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文化]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合集下载

清末民初东北关内移民与社会变迁浅析

清末民初东北关内移民与社会变迁浅析

清末民初东北关内移民与社会变迁浅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在现在看来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而移民史在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代关内移民大规模迁居东北主要是明清以来出现的东北三省移民运动的高潮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运动”[1]638,它对东北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和深远的影响。

标签:中国近代;东北移民;社会变迁中国东北的人口大多数都是移民,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华北地区的人们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大批地涌向东北,更是形成了空前的移民浪潮。

而这一创举究其根源主要是由来自原住地的推动力以及移民地的吸引力,更有两方面结合的因素促成。

本文旨在分析清末民初时期东北移民的原因及其概况来阐述移民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一、移民东北的原因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北方各省向黑龙江地区移民的汉族人口大约在两百万左右。

据计算,嘉庆十七年(1812年)省内人口近四十五万人,而到1911年省内人口则达到三百几十万人,增加了近三百万人。

除其自然增长外,应有二百余万人是北方关内各省的移民[2]36-37。

当然,移民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就几个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原因。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就是土地。

而清末时期的土地兼并使大部分人们失去土地,被迫出走,成了流民,这是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

1644年清军大规模入关,清军家眷及奴仆也“从龙入关”,整个东北地区几乎“罄国入关,尽族西迁”。

入关的人数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有人推算过,大约有“九十万进入关内”[3]而在这些入关的人中,除了满族外,还有其他民族随之入关。

但清朝入关后生计比较困难,为笼络八旗将士以及满足满洲贵族对土地的要求,清政府于1645年(顺治二年)正式颁布了圈地令,直到1669年(康熙八年)才最终因为人民的强烈反抗而废止。

而这二十四年正是与清初辽东地区的招垦时期相对应的。

清政府一方面在关内大肆圈地,另一方面又在东北地区进行招垦,这也就导致了大多数在圈地的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离开家乡,成了流民,并且流入了黑龙江地区。

移民史视角下的东北移民文化——评范立君著《东北移民文化》

移民史视角下的东北移民文化——评范立君著《东北移民文化》

移民史视角下的东北移民文化—评范立君著移民史视角下的东北移民文化——评范立君著《东北移民文化》孙玉龙摘要:自20世纪初东北移民史开始被纳入研究视野之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近年来学术界对东北移民的研究成果很多,著作颇丰。

但从移民史的视角研究东北移民文化的著作尚不多见。

范立君先生的著作《东北移民文化》对于东北移民文化作了详细的梳理和全新的阐释,深入探讨移民与东北文化形成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北移民;移民文化;东北文化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9)06-0139-06DOI :10.13877/22-1284.2019.11.024收稿日期:2019-07-15作者简介:孙玉龙,吉林集安人,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东北史、满族历史与文化。

(吉林通化134002)学中国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

只有了解移民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东北移民文化存在着误解,对东北文化持怀疑的态度,认为东北没有自己的文化,东北文化是齐鲁文化的翻版。

范立君先生的著作《东北移民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9月)在厘清东北移民过程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东北移民文化的形成、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及价值、时代精神及当代走向等进行了研究,对于东北文化作了全新的阐释。

范先生认为东北移民文化是在东北固有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关内各地的特色文化,在不断移民的过程中完成了文化的更新。

移民浪潮使东北地区融入汉文化圈的同时,也在东北地区内部产生了多元的文化系统。

随着移民人口的大量流入,给东北带来了胶东文化、豫东文化、燕赵文化、晋商文化等各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不断被东北原有土著文化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崭新内涵的东北移民文化。

东北移民文化既留有原有文化的烙印,又存在着与移植文化不同的文化特征。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实边存在问题初探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实边存在问题初探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实边存在问题初探高强【摘要】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dopted the immigration policy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so as to be against the aggression and defend the frontiers.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migration policy,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wrong policy guide,the corrupt officials,and many measures was not carried out for some reasons.These problems obstru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migration policy,and did not attain the full purpose.%清末民初,出于防范边患、巩固边疆之目的,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政策导向错误、经办官员腐败等。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往往流于形式。

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受到阻碍而未能收到完美的效果。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2)005【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清末民初;东北;移民实边【作者】高强【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2自清朝初年以来,清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致使东北边疆人烟稀少、满目荒凉,遂使沙皇俄国有机可乘,于19世纪中叶侵吞中国东北边疆大片领土,近代东北边疆危机由此而引发,之后,沙俄与后起的日本对我国东北边疆的侵略日甚一日,导致清政府实施以招民开垦边荒为主要形式的移民实边政策作为应对之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继续推行这一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1897—1931年东北移民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论文)1897—1931年东北移民
11appeI坨d.Many remgees iIlside Sh龇lllaig啪we托tlle immi伊枷groups which played
弧inlpoIt纽t role ill nlis phenom锄on.By孤d l对ge,me perfomarlce w勰more
Shanhaig啪 prominent during the pefiod of 1 897-1 93 1.Re如gees inside

日期:嘲年}A}于B
(’日

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

硕士擘位论炙
MASTER’S THESIS
序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内地人民向边疆迁移的传统。移民可以划分为政府性移民和 自发性移民两种,不同时期两者的主导地位不同。有时政府性移民占主导地位,有 时自发性移民占主导地位。政府为了开发边疆,扩大耕地面积,调节人口与耕地的 比例①,鼓励内地人民向地广人稀的边疆迁移。或者由政府有组织、大规模地向边 境移民。中国历代政府出于国防的需要,移民屯垦多设于边患地区、要冲之地。通 过移民可以巩固边疆、开垦荒地,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部分 汉族人民为了生存发展、逃避战乱灾荒等自发地到地广人稀的边疆定居,成为当地 的一分子,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本文以<1897—1931年东北移民》为论文题目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特别是1897一1931年间的 移民更值得深入思考,这一阶段是近代东北移民的高峰期,移民数量之多、规模之 大历史罕见,对东北的社会经济发展,边境巩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931—1945 年日本占领东北期间,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日本侵略,占东北人口多数的移民 起主要作用。从后面的学术动态简介中可以看出,对移民问题的研究,虽己有了一 定的学术积累,但与其他地区的移民史相比,近代东北移民史的研究仍十分薄弱, 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1897一1931年间的东北移民研究更为薄弱。 其次,笔者在读研期间就开始关注东北移民问题,收集移民资料,经过二年来 的积累,对东北移民问题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此外,笔 者的先辈是东北移民。笔者本人是在东北出生长大的,对东北社会的状况比较熟悉, 搜集东北移民方面的资料容易些,具有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优势。基于以上考虑, 笔者选择<1897一1931年近代东北移民》作为硕士论文选题。 《1897—1931年东北移民》分析了移民社会背景、移民进程及对东北社会经济 的影响。“移民潮"的形成,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趋动的结果,是人们为生存发展 而进行的移民。本文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关内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人们

