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思想中的自然观与生命观

合集下载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
苏轼的生命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苏轼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他曾多次被贬谪,历经磨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苏轼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惜当下,享受人生。

他追求自由、独立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反对被束缚和压迫。

苏轼注重生命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他热爱文学、艺术和自然,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的美好。

苏轼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应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关注民生疾苦,反对贪污腐败和社会不公。

总之,苏轼的生命观体现了乐观向上、自由独立、关注内在修养和以民为本等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论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独步一时,被誉为“苏门六一”之一,对宋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文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人生观念。

本文将从苏轼的人生观论文出发,探讨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

苏轼在其诗文中展现出对生命的珍惜与追求,他认为人生短暂而宝贵,应当珍
惜每一个当下。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慨与领悟。

比如《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古》中写道:“生而知之者尽欢,死而后觉者长乐。

”这句诗表达
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知,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珍惜当下的美好。

此外,苏轼还强调了人生的坎坷与变幻,认为人生充满挫折与磨难,需要从容
面对。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现出对逆境的坦然与豁达。

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波澜起
伏的认知,呼唤人们在挫折与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岁月沉淀中追求卓越。

综上所述,苏轼在其诗文中所表达的人生观,无不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他倡导珍惜当下,从容面对人生坎坷,坚守初心,追求卓越。

这些人生观念不仅贯穿于其诗文之中,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着人们热爱生命,顽强前行。

愿我们都能像苏轼一样,活出精彩的人生,不负光阴,不失初心。

—感谢您阅读本论文,苏轼的人生观论文。

苏轼对自然的的感悟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苏轼对自然的的感悟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苏轼对自然的的感悟的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苏轼对自然的感悟,并提出该篇文章的核心论点。

可以参考如下内容:苏轼,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对自然界有着非凡的观察和感悟。

苏轼通过对山水、花草、动植物等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苏轼对自然的感悟,并运用苏轼的观点来分析自然对人类的启示。

通过剖析苏轼对自然的独到见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的美妙与广阔,从而在当代社会中更好地珍视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苏轼对自然的感悟,包括他对山川河流的描绘以及对花草树木的赞美,进而探讨他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所传递的情感和内涵。

其次,我们将深入分析苏轼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从中体悟到自然赋予人类的智慧和启示。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要点,并对苏轼的观点进行评价。

通过对苏轼对自然的感悟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这位文学巨匠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邃思考,他的观点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苏轼及其作品的视角,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引起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推动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对苏轼对自然的感悟进行探究和分析。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围绕苏轼对自然的感悟展开讨论。

具体而言,第一个要点将分析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他的作品中的描绘和抒发,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苏轼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表达方式。

第二个要点将聚焦于苏轼对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轼通过对四季变迁、山水景色的描写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反思,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苏轼的创作思想总结

苏轼的创作思想总结

苏轼的创作思想总结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其创作思想独特且影响深远。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力图追求自由、真实、独立的艺术表达,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个体生命的独立性,充分展示了他的创作思想。

苏轼的创作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自由与真实:苏轼主张文学不应受到束缚,应该敢于展示个体思想与情感的自由表达。

他反对机械式的文学创作,主张真情实感的表达,尤其注重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他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他不追求唯美的形式,而更关注文字的真实性和生命感。

2. 主张审美独立:苏轼认为审美是一种个人独立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

他鼓励作家要有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标准,不应过分依赖传统,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创新,以自己的创作角度去审视世界。

3. 心境与思想高远:苏轼的创作思想注重心灵的修养和思想的深度。

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倡导与世无争,有一颗宽广的胸怀。

他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关注生活的真谛,追问人生的意义,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领悟。

4.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苏轼认为文人有责任在社会上发出正义的声音,为民众争取权益,批判不公与不平。

他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批判的声音,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呼吁改革与进步。

他反对拘泥于封建礼教,主张文人要敢于直言,批评时弊,勇于担当社会的责任。

苏轼的创作思想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影响。

他主张追求自由与真实,不受制于传统观念;倡导审美独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注重心境与思想的高远,以个体的视角探究人生的意义;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文学作品批判时弊,呼吁改革。

这些思想观点在诗歌、散文、书法等领域都对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

宋代文人苏轼的词作中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

宋代文人苏轼的词作中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

宋代文人苏轼的词作中的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

他被尊称为“文学巨匠”、“诗魔”等美誉。

苏轼的词作以其明快流畅的风格和丰富多样的主题闻名于世。

其中,自然意象在其词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

自然意象在苏轼词作中的运用苏轼以精准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界丰富多变的景色和形象,使其成为其词作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他将大自然中各种景物与情感、心境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爱情等方面的种种感悟。

