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青铜葵花》简介,作者介绍,作品背景。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作者及作品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精读:选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

3.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阅读推荐课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

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青铜葵花》全文,做好读书笔记。

2. 写作作业:结合作品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角色的文章。

《青铜葵花》教案

《青铜葵花》教案

《青铜葵花》教案教案编写:XXX学校教师:XXX一、教案背景《青铜葵花》是中国战国时期出土的一件珍贵文物,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于世。

通过学习《青铜葵花》,可以增进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青铜葵花》,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物的兴趣,增加对古代文化的认识。

2. 帮助学生了解青铜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认识青铜葵花的艺术特点。

3. 通过对《青铜葵花》的赏析和解读,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青铜葵花的独特造型,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导入(10分钟)- 展示《青铜葵花》图片,激发学生对于青铜艺术的好奇心和兴趣。

-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青铜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在古代有什么用途?”2. 学习(30分钟)- 讲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介绍它的起源与文化含义。

- 分析葵花造型的艺术特点,包括线条流畅、造型雅致等,并请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 引导学生欣赏与比较不同时期的青铜葵花,分析其异同之处。

3. 探究(30分钟)- 引导学生围绕着葵花的造型进行思考,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提出自己的想法。

- 分组讨论设计葵花的不同造型,学生可以参照青铜葵花的基本形态,同时融入自己的创意。

- 鼓励学生阐述设计的原因和意图。

4. 自主创作(40分钟)-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葵花造型的设计与创作。

- 提供必要的美术材料,如铅笔、彩色纸等,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呈现出来。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展示个人特色。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 教师进行作品评价,包括造型的美感、创意的独特性等方面。

- 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青铜葵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设计创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青铜葵花》阅读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阅读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青铜葵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此次教学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故事背景和情节:学生了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写作背景,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文学风格和主题:理解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整篇小说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青铜葵花的形象,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步骤二:阅读理解1. 教师带领全班齐读课文,学生跟读,师生一起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分析课文中一个重要情节,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3. 全班讨论:根据小组展示的情节分析,全班共同探讨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确保每个学生都对故事有全面的理解。

步骤三: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1. 分组活动:将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并用课文中的语句为支撑进行解读。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负责展示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和建议。

3. 全班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内容,全班共同总结出每个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步骤四:文学风格和主题分析1.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风格,比如描写手法、叙事结构等方面,着重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特点。

2. 学生针对小说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进行支撑。

3. 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题,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步骤五: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自己对《青铜葵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是书评、读后感等形式。

2.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为彼此提供评论和建议。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铜葵花》这本教材的第13章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青铜葵花》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与葵花的第一次相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第13章,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分析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的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青铜与葵花的感情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第13章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人物形象:青铜、葵花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的内心活动。

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论证。

2. 答案: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都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青铜形象:勇敢、善良、有爱心;葵花形象:聪明、可爱、坚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后续章节,深入了解人物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青铜葵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所表达的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2.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小说,通过阅读感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分析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欣赏法:欣赏小说的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青铜葵花》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的过程中,感受到小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提问学生:你们看过《青铜葵花》这部小说吗?你们对这部小说有什么了解和感受?2. 讲授新课讲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包括小说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方面。

讲解小说的鉴赏方法,包括阅读、分析、欣赏等方面。

以《青铜葵花》为例,讲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及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第一章,感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让学生分析《青铜葵花》第一章中的人物形象,如青铜、葵花等,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让学生欣赏《青铜葵花》的电影片段,感受小说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青铜葵花》的主题,如人性的美好、生命的意义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青铜葵花》的整体理解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验生活,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

2.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课堂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青铜葵花》,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青铜葵花》的封面和简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醒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主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4. 课堂分享: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和阅读感悟。

5.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6.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学生进行练习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课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作品主题阅读感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阅读,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2. 作业要求: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做到答案准确、书写清晰。

八、课后反思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青铜葵花》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了解青铜葵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分析青铜葵花的艺术特点和造型结构
欣赏和解读青铜葵花的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青铜葵花》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青铜葵花的资料和介绍
青铜葵花的图片和实物
相关的艺术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教学步骤
步骤一:了解青铜葵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师向学生介绍青铜葵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对青铜器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步骤二:分析青铜葵花的艺术特点和造型结构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青铜葵花的艺术特点和造型结构,引导学生理解青铜器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步骤三:欣赏和解读青铜葵花的艺术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解读青铜葵花的艺术价值,让学生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青铜葵花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学生对青铜葵花艺术特点和造型结构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青铜葵花艺术价值的欣赏和解读能力
学生在艺术鉴赏和创作中的表现和展示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参观青铜器展览和文化活动,深入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和演变 引导学生进行青铜器的创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曹文轩及他的其他作品。

