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必修一新课文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四专题1.2【教学设计】《神的一滴》
《神的一滴》。
译者为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
选文共5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写景别致细腻,感情充沛丰富,语言别具魅力。
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
教学中,应在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词句,进而对一些写景和议论段落能够鉴赏分析,最终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但又不拘泥于原文,而是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感受,引导学生联想到归园田居构想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和那个没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懂字音、成语,理清文章脉络2、鉴赏精彩语句【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交流探究,领会作者对生态与环境深刻的忧患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把握作者的生态观念,加强生态保护意识2、热爱自然,平等地看待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精彩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生态观【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较的研究方法1、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2、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生态保护的名言警句一、导入:海子在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时,身边放着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那么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我们请看作者和《瓦尔登湖》。
梭罗,19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主流社会思潮的弃儿,150年来,他的思想激励了寻求返璞归真的人。
2006年,梭罗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名列第65位)。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
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成《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49),发挥了他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
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1854)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
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专题四 文本19 神的一滴
二、阅读课文第5~6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4.文中插写的一首小诗,它表达了什么?有何作 用? [明确] (1)这首短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爱,
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思考。(2)引 用这首小诗,在结构形式上,可以使文章呈现出一 种变化的美、参差的美;在内容上,可以进一步突 出和深化文章的主旨。
哪些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情感?
[明确] (1)“慵懒”“偷闲”“虚掷”“挥霍”。(2)通过贬
义褒用,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尽情地享受这种美、感
受这种美的愉悦之情。在这里作者体味到了这种与
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可以挥霍但不会觉得虚空的富有。
3.课文第2段中说“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
写法指导
变换取景,善用修辞
课内挖掘
首先,善于变换镜头取景,运用远景、近景、动
景、静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地展
现瓦尔登湖丰富多彩、旖旎迷人的景色。其次,
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
“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 睛”。在第一段中,作者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 毛”,将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说成湖 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 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
他是瓦尔登湖畔的狩猎者,守候着孤寂中灵魂偶尔
最绝美的涟漪,他是小木屋里的最伟大践行者,他
用一盏湖灯,照耀了浮世杂绘里人们虚浮的装潢大
厅,若要问他孤独是什么?也许,他就是孤独。但
他却让太多孤独的灵魂不再害怕寂寞。绝望的安静
里,他用采撷自最纯美大自然的诗句,唱出了黑夜
中点亮世界的歌。
明了背景
1845年3月,梭罗向《小妇人》的作者奥尔科特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第4专题《神的一滴》Word版含答案
课题神的一滴●教学目标1. 分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2.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重点、难点重点:1. 揣摩、分析文章优美的语言。
2. 体会梭罗对大自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难点: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生活的启迪。
●设计思想本文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
选文共5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写景别致细腻,感情充沛丰富,语言别具魅力。
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
本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揣摩、分析文章优美的语言,深入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出生于美国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
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爱默生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书中描述了作者自1845年独自一人在瓦尔登湖畔度过的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瓦尔登湖》被公认为美国文学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名著,并于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所评选的“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中位居榜首,梭罗也因此确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相关评论:(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
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
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
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
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4专题 《神的一滴》参考课件2
“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 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 引擎上的油腻了。”
“污浊”“油腻”指工业文明污染了人 的心灵。庄严、圣洁的瓦尔登湖对工业 文明所侵蚀污染的灵魂具有无上的净化 作用。
如何解读哲理散文?
