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学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骨以及相关组织的疾病和外科治疗。

下面将介绍口腔颌面外科的一些重点内容。

1.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知识:口腔颌面外科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病理学以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等学科内容。

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是进行后续临床工作的基础。

2.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有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感染、颌骨损伤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该学科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手术包括拔牙、修复颌骨骨折、颌面部肿瘤切除、颞下颌关节置换术等。

在进行手术治疗时,要注意手术技巧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4.口腔颌面外科的特殊技术:口腔颌面外科还涉及一些特殊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例如,颌面部重建术可以通过骨移植或种植体来恢复颌骨的形态和功能;颌面部软组织修复术可以修复受损的颌面部软组织;颌面部激光治疗可以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等。

5.口腔颌面外科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科研和学术交流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发表研究成果和与其他学者的交流,可以不断提高口腔颌面外科的水平和质量。

总而言之,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口腔学分支,研究口腔、颌骨及相关组织的疾病和外科治疗。

对于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来说,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手术技巧和特殊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注重科研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是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的关键。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干槽症、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吸入性窒息、爆裂性骨折、涎瘘、肿瘤、三叉神经痛、贝尔麻痹、贝尔征、表层皮片、轴型皮瓣、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牙颌面畸形、全面性骨折、随意皮瓣、涎石病、腭咽闭合、牵张成骨、过敏反应、晕厥、面神经麻痹、青枝骨折
二、简答题
1、牙拔除术适应症
2、拔牙禁忌症
3、牙拔除术中并发症
4、局麻并发症及拔牙后并发症
5、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6、涎石多发于下颌下腺,与其相关的因素
7、涎腺镜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
8、沃辛瘤的临床表现
9、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10、翼下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1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表现
12、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防治原则
13、唇腭裂临床表现、分类级序列治疗
14、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15、三种游离皮片的特点
16、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17、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
18、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临床表现和造影特点
19、颞下颌关节紊乱(可复性与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特点
20、牙颌面畸形(正颌外科)术后并发症级防治
21、口腔癌的致病因素。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

1.multiple 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 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又称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 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 syndrome 角化囊肿(常为多发性)同时伴有皮肤基底细胞痣(或基底细胞癌),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时,称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壁性造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在牙源性囊肿的基础上可出现成釉细胞瘤,即在囊壁上可见实质性的肿瘤突起,称为壁性成釉细胞瘤。

1.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病的病征。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女性,患者的主要症状有眼干,口干,唾液腺及泪腺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疾病。

其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

2.salivary fistula 涎瘘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损伤是最主要的原因。

治疗可视情况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

1.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区及相应的软组织包括肌肉的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

可单独累及颞下颌关节或咀嚼肌群,也可两者都累及,但又不是指那种上述症状的原因清楚的一类疾病。

2.ankylos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颞下颌关节强直,因器质性病变导致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称为颞下颌关节强直。

临床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一侧或两侧关节内发生病变,最后造成关节内的纤维性或骨性粘连,称为关节内强直;第二类病变是在关节外上下颌间皮肤,粘膜或深层组织,称为颌间挛缩或关节外强直。

2.扳机点――皮肤或粘膜小区域当被触碰时立即引起疼痛,该小区域称之为扳机点。

第7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第7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6.涎瘘(salivary fistula):是指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腮腺是最 常见的部位,损伤是主要的原因。
7.肿瘤(tumor):是人体组织细胞由于内在和外界致病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使细胞的遗传 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突变,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而发生异常增 生和功能失调造成的一种疾病。
4.拔牙钳的 A.安放一般应与患牙的长轴平行,以防断根及伤及邻牙。B.使用:拔牙过程中应 始终夹紧患牙,以完成各种拔牙动作,并向根方推进。C.拔上颌牙,术者可用左手两指捏触 患牙和邻牙;拔下颌牙用左手拇指扶于钳喙与钳柄交界区,起到辅助加力和防止伤及对颌牙。 其他手指托住下颌下缘,起固定颌骨及减少对颞下颌关节损伤的作用。
3.边缘性骨髓炎:系指继发于骨膜炎或骨膜下脓肿的骨外板炎性病变,常在颌周间隙感染的基 础上发生。多见于下颌骨,其次见于颞骨。
4.吸入性窒息(inspiratory asphyxia):主要见于昏迷伤员,直接将血液、唾液、呕吐物或其 他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或肺泡内而引起窒息。
5.爆裂性骨折(blowout fracture):某些来自正前方的打击力可造成眶内压力急剧增加,致 使眶腔下壁向下塌陷到上颌窦,发生特征性的单纯眶底骨折。
②不完全性腭裂:软腭完全裂开伴有部分硬腭裂,有时伴发单侧不完全唇裂,牙槽突通常完 整。③单侧完全性腭裂:自腭垂至切牙孔完全裂开,并斜向外侧直抵牙槽突,与牙槽突相连, 健侧与鼻中隔相连。 ④双侧完全性腭裂:常与双侧唇裂同时发生。 序列治疗 sequential treatment 就是在病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有计划 抵地分期治疗其相应的形态、功能和心理缺陷;以期在最佳的时期,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最 终得到最好的结果。 3、口腔癌致病因素 ⑴外来因素:①物理因素:如热、损伤及长期慢性刺激等 ②化学因素:焦油等 ③生物性因 素:病毒等 ④营养因素 ⑵内在因素:①神经精神因素:②内分泌因素 ③机体免疫状态 ④遗传因素 ⑤基因突变。 三、问答题 1、良恶性肿瘤鉴别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癌多见于老年人,肉瘤多见于青壮年 生长速度: 一般慢 一般快 于周围组 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侵犯,破坏周围组织 织的关系 界限较清,可移动 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症状: 一般无症状 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受 限,面瘫,出血等症状 转移: 无 常发生转移 对机体的 一般对机体无影响 对机体影响大,常因迅速发展, 影响 : 如生长在要害部位或 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生恶病质 发生并发症也可危及生命 而死亡 组织学 细胞分化良好,细胞形 细胞分化差,细胞形态和结构呈

