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及治疗对策
儿科学第七版流行性腮腺炎
5.耳聋
› 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不高,大多为单侧性,不 易及时发现,治疗困难,可成为永久性耳聋。
6.其他并发症
› 心肌炎较常见,而肾炎、乳腺炎、胸腺炎、甲状腺炎、 泪 腺炎、角膜炎、血小板减少及关节炎等偶可发生。
1.血、尿淀粉酶测定
› 90%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2 周左右恢复正常。血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受侵犯的腺体出现非化脓性炎症为本病的病 理特征,间质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淋巴 细胞浸润和腺泡坏死等。
腺体导管细胞肿胀,管腔中充满坏死细胞及 渗出物,使腺体分泌排出受阻,唾液中的淀 粉酶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使血、尿淀粉酶 增高。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大多无前驱期症 状,常以腮腺肿大为首发体症。常先见一侧, 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 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 敏,开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肿 大的腮腺以耳 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多不红,触之有弹性 感并有触痛。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 逐渐消退。
2.血清学检查
› 近年来大多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腮腺炎病毒 特异性IgM抗体,可以早期快速诊断(前提是1个月内 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双份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提高为阳性。亦可用PCR技 术检测腮腺炎病毒RNA,有很高的敏感性。
3.病毒分离
› 在发病早期取患者唾液、尿液、脑脊液或血液标本, 及时接种鸡胚或人胚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实验,阳性 标本采用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呈血凝抑制试验进行鉴 定,阳性者可以确诊。
2.睾丸炎
› 是男孩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为单侧。常发生在腮腺炎 起病后的4~5天,肿大有腮腺开始消退时。开始为睾 丸疼痛,随之肿胀伴剧烈触痛,可并发附睾炎、鞘膜 积液和阴囊水肿。大多数患者有严重的全身反应,突 发高热、寒战等。一般10天左右消退,约1/3~1/2的 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如双侧萎缩可导致不 育症。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大 , 口时疼 痛 } 固唾 液 隙管 口的 阻 塞 - 张 或 当进 食 破 性 食 物
时 促 使唾 液腙 分 泌 而 疼痛 加 剥 , 因此 患 儿 拒鲍进 食 , 理 人 护
员应 耐 心说 服 , 其 进 食 。 以易 消化 、 劝 清淡 的 流 质或 半 汽 质
太 原 牧 路 中 ・ 医 院 (3 0 3 0 0 1 ) 王 艳 茹
流行 性 腮 腺 炎是 由腮 腺 炎病 毒 引 起 的急性 呼吸 道 传 染 病 , 传 染性 仅 攻于 麻疹 、 其 水痘 - , 见 于冬 春 两季 , 】多 - 主要 通 过 飞 洙传 播 。 2孜 病 毒 血症 的 方式 侵及 全 身 的各 腺 组 织
及 中枢 神 经 系统 。 床特 征 为腮 隙非 化 脓性 肿 痛 , 有 发热 临 伴
物理 降温 , 头 枕 冰 袋 、 如 珠块 或冰 水 置 于 废 股 沟 、 寓等 大 腋
血 管 处 , 用 温 水 、 精 进 行擦 洛 , 或 酒 回时 辅 以 肌 注 囊 胡 等 退
热药 。如高 热 不 退者 可 使 用激 素 , 注意 观 察痒 基效 果 , 防 预
加 快 , 发水 分 增 多 , 肤 出 汗 增 多而 丧 失 许 多水 分 , 鼓 蒸 皮 应
温变化。
勖患J( ) L 者 多饮 自 开水 。 意 口腔 及 皮肤 护理 , 意 观察 体 注 注
2 3 饮食 及 口腔 护 理 t 腮 隙 以耳 垂 为 中心 皇 弥 理 性 肿 . 日
1 临 床资 料 我 院 20 0 0年 1月至 1 2月住 院 病 人共 6 0倒 。 中男 3 其 9 倒. 2 女 l例 , 年龄 l 5 ~ 6岁 , 5 9岁发 病 率 最 高 。一般 就 以 ~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2018
治疗要点
对处理和支持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2.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病毒唑),静脉注射5-7天 3.对症治疗 金黄膏、青黛、仙人掌和鸡蛋清外敷。
治疗要点
4.并发症治疗
胰腺炎 应禁食,静脉输液加用抗生素。 心肌炎 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并发脑膜脑炎 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 内压增高者,可静脉注射20%甘露醇进行脱水疗 法。 睾丸炎 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 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静 滴。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可有发热,继则以耳垂 为中心漫肿,边缘不清,局部肤色不红,按 压局部疼痛不舒及弹性感,通常一侧先肿, 继则可见另一侧肿大。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腮腺肿痛约持续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 1~2周。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约8~30天,大多数起 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 不适症状。
腮 腺 导 管 开 口 红 肿
单 侧 腮 腺 肿 大
症状表现
下颌下腺肿大
临床表现
脑膜炎
并发症
其他
睾丸炎 卵巢炎
胰腺炎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自然病程约为10~ 14天 1 发热:大多起病急,伴全身不适,体温与病情 成正比,热型可呈双峰型。1-2日后腮腺肿胀 疼痛。 2 腮腺肿胀: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 不清,质韧、胀痛、触痛、张口及咀嚼时加 重,局部皮肤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无化脓。 肿胀多于1~3天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 退。 3 其它系统损害:可有睾丸炎、胰腺炎、脑膜炎