2. 简述《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3. 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交流。

教学活动:1. 播放作者曹文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曹文轩的其他作品。

3.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

4. 学生讨论为什么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很重要。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一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关系。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及互动,展示成果。

4. 教师总结人物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二章,分析其他人物。

第三章:情节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青铜葵花》中的重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如青铜与葵花的相识、葵花的失去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发展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分享对《青铜葵花》中重要情节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对人物发展的影响。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情节背后的深层含义。

4.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阅读《青铜葵花》第三章,准备下一步的交流。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青铜葵花》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青铜葵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气、友情、成长等。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3)把握人物性格5篇[修改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3)把握人物性格5篇[修改版]

第一篇:《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3)把握人物性格《青铜葵花》阅读课教案------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说主要内容以及男女主人公命运的阅读、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感受作品展示的大苦难、至爱与大美。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的阅读热情。

3、让学生从人物形象上来深层次了解小说。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青铜葵花》,搜集并了解曹文轩纯美系列小说。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很多,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板书:青铜、葵花)接下来我们就走近青铜和葵花这两个小主人公。

2. 在你的心目中,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能结合书中具体的事例来谈谈吗?(善良勇敢聪明执着……)善良:嘎鱼故意解开了葵花乘坐的小船,还幸灾乐祸地看她的笑话,并且一次次戏弄葵花,而青铜却把葵花救上了岸。

为了妹妹,放弃了多年的上学梦。

勇敢:看马戏时,为了保护妹妹葵花,一个人和比自己大的几个孩子打架。

聪明:给葵花做冰项链。

执着:为给葵花补身体,在芦苇荡守了一天逮住了一只野鸭;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坚持背着芦花鞋去大街上卖。

……3. 在你的心目中,这个三岁丧母、七岁丧父的葵花是个怎样的女孩?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懂事乖巧:为了给奶奶攒钱看病,小小年纪的她就一个人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银杏;为了省下钱故意考差而以为可以不用上学刻苦:到同学家写作业,在月光下写作业,学习成绩优秀……第二篇:青铜葵花人物性格特点青铜葵花人物性格特点青铜:孝顺,懂事,乖巧,聪明绝顶,善良,一个让人摸不透心里的哑巴,自尊心强,有责任感,会保护妹妹葵花。

葵花:善良,孝顺,懂事,乖巧,聪明,灵巧,丧失了爸爸,乐于助人,秀气,与青铜在一起同甘共苦,一个惹人喜爱的女孩。

嘎鱼:家里养鸭,有钱,顽皮,淘气,前面与青铜葵花作对,喜欢捉弄葵花,爱搞恶作剧。

后来,又回心转意,帮助葵花躲藏,给青铜葵花送饭,善良。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了解青铜器时代的历史文化。

2. 分析作品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主题,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青铜葵花》书籍、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时代,激发学生对《青铜葵花》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作品中的角色,讨论在青铜葵花的故事背景下,自己会怎么做。

4. 例题讲解: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讲解如何从文字中提炼有效信息,理解人物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一段人物对话,体会角色心理。

六、板书设计1. 作品背景:《青铜葵花》曹文轩青铜器时代2. 人物关系:青铜葵花青铜家族3. 作品主题:成长、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作品中的一段描写,谈谈你对青铜和葵花关系的理解。

2. 答案:学生需结合作品内容,分析青铜和葵花的感情变化,体会作品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草房子》、《根鸟》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分析的有效性;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作品的核心章节,即第一章《青铜的诞生》、第二章《葵花的到来》和第三章《青铜与葵花》。

这些章节涵盖了作品的开端、发展和高潮,是理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的关键。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青铜葵花》。

该课文是作家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故事。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青铜和葵花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 能够运用阅读理解技巧,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感情;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5. 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提高朗读能力;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青铜葵花》;2. 人物形象:青铜、葵花;3. 故事情节:相遇、相处、分离、重逢。

七、作业设计(1)青铜和葵花是如何相遇的?(2)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葵花为何离开青铜?(4)青铜是如何找到葵花的?答案:(1)青铜和葵花是在河边的芦花丛中相遇的。