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归纳

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归纳

口腔颌面外科学知识归纳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涉及口腔和面部的手术学科,主要研究各种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1. 口腔颌面解剖学:包括牙齿、舌头、颌骨、颞颌关节等结构的位置、形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疾病分类:包括口腔颌面损伤、颌面畸形、口腔颌面肿瘤、颞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感染和颌颞神经疾病等。

3. 临床表现与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

4.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如牙齿拔除、牙髓治疗、根管治疗、矫正治疗、颌面外科手术等。

5. 手术技巧:包括手术前的准备、麻醉、手术中的操作技巧,以及术后的护理和复查等。

常见的手术有阻生牙拔除、智齿拔除、颌面损伤修复和颌骨整复术等。

6. 预防与保健:包括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或面部受伤、定期口腔检查等。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一唾液腺炎症——化脓性、病毒性、特异性感染。

腮腺最常见,其次为下颌下腺1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的全身疾病,口腔内致病菌逆行侵入导管;严重的代谢紊乱,如腹部大手术后;腮腺区损伤及邻近组织急性炎症的扩散。

【临表】1、以耳垂为中心,红肿热痛;2、导管口红肿,按摩腺体可见脓液溢出;3、数个小脓肿合并大脓肿,波动感不明显,硬性浸润块4、穿包膜,进入邻近组织间隙5、全身中毒症状鉴别:流行性腮腺炎:5~15岁儿童,双侧,病毒引起,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唾液分泌清亮无脓液。

血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增高,急性期淀粉酶上升。

【治疗】切开引流指证: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2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病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细菌逆行感染临表: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状液体溢出【诊断】根据临表和腮腺造影。

患儿双侧或单侧腮腺反复肿胀,分泌物。

造影显示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

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管炎病理:导管扩张、腺泡萎缩、导管腔内分泌物潴留临表: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

诊断:腮腺造影腊肠样改变【治疗】:手术方法一是行导管结扎术;二是行保存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

4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发生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

【病因】异物、炎症、唾液潴留;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紊乱涎石病多发生于下颌下腺的原因:①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粘蛋白,叫腮腺分泌粘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称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临表】导管阻塞引起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①进食时,腺体肿大,病人自觉胀感及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呈针刺样,称为涎绞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消失②导管口黏膜红肿,少许脓性分泌物溢出③可触及硬块,有压痛④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诊断】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的特点,导管口溢脓以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X线片:下颌横断片及下颌下腺侧位片。

第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第版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 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 相应颊侧软组织。 口内法:上颌 7,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 6 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45°上后内,沿上颌 结节弧形表面滑动 2cm 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 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 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 复等手术。
动力量,使患牙牙齿松动脱位。切勿以邻牙为支点,防止牙挺滑脱刺伤邻近或对侧软组织。
3)安放牙钳:合理选择适用牙钳,张开钳喙,推进至牙颈部外形高点以下,保持钳喙与牙
体长轴平行。再次核对牙位
4)脱位运动:包括扭转、摇动、拔出。扭转动作仅限于圆锥形单根牙;摇动时先向弹性大、
阻力小、牙槽骨比较薄的一侧进行,而后沿唇(颊)-舌方向另一侧摇动;最后牵引脱出
给氧;出现抽搐或惊厥时,应迅速静注地西泮 10-20mg;如呼吸心跳停止,则按心肺复苏法
迅速抢救。
9、全麻特点: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小儿老年病人比例高,手术
失血较多,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
10、清醒拔管指征:清醒(呼之能应);反射(咽喉,吞咽,咳嗽反射完全恢复,能睁眼,
吞咽);呼吸(潮气量通气量恢复正常,停止吸氧 5min spo2>90%);肌张力逐渐恢复
第三章 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 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 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 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 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 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 1:100000 肾上腺素的 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是一篇全面梳理和概括口腔颌面外科学核心知识的文章。

