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话故事的教案设计
童话故事教案

童话故事教案童话故事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按情节线索进行想象。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感受体谅、关心别人的心情。
重难点:重点:学习按情节线索想象。
难点: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1、拉线桌面教具一套,胸饰若干。
2、薄纸每人一张。
3、表演用服装、道具(实物)若干,小篮子九个。
活动过程:一、激趣设疑1、幼儿每人一张薄纸,感受"喷嚏"的威力。
(教室中自由活动) 3、介绍故事名称,讲述第一段。
提问:花脸虎打了这么有威力的喷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二、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尝试按线索想象。
1、操作教具,讲述第二段。
运用渐进提问方法。
导语:那么是不是发生了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事情呢?边操作提问A、一个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
(老师讲述)幼儿感受"憋足了劲"B、花脸虎的喷嚏把小猴怎么了?C、看见树上的鸟窝,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听讲第二段后:这时候花脸虎会怎么想?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想?2、听讲第三段:A、你听到小动物在说什么?(回忆对话)B、花脸虎心里是怎么想了?("要对付我")3、尝试思考和想象,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体验角色情感变化。
提问:你得过感冒吗?你得病时会希望什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原谅花脸虎吗?(感受关心别人心情)幼儿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三、创编结尾,倾听完整故事。
1、幼儿四人一组,选择表演道具,(也可根据小组能力自己准备)2、分组编结尾,教师巡回听讲。
3、倾听完整故事。
导语:老师也想了一个结尾,现在我把整个故事和我编的结尾讲给大家听吧。
四、概括讨论,表演延伸。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2、你愿意学学它们吗?(可表演或寻找需要帮助的事,作为延伸结束。
)故事:花脸虎从来不生病,这一回它感冒了。
鼻子塞得好难受,要是能打个喷嚏,该有多好啊。
编童话教案8篇

编童话教案8篇编童话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识记“筑插狠建攻商驾驶炸挖”10个生字,认识部首“建字底”,会写“建插攻商挖”5个,积累“相约、建造、商量、驾驶、轰炸、赞赏”6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编一个“智救公主”的故事。
4、感受孩子们欢乐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感受孩子们的快乐。
教学难点:能在阅读中了解孩子们所编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并试着用连贯的语句说一说。
引导展开想象编说童话。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板书:沙滩。
师:去过美丽的大海边吗?那里有金色的沙滩,如果你来到沙滩,你会干什么?2、出示句子。
(1)指名读句子。
(2)把“这里”替换为“沙滩”,再来读一读。
(3)师:孩子们开始了有趣的活动。
3、出示句子。
(1)指名读句子。
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
(2)学习生字:筑插师:它们都是动词,重点指导“插”的笔顺。
(3)孩子们在干什么呢?板书:城堡(4)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板书:编织童话4、补充课题。
齐读课题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在沙滩上编织的美丽童话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
(小组自学:读文识记生字,讨论问题。
)2、交流。
(1)分节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攻城堡、炸魔王、救公主(3)学习生字“攻”“炸”。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攻:后鼻音,指导读准字音。
第三笔是提。
炸:翘舌音。
交流记字方法。
(3)借助板书用一句话说一说童话的内容。
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3、齐读课文。
读准生字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
1、读生字。
2、游戏:猜猜我是谁?一人拿着生字卡片,让其他同学猜。
3、写字指导。
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
攻:左边偏旁小,写时要注意偏上。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在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阅读学习之后,是在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之后,学生对童话的内容、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兴趣。
学生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本次习作──写童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童话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初步领会编童话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编童话故事2、把故事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想象变得丰富。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最近,我们读了许多的童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童话人物,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人物,看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小蜈蚣的图片)咦,它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小蜈蚣说的话。
)一起读一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根据这句话来写童话故事。
2.激趣提问。
读了小蜈蚣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呢?看看谁的问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学生提问。
教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相机引导:(1)鞋从哪儿来的呀?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买做……(2)是一些什么样的鞋呢?咱们想象一下?A学生想象B教师启发想象:咱们还可以让想象更丰富一些,来,老师给你们一些启发。
(课件出示图片:丁丁鞋、香香鞋、跳跳鞋、带带鞋)也许还有?4.小结方法,引导学生朝后想。
大家都根据小蜈蚣说的这句话在想小蜈蚣有鞋之前的事,(课件)咱们把它归纳为朝前想。
童话教学设计教案5篇

