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目标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考试6学时其中: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四、大纲内容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实验室安全 纪律
见教材P2-3。 (A)提前10 min进实验室。 (B)病假、事假要有医院证明或珠海校区相应 部门的证明,这样才能补做实验,否则本次实 验成绩为零分。 (C)实验结束后要报告老师,待老师签字后方 可离开。 (D)不许穿拖鞋、背心进实验室。 (E)不许吃东西(包括口香糖)。 (F)不许高谈阔论、随处走动而影响别人。 (G)不许将共用物品拿走。
2. 实验教材
(1)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 校编。 (2)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
3.实验课教学方法和程序 实验课教学方法和程序
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这与 理论课不同。
程序
(A)写预习报告。 (B)教师讲解与演示。 (C)学生自己做实验。 (D)认真写实验报告。
4.实验课注意事项 实验课注意事项
7.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评定
(1)平时实验约70%、考试约30%。 (2)平时每次实验成绩按预习(提问)、实验 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与讨论等5个方面 计分。教师在带实验时必须认真记录学生实验 情况,批改实验报告时必须指出其中的问题、 给出评语,必须签名、标明日期、给出成绩。 计分等级:A、A-、B+、B、B-、C+、C、C-、 D+、D、D-等。 。
与理论课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实 验课侧重于基本操作,实验技术是一种技巧 (以游泳为例说明),要求反复训练才能规 范、熟练掌握;而理论课偏重于理论,只要 理解了就可一通百通。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说明:实践→理论→实 践。 结论: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可偏废。
1. 地位与任务(续) 地位与任务(
5.值日制度 值日制度
组长职责
(A)及时了解并向老师反映同学们对实验的要求。报告。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010)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课程名称(中文)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名称(英文) Experimental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编号 02141071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基础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基础化学实验》第一版,刘汉标、石建新、邹小勇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小组编著,2009年学时学分:总学时 90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 90 实验学分 3应开实验学期一~二年级一、四学期适用专业化学类各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可同时开课)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无机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与相应的理论课——《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

它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课程按照下述指导思想进行改革:压缩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基本操作融入综合实验、增加综合与设计实验。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与基本操作)、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含学生自带课题)。

在后两个层次的实验中,融入了我校化学院教师具有特色的科研项目,目的是通过完成这些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使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 从实验获得感性认识,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

2. 规范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包括:玻璃仪器的清洗,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加热和冷却方法,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与鉴定,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典型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合成、分离、纯化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中南大学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0031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Ⅰ学时与学分: 64 /2.0先修课程:中学化学适应专业:化工与制药类教材及参考书:关鲁雄主编,《化学基本操作与物质制备实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黄可龙主编,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无机化学实验I是化工与制药大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理工科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高素质的化学工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将化学基本操作、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手段等进行有机融合,呈现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体系。

通过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观察解释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的测定和处理,让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有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无机化学原理的理解,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开展实际工作或进行化学相关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以及课外的研究创新实验,加强学生化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是基本操作实验,涉及包括: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如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知识,预习、记录、实验报告的格式与要求,实验考核与考试办法;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识别、洗涤、干燥和保养,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化学试剂等级规格及取用方法,加热仪器与加热方法。

分离和纯化方法,如常压过滤、蒸发结晶、结晶洗涤、减压过滤、重结晶和离子交换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生物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生成和溶解过程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理化数据测定方法,如常用的溶液浓度、溶液pH值、溶解度等理化数据的测定原理;气体密度法测定分子量和电位法测定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等理化数据的原理和方法。

常规的无机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样品的处理、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的原理和操作。

无机化学实验 -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

无机化学实验 -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适用)实验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for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代码:(以培养计划为准)本大纲主笔人:高中洪一、学时与学分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实验学时:64,实验学分:4。

二、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周井炎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上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2004。

三、本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无机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与无机化学理论课密切相关。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了解无机物的一般分离、提纯和制备方法,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培养动手、观察、思维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无机化学中的“解离平衡”、“氧化还原”“配位化合物”“d区元素的重要性质”以及常见的无机基本操作。

五、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

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考核内容及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3.老师课堂只讲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操作和部分难点4. 实验1人1组。

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5. 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

学生若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实验。

6. 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

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7. 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并提前预做实验,上好每一堂课。

