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土的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水法)

17.土的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水法)

土的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水法)第 1 页,共 1 页

JJ0116c

记录编号:

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试验室名称:

灌砂法 灌水法试验记录

灌砂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施工里程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记录编号 填料名称压实方式设计压实系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采用标准 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 t(%)标准砂密度ρsr(g/cm3)施工日期填土层次压实遍数(遍)填层标高(m)填层压实厚度(cm) 测点编号测 点 位 置 密度测定器 灌满标准砂 总质量 m r3(g) 灌满灌砂漏 斗所需标准 砂质量 m r4(g) 密度测定器 和剩余标准 砂总质量 m r5(g) 灌满试坑 所用标准 砂质量 m sr(g) 试坑 体积 V p(cm3) 土和 容器 总质量 (g) 容器 质量 (g) 试坑土 的质量 m p(g) 土的 湿密度 ρ0 (g/cm3) 土的 含水 率 ω(%) 土的 干密度 ρd(g/cm3) 压实系数实测值 K h ⑴⑵⑶⑷ ⑸=⑷ /ρsr ⑹⑺ ⑻=⑹- ⑺ ⑼=⑻ /⑸ ⑽ ⑾=⑼/[1+ 0.01×⑽] ⑿=⑾/ρdmax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灌水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施工里程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记录编号 填料名称压实方式设计压实系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采用标准 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 t(%)标准砂密度ρsr(g/cm3)施工日期填土层次压实遍数(遍)填层标高(m)填层压实厚度(cm) 测点编号测点 位置 储水筒水位 (cm)储水筒 断面积 A w(cm2) 试坑 体积 V p(cm3) 土和容器 总质量 (g) 容器 质量 (g) 试坑土的 质量 m p(g) 土的 湿密度 ρ0(g/cm3) 土的 含水率 ω(%) 土的干密度 ρd(g/cm3) 压实系数实测值 K h 初始 H1 终止 H2 ⑴⑵⑶ ⑷=[⑵- ⑴]×⑶ ⑸⑹ ⑺=⑸- ⑹ ⑻=⑺/⑷⑼ ⑽=⑻/[1+0.01× ⑼] ⑾=⑽/ρdmax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 2.1座板:座板为中部开有圆孔,外沿呈方形或圆形的铁板,圆孔处设有环套,套孔的直径为土中所含最大石块粒径的3倍,环套的高度为其粒径的5%。 2.2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 2.3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 2.4台秤:称量5Okg,感量5g。 2.5其他:铁镐、铁铲、水准仪等。 3试验步骤 3.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宜按表T 0110-1确定试坑尺寸。 3.2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用水准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3.3将座板固定于整平后的地表。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记录储水筒 开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从环套上方将水缓缓注人,至刚满不外溢为止。记录储水筒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的体积。在保持座板原固定状态下,将薄膜盛装的水排至对该试验产生影响的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3.4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人盛土容器内,并测定含水率。 3.5用挖掘工具沿座板上的孔挖试坑,为了使坑壁与塑料薄膜易于紧贴,对坑壁需加以整修。 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密贴铺好。 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使薄膜与坑 壁间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 3.6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将水缓缓注入塑料薄膜中。当水面接近环套的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水面与环套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一S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4结果整理 4.1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率,按下式求出整体的含水率:

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

1. 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含水率试验方法,了解含水率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密度试验方法,了解天然密度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并初步了解土体密度大小与土的松紧程度、压缩性、抗剪强度的关系。 基本原理: 土体中的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在105℃~110℃的温度下全部变成水蒸气挥发,土体粒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土重为土颗粒质量加上强结合水质量,将挥发掉的水份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为土体含水率。即土体含水率是指土颗粒在105℃~11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份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单位体积土体质量称做土的密度,定义式为: ρ0=m0/V (1—1) 式中:ρ0-土样湿密度(g/cm3); m0-土样质量(g); V-土样体积(cm3)。 实验室内直接测量的密度为湿密度(对原状土称作天然密度)。 w0=mw/md (1—2) 式中:ω0 —土样含水率(%); mw—土体所失去水分的质量(g); md—烘干后土颗粒质量(g)。 仪器设备: (1)恒温烘箱:恒温范围在105℃~110℃,温度控制精度高于±2℃;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它工具:铝盒(称量盒)、开土刀、干燥器、温度计等。 (a)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b)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的天平; (c)其它工具:切土刀,玻璃板、钢丝锯,凡士林等。 实验步骤: (1)用感量0.01g的天平称取铝盒重量,记录铝盒编号和重量; (2)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放入铝盒内,(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迅速盖好盒盖,称铝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铝盒号和盒加湿土质量。(3)揭开盒盖,将试样和铝盒一起放入恒温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4)将铝盒从烘箱中取出,盖好铝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铝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铝盒号和盒加干土质量。 (a)取原状土或制备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向下压至约刃口深处,用切土刀将士样切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后,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顶部,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平; (b)用切下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c)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注意事项:

