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完整版)古典战略管理十大流派分析及评价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ool)•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创业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认识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文化学派(The Cultural School)•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1)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ool)(195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菲利浦·塞兹尼克《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1957);•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构》(1962);•肯尼斯·安德鲁斯《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1965)•菲利浦·塞兹尼克《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1957);•阿尔弗雷德·钱德勒《战略与结构》(1962);•肯尼斯·安德鲁斯《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1965)设计学派的观点战略是对公司内部实力和外部机遇的匹配,是首席执行官有意识的但非正式的构想过程。
该学派建立了著名的SWOT模型,该模型考察了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机会以及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体现了组织内外部关系对制定战略的重要性。
战略产生于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过程,首席执行官就是战略家,战略形成的模式必须保持简单和非正式,战略应该是明确简单的,是个性化设计的最佳成果之一。
对设计学派的评价设计学派提出了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的词汇,这些词汇构成了说明性学派基础的观点。
但是该学派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优势劣势的评估问题、战略和结构的问题、战略的明确性和灵活性问题以及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的实施问题。
(2)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196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H·伊格尔·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申德尔和霍夫《战略管理》(1979)计划学派的观点同设计学派相似,计划学派也把市场环境、定位和内部资源能力视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
(完整版)战略历程-战略的十大流派
战略历程—战略管理十大学派设计学派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认为战略制定是个确切定义的过程[编辑]设计学派简介1设计学派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在整个发展过程比较波折,到20世纪80年代仅剩下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设计学派,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佛战略思想”。
它是以SWOT分析为基础,倡导“企业内外匹配”为座右铭的。
1962年,钱德勒(Chandler)在其所著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成必须随企业的战略需求的变化而改变。
根据这一观点,设计学派的代表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1965年编写哈佛教科书时,提出了如前所述的战略的四种构成要素,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制定战略的影响。
此外,他还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个阶段,认为制定战略就是围绕发展核心能力,在内外部进行平衡,实现匹配的过程。
[编辑]设计学派的理论模型设计学派认为战略制定是领导者有意识的但非正式的构想过程,并建立了知名的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战略形成模型。
这一模型也是计划学派的基础。
该模型表明,形成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
正如安德鲁斯所指出的那样,“战略是对公司的实力和机会的匹配。
这种匹配将一个公司定位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
因此,该模型考虑了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外部评价)和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内部评价)。
有关这一模型的主要假定也反映了该学派的主张:(1)战略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思想过程。
因此,企业组织既不能靠直觉发展战略,也不能以自然形成的方式实现。
相反,企业组织应当经过尽可能仔细慎重的考虑才能形成战略。
(2)主要的领导人应当承担整个战略形成过程的责任。
他不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但他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设计者。
(3)制定战略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设计。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2013年10月24日 14:27 来源:企业管理网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战略管理十大战略学派
10
9、环境学派
环境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环境服务组织的观念; 战略追随结构的观念; 开放系统的战略研究观点。
11
10、结构学派(综合学派)
结构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企业战略和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 资源积聚阶段 资源使用的合理化阶段 连续发展阶段 对扩张资源的使用合理化阶段 对组织行为的最恰当的描述是它的综合性; 战略制定过程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集合形成过程。
内部评估 企业优势与劣势 突出竞争能力
社会责任
战略方案
管理价值观
战略评估和选择
战略实施
3
2、计划学派
计划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制定过程是有控制的、自觉的和正规的过程;
组织最高领导人对整个战略过程负责;
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程序,需要从目标、预算、 日程和操作等方面层层分解,以便得到实施。
8