近代东北移民历史

近代东北移民历史

东北的历史就是200年左右的移民史,明朝以前的东北大概只到现在的辽阳。

满清入关时,满族总人口不足二十万,能打仗的不过七万人。

而明朝有两亿人,由于李自成以及袁崇换的冤案,离间了很大一部分汉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当地百姓更是自发的帮助满清灭了张氏。

可见满清入主中原,主要是汉人的功劳,否则,就是他人口再涨十倍也无法征服大明。

抗击满清主要是在辽东和长江中下游。

当年袁崇换实施“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保辽土”策略,训练“关宁铁骑”,屡挫满清,宁远(今辽宁兴城)一仗,奴尔哈赤三千铁钾军全军覆没,并为此送了命,而宁远城内参战的竟有70%是百姓。

可见从明朝开始,戍边的移民已经对国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满清政府为了防止东北进一步汉化,阻止向东北大量移民。

真正的移民开始于清末民明初,这一点北洋政府尤其是张氏父子(张作霖、张学良)功不可没。

到20年代中期,张氏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东北军垦的经验被毛泽东全盘吸收了),只用了10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举足轻重,铁路85%国有化,电信设备98%国有化,而此时中国大江南北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铁路和电信设备95%都控制在洋人手里,象样的民族工业极其有限。

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统段其瑞,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北欧的设备),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

所有这些成就令国人羡慕,国父孙中山曾深刻地检讨过:“搞三民主义这么些年,民生竟还不如东北的张氏父子”。

很多人说东北的繁荣是日本人的功劳,其实这太高看日本人了,1929年,日本人也承认,不用半年,满铁的股份就会全部落入中国人手里,而当时苏联经营的中东铁路,更是苟延残喘,也正是因此才引发了30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急于收回中东铁路而酿成军事冲突。

九一八以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很少,唯一的“投资”是军事上的,但后来又发现被张作霖欺骗而反目成仇。

试析东北移民中文化取代的原因

试析东北移民中文化取代的原因

作者: 关学智
作者机构: 沈阳工程学院基础部,辽宁沈阳110136
出版物刊名: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2-55页
主题词: 东北移民 文化取代 原因
摘要:在由清初至近代所发生的大规模东北移民潮中,东北地区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原著民文化被外来的汉文化全面取代。

这一情况的出现,有其内在原因,综合起来看,共有五个:一是移民人数的众多和满汉混居现象的出现;二是清王朝主动的鼓励政策对这一文化取代的推动;三是入主中原的满族贵族率先汉化对东北地区留守满人的影响;四是落后的土著文化向先进的移民文化学习的本能;五是东北原著民不排外的纯朴民风。

因此五点,在东北移民过程中发生文化取代就成为社会运动的必然,是不可避免的移民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2016-12-29吉祥满族满族联谊会一、早期的渔猎一农耕一游牧文化东北东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原和西部为草原,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东北地区很早就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特质,两千多年来,东部渔猎文化、中部农耕文化和西部游牧文化的地域结构一直没有改变,直至清朝大量移民的涌入才得以改变。

早期的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带,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可以说,早期的东北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

东部的长白山地、松花江与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主要活动着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民族,如高句丽、肃慎、女真等,中西部则主要活动着以牧业经济为主的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族、达翰尔族等民族。

中部地区为草原与森林的交错地带,也是农业、牧业、渔猎三大经济区的汇合地带,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在这里交互融合。

满族建立清朝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造成了东北人口锐减、经济凋零、村镇废弃、文化荒芜,极大地延缓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清朝封禁时期的“流人”文化为保护“龙兴之地”,保护满洲的民族文化不被汉化,康熙七年,清政府用柳树修筑了一条长城(柳条边),将柳条边外设为蒙古族游牧区和满族渔猎区,严防关内汉族居民进入禁地,自此开始了对东北地区多年的封禁政策。

封禁政策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关闭了东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大门。

封禁期间,东北文化的发展主要依赖以流人为主体的文化。

东北、云贵、新疆等地是当时朝廷指定发遣流人的地区,其中以东北为最多。

沈阳、开原、宁古塔(黑龙江宁安)、船厂(吉林市)、卜魁(齐齐哈尔)、爱辉、三姓(依兰)等地是东北的主要流放地。

清朝政府通过“文字狱”等禁锢思想,将大批政治犯和思想犯遣送到荒凉寒冷的地区。

这些人既被称为流人。

很多流人都是中原或江南的文化人。

流放之际,他们携带了大量的汉文典籍,有的还以教书谋生,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当地的教育发展,此间创办的沈阳萃升书院、宁古塔龙城书院、铁岭银冈书院,就是典型的流人文化载体。

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移民对东北地区的历史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移民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20世纪初,东北地区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移
民前来工作和定居。

这些移民为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做
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使东北成为中
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其次,移民对东北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民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丰富了东北地区的文
化多样性。

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文化。

同时,移民也为东北地区注入了新的思想
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推动了东北地区
社会文化的进步。

另外,移民对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量移民的涌入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结构,使其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地区。

移民的到来也为东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资
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同时,移民也为东北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移民对东北地区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

他们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繁荣以及人口结构的多样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移民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了东北地区的繁荣和繁荣,成为了东北地区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一、东北移民概述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在近代移民就高达2000万之多,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移民占移民总数90%以上。

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

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

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涌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汉人大量迁移到东北,有两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东北人口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

在东北地区,汉人己经由原先的少数变成了多数,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地同化了东北的文化,占领了主导地位。

其次,从历史上看,汉人的迁移对东北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民给东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因素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等,使得东北的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发生了改变,并最终被汉人的习俗所同化。

这两大现象说明,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东北文化是因为移民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居民的迁移导致了文化发生迁移并进行融合,汉人文化融入了东北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东北文化。

二、东北的移民与文化汉唐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越来越严重,领土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始有大量的中原文化进入东北。

与此同时,朝廷也派来官吏整治东北,随之而来的商贾也到东北进行经济活动,这些都为东北的土著人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骚客也渐渐地涌入了东北,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为东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清代迁移到东北的人数,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高峰。

在这期间,有很多富有文化修养的人迁移过来。

他们曾经居住在中原和江南,受过非常浓厚的汉文化教育。

他们的迁入,带来了宗法文化,给东北土著人民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

东迁民族——齐齐哈尔移民文化述略之二

东迁民族——齐齐哈尔移民文化述略之二

嫩水龙沙——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解读(下)东迁民族——齐齐哈尔移民文化述略之二8月2日,是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的东迁节。

每逢此日,柯尔克孜族人聚集在一起,以特有的方式予以纪念。

节日的背后,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柯尔克孜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分三路进入中国东北。