文章首先介绍了口腔颌面外科的基本概念和领域范围,包括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以及常见疾病类型。

接着文章重点阐述了各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牙齿拔除、口腔炎症、颌骨病变、面部创伤等。

此外文章还深入介绍了颌面外科的常用手术技术及其适应证,如颌骨手术、面部整形手术等。

本文强调了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如微创技术、数字化外科技术等的应用。

总体上这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口腔颌面外科基础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这一领域的基础内容广泛,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解剖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牙齿、颌骨、面部软组织等。

掌握颌面部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熟悉颌骨的结构、面部神经和血管的分布,以及牙齿的位置和形态等。

生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功能的研究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基础。

此外颌骨的生长和发育、面部骨骼的改建等生理过程也是医生需要了解的内容。

病理学基础:口腔颌面部疾病往往与全身性疾病有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了解常见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如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有助于医生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生需要熟悉X线、CT、MRI等影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便准确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如手术切口、止血、缝合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熟悉颌面部手术的特殊技术,如颌骨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麻醉与镇痛:麻醉技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整理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1】口腔颌面部检查——内容: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TMJ检查、唾液腺检查顺序:由外向内,由前向后,由浅入深【开口度是指受检查大开口时,上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之间的垂直距离。

正常开口度平均为 3.7cm,小于3.7cm为受限,大于5cm为开口过大】【双指双合诊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双手双合诊适用于口底、下颌下检查】【检查淋巴的顺序是枕部、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颏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至锁骨上窝】【颞肌前份(下颌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上方)、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腮腺触诊一般以示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平触为宜,切忌用手指提拉触摸,因此时易将腺叶误认为腮腺肿块,正常人每天唾液总量约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舌下腺仅占3%-5%。

急性口炎和重金属中毒等可使唾液分泌增加,而慢性唾液腺炎。

唾液腺结石、淋巴上皮病等则可使唾液分泌明显减少。

唾液腺炎时钠升高、钾降低;唾液腺肥大时,则钾升高、钠下降;而唾液腺炎,淋巴上皮病及口腔癌患者唾液中SIgA升高。

】【穿刺检查】——临床上脓肿穿刺多选用8号或9号粗针;血管性病变选用7号针;对唾液腺肿瘤和某些深部肿瘤用6号针。

临床上如怀疑是颈动脉体瘤或动脉瘤,则禁忌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通过适当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1)切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2)切除活组织检查:适用于皮肤黏膜完整,位于深部的可切除的小型肿瘤或淋巴结(3)冷冻活组织检查:判断多形性腺瘤有无恶变时常采用,需新鲜标本,送检时不应固定【放射性核素检查】——甲状腺癌和口腔内异位甲状腺可应用碘131或125诊断,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99mTc【器械消毒】——煮沸灭菌法(15-20min,对肝炎患者污染的器械应煮沸30min);干热灭菌法(不耐高热的物品如棉织品、塑料及橡胶制品,160℃持续120min);化学消毒法(2%戊二醛2min杀死细胞,10min杀死真菌,杀灭芽胞需4-12h;10%甲醛用时应以灭菌蒸馏水冲洗残留药液;过氧乙酸杀灭芽胞用1%浓度)【手术区消毒】——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及多个术区的手术应分别消毒;头颈部手术消毒范围应至术区外10cm。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

局麻:局部麻醉(local anaesthesia)是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的方法。

确切的含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等依然存在。

骨结合:种植体-骨界面的正常愈合即骨结合。

指在光镜下埋植在活骨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其间不存在骨以外,如结缔组织等组织。

关节内强直:是由于一侧或两侧关节内发生病变,最后造成关节内的纤维性或骨性粘连,也有人称为真性关节强直。

关节外强直:是病变位于关节外上下颌间皮肤、粘膜或深层肌肉组织,形成颌间瘢痕挛缩,也有人称为假性关节强直。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痉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针刺样,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任何刺激口腔颌面部扳机点,可引起疼痛,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见,多数为单侧。

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对此点稍加碰触,立即引起头痛发作。

贝尔麻痹:Bell麻痹(Bell’s palsy), 又称急性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常见病因不明的急性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部分或完全性面瘫,两侧面部均可发生,并有自限性。

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就是患者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每一生长发育阶段,治疗其相应的形态,功能和心理缺陷。