7、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制定过程是集体行为过程; 战略采取观念的形式; 需要有规范的组织内部协调和控制; 鼓励维持现有的战略,反对进行战略变革。
9
8、权势学派
权势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采取正式形式,运用具体的使对手难堪的手段; 在微观权势方面一般不存在某一个起支配作用的个人; 在宏观权势方面采取积极的具有政治色彩的战略。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定位学派
定位学派对战略的认识
战略是确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战略过程是以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分析和选择过程; 战略分析人员的重要性; 确定企业所属一般战略组及特定战略。
5
4、企业家学派
(完整版)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二、战略管理十大流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概念形成偏重于实用性,不是最优化。
结构学派
(三)战略管理现代学派
企业家学派
核心:关注战略在组织中是如何形成的
较有影响力:
奎因《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 圣吉《第五项修炼》
认识学派
学习学派
权力学派
主要观点:
环境难以预测;
组织需要学习; 学习以应急方式进行;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结构学派
(三)战略管理现代学派
企业家学派
植根于:社会文化力量 前提条件:
战略形成是社会交互过程,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 信念和理解基础上;
审计内容
认识学派
学习学派
权力学派
个人通过适应过程或社会化过程来获得这些信念;
组织成员只能部分描述他们的文化信念; 观念植根于集体意向之中;
流派
审计内容
流派分类
流派
设计学派 说明学派 计划学派 定位学派
关注重点
战略应如何明确表 达,而不是战略形 成过程的必要工作
流派演变
(一)战略管理学派概述
流派
审计内容
流派
流派分类
关注重点
描述战略的实际制 定和执行过程,而 不是侧重于描述理 想的战略行为
企业家学派 认识学派 描述性学 学习学派 派 权力学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结构学派
(三)战略管理现代学派
企业家学派
综合九大学派的内容。 前提条件: 组织一般可被描述为某种稳定结构; 这种稳定时期偶然被一些转变过程所隔断,呈现 结构量的飞跃; 结构状态与转变时期相继交替; 战略管理的关键是维持稳定,但是,会有周期性 地认识到转变的需要; 战略制定过程可以是概念性的设计,又可以是系 统分析,也可以是共同学习;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2013年10月24日 14:27 来源:企业管理网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战略管理十大战略学派课件
03
05
02
04
06
️5、认知学派-心智:借 鉴人类认知学科的相关知 识,特别是认知心理学领 域的研究成果,探索战略 形成过程的本质。
️7、权力学派-协商:从 权力与政治等因素入手, 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明显 受权力影响的过程,强调 权力和政治手段应用于战 略谈判以获得特殊利益。
9、环境学派-适应性:把 环境定位成战略形成过程 种的三大力量之一,同领 导力和组织两大中心力量 一起,有助于协调关于战 略形成的总观点。
️4、企业家学派-构筑愿 景:领头人构思的产物,-涌现:战略 是个人或群体在开始研究 某种情境以及研究组织应 对情境的能力时自然产生 的,收敛成有效的行为模 式,就是在干中学。
8️ 、 文 化 学 派 - 集 体 思 维 : 战略的形成根植于文化、 受社会文化驱动力影响; 关注文化对保持战略稳定 性的影响。
2、计划学派-程序化:战略是一个可控的、自觉的正式规划过程,包含详细的目 标、预算、程序和计划执行。斯坦纳战略规划模型、通用电气年度计划等。
️3、定位学派-分析:探索应用各领域的通用逻辑和框架,强调战略自身和制定过程 的重要性,注重战略分析、设计、实施的过程。波士顿矩阵、PIMS模型、波特五力 模型等。
10、结构学派-变革:以上所有学派都可能是结构学派的知识点;它提供了一种调和的 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整合所有其他学派观点的方法。
谢谢
战略管理十大战略学派 课件
演讲人
战略,是目标与能力的匹配。战略是一把双刃剑。战略,不是选择做什么,而是选 择不做什么。战略是关键时刻的重大抉择。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等 等。作者梳理了从1960年代到21世纪初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洞察,归纳总结出战略管 理的“十大学派”。
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十大流派
?理论:偶然性理论 ?前提条件:
?环境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 ?组织必须适应这些力量,否则会被“淘汰”; ?领导变成被动因素,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组
织与之适应;
?组织群集在独特的活动范围之中。
结构学派 18
3. 战略管理现代学派
企业家学派 认识学派 学习学派 权力学派 文化学派 环境学派
2 经验 3 环境相对稳定,并可以预测
10
2.2 计划学派
1、计划学派把战略形成看做一个正式的进程,其核心是进行
正式的战略规划,强调计划。
目标确认阶段
外部审查阶段
目标体系
战略规 划模式
内部审查阶段 战略评价阶段
最终形成四个体系
预算体系 战略体系
战略运用阶段
程序体系
为整个过程制定计划
前提条件:1、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 2、CEO来负责整个战略进程,全体计划人员来实施。 3、战略被明确制定出来,通过细致的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经营计划来贯彻。
?著名理论:SWOT分析
?确定匹配:内部能力与外部环境匹配。
2、前提条件:
3、对假设的否定。
1 战略是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 2 CEO是战略家 3 战略模式必须保持简单和非正式 4 战略是个性化设计最佳成果 5 形成完整观念,设计过程才结束 6 战略应该是明确的,保持简单 7 制定好后才能贯彻
1 大脑能够处理所有信息 大脑拥有完全、详细、直接的
结构学派
? 综合九大学派的内容。 ? 前提条件: ? 组织一般可被描述为某种稳定结构; ? 这种稳定时期偶然被一些转变过程所隔断,呈现结构量的
飞跃;
? 结构状态与转变时期相继交替; ? 战略管理的关键是维持稳定,但是,会有周期性地认识到
战略管理2战略管理十个流派
战略管理十个流派
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1.设计学派(DesignSchool)
•战略思想应该从设计角度进行研究
2. 计划学派(PlanningSchool)
•从计划角度进行战略的制定
3. 定位学派(PositioningSchool)
•根据定位得出公司战略
4. 企业家学派(EntrepreneurialSchool)
•根据企业家的行为、做法、思维和思想研究战略理论
5. 认识学派(CognitiveSchool)
•通过对战略的理解产生演变出战略
6. 学习学派(LearningSchool)
•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改进、纠错,形成准略管理
7. 权力学派(PowerSchool)
•认为战略的执行是自上而下推动的
8. 文化学派(CulturalSchool)
•认为企业文化影响战略
9. 环境学派(EnvironmentalSchool)
•认为外部环境决定战略
10. 结构学派(ConfigurationSchool)
•认为公司的组织结构影响公司战略
1。
企业战略管理学派