据说,一支向齐齐哈尔城进发的苏军队伍途经富裕县五家子村,休息时,部队里的一名吉尔吉斯战士听到当地百姓在用吉尔吉斯语交谈。

惊奇之下请来询问,才知道这一个村子人都是吉尔吉斯人。

这件事传开后,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1952年,嫩江省省长于毅夫亲自到柯尔克孜人集居地——富裕县五家子村一带进行调查,写下了第一篇关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调查报告。

回到齐齐哈尔后,他又根据历史资料写成《嫩江草原的吉尔吉斯人》,为日后民族鉴别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也正是从那时起,柯尔克孜人走进了时人的视线。

事实上,此前的1944年,日本学者栖原正人对富裕县五家子村的柯尔克孜族作过简要调查,写成《访柯尔克孜族》,作为文献被敖乐奇翻译出来,发表在《黑龙江民族丛刊》,此时已经是1986年。

那么,柯尔克孜族是怎样来到乌裕尔河流域的呢?柯尔克孜,《史记》称之为“鬲昆”,历史上有“坚昆”、“纥骨”、“契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斯”、“乞儿吉斯”之称。

清代隶属于准噶尔部,称“布鲁特”。

原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今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境内),后来游牧到阿尔泰山北部喀尔喀特斯河流域,附属于厄鲁特蒙古。

雍正年间,厄鲁特蒙古各部奉清廷之命向东迁徙。

在蒙古官兵护送下,布鲁特却反其道向西移动,引起清廷警觉。

清廷决定,将其东迁黑龙江。

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二十八日,特斯河流域柯尔克孜族部落276人,被分编成3队,从喀尔喀蒙古草原向东游牧。

八月初二日,抵达嫩江平原乌裕尔河畔。

九月一日起,正式分编进入八旗牛录:安68移民文化置在齐齐哈尔116名,墨尔根(今嫩江县)72名,黑龙江(今爱辉县)88名,给予银两和两年口粮,作为安家资本,享受旗人待遇,直至清朝末年旗制撤废。

从清朝“闯关东”到“移民实边”聊聊东北移民史

从清朝“闯关东”到“移民实边”聊聊东北移民史

从清朝“闯关东”到“移民实边”聊聊东北移民史
文/浮云君侃史
1.古代帝王为什么要移民实边?
中国古代国与国之间是没有领土界定,更没有界线的划分,做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影响,自然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贵为“天子”,带天行使管理天下的权力,那天下的土地自然都是“天子”自己家的土地,都由“天子”一个人说的算。

每当中原王朝开疆拓土或者抵抗外族侵略,与周边国家之间,与游牧民族之间设立重镇用边塞的来证明对土地所有权,皇帝为了维护边塞地区的安定,能够长期控制占领的地区,往往都是从中原地区征调大批人口,到边塞地区建城,派兵驻扎,进行生产生活,这种迁移活动又称“移民实边”。

对于这种人口大迁移,在我国古代书中就有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初期的楚国,为了加强边境地区管理,曾经迁移国内的贵族,到边境地区开荒生活,发展边疆经济,加强国防力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动南征,攻打百越等少数民族,并实施“移民实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秦始皇派兵占领南越地区,设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迁罪犯、商人等到南越边疆生活驻守。

“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潮探析

“民国”时期的东北移民潮探析

北 地广 人 稀 的 现 象依 然 如 故 。东 北 面 积 约 占全 国
面积 的 1 l , 2 / O 而 O世 纪 初 期 总人 口也 不 过是 全 国 人 口的 5 , 以此 有 限 的人 力 去 经 营 东 北 地 区 的广
阔土地 当然 远远 不 足 。为此 , 北 的 开 发 与进 步 十 东 分缓慢 。要全 面开 放 东北 , 彻底 改 变东 北 地 区广人 稀 的局 面 , 须依靠 内地 的移 民 。 必
北各地特 别是 东北 北部 的开发 。 关 键词 : 民国” “ 时期 ; 北移 民 ; 响 东 影 中图分 类号 : 5 K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01 5 (0 2 0 —2 40 1 0 -7 1 2 1 )20 8 -5
本文 “ 民国” 时期 是 指 1 1 9 1年~ 1 3 年 张 氏父 91
第 3 5卷 第 2期
21 O 2年 3月
辽 宁师范 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 n l fLa nn r lUnv ri ( o il ce c iin o r a o io ig No ma iest S ca in eEdt ) y S o
V0I 5 NO. .3 2
改 变其 地广人 稀 、 目荒 漠 的 局面 。随着 清 王朝 对 举
子 统治东 北 时期 。山 东 、 北 、 南 等 关 内各 省 向 河 河
东 北移 民历史 悠久 、 远 流 长 。但 近代 东 北 的移 民 源 应 始于 清咸 丰 年 间 。随 着 清 王 朝 对 东 北 封 禁 政 策
各煤 矿采 煤 ; 赴 山林 伐木 ……  ̄291 或 ,]- 。慈 善 团体 [17
及 官厅 组织 的移 民 , 般 是 带 家 属数 人 , 一 切 车船 一 “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

伪满前东北地区移民状况研究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就实施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移民侵略”。

在近代东北社会变迁过程中,“移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篇论文中即针对伪满洲国成立的前五年东北移民问题进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在伪满这个特殊殖民时期到来之前,东北地区的移民的来源、职业,以及移民分布、定居情况等等。

标签:东北地区;移民;民国时期关于东北移民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代表性成果包括萧一山的《清代东北之屯垦与移民》和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等。

移民一方面对于区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不当的移民活动也会对地方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针对东北的移民活动,剥夺了广大当地农民的土地,通过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又大量的侵占了旧有官地、公地和荒地,并声称其掠夺并非熟地,而是“尚未被开发利用地”。

①其移民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严重破坏了大量东北地区的垦地。

九一八前,仅1927年一年进入到东北地区的移民就有118万,而1931年—1937年的7年间,进入东北的人数不足60万。

由本文数据可知,这个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伪满,一方面,控制并剥夺了农民土地,破坏了农业生产结构,造成大量当地农户流离失所、无田可种。

另一方面,吸引大量人员进入工业产业,充当其剥削东北的廉价劳力,致使本来生产力就较为落后的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发展一度停滞。

本文主要将《満鉄調査資料》第70编、100编、130编、157编以及161编中所提及的“满洲出嫁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出嫁者系日文说法,主要包括苦力、避难者、农业移民在内的一切移民,在维基百科的现代日语中“出嫁者”也有“打工仔”之意。

这里的“出嫁者”和移民并无含义差别。

本篇论文的时间限定在1927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建立之前的这个时间段。

一、“出嫁者”出身地清代之后,关内向东北的移民活动就一直持续,也以农民为主要移动群体。

这种黄河下游居民为谋生计而向山海关之外的东北地区进行移民的重要历史进程也被称为“闯关东”。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作者:陈祥来源:《小康》2017年第08期今日遭遇人口危机的东北,过往曾是移民的热土。