(2)他们在相处过程中遇到了生活上的困境,如食物短缺、住所简陋等。

(3)葵花离开青铜是因为她的父亲找到了她,并将她带回了城市。

(4)青铜是通过葵花留下的信找到了她,并将她接回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青铜葵花》教材的第五章“葵花与青铜”,详细内容包括:对葵花与青铜关系的深度解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作者通过人物关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人物关系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主题思想的挖掘。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关系,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第五章内容预习、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葵花与青铜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第五章内容,了解葵花与青铜的关系。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坚韧等。

c. 举例讲解,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关系。

3. 例题讲解:a. 出示范例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

b. 教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b.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

a.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b. 从葵花与青铜的关系中,你学到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第五章——葵花与青铜2. 主要内容:a. 人物关系:葵花与青铜的友谊b. 人物性格特点:勇敢、善良、坚韧c. 主题思想:生命的真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本章内容,写一篇关于葵花与青铜的友谊的读后感。

b.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举例说明。

2. 答案:a. 读后感:见仁见智,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b. 人物性格分析:如勇敢、善良、坚韧等,要求举例具体。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青铜葵花》这本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青铜葵花》的感悟和收获,促进彼此的交流。

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阅读交流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并说明理由。

2.2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行为,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第三章:情节探讨3.1 学生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

3.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情节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主题思考4.1 学生思考《青铜葵花》所表达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2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和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阅读拓展5.1 教师推荐与《青铜葵花》相关的阅读材料,如作者的其他作品、类似题材的书籍等,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讨。

5.2 学生分享自己拓展阅读的成果和感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5.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阅读交流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和分享交流的价值。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学生选取书中印象深刻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分享其对文本理解和感受的影响。

6.2 教师引导讨论这些文学手法的具体运用和效果,分析它们如何增强故事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6.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讨不同文学手法在书中运用的例子,并讨论它们对整体故事的意义。

第七章:章节解析7.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分享其理解和对章节内容的看法。

7.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章节在故事中的作用,包括对人物发展、情节推进和主题阐述的影响。

青铜葵花教案

青铜葵花教案

青铜葵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2.学习青铜葵花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

3.掌握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青铜葵花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

3.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 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1.讲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介绍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和青铜葵花的起源。

2.分析青铜葵花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青铜葵花的美。

2. 青铜葵花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1.介绍青铜葵花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让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

2.分析青铜葵花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青铜葵花的美。

3. 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1.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工具,讲解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设计出自己的青铜葵花作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

2.学生能够掌握青铜葵花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生能够掌握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设计出自己的青铜葵花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通过讲解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引导学生了解青铜葵花的起源和发展,了解青铜葵花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

通过分析青铜葵花的造型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青铜葵花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设计出自己的青铜葵花作品。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青铜葵花的历史和文化,还掌握了青铜葵花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

《青铜葵花》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青铜葵花》教学设计是一种历史文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青铜葵花的艺术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这个教学设计通过教授青铜葵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观察和分析青铜葵花的艺术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青铜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参与《青铜葵花》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这个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艺术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二、读后感内容阅读《青铜葵花》教学设计,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青铜葵花》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和欣赏青铜葵花的艺术品,展示了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通过学习和欣赏青铜葵花,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青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感受青铜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之处。

古代青铜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学习和欣赏,更在于学生对青铜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青铜葵花》教学设计通过学习和欣赏青铜葵花的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审美能力是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文化素养是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能力,它需要学生具备对青铜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能力,能够感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青铜葵花,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学习和欣赏,更在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认同。

三、个人感悟和启示通过阅读《青铜葵花》教学设计,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感悟和启示: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青铜葵花》教学设计,我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青铜葵花作为古代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葵花》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兴趣,引发阅读期待。

2、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感知曹文轩纯美文字的风格。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痛苦与挫折,正确面对人生。

教学过程:
一、交流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歌谣,谁想来读一读?
南山脚下一缸油,树头挂网枉求虾,
姑嫂两个赌梳头。

泥里无金空拨沙。

姑娘梳成盘龙髻,刺槐树里栽狗橘,
嫂嫂梳成羊兰头。

几时开得牡丹花?
2、多有意思的歌谣啊!这两首歌谣是老师从一个名叫青铜的男孩和一个叫葵花的女孩那里学来的。

你知道他们来自哪儿吗?
(板书:青铜葵花)
二、过程
(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本书的封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葵花的故事。

仔细观察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①学生说到作者,教师适机介绍曹文轩:江苏盐城人,他是北京大学着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又是着名的作家。