企业战略管理学派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管理学派分为十个学派,它们是:设计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权利学派(一)设计学派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认为战略制定是领导者有意识的但非正式的构想过程,并建立了知名的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战略形成模型。
这一模型也是计划学派的基础。
该模型表明,形成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外部因素和组织因素进行匹配。
正如安德鲁斯所指出的那样,“战略是对公司的实力和机会的匹配。
这种匹配将一个公司定位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
因此,该模型考虑了企业面临的威胁与机会(外部评价)和企业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因素(内部评价)。
(二)定位学派定位学派的创始人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
他提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所处行业的赢利能力,即行业吸引力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
因此,战略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最有赢利潜力的行业,其次还要考虑如何在已经选定的行业中自我定位。
该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行业的盈利能力,即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行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
因此,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选定有吸引力的行业。
这就是说,战略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有着潜在高利润的行业。
围绕这一命题,该学派采用了各种方法和技巧,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状况。
其中,最著名的方法是波特行业五种竞争力模型。
【推荐下载】关于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介绍
[键入文字]关于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介绍下面是一篇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介绍,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关于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介绍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战略管理学派:设计学派简介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Ansoff)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堪称经典,申德尔和霍夫的《战略管理》(1979)亦是重要文献。
此外,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1。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2013年10月24日 14:27 来源:企业管理网作者: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明茨伯格(H.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n School)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Selznick)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与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l)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6)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
(1950年代末期)
代表人物: 查理·林德布罗姆《“蒙混过关”的科学》(1959) ; 詹姆斯·布雷恩·奎因《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1980) ; 彼得·圣杰《第五项修炼》(1990); 加里·哈默、C.K.普瑞哈拉德。
学习学派
学习学派的观点:
同学 你比较赞成哪个学派的观点呢?
谢谢您的聆听!!!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的观点:
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集体思维和社会交互的过程, 它把个体的集合连接到组织这个整合实体之中,着 眼于共同利益,确立了组织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同等 地位,有利于建立整体观念。
文化学派
对文化学派的评价: 如果说定位学派的的缺点是人为的精确
性,那么文化学派的缺点就应是概念的模糊性, 它赞成战略管理的连贯性。但是文化学派引入 了社会过程中的重要的集体思维,确立了组织 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建立整体 观念。
权力学派
对权力学派的评价: 战略制定是有关权力的,但它不仅仅是关
于权力的问题,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还有利益 共同的一面,这种共同性就表现为其它战略学 派观点。
(8)文化学派(The Cultural School)
(1960年代后期)
代表人物: 艾瑞克·莱恩曼《长远规划的组织理论》(1973); Peters和Waterman《追求卓越》(1982) ; 博格·沃纳菲尔德《资源为本理论》(1984)。
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就是企业观察了解环境 并保证自己对环境的完全适应。两个组织在一 个类似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成功地采用完全不同 的两种战略。
(10)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 (1970年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1970
代表人物: 普拉迪普·坎德瓦拉, 亨利·明茨博格, 米勒《“里卡洛斯”的悖论》(1990)
结构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结构学派的观点:
将战略的形成看作一个变革的过程。该学派认为, 企业战略应从两方面去定义,才能真正反映企业战略 的性质和特点。
结构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对结构学派的评价:
结构学派提供了一种调和不同学派的方式, 认为不同学派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位置, 为战略管理的研究带来了秩序。“选择合适的 结构程度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动,经理们即必 须避免平庸和避免结构太少的混乱,同时还不 能过于迷恋结构。”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同学 你比较赞成哪个学派的观点呢?
