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记忆力的窍门教学设计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569b0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6.png)
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增强记忆力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怎样增强记忆力活动设计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识记和保持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再认和回忆;识记和保持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其规律就可增强记忆力辅导目的1、使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记忆的三条规律2、通过活动与训练,让学生掌握记忆的一些诀窍3、结合学生情况,选用一些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辅导重点掌握三条记忆规律和二种记忆方法辅导难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运用记忆规律改进记忆方法辅导方式:讲述、自测、讨论、表演辅导前准备将记忆训练材料写在小黑板上或制成投影片辅导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我们非常羡慕别人聪明,你们是否知道,一个人聪明与否,与记忆力有很大的关系。
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增强的。
我们每个同学,经过训练后都可以大大增强记忆力,变得聪明起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增强记忆力”(板书:怎样增强记忆力)2、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记忆力如何?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有三行数字,每行12个。
你可任选一行,在一分钟内读完,然后把那些记住的数字写出来,位置可以颠倒。
(1)出示数字材料。
上面的数字是:63、85、34、27、59、48、92、47、12、75、28、41 76、29、59、24、67、19、83、49、23、91、12、46 58、62、87、93、25、98、28、32、45、16、73、51(2)让学生读1分钟(3)让学生默写(4)记忆自测结果评价如果把每一行中的12个数字正确的写下来,记忆力是惊人的;如果能写下8-9个数字记忆力可得优;如果能写下4-7个数字,记忆力只能算一般;如果写下的数字在4个以下,则记忆力很不理想(5)启发同学讨论,理解什么是记忆力老师归纳:记忆力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其印象仍保留在头脑里,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的能力3、告诉同学们,记忆力是有规律可循的请同学记下以下词莲花、电灯、卜克牌、黑板、松树、葡萄、蛤蟆、寺院、山羊、秋千、飞机、树、信封、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1)出示词组材料一分钟①让全班同学默写,另请4位同学在黑板上写②启发同学们观察中间7个词,与前后7个词出现的情况③引出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对策: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2)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①请同学讲解,老师补充、举例曲线表明了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②引出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3)出示字材料花万近方高多楼伤难客此心登临锦玉江垒春浮色来云天变地古今①让同学读一分钟②请4个同学在黑板上默写③请默写得好的同学谈经验④引出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4、记忆方法训练(1)谐音记忆法例如:班超出使西域:73年(带着旗和伞)(2)奇特形象联想记忆法①例:(眼睛)可发挥成@y@ ②出示词材料,示范及让学生练习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训练,是可以增强记忆力的,记忆方法要灵活运用,记忆的十个要诀,供同学们参考背诵——记忆的根本理解——记忆的基础趣味——记忆的媒介应用——记忆的动力卡片——记忆的仓库争论——记忆的益友重复——记忆的窃门联想——记忆的捷径简化——记忆的助手整理——记忆的措施第二篇:增强记忆力学生心理辅导教案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教案活动主题:增强记忆力活动设计:记忆是智力基本要素之一。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3e2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策略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2. 掌握多种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策略;3. 培养学生的记忆技巧,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记忆力对学习的重要性;2. 掌握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引入(10分钟)a. 列举一些需要记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地理知识等,引发学生对记忆力的思考;b.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忆力的重要性(15分钟)a. 介绍记忆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如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等;b.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如何通过良好的记忆力取得成就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策略(40分钟)a. 分析记忆的基本原理,如联想、复习等;b. 呈现不同的记忆方法,如列表法、图像法、故事法等,并结合案例进行说明;c.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和探究记忆技巧和方法;d.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记忆计划和策略。
4. 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20分钟)a. 探讨如何将记忆技巧应用到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如语文、数学、地理等;b. 讨论如何运用记忆策略提高生活效率,如购物清单、时间管理等;c.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反馈并改进记忆技巧。
5. 总结(15分钟)a.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记忆技巧和策略;b. 激发学生对记忆力提升的信心;c. 预告下一节课内容。
四、教学方案的优化与改进:1. 针对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记忆技巧和策略;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记忆技巧的实际应用;3. 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 引入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5. 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实践和反馈。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学过程中,进行随堂测验或小练习,检验学生对记忆技巧和策略的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3. 根据学生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记忆力训练精品教案
![记忆力训练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8be5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c.png)
记忆力训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五章“记忆力与学习”,具体内容包括:1. 记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记忆力的训练方法;3. 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记忆的基本过程,掌握记忆力训练的方法;2. 学会运用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提升自身记忆力;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记忆力的训练方法及其运用;2. 教学重点:记忆的基本过程、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时器;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记忆力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记忆力?”2. 新课导入:介绍记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记忆的基本过程;3. 记忆力训练方法:讲解记忆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故事记忆等;4. 提高记忆力实用技巧:分享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适当休息等;5.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记忆力训练;6.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记忆力训练方法解决问题;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记忆力与学习记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记忆力训练方法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2)列举三种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3)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运用记忆力训练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记忆力的知识;(2)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记忆力;(3)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fef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f.png)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培养他们有效的记忆策略和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知识记忆需求。