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束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授课对象:中西医结合学院学生学时数: 25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试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2.知识要求⑴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⑵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⑶掌握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⑷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⑸掌握摩尔气体常数、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醋酸解离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⑹掌握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3.能力要求具有独立选择和使用仪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达到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课程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25学时,其中基础知识2学时,其余为实验学时。

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难点: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基础化学实验》(上册) (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实验),吉林大学,徐家宁、门瑞芝、张寒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风才、肖衍繁、张明杰、刘炳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基础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四.大纲说明1.必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方式、范围、程度、要求的说明:⑴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基本原理,了解仪器构造和操作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

《无机化学与实验》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00001,适用专业:化工工艺、工业分析、有色冶炼、环境监测、食品质量与安全、城市水务、石油炼制等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无机化学与实验是从无机物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氧化还原、化学热力学等初步知识,并在其指导下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认识微观变化对宏观世界的影响。

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基础原理的其中一门课程,其范围可涉及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行业,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门课程是石油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课程内容部分与初中《化学》课程相衔接,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它是培养化工类专业技能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目标无机化学以学生学习和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为主线,运用化学基本原理知识,阐述元素化学与社会、科学、生产的联系,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对接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强化化学基础,学习无机物质的基本理论、物质的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典型的化学反应,并会进行化学反应计算。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其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一)绪论1.专业知识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化学发展简史、无机化学简介2.专业技能学习无机化学的基本要求及技能(二)物质结构1.专业知识原子的组成、同位素及其应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基础知识2.专业技能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识别常见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安全标识;了解防火与灭火常识,树立实验安全意识。

(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专业知识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总学时:82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化学(师范,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第一门必修实验课,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和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常规的基本的操作技能、实验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地观察和记录现象,会归纳综合,正确地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近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一般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和分离,并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2.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有:玻璃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试管反应操作;沉淀的分离和洗涤;离心机的使用;试纸的选择和使用,常压、减压过滤操作;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滴定等操作。

初步学会干燥箱、pH计、电导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和正确记录实验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作图方法。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训练科研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进行实验的能力。

本课程总学时:82,具体分配如下:注:每学年根据具体情况,从上述实验中选择82学时。

教学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实验目的: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无机实验室的一般知识。

熟悉无机实验室规划和安全守则。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一、前言1. 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能。

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原理。

加深对无机化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学生应穿着合适的实验服,佩戴实验帽、手套和护目镜。

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纪律,听从指导教师指挥。

二、实验一:酸碱滴定1. 实验原理利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通过滴定操作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2. 实验步骤准备标准酸溶液和未知酸溶液。

加入适量的未知酸溶液到滴定瓶中。

向未知酸溶液中滴加标准碱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根据滴定数据计算未知酸溶液的浓度。

3. 实验注意事项滴定操作要准确、迅速。

避免滴定瓶碰撞或倾斜,防止溶液溅出。

滴定结束后,立即读取滴定管中的体积读数。

三、实验二:沉淀反应1. 实验原理通过向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观察和分析沉淀的形成和性质。

2. 实验步骤准备含有可溶性阳离子的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观察沉淀的形成。

调整试剂的浓度和温度,观察沉淀的溶解和再沉淀现象。

3. 实验注意事项在加入试剂时,要缓慢并搅拌均匀。

避免剧烈搅拌,防止沉淀的破碎。

观察沉淀的形成和溶解过程时,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

四、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1. 实验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观察电子的转移过程和产物的形成。

2. 实验步骤准备含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溶液。

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和产物的形成。

可以通过滴定等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

3. 实验注意事项在混合溶液时,要缓慢并搅拌均匀。

避免剧烈反应或溢出,注意安全。

观察颜色变化和产物形成时,要仔细观察并记录现象。

五、实验四:元素定量分析1. 实验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将元素转化为可定量测定的形式,从而确定元素的存在和含量。

2. 实验步骤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溶解、过滤等。

转化反应:将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易于测定的形式。

滴定或光谱法测定:利用滴定或光谱法等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任务。

三、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1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3 离子反应与配位化学2.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2.1 酸碱与盐2.2 氧化还原反应2.3 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3. 无机化学实验3.1 基本实验操作技术3.2 常用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3.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 应用无机化学4.1 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2 无机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4.3 无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互动:通过教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实时互动答疑。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问题解决思路。

4. 课外习题:布置课外习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占比: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验评估: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无机化学》,作者:李傲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无机化学实验教程》,作者:张强,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所属专业:药学课程性质:基础课学分:2学分(72学时);(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目的着重于传授化学知识和基础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