今日的东北人,也大多是移民的后代。

“回想‘九一八’事变以前,我们从沈阳坐火车到长春,或者到哈尔滨去,虽然在严冬的天气,朔风扑面,滴水成冰,大雪纷飞,成了白茫茫的世界的时候,可是我们坐在火车上,座位是那么样的舒适,室内是这样的温暖,我们可以吃到旅大名产水果,和南方来的蜜橘,我们一点也感不到身在塞北。

”明清史学家谢国桢记录了激动人心的东北火车之旅。

彼时的东北,是中国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最具活力之地。

在享受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商业发展成就的同时,东北建设速度惊人。

当贫穷的人们从地窄人稠的关内涌向地广人稀的关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只花了半个多世纪,就让白山黑水变了模样。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振,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现象开始受到关注。

伴随着生育率的低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前景被打上了大问号。

而曾几何时,东北本是移民的热土,今日的东北人也大都是祖辈“闯关东”的后裔。

民国时代掀起移民高潮民国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把发展边疆垦殖事业视为当务之急,东北移民事业进入新时代,也成为社会热点。

1912年3月,辛亥革命元老黄兴、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拓殖协会,黄兴任会长,该组织的宗旨是“开发边土、增产兴业、筹备军饷、杜绝帝国觊觎、减轻内地人满之患”。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立案,并拨款30万元,该组织可谓政治资源雄厚。

农商总长张謇在1913年制定《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规定:“凡国有荒地,除政府认为有特别使用目的之外,均准人们按照本条例承垦。

”从此,开垦之规定和承领之程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有规可循。

东北和西北等地纷纷成立垦殖机构,黑龙江率先在1914年成立垦殖局,负责测量和调查省内可耕土地,在农事上协助新来移民。

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导致中央政府失去法统,当北洋政府治理失效、地方上正式启动藩镇割据时,丛林政治状态到来。

华北成为军阀混战的主战场,反倒是张作霖自1918年统一东北后,关外在奉系军阀统治下显得秩序安稳,直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没有大规模战争,只有个别骚乱和剿匪行动。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初探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初探

清末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初探摘要:东北移民问题一直是社会史研究的一个热点。

近代晚清由于内忧外患不得不放弃百余年的封禁政策。

东北地区拥有大面积的荒地吸引着关内人民,从清代末期华北有大量的移民涌入东北,直至民国初期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本文旨在考察移民的社会心态,为移民文化研究提供心理素材。

关键词:清末民初移民心态一、民国初年的移民趋势1.主动移民是指移民者自主选择交通工具自觉自主地由远方而来。

这大多数都是因为移民者在当地由于战乱或者灾荒无法维持生计,故而选择迁徙到一个环境比较稳定适合生存的地方,晚清东北地区有许多城市被迫增开商埠,增强了东北地区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近代化的建设,这样对关内的人民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外当年山东地区有一部分闯关东者,尤其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为了生计敢于拼搏,在东北地区寻找新的机会,不远万里来到了东北,期望重新获得土地。

2.被动移民是指中原的部分灾民受到慈善机构的救助,有组织有计划地被运送到东北躲避灾荒与祸乱,或者部分人被他人强迫来到了东北。

晚清时期尤其是在光绪年间,清政府放松了东北的移民政策,甚至在政策上鼓励农民开垦土地,这是由于沙俄与日本觊觎东三省,出于屯田实边的考虑才出此政策。

3.来自外国的移民定居东北,这些国家主要以俄国、朝鲜、日本为主。

日、俄为了确保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相继地制定了本国的移民计划,而朝鲜移民则是为了躲避日本的侵略,被迫就近躲避在东北。

二、东北移民的社会心态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移民者都对东北产生了一定的期望,当然也有部分畏惧者。

他们都渴望来到东北以后能够过上想象中的生活,或者至少没有想象中那样差到极点。

但遗憾的是当他们来到东北以后,其境遇却使他们大失所望。

那里不仅是寒风凛冽,更有当地地主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有时还要受到当地土匪的欺凌。

因此,现实与愿望之间相差甚远。

由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向近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变,这就势必导致有机械劳作传统的人们,在应对复杂社会变迁上心理准备不足。

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传播

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传播
03
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共同繁 荣。
04
引导公众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大众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感和自豪感。
THANKS
感谢观看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平原、丘陵和山地之间,气 候寒冷,土地肥沃,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历史渊源
东北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积淀,如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为东北地域文化的 形成提供了基础。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02
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古代东北地域文化于 人类在东北地区的生产和 活动,包括狩猎、采集、 农耕等。
民族融合
古代东北地区是多民族聚 居的地方,各民族之间的 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风貌。
文化遗迹
古代东北地域文化留下了 丰富的文化遗迹,如辽代 的契丹文化、金代的女真 文化等。
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
豪爽奔放
东北地域文化以豪爽奔 放为主要特点,重视大 气、直率、朴实无华的
品质。
多元文化融合
东北地域文化融合了中 原文化、满族文化、蒙 古族文化等多种元素,
具有多元性。
强烈的乡土气息
东北地域文化具有浓厚 的乡土气息,反映了东 北地区农村和地方特色

红色文化传统
经济开发价值
东北地域文化可以促进地区经 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具有经济
开发价值。
04
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在国内的传播与影响
传播过程
文化交流
东北地域文化自古代以来便有与中原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以来更是受 到西方文化的深远影响,形成了具有 独特魅力的文化风格。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东北“新大陆”移民史

〔往事]History|东北“新大陆”移民史今日遭遇人口危机的东北,过往曾是移民的热土。

今日的东北人,也大多是移民的后代。

®文/陈祥“回想‘九一八’事变以前,我们从沈雪纷飞,成了白茫茫的世界的时候,可是我们坐在火车上,座位是那么样的舒适,室内是这样的温暖,我们可以吃到旅大名产水果,和南方来的蜜橘,我们一点也感不到身在塞北。

”明清史学家谢国桢记录了激动人心的东北火车之旅。

彼时的东北,是中国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最具活力之地。

在享受现代化交通工具和工商业发展成就的同时,东北建设速度惊人。

当贫穷的人们从地窄人稠的关内涌向地广人稀的关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只花了半个多世纪,就让白山 黑水变了模样。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振,东北 地区人口流出现象开始受到关注。

伴随着 生育率的低下,东北地区的人口前景被打 上了大问号。

而曾几何时,东北本是移民 的热土,今日的东北人也大都是祖辈“闯 关东”的后裔。

民国时代掀起移民高潮民国伊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把发展 边疆垦殖事业视为当务之急,东北移民事 业进入新时代,也成为社会热点。