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基本原理解析- 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定义- 记忆的过程:编码、存储、检索- 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之间的差异2. 记忆策略的介绍和训练- 链结法- 分类法- 故事法- 图像法- 反复回忆法- 制定记忆计划3. 记忆技巧的演示和实践- 关联法- 参与互动- 创造情景融入- 制作记忆卡片- 利用记忆法则4. 实践活动:应用记忆策略和技巧- 学习课文或相关知识点- 制定个人记忆计划- 分组合作进行记忆对比和分享- 编写总结报告和反思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记忆力的重要性和学生普遍存在的记忆困难问题 - 激发学生对记忆力提升的兴趣和愿望2. 讲解基本原理- 通过多媒体展示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定义和记忆的过程 - 解释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之间的关系和区别3. 介绍和训练记忆策略- 分别介绍链结法、分类法、故事法、图像法、反复回忆法和记忆计划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训练并比较各种记忆策略的效果4. 演示和实践记忆技巧- 展示关联法、参与互动、创造情景融入、制作记忆卡片和利用记忆法则的记忆技巧- 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并分享彼此使用记忆技巧的反馈和心得体会5. 实践活动:应用记忆策略和技巧- 学生选择一篇课文或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并制定个人的记忆计划- 分组合作,互相比较和分享记忆效果以及采用的方法- 编写总结报告和个人反思,总结记忆策略和技巧的实际应用经验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记忆策略和技巧训练、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2.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根据自身的记忆力提升情况和团队合作反馈,填写反馈表和相互评价表3. 小结和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五、拓展延伸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继续运用所学的记忆策略和技巧进行其他学科的知识记忆训练,同时积极参与记忆比赛或相关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训练教案
![记忆力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235c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8.png)
记忆力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记忆力的基本原理与分类2. 常见记忆力训练方法及其操作步骤3. 提高记忆力的实用技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认识到记忆力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2. 掌握常见的记忆力训练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3. 学会运用提高记忆力的技巧,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记忆力训练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记忆力的重要性、记忆力训练方法及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记忆力训练手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记忆力训练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记忆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记忆力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记忆力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2)讲解常见记忆力训练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3)阐述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记忆力训练方法。
(2)分析提高记忆力技巧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记忆力训练,教师指导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分享提高记忆力的经验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记忆力的重要性2. 记忆力训练方法基本原理与分类操作步骤3. 提高记忆力的技巧4. 实践情景引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记忆力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至少三种记忆力训练方法。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提高记忆力的技巧。
2. 答案:(1)记忆力的重要性:记忆力是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工作能力等。
(2)记忆力训练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记忆力训练,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2)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记忆力训练的书籍,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c0a10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记忆有策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重要性,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重要性2. 常见的记忆策略3. 如何运用记忆策略5. 提升自信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及如何运用记忆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 实践演练法: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记忆的重要性、常见记忆策略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忆策略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记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忆的重要性:讲解记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增强记忆的必要性。
3. 讲解常见记忆策略:介绍一些常用的记忆策略,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编故事等。
4. 讲解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讲解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记忆策略。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记忆策略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借鉴。
7. 实践演练:引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记忆策略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提供课后辅导机会,解答学生在运用记忆策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记忆策略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分享的质量。
3. 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运用记忆策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锻炼记忆力微课教案及反思
![锻炼记忆力微课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55fd7c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7.png)
锻炼记忆力微课教案及反思一、微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微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2. 教学内容。
本微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记忆力的重要性。
记忆力的基本原理。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引入一些与记忆力相关的故事或者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记忆力的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记忆力的基本原理。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记忆的基本原理,包括记忆的三个过程,感知、存储和回忆,以及记忆的遗忘规律等。
第三步,介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向学生介绍一些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如联想法、故事法、重复记忆法等。
第四步,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记忆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4. 教学手段。
本微课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如PPT、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记忆力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5.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记忆力能力的评价,以检验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反思。
记忆力是人类大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记忆力的训练和提高,导致自己的记忆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因此,开展锻炼记忆力的微课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本次微课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记忆力的重要性。