土力学实验一--相对密度

实验一 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 A 、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 、实验要求 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 的相对密度; 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 )、孔隙率(n )、饱和度(r S )、干土密度(d ρ)及饱和土密度(sat ρ)等物理指标; 3、参观原状土样。 C 、实验方法 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 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105℃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4℃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 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如果水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粒径都大于5mm 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

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 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 3、恒量水槽:灵敏度±1℃; 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 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 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 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 的土粒,则不要过筛。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105℃下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 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 l ,准确至O.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煮沸时要注意调节砂浴温度,避免瓶内悬液溅出。煮沸时间从开始沸腾时算起,砂土和粉土不小于30分钟,粉质粘土和粘土不小于1小时。本次实验因时间关系,煮沸时间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将比重瓶从砂浴上取下,注入纯水至近满,然后放比重瓶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后(与水槽内的水温相同),测记水温(T),准确至0.5℃(注:本实验室槽内水温控制在20℃)。 6、轻轻插上瓶塞,使多余水分从瓶塞的毛细管上溢出(溢出的水必须是不含土粒的清水)。取出比重瓶,擦干比重瓶外部水分,称瓶加水加土的总质量(4m )准确至0.001克。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 C w wT m m m m ds ??-+= 44300ρρ

鼠密度目测鼠迹法监测记录表

表1-1 县住建局灭鼠监测检查记录表 检查单位:检查时间:年月日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地点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备注 检查人:

表1-2 县住建局灭鼠监测检查记录表 检查单位:检查时间:年月日 场所类型布放粘鼠板数 (张) 回收粘鼠板数 (张) 布放捕鼠盒 (个) 回收捕鼠盒 (个) 布放鼠药(堆)回收鼠药(堆) 粘捕鼠数 (只) 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检查人:

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 监测环境类型监测延长线距离(m)发现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处)鼠密度(处/100m)备注 合计 监测人:审核人:

监测单位(盖章):监测时间:年月监测地区:市区(县) 场所类型布放粘鼠板数 (张) 回收粘鼠板数 (张) 粘捕鼠数 (只) 鼠密度 (只/张) 粘鼠板阳性数 (张) 鼠密度阳性率 (%) 备注 合计 注:捕获鼠种:褐家鼠:只;黄胸鼠:只;小家鼠:只;黑线姬鼠:只;其它:监测人:审核人:

表2-1 蚊幼容器指数法/勺舀法监测记录表 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 监测场所类型监测地点检查积水容器数(处)有蚊幼或蛹的积水容器数(处)备注 小 型 积 水 容 器 监测地点检查勺数(勺)有蚊幼或蛹的勺数(勺)(勺舀法)大 中 型 水 体 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

表2-2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 监测地区:市区(县)街道(乡)监测时间:年月日气温:℃,风力:级晴□多云□阴□(在相应的框内打勾) 监测地点致倦库蚊三带嚎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其它合计监测人:监测单位(盖章):

ASTMD792-2007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CN)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测试方法 1范围 这些试验方法讲述了片状,棒条状,管状或铸模件固体塑料相对密度和密度的测 定方法。 讲述了两种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A---在水中测试, 试验方法B---在其他液体中测试。 为标准单位。 该标准并不旨在讨论所有的安全问题,如有,仅与其使用相关。该标准的使用者责任制定相关适用的安全和健康规范,并在使用前确定规范的适用性。 2参考文件 3术语 总则---该标准中使用的单位,符号和缩写与规范E380一致。 定义: 相对密度---在23℃的温度下材料不渗透部分单位体积质量与相同温度下同体积 同密度无气蒸馏水的质量之比。表达形式为: 相对密度23/23℃(或spgr23/23℃)。 密度---在23℃的温度下,材料无渗透部分每立方米的千克质量。表达式为: D23,千克/立方米 注4---E380中定义的SI标准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克/立方厘米×1000转换为千克/立方米。 注5---相对密度23/23℃可以通过下式转换成密度23℃,千克/立方米。 D23℃,千克/立方米=相对密度23/23℃× 4试验方法概述 测定固体塑料样品在空气中的质量。然后将其浸入液体中,测出表观质量,然后计算相对密度。