诊断要点
实验室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流行性腮腺炎,又称为风疹,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腮腺肿胀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了解流行性腮腺炎1.1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1.2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患者通常会浮现腮腺肿胀、发热、咽喉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1.3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品传播。
二、预防流行性腮腺炎2.1 接种疫苗: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方法。
2.2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患者的唾液等方式有助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2.3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人密切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1 歇息: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应充分歇息,避免过度劳苦。
3.2 饮食调理:多饮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3.3 就医就诊:如浮现严重症状或者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就诊,接受医生的治疗。
四、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4.1 腮腺炎病毒性脑炎:严重病例可能浮现脑炎等并发症。
4.2 腮腺炎性胰腺炎:腮腺炎病毒也可引起胰腺炎的并发症。
4.3 腮腺炎性睾丸炎:男性患者可能会浮现睾丸炎等并发症。
五、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宣传5.1 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
5.2 提倡科学防控措施:宣传正确的预防措施,引导公众科学防控流行性腮腺炎。
5.3 加强社会卫生监测: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扩散。
结语: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促进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翼泛博民众能够重视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导致腮腺的炎症和肿胀。
为了提高公众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内容。
1.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腮腺的肿胀和疼痛,可能伴有发热、咽峡炎、乏力等症状。
腮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其他人。
2.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方法。
建议儿童在12-15个月龄接种第一剂疫苗,18-24个月龄接种第二剂疫苗。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避免接触患者的飞沫等。
- 避免密集场所:流行性腮腺炎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发生传播,因此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3.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和并发症-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休息、饮食调理、适量服用退热药物等。
- 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男性患者在发病后1-2周内有5-10%的可能性出现睾丸炎,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卵巢炎。
4. 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对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非常重要。
- 如果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
- 对于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建议及时接种疫苗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5. 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流行性腮腺炎只是儿童病。
事实上,流行性腮腺炎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 误区二:流行性腮腺炎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虽然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等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 误区三:感染过一次流行性腮腺炎后就不会再感染。
实际上,虽然感染过一次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规则
流行性腮腺炎一、定义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痒腮,俗称猪头疯,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人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二、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发病前14d-28d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
2.临床表现2.1 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2.2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2.3 伴脑膜脑炎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改变。