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记忆的基本原理,使他们对记忆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介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时,我们采用了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记忆力能力的评价,以检验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9b86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0a.png)
记忆力提高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掌握至少三种提高记忆力的科学方法。
2. 学生能描述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并解释为何特定方法能提高记忆力。
3. 学生能结合课本内容,运用记忆技巧记住至少五个重要知识点。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2.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组织和串联学习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3. 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互助,反思并改进自己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2. 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耐心和毅力,面对记忆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认识到个人潜力,并在生活中积极推广有效的记忆方法。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阶段,课程设计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独立运用所学方法,有效提高记忆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忆力概述- 认识记忆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 大脑记忆的工作原理。
2.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关联记忆法:通过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建立联系,提高记忆效果。
- 思维导图法:运用图像、颜色、关键词等,构建知识框架,帮助记忆。
- 重复记忆法:通过定期复习,巩固知识点,延长记忆周期。
3. 实践与应用- 结合课本内容,运用所学记忆方法记住五个重要知识点。
- 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并评价各自的学习成果。
4. 自我评估与改进-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记忆方面的强项和弱项。
- 同伴互助,互相借鉴优秀的记忆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记忆力概述,大脑记忆工作原理。
提高记忆力的学习教案
![提高记忆力的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244b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1.png)
提高记忆力的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2.学习记忆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记忆的调控方法;4.提高记忆能力,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教学步骤:1.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1)记忆的定义和种类记忆是指对外界信息进行存储和再现的心理过程,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2)记忆的机制记忆的机制包括信息的编码、存储和再现三个过程。
信息编码是指将外界信息转换为大脑能够处理的语言符号或意象;信息存储是指在脑内对信息进行转化并保存的过程;信息再现则是指回想或复述以前学习过的信息的过程。
2.记忆的方法和技巧(1)增强编码增强编码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基础。
学生应该采用多种感官接受信息,如利用听、说、看、动、写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2)频繁复习只有反复复习才能将信息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一般来说,复习间隔越长,记忆保持的时间短;反之,复习间隔越短,鞭策越快。
(3)创设联系学生可以尝试将新的知识点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相结合,让它们彼此联系。
这样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
(4)利用联想学生可以用联想的方法帮助记忆。
例如,将一个名字与另一个名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或将一句话与其他相关的信息联系在一起。
3.记忆的调控方法(1)消除干扰当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会出现干扰的情况。
为了消除干扰,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地方进行学习。
(2)放松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影响记忆。
可以建议学生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练习瑜伽等。
(3)有效使用时间在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不需要一直用力思考。
我们需要利用间隙时间好好休息,以便更好地集中精力。
4.提高记忆能力(1)睡眠多一点睡眠可以促进脑部信息的转移和建立神经网络,同时增加新的神经元。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2)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记忆能力。
可以经常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如跑步、游泳等。
2024年幼儿园大班记忆力训练教案记忆力提升计划
![2024年幼儿园大班记忆力训练教案记忆力提升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ef498d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5.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记忆力训练教案记忆力提升计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记忆力训练教材第三章《记忆力提升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记忆力训练方法、记忆力游戏、记忆力故事以及记忆力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记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记忆力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记忆力提升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记忆力游戏道具、故事卡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小猴记忆力提升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记忆力的重要性。
2. 讲解(10分钟):介绍记忆力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等。
3. 示范(10分钟):以PPT和记忆力游戏为载体,现场示范记忆力提升的过程。
4. 互动(10分钟):邀请幼儿参与记忆力游戏,体验记忆力提升的乐趣。
5. 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幼儿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记忆力训练方法:联想记忆、图像记忆等。
2. 记忆力游戏:数字接龙、记忆卡片等。
3. 记忆力故事:小猴记忆力提升的故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道记忆力练习题。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记忆力提升方法,提高观察力、注意力及记忆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记忆力比赛、记忆力分享会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记忆力训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补充说明:针对此难点,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现场示范,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记忆力训练方法。
如何设计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基础教育教案
![如何设计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基础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202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8.png)
如何设计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力的基础教育教案在基础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案,以帮助他们有效地记忆学习材料。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基础教育教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一、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设计基础教育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通过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视听教学、讨论互动和实践操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印象,并提高记忆效果。
三、引入多媒体教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具来辅助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学习内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四、分阶段学习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巩固练习。
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巩固记忆。