有计划的在治疗的最佳时期,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最终得到得到最好的结果。

具体的将,就是由多学科医师参与,在患者的适当年龄,,按照约定的程序对唇腭裂患者进行的系统治疗的过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类以睡眠打鼾和日间极度嗜睡为特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接受性的睡眠呼吸紊乱,由于睡眠中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造成频发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常导致心肺血管和其他重要生命器官病变,甚至在睡眠中猝死。

原因,上气道软组织塌陷,上气道结构异常。

牵张成骨:是指通过对骨切开后仍保留骨膜及软组织附着及血供的骨段,施加特定的牵张力,促使牵张间隙内新骨生成,以延长或扩宽骨骼畸形和缺损的外科技术。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详细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

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

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整理一、口腔颌面外科概述口腔颌面外科是现代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头、颈和口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和缺陷的特殊领域。

该领域主要包括颌面骨肿瘤、口腔颌面整形外科、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神经疾病等多个方面。

二、颌面骨肿瘤颌面骨肿瘤是指生长在口腔颌面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其中,良性骨肿瘤占多数,如纤维性骨发育不良、牙源性囊肿等。

恶性骨肿瘤相对罕见,但其对生命的危害较大,如唇癌、颌骨肉瘤等。

颌面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三、口腔颌面整形外科口腔颌面整形外科是利用口腔颌面区的解剖生理特点,采用手术、牙齿矫正器等方法修复颌面部畸形,包括口腔颌面畸形、颅面畸形等。

常见口腔颌面整形外科手术包括隆下颌、咬肌切除、后缩颏等。

同时,在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评估,避免手术风险。

四、颞下颌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是指影响下颌和颅骨之间的关节的疾病,包括关节盘移位、关节炎等。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

如关节减压术、关节成形术等。

五、口腔颌面神经疾病口腔颌面神经疾病是指颜面神经、舌神经、三叉神经等在口腔颌面区出现的受损或疾病。

常见的口腔颌面神经疾病包括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疼痛等。

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六、口腔颌面外科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需要进行完整的病史记录、检查和评估。

术中也需要严格按照手术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手术风险。

手术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此外,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处理应因人而异。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面广、手术难度大。