2.4 伴梁丸炎时有睾丸或附睾肿痛。
2.5 伴胰腺炎时有呕吐、上中腹疼痛与压痛。
3实验室检测3.1 白细胞计数和尿常规一般正常,有睾丸炎者白细胞可以增高。
3.2 90%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和尿淀粉酶增高。
无腮腺肿大的脑膜脑炎患者,血和尿淀粉酶也可升高、血清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3 约半数病人可出现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脑脊液改变。
3.4 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检测出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3.5 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间隔2~4周)腮腺炎病毒IgG抗体滴度比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抗体阳转)3.6唾液、尿、脑脊液等体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三、鉴别诊断(一)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肿块局限,晚期有波动感。
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发现化脓菌。
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二)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
可发现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三)症状性腮腺肿大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可致腮腺肿大。
腮腺炎的治疗方案
腮腺炎的治疗方案第1篇腮腺炎的治疗方案一、背景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等症状。
为规范腮腺炎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实践,制定本治疗方案。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相结合,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3. 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意愿,确保患者利益最大化。
三、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 确诊为腮腺炎的患者应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
-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 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减轻腮腺肿大和疼痛。
2. 对症治疗- 控制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腮腺肿大引起的疼痛。
- 抗病毒治疗: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支持治疗-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
- 注意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4. 并发症治疗- 并发睾丸炎:局部冷敷,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并发脑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降颅压、抗病毒、抗感染等措施。
5. 中医治疗- 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如针灸、中药等。
四、预防措施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不洁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4. 接种腮腺炎疫苗,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守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治疗方案。
2.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安全。
3.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六、总结本治疗方案旨在为腮腺炎患者提供全面、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中西医小儿学流行性腮腺炎(中西医)
并发症
2.睾丸炎 青春期男孩发病率为14%~35%, 最小3岁。多发于腮肿后3~10天。临床表现 为高热、寒战、恶心、呕吐、下腹痛,患侧 睾丸明显肿痛、触痛,30%~40%受累睾丸 发生萎缩,13%生育受损,但不育少见。可 伴附睾炎。
3.卵巢炎 青春期女性患者有7%可发生卵巢 炎。表现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 但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隐性感染者)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5.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邪盛正虚者,可
产生变证(内陷厥阴,毒窜睾腹),即使出 现变证,预后也不严重。
概 述—命名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又 称为“鸬鹚瘟”“哈蟆瘟”、
“大头瘟”。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机理: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上呼吸道并增 殖 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 增殖的病 毒 入血 病毒血症 播散入腮腺、颌 下腺、性腺、胰腺、乳腺、中枢神经系 统 病毒再度增殖再入血 引起炎症 不同症状。
实验室检查
3.血清学检查 用补体结合试验或检测 抗V和抗S两种抗体,S抗体早期阳性率 75%,为近期感染证据,6~12个月渐下 降;V抗体起病后1个月达高峰,维持6 个月,以后渐下降,2年后达到低水平并 持续存在。
4.病原学检查 PCR检测简单、易行。
诊断
1.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发热,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边缘不清,
西医病理变化