山水意象苏轼善于运用山水意象来抒发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他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来表达对清逸宁静生活追求、对自由无拘束精神向往的追求。

他将自然的山水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花草意象在苏轼的词作中,花草充满了生命力和寓意。

他善于借助花草来表达各种人情世故、社会背景以及人生百态。

苏轼通过描述花开花落、草木枯荣等变化,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与哲理,以及对命运和人生轮回的思考。

水意象水是苏轼词作中重要的自然意象之一。

他以江河湖海流淌不息、波涛汹涌的形象,表达出对浩渺宇宙和人生无常变化的领悟。

同时,水也成为了他饱含哲理思考和深邃内涵的载体,在其词作中引发了丰富而复杂的联想。

季节意象苏轼善于利用季节变换来表达对时间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悟。

春天代表新生与希望,夏天代表繁华与活力,秋天代表丰收与成熟,冬天代表安宁与寂寞。

他通过对季节意象的描绘,抒发对人生经历和命运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自然意象与人生哲理的关联苏轼的词作中自然意象不仅仅是装饰性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包含了对人生、社会、情感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哲理。

这些自然意象所蕴含的深度内涵使得苏轼的词作具有了更加广阔而深刻的艺术价值。

自然之道与人生智慧苏轼通过描绘自然界万物互动、随时变化的场景,探讨了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之道。

他赋予自然元素以智慧和启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态度、得失心态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苏轼人生哲学

苏轼人生哲学

苏轼人生哲学他的人生哲学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率真自然苏轼在为人处世中主张“率真自然”,他认为人应该保持本真、自然的状态,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享受自然的美好。

二、追求自由苏轼在文学和生活中追求自由,他反对权威和刻板的束缚,主张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

他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人生在世,虚灵者也,一为物所役,则失足而下陷。

嗟夫!役于物者,固其祸哉!”这段话表达了苏轼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解脱。

三、重视情感苏轼在文学中强调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人性。

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段话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体现了苏轼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四、超越生死苏轼在生活和文学中超越了对生死的恐惧和焦虑,他主张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自我来达到解脱和永生。

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段话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应该超越对生死的执着和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自我。

苏轼是中国宋代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文学和思想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的人生哲学是他在生活和文学中的重要体现,苏轼的人生哲学是主张率真自然、追求自由、重视情感、超越生死。

他在生活和文学中的这些思想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苏轼的人生观及当代启示分析

苏轼的人生观及当代启示分析

苏轼的人生观及当代启示分析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诗人、文学家,他的丰富的文学作品广受世人尊崇。

其中,他的人生观更是引起世人认真品读和思考。

今天,我们以苏轼的人生观及其当代启示为题,详细分析苏轼的人生观以及它的当代启示。

苏轼的人生观分为三个方面:人类对自然的尊重、探索真理的求知心态、以及理性的人生安排。

首先,苏轼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尊重。

他在《赠送韩》中写道:“万物尊贤,自然荣华。

”他认为自然蕴藉着万物,而贤慧是自然之精华,是自然之根本,所以人类要虔诚而尊重地对待自然,以求得自然的祝福。

其次,苏轼认为,探索真理是人类不可缺少的。

在《江上渔者》中,他写道:“守着诗书,当真理探究。

”这句话表达了他自己及其所有文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他们以一种客观和科学的态度面对自然现象的真理。

最后,苏轼强调理性的人生安排。

他认为,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人千万不能放任自流。

他在《故都对韩》中写道:“世情繁体,理性安排;把船帆挂,乘风破浪。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崇尚理性观念的思想,他认为应该精心计划自己的人生,利用风力破浪前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今天,苏轼的人生观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重视,对现代人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苏轼教导我们要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作一幅完美的画卷,要细心去了解、欣赏和把握自然。

其次,苏轼强调要求知,探索真理,不断努力去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推动客观真理的发展。

最后,苏轼教导我们要努力理性地安排自己的人生,认真把握自己的人生,将把握机会,努力拼搏,聪明有度,一步一个脚印,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轼的人生观以及其在今天的当代启示,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让我们从中获得启发,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抱负。

从宋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

从宋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

从宋词中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文学批评家。

他的诗词以豪放自如而清丽脱俗,大气磅礴而细腻婉约,展示了他博大深厚的人生哲学。

本文将通过宋词中的精彩语句,来探讨苏轼的人生哲学。

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在他的词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

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自然力量的钦佩。

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在他的人生态度之中,即顺应自然,顺应规律,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