五、提供记忆训练在教案中,可以设置一些记忆训练的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例如,可以设计记忆游戏、背诵练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六、复习与总结设计教案时要注意复习和总结的环节。
复习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步骤,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再次回顾和巩固已学知识。
而总结是对学习过程和成果的梳理和归纳,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记忆和理解。
七、多样化评估方式教案设计中的评估方式应该多样化,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记忆效果。
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还可以采用学习笔记、小组讨论、展示演讲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设计与实施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d2fbd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c.png)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设计与实施教案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记忆力介绍: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记忆力是关键因素之一。
优秀的教案设计与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教案设计和实施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设计与实施方法:1.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教案设计需要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对知识内容加以记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案设计应该注重将知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创设学习的意义和背景。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和应用知识,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4. 分层次、循序渐进地组织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的学生,教案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学习内容进行分层次、循序渐进地组织。
适当安排复习和总结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巩固和回顾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5.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记忆力。
例如,讲授、示范、演示、讨论、实验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6. 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情感因素对记忆力有很大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感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情绪的投入。
例如,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发悲喜情绪的学习内容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7. 灵活运用记忆力训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记忆力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如使用记忆宫殿法、联想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知识。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技巧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febd9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c.png)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学技巧记忆力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
一、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感官刺激对记忆的形成和巩固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促进记忆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内容时,教师可以配合图片、PPT等视觉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来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记忆知识点。
二、多次反复巩固记忆力的巩固需要反复的过程。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次反复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进行巩固性的复习和思考;在学习的最后,可以设计一个复习总结的环节,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点。
通过多次反复巩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人们在记忆过程中,往往更容易记住与自己有情感共鸣的事物。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例如,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感受历史人物的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通过主动参与,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能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记忆力也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鼓励,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记忆力非常重要。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690b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教案:提高学生记忆力引言:提高学生记忆力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记忆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此,针对提高学生记忆力的需求,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教案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教案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和方法。
I. 评估学生的记忆力水平在开始实施教案之前,首先需要评估学生的记忆力水平。
这个评估可以通过一些适合的测试来完成,如口头回答问题、填空题、复述等形式。
通过了解学生的记忆力水平,教师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II. 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基于对学生记忆力水平的评估结果,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以下是几个可行的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例如,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结构化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的组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记忆。
通过将知识点分类、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记忆网络。
3. 分步骤的学习过程对于复杂的知识或技能,采用分步骤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通过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小步骤,让学生逐步理解和记忆每一个步骤,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III. 培养良好的记忆习惯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习惯,从而提高他们长期记忆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养定期复习的习惯通过定期的复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帮助他们形成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2. 运用记忆技巧和策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和策略,如联想记忆、分段记忆、图像记忆等。
提升记忆力的诀窍 教案
![提升记忆力的诀窍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e161d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2.png)
教学设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论: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
(这启示我们及时复习的重要性)2.抽象的无意义的不理解的材料容易忘。
分别呈现三组材料,总结规律。
第一组th eli ttl eb oy si tsd own
第二组he wa nts to stu dy eng lish
第三组please tell me all about that
结论: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第三组内容最容易记住。
同样,我们发现,政、史、地课本中的内容易忘,相反,小说,影片往往记得很清楚;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和表现同样内容的图画,后者往往更容易记住。
3.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开头和结尾的部分最容易记忆,是因为开头我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复述,结尾部分距离我们遗忘最近,内容还保留在我们的短时记忆里。
这启示我们分段背诵,会有更好的效果。
四、体验课堂
测试四种(阅读、听觉、视觉、触觉)不同的记忆
五、记忆“小诀窍”
视频介绍:记忆宫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记忆方法,是如何操作的?联想法如何使用?