病理:受侵犯的腺体出现非化脓性炎症 病变,腺体增大,周围组织的充血、 水肿,其被膜可见点状出血,腺体细 胞发生浑浊,肿胀或坏死,腺体间质 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单核 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因病机
风温邪毒 壅阻胆经 (腮腺炎病毒)
内窜肝经
凝滞腮颊 邪陷心肝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
流行性腮腺炎的健康教育流行性腮腺炎,也被称为腮腺炎或者腮腺病毒感染,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详细信息,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匡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病因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疾病。
腮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与他人分享食物、饮水等时,病毒会通过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进入他人体内,从而引起感染。
二、症状1. 腮腺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腮腺肿大,腮腺肿胀通常从一侧开始,然后逐渐扩散到另一侧。
腮腺肿大可能伴有着疼痛和压痛感,特别在进食时会感到不适。
2. 其他症状:除了腮腺肿大,患者还可能浮现以下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通常持续数天。
- 疲劳:感到疲惫和乏力。
- 咽峡炎:喉咙痛、发红和肿胀。
- 头痛:可能伴有着轻度头痛。
- 腹痛:可能浮现腹部不适和疼痛。
三、传播途径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者与他人分享食物、饮水等时,病毒会通过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进入他人体内,从而引起感染。
此外,接触感染者的被污染的物品或者表面,然后触摸自己的口鼻眼也可能导致传播。
四、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目前,有有效的疫苗可用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通常在12-15个月龄时接种第一剂腮腺炎疫苗,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未接种过疫苗或者未感染过腮腺炎,也可以考虑接种疫苗。
2.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特殊是在他们发病期间。
避免分享食物、饮水和个人物品,如毛巾、餐具等。
3. 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时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到患者或者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后。
五、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对于轻度的流行性腮腺炎,通常只需要歇息和进行对症治疗即可。
这包括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痛药和消炎药。
2. 预防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相对较少,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3例临床分析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3例临床分析叶美芬 洪一滨 中图分类号:R 511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0931(2009)022*******作者单位龙泉市人民医院,浙江龙泉 33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类,最易侵犯腮腺其次是颌下腺。
全年均可散发,以冬春季为多。
但本院经2年统计以5-7月份为流行高峰,与文献报告相符[1]。
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
现对我院从2005-2006年期间收治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63例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男38例,女25例。
年龄4~15岁,以5~9岁最多。
入院时病程为3~10d ,并发症的出现时间一般在腮腺肿痛1W 左右,也有在腮腺肿大的同时,大部分为幼儿园及小学在校生,占93%。
2 临床表现 病例共同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和/或颌下肿痛。
3 并发症 63例中脑膜脑炎50例,胰腺炎6例,睾丸炎4例,心肌炎3例。
311 脑膜脑炎 63例中并发脑膜脑炎50例,占79%,与文献报告相符。
其原因可能由于腮腺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其临床表现有头痛、呕吐伴有嗜睡及脑膜刺激征阳性,无1例出现抽搐、昏迷表现。
脑电图有异常改变,可见有慢波增多,42例行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有异常变化,脑脊液白细胞数15~500×106/L ,有2例达1000×106/L ,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有2例呈中性多核细胞为主。
氯化物正常,糖正常,蛋白可有增高。
均给降颅压、抗病毒及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为7~14d ,无1例出现后遗症。
312 胰腺炎 并发胰腺炎6例,男4例女2例。
其主要表现为:体温骤升、恶心呕吐、腹痛。
腹痛呈左上腹持续性疼痛,无放射痛,左上腹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包块。
腹部B 超改变4例,2例正常。
查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并给脂肪酶测定6例均升高。
脂肪酶的测定因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76例并发症分析