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观,也是苏轼淡泊名利,豁达从容的表现。

苏轼深谙人生百态,对人生中的痛苦与悲欢有着深刻的洞察。

在《临江仙·夜泊牛渚怀孟浩然》中,苏轼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他明白人生的无常,深知时运不济时,不如顺应命运,不放过每一个眼前的美好。

他在词中多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人生的美好,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与坦然。

苏轼的人生哲学还表现在对情感的抒发上。

他的词中,多表达了对爱情、友情、乡情的深切眷恋与感伤。

在《江神子·恨别》中,他写道:“多少销魂,嫁与金玉争时运。

恨今日,识尽下方人”.苏轼对于爱情的诠释,不仅是一种感伤与眷恋,更是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真情的珍重。

他以执着的情感,铸就了词中的精彩绝唱,也以真挚的情感感动了后人。

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情感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只有心怀真情,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

苏轼深知人生的无常,对于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有着独到的看法。

他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道:“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已觉不多情,来时犹恶酒盏平生”.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生中困苦遭遇的坦然接受。

苏轼深知人生中充满了无奈与难以预料的遭遇,在他的词中,表现了一种豁达与淡然的心态。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苏轼赤壁赋的哲理
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他在文中融入了丰
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

以下是《赤壁赋》的哲理:
1. 生死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丹心”代表的是人生的信念和追求,只有把丹心传播下去,才能在历史蒙上一层活色彩。

2. 情感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读书可以让我们不断开阔自己
的视野和拓展自己的思维,为我们的情感提供广阔的空间。

3. 离别观
“何时凝眸强相见,便纵有千般愿,只消今日一醉”。

离别是一种必然
的过程,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活在当下,让我们的身体永驻此地。

4. 客观观
“客退黄梁,与死为友。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眼
前的疾风暴雨和困难险阻,把他们看成是一种过程,也要看成是一种经历。

5. 敦朴观
“扶摇而上者,不能进则退,不能退则悬。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虚心并且不断向上攀爬,尤其要注重基本功和底蕴的积累。

6. 抗争观
“散发乎中州之巨笔,奋击乎昆仑之雄峰。

”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应该不断奋发向上,不拘一格地攀爬高峰,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7. 伦理观
“临别赠言,成败兴废,不足挂齿。

”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应该抱着一种平常心,不自卑也不自夸,客观地看待自己,学会放弃,也学会接受。

苏轼 生活的观察与人生的理解

苏轼 生活的观察与人生的理解

苏轼生活的观察与人生的理解苏轼,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以他精湛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于世。

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卓越的成就,更是在对人生的理解上有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从苏轼的生活观察和人生理解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生活的观察苏轼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自然界万物的美妙和人间百态的细腻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比如,他在《东坡志林·杂录》中写道:“凡我以饮食起居自为研究者,察之于物也。

天地有左右,人间有顺逆,上下离合,精虚有余,皆在各自物性之中,以昭人端。

”这段文字表达了苏轼对于人与自然有机连接的认知,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规律,从而理解到人生的喜怒哀乐皆可归结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苏轼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他对生活的重要理解来源之一。

他善于洞察人心,通过对人们行为举止的观察,深入洞察社会的百态和人性的复杂。

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对战争的残酷和破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性黑暗面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句诗既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又凸显了他对社会动荡背后人们心灵的挣扎之感。

二、人生的理解苏轼对人生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对人性、人生价值和命运的思考之中。

他用笔墨刻画人性的种种表现,如善良、贪婪、懒惰等,通过对这些人性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在《道听途说·大熊庙中》中写道:“人如棋局,事如棋子,时转而再添一子,未必认得出是那子。

”这段文字揭示了人生多变的现实和人们在这个困境中选择的困惑。

苏轼通过对人生棋局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苏轼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也是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他秉持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信念,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生活。

他在《大学衍义》中提到:“人之性命者,天地之所生者也,然其中而有为善为恶之分者,亦各有时也。

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

苏轼平淡自然的文学观诗词是华美的,以致历经久远,仍被我们反复玩味,这也是诗词的重要价值之一。

而造成这种美的因素很多,其中诗人的真诚占了重要份额。

他们浓缩了深邃的体悟,用一生的执著写就了这美的诗章,诗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其中,可谓至诚。

唯其如此,才流传千载而不昧,时时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能够分享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体味着“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境界。

而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言,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修炼和享受吧。

(1)苏轼受到庄子美学的影响,注重美与自然的统一,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

自然是苏轼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苏轼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提出这一理论的,并以此指引自己的创作实践。