1、要结合作者的思想、写作的背景理解。
2、抓住关键句。散文中一些议论、 抒情性的句子往往能反映出作者的思 想、观点、态度和感情等。
“富有”,不是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的 富有。在瓦尔登湖梭罗可以尽情地享受大 自然,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 生活和思考,获得心灵的快乐、满足和充 实。
合作探究
美国梭罗博物馆曾在互联网搞了一个测 试,题目是:你认为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 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结果92.3﹪的人选择 了“否”;5.6﹪的人选择了“是”;2.1﹪的 人选择了“不清楚”。
课堂研讨
1、本文用较多的篇幅来写用心灵 感悟到的瓦尔登湖。写心灵感悟到 的瓦尔登湖的这些语句有什么深层 含义?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 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 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
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 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 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 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结 让那绚丽的云霞编织心中的梦想,
让那醉人的清风托起心田的希望,
让那和谐的天籁成就心坎的幸福!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高考链接”。
推荐阅读:
苇岸《人必须忠于自己》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 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 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 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 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 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苏教版语文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件 第四专题 第13课神的一滴
例句
① 震耳欲聋 的爆炸声, 让楼内的居民感觉楼都震动 了一下,接着各家窗户上的玻 璃全被震碎了。 ②100 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对 青少年重要性的认识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足见经 济的发展速度之快。 拔地而起: 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 矗立在地面上。
俗话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每月公 布城市“空气最差榜”,媒体高度关注, 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无疑会对上榜城市形 成巨大压力,这正如环保部一位副司长所 说,之所以要进行空气质量排名,目的是 为了监督地方政府,“老排在最后一个, 当地市长你自己看着办”。
跌入了“空气最差榜”,舆论批评之下,城市形 象受损,发展软环境不利,当地老百姓也是一片怨言, 这一切都会形成不小的压力,市长不可能无动于衷, 更难以置身事外。比如,今年以来,河北省不少城市 的市长就深切感受到了这种“最差榜”的压力。然 而,排行榜的作用毕竟也是有限的,公布得再频繁, 关注得再热烈,总归是一种软约束,难以打到痛处、 触及关键。更何况,从以往案例看,时间一长,公众
提 示 : (1)“ 慵 懒 ”“ 偷 闲 ”“ 虚 掷”“挥霍”。(2)通过贬义褒用,实际 表达的是作者尽情地享受这种美、感受这 种美的愉悦之情。在这里作者体味到了这 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的、可以挥霍但不会觉得虚 空的富有。
3.[理解句意]课文第 2 段中说“我 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 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 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对此 你如何理解?
[知识园地] 《瓦尔登湖》:美国作家梭罗所著的 一本著名散文集,出版于 1854 年。梭罗 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 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 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 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康科德城,离梭罗家不 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 一次尝试。
神的一滴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神的一滴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教材:《神的一滴》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之情。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感悟散文的审美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理解。
2.语言特色分析。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学生分享对都江堰的了解。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课文主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课堂小结2.指出课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二、课文分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感悟散文的审美魅力。
三、写作训练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2.教师点评学生写作,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内容详述:一、课文内容理解1.课文描绘了都江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之情。
2.课文通过描绘都江堰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展现了都江堰的独特魅力。
二、语言特色分析1.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2.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三、审美能力培养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后作业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修辞手法。
2.以“我心中的都江堰”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神的一滴》,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都江堰的赞美之情。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专题四 文本19 神的一滴 (2)
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
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梭罗
劳作之余,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
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
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探索人生,阐述人生,激
励人生。
拓展提升
一、自由灵活的散文文体——随笔
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展现瓦尔登湖的丰
富多彩和旖旎迷人。
【归纳提升】
一、脉络梳理
二、主旨归纳 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瓦尔登湖的美好风
光及其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与自然
的契合及对瓦尔登湖。
“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暗指繁忙的现实
生活和现代工业。“洗净”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油腻”
更表现了作者的好恶,表达略显含蓄而富有深意。
4.本文选自《瓦尔登湖》,题目是编者加的,结合全文 内容,分析以“神的一滴”为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紧扣描写对象瓦尔登湖庄严、纯洁的特 点,能很好地表现瓦尔登湖淳朴、自然的原生态美。 第二,这是对瓦尔登湖的歌颂,抒发了作者对瓦尔 登湖的赞美之情,表现出瓦尔登湖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 地位,瓦尔登湖是作者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创作激 情产生的源泉。 第三,结构上,首尾呼应。
生活。为维持这样简朴的生活,他一年只需工作6个星期就可
以挣足一年的生活费用,剩下的46个星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情:观察、沉思、写作。他没有将这宝贵时光浪费掉,而是把
它奉献给了更有意义的事。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他在短暂的一生
中创作了20多部一流的散文集,就会对他的才华和勤奋发出由
衷的赞赏。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批评家,他 的话只是为了揭露并批判时弊,警醒人们过一种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 《神的一滴》课件.