t n mp a e r er s e t ey a a y e . s l 4 a e fmu sme i gts a c e t i a d 1 a e , a e r h t ,my c r i s o mu sc s swee r to p c i l n lz d Re u t o f v s 3 c s so mp n n ii ,p n r ai s n 6 c s s 9 c s so o c ii t f s o a- dts i a e ,2 c e v ra n a i n 3 c s a s o o a i i f mma in,2 c s s o e h ts e f e si a e h s o i s s f n l to a e fn p r i ,d an s n 1 c s ,t e mo tc mmo r i a g .T e c mp e e sv i n o b a n d ma e h o r h n i e f te t n o lp te t r ic r e h a in e o e d g a u l o t e c r ae wa 0 r ame tfr a a in swe d s ha g d t e p te r c v r r d a y t h u r t s1 0% b t r Co cuso Ch l r n a a n tmu s l e t e l e et . n l i n e i e i s mp d g c mp i ai n f lr e,e l x mi ai n,e l e e t n a d r to a r a me to 0 d p o n ss o l t so a g c o r a y e a n to r a y d tc i n ai n t t n g 0 r g o i. o l e f
儿科学流行性腮腺炎PPT课件(精品版)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并发症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标准包括:腮腺肿痛 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腮腺管口红肿;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阳性。
鉴别诊断
需要与化脓性腮腺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症状性腮腺肿大等相鉴别。具体 鉴别要点包括发病季节、腮腺管口情况、血清学检测等。
睾丸炎或卵巢炎
局部冷敷或热敷,酌情 使用止痛药物,继发细 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
疗。
其他并发症
根据具体并发症情况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04 预防策略与措施
疫苗接种政策及效果评估
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政策
介绍我国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接种政策,包括接种对象、接种时间、接种剂 次等。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家长三
希望医院能多开展类似的健康讲座和交流活动,让我们更 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疫苗覆盖率不足
尽管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但在一些地区,疫苗覆盖率仍然不足, 导致易感人群增加。
并发症风险
流行性腮腺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胰腺炎等,对患者 健康造成威胁。
诊断和治疗挑战
卵巢炎
病毒侵犯卵巢,引起卵巢炎,表现为 下腹部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其他系统并发症
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侵犯胰腺,引发胰腺炎,表现为腹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肌炎
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律失常 等症状。
对患儿生活质量影响
疼痛不适
流行性腮腺炎可引起腮腺 肿痛、头痛、腹痛等疼痛 不适症状,影响患儿的日 常生活和学习。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分享
流行性腮腺炎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 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 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一 定的自限性,但并发 症的风险不容忽视。
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 播,常见于儿童,表 现为腮腺肿痛、发热 等症状。
分享目的和意义
提高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加 强预防措施。
分享诊断和治疗经验,促进医学 交流和进步。
与其他医生的交流讨论
诊疗经验的分享
与其他医生交流分享流行性腮腺 炎的诊疗经验,有助于提高整体 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疑难病例的讨论
针对复杂、疑难的流行性腮腺炎病 例,组织医生进行讨论,共同探讨 最佳治疗方案,为患儿提供更全面 的医疗保障。
学术研究的进展
关注流行性腮腺炎相关学术研究的 进展,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 力。
治疗效果评估
显效:患儿症状明显缓解,腮腺肿痛消失,体温 正常,无并发症发生。
无效: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腮腺肿痛持 续,体温异常,可能出现并发症。
有效:患儿症状有所改善,腮腺肿痛减轻,体温 波动范围缩小,并发症得到控制。
在治疗效果评估过程中,医生还会关注患儿的生 活质量、康复速度等指标,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会为患儿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家长 了解如何预防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疗法
对于重症病例,可采用免 疫球蛋白等免疫疗法,提 高患儿免疫力,加速康复 。
治疗过程描述
患儿就诊时,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进 行体格检查,确诊流行性腮腺炎。
患儿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诊,医 生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儿病情,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案,开具相应药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症状逐渐 缓解,腮腺肿痛减轻,体温恢复正常 。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被称为腮腺炎,通常被称为腮腺炎。
它在四季都很流行,在冬季和春季都很常见。
它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也会涉及其他唾液腺。
常见的并发症是病毒性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和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吸入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与患者接触后2~3周。
