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培养和形成的,实现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法
1、在课堂上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时,教师要能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巧妙地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生活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学习数学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情感,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积极营造开放性课堂
在数学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的发展学生自我,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一个轻松而丰富的课
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完整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完整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何为数学核心素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维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给出了清晰的界定。

小学阶段,目前尚无定论.有研究者提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妨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十大核心词”出发,通过“十大核心词"的落实,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亦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将“十大核心词”提炼为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使其更显“核心”的意味.课程标准制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则更加概括化地提出,可以从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三个维度,对核心素养作出界定。

种种尝试,由十到五,再到三,展现了大家对核心素养之“核心”价值的追求,也的确更容易为一线教师所认识与把握.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探讨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事实上笔者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学实践者,笔者更愿意思考的是,无论是十大核心词,还是整合后的五大核心词,抑或三大核心思想(素养),笔者更关注的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教学路径使其落地生根,真正在具体的教与学活动中,让“数学核心素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此,笔者倾向于对核心素养作出这样的一种描述。

所谓核心素养,即是指“人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尽管,从当下已经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这一表述忽视了“必备品格”这一重要维度,但就数学学科而言,这样的表述尽管片面,但至少给我们一种重要的启示,核心素养也好,数学核心素养也罢,其最终落脚点都离不开问题解决。

只有在具体的、基于真实背景的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人的素养抑或数学核心素养才可能得以彰显和养成。

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加以了阐述,问题解决只是其中的四个维度之一,但若细思之,则不难发现:有效的问题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离不开相应的数学思考;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会得到充分的彰显.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解决实则可以理解为数学课程的“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孩子们在数学研究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数学研究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 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孩子们应该了解并能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关系。

他们应该学会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策略,从而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和解决实际问题。

- 几何和空间观念:孩子们应该能够理解和应用几何概念,如点、线、面、体、角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几何运算。

同时,他们应该培养对空间问题的感觉和想象力。

- 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孩子们应该能够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数据,并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推断。

- 探究与实践能力:孩子们应该具备在实际情境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和实践的能力。

通过思考、观察和实验等方式,他们应该能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人才。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

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

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是孩子最早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孩子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则是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孩子的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在孩子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一、数感数感是指孩子对数的感知和认识能力,包括孩子能够分辨不同的数字和数量,并且能够做到数量增减的传递性。

数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算术游戏、数独等,让孩子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数感。

二、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孩子能够通过推理、归纳、演绎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

逻辑思维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逻辑推理和比较分析的练习来培养和提高。

三、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指孩子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中非常基本的素养之一。

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掌握一定的算术基础,并且通过实战练习的方式进行提高和加强。

四、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在理解和掌握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之一。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日常练习来提高。

五、交流能力交流能力是指孩子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中,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课堂讨论来培养。

六、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发散思维,寻找问题的多个解决方案,并且能够采取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思维游戏、问题解决研究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培养和提高。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是孩子学习数学和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每一种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让孩子能够掌握这六种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还可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10个)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数感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空间观念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1.重点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教学当中。

教师对教材应该有深刻的解读,掌握教材内容中包含的核心素养,数学知识是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数学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应用进行深刻理解,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核心素养教学。

2.运用数学知识中的问题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应该在整体数学教学当中逐渐渗透,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一方面是为了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最容易养成习惯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模式。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是对相关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

3.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进行长期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应该不断积累、长期坚持、不断提升的过程。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应该将核心素养融入进每一节数学课程当中,将具体的内容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隐含的知识内容进行解析,还能够使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学习。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六大核心素养。

一、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思维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具备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

数学思维素养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抽象思维和推理思维等。

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表达素养数学表达素养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达出来的能力。

数学表达素养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包括利用语言和符号来清晰地陈述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书面表达则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文字和符号来表达数学问题和解决过程。

三、数学应用素养数学应用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应用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并对解决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四、数学合作素养数学合作素养是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团队竞赛中,与他人合作完成数学任务的能力。

数学合作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合作、交流和协作,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方法,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五、数学创新素养数学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独立探索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数学创新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遇到难题时勇于拓展思维,独立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方法,并能以创新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六、数学情感素养数学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培养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数学情感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态度。

小学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数学表达素养、数学应用素养、数学合作素养、数学创新素养和数学情感素养。

只有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复习不到位,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1)课堂互动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重复讲解和练习,缺乏创新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无味。

(3)评价体系不合理:过分强调成绩,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失去信心。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记忆,而忽视了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表现为:(1)题海战术:教师布置大量重复性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提高成绩,而非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

(2)解题方法单一:教师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只教授一种解题方法,忽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课堂提问缺乏深度:教师提问往往停留在知识点的简单回忆,缺乏启发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以下问题:(1)概念混淆:由于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深,学生在面对相似概念时,容易产生混淆,影响解题效果。