(2)苏轼的自然观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浑然天成和文学创作的平易流畅,批评了那种务为艰深、故作雕琢的不良文风,虽受庄子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个性意识(3)苏轼崇尚平淡的艺术风格,并对“平淡”的艺术内涵作了深刻的阐释。

他以陶渊明、柳宗元的诗歌为例,提出了“枯淡”的概念。

所谓枯淡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要求在平淡中包含深味,达到形淡而实不淡的境界。

(4)平淡的艺术表现是清新自然,内容上的纯朴明了,意境上的幽雅醇厚以及情趣上的谐谧宜人。

它要求作者将生活观照中所获得的美感融汇在如水一般的清新淡雅之中,用纯朴简洁的形式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

(5)苏轼注意揭示平淡与绚烂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绚烂之极就是平淡,平淡以深厚的艺术积累为基础。

(6)苏轼的平淡自然之论主要是针对诗文创作而言的。

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富于现实意义,对于批判和纠正华艳不实的创作倾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文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生活美学

苏轼的生活美学

苏轼的生活美学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美学家之一,他的生活美学观点深受人们喜爱和追随。

苏轼的生活美学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上。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苏轼的生活美学。

一、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苏轼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美的时代,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贯穿于他的诗词之中。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自然界中的万物。

他认为自然是最大的艺术家,人类应该虚心学习自然的智慧和美学。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抚今追昔,恍若见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应该像自然一样,顺应自然规律,随遇而安,不负眼前,不留遗憾。

二、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是他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体现。

他在《赠半山居士》中写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他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苏轼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由和真实,他的作品常常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他的艺术作品给人以启迪和感悟,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三、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是他生活美学的核心。

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霞与孤鹜齐飞。

”他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的珍惜。

他认为人生如飞鸟,转瞬即逝,应该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苏轼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他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通过这句词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共同创造美好的人生。

苏轼的生活美学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上。

苏轼词中的艺术追求和自然观察

苏轼词中的艺术追求和自然观察

苏轼词中的艺术追求和自然观察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词文化艺术追求高度,所以在他的词作中自然观察也是十分突出的。

通过苏轼的词作,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他的自然观察和艺术追求。

苏轼的诗词多是借景抒情,他的写作风格既有愤慨、激烈的流派,也有温婉、典雅的风格,但他唯一的特点就是对自然的观察和应用。

苏轼的自然观察精度高,凸现他对天地一切之物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痴爱。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著名的诗词之一,这首词的开头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出宏大的画面感。

他在词中讲述了历史人物的奋斗故事,与自己在赤壁游玩的经历融为一体。

在词中,苏轼很好的将自己角色化为赤壁之景,在自然的背景中,形象地描绘了周围的景物。

他赞美了自然的美丽以及人在自然中生存的艰难,这种对自然和人的深思态度和感性的表达让人心情愉悦,情感独具魅力。

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也是一首以自然为视觉对象的词作。

他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即“天微阴,山草发,时有萤火,随风隐现”,描绘了一个凄美的秋夜场景,强调了自然的无情和博大。

在这首词中,苏轼表现出对常人无法感受到的细微的自然变化的敏感和观察力,将自然变化之美与人生亦步亦趋的情感紧密融合,使之具有一种悲伤、追求与华丽的氛围。

从苏轼的词作中,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他对自然的钦佩和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自然观察非常独特,其中蕴含了无限的灵性和人类情感,体现出一种伟大的自然情感。

他的艺术追求也非常高,他懂得如何将自然的美妙揉入自己的创作中,以不同的视角描写出美丽的自然风景,共同构建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总之,苏轼的词作是文学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艺术追求和自然观察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词文化艺术追求高度,自然观察精准,虽然他已过世多年,但他的词作却一直传颂至今。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

苏轼对生命的感悟生命是一个神奇而又脆弱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来说,它是无比珍贵的。

对于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来说,他们也曾对生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而其中,苏轼无疑是其中一位具有深厚情感的文化巨人。

他在他的《赠刘景文书》一诗中写道:“不知生何许,何许死亦迟。

”这里,他似乎在询问生命的意义以及死亡的时刻。

他以自己对生命的思索而感悟出了一些关于生命的深层次的道理。

苏轼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个性的文人之一,他的才气和作品以及一生的经历都让人为之倾倒。

他不断地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这些经历使他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苏轼在他的《东坡引》中写道:“世间何事最相宜,莫如人生几度春。