童话教学设计教案5篇童话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懂得尊重别人,能够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小蜗牛、啄木鸟、小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理解故事内容1、观看PPT1—2(小蜗牛嘲笑啄木鸟)(1)师提问:①小蜗牛遇见了谁?(啄木鸟)啄木鸟在干什么?(在给大树治病)②小蜗牛说了什么话?(都说你是森林医生,原来你是给大树治病的,这太容易了。
)③啄木鸟听了小蜗牛的话是怎么做的?(2)幼儿学习说一说小蜗牛与啄木鸟的对话。
(3)讨论:小蜗牛说的对吗?为什么?(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2、观看PPT3—4(小蜗牛嘲笑小蚂蚁)(1)师提问:①小蜗牛又遇见了谁?(小蚂蚁)②小蜗牛见小蚂蚁没理他,是怎么说的?③小蚂蚁是在玩吗?它到底在干什么?(往高处搬家)④小蚂蚁是不是和啄木鸟一样没理他?(不是)小蚂蚁说了什么?(2)讨论:小蚂蚁说的对吗?(引导幼儿从他们各自本领谈谈自己的意见)(3)幼儿学一学小蜗牛与小蚂蚁的对话。
(4)继续提问:小蜗牛是怎么晕过去的?(被大雨冲下了大树)(5)讨论:小蚂蚁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观看PPT5—6(小蜗牛认错)(1)提问:①谁叫醒了小蜗牛?(小蚂蚁)②小蜗牛醒来后不好意思的说了什么?③小蚂蚁是怎么说的?(2)幼儿学一学小蚂蚁和小蜗牛的对话。
4、完整的看一遍PPT故事。
(1)告诉幼儿故事的名称《小蜗牛的本领》(2)组织幼儿认真完整欣赏一遍课件。
(3)提问: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小蜗牛有什么本领?(4)讨论:我们可以嘲笑别人吗?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尊重别人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

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大象救兔子》含反思教学分析:这是一则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它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物形象,向幼儿讲述兔子遇险、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惩罚这一惊险动人的故事情节。
并让幼儿按故事角色表演,从中体会出同伴之间是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欺负弱小的人最终一定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目标:1 、观察图片,讲述故事中角色对话。
2 、懂得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道理。
教学准备:背景图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一、进入主题。
(音乐响起),带小朋友到树林里去玩玩。
出示背景图。
二、演示教具,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 、问:谁在小树林里?干什么?讨论后总结: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树林里高高兴兴地玩着。
(学习词“高高兴兴”)。
2 、插入老虎。
哎呀!谁来了?它来干什么?"来;自.屈;老师;教.案;小兔子们怎么办?总结: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
(学习词“窜”)。
3 、它们逃到了河边,怎么办?谁会来救它们呢?(练习喊声“救命呀!救命呀!”)4 、出示大象。
大象怎样才能救它们?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小结:大象听到兔子的叫声连忙跑过来说:“快!快从我身上跑过去。
”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就像一座桥,小兔子就从这座桥上跑了过去。
三只小兔得救了。
5 、扩散性谈话。
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们都过了河,它会怎么做?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真是个坏东西,你想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结果可以有多个)三、教师演示教具,幼儿完整讲述一遍。
编故事题目。
四、教师示范讲述一遍。
五、总结: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可不能学老虎,专门欺负别人,不然,总有一天会和老虎一样受到惩罚的。
童话教学设计思路(精选5篇)