(2)套用公式:学生对数学公式、定理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导致解题能力受限。

(3)无法迁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小学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即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情感态度、数学学习方法、数学价值观。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2022版)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2022版)

小学数学11个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

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

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感悟符号的数学功能。

知道符号表达的现实意义;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结论具有一般性;初步体会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意识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运算的问题,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运算能力有助于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图形,分析图形的性质;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利用图表分析实际情境与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表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表现》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主要表现》根据《2022年版课标》,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有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1个。

数感主要表现为:1.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2.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估算,作出合理判断。

3.能初步体会事物背后简单的规律,能用数表达这样的规律。

量感主要表现为:1.能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度量的意义,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2.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统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

3.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符号意识主要表现为:1.领会各种数学符号的功能与特点,感悟符号表达的意义。

2.初步感悟数学符号的优点,如明确性、简洁性、可操作性等。

3.能够初步运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一般规律,知道用符号表达的运算规律和推理过程、结果具有一般性。

(从具体到抽象是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基本途径。

)运算能力主要表现为:1.能够根据运算律、运算法则和运算程序熟练地进行数的四则运算,具备简单数字的心算能力。

2.理解运算对象、运算律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

3.能够通过运算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够通过运算探究、发现简单的数量关系与规律。

几何直观主要表现为:1.能够用几何模型解释与理解数及其运算,建立数与形的联系。

2.能够感知各种几何图形及其组成元素,描述和分析图形的特征与性质。

3.能够直观理解图形的运动,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性。

4.能够利用简单的图表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为:1.能够通过感知、描述与想象三维物体的整体形状与几何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2.能够根据语言描述或图形想象出实际的物体或景象。

3.能够对几何图形进行整体表征、解释、转换。

并生成新的图形。

4.能够在头脑中操作、旋转、分解与组合简单图形的表象,获得新的表象。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能力和思维能力,涉及数学知识的掌握、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等方面,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

一、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

具体而言,小学生需要掌握数与数的关系、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分数与比例等概念、简单的代数与方程等知识。

同时,小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几何概念、有关图形的性质,能用公式计算周长、面积等基本数值,以及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本统计知识等。

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数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应用方法,如使用算术运算和代数式求解问题、运用基本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等。

三、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

小学生需要掌握使用数学符号、术语和表达形式,规范、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问题和解法的能力。

四、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最重要部分。

小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数学问题,培养其认知、分析、创新、交流和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注重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发掘问题背后的数学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方法,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方面的全面能力。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素养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六大素养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第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在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等五个阶段的内涵、学科价值和教育价值、表现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要仔细推敲,准确把握,切实贯穿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于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课程,所以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又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很好途径。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大赛竞赛项目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等13个研究领域,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特点。

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相关的数学学科素养,可以起到单纯的学科教学难以起到的作用。

第四,通用技术课程也是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用技术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课程学习与实践中,必然涉及相关的数学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相辅相成,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既定目标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能更加有效地渗透核心素养。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组织能得到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方程的教学当中,学习了不同的解方程的方法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常见的方程当中有哪几种模型? 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数学六个核心素养

数学六个核心素养

数学六个核心素养数学是一门研究数、数量和形状等概念和关系的学科,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数学学习者在数学知识、思维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下面将介绍数学的六个核心素养。

一、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抽象思维是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逻辑思维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难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数学推理、数学证明等方式进行。

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包括问题分析、问题建模、问题求解等。

问题分析是理解问题、搞清问题要求的能力,问题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问题求解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提高。

三、数学表达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是指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数学思想和数学推理的能力。

数学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是指通过口头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和推理过程的能力,书面表达是指通过书面文字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和推理过程的能力。

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做数学口头和书面表达的练习来提高。

四、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是指基于已知条件运用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个方面。

归纳推理是从具体的事实或例子中发现规律并推广到一般情况的能力,演绎推理是根据已知条件和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大量的推理练习和解决有逻辑推理的问题来提高。

五、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是指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数学分析等方面。

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计算是进行数学运算和计算的能力,数学分析是通过数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

数学学科的六⼤核⼼素养四、直观想象直观想象是指借助⼏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在直观想象核⼼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能够进⼀步发展⼏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增强运⽤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

五、数学运算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向,选择运算⽅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段。

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运算核⼼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能够进⼀步发展数学运算能⼒;能有效借助运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六、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统计⽅法对数据中的有⽤信息进⾏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

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数据时代数学应⽤的主要⽅法,已经深⼊到现代社会⽣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

在数据分析核⼼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2/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培养的重点。

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是促进数学课程学习和数学思想形成的源动力。

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核心素养虽然不是具体的数学内容,但反映了数学的本质与价值,反映了数学知识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等与相应的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和统计概念内容直接相关,具备这些核心素养是深刻理解这些数学内容所必须的。