”这句诗语揭示了苏轼对生命中美妙的瞬间的珍视。

他认为,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就是那些如春天般美好的时刻。

不论是自然界的春天,还是人生的春天,都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刻。

他在这里表达了对于生命的赞美和珍视。

然而,在他的另一篇作品《滕王阁序》中,苏轼也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思考。

他写道:“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个意象丰富的序文,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纵使阳光明媚,但是到了云深处依然会沾上湿气;即使白日西斜,黄河水奔流进入大海,但生命的终点远比大河入海更为深远而神秘。

因此,他希望可以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超越现有的认知和境界。

此外,苏轼曾经历过不少挫折和困境,这让他对于生命的价值有着更加真切的感悟。

在他《前赤壁赋》中写道:“无论如何,人生何处不逢山,但愿山与川,人与活亦相恋。

”这个诗句表达了苏轼对于生命的生动认知,他明白到,无论在人的一生中,何时何地,都会遇到坎坷和波折。

然而,他认为,山与川的相遇,人与活的相连,正是生命中最美妙的存在。

这种生命的交融和相互依存,使苏轼更加明白生命的宝贵和珍贵。

同时,在他的《自述》中,苏轼也传达出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他说道:“人事天意,至人无疑。

论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

论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

论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是其独特之处。

宋词以情感细腻、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而其中的自然意象更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宋词中自然意象所表达的生命意识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宋代人对自然的热爱、温文尔雅的生活态度体现在他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例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首苏轼的《水龙吟》以巴山楚水作为景物,表达了作者因贬谪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巴山楚水在这里可以视为一种自然意象,它成为了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载体,散发出深深的乡愁与无限的敬畏之情。

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还体现在对季节变化的感悟上。

宋词多以季节为线索,通过描写春花秋月、冬雪夏风等自然景物,表达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例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里的花落和燕归都是季节性的景象,它们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通过自然意象,宋词诗人将生命与自然相融合,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还体现在对人生命运的悲凉描绘上。

宋代社会风云变幻,士人们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动荡的岁月。

这种时代背景下,自然意象成为了表达人生际遇的一种手段。

例如黄庭坚的《登鹳雀楼》中写道:“凭谁问去路,恰似金塘客。

”通过描绘登鹳雀楼的景物,作者寄托了自己的人生遭遇和心声。

自然意象的运用,使得诗人的悲凉与景物融为一体,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忧伤。

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还体现在对人类命运与自然规律的感悟上。

宋代文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人类命运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以描述长江流域的风景为主线,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恒定。

这首赋以写实手法将人类的壮美与自然的浩渺相交融,以表达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关系。

宋词中自然意象的生命意识表达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敬畏、对季节变化的感悟、对人生命运的悲凉描绘以及对人类命运与自然规律的感悟等方式实现的。

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

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

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苏轼的山水诗文蕴涵的自然审美观可概括为:凡物皆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将生命融入山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苏轼一生都在宦海和党派斗争里沉浮,但是乐观的他常常能随遇而安。

纵观其一生可以发现,他的很多作品存在于山水,却又高于山水。

从最初客观地描摹到主动向山水靠拢,再到和山水亲密互动,成为其歌颂甚至娱乐的对象。

他的笔下留下了很多优秀诗作,如《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游金山寺》《游道场山何山》《赠孙新老七绝》《食荔枝二首》《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舟中夜起》等苏轼山水诗的自然人化倾向而苏轼更注重表现自己的内心体验,如《正月二十日,往歧亭》: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此诗不仅表现了山水之美,而且写出友情之暖。

正是这如画的山水美景和深厚的友人之情,成为了诗人被贬黄州时期的重要精神支柱,使诗人走出了被贬后的凄苦心境,重拾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可见,苏轼的山水诗重在抒情,而非写景。

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中的景语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自然成了诗人表现主观情感的媒介,从而呈现出自然人化的审美倾向。

苏轼山水诗中的比喻意象苏轼除了运用文字在读者的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图画,还会通过一些非具体的意象来象征性地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即所谓的“比喻意象”。

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五绝》)中的“墨”和“珠”就是两个生动的比喻意象,既写出天气变化之快,又烘托了诗人既紧张又愉快的心情。

整首诗动静结合,形象生动,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共同经历了一场阵雨。

与此类似的还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诗句。

诗人将西施比作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属越地,同有一个“西”字,更是因为两者同样是天生丽质。

《前赤壁赋》中自然,个人,历史三者的一体性关系

《前赤壁赋》中自然,个人,历史三者的一体性关系

《前赤壁赋》中自然,个人,历史三者的一体性关系自然与个人的一体性关系在《前赤壁赋》中,苏东坡把人在天地万物中的那种洒脱随性、逍遥自如的境界呈现了出来。

他写道:“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对于苏东坡来说,人是能够与天地中的万物达到一体性状态的。