1912年3月,辛亥革命元老黄兴、蔡 元培等人发起成立拓殖协会,黄兴任会长,该组织的宗旨是“开发边土、増产兴业、拍摄时间是1931到1932年,一面坡镇的主要街道一景。

该地位于黑龙江,因滨绥铁路(东 清铁路的一段)沿线车站在此而快速兴起。

筹备军饷、杜绝帝国觊觎、减轻内地人满之患”。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批准立案,并拨款30万元,该组织可谓政治资源雄厚。

农商总长张謇在1913年制定《国有荒地承垦条例》,规定:“凡国有荒地,除政府认为有特别使用目的之外,均准人们按照本条獅垦。

”从此,开垦之规定和承领之程序,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有规可循。

东北和西北等地纷纷成立垦殖机构,黑龙江率先在1914年成立垦殖局,负责测量和调查省内可耕土地,在农事上协助新来移民。

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导致中央政府失去法统,当北洋政府治理失效、地方上正式启动藩镇割据时,丛林政治状态到来。

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3年第4期(总第199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4ꎬ20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General.No.199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金㊀凤ꎬ侯婉玉ꎬ毕国菊(黑龙江省图书馆ꎬ哈尔滨150001)摘㊀要:东北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一部移民历史ꎬ移民对东北地域文化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ꎬ并一直影响至今ꎮ移民的文化思想与东北的本土文化相互交融ꎬ形成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移民文化ꎬ梳理移民文化资源所形成的文化产业现状ꎬ研究东北移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ꎬ分析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ꎬ探索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ꎬ对促进资源转化㊁实现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ꎮ关键词:东北移民ꎻ文化产业ꎻ地域文化ꎻ移民历史中图分类号:C91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3)04-0176-0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黑龙江清末㊁民国时期 官报 整理研究 (2021B058)作者简介:金凤ꎬ1972年生ꎬ黑龙江省图书馆研究馆员ꎻ侯婉玉ꎬ1988年生ꎬ黑龙江省图书馆馆员ꎻ毕国菊ꎬ1981年生ꎬ黑龙江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ꎮ㊀㊀据典籍记载ꎬ早在远古时期ꎬ居住在东北的肃慎族就已经和中原产生了联系ꎬ 昔虞顺以天德嗣尧 海外肃慎㊁北发㊁渠搜㊁氐㊁羌来服 ꎮ汉族移民东北最早记载见于殷末ꎬ«汉书 地理志»记载: 殷道衰ꎬ箕子去之朝鲜ꎬ教民以礼仪㊁田蚕耕作ꎮ [1]自殷商末年东北地区开始出现移民ꎬ至辽㊁金㊁后金时期大量掳掠中原汉民到东北ꎬ及清朝实施开禁放垦㊁招徕汉民ꎬ封建王朝统治结束ꎬ东北地区接纳大量关内的逃荒人口ꎬ日伪统治使大量关内民众强迁成为劳工ꎬ中东铁路时期以俄国为代表的欧美移民迁移到此ꎬ新中国成立后的军垦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ꎬ可见ꎬ东北历史就是一部国内外移民不断迁徙的移民史ꎮ移民在东北一地与当地土著民族相互影响㊁交融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移民文化ꎬ这些文化从语言㊁文字㊁思想㊁建筑㊁艺术㊁风俗等多方面为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ꎮ㊀㊀一㊁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ꎬ生产㊁再生产㊁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ꎮ [2]2004年中国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则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㊁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ꎬ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ꎬ居民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日渐增强ꎬ文化产业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升级转型的一个动力ꎮ东北移民的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㊁文献传承了公共文化产业ꎬ老字号商业品牌促进了工商业发展ꎬ移民故事演绎助推了影视艺术产业㊁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ꎮ1.文物㊁文献推进公共文化产业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迁移的脚步ꎬ东北是在不同时期大量移民的迁徙过程中发展起来的ꎮ移民的到来影响当地土著居民的生产㊁生活ꎬ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㊁建筑㊁遗址等ꎬ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ꎬ这些文化遗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东北移民特色的公共文化产业ꎮ北宋年间的 靖康之变 使徽钦二帝等万余人被迫北迁ꎬ形成了以金上京为代表的金源文化ꎬ金源文化以女真族传统文化为底蕴ꎬ吸纳了迁移至此的北宋人的中原文化ꎬ并以金源文化遗址为依托建成了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ꎻ中东铁路的建设使大批俄罗斯人迁移到哈尔滨ꎬ遗留下被俄罗斯人称为 境外文化遗产 的俄侨文献ꎬ黑龙671江省图书馆存藏达1600余册ꎻ黑龙江省博物馆承继其前身东省文物研究会存藏的俄侨文献期刊200余种ꎬ报纸100余种[4]ꎬ成立中国首家俄侨博物馆ꎻ在原中东铁路沿线上遗存着千余座具有百年历史㊁风格各异㊁独特文化内涵的老建筑ꎬ形成了中东铁路老建筑遗址产业ꎬ其中以横道河子机车库㊁昂昂溪俄系建筑群尤为突出ꎬ横道河子镇也因此被授予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的称号[5]ꎻ由于东北地广人稀因而成为中原移民的主要迁入地ꎬ这些迁入寄居的流寓人士(流寓人士是指短期或长期寄居或流亡异乡的客籍人士[6])中的文化名人也留存很多«域外集»«绝域纪略»«松漠纪闻»等[7]传世移民文献资源ꎮ2.移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群落化的聚集与生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的助推因素ꎬ东北历史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的助力条件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ꎬ东北地区的原住民与移居迁入的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ꎮ历史上东北地区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水平发展最快的是明清时期ꎬ二百年封禁政策的解禁使清末东北三省人口总数超过1600万[8]ꎬ这个时期东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新高ꎮ新中国成立后ꎬ山东人晁楣参加北大荒军垦时创作了大量作品 北大荒版画ꎬ成为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ꎻ闯关东迁入东北㊁知青下乡支援东北边疆㊁复员军开垦北大荒等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移民运动ꎬ使东北地区人口迅速增长㊁经济飞速发展ꎬ精神文化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ꎬ大鼓㊁高跷㊁京剧㊁皮影戏等中原文化的表演艺术在东北得以演变㊁升华ꎬ独具东北地域特色的东北二人转㊁东北大鼓等非遗文化艺术得以广泛流传ꎻ中东铁路的修建ꎬ具有艺术才华的俄侨将俄罗斯的音乐㊁芭蕾舞㊁歌剧带到东北ꎬ这些都是表演艺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ꎮ3.移民遗存的老字号品牌产业几百年的移民历史使东北从一个荒芜之地变为良田沃野ꎬ移民们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艰苦的奋斗精神开垦出一片沃土ꎬ推动了当地工商业经济的发展ꎬ东北 老字号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ꎮ沈阳餐饮老字号 老边饺子 ㊁老龙口白酒都是移民到沈阳的河北人和山西人所创立ꎻ清宣统年间浙江绍兴人创办了哈尔滨糕点行业的老字号老鼎丰 ꎻ俄国人伊万 雅阔列维奇 秋林在哈尔滨创办百货商场的老字号 秋林公司 ꎬ在其发展的繁荣时期还下设秋林食品厂㊁秋林糖果厂㊁秋林卷烟厂等ꎬ秋林公司不仅具有商店的经营特点ꎬ至今还保持前店后厂的风格ꎻ冷饮品牌 马迭尔 则是犹太人在哈尔滨创立的贵族冷饮品牌ꎬ随后又创办了闻名遐迩的马迭尔宾馆ꎻ哈尔滨餐饮行业中的老厨家经过百余年的浮沉ꎬ郑家几代传承ꎬ在当今发展成龙江老字号企业ꎬ其著名菜品 锅包肉 也是融合了关内㊁东北㊁俄式餐饮喜好所发明的ꎬ这些老字号品牌都是由迁至东北的移民所研究和创立ꎮ4.