一个进化趋向的终点”,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基因手中解放出来,变成有能力,甚至是有拒不服从能力的决策者,比如说拒绝生育。
虽然要知道这本书写的不是基于人类的行为,但作为一个外行人的收获,也许更多的是将人类纳入这些“准则”中去思考,反思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
当然,最好是同时怀着一颗积极的心。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领悟2我们的基因从何而来?不朽的双螺旋——这只是《自私的基因》第三章的小标题,却是道出了基因的最基本特点,从远古而来。
我们人类是复杂而高级的物种,有思想、有技术,能控制地球上的资源、对其他物种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是地球的主宰。
而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却认为基因控制了人类以及其他一切物种: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物种都只是生存机器。
是谁的生存机器?是基因的!我们都是同一种复制基因,即双螺旋DNA分子的生存机器,根据道金斯的理论,在我身上存在的双螺旋,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二条DNA的基因组上溯至唐宋元明清三国秦汉春秋战国到三皇五帝,基因组一脉相传,我相信在近3000年的时间里,我的DNA没有大的突变,我和我的祖先在作为人类这个物种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变,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同时也包括我,我们的躯体作为保护基因的载体,为基因的正常运作提供了稳定环境的“皮囊”。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精选6篇)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精选6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1《自私的基因》也是一本拖了很久才看完的书,在最开始看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自私,其次就是基因。
同时对于作者比较感兴趣的原因就是作者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支持者,且反对上帝。
因此想要看看是如何论述的。
“那么,自然选择是否像我在这里强调的那样,在基因间进行选择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不会惊讶于个体生物“为了基因的利益”,表现出诸如喂养与保护亲属等利他行为,因为亲属更有可能与其共享相同的基因。
这种亲属利他行为只是基因自私性在个体利他主义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怎么说呢?作者的世界观还是蛮宏大的,从动物世界到人类世界都有所涉及,但是作为一个行为生态学家,作者更多的还是把重心放在动物行为的论述上,同时大多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对一些深奥的内容来进行论述。
作者在引言中说,本文的自私用的并不是很好,不应该用自私,但是又找不到特别好的替代词汇,因此还是选用了自私。
在书的前一段,还是能看到自私的一点影子的,比如说基因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他的更多的遗传,而人类或者动物其实都是一种生存机器,最终死亡的都是基因本身。
独立的DNA复制因子如羚羊般灵活,他们自由奔放的随世代相传,在一次性的生物容器中临时组合,而不朽的双螺旋则不停改组演替,在形成终将腐朽的肉体时磨炼,最终走向各自的永恒。
如果用科幻电影来进行比喻基因的作用的话,更多的是像电影情节中那些通过远程在地球建立基站的外星人,但是他们无法直接去占领或者控制地球,而是通过预先在电脑中的指令来控制,更类似于一种根植于深处的控制指令,乍一看好像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却是在最深处控制着我们的选择与生活。
但是对于基因而言,一个个体其实并不能指望通过生育将自己的基因永久的流传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的传宗接代其实是蛮可笑的,因为你所希望遗传下去的基因组合其实是仅仅存在于你一个人身上而已,下一代已经是不同的基因组合,基因是永存的,基因组合却只是短暂而临时的。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1基因是遗传密码,是对过去进化的总结和未来进化的起点。
基因是核苷酸构成的信息序列,这个序列神奇的决定了你的身高,相貌,性格等等。
基因从受精卵开始,不断分裂复制,复制到所有细胞,根据基因信息,复制你的心肝脾胃细胞,复制你的脑细胞,复制你的皮肤细胞,二十三对信息序列能包含如此多的信息,所以有时候我想地球真的不是更高级的外星文明控制的吗?纯粹靠自然进化,能出现如此繁杂精妙的系统?基因不只是遗传密码,它还控制了我们的方方面面。
首先基因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生存,基因的生存不是个体意义的生存,书中把生物称之为基因机器,基因生存的方式是复制到更多个体,是信息意义的生存。
就是说当基因通过各种方式复制将当前基因机器的基因到其他基因机器,比如子代或者孙代,那么即使当前这个基因机器消亡了,基因却没有消亡,在其他基因机器中继续繁衍。
那么基因复制的单位是什么呢?这是我以前没有想通的一部分。
对人来说,二十三对基因序列,一半来自于父亲,一般来自于母亲。
那这一般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也就是性细胞的基因怎么来的?基因的遗传单位是染色体片段,在形成性细胞的时候,并不是将父母中的某一条染色体完全复制,而是在一对染色体中随机提取片段,重新组序,这种方式提取的二十三个染色体都来自于父母一方,但跟父母原始的染色体却有不一样。
所以基因的生存单位并不是个体染色体,而是染色体片段。
这样保证基因的变化。
假设世界上有个基因库,包括世界上所以生物的基因,那么遗传过程中基因序列会重新组织,但信息总和还是保持不变,这当然不合适,所以基因会变异,也就是说,整体的基因库中,总是会有基因消失,又有新的基因产生。
那么什么样的基因会被选择呢?就在雌性选择交尾对象的时候决定,未被选择的雄性,其基因就得不到复制的机会,如果终身得不到机会,那么这个雄性的特异基因就消亡了。