举例:hesitate business
六、分享感悟与收获。
记忆有方——学习能力之记忆力提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 全国
![记忆有方——学习能力之记忆力提升(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 全国](https://img.taocdn.com/s3/m/c4a9fe9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4.png)
记忆有方——学习能力之记忆力提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记忆的基本原理:大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的分类(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2. 记忆的方法:联想记忆法、重复记忆法、图像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
3. 提高记忆效率的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兴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记忆效率的策略。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记忆方法提高实际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记忆小测试,引发学生对记忆力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例讲解各种记忆方法的应用。
3. 演示: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记忆方法,展示记忆效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记忆力训练,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记忆方法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
6.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的记忆力训练任务,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记忆有方——学习能力之记忆力提升2. 内容:- 记忆的基本原理- 记忆的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记忆方法,记忆一段课文或单词。
2. 课后实践: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运用所学记忆方法进行深入学习。
3. 反思总结:撰写一篇关于记忆力提升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
3. 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记忆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有效提升学生记忆力的教案
![有效提升学生记忆力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688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5.png)
有效提升学生记忆力的教案教案:有效提升学生记忆力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记忆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学习的影响;2. 掌握提升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3. 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有效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二、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记忆游戏和练习的素材;3. 计时器;4. 学生的笔记本或纸张。
三、教学过程导入: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呈现一个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记忆力不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请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2. 要求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讲解:1. 引导学生认识记忆力的重要性,以及记忆力与学习的关系。
可以引用相关研究结果或学习案例。
2. 介绍提升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分段记忆、归类整理、联想法等。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逐一介绍每种方法和技巧,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实践:1. 分组进行记忆游戏。
每组根据老师给出的一段文字,进行背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使用计时器来调控时间。
2. 每组派一名代表,将背诵的内容概括并复述给全班同学听。
其他组同学需要辨认出概括的准确性。
3. 讲解记忆游戏的策略与技巧,如先整体后细节、通过关键词串联记忆等,让学生尝试并体会不同技巧对记忆的影响。
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方法和技巧在记忆过程中的优缺点。
可以通过提问和举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已经使用并取得成功的记忆方法和技巧,让其他同学也可以从中受益。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记忆力对学习的重要性。
可以提出“学会学习如何学习”的观点,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保持良好的记忆习惯。
2. 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有效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四、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提升记忆力的学习计划。
