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03T14:59:59.8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0期作者:向绍友

[导读] 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化学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重庆市开州中学40540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源自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教育改革追问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化学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化学教学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体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奥秘的热情。教学中可以从创设实验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对教材内容实验进行“假设、验证、结论”的过程体验,培养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借助大量生动具体的生活事实创设情境,包括生活中的物品、事件和经验,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人类文明中的事件和材料,化学史实,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与新信息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融入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体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以人教版新课程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问题1:氯气是一种单质,氯水溶液是什么物质?问题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氯水中含有的离子?学生分组实验:①向氯水溶液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氯水溶液。问题3:从实验①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溶液中有什么微粒?实验②中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氯水溶液中有H+吗?问题4:石蕊试液为什么又褪色了?溶液中有H+和Cl-,可认为是盐酸,盐酸能否使石蕊试液褪色?问题5:从组成氯水的微粒看,使石蕊褪色的物质可能是Cl2或HClO,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学生分组实验,取干燥与湿润的有色纸条分别放入两个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生的现象。问题6: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中HCl和HClO都是酸,若向氯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教学中要注意创设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暴露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不断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体验探求知识的无穷乐趣。

二、重视核心知识,建构“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在于引领学生从化学视角去认识物质世界,借助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去解决化学问题,重视化学学科核心知识,渗透思想和方法,促进学生在探究的思维活动中参与知识建构,形成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

中学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主要涵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化学实验、工业流程问题等。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要从不同的角度建构知识,比如依据化学实验现象、物质结构特征去总结知识,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去理解掌握知识,学会从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知识。

在教学中运用建模思想进行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化学知识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简约、形象的形式储存于大脑,在运用中能够快速检索和提取。

如“盐类水解”知识可以进行以下建模:

本质:盐电离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形式:弱碱阳离子+H2O==弱碱+H+

弱酸阴离子+H2O==弱酸+OH-

水解

盐+水酸+碱

中和

特征:可逆、微弱、吸热。

规律:有弱才水解,谁强显谁性。

通过以上建模,对盐类水解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高度概括,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

三、实施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学科的特点更加强调实践性,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化学实验是一项动手、动脑的创造性活动,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要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基本性质、基本原理、基本理论都是探究创新活动中鲜活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对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对实验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原理进行拓展挖掘,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它既可以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方法和结论,也可以是前人未发现的,对学生而言都是发现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即便学生的创造性结论和方法存在一定的错误或者不够成熟、不够完善,都应加以肯定。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交流,加以完善,保护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往往不够强,教师要尽量提供知识与技能上的支持和帮助,积极鼓励学生独创的方法,要善于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