当然这个雄性的兄弟姐妹还包含了它的部分基因,还有机会继续复制。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是一本由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经典科普读物,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以及基因在进化中的作用。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生命的奥秘和人类的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道金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但又令人深思的观点:基因是自私的。
这里的“自私”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道德意义上的自私,而是指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以自我复制和传递为首要目标,其行为看似是为了个体或物种的利益,但实际上是为了确保自身的存续。
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基因就不断地在复制和变异。
那些能够成功复制并传递下去的基因,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那些不利于复制和传递的基因,则逐渐被淘汰。
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使得基因不断地优化和进化。
在讨论基因的自私性时,道金斯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在动物的求偶行为中,雄性往往会通过展示自己的优势来吸引雌性。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雄性身上的某些基因促使它们采取这样的行为,以增加交配的机会,从而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同样,在亲代对子代的照顾中,基因也在发挥着作用。
亲代之所以愿意为子代付出,也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子代携带自己的基因生存和繁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行为完全由基因决定。
环境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只是提供了一种倾向性和可能性,而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反应。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本能和行为模式。
书中还提到了基因的“长寿”和“短寿”之分。
一些基因能够在世代相传中保持相对稳定,而另一些基因则很快消失。
这种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平衡,也是进化的关键所在。
在探讨人类的行为时,道金斯认为,人类的许多情感和行为,如自私、利他、嫉妒、合作等,都可以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
例如,自私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基因利益,而利他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因为这种行为有助于与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生存,从而间接保护了自己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篇一:《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认识你自己--生存机器与谜米机器-------------《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引言生命有意义吗?人生目的何在?人是什么?我们在面对这些深刻的问题时,无需再求助于迷信。
十八世纪的达尔文通过《物种起源》科学地解答了这个问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残酷的自然,无情的选择,才造就了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多姿多彩的自然和顽强生命力的生物。
然而这种选择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不同于以前达尔文主义者提出的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或者是种群选择理论,道金斯认为,从发生在最最低级的水平上的自然选择—基因选择出发是解释进化论的最好方法。
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自私的基因》一书从基因选择入手,对进化论进行研究,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理论。
并运用此理论对“自利”与“利他”行为的生物学本质进行探讨。
此书自问世以来引起巨大影响,褒贬参半,误读者也不少。
自私一词,毫无人性。
很多人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对人类绝望,对世界绝望,认为人不管活的如何,总是徒为基因作嫁衣裳。
然而,正如作者在文末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
”可以看出,作者明显不持有极端的“基因决定论”,排斥人类的文化,排斥人类的思想。
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构造出一个冰冷的宇宙。
那么,《自私的基因》到底描述的是怎样一种世界?本文试图重构作者在文中描述的基因的世界,了解在作者眼中,基因到底是如何“自私”的。
几点解释本书所谓的利益指的是生存的机会。
“自私”是指基因所做的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提高自己生存的机会,虽然用这样一个人类道德领域中的词来修饰基因不太合适甚至荒唐,然而从全文看,这确实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在本书中,所谓的我们和“生存机器”并不单指人,它包括一切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适用于一切在进化历程中形成的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自私的基因》1976年出版,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