目标与任务:无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而化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对药学专业开设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极其重要。

在此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通过预习、实验、报告总结、思考讨论等环节,希望使学生在加深对理论课教学中所学的规则、定理、理论的理解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力求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相关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等(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无机及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9月。

主要参考书:1.《大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I》(上、下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

2.《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教学思路:根据医学生《无机化学实验》学时少,时间短等特点,我们重点抓基本操作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结果表示等)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实验名称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实验讲授、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4学时)实验二玻璃工操作和塞子钻孔(4学时)实验三氯化钠的提纯(5学时)实验四天平称量练习(4学时)实验五酸碱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练习(4学时)实验六硫酸铜的提纯及结晶水的测定(8学时)实验七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测定(8学时)实验八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性质实验(5学时)实验九硝酸钾的制备和溶解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一醋酸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二电化学平衡性质实验(5学时)实验十三镁和盐酸反应热的测定(4学时)实验十四配位平衡性质实验(4学时)实验十五s区元素性质实验(4学时)考核方式:学生成绩采用逐个实验计分法,每个实验中预习占10%,基本操作占40%、实验结果、报告占40%,纪律、卫生占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说明:实践理论实 践。
结论: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可偏废。
1. 地位与任务(续)
任务
(A)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提高其“动手能 力”,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 能力”。
(B)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知道 如何做实验)。
(C)培养学生观察现象、解释现象的能力(学会实 验记录)。
(D)培养学生处理数据与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写 实验报告)。
(E)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卫生习惯、 会合理安排实验、实事求是等。
2. 实验教材
(1)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 校编。
(2)无机化学实验补充教材。
3.实验课教学方法和程序
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这与 理论课不同。
7.实验成绩评定
(1)平时实验约70%、考试约30%。
(2)平时每次实验成绩按预习(提问)、实验 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与讨论等5个方面 计分。教师在带实验时必须认真记录学生实验 情况,批改实验报告时必须指出其中的问题、 给出评语,必须签名、标明日期、给出成绩。 、C、C-、 D+、D、D-等。
5.值日制度
组长职责
(A)及时了解并向老师反映同学们对实验的要求。 (B)安排下次实验的值日生,每次4人。 (C)及时收发实验报告。
值日生职责(必须最早来、最后走)
(A)开关窗户、煤气、电。 (B)实验结束后要逐个检查本生灯与水龙头是 否关好。 (C)全面负责实验室地面与台面卫生、清理药品 与水池、倒垃圾。
6.仪器损坏、丢失的赔偿制度
(1)实验时若损坏仪器,要及时报告老师,填写 “仪器赔偿单”,由教师签字后到玻璃仪器室交 钱赔偿,一般按购进价格的50%赔偿。赔偿的目 的是培养学生重视操作、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2)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按“一位一套”模式配备。 学生每次实验前按仪器清单检查仪器,若发现仪 器有丢失、损坏或未清洗干净,应及时报告老师, 则丢失、损坏的仪器由上一次实验的学生按100% 赔偿,同时还会在实验室公布责任人的名字以示 警告。所以要求同学们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认真清 洗仪器、及时赔偿损坏的仪器。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介绍
1. 《无机化学实验》课的地位与 任务
课程性质
以实验操作为主的基础课程,有教 学大纲、学时与学分。共90学时、3个学 分。教学内容包括:无机基本操作、化 学原理实验、无机制备实验和元素性质 实验4部分。
1. 地位与任务(续)
与理论课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在内容上相互交叉。实 验课侧重于基本操作,实验技术是一种技巧 (以游泳为例说明),要求反复训练才能规 范、熟练掌握;而理论课偏重于理论,只要 理解了就可一通百通。
程序
(A)写预习报告。 (B)教师讲解与演示。 (C)学生自己做实验。 (D)认真写实验报告。
4.实验课注意事项
实验室安全 见教材P2-3。 纪律
(A)提前10 min进实验室。 (B)病假、事假要有医院证明或珠海校区相应
部门的证明,这样才能补做实验,否则本次实 验成绩为零分。 (C)实验结束后要报告老师,待老师签字后方 可离开。 (D)不许穿拖鞋、背心进实验室。 (E)不许吃东西(包括口香糖)。 (F)不许高谈阔论、随处走动而影响别人。 (G)不许将共用物品拿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