这种一体性状态就是一种自发性的自然而然状态。

在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人与物都顺着它们自身的自主性运动。

这种与他物共同处于某种自主性运动中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种境界。

人与无限统一的过程就是人达到一种境界的过程。

因此,人能够在他与自然同一的过程认识到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人与自然一体的本质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而人之所以向往那种自然而然状态的境界,是因为人作为有限者实现了与无限的统一。

人的生命根基奠定于他实现了对无限的理解。

人在自然中,也就是在无限中。

而与自然的同一可以让人对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达到真正的理解,从而为人的生命奠定真正的根基。

那么,为何人们可以通过与自然的同一实现对有限与无限统一的真正理解?因为思维与世界是同一的。

人的思维理解结构也就是世界自身运动的结构。

也正是人的理解与世界的运动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人自身就在他对世界的理解中达到与世界的统一。

而人与物(指一切非人存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在他的理解中与无限统一,而物是在它的自然中与无限统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都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物,从而简称为自然物。

既然人只有在他对无限的理解中才能与无限统一,那么人必须借助于那已经处于无限状态中的物(即自然中的物)来通达对无限的理解,进而让自己与无限统一。

因为人的理解不是在其封闭的主体中现成给予的,而是在与他者的关联中得到实现的。

人需要通过已经与自然同一的物来激发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从而与物一同处于自然的一体性中。

人一旦接触到自然中的事物,那么人就会进入一种可能性,他可能会获得对自然的理解,从而与自然同一,进而与无限同一。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

苏轼词中的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1.引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评论家。

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情感、超凡脱俗的艺术表达和对自然山水及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苏轼词中表达自然山水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

2.自然山水描绘苏轼的词作中常常运用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来表现自然山水之美。

他以文字为画笔,生动地描绘了江河湖海、高山峻岭、花草树木等景物。

他通过感官细腻地描述了大自然的瑰丽壮美,给人以强烈地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苏轼通过描述长江之美、纷飞落霞和远山如黛,展现了壮丽景色背后深邃悠久的历史底蕴。

他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富有思考的世界。

3.自然山水与人生哲学苏轼的词作不仅表现了自然山水之美,更展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他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传统文化及人情世故等方面的沉思。

例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轼以“此时无声胜有声”来描述冬日雪景。

这句简洁而深远的词句突显了静默胜过喧嚣的哲学观点,呼唤人们在喧嚣和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同时,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还探讨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他以险恶环境下狩猎为背景,通过荒凉与孤寂之感反衬出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

这种以自然山水为载体进行社会批判并反思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的手法,在苏轼词作中屡见不鲜。

4.结论苏轼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山水与哲学思考的独到见解而受到广泛赞誉。

通过细腻描绘自然山水之美、探究人生哲学,苏轼的词作引导人们审视自然与社会、生命与文化等核心问题。

无论是欣赏其优美的艺术表达还是深入思考其中隐含的哲学意义,都能获得独特的体验和启迪。

注:以上内容为我根据主题所写,遵循了精简明了、逻辑连贯和用词准确的原则。

如需更详细信息,请提供相关要求进一步补充。

苏东坡 生态理念

苏东坡 生态理念

苏东坡生态理念
苏东坡的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艺术创作以及哲学思考中。

首先,他倡导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他认为个体生命应放置于大化流行的生态系统中,顺应自然,虚空万物,和合共生。

他的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保养了自我个体生命,又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自然万有,蕴涵着浓郁的自然精神与生态智慧。

其次,他的艺术创作也体现了他的生态理念。

他的诗词文章中,始终蕴含着生态环保的理念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彰显了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可贵思想。