童话教学设计思路(精选5篇)童话教学设计思路【篇1】教案目标: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学习按线索想象创编,会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活动流程:完整听声音,熟悉角色→分段倾听讲述,了解脉络→再次倾听声音,幼儿创编教案准备:录音机磁带(录有狗悲伤叫声、鸟叫声、狗高兴吹口哨声)磁性教具(狗悲伤样、鸟飞来样、狗高兴样)教案过程:一、熟悉角色:小朋友听听,这个声音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完整倾听)提问: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小狗、小鸟在干什么?二、了解脉络: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提问: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2、(导入)小狗的叫声很悲伤,原来小狗落难了,它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我们再来听听,边听边想,等会儿把小狗落难的事来讲给大家听听。
(再次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狗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3、(导入)小狗落难了,它伤心地哭着,着急地叫着:“汪汪,谁来帮帮我?谁来救救我?”它的叫声被一只小鸟听见了,小鸟顺着声音很快找到了小狗。
小鸟会怎样安慰小狗呢?我们来听听小鸟说了什么?(放小鸟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鸟会说什么?你认为小鸟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狗呢?4、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小狗终于得救了。
这时候,小狗是悲伤还是高兴呢?听听小狗高兴地在干什么?它可能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放狗高兴吹口哨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狗高兴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三、幼儿创编:1、小朋友乐心帮小鸟想办法营救了落难的小狗。
我们再来完整地听听这个声音,边听边给起个名字,听完后请你来讲讲你听到的声音,比比谁讲得好听,谁讲得有趣。
(幼儿完整倾听)2、提问:谁来做王讲你听到的声音?3、小结:小朋友讲了情节不同的声音,回去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下次我们再来开会,比比谁讲得新颖、与众不同。
写童话故事教案模板(共7篇)

请大家根据小动物自身的特点,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想一想他们是怎么帮助小猴子的?
现在,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他是怎么帮助小猴子的?
谁愿意来说给大家听听?
(老师相机指导:选择其中一种动物,引导学生从说、做、想等方面说清楚他是怎么帮忙的,注意详略。)
六、妙笔生花,编写童话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进入写童话的环节了。这个教室马上又有同学要来上课,我们换一个地方,用我们手中生花的妙笔来创编我们的童话,第三节再回来展示,好不好?
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写童话
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故事神奇的人物做人的道理
6 / 8
写童话故事教案
(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抽生说)
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给大家归纳了一下,我们这次写童话应该达到这些要求:课件出示:⑴想象丰富合理⑵故事完整有趣
7 / 8
写童话故事教案
⑶写好人物说的话,做的事,他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表情,从而把内容写具体
⑷读了后能给人以启发
三、引导评改
1.学生自改。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自己编的故事,对照要求用红笔进行修改。
⑦大灰狼只好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同学们,这篇童话故事有趣吗?老师看你们脸上开心的笑容,就知道了。在这个童话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能用上两三句话来概括一下吗?(引导:这个故事主要写大灰狼要干什么?小鸭子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 / 8
写童话故事教案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将你们修改后的童话与我们一起分享分享?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童话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丑小鸭》、《狐狸和葡萄》、《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故事的阅读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童话故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童话故事的特点、人物形象分析、故事寓意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童话故事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童话故事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阅读。
3. 章节内容讲解:(1)丑小鸭:讲解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自信。
(2)狐狸和葡萄: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认识到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不足。
(3)白雪公主: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童话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童话故事阅读理解题,教授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童话故事阅读理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章节童话故事2. 内容:丑小鸭:尊重他人,树立自信狐狸和葡萄:诚实面对自己白雪公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丑小鸭》,写一篇读后感。
(2)分析《狐狸和葡萄》中狐狸的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感悟。
2. 答案:(1)读后感:要求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等方面展开。
(2)性格特点分析: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具体分析狐狸的性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走进童话世界的教案(通用14篇)

走进童话世界的教案(通用14篇)走进童话世界的篇1活动目标: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会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2、懂得爱护和保护树木,萌发爱心和同情心。
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活动难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并想办法帮助痒痒树。
活动准备: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痒痒树》。
活动过程:1、提问引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树?(2)你见过怕痒痒的树吗?(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痒痒树》。
一起看看这棵痒痒树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逐一出示教育挂图《痒痒树》,具体讲述故事。
(1)出示教育挂图①,讲述故事的前两段。
(2)出示教育挂图②,继续讲述故事。
①现在小朋友们知道痒痒树为什么掉眼泪了吗?(被人划伤了。
)②你受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疼)③痒痒树疼得直掉眼泪,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鼓励幼儿讲出各种疗伤的方法。
)(3)出示教育挂图③④,讲述故事的结尾。
②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树木呢?(要爱护、保护它们)3、引导幼儿结合教育挂图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5、开展音乐游戏"挠痒痒"。
(2)儿歌: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挠哪里?挠鼻子,挠脸蛋,挠脖子。
6、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听了这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在公园看见小树的时候能够爱护它们,和小树做好朋友,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1、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2、家园共育: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的时候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走进童话世界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使幼儿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获得解决不愉快的情绪经验。
2、让幼儿经过联想、大胆的推测,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案《童话故事》