医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八章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八章 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八章口腔颌面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涉及科目---龋病、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牙周、儿牙、---黏膜、预防、修复---口外---临床检查和基本操作---麻醉---牙及牙槽外科---感染、损伤、肿瘤考查特点---与执业医师考试类似,简单记忆及中等病例一、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与基本操作----重点概况1.口腔颌面外科检查1》一般检查口腔检查、颌面部检查、颈部检查、唾液腺检查、关节检查颌面部检查颌面部检查诊断特点脑脊液鼻漏---前颅底骨折脑脊液耳漏---中颅底腭裂语音----腭裂含橄榄语音---舌根部肿块吹风样杂音---动静脉畸形关节区弹响----颞下颌关节紊乱捻发音---卢希维德咽峡炎波动感---脓肿乒乓感---颌骨囊肿体位试验阳性---静脉畸形透光试验阳性---囊性水瘤唾液腺检查颞下颌关节检查面形及关节动度检查---髁突动度检查咀嚼肌检查---疼痛感--颞肌前份/翼外肌下头/翼内肌下部下颌运动检查---声音--疼痛--偏斜--受限(牙合)关系检查---(牙合)曲线/覆(牙合)覆盖/牙磨耗颈部检查---淋巴结检查体位检查者---位于患者右后方或右前患者---头稍低,略偏向检查侧,检查顺序水平---枕-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颏下垂直---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颈淋巴结分组颏下/下颌下(I)---颏下、下颌下三角颈深上(II)---颅底-颈动脉分叉颈深中(III)---颈动脉分叉-肩胛与颈内静脉交叉颈深下(IV)---肩胛舌骨肌-锁骨颈后三角(V)---颈后三角区颈前间隙(VI)---气管前、旁及甲状腺周围1颏2动3肩4锁5后6前2》辅助检查--穿刺检查适用于有波动感或非实质性含液体的肿块细6血789脓适应症--脓肿,血肿,囊肿、脉管畸形、肿瘤禁忌症--颈动脉体瘤或动脉瘤--结核性病变、--恶性黑色素瘤细针吸取活检--唾液腺或某些深部肿瘤(只能定性)活组织检查影像学检查MRI----肿瘤、颞下颌关节--无创、软组织显影优于CTDSA----颌面颈部血管,动静脉瘘及血运丰富的良、恶性肿瘤放射性核素检查---唾液腺、骨组织疾病ECT---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骨转移和颈淋巴结转移超声----唾液腺、下颌下和颈部肿块---占位性病变,囊性或实性X线----牙体、牙髓、牙周及颌骨病变CT----颌面部肿瘤,特别是面深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二、消毒与灭菌1.器械、敷料消毒(物理+化学)干热灭菌法---电热或红外线烤箱高热烘烤进行灭菌---玻璃、陶瓷、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明胶海绵、凡士林、各种粉剂)---160℃(120min)-180℃(60min)射线灭菌法---辐射法--不耐热但对光稳定---药品、包装材料、器具、机械等---紫外线法--空气、表面—即环境灭菌或器具灭菌---微波--利用微波产生的热杀灭微生物化学消毒法戊二醛--广谱,多种医疗器械的消毒—2%--无色/无刺激/腐蚀小--细2min,真10min,乙30min乙醇--不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械(70-80%-30min)碘伏(1-2mg/ml-1-2h)甲醛(10%-60-120min)-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2.手术区域消毒3.术区无菌巾、单铺放除门诊口腔内小手术外,消毒前带帽,消毒后无菌巾包头无菌巾包头---将头和面上包于无菌巾内手术野铺巾---孔巾---对准术区头部遮盖颈部---三角形--口腔、鼻、唇、及颊部手术---四边形--腮腺区、下颌下区、颈部及多部位大手术三、手术基本操作切开---解剖-部位(隐蔽/活检)-长度(充分显露)止血---压迫-结扎-药物---电凝(缩时/减结-瘢痕切除)---低温(体温<32℃)---降压(收缩压<80--30min,心血管疾病禁用)组织分离--锐分-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瘢痕,损伤小,直视下--钝分-层次不清且神经血管较多,损伤大,非直视打结---方结、外科结---常用的结形态---三重结口内常用---单手打结、持针器打结---常用打结手法---收紧结扣三点一线--线交叉或手交叉顺结---线结偏向一侧,牙龈黏膜尤其需要---组织内1mm---血管或肌肉结扎3~4mm--皮肤黏膜缝合5mm4.创口处理5.绷带包扎作用遮盖(保创/防染/避损)固定(防止错位/固定辅料)压迫(止血消肿)原则严密稳定舒适美观清洁压力均匀,富有弹性松紧适度,利于引流消灭死腔,防止出血经常检查,及时更换常用绷带四头带(四尾带)-包扎鼻部、下颌及颏部--压迫术后创口交叉十字绷带--耳前后、腮腺区、下颌下、颏下、上颈部包扎单眼绷带--上颌骨、面颊部包扎头部绷带--头皮部手术巴唐绷带--固定下颌骨二、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重点概况1.局麻---麻醉药物局麻药的特点(普鲁/丁卡因---酯类)普鲁卡因:毒副小,穿透差,不被吸收--不适表麻利多卡因---口腔最常用(局麻、关节、神经)---毒性较大、穿透较强--适合表麻---抗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病人首选---阻滞浓度1%-2%,一次最大剂量4.4mg/Kg----常用1:100000的肾上腺素丁卡因---毒性最强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麻布比卡因----麻醉维持时间最长---用于费时较久手术阿替卡因(碧兰)---穿透扩散较强---适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肾上腺素---缩血管--缓吸/降毒/延时/术清---甲亢、妊娠期拔牙时,局麻药禁止加入肾上腺素---含量1:50000-200000---最大量--健康20ml(0.2mg)--心血管4ml(0.04mg)【总结】成分--酰胺---利多/布比/碧兰脂类----普鲁丁毒副↑--穿透扩散↑--表麻能力↑----普利得(plead)普利得,必胜不?(碧肾布)2.局麻---麻醉方法表麻--应用--表浅黏膜下脓肿切开--松动乳牙--气管插管--药物--2%-5%利多卡因或0.25%-0.5%丁卡因浸润骨膜上注射---注射点--前庭沟牙根尖部骨膜浅面,黏膜紧绷---应用---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突手术牙周膜注射---注射点--牙齿近中和远中牙周膜--特点--比较痛,适用血友病及有出血倾向计算机控制局部麻醉--减少痛感和组织反应口内阻滞麻醉--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阻止刺激传入--无痛上颌-----上颌神经,上牙槽后神经,眶下神经-----腭前神经,鼻腭神经下颌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上牙槽后神经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进针方向--头微仰,半张口,针与牙长轴40°,上后内,进针量-深15-16mm,量1.5-2.0ml麻醉效果--678(除上6近颊根)、牙槽突及颊侧软组织、上颌结节麻醉并发症--血肿眶下神经阻滞口内法---进针点--上2根尖部前庭沟进针方向--与上颌中线呈45°,上后外进针量--1ml口外法---进针点--同侧鼻翼旁1cm,进针方向--与皮肤呈45°,上后外进针量--1.5cm,1ml麻醉效果---12345、唇颊侧牙槽骨、骨膜,牙龈及黏膜---下眼睑、眶下区、上唇,鼻--唇腭裂手术麻醉并发症---损伤眼球、血肿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弓形凹面连线中点进针方向--大张口60°--后上方进针量--0.3-0.5ml麻醉范围--45678、腭侧黏骨膜及牙槽骨,3处与鼻腭神经吻合麻醉并发症--恶心呕吐鼻腭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切牙乳头侧缘(尖牙连线与腭中线连线交点)进针方向--摆向中线,与中切牙长轴平行--后上方进针量--深0.5cm--0.25-0.5ml麻醉范围--123、腭侧黏骨膜及牙槽骨麻醉注意事项--3腭侧远中组织不能完全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一针三麻醉)进针点---颊脂垫尖=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3-4mm进针方向---对侧45之间,与中线呈45°角,注射针高于下颌牙(牙合)面1cm并与之平行。