环境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对环境学派的评价:
环境学派将战略管理完全变成了一种被动 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就是企业观察了解环境 并保证自己对环境的完全适应。两个组织在一 个类似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成功地采用完全不同 的两种战略。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10)结构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
日程和操作等方面层层分解,以便得到实施。
计划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对计划学派的评价:
参谋部门接管了战略计划的制定,参谋 部门过分地重视分析和预测,缺乏真正的战略 洞察力,存在预测的谬误、分离的谬误,形式 化的谬误(可参见明茨伯格《战略规划的兴衰》 一文)。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3)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
企业家学派
战略管理十大流派(精简明了)
对企业家学派的评价:
十大战略管理学派
• 文化学派赞成战略管理的连贯性,强调传统的传
承性、变化的丰富性和舆论的复杂性。
• 文化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艾瑞克·莱恩曼的《长
远规划的组织理论》(1973年)、罗伯特·沃特曼
(Robert H.Waterman)与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合著的《追寻卓越》(1982年)。
(J, Schumpeter)为代表,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
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
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
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作有:富兰克·奈特
(FrankHynemanKniht)的《企业家精神:处理不确定性》
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
是著名的SWOT方法。
•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阿尔弗雷德·钱德勒
(A.Chandler)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
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
和1972年出版《公司战略概念》。
十大战略学派 (Ten Strategy Schools)
• 2.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以安索夫为代表,继
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
过于主观,因而引入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
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战略不仅是可
以设计的,而且是需要科学设计的。)
• 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I., Ansoff)1965年出版的《企
略应从两方面去定义,才能真正反映企业战略的性质和特
点。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需要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明茨伯格(H. Mingt zberg)、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和拉蒙珀(Joseph Lampe) I等,将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 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 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 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设计学派(Design Schoo) I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 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T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P. Selz nick) 1957年出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 Chandler) 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出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 计划学派(Planning Schoo) I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战略管理的十大流派
明茨伯格(H. Mingt zberg )、阿尔斯特朗(BruceAhl strand )和拉蒙珀(Joseph Lampel )等,将战略
管理的各种理论梳理成十大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
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从不同视角,对战略管理提出了各自的
主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管理的真谛其实就象一头大象,十大流派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到大象的局部,只有综合集成各派的观点,才能对大象有整体的认识和体悟。
一、设计学派(DesigrSchoOl
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主观概念作用的过程,主张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
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传达,便于执行、检验和不断改进。
事实上,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鲁斯(K. Andrews)提出的著名SWO战略分析模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设计学派强调,战略管理者应当是整个战略计划的顶层设计者,应切实地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但不必承担具体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
设计学派的代表作包括菲利浦•塞兹尼克( P. Selznick ) 1957年岀版的《经营管理中的领导力》、阿尔
弗雷德•钱德勒(A. Chandler ) 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以及肯尼斯•安德鲁斯1965出版的《经
营策略:内容与案例》和1972年岀版的《公司战略概念》。
二、计划学派(PlanningSchoOl
计划学派认为,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而正规化的过程。
原则上,决策者对整个过程承担责任,并尽可能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战略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
计划学派继承了设计学派SWO分析的思想,但克服了设计学派过于主观的分析方法,引进了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数量分析方法,提岀了许多制定企业战略的数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
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Ansoff ) 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堪称经典,申德尔和霍夫的《战略管理》
(1979)亦是重要文献。
此外,在斯坦纳( Steiner )、艾考夫(Ackoff )等人的推动下,计划学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关系PIMS( Prof it impacto n market share )
( 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三、定位学派(PositioninSchool
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以及随后于1985年、1990年分别出版的《竞争优势》(和《国家
竞争优势》,不仅使他本人声名远播,赢得了定位学派掌门人和“竞争战略之父”的美誉,同时也正是由于波特的这“三部曲”,确立了定位学派在整个战略管理理论中的占优地位。