计划中需包括每个组员将采取的具体方法和各自负责的时间段。
学生需要在下节课开始前交上计划书。
五、教学反思整个教案的设计围绕着提升学生记忆力展开,通过导入引起学生对记忆力的思考和讨论,分组活动进行记忆游戏实践,讨论记忆方法与技巧的优缺点,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记忆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 记忆秘籍|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 记忆秘籍|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0934e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8.png)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十三课增强记忆力- 记忆秘籍|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内容1. 记忆的基本原理:介绍大脑如何进行记忆,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等过程。
2. 记忆方法与技巧:讲解常用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
3. 记忆力训练:通过互动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技巧,提高记忆力。
2. 难点:如何在实际学习中灵活运用记忆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通过记忆力训练提高记忆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记忆卡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记忆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记忆的基本原理,介绍常用的记忆方法和技巧。
3. 互动: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记忆方法和技巧。
4. 实践:布置一些记忆力训练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记忆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记忆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运用。
板书设计1. 记忆的基本原理:大脑如何进行记忆2. 记忆方法与技巧:联想记忆、图像记忆、重复记忆等3. 记忆力训练:互动游戏、小组活动等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并制定一个记忆力训练计划。
2. 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记忆力训练的游戏或活动,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记忆妙招教案
![记忆妙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1b5e1df18583d04964593c.png)
记忆妙招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记忆也是有方法的。
2.了解几种简单的记忆方法
3.初步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记忆的规律
2.了解几种简单的记忆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由生活中的困扰引出记忆。
2.活动一:测试同学们的记忆力
(1)出示16张记忆卡,两遍内要求同学们尽量记住更多的词。
写出所记忆的词组并统计。
通过活动,引出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的心理现象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部分。
(2)增加难度,同样出示16张记忆卡,两遍内要求同学们尽量记住更多的词组。
写出所记忆的词组并统计。
难度:大音量音乐,不断的言语干扰等等。
要求尽量分散学生注意力。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记忆规律一:记忆时需要专注,而且需要有良好的的环境。
3.活动二:测试记忆方法
出示《天净沙·秋思》30 秒内让学生记忆,然后让学生谈谈记忆方法。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记忆规律二:记忆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并且结合课本内容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4.由遗忘引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和学生探讨曲线的规律,最终得出记忆规律三:记忆的知识需要及时复习。
5.回顾总结。
强化记忆的教案
![强化记忆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285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8.png)
强化记忆的教案
教案:强化记忆的方法
引言:
教育者们都希望学生能够轻松地记忆课程内容。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方法。
一、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
实践是学习的关键。
当学生开始主动加入到实际学习过程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更容易地记住所学的内容。
因此,建议老师通过实践或练习来帮助学生学习。
可以通过任务或游戏来教授所需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
二、利用记忆技巧来帮助学生记忆
记忆技巧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从而更容易存储和理解。
例如,通过使用类比和联想,将新知识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地记忆新知识。
三、使用图表、表格和图像来强化记忆
图表和表格是一种有用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组织和理解信息。
它们减少了文字信息的数量,并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展示方式。