口腔颌面外科学》二三四章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二三四章重点总结

《口腔颌面外科学》二三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1.煮沸灭菌法:消毒时间应自水沸腾后15~20分钟。

高压蒸汽灭菌法:主要用于一般器械、布类、纱布、棉花及橡胶。

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陶瓷等,以及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凡士林,吸收性明胶海绵和各种粉剂等物品。

化学消毒法:常用消毒剂有75%乙醇、2%碱性戊二醛、碘伏、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

2.病例记录时,主诉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3.缝合的基本要求:1)切口两侧组织要正确对位,接触良好,要分层进行缝合,避免留有死腔。

2)应在无张力或最小张力下进行缝合,以免术后创口裂开或愈合后瘢痕过粗。

3)缝合的顺序是先游离侧,后固定侧,反之易撕裂组织。

在缝合口内黏膜瓣、游离皮片或皮瓣时均应遵循。

4)缝合面颈部皮肤时,缝合应包括皮肤全层,垂直皮肤进针,并使皮肤两侧进针出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防止创缘内卷及过度外翻。

5)皮肤缝合进针点离创缘的距离和缝合间隔密度,应以保持创缘接触贴合而无裂隙为原则。

具体要求因手术性质和部位而有所不同,一般整复手术缝合边距2-3mm,针距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3mm,针距5mm为宜;舌组织极易撕裂,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

6)缝合的组织之间不能夹有其他组织,以免影响愈合。

7)缝合后打结的松紧要适度,过紧会压迫创缘影响血供,导致边缘坏死和术后遗留缝线压迹,还有可能造成组织撕裂;过松则使创缘接触不良,出现裂隙易发生渗血感染,还可致组织错位愈合,使瘢痕变粗。

8)在功能部位如(口角下、睑旁)要避免过长的直线缝合,否则愈合后瘢痕直线收缩,导致正常解剖结构移位。

临床上对较长的切口,经常以对偶三角瓣换位呈z形曲线缝合。

9)张力过大的创口应做潜行性分离和减张缝合。

10)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缝线口腔颌面外科常用0、000和1号线。

4.纵式或横式外翻缝合的选择根据是创缘血供方向。

5.颌面部创伤患者包扎的目的包括保护并缩小创口、减少涎液外流、压迫止血、临时固定。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重点笔记
口腔颌面外科是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腔颌面部
的疾病和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以下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点笔记:
1. 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和损伤包括颌骨骨折、颌面部软组
织损伤、颌面部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2. 颌骨骨折的诊断通常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

3. 颌骨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
案根据骨折类型和临床情况而定。

4.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要及时清创、止血、缝合,严密观
察伤口是否感染。

5.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通常通过组织活检和影像学检查,治
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和临床情况而定,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6. 颞下颌关节紊乱常见症状包括颞下颌关节疼痛、咬合异常、
颞下颌关节卡住等,治疗主要通过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7.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需要严格的手术准备和操作,根据手术不
同需要采取相应的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全身麻醉等。

8. 手术后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清洁、饮食
调节、药物治疗等,并定期复查。

以上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点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来源:网络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

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

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

(2)根尖病。

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

(3)晚期牙周病。

(4)外伤。

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

(5)错位牙和移位牙。

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

(6)阻生牙。

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

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

(8)治疗需要。

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乳牙。

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

(10)病灶牙。

2.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

(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

(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

(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幷心传导阻滞)史者。

(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

3.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

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

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上学年)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整理(上学年)

口腔颌面外科学: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部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麻醉Anesthesia: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局部麻醉:指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的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的方法。

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者其主要的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是被阻断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局麻效果。

冷冻麻醉:应用药物使局部迅速散热温度骤然降低,以致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达到暂时麻醉的效果。

表面麻醉:将麻醉药涂、或喷射于手术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神经,使浅层组织痛觉丧失。

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液注入治疗区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而产生麻醉的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临床上主要以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

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局麻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过量反应、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麻醉后粘膜病变、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感觉异常、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应用将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及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