教案《童话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童话故事》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童话故事的特点与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人物设定、情节发展和寓意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童话故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童话故事传递真善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童话故事的人物设定和情节发展的创意。
重点: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魅力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童话故事的插画,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故事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魅力以及创作方法。
a.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具有浓厚的想象力,以寓意为主,情节生动有趣。
b. 童话故事的魅力: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培养真善美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c. 童话故事的创作方法:人物设定、情节发展、寓意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们分成小组,以“森林里的奇遇”为主题,创作一个童话故事。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请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a. 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b. 浓厚的想象力c. 以寓意为主d. 情节生动有趣2. 童话故事的魅力a. 激发想象力b. 培养真善美价值观c. 传递正能量3. 童话故事的创作方法a. 人物设定b. 情节发展c. 寓意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海洋奇遇”为主题,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2. 答案:a. 故事人物:海豚、小鱼、海龟、海藻等。
b. 情节发展:描述海洋里的奇遇,如海豚救了小鱼,海龟带领大家找到了美味的海藻等。
童话教案(优选18篇)

童话教案(优选18篇)童话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冰花吗?把你见到的说给大家听。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窗花是什么样的?二、读课文,识记生字。
自由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
(对照课后生字表)仍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学。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用手势表示出,标错的及时改正过来。
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小朋友,你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1)自主识记。
(2)这些生字小朋友在文章中你还认识他们吗?快试一试吧。
(3)自己读课文。
看谁不丢字,不加字,读音准确。
(4)读词语卡片,生练习读并扩词。
(5)识记多音字。
读音,组词。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并练习做旁注。
全班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小作者的心情都有那些变化。
(3)体会小作者的不同心情,自己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美丽的窗花把我们带竟了进了童话世界。
想象一下,窗花还可能像什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五、作业。
选做题: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读词语,照样子写。
轻轻地密密的(1)读一读词语。
(2)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自己独立写。
童话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幻作品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借助想象创作作品的方法。
2、培养科学知识和想象力。
3、品味说明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感受科学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4、认识科技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合理而丰富的想象能力。
2、感受和理解科幻作品的想象力和科学基础。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请同学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太空世界以及太空城。
(二)、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当中的太空城是怎么样的?1、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

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这是幼儿园讲童话故事的教案5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童话《水从哪里来》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童话故事内容,感知一波三折有趣的故事情节。
2、积极参与讨论,知道水从哪里来。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感知一波三折有趣的故事情节。
2、指导要点: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理解作品。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一组是小熊、小鹿、山羊哭泣的图片:一组是它们笑的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激趣。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怎么啦?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又哭又笑?2、初步感知故事。
教师完成讲述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为什么哭呀?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段理解故事。
看图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一,讲述故事开头至“他心里一急,就哭了起来。
”提问:小熊在做什么?(它在小河边甜甜地饱喝了一顿,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河滩上休息。
)他想到了一件什么事?心情怎样?(2)出示图片二,接着讲述故事至“小鹿和小熊一起哭起来”提问:小熊对小鹿说了些什么?小鹿是怎么回答的?听了小鹿的话,小熊怎么说?(3)出示图片三,让幼儿观察。
提问:小熊和小鹿遇到了山羊,说了什么话?山羊会怎样回答呢?小熊又会问什么问题?(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与回忆进行迁移讲述。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说的和你们说的一不一样。
接着讲述故事至“天上的雨水总有一天也会下完的呀”。
(4)出示图片四,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提问:小熊、小鹿和山羊为什么都哭了。
听了它们话,狐狸表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教师:河里的、湖里的水会不会流完,天上的雨水会不会下完,小熊、小鹿和山羊为这些问题接二连三的哭。
小狐狸为它们解决了难题,让它们懂得水是不会流完,雨是不会下完的道理。
教案《童话故事》