荣获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草房子》《青铜
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
②学生说到河流,教师适机引导:这条流淌不息的大河边有个村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水乡,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大麦地。

幻灯出示:
大麦地像一条巨大的船,停泊在对岸的芦苇丛里。

她看到了高高的草垛,它们像小山,东一座西一座。

她看到了楝树。

楝树正在开放着淡蓝色的小花。

她看不清花,只能看见一团团的淡蓝色,它们像云轻轻笼罩在树冠上。

她看见了炊烟,乳白色的炊烟,东一家西一家的炊烟,或浓或淡飘入天空,仿佛寂寞,汇合在了一起,在芦苇上飘动着。

狗在村巷里跑着。

一只公鸡飞到了桑树上,打着鸣。

到处是孩子们咯咯的笑声。

师:一边看投影,一边听同学读。

(配乐指名学生深情朗读)
说说大麦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师:封面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两个孩子了,这个小姑娘就是——葵花。

走近葵花:她的头发本来就不浓密,潮湿后,薄薄地贴在头皮上,人显得更清瘦,而那张有点儿苍白的小脸,却因为潮湿,倒显得比往日要有生气。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这个女孩儿没有妈妈。

她妈妈两年前得病死了。

爸爸要到干校,只好
将她带在身边,一同从城市来到大麦地。

除了爸爸,她甚至没有一个亲戚,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孤儿。

小结: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

爸爸常常背着画夹、划着小船去成片的葵花田边画画。

有一回,他为了从河里捞起那一张张画,落水淹死了。

葵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师:同学们,看到这儿,你又有什么感受?
④走近青铜:故事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青铜,他是一个极普通的孩子,却和很多普通孩子有着最大的不同,你能猜出来吗?
葵花的爸爸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男孩儿回过头来望着葵花父女俩,却什么也没说。

“你叫什么名字?”葵花的爸爸又问了一句。

不知为什么,男孩儿忽然变得满脸通红,低下头去了。

小结:哑巴青铜失去了语言,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快乐。

葵花的出现让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孤独的。

对于这两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样的痛苦是何等的沉重啊!(板书:大苦)
(二)就这样,两个在苦难中浸泡大的孩子成了朋友,看过书的同学还记得吗?他们后来为什么变成兄妹了?
指名说:(葵花最后一个亲人离去了,叔叔阿姨们决定把她送给大麦地的人家抚养。

嘎鱼一家很有钱,他们想收留葵花,但是葵花却选择了家境贫寒却心地善良的青铜一家。

于是,青铜和葵花成了兄妹。

)(三)原本就贫穷不堪的家庭,突然多了一个葵花,这一大家子该怎么过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芦花鞋的故事。

1、阅读P82-P84,推测一下葵花可能会怎么做?
2、继续阅读P86-P87,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谈谈你的感受。

葵花真的不喜欢拍照吗?如果你是哥哥,会用什么方法来帮妹妹实现心愿?
师:是啊,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想要挣些钱实在不容易,我们来看看青铜是怎么做的?
3、阅读P91-P92,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看到的内容?
芦花鞋一双双地卖了出去,还剩十一双了,让我们走上寒冷的街头,去看看正在卖鞋的青铜。

4、阅读P93-P98,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青铜?
师:真了不起,抓住细节描写,你们把人物读得很丰满。

贫穷破败的青铜一家,尽管自己活得都很累,却竭尽全力给了葵花一个温馨、有爱的家,甚至为了让葵花上学不得不让青铜辍学放牛,这是怎样一种大爱啊!(板书:大爱)
三、总结
1、可是有一天,有一个消息传来,城里的人要将葵花接到城里去生活。

葵花会离开大麦地吗?青铜的一家会让葵花走吗?说说你的看法。

师:也许,为了爱,他们会让葵花留下,但是也同样为了爱,他们会让葵花离开,你们还是到《青铜葵花》这本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2、曹文轩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这样写到:(出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3、还记得一上课时我们读的那两首歌谣吗?那是青铜的奶奶教给青铜和葵花的,在最艰苦的日子里,这一家人没有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让歌声荡漾在清苦的岁月里。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首歌谣。

(齐读)
读完这本书,你会从青铜一家身上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愿你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一个强者。

四、延伸
如诗的《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叔叔写的“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这个系列中还有其他优秀的作品,如:(课件出示)
《根鸟》、《红瓦黑瓦》、《野风车》、《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
希望大家课后去购买或借阅,细细品读,你会走进一片纯美的文字天空,那浓郁的书香,独特的意境一定会让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