其他核心素养是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或几个学习领域的学习中应当重视的思想、方法或意识。

教学中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如统计内容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类、平均数、简单统计图表等统计知识,在学生掌握这些统计知识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

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一,指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可见,数据分析观念反映了统计内容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选择恰当的方式描述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展示数据的意识;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对统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的过程,才能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1、数与图形:初步认识几何图形,通过数字运算,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量算和分析形状的特征;
2、数的运算:掌握数的运算基本方法,加减乘除的个、十、百位数的运算;
3、比率及比例关系:认识和使用比率和比例,根据比率和比例关系,利用数的运算来求解问题;
4、计量:建立计量表,查缺补漏,使用单位换算,理解千分之一和百分数;
5、数列:通过观察和总结数列,归纳出数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6、概率:认识概率的概念,估计试验的概率,判断概率的大小,推断试验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下文是关于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一)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文昌小学方海平数学素养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很生疏,其实它时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商场打折信息、家庭投资理财问题等。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肤浅认识:一、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数学意识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

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一) 理解数的意义与数的联系,培养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低学段教学的重点。

其实学生入学前就已经知道了不少数,但那只是他们凭生活经验认识的数,对数他们只是有一种非常肤浅的表层认识,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成人看起来非常抽象的数,在孩子的脑子中逐渐丰富起来,富有数的内涵。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和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理解同一数字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

一上课我通过猜数游戏引出11这个数,然后要求学生把11根小棒摆在桌面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

当学生把11根分成10根和1根两部分后,接着让他们把10根捆在一起。

这时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样,数也有自己的位置,并出示数位筒,认识个位和十位。

1根小棒表示1个一应放在个位筒里,1捆小棒表示1个十应放在十位筒里。

另外,学生通过1个十和10个一的相互转化过程,体会数位计数单位概念的实际意义,建立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

同时,数位筒的教学又在不知不觉中对后面份的概念的教学起到了非常微妙的作用,从份的概念来分析,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就是把10根小棒看成1份。

学完后我问学生当你看到20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我穿20号的鞋子。

20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

我有20支新铅笔。

20比11大多了。

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说的自由,大概就没机会知道孩子心中的数有如此丰富的内涵了。

(二)经历符号化过程,培养符号意识。

学生在生活中能接触到很多像停车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用符号表示的情境,所以有一定的符号经验。

我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教室里的座位这一具体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来表示位置的需求。

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网络图这种平面图,并让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

这样学生就经历了具体事物--个性化地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化表示的学习过程,体会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符号的简洁与实用,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实践操作与数学思考相结合,培养空间观念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

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利用学生已有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生活经验,先确定东方,再来认识其他三个方向。

这样就把教学视野拓展到了生活空间,利用生活原型来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培养统计观念统计观念的培养仅靠训练是难以形成的,必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

如,上学期学校举办阳光女孩节,我班就开展了一次应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的调查。

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通过交流,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以及统计的作用。

现代公共媒体已经大量使用统计图来表示信息,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养。

因此,进行统计教学时,应将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读懂统计图表、会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推理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表上。

如,一位同学调查了自己班上的5位男同学,其中有4位同学喜欢打篮球,便得出结论他班80%的同学喜欢打篮球。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学生对统计数据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五)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有一次,我的好朋友不好意思的问我:在超市买东西时,你好不好看同一产品不同的包装的价格,然后比较一下哪个便宜再买其实,我们学知识为了什么不就是用吗学了不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我们学它干什么。

比如,同样是光明纯鲜牛奶:大包装1000ml,8元/桶;小包装220ml,2元/盒。

通过计算1000÷8=1250 (ml/元)220÷2=110(ml/元)可以知道,同样1元钱,可以多喝15ml牛奶,如果家庭人口比较多,当然选择大包装合算。

什么是数学应用意识呢数学应用意识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心理倾向,主动尝试用数学知识、方法、策略、思想去思考和解决遇到的现实问题。

看来我这位朋友就有很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以及数学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 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数是形的抽象,形是数的表现。

数形结合能帮助学生生成正确的数学表象,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如:千克与克的认识属于概念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在学习千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找1千克的环节。

我让学生一只手掂着1千克重的洗衣粉,另一只手掂一掂袋子里的东西,估一估哪袋东西也重1千克。

人对物体质量的直观感知,除了掂一掂然后估一估之外,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根据具体实物的数量来进行简单推断。

因此,在评价学生克与千克知识。

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

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

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开发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依据”。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台湾地区启动了核心素养研究,确立了专题研究计划――《界定与选择核心素养:概念参考架构与理论基础研究》(简称DeSeCo计划)。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我国也不例外。

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

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

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强调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何为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

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

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