应考虑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及病人的机体状况。

全身麻醉:麻醉药物进入人体之后产生可逆的全身痛觉和意识的丧失,同时伴有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松弛的状态。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的特点麻醉与手术相互干扰维持气道通畅比较困难小儿、老年病人比例较高手术失血较多麻醉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多困难气道:当发生急性呼吸道问题如严重窒息,用面罩供给纯氧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失败、无法保证患者有效通气,出现发绀、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以下时称困难气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

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

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

(2)根尖病。

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

(3)晚期牙周病。

(4)外伤。

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

(5)错位牙和移位牙。

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

(6)阻生牙。

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多生牙。

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

(8)治疗需要。

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乳牙。

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

(10)病灶牙。

2.哪些心脏病患者应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

(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

(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

(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幷心传导阻滞)史者。

(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

3.简述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其实质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

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

(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

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

(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4.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

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5. 简述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指征。

①牙源性感染发病后3~4天,腺源性感染发病后5~7天;②疼痛加剧,并呈搏动性跳痛;③有明显压痛点、波动感和凹陷性水肿;④穿刺及脓或脓肿已穿破但引流不畅;⑤全身治疗无效,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者;⑥颌周蜂窝织炎累及多个间隙,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者;⑦淋巴结结核经抗痨治疗无效,寒性脓肿已近自溃时。

6. 如何预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以预防为主,放疗前彻底治疗口内病灶牙,去除金属充填物,消除感染源;放射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剂量和防护;放疗后3~5年内避免拔牙和其他损伤。

7.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易发生在下颌骨原因: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骨板薄,脓液容易穿破骨壁向口腔引流,因而炎症逐渐消退,不易在上颌骨内弥散扩散。

下颌骨的牙槽脓肿,由于骨质致密,骨板厚,脓液不易穿破得到引流,因此炎症易在骨松质和骨髓腔内蔓延,常通过下牙槽神经管波及整个下颌体,发展成急性弥散型骨髓炎。

8.慢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1)口腔内及颌面部皮肤形成多处瘘孔2)瘘孔长期排脓,有时瘘孔排除死骨片3)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出现咬合错乱和面部畸形4)治疗不当,久治不愈,易造成人体慢性消耗与中毒、消瘦、贫血。

5)脓液进入消化道有时引起明显的胃肠道症状。

8. 请述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

感染来源:牙源性感染(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下磨牙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

临床表现: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压痛和严重张口受限。

局部疼痛,凹陷性水肿,但无波动感。

扩散与蔓延途径:①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

②颊间隙感染。

(前)③翼颌、颞下、颞间隙感染。

(上)④腮腺脓肿。

(后)治疗要点:全身抗感染,脓肿成熟后则行切开引流术,术中探查骨面。

切开引流部位:①口内途径:由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因此临床少用。

②口外途径:下颌角下缘下1~2,长5~7,弧形切口。

9.请述急性化脓性冠周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治疗不及时或不妥当时,发展加重形成脓肿,以下颌多见。

临床表现:局部胀痛不适,有自发性跳痛并可放射至耳颞区。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白细胞总数升高等。

查体见面下分肿胀,伴张口受限。

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冠周软组织红肿、糜烂、触痛,盲袋内有脓性分泌物;炎症可波及咽侧和扁桃体;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冠周脓肿可局部扩散形成磨牙后区骨膜下脓肿,有以下几种扩散途径:①向外穿破在颊肌下颌骨附丽以上可形成颊侧牙龈瘘;若在颊肌下颌骨附丽以下则形成面颊瘘。

严重者可导致颊间隙感染。

(2)向后外沿下颌升支外侧面扩散,可导致咬肌间隙感染和边缘性骨髓炎。

(3)向后沿下颌升支内侧可扩散导致翼下颌间隙和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周围脓肿(4)向下可导致颌下间隙脓肿和口底蜂窝织炎。

治疗原则:全身与局部并重。

全身应用抗生素,全身症状重者考虑必要的对症和支持治疗。

局部应立即切开引流,并以1~3%H2O2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保持口腔卫生,给予漱口剂。

急性炎症控制后应及时拔除阻生牙或行龈瓣切除,伴有颊瘘者应同时行瘘道搔刮。

10.请述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和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1)感染来源以龋病、牙周膜炎、根尖感染为主(2)感染途径是先破坏骨髓,后破坏骨皮质;再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

因此,骨髓质与骨皮质多同时受累(3)临床表现可以是局限型,但以弥散型较多(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松动,牙周有明显的炎症(5)病变多在颌骨体,也可以波及下颌升支(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明显。

可以有大块死骨块,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或伴有病理性骨折。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1)感染来源以下颌智齿冠周炎为主(2)感染途径是先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感染。