区别于以往的个体选择论、群体选择论、物种选择论,道金斯以发生在最低级水平上的选择——基因选择出发来解释进化论。
本书的论点是,一切生物都是各自基因所创造的生存机器,都是基因的奴隶,他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保存基因。
第一章为什么会有人呢?本书的标题是“自私的基因”,然而这并不是一本论述人的私心的书,这本书讨论的重点更多的在生物的利他主义上。
基因的“自私”,就是基因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发展、为了追求自己的长存,所以也只有自私的基因才是“好”的基因。
作者在开篇就明确了其目的是在于研究自私行为及利他行为在遗传生物学上的意义。
并强调本书并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也不参与“人的本性对教养”的辩论。
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有些人也许仅仅因为对“自私的基因”这个标题就产生某些误解,认为本书是论述人的自私,认为作者提倡一种自私的道德观。
然而作者仅仅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一个生物如何进化的事实,而不是人类应该怎样去行为。
第二章复制基因“如果一组原子因受到某能量的影响而形成某种稳定的模型,他们往往倾向于保持这种模式。
自然选择的最初形式,不过是选择最稳定的模式并抛弃不稳定的模式罢了。
”(16)作者以“原始汤理论”叙述了生命的起源。
“原始汤”就是大约30亿到40亿年前富含着丰富的有机物质的海洋,经过诸如太阳闪电之类的能量影响后会形成一些大有机分子。
这些大有机分子在某个时刻,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形成了一个非凡的分子——这就是复制因子。
这种复制因子在其不断的复制扩散过程中,由于复制的错误产生了好几个不同品种,复制错误是进化必不可少的环节,复制错误可能促使分子产生更高的稳定性,复制错误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改良方式。
自然选择往往有利于那些具有“准确复制”、”长寿”、”快速复制”特性的分子。
当复制因子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原始汤中的营养物质已经不足以维持这些复制因子了,此时就会产生竞争。
由于竞争的产生,复制因子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使用更巧妙更有效的方式加快自己的进化。
一些因子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分裂对方的分子,并利用分裂出来的构件来复制自己。
经过40亿年的进化,这些基因已经安稳的寄居在了“机器人”之中。
“它们存在于你和我的躯体之中,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
这些复制基因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称它们为基因,而我们就是它们的生存机器”(22)看到这里,简直有些绝望。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唯一目的就只是为了基因的长存吗。
因为基因是自私的无情的,那么作为基因的生存机器也应该是自私的吗。
但了解到后面的内容时情况又有了些乐观。
所谓的“机器人”,是指一个具有情感的机器。
假设我们真的是“机器人”,那么基因只是创造了我们,并同时为我们设定了一道指令——存在的终极理由就是保存它们。
但它们并不能控制我们,我们仍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如果我们的意志足够强大,也可以违背这道终极指令。
第三章不朽的双螺旋本章作者首先论述了基因是如何对人体产生影响的。
基因通过不断的复制以及简洁的监督制造蛋白质,能够间接地控制胚胎发育。
制造人体的过程是及其复杂的,所以基因在控制胚胎发育方面并不是那么的自由,它们必须相互合作配合。
其次又说明了一个“好”的现代基因所需具备特性。
第一,由于现代基因的生存机器都是机器复杂的,所以基因们必须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那么在这个环境中能够与其他基因更好地配合的基因,往往可以得到好处。
比如,食草动物需要偏平的牙齿以方便磨嚼,而食肉动物则需要锋利的牙齿。
一个影响偏平牙齿形成的基因,在食肉动物的基因库中是“坏”基因,而在食草动物的基因库中就是“好”的基因。
第二,一个“好”的基因必须是自私的。
这里的自私是指,牺牲他者的生存机会而增加自己的生存机会,并不暗含任何道德层面的意义。
第三,一个“好”的基因必须是能够长存的基因。
基因的长存是通过生存机器的繁殖而使自己的复制基因传递下去的,所以它们至少具备将他们的生存机器的死亡推迟到生殖之后的能力。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推论,关于延长人类的寿命。
既然基因具有推迟生存机器的死亡至生殖之后的能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慢慢推迟自己的生殖年龄来延长自己的寿命?照此理论是可行的,可是估计不会有人来实行这样一种耗时又见效及其慢的方式。
最后,论述了有性生殖的益处。
无性生殖如此的简单方便,我们为何要选择极其复杂的性活动来进行生殖呢。
“对于现代复制基因,基因库有的保留地起着原始汤对于原始复制基因所起的同样作用。
性活动和染色体交换起着保持原始汤的现代相等物的那种流动性作用”(49)有性生殖有着原始汤的流动性作用,性活动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使得基因库不断被搅混,提高了基因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基因的进化。
那么为什么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最普通的形式是指实体的差别性生存。
为了使这种选择性生存对世界产生影响,每个实体就必须以许多拷贝的形式存在,而且至少某些实体能够以拷贝的形式生存相当长的一段进化时间。
”(37)个体、群体、物种都不具备此种特性,只有基因是可以以拷贝的形式一代代的传下去。
例如,如果对基因做某种改变,那么这种改变就会被该基因稳定下来并传递下去;而个体则不会,一只老鼠的尾巴不幸断了,但它的后代仍会长出尾巴。
第四章基因机器生存机器的行为带有明显的“目的性”,例如动物寻找食物、配偶或迷路的孩子,在这里并不讨论其行为是否具有意识。