基于移民题材的影视艺术产业㊁新闻出版产业影视产业所表现的内容一直是文化的风向标ꎬ电视剧产业既是一项文化产业ꎬ也是具有一定创意的影视艺术产业ꎮ移民题材的电视剧«闯关东»㊁知青下乡东北的影视作品«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都成功投资㊁上映和播出ꎮ知青小说«蹉跎岁月»«雪城»ꎬ俄侨题材的«六角街灯»ꎬ北大荒题材的«破天荒»等都是移民题材的著名作品ꎮ这些产业的成功源于根植于地域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事件㊁移民迁徙历史的文化积淀ꎮ东北移民的特色资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东北文化产业ꎬ但这些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ꎬ存在很多问题ꎬ需要进一步地开发和挖掘ꎬ需要从多层次㊁多角度探讨移民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策略ꎮ㊀㊀二、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特色文化产业是通过思维创意将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ꎬ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即是一种特色文化产业ꎮ纵观现已形成的具有移民特色的东北文化产业ꎬ可以看出移民特色资源开发不充分ꎬ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前瞻性㊁文化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都是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ꎮ7711.东北移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东北地区文化资源中包含移民迁徙所带来的公共文化遗产㊁非物质文化遗产㊁商业老字号品牌等ꎬ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比例不高ꎮ例如ꎬ皮影戏由河北地区传入东北后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康平皮影㊁望奎皮影ꎬ东北大鼓也随着 闯关东 由关内带到了山海关外ꎬ这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特殊技艺随着社会关注度的降低㊁传承人的减少ꎬ已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ꎮ在东北的非遗名录中东北二人转是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㊁发展势头较好的ꎬ近几年发展也呈现下滑的趋势ꎮ中东铁路沿线上的建筑文化遗址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ꎬ却只有少部分得到利用ꎬ大部分均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展示ꎮ2.东北移民文化资源人文内涵挖掘不充分东北三省所积淀的移民文化资源非常丰富ꎬ但很多遗留下来的移民文化遗产在内涵深度的挖掘上还很不充分ꎮ以图书馆㊁博物馆㊁档案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ꎬ其所收藏的很多移民档案㊁文献及资料ꎬ出于文献保护㊁文献内容等种种原因ꎬ没有给予全面开放ꎬ深藏于保管单位ꎬ造成收藏㊁保护重于开发㊁利用的局面ꎮ东北三省作为一个移民人口占比较大的地域ꎬ很多移民文化资源由于缺乏宣传手段ꎬ使社会外界对此了解甚少ꎬ如果对这些移民文化资源没有一个整体内涵方面的揭示ꎬ其开发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ꎮ3.东北移民文化产业规模小ꎬ产业竞争力不强文化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ꎬ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ꎮ东北三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北京㊁上海㊁广州相比有很大的差距ꎬ移民文化产业也是如此ꎬ表现为产业规模小㊁没有竞争力ꎮ如北大荒版画传承和创作人群少ꎬ所创作的版画也多用于展览ꎬ没有形成售卖的销售网络ꎮ还有一些移民文化由于外在的表现度缺乏ꎬ社会各界的参与度较低ꎬ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ꎮ4.东北移民特色文化品牌开发力度不够文化成为产业需要市场的认可ꎬ才能完成产业的建立ꎬ而要想成为特色文化产业需要一定的文化沉淀和产业积累ꎮ品牌是一种创意的凝结㊁智慧的结晶ꎬ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高级结合和价值体现ꎮ品牌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ꎬ也成为抢夺市场资源最有力的方式ꎬ强势品牌是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ꎮ东北移民在发展进程中形成金源文化㊁流人文化㊁闯关东文化㊁侨民文化等ꎬ这些移民文化与黑龙江的冰雪文化相比品牌知名度较低ꎬ开发力度不够ꎮ金源文化具有历史特殊性和东北地域的独特性ꎬ而现在我们对于金源文化的开发ꎬ有一定规模的仅限于建立了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ꎬ而其他遗址ꎬ如五国头城㊁北宋徽钦二帝北狩遗址等并没有进行挖掘ꎬ开发力度相差很远ꎮ闯关东文化产业除在影视媒体中得到体现外ꎬ其他方面没有跟进ꎬ开发力度远远不够ꎮ还有诸如俄桥文化㊁中东铁路遗址文化等都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ꎬ但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ꎮ5.东北移民老字号产业后续力不充足东北的老字号产业中很多是移民所创造和留存下来的ꎬ都有过光辉的历史ꎬ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ꎬ这些老字号品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ꎬ出现产品单一㊁管理陈旧㊁营销落后㊁网点流失等现象ꎬ不少老字号已经隐退偏僻陋巷ꎬ有的老字号甚至销声匿迹ꎮ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程度ꎬ老字号却由于不适应社会的进步而萎缩ꎮ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字号都是这样ꎬ像北京的稻香村㊁御食园由于经营有方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ꎻ而黑龙江的 秋林 老字号却由于经营不善ꎬ出现品牌分化ꎬ马迭尔也出现产品单一㊁以冷饮食品供养老字号品牌的情况ꎮ东北老字号品牌的没落是产品老化㊁创新不够㊁经营理念落后ꎬ导致后续发展力的不足ꎮ㊀㊀三、东北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当前ꎬ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力量㊁民族精神的根源ꎬ文化自信上升为国家强大的表现ꎬ而文化产业则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支撑ꎬ也是文化实力㊁文化竞争力的具体形式ꎮ东北地区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ꎬ必须紧紧抓住文化复兴这一关键环节ꎬ立足移民社会这一现实ꎬ深入发掘移民文化的资源ꎬ大力开发移民文化产业ꎬ助推东北经济社会发展ꎬ采取扎实有效的移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ꎮ8711.制定符合地情的移民文化产业政策ꎬ加强移民文化产业的宣传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壮大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9]ꎮ东北文化产业的发展相较南方而言更为落后ꎬ移民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艰难ꎬ所以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上要充分考虑东北的经济发展状况ꎬ人们的生活习惯ꎬ因地制宜㊁制定符合地情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ꎬ为移民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ꎮ移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㊁行业的发展机制㊁扶持政策㊁财税的优惠政策等ꎮ对移民文化老字号的企业ꎬ如秋林公司㊁老鼎丰等品牌可予以一定的扶持政策㊁财税优惠政策促进移民产业的发展ꎬ对移民文化产业的产品予以一定的补贴㊁奖励ꎬ鼓励文化产品的出口等ꎮ政府是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者㊁执行者ꎬ更是产业环境的营造者ꎮ政府在移民文化产业的宣传中应发挥积极作用ꎬ一是利用政府官方网站ꎬ公布㊁解读㊁宣传移民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㊁优惠政策ꎬ扩大影响ꎮ二是制作宣传片㊁宣传册ꎬ利用广播㊁电视㊁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将移民文化传播出去ꎮ三是积极参加国内㊁国际举办的文化博览会ꎬ宣传东北地区的移民文化ꎬ也可自行或联合其他地区举办移民文化博览会ꎬ将具有东北特色的移民文化和相关产业㊁产品宣传出去ꎮ2.培养移民文化人才ꎬ弥补人才缺失每一个行业要想发展得好ꎬ具有可持续性ꎬ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ꎬ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具备丰富历史知识㊁深厚文化底蕴的多层面人才ꎮ人才是产业的第一生产力ꎬ高素质的人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首先ꎬ对于目前东北人口减少㊁人才流失的现状ꎬ政府要根据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特点ꎬ制定与本地区文化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建设总体规划ꎻ其次ꎬ可以采取优厚薪资㊁落实住房㊁安置家属等政策积极引进文化产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ꎬ通过各项措施留住现有的优秀文化产业人才ꎬ以缓解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人才缺乏ꎬ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低的问题[10]ꎻ再次ꎬ移民文化产业中有很多文化产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ꎬ后继乏人㊁青黄不接ꎬ如东北大鼓ꎬ北大荒版画等ꎬ移民文化的遗址中也有很多破败不堪㊁急需修复ꎬ对于这些非遗传承和遗址修复人才一方面可以引进ꎬ另一方面可以与高校联合ꎬ在高校内设立相关专业ꎬ由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培养专业人才ꎬ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后续人才ꎮ3.