主要破坏骨皮质,很少破坏骨髓质(3)临床表现多系局限型,弥散型较少(4)骨髓炎病灶区周围牙及牙周组织无明显的炎症(5)病变在下颌角及下颌支,很少起于或波及颌骨体(6)慢性期X线所见病变多系骨质疏松、脱钙或骨质增生,或有小块死骨,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界11.简述颌面部软组织清创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冲洗创口:采用机械冲洗的方法清除创口内的细菌。

先用纱布盖住创口,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四周的皮肤,然后在麻醉下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同时用纱布反复擦洗,尽量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

②清理创口:对创口周围皮肤消毒、铺巾,彻底去除异物,然后清理创口边缘及内部,原则上尽可能保留颌面部组织,一般仅去除确已坏死的组织。

③缝合:由于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只要创口无明显化脓感染或组织坏死,在充分清创之后,仍可严密缝合;如果估计可能发生感染,可在创口内放置引流物;如果已明显感染,则不应缝合,应局部湿敷,以后再行处理。

如果创口与腔窦相通,应先关闭腔窦内创口,再关闭肌层,最后关闭皮肤创口。

如有组织缺损,可进行邻近转瓣或植皮修复,也可采用定向拉拢缝合。

12.颧骨颧弓骨折:颧面部塌陷畸形,张口受限,复视,神经症状(若损伤眶下神经,可出现眶下区麻木;若损伤面神经颧支,可出现眼睑闭合不全)。

13.眼眶骨折:骨折移位,眼球内陷,复视,眶周淤血肿胀,眶下区麻木。

14.二期骨愈合:血肿形成,血肿机化,骨痂形成,骨痂改建。

15.口腔颌面部火器伤并发症:吸入性肺炎,继发性出血,火器性骨髓炎,张口受限,错位愈合和假关节形成。

16坚固内固定的定义是什么?其优缺点有哪些?①定义:坚固内固定就是通过创口或手术切口,暴露骨折线两端的骨面,然后采用接骨板、加压板、拉力螺钉、修复重建板等器材和方法进行骨折固定,固定后能保证骨折片保持在复位后的正常位置,不会再移位,并避免骨折断端受到不良应力干扰的骨折固定方法。

②优点:⑴固定强度高,能保证骨折片保持在复位后的正常位置,不会发生再移位。

⑵能承担骨折处全部或大部分应力,避免骨折断端受到不良应力干扰而影响骨折愈合。

⑶术后患者可早期张口进食,避免颌间固定等引起的营养不良等问题。

⑷口腔卫生好,且易于维持。

⑸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了颞下颌关节强直和肌肉废用性颌骨骨质疏松。

⑹患者术后可早期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工作。

⑺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复杂性骨折、无牙颌骨折或儿童的无牙颌骨折。

③缺点:⑴手术本身是对患者的一种打击,有可能引起一定的并发症。

⑵相对于保守固定方法而言,操作复杂,对设备和器材要求高。

⑶患者的花费比采用保守治疗高。

简述良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

17.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良性肿瘤病程长,生长缓慢,生长方式呈膨胀性生长,挤压邻近组织;外形多呈球形;因有包膜而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一定动度,一般无自觉症状,一般对机体无影响,组织学观察见肿瘤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

恶性肿瘤生长快,病程短;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直接侵入周围组织,无包膜,边界不清,不活动,与周围组织粘连;常伴疼痛及受累组织的功能障碍,如下唇麻木,面瘫,张口受限等。

常因发展迅速,转移和侵及重要器官及继发恶病质而死亡。

组织学观察见细胞形态和结构呈异型性,有异常核分裂。

18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操作①切除在正常组织内进行;(2)避免切破肿瘤,污染术区;(3)避免挤压瘤体,减少扩散机会;(4)应行整体切除不宜分块挖出(5)对中流外露部分应以纱布覆盖,缝包(6)表面有溃疡者,可采用电灼或或化学药物处理,避免手术过程中污染种植。

(6)用大量低渗盐水和化疗药物做冲洗湿敷(8)创口缝合时须更换手套及器械(9)可采用电刀,可在术中或术后应用静脉或区域性动脉(颈动脉)注射化学药物。

(10)对可疑肿瘤残存组织或未能切除的肿瘤,可辅以电灼、冷冻、激光、局部注射抗癌药物或放疗等治疗。

19.综合序列治疗: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肿瘤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计划和合理地利用现有治疗手段,因人而异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其特点不但是个体的、综合的,而且还应当是治疗方法排列有序的。

因此更准确的应成为“综合序列治疗”。

20.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级预防:Ⅰ级预防为病因学,是降低发病率的最根本措施Ⅱ级预防贯彻“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Ⅲ级预防指以处理和治疗病人为主,其目标是根治肿瘤,延长寿命,减轻疼痛以及防止复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