三. 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 森林已被砍伐了,怎能望鸣禽歌唱? ——批判 ……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 经传遍全乡镇了,他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 浑浊了,正是它,把瓦而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 噬了。 …… ——痛斥、厌恶
瓦尔登湖:
③ 表述3:圣水。
例句:⑴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 ⑵它是大地的眼睛……自己天性的深浅。 ⑶对它,就算只有一瞥……引擎上的油腻了。
明确:这几句强调了瓦而登湖对被工业文明侵
蚀、污染的灵魂具有强大的洁净作用。这实际上 已经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灵魂荡涤效果上 升到无比崇高的地位。这样,神的一滴的命名就 十分恰切地概括了整篇文字所反复渲染的瓦而登 湖的特性,画龙点睛,意味悠长。
它仍然顽强的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 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 永久性的皱纹。(第四段)
分析:此句语词简约,却意味隽永,咏叹了瓦尔 登湖的宁静与永恒,与之相比,俗世人生显得短暂、 易变而虚幻。 虽然瓦而登湖遭受了很多人类亲手制造的磨难, 但它依然年轻,依然充满神秘与活力。在作者眼里, 瓦而登湖俨然一位纯洁神圣、青春永驻的女神。岁 月的流逝、人世的不测丝毫不能使她衰老,这种永 恒象征自然的恒久与博大。
乔治· 爱略特 (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 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 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了。
梭罗:美国著名的作家、思想 家。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毕 业于哈佛大学,回家乡执教两年, 然后在大作家爱默生家中当助手, 并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独自跑 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的山林, 两年后才回到康科德城。1862年 因肺病逝世于康城,终年44岁。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 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 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第四专题 《神的一滴》 (共32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 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 剧。
是说从西端高处看瓦尔登湖, 它的样子如同一个圆形剧场,四周 的山林风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 因时而化,如同戏剧上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这是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
明确: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 徒心目中的圣河,他们相信以圣 洁的恒河之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 消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恒河 之水”作比,足见作者对瓦尔登 湖的热爱与崇敬。
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 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蓊郁 wĕng 惬意 qiè 虚掷 zhì 缪斯 miù 吞噬 shì 深邃 suì 引擎 qíng 停泊 bó
游弋 yì 峻峭 jùn qiào 徜徉 chángyáng 黑魆魆 xū 厮守 sī 一瞥 piē 湖泊 p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小木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1845年, 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 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 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 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 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 《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 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 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5岁。
(神的眼泪为世人而流,客观的, 是重生和轮回。而人的眼泪是为自 己流的,是自私和虚伪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湖是自然风 景中最美、 最有表情的 姿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 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 己天性的深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精品】课件《神的一滴》共24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精品】课件《—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必修一《神的一滴》(1)
《神的一滴》 主题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
1.作者年轻时候的瓦尔登湖是怎样的? 明确:因为四周有浓而密的树,那时的瓦尔登湖“像一个圆 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像有着睫毛的“大地 的眼睛”,这是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就在那儿消磨 了好些光阴”,“似梦非梦地漂流着”,感到慵懒而惬意。
2.请同学们讨论概括作者认为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 明确:(1)因为鹿群太多,自然界的植物被严重破坏,草原 几十年得不到恢复。
(2)鹿群也因为数目太多,缺乏食物而大量死去。 (3)草原的破坏,像沙尘暴等恶劣气候开始肆虐,大自然 疯狂报复人类,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3.探究讨论作者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明确: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 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 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而人类不善于思 考,缺少客观思考,大山却进行了思考,所以狼的嗥叫只有 大山能明白。
《神的一滴》 本文以真切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 风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远离尘嚣各种俗事后心灵获得的自由 心情,同时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侵害造成 的破坏的痛惜。
全文共6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瓦尔登湖,赞美瓦尔登湖的美丽。 第二自然段:写对瓦尔登湖畔往事的回忆。 第三自然段:对瓦尔登湖处境的担忧。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瓦尔登湖的坚韧和顽强。 第五自然段:赞美瓦尔登湖的博大永恒、庄严纯洁。 第六自然段:写出了瓦尔登湖在现代生活中的无比崇高 的地位。
2.后来瓦尔登湖有着怎样的遭遇? 明确:伐木人砍伐湖周围的树木,村民们引水来洗碗洗碟子, “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破坏了它的幽静,“铁路线已经 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的一滴》(必修一新课文)
神的一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
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
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
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
围起,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猢边的树,形成一湾
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
湖岸边的那些山太峻削,
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
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些山林的舞台剧。
我年纪轻一点
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
上漂浮过,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在
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
个岸边来了。
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
我就这样偷闲地过了许多个上午。
我宁愿把一日中最宝
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因为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我却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伐木人竟大砍大伐
起来了。
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佯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我的缪斯女神如果
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
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
儿歌唱?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
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
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不但没有跑到这湖上来游泳或喝水,反而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
们洗碗洗碟子了。
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地圣洁的水!而
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
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声音已经传遍
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
是它,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吞噬了。
这特洛伊木马,腹中躲了一千个人,全是那些经商的希腊人想出来的!
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
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取过它的冰,然而
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我
反倒变了。
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
性的皱纹。
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
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
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
没有几乎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
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
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同样的思潮,又涌上
来了。
还是同样水露露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
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这湖当然是一个大
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
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
我从它的水面
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湖,是
你吗?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瓢拂而过的风;在我掌中的
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僻隐
处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火车从来不停下来欣赏湖
光山色;然而我想那些司机和那些买了月票的旅客,常
看到它,他们多少是会欣赏这些风景的。
每天他们至少
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
对它,就算
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
的油腻了。
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