流行性腮腺炎的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耳垂的一侧或两侧,向前、向后、向下肿胀,肿胀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晰,表面发热,有疼痛。
7至10天后消退。
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仍缺乏特殊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
一般的预后都很好。
腮腺炎病毒与副流感、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属于核糖核酸(RNA)类型,1934年从患者唾液中分离,成功感染猴子和猴子"志愿者"。
病毒直径约85~300nm,平均140nm。
对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非常敏感,1%来苏,乙醇,0.2%福马林等~5min内部灭活;暴露在紫外线下迅速死亡;该病毒耐寒,对低温有相当大的抵抗力。
-50~-70℃一年以上,四年以上℃其活力可保存2个月,37℃55小时保持24小时~60℃死亡将在20分钟内死亡。
病毒只能在人类中发现,但可以在猴子、鸡胚羊膜和各种人和猴子的组织培养中增殖。
猴子最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
腮腺炎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具有可溶性抗原作用(S抗原)其外表面含有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糖蛋白(V抗原)。
S抗原和V抗原各有相应的抗体。
S起病后第7种抗体d也就是说,出现并在两周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可以保持6~补体结合法可在12个月内测得,S抗体无保护性。
V抗体发病较晚2~3周才能测量,1~2周后达到峰值,但可长期结合补体、凝血抵抗和中和抗体检测,是检测免疫反应的最佳指标V抗体具有保护作用。
腮腺炎病毒感染后,无论发病与否,都会产生免疫反应,再次感染的患者很少。
腮腺炎-百度百科
腮腺炎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
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基本概述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
患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
因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因为有时会肿的比较严重而趋于“猪头”,所以人们也有叫这种症状为"猪头肥"的习惯。
一旦患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若发现患儿,应加强晨检工作,对可疑患儿有接触的小朋友,应观察21天,同时预防性口服板蓝根冲剂。
一般连续3-5天。
有一点要注意,丙种球蛋白对腮腺炎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俗名又称撑耳环、猪头腮等。
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病症分类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
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织的炎症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腮腺炎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相似,但没有化脓倾向。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案流行性腮腺炎(英文名称为Mumps)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
这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和集体生活中易发生集体暴发。
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季节通常在春季至夏季,但也可在其他季节发生。
临床观察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一般为14-24天,患者在感染后一般在3周内出现症状。
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双侧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尤其在咀嚼或吞咽时更为明显。
除了腮腺的肿胀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包括低烧、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头痛、颈部淋巴结炎症等。
在一些重症病例中,患者可能还出现腮腺以外的其他器官的炎症,包括睾丸、卵巢、乳腺、甲状腺、脑膜等。
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睾丸炎,而女性则可能出现卵巢炎。
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包括腮腺炎性脑膜炎、听神经炎、胰腺炎和髓样脑炎等。
在临床观察中,除了观察患者双侧腮腺的肿胀情况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症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护理方案针对流行性腮腺炎,我们可以制定以下护理方案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康复:1. 休息: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尽可能多休息。
充分的休息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并能减轻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2. 饮食调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多饮水,保持水分摄入量充足,以帮助体内毒素的排出。
患者应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酸性食物和饮料,因为这些食物和饮料可能刺激腮腺,加重疼痛和肿胀。
3. 手部卫生: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患者应该注意手部卫生,经常洗手,避免揉搓眼睛或触摸脸部,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4. 保持环境卫生: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能在空气中存活一段时间,并且能通过空气传播,因此患者在家中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