他对山川、对自然的赞美、咏叹和热爱,不是带着人的优越感,而是一种融入性的存在。

最后,他的哲学思考也深深体现了生态理念。

他理解的“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架构起作品艺术价值的精神、文化内涵。

他对“道法自然”的理解,在艺术上转化为对自然适意的追求,无不渗透着宋人“尚意”的美学风格。

总的来说,苏东坡的生态理念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自然主义,他以此理念生活、创作,并以此理念思考世界,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藕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那?”曰:“然。”“然列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薪言而言,不薪哭而哭者。是通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返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认为老子死后有那样多的人表现出怀念和悲伤的感情,说明老子生前还是有让人产生感情的地方,这就是逃遁了天理,违背了情实。人的生死,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生不必喜,死不必悲,与感情无关。再说,人的躯壳之死与人的真正的生命无关,人的真正的生命是与宇宙同在的,无生无死,就像薪尽火传一样。因此,真正的人生应该“安时而处顺”。《庄子》就这样将自然观引人了生命观,并且在很多地方从各个侧面以自然观来解释生命观,从而形成了《庄子》的自然生命哲学。《庄子》的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庄子》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这不仅仅是讲齐一万物的方法,还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和看待事物的方法,那就是要透过外在的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的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苏轼也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历史现象,他说:
昔者汉高未尝喜儒,而不失为明君,卫、霍未尝荐士,而不失为肾公卿。吾将以吾之说,而彼将以彼之说。彼是相拒,而不得其欢心,故贵残之间,终不可以合,而道终不可以行。(《上曾垂相书》,《文集》卷48第1378页)自然是一整体,不可条分缕析,不可相互攻汗,否则便违反了自然之道,天道如此,人道也是如此。
应该说,《老子》首论“自然”,《老子》的“自然”也就是“无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73章).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而然。晋人王戎说“老庄明自然”((晋书·阮睹传)引王戎语),固然是不错的,但还应该补充的是,与(老子》不同,(庄子》在论自然的同时引人了人的生命意识,即将自然观与生命观融合在一起。在《养生主》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时,苏轼对《庄子》的有些思想应该说是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发挥。《庄子》观鱼悟道的故事是我们十分熟悉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否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康上也。”((秋水))《庄子》的意思是说,你(惠施)说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就表明你已知道我是知道鱼是快乐的了,不过故意难我罢了,而我之所以知道鱼是快乐的,就是因为我在漆上游览是快乐的,人鱼一理,所以我知道鱼是快乐的。其实,(庄子)的逻辑是不通的,惠施的话,不能解释成已承认了庄子知道鱼之乐,而庄子在漆上之乐也不能从逻辑上推出鱼之乐。这本来不是逻辑推理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庄子》偏偏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式,恐怕就不妥了。苏轼在论及这一问题时就干脆摆脱了逻辑的束缚: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类。”曰:“可矣,扰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类。”曰:“可矣,扰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类。”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玻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灿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原来,要想“同于大道”,就必须忘礼乐之道,就必须“离形去智”,所以《庄子》又说:“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如果懂得了道术该忘而大道不该忘,也就懂得了忘物忘我的真义,也就可以“物化”了:
这里的自然观,是指对自然以及万事万物的看法,其中的核心是自然与人的关系;这里的生命观是指对人的生命的意义、价值的看法,其中的核心是生命的存在的方式。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生命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尤其在《庄子》的思想中,往往体现出生命即自然,自然即生命的思想。
物化正圆(杜枚。)蝴裸梦中家万里(崔涂,)依然,老去愁来强自宽(杜甫。)(《南乡子(集句)》.《苏轼集·补遗)第4461页)如果说这还是以“物化”的方式来表现思乡之情和在垂暮之年对人生的感慨的话,那么,《西斋》一诗就进人了对人生的“物化”观照:
细德险微,僧爱彼我。君于广心,物无不可。心不运寸,中积琐琐。得得戚威,忿欲生火。然炉倾侧,焚我中和。活以还水,井泉无波。天下为童,万物一家。前圣后圣,惠我光华。((文集)卷19第576页)苏轼认为,只要坚持“万物一家”的观念,人的心胸就会广阔,就会“物无不可”,否则,就会被琐碎之事搞得心中不安,就会“焚我中和”。那么,齐一万物的方式是什么呢?这一点也与《庄子》相同,苏轼说:
l
百年六十化,念念竞非是。是身如应空,谁受誉与般。
得酒未举杯,丧我固忘尔。(《和陶饮酒二十首》,《诗集》卷