定位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
一个分析的过程,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
波特指岀,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时,必须将企业与所处的
环境相联系;行业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的环境;行业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的潜
在利润水平。
波特将战略分析的重点由企业转向行业,构造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力竞争”模型,提岀了
诸如公司地位、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四、企业家学派(EntrepreneSchoOl
企业家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预测的过程,一个构筑愿景的过程;是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
察过程。
企业家学派认为,战略是企业家个人价值观念的体现,企业家通过发挥自己个人的影响力和能力,
决定战略的选择及行动;战略制定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寻找新的机遇。
该学派不仅将战略形成过程集中在一个领导身上,而且强调领导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强调战略远见、个性化领导能力、前摄等概念。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作有:富兰克•奈特(Frank Hyneman Knight )的《企业家精神:处理不确定性》(1967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柯林斯和摩尔(Colllins ,Moore)撰写的《组织的缔造者》。
五、认知学派(CognitivSchooi
认知学派把战略形成看成一个心智过程,其实是将认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
战略家的思想。
认知学派认为,如果想要了解战略的形成,最好同时了解人类的心理和大脑。
该学派注重
战略形成过程的特殊阶段,特别是战略初始概念形成阶段。
认知学派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倾向实证主义,
将知识的处理和构建看成是试图勾画客观世界的结果;另一分支则认为,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主观的,战略其实是对世界的解释。
认知学派的代表作有: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Simon )的《行政管理行为》(1945年)、《组织》(1958年)和《思想模型》(1979年)。
六、学习学派(LearningSchool
学习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应急的过程,将战略视为一个复杂的、进化的、渐进的和想象的过程,
注重分析战略在组织中实际上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学派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只有通过组织学
习,企业才能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战略决策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不是预想深思熟虑的东西,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
因此,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战略的基础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说明性的。
学习学派还强调文化、政治等在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些观点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
学习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查理•林德布罗姆的《“蒙混过关”的科学》(1959年)、詹姆斯•布雷恩•奎因的《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1980年)和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1990年)。
七、权力学派(PowerSchool
权力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强调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权利即政治方面的因
素。
权力学派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利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
加影响。
因此,战略制定过程是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利益团体运用权力、施加影响、不断谈判、相互控制和
折衷妥协的过程。
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经济、行业及竞争因素,而且应当注意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注
重均衡考量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同时,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化解和排除来自组织内外部的个
人或利益集团的牵制和干扰。
权力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麦克米兰(MacMillan )的《论战略形成:政治概
念》(1978年)、普费弗和萨兰西克的《组织的外部控制》(1978年)。
八、文化学派(CultureSchoOl
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集体思维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它把个体的集合连接到组织这个整合实体
之中,着眼于共同利益,确立了组织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建立整体观念。
该学派认为,文
化是社会成员随着时间推移而创造的一种共享意向,它的形成不仅通过纯粹的社会活动,还有赖于成员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使用的资源。
该学派指出,企业文化及背后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
响。
观念植根于集体意向之中,并在深藏着资源或潜能的组织模式中反映岀来。
文化学派赞成战略管理的
连贯性,强调传统的传承性、变化的丰富性和舆论的复杂性。
文化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艾瑞克•莱恩曼
的《长远规划的组织理论》(1973年)、罗伯特•沃特曼(RobertH . Waterman)与汤姆•彼得斯(TomPe ters )合著的《追寻卓越》(1982年),及博格•沃纳菲尔德的《资源为本理论》(1984年)。
九、环境学派(EnvironmentSChool
环境学派把战略的形成过程看作是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过程,环境作为一种综合力量,成为企业战
略形成过程的中心角色。
该学派将注意力转移到组织外部,重点研究组织所处外部环境对战略制定的影响,注重描述特定环境与组织特殊属性之间的关系,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理论。
环境学派以源自“权变理论” (contingencytheory )的偶然性理论为核心,强调环境对于企业战略的至关重要性,认为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
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
十、结构学派(ConfiguratioSchool
结构学派将战略的形成看作一个变革的过程。
该学派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方面去定义,才能真正反
映企业战略的性质和特点。
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需要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另
一方面,战略变革又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架构也需要变革。
结构学派提供了
一种调和不同学派的方式,认为不同学派都有自己的时间和位置,由此为战略管理的研究带来了秩序。
“选择合适的结构程度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动,经理们即必须避免??结构。
”结构学派的代表作是:普拉迪普•坎德瓦拉、亨利•明茨伯格和米勒合著的《“里卡洛斯”的悖论》(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