应避免与未感染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5. 医学观察:对于某些高危人群,如未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的儿童和成年人,以及医院、学校、托儿所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相关流行病学地区的疫情,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
流行性腮腺炎及并发症的护理
痛 、喷 射 性 呕 吐 、颈 项 强 直 )和 锥 体 束 症 ,有 1例 出 现 烦 躁 不 快 速 滴 人 才 能达 到 高 渗 利 尿 的 目的 。 注 射 过 快 ,可 产 生 一 时
安 、谵 妄 甚 至 昏迷 、瞳孔 大 小 不 等 ,严 密 观 察 神 志 和 瞳 孔 每 小 性 头 痛 加 重 、视 力 模糊 、眩 晕及 注射 部 位 疼 痛 ;注 射 过 慢 ,将 影
多 见 于 冬 春 季 节 ,以 儿 童 及 青 少 年 多 见 ,临 床 以 发 热 、腮 腺 非 冰 敷 等 物 理 降 温 ,体 温 在 39。C 以上 时 予 酒 精 擦 浴 ,持 续 高 热 ,
化 脓 性 肿 胀 伴 咀 嚼 受 阻 为 其 主 要 特 征 。脑 膜 炎 、胰 腺 炎 、睾 物 理 降 温 效 果 不 明 显 时 ,可 按 医 嘱 用 药 物 降 温 ,热 退 后 大 量 出
丸 炎 为 其 主要 并 发 症 ,其 中 由 以 腮 脑 病 情 重 、变 化 快 ,所 以 , 汗 ,要 及 时 补 充 水 分 防 止 虚 脱 ,,要 擦 干 皮 肤 更 换 衣 服 ,防 止 受
在 临 床 护 理 中 须 加 强 严 密 的 观 察 和 细 致 的 护 理 ,对 减 少 患 儿 凉 ,发 热 伴 明显 头 痛 时 予 头 部 冰 敷 ,同 时 抬 高 床 头 15。一3O。以
2.3 腮 腺肿 胀 的 观察 :腮 腺 肿 胀 均 以耳 垂 为 中 心呈 弥 漫 作 用 。
性 肿 胀 ,压 之 触 痛 ,有 2例 患 儿 有 颌 下 腺 和 舌 下 腺 肿 大 。
4.2 腮 腺 炎 并 发 睾 丸 炎 的 护 理 :在 本 组 病 例 中有 1例 在
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腮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例如,给予非处方药物以减轻发热、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药物包括退烧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以及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和吗啡等。
此外,还可以用保温措施(如使用热敷)来缓解局部疼痛。
2. 注意休息。
儿童腮腺炎通常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因此儿童应多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3. 给予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患儿应多饮水以保持水分平衡,可以采用小口小量频繁进食的方式,保证营养需求。
4. 预防传染。
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注意妥善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袖口遮掩咳嗽和打喷嚏。
5.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但如果出现继发感染,如腮腺炎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医生的判断使用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腮腺炎一般是自限性疾病,会在数天到数周内自行恢复,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但在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
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警惕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
5求医问药改为只外涂硼锌糊,每天涂2~3次,直至痊愈。
有继发感染时,还可外涂一些抗生素药物,如新霉素软膏、百多邦等。
8.家长要避免婴儿在患病期间与患有单纯性疱疹的人接触,以免患儿并发卡波西水痘样疹。
在患儿睡觉前,家长应先将婴儿的两手适当地束缚一下,以防婴儿抓伤其皮肤。
除了上述几点,家长们还应注意,婴儿湿疹与婴儿特应性皮炎和婴儿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的很多症状都相似,所以,婴儿的皮肤上一旦出现了红斑丘疹,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一律按照婴儿湿疹处理而贻误了病情。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3~15岁的人群。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主要以春季最为多见。
有的患儿发病的症状比较轻,只是出现一侧腮腺的肿痛症状,但也有一部分患儿不但会出现双侧的腮腺肿痛,还常常伴有发烧、头痛、呕吐、食欲差等全身症状。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并不是什么疑难病症,但该病患者如果出现了并发症,则可能会由此而导致严重后果,所以腮腺炎患儿的家长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
那么,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常出现哪些并发症呢?一、生殖系统并发症腮腺炎病毒比较容易侵犯成熟的生殖腺体,所以这类并发症多见于处于青春期后期的腮腺炎患者,小儿患者则十分少见。
其中,该病较大的男性患儿容易并发睾丸炎,这类患儿常常会出现一侧或两侧的睾丸肿大、疼痛。
而10岁以上女性的该病患儿则比较容易并发卵巢炎,这类患儿主要表现为小腹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以及发烧(有时可达39度以上)等。
二、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果腮腺炎病毒侵入了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就可能引起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这类患儿可出现急性高热、剧烈的头痛、呕吐、嗜睡或意识障碍等症状。
有时腮腺炎病毒还可引起内淋巴迷路炎或听神经炎,这类患儿多表现有呕吐、眩晕、耳鸣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耳聋。
三、心肌炎患有腮腺炎的患儿并发此症时,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脏有暂时性的扩大及收缩期杂音,做心电图检查时还可见到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及治疗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对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其不同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结果:流行性腮腺炎常伴有多脏器损伤,以脑炎最多,其次为胰腺炎、心肌炎、睾丸炎等,有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情况。