吸引多元化的文化投资ꎬ弥补资金短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ꎬ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文化产业经营和文化人才的引进ꎮ移民文化产业要想得以持续㊁良性发展ꎬ同样离不开资金这个强大的后盾ꎮ目前ꎬ文化产业投资主要依靠政府ꎬ东北地区的很多移民文化产业品牌由于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的落后而面临困境ꎬ政府可以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ꎬ对尚有存在必要和可能的文化产业加大投入ꎬ挽救和推动地区移民文化产业的发展ꎮ设立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ꎬ对于文化产业中具有地域特色ꎬ急需加强保护的文化产业加大投入ꎮ如移民文化产业中的建筑遗址ꎬ由于年久失修出现建筑破损严重㊁亟待加以保护的ꎬ需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定期维护ꎮ移民文化产业中的特色文献资源ꎬ由于时间久远㊁书叶受损无法提供服务ꎬ需投入经费进行专门保管㊁修复ꎬ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移民文化产业建设ꎮ公共图书馆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政府㊁企业㊁个人及慈善组织㊁出版机构㊁社区组织㊁基金会㊁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协作组织等[11]ꎮ移民文化产业建设可以借鉴图书馆的做法ꎬ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产业建设中来ꎬ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ꎬ采取社会捐助ꎬ吸引慈善组织投资移民文化产业ꎮ募集志愿者对移民文化产业中的移民历史进行公益性讲解ꎬ向基金会等专项机构申请移民文化的专项资金支持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ꎬ盘活文化品牌和资源ꎬ弥补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ꎮ4.拓展移民文化资源ꎬ构建移民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ꎬ文化资本是对文化资源的优化升级[12]ꎮ只有通过挖掘㊁拓展移民的文化资源ꎬ才能更好地探讨移民文化产业开发合作的新模式ꎮ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成立ꎬ可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关注ꎬ两项产业的融合971发展将是现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㊁解决文化产业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13]12ꎮ东北地区的移民文化资源非常丰富ꎬ可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ꎬ将移民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点ꎬ打造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旅游产业ꎮ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精髓ꎬ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形式[13]14ꎮ挖掘移民老字号的深厚文化底蕴ꎬ打造具有移民文化特色的老字号产业链ꎬ既振兴了东北经济的发展ꎬ又传承了老字号产业文化ꎻ以情景模拟的旅游方式让游客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ꎬ使游客真正走入非遗ꎬ感受非遗的历史与文化ꎬ从而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ꎻ东北的移民文化具有独特性㊁历史性㊁共生性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ꎬ我们可以学习西安的大唐不夜城㊁洛阳的唐宫乐宴㊁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等主题演出ꎬ打造以俄侨文化为主的异域主题㊁以北大荒文化为主的奉献主题㊁以闯关东文化为主的奋斗主题的东北旅游产业的移民文化主题ꎻ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从单一景点文化营造建设转变成为多元文化片区建设[14]ꎮ在赋予景点文化内涵的同时ꎬ推动特色文化资源集成的 历史文化旅游小镇 建设ꎮ开发以昂昂溪㊁横道河子等建筑集中区为节点ꎬ以铁路线路为路径ꎬ开辟旅游文化新线路ꎬ将分散于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ꎬ实现跨区域联合ꎬ打造 凝固的历史移民文化建筑资源 中东铁路建筑遗址旅游专线ꎮ5.传承典籍ꎬ开发移民文献资源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ꎬ文化遗存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之根[12]ꎮ移民历史文献作为文化遗存的一个载体形式ꎬ记录了他们到迁入地的生产㊁生活ꎬ这些文献是他们思想火花的迸发ꎬ是他们所思所感的记录ꎮ移民留存的新中国成立前文献典籍具有不可再生性㊁不可替代性ꎬ是稀缺和珍贵的ꎮ这些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揭示ꎬ一方面再现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ꎬ另一方面为专家学者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史料ꎬ而这些文献典籍的开发可以从书目著录㊁提要撰写㊁全文数字化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进行ꎮ黑龙江省图书馆近两年出版了«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时期俄文文献目录»和«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华俄侨文献图录»ꎬ这是对俄侨移民文献资源的书目整理㊁图录揭示ꎮ通过对这些移民典籍的揭示ꎬ传承了历史文献ꎬ为移民文献资源的挖掘㊁再生㊁保护提供了更好的途径ꎬ展现了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ꎮ6.坚持保护与开发ꎬ实现移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是一种凝聚独特精神价值的资源ꎬ具有传承性㊁稳定性㊁共享性和持久性[15]ꎮ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ꎬ它的丰富与否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ꎮ只有适度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ꎬ有效地保护文化资源ꎬ才能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ꎬ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ꎮ文化资源保护就是要保护已有的文化遗产ꎬ包括历史文物㊁历史文献㊁建筑遗址等ꎬ这些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ꎬ自然环境的变化ꎬ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ꎮ如记载移民历史的纸本文献ꎬ由于年代久远ꎬ受温度㊁湿度㊁昆虫等周围环境的影响ꎬ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ꎬ如果过度开发㊁保存不好ꎬ它的破损程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呈几何级数地上涨ꎮ历史文物会由于触摸次数的频繁而变得破损加剧ꎬ建筑遗址则受到大自然的侵蚀而逐渐受损ꎮ东北地区的很多移民文化遗址是以物质化的形式展现的ꎬ如果不注意保护ꎬ就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破损加剧ꎬ旅游价值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ꎮ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ꎬ一方面政府应拨付专项经费对这些历史遗迹㊁文物㊁文献进行定期保护和修复ꎻ另一方面在接待游客和使用者时应告知正确的方式ꎬ对破坏行为要予以纠正和教育ꎮ在进行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ꎬ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文化资源受到破坏而不去开发ꎮ对移民文化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尊重历史ꎬ其次要分析欲开发文化资源的特性ꎬ根据文化资源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进行适时㊁适度㊁有步骤㊁有条件的保护性开发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移民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真正结合ꎬ体现移民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ꎬ才能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ꎮ文化产业是一个地域㊁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ꎬ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ꎬ使文化及文化产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ꎮ移民是文化的使者ꎬ更是文化交流的参与者㊁促进者ꎬ移民文0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移民文化初探
一、东北移民概述
中国东北人口绝大多数为移民,在近代移民就高达2000万之多,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其中以山东移民为最,河北次之,两省移民占移民总数90%以上。