35第1881页)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夷齐盗拓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优乐都两忘。((薄薄酒),(诗集》卷14第687页)
南郭子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此堂不说有清浊,游客自砚随浅深。(《海会寺清心堂》,《诗集》卷12第578页)在苏轼特有的心理机制下,物妄声哲学观念一变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东坡易传》(卷4)中也说:
成者以神交,夫神者将遗其心,而况于身乎!身忘而后神存,心不遗则身不忘,身不忘则神忘,故神与身,非两存也,必有一忘。忘不足唇,则属之为东也,甚于桂格。腰不忘带,则带之为虐也,甚于缘i*。人之所以终日摄层束带而不知厌者,以其忘之也。当然,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的是,苏轼对待《庄子》的态度与一般人的对《庄子》采取的实用主义的态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苏轼那里,《庄子》的“物忘”决不是一般的劝世良方,而是建构他的具有本体意义的生活方式的精神资源。
苏轼深受《庄子》的影响,在他的诗文中,从很多方面表现出与《庄子》近似的自然观和生命观。与《庄子》相较,苏轼因不是专门论述哲学问题,而是在诗文中以审美的方式更多地表现出生命情感,因此,其自然观与生命观就融合得更加充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下面分六个方面来考察。
第一,(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一万物是《庄子》的重要思想,苏轼也在许多地方表现出这种物我齐一,万物齐一的思想。他在(广心斋铭)中说:
欲将同异较翎妹,肝胆扰能楚越如。若信万珠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派州七绝·观鱼台),(诗集)卷6第284页)苏轼在谈及一理万殊和人鱼同乐的问题时用的是“若信”的字眼,不属于逻辑推理的范畴。从这一点上看,苏轼的自然观与人生观更倾向于情感的认同,而较少主张理性的认知,苏轼的这种倾向,在《东坡易传》及其他诗文中都有表现。
苏轼一生耿直捐介,“一肚皮不合时宜”,因而常常“得罪”,《庄子》的思想往往成为他忘却烦恼,涤荡胸怀的良药。他说:
杜门谢客,兀然坐忘尔。(《与程正辅提刑),《文集)卷54第1589页)
杜门面壁,观六十年之非。岂独江湖之相忘,盖已寂寥而丧我。((答王幼安宣德启)。(文集)卷47第1369页)
昔者庄周梦为胡煤.栩栩然胡嫌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到道莲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蛛与,胡煤之梦为周与?周与胡嫌,则必有分类。此之谓物化。(《大宗师》)这就进人了物我不分的状态了。
苏轼在这方面也深受《庄子》的影响,不仅如此,苏轼还借助诗文的形式对《庄子》的这一思想有着更为丰富的表现。
第二,物忘与物化。其实,物忘与物化也是齐一万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齐一万物的一种方式。如果说,将事物放在无限大的范畴中来考察以消除具体事物的差别是一种理性的齐一万物的方式的话,那么,忘物忘我则是从人的情感上消除了万物的区别。既然忘掉了物我,也就无物无我,也就是物我互化,万物的区别自然就消失了。《庄子》在这方面有很多论述,如:“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在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莱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大宗师》)“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大宗师))这是说人不仅要忘掉外物、生死,甚至连道术也要忘掉,否则,便仍有所待,不能完全物化与自由。当然,这里的道术不是“大道”,看看颜回如何相忘而同于“大道”的:
《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撼姑不知春秋。”(《逍遥游))原文的本意是要人们破除虚妄的分别,但后人往往从中看到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由此而引发出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探询。苏轼说:
朝菌无晦朔,蟋姑疑春秋。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仙人视吾甘,何异蜂蚁稠。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我观去来今,未始一念留。奔驰竞何得,而起无穷羞。((九日次定国韵),(诗集)卷35第1905页)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人世,其价值与意义就大不一样,如果从“仙人视吾曹”的角度来俯瞰人生,就会破除无谓的争执,消除无谓的是是非非,就会导向超迈与旷达。
与从理性的观念出发进行“物化”相比,苏轼更多地是从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饮酒中自然而然地“物化:
虚白堂前合艳花,秋风落日照横料。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次韵钱穆父紫筱花二首(其一)》(诗集》卷32第1708页)这里的“物化”虽然讲的是紫截花的生生不息,但抒情主体其实在对紫薇花的审美观照中融为一体。审美的超功利忘我与《庄子》的忘我本来就有相通之处,甚至可以说,审美是进人忘我和物化状态的最为方便和简捷的途径之一,而另一条途径便是饮酒:
杖幕观物化,亦以观我生。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诗集》卷13第630页)
天地有常运,日月无闲时。孰居无事中,作止推行之。细察我与汝,相因以成兹。忽然乘物化,岂与生灭期。梦时我方寂,惬然无所思。(《和陶形赠影),《诗集》卷42第2306页)意思是说在返观默照中体味自身的物化状态。至于“与鸥鸿而物化,发山水之天光。惊潜鱼而出听,是谓鱼榔”((十二琴铭·渔榔),(文集)卷19第558页),“天人几何同一沤,滴仙非滴乃其游,魔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集》卷37第1994页)则是要化为鸥鸿鸣鸟,与山水天光混然为一。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睛。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操、一身轻。(《南柯子(再用前韵)》,《苏拭集·补遗》第4457页)那么,酒何以能够使人易于忘我和物化呢?苏轼自己说得很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