经过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
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要早诊断,早发现并发症,合理治疗并发症,减少并发症引起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治疗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引起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
本人选取了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并给予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取得以下结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
年龄在1.5岁一15岁。
平均年龄8岁。
其中有18例接种过腮腺炎疫苗。
全部病例均有腮腺肿胀情况,大多数患儿有发热表现。
2 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2.1 脑膜脑炎
本次研究中有112例(67.9℅)患者并发脑膜脑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嗜睡、脑膜刺激征阳性,意识清楚。
血常规检查wbc升高,以淋巴分类为主。
脑脊液检查氯化物及糖正常,蛋白正常或者略高,脑电图检查有异常,可见棘波,波,弥漫性活动波多见。
2.2 胰腺炎
本次研究中有13例(7.9℅)患儿并发胰腺炎,多数开始于腮腺肿胀后4-7天左右,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频繁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明显。
化验检查血淀粉酶升高至正常值的3-5倍以上。
腹部彩超检查可见胰腺明显肿大。
2.3 心肌炎
研究组中有12例(7.3℅)患儿出现病毒性心肌炎表现,患儿出现胸闷、乏力、心慌、气短、胸前区不适感等情况。
心电图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t波低平,st段压低,心肌酶谱中各项数值明显升高。
2.4生殖系统炎症
腮腺炎患儿易并发生殖系统炎症,甚至有可能影响以后的生育。
研究发现男性患儿并发睾丸炎的机率大于女性患儿并发的卵巢炎。
本组病例中有8例(4.8℅)患儿出现睾丸炎,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睾丸肿胀疼痛、阴囊皮肤水肿、鞘膜积液等,甚至出现血尿情况。
有2例(1.2℅)患儿出现卵巢炎,症状较轻,主要为下腹部疼痛,腰部酸痛。
2.5多系统并发症
研究组中有6例(3.6℅)患儿出现脑膜炎及胰腺炎并发症,有3例(1.8℅)患儿出现
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并发症。
1例(0.6℅)患儿出现脑膜炎、胰腺炎及心肌炎情况。
患儿中毒症状明显,频繁高热、呕吐、腹痛,不能饮食。
病情初期全靠输液维持能量代谢。
2.6 其他系统并发症
本组研究病例中有3例(1.8℅)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1.8℅)患儿出现肠系膜淋巴结炎。
1例(0.6℅)患儿并发胃炎,1例(0.6℅)患儿并发神经性耳聋。
3 结果
研究中发现,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并发症为脑膜炎。
其它并发症依次为胰腺炎、心肌炎、生殖系统炎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肠系膜淋巴结炎、胃炎、神经性耳聋等。
4 讨论
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不同的并发症实施相对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4. 1抗病毒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所以抗病毒治疗为所有腮腺炎并发症治疗的共同之处,主要药物有a-干扰素、病毒唑、阿昔洛韦、热度宁等,临床效果尚好。
4. 2降低颅内压
并发症中多数为脑膜炎情况,治疗要积极降低颅内压力,减轻头痛及呕吐情况。
20℅甘露醇2.5-5ml/kg,每6-8小时一次。
联合地塞米松0.15-0.3mg/kg.次。
4. 3禁食补液
胰腺炎虽是本病的次要并发症,但是发作时呕吐、腹痛明显,进食后症状加重。
加重了家长的焦虑心情。
此时要明确告知家长不能进食,全靠输液,静脉补充营养,维持能量代谢。
4. 4 h2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主要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
对于胰腺炎患儿主要为减少腺体分泌,减轻腮腺肿胀疼痛。
还可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胰腺分泌,减轻呕吐等情况。
可以给予西咪替丁
5-6mg/kg,每8-12小时1次静注:或者雷尼替丁2mg/kg,每12小时1次静注。
在腮腺肿胀或者胃肠道症状减轻后及时停用,防止出现性腺损伤情况。
4. 5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由于腮腺炎患儿主要为腮腺炎病毒性感染,对于无并发症的患儿可以不用抗生素,单纯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即可。
但是对于有并发症的患儿抗生素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儿童腮腺炎并发症常选用抗生素主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4.6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特异性的抗炎、退热、减轻组织水肿的作用。
对于并发脑膜炎及生殖系统炎症的患儿效果尤为显著,能降低或者
避免生殖系统远期后遗症的损伤,并能减轻腮腺局部肿胀疼痛的作用。
对于并发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病情急性期可选择药物主要为地塞米松,剂量为0.04-0.5mg/kg静脉输液。
急性期后可以改用甲泼尼龙1-2mg/kg静脉输液,1-2次/日。
有研究报导,早期短时间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腮腺炎并发症
的症状,但是后期的抗感染抗病毒治疗一定要多加重视,防止激素导致病毒的全身扩散。
4.7其它治疗
所有腮腺炎及其并发症患儿均需要隔离治疗,卧床休息。
可以给予局部冷敷(并发睾丸炎者),对于肿大的腮腺局部可以选择金黄散或者青黛散甚至仙人掌等中药外敷。
注意禁食辛辣酸等食物。
可以服用浦地兰口服液。
注意环境卫生,漂白粉消毒患者周围物品起到防止传播作用。
按时接种腮腺炎疫苗或者麻风腮疫苗。
参考文献
[1]岳金才.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