探究其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原住地的推力,另一方面是来自移住地的吸力,是两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华北因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苛捐杂税繁重,使本来就极度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困窘。

为了谋求生存,广大华北灾民被迫越海闯关,迁居到地域毗连、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的东北。

特别是清末民初,华北灾民更是成群结队地涌入东北,形成了空前未有的移民大潮。

汉人大量迁移到东北,有两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东北人口发生了结构上的改变。

在东北地区,汉人己经由原先的少数变成了多数,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地同化了东北的文化,占领了主导地位。

其次,从历史上看,汉人的迁移对东北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民给东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因素和不同的生活习惯等,使得东北的土著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等发生了改变,并最终被汉人的习俗所同化。

这两大现象说明,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的东北文化是因为移民的出现而产生的,因为居民的迁移导致了文化发生迁移并进行融合,汉人文化融入了东北土著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东北文化。

二、东北的移民与文化
汉唐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越来越严重,领土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始有大量的中原文化进入东北。

与此同时,朝廷也派来官吏整治东北,随之而来的商贾也到东北进行经济活动,这些都为东北的土著人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发展,文人骚客也渐渐地涌入了东北,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著作,为东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清代迁移到东北的人数,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高峰。

在这期间,有很多富有文化修养的人迁移过来。

他们曾经居住在中原和江南,受过非常浓厚的汉文化教育。

他们的迁入,带来了宗法文化,给东北土著人民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

宗法文化、农耕文化、家长统治构成的儒家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东北文化中。

随之而来的儒家文化逐渐地停留在了东北文化中,成为东北文化的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象征。

仁、义、礼、智、信,在东北文化的作品中可以被看到,东北作家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价值观、生活习俗都被这种儒家文化所影响着。

在很多东北文化作品中,都充斥着儒家文化。

三、移民文化对东北的影响
(一)性格的影响
中原汉人迁移到东北,由于自然环境、土质、食物等原因,他们原本温文尔雅的性格随之发生了变化。

再加上东北人其本身具有的少数民族的粗犷、率直、豁达性格的影响,使得
中原汉人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

东北人的重情义、率直、乐于助人等淳朴的民风与关内人的含蓄、做事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二者的性格发生了融合,虽然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但较之过去有了很多的相似点。

(二)道德观念异化
中国文化对道德的规范是其他任何一个文化都无法比拟的。

但在东北,儒家道德规范远不像在关内那样被奉为金科玉律,在某些方面反而表现为一种冷眼相看的态度。

最突出的表现在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的淡化。

这种观念也使得东北的文学作品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文学作品显得更为离经叛道,这种特点与东北人的道德观念是息息相关的。

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入,东北人对于儒家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发生改变,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三)宗教观念的异化
在东北,宗教神秘色彩是一直存在的。

这种神秘色彩融入到东北的文化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上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特点。

宗教观念的异化表现在萨满的文化被中原人所吸纳改变,成为东北大地整体的信仰观念,这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四)艺术审美观念异化
反映地域艺术审美观念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地方戏曲,东北的地方戏曲就是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在形成之初就注入了一种异化因素,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性意识和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这在东北文学作品中也不难发现。

四、移民文化对东北作家的影响
移民文化对东北作家的影响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

他们的性格、价格观念等,由于移民的介入也发生了改变,并通过作品风格的转变表现出来。

移民受东北特殊的风土人情、时代环境影响,也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精神,使得东北的文学作品总是带着明显的异域风情。

文学作品中浓郁的宗教色彩,豪放的精神,广裹的场景描写等,都是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与东北文化融合在东北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的表露。

东北土著民族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性格带着刚毅、勇敢的特征,加上移民而来的关内人的冒险精神的渗入,使得东北的文化有着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不稳定性。

而且与其他的文化不同的是,在东北文化中,人们是赞扬流浪冒险精神的,冒险者、流浪者成为东北文学中非常鲜明、重要的人物形象《呼兰河传》《生死场》《流浪者之歌》等,都是关内移民的后代所创作的优秀作品,作者沾染的东北文化气息毫无保留地在这些作品中展现出来。

移民文化影响了他们的父辈,父辈的传统观念和东北文化的相互冲击又影响了他们,使得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而这都是与移民文化分不开的。

五、总结
东北文化的移民文化表现形态,是东北的土著居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人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东北的独特文化与移民文化是分不开的,移民所带来的经济、政治
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移民还带来了东北地区所没有的生活习惯、儒家思想和宗教信仰等。

正是这些移民文化的相互冲撞和重新整合,才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文化。

因此,东北的文化与东北移民文化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了移民文化才能更全面、更真实地接近东北文化,了解东北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