基因间接控制生存机器的行为。
由于动物的行为具有快速性,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时间又漫长(如胚胎的孕育),所以基因对生物的控制具有时滞性。
基因对生存机器发出的指令并不是具体细微的,只能是全局性的策略或各种生存技巧。
所以基因就要提前对未来作出预测,保证发出的指令能够适应未来的生存环境,否则生存机器就可能陷入毁灭的危险。
那么基因如何进行预测。
为了降低预测风险应首先赋予其生存机器学习能力,告诉生存机器那些东西意味着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遇到可以带来好处的事就可以重复进行。
预测未来一个方法就是模拟,例如军事演习,模拟考试。
“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终于导致了主观意识的产生。
其所以如此,在我看来,是当代生物学所面临的最不可思议的奥秘。
没有理由认为电子计算机在模拟实施具有意识的,尽管我们必须承认,有朝一日他们可能具有意识。
一时之所以产生也许是由于大脑对世界的模拟已达到了如此完美无缺的程度,以致把他自己的模型也包括在内。
”(65)“我们可以把意识视为一个进化趋向的终点,也就是说,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他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
”利他行为与自私行为都在基因控制之下。
蜜蜂腐臭病研究为例,基因可以操纵某种行为,蜜蜂的“揭盖子”“仍幼虫”行为。
第五章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对于某个生存机器来说,另一个生存机器(不包括前者的子女及近亲)是他环境的一部分。
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利用。
自然选择有利于那些能够控制其生存机器从而充分利用环境的基因。
动物间的进犯行为是具有策略性的。
将竞争对手杀死然后吃掉,似乎是生存机器最好的策略。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毕竟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的例子存在,并且将对手杀死其本身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而这种策略的好处为其他策略所不及的,这种策略就是进化上的稳定策略或ESS。
”基因被选择,不是因为它在孤立的状态下“好”,而是由于在基因库中的其他背景下工作得好。
渐进的进化过程与其说是一个稳步向上爬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一系列从一个稳定台阶走上另一个稳定台阶的不连续步伐。
完整的浑然一体的躯体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它们是一组进化上稳定的自私基因的产物。
第六章基因种族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其自身的复制品。
这种个体的利他主义仍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父母之爱也只不过是近亲利他行为的一种。
为了方便,采用亲缘关系指数来表示两个亲属之间共有统一基因的机会。
同卵孪生兄弟姐妹(1),同胞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1/2),祖父母和孙子孙女(1/4),第一代堂兄弟姐妹(1/8)。
为了使利他行为得以发展,利他行为这所承担的风险必须小于受益者得到的净收益和亲缘关系指数的乘积。
由于动物在作出利他行为之前,不可能进行如此复杂的演算,所以它们只能根据某些表象来对亲缘关系作出估计。
当然对亲缘关系的估计也是有出现差错的可能性的,自然选择将有利于那些对亲缘关系估计能力高的基因。
“就利他行为的演化而言,“真正的”亲缘关系的重要性可能还不如动物对亲缘关系作出的力所能及的估计。
懂得这个事实就懂得在自然界中,父母之爱为什么比兄弟姐妹之间的利他行为要普遍以及真诚的多,也就懂得为什么对动物而言其自身利益甚至比几个兄弟更为重要。
简单地说,我的意思是,除了亲缘关系指数以外,我们还要考虑”肯定性”的指数。
尽管父母子女的关系在遗传学的意义上来说,并不比兄弟姐妹的关系来的密切,但他的肯定性就大得多了。
”(118)第七章计划生育本章主要探讨个体生存机器对于是否生育新个体如何做出决定。
亲代个体实行计划生育,为的是使他们的出生率保持在最适度的数值上,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们现有子女的存活数。
第八章代际之战亲代投资:亲代对子代个体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从而增加了该个体的生存机会(因而得以成功繁殖),但以牺牲亲代对子代其他个体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代价。
父母是否应该对子女一视同仁?从遗传观点来看,一个母亲同其所有的子女的亲缘关系都是一样的,他不应有任何宠儿。
如果她事实上真的有偏爱,也是因为年龄或其它不同条件所造成的预期寿命的差异。
亲代与子代的矛盾。
理论上来说,亲代对其子女的投资都应该是相同的。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他总是希望自己得到的资源更多。
因此子代总是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获取更多投资,欺骗、说谎、利用、甚至残害同胞。
第九章两性战争生育同等数目的儿女的策略,是一种进化上的稳定策略。
作为自私的机器,配偶双方都“希望”儿子和女儿的数目均等,这一点没有争议。
分歧在于,谁将承担抚养这些子女的主要责任。
由于雌性一开始就以其大二营养丰富的卵子付出了比雄性多的投资额,因此做母亲的从怀孕的时刻起,就对每个幼儿承担了比做父亲的更大的“义务”家庭幸福策略,大丈夫策略(累赘原理)男人大多倾向于杂交,女人大多倾向一夫一妻第十章你为我瘙痒,我就骑在你头上本章讨论“相互利他行为”,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群居动物。
种群可分为生育者和抚养者,前提是近亲。
职虫不育性的进化起源,如何实现其基因传递。
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共生现象。
第十一章觅母:新的复制基因文化的传播有一点和遗传相类似,即它能导致某种形式的进化。
遗传进化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发生的进化现象之中的一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