通过添加图像,这些表格和图表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课程内容,从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反复温习来强化记忆
对于学生来说,重复记忆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建议老师在课堂结束时留给学生一些时间来回顾所学内容,又或者可以在下节课开始前进行复习,以加深他们的记忆。
结论:
在本教案中,我们介绍了四种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的方法。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记忆力的窍门教学设计How to improve memory teaching design提高记忆力的窍门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本教案根据班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说到得意的事,会感到心情愉快,神采奕奕,心中荡起一股丰福的暖流,浑身充满力量。
美好的形象能够促进大脑兴奋,愉快的形象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人升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美好的形象有利于智慧的发挥,给人以精神力量,使人激发出巨大的潜能。
许多成功的人都善于利用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
很好地利用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不仅有利于大脑右半球的开发,能促进大脑右半球机能的发展,而且形象的运用能够使人较快地进入记忆状态,促进思维和记忆的效果。
学会运用形象和美好的形象,是学习成功的一个窍门。
日本记忆专家保坂荣之介说,掌握了这个窍门,“你就一定可以掌握充分发挥自己良好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方法。
一旦掌握了这个诀窍,你的记忆力、注意力完全可以达到你所期望的高度,不要说是以前的3倍就是5倍、10倍也不在话下。
”现在,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提高记忆力的奥秘一——形象控制法。
形象控制法是由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保坂荣之介先生总结提出的。
坂本先生依据大量的研究和个案分析,总结出一套开发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这套方法简称为形象记忆法。
这套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而且步骤简明,便于操作。
这套方法在日本发表后受到教育、企事业各界的热烈欢迎,按照形象控制法进行训练的人,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记忆力和集中注意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和学习效率,接受训练的学生非常明显地提高了学习成绩。
在介绍这一方法之前,我们先讲两个故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首先讲的是美国第十六届大总统林肯少年时代读书的故事。
林肯是位具有伟大人格和辉煌人生的总统,他被美国人当作圣贤。
林肯小时候,父母都是垦荒者,收入很低,生活贫困。
一口三餐,勉强充饥,根本没有钱买玩具、连环画和书。
父母白天到外面去做工,晚上回来。
七岁的林肯每天都要去野外拣树枝,挖树根,弄柴禾,并把它们背回家,堆到住室的旁边,以供全家做饭和取暖之用。
由于生活贫苦,林肯小时候只上了四个月的小学,就辍学了。
此后再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林肯后来具有的丰富知识,是他长期刻苦自学获得的。
对于少年林肯来说,最愉快的是在晚饭后那段时间,妈妈给他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林肯和姐姐就坐在树桩上,侧目静听,这时少年林肯仿佛被带到梦一样的世界。
靠着长期刻苦自学,林肯获得渊博知识,而且他还学会了做人,人品高尚,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记忆力和很强的工作能力,赢得美国国民的拥护被选为大总统。
有趣的是,原来与他竞争总统的一个候选人西沃德,曾经是xxx大学法律学教授兼任纽约州长。
此人的学识和经验在共和党里是首屈一指的,可是他没有竞争过林肯,总统交椅被林肯夺走了。
西沃德在林肯手下当了总理。
但是,对于自尊心很强的西沃德来说,是不甘心在林肯手下工作的,因为林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
然而,西沃德在林肯手下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对林肯的人品和工作能力,特别是对林肯的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家一定想知道林肯的记忆力为什么这样出色,他学习的奥妙是什么?原来林肯那强烈的求知欲和出色的记忆力,似乎是由于他儿童时代的回忆。
每当他要学习知识,或要记忆某一事物时,头脑里总会回想起少年时代坐在树桩上听慈祥母亲讲故事那种欢乐愉快的情景,以及给予他的激励。
这个故事是不是可以说明,在良好的心境下学习,学习效率非常高。
第二个故事是讲保坂荣之介先生少年时代的学习故事。
保坂先生小时候,特别喜欢玩,上山捉鸟,下河捕鱼,各种名堂都会玩。
但是他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总是下等,在初中一年级500名学生中,他的学习成绩被排在第470名,被老师认为是脑子笨的学生。
可是,保板的父亲却不这么看,父亲常常鼓励他说:“你无论是下河捕鱼,上山捉鸟,下棋等都干得非常出色,这就说明你的头脑比一般人好。
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上,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的”。
父亲的鼓励使保板增强了学习信心。
而且,当时的保板也觉得成绩这样差,没脸见人,应该好好学。
一旦下了决心,又有很强的自信心,记忆力和学习效果之好,连他自己也感到惊讶。
他从初中二年级暑假开始努力学习和补课,很快他的学习成绩就经常进入前10名。
后来上了大学,工作后长期从事智力开发研究和应用工作,井担任了日本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成为日本知名的学者。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