5意义和使用 相对密度或密度 6抽样 测定相对密度的抽样单位应该要能够代表产品的数量,所要求的数据按照D1898进行。 如果已知或怀疑样品中含有两层或多层相对密度不同的材料,或者将成品部分或横切部分作为样品测试,或者将样品分层测试相对密度。整体部分的相对密度不能将各层的相对密度相加获取,除非将各层的相对百分比考虑在内。 7调节 调节---在试验前,按照D618的规定将试验样品在23±2℃的温度和50±5%的相对湿度下至少放置40小时。以防出现不一致,温度可上下浮动1℃,相对湿度浮动±2%。 试验条件---在23±2℃,50±5%相对湿度的标准实验室环境下进行试验,除非 在试验方法或本标准中有其他规定。以防出现不一致,温度可上下浮动1℃,相对湿度浮动±2%。 试验方法A---在水中测试固体塑料(样品质量1到50克) 8范围 称量出水中质量在1到50克之间的一层结构的试验样品的质量,如果塑料比水轻,就在上面系一个坠球。该方法适用于受水影响受潮,但是其他方面不会受水影响的塑料。 9仪器 分析天平---精确度为毫克的天平,准确到样品质量%,天平盘上面装有一个平稳的支架用于放置浸容器。 注7---确保天平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经常检查调节零点和灵敏度,并且使用标 准砝码定期校准精确度。 样品支架,防腐蚀。

土力学实验一__相对密度

实验一相对密度、密度、含水量测定 A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密度和含水量,以了解土的疏密、干湿状态和含水情供计算土的其它物理指标和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 B、实验要求 1、由实验室提供一份扰动土样,要求学生测定该上样的含水量、密度和该土的相对密度; 2、根据实验结果要求学生确定该土的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SJ、 干土密度(6)及饱和土密度(?Sat)等物理指标; 3、参观原状土样。 C实验方法 一、相对密度实验(又称比重实验) 土粒的相对密度是土在100C—105 C下烘至恒重时土粒的密度与同体积 4C时纯水密度的比值. (一)实验目的 测定土的相对密度(比重),为计算土的孔隙比、饱和度以及为其它土的物理力学实验(如颗粒分析的比重计法实验、压缩实验等)提供必需的数据。 (二)实验方法 相对密度实验的方法取决于试样的粒度大小和土中是否含有水溶盐, 如果水 中不含水溶盐时,可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土中含有水溶盐时,要用比重瓶和中性液体真空排气法。粒径都大于5mm时则可采用缸吸筒法或体积排水法。本实验采用比重瓶和纯水煮沸排气法。 (三)仪器设备 1、比重瓶:容量100毫升:

2、天平:称量200克,感量0。001克; 3、恒量水槽:灵敏度± 1C; 4、电热砂浴(或可调电热器); 5、孔径5mm 土样筛、烘箱、研钵、漏斗、盛土器、纯水、蒸馏水发生器等。 (四)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 将风干或烘干之试样约100克放在研钵中研碎,使全部通过孔径为5mm的筛,如试样中不含大于5mm的土粒,则不要过筛。将已筛过的试样在100C —105C下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此项工作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 2、将烘干土约15克,用漏斗装入烘干了的比重瓶内并称其质量,得瓶加上的质量m,准确至0.001克。 3、将已装入干土的比重瓶注纯水至瓶的一半处。 4、摇动比重瓶,使土粒初步分散,然后将比重瓶放在电热砂浴上煮沸(注意将瓶塞取下)。煮沸时要注意调节砂浴温度,避免瓶内悬液溅出.煮沸时间从开始沸腾时算起,砂土和粉土不小于30分钟,粉质粘土和粘土不小于1小时。本次实验因时间关系,煮沸时间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5、将比重瓶从砂浴上取下,注入纯水至近满,然后放比重瓶于恒温水槽内,待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后(与水槽内的水温相同),测记水温(T),准确至0。 5C (注:本实验室槽内水温控制在20C )。 6轻轻插上瓶塞,使多余水分从瓶塞的毛细管上溢出(溢出的水必须是不含土粒的清水)。取出比重瓶,擦干比重瓶外部水分,称瓶加水加土的总质量(m4)准确至0。001克.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相对密度: I m0 PWT ds = m。m3 一口4 :W4C 式中: m0 - 干土质量,m0 = m1-m2(克); m1—瓶加土质量,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