教案《童话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童话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丑小鸭》、《白雪公主》、《灰姑娘》三个童话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童话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能够复述故事大意。
2. 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如夸张、拟人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童话故事》。
2. 讲解:(1)介绍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如夸张、拟人等。
(2)分析《丑小鸭》、《白雪公主》、《灰姑娘》三个童话故事的情节、人物特点。
3. 实践:(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进行复述。
(2)小组合作,创作一个童话故事,要求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丑小鸭》为例,讲解故事中如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白雪公主》或《灰姑娘》的故事。
(2)小组讨论,分析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拟人等手法。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故事》2. 内容:(1)童话故事特点:夸张、拟人等(2)故事情节及人物特点(3)创作方法: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故事,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2)创作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
2. 答案:(1)记录故事: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无需统一答案。
(2)创作故事: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童话故事,提高阅读量。
童话故事教案

童话故事教案《童话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学习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童话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学习童话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话故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的含义。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表演法:教师让学生分组表演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写作法:教师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童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讲授新课教师讲述童话故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的含义。
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讨论新课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童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中的哪个情节?为什么?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表演新课教师让学生分组表演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童话故事表演得怎么样?你们有什么建议?写作新课教师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童话故事怎么样?你们有什么想法?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1. 2. 3. 1. 2. 1. 2. 3. 4. 1. ◦ ◦ 2. ◦ ◦ 3. ◦ ◦ 4. ◦ ◦ 5. ◦ ◦ 6.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关于童话故事的教案设计

关于童话故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通过分析童话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神奇元素、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 童话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勇敢、善良、正义等。
3. 童话故事的创作方法:改编、创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道德教育意义和创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话故事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创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改编或创作童话故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经典童话故事文本: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2. 写作材料:纸张、笔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童话故事的定义和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特点、道德教育意义和创作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童话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改编或创作童话故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童话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篇童话故事创作或分析报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兴趣和积极性。
2. 童话故事分析:评估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深度,包括对基本特点和道德教育意义的掌握。
3. 创作作品:评估学生的童话故事创作或分析报告的质量,包括内容丰富性、创意性和表达清晰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童话故事作家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童话故事行业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鼓励他们在课外阅读更多童话故事。
3. 举办童话故事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升写作技能。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教案精选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童话故事》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丑小鸭》、《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三个经典童话故事。
通过阅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运用想象与联想,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背景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启发思考。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童话故事中的寓意,学会运用想象与联想。
重点:掌握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童话故事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童话故事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童话故事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三个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背景等。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个童话故事,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会提炼故事道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另一个童话故事,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悟。
6. 创作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童话故事基本结构:人物、情节、背景、道理。
2. 童话故事特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生动有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创作一个童话故事。
答案示例:从前,有个勇敢的小男孩,他独自一人去森林冒险。
在森林里,他遇到了会说话的动物、会跳舞的树精和会变魔法的精灵。
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小男孩在森林深处找到了一颗能实现愿望的神奇宝石。
他带着宝石回到家乡,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了这段奇妙的冒险经历。
2. 作业要求: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童话故事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精选7篇)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篇1一、阅读内容:《安徒生童话》。
二、阅读目的: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三、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
四、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二)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三)拓展延伸把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教案篇2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增强学生朗读童话的兴趣。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自从前年我们学校的“书香隆宫”工程开展以来,学生读的书多了,而且每个班级都添置了书柜,有些学生还有了自己的藏书。
再加上学期一组关于童话的学习,课外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童话阅读指导,“我也会写童话”等活动。
为了引领着学生更好的去阅读童话,特别是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的童话,对于其创作的历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童话的活动。
下面的教学设计就是我这系列活动中的指导课教教学设计。
安徒生简介:安徒生——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以帮人洗衣维持生计。
他早年失学,但喜好演戏,曾在舞台上跑过龙套,一直梦想着当个演员和剧作家。
1819年只身来到哥本哈根谋生,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因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接连碰壁。
他刻苦自学,除了演戏和跳舞之外,也学习过丹麦文、德文和拉丁文。
安徒生一生旅行不停,作品生产的来源不绝。
他共计写了6部长篇小说,6部游记,5部诗集,25部剧本,3部自传,以及165篇童话。
1835年,安徒生完成了他的第一本童话集。
安徒生43年的写作生涯写下了无数篇童话,创立了“童话王国”,全世界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及父母的父母奖给安徒生“童话之王”的宝座。
他的童话主要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童话故事的教案设计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
(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
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
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
同学们还可
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
(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
《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1.以例文启发想象。
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
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
(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
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
(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
(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