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充满信心,不是就能大大增强记忆力吗!形象控制法就是抓住身心轻松愉快和树立信心这两个关键点,进行提高记忆力的训练。
形象控制法的训练步骤和具体要求:形象控制法分为准备阶段和四步练习。
准备阶段,就是要明确目的。
首先要明确你想要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什么,实际要求是什么,要既明确又具体。
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许多练习者往往口答得很笼统,他们说:“我的目的就是想要提高记忆力。
”这样回答不行,不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必须有具体而实际的要求。
这一步是提高记忆力训练以前必须做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准备工作。
要做到目的明确,就要认真地对自己作一番分析:如自己想做什么事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得到什么。
为了达到上述各点,需要什么样的必要条件。
自己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而哪些能力还不够。
不同类型的人目的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学生和老师的目的有区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具体目的也不一样。
同一年级的学生各人情况有别,其目的也有差别。
每人一定要明确个人的目的。
例如有的学生提高记忆力的目的是:我要提高我的学习成绩,我想考上自己想慕已久的某大学的某专业;我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等等。
注意把自己的想法列举出来后,用形象思惟的方式来归纳整理,写到卡片上,用图表列出,经常看看,对自己的发展能有一个整体认识。
要经常一边看图表,一边自我研究。
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要想做些什么,追求些什么,为了达到目的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等等,准备工作做好后,下面就开始正式训练。
第一步使身心轻松舒适首先,要把你的整个身心放松,使之处于一种轻松舒适的状态,由此使你的大脑安静下来,使疲劳的脑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从而提高大脑的活力。
原则上,只要你回忆起你过去有过的“轻松舒适”的体验,那么你的身心就会处于轻松舒适状态了。
在形象控制法里,把能够使人“身心轻松舒适”的体验,叫做基本形象。
把相应的练习叫做基本练习。
在这一步的练习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以下两方面:一是练习前的注意事项;二是练习要领。
(一)练习前的8 条注意事项1.开始练习时,尽量减少外部对人体的刺激,最好把眼镜、腰带、手表、鞋等东面摘掉或松开,练习的地点应是比较安静、通风、温度和光线适中。
随着练习的深入,养成了习惯,也可以坐在公共汽车上或呆在教室里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练习。
2.练习开始时,最好采用标准姿势,慢慢习惯以后可以采用任何姿势来进行。
:所采用的姿势不要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以免影响放松效果。
一般采用的姿势为靠式或两种坐式。
靠式:坐在安乐椅或沙发椅上,把身体的背部和头部靠在靠垫上,使两腿平行着地,不可悬空,使腿部轻松舒适。
两个胳臂放在扶手上,手心向下,要求两肩轻松自然。
两腿分开与肩的宽度相似。
坐式:采用什么样的椅于都行,用凳于也可以,或者只要有一个坐的地方。
椅于高度适宜,一般要求两脚着地而下悬空,放松两肩,头部稍向前倾,这时把身体和头部彻底的伸展一下,以消除身上的紧张感觉,这样就能取得很好的姿势。
两只手的手心向下放在大胆上,并使它们不要相互碰到。
两腿自然分开处于舒适状态。
此外还可以采用站式、正座式、盘膝座式等。
这要根据个人的习惯而定。
3.练习开始闭着眼睛进行,容易浮现所需要的形象,训练效果好。
习惯后能够掌握形象时,可以睁着眼练习。
4.练习时一般采用平时习惯地呼吸方法,但在开始练习之前,要进行3一5次腹式呼吸,使大脑安静下来。
如何做腹式呼吸下面再介绍。
5.当你入静时,在你头脑中所出现的基本形象应当是你过去经验中最使你的身心“轻松舒畅”的那种形象。
绝对不要出现与不愉快的事情相联系的那种形象。
如在美丽的草坪上舒畅的休息,愉快地沐浴着阳光,这对一般人可能是良好的感觉,但个别女孩子可能会产生怕流氓出现的不快感,引起不好的结果。
所以要视个人情况而定。
6.练习的时间最好是早、中、晚三次。
早晨起床后,午饭后,睡觉前,分三次练习是比较理想的。
假如做不到三次,但至少一天要练习一次,平均三个月左右的练习,就能掌握形象控制法的全过程。
重要的就是坚持每天练习。
每次练习时间为10一15分钟。
(-)练习的基本要领首先,要使精神放松。
按照上述注意事项,基本姿势正确以后,把两臂和两脚尽量地向前伸出,同时用尽全身的力量,使得手脚颤动。
当手脚充分的伸出以后,突然地停止用力,在这一瞬间,你马上可以感到你手脚的肌肉全部放松下来,你要抓住这种放松的感觉并保持下去。
把上述的练习再重复一次,可闭上眼做。
然后马上进入腹式呼吸,微微张开嘴,把小腹的空气慢慢地吐出来,慢慢收缩小腹,把空气吐干净以后,停止呼吸一两秒钟。
接着一面使小腹慢慢地鼓起,一面用鼻子静静吸人空气,吸到不能再吸为止,再停止呼吸一两秒钟。
按照腹式呼吸法重复3一5次。
之后就进入到普通的舒适地呼吸方式。
然后在头脑中浮现出轻松愉快的形象。
诸如:我像洗过澡那样全身都舒适轻松,我像听妈妈讲故事时那样愉快无比等等的形象。
一面浮现形象,一面心中默念2一3次:心里非常安静,心里非常安静。
由于默念的促进作用,心里确实变得安静了。
逐渐地整个身心都达到松弛状态,感到轻松愉快。
放松的方法还有从身体局部放松到整体放松,以及6种加深练习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上述基本练习就行了。
第二步,在头脑中浮现出过去的良好形象。
这一步练习在头脑中要浮现出两种形象:一是对于被记忆对象过去的良好形象。
所谓被记忆对象是指练习者的练习记忆的目标,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名次等,售货员要把商品名称、价格记住;电话接线员要把有关电话号码都记住等等。
提高学习成绩的良好形象如:我的数学有一次考了100分,位于全班第一名;我的一篇作文得特别好,受到老师特别表扬等等。
二是对于记忆本身过去的良好形象。
所谓记忆本身是指练习者记忆力的良好形象如:考外语前,我一天晚上能记住300个英文单词。
我的把某一件事记得很清楚,虽然事隔多年。
当过去良好的形象记忆再现时,你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也使你对记忆的对象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