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
![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b6b95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f.png)
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指导意见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外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外贸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为此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旨在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二、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的政策背景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圳市政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积极推动金融支持外贸政策创新,以稳规模、优结构为主线,助力我国外贸企业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深圳金融支持外贸的政策举措应运而生。
三、稳规模策略1.优化融资渠道为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难题,深圳市政府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优化融资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来源。
鼓励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为外贸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2.降低融资成本深圳市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包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等。
3.提高融资效率为推动金融机构提高对外贸企业的服务水平,深圳市政府要求金融机构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
同时,推广应收账款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四、优结构策略1.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深圳市政府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深圳市政府对外贸领域创新型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助力企业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圳市政府通过金融手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五、金融支持措施1.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深圳市政府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外贸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和专项债券等金融支持。
2.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自身优势,为外贸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3.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深圳市政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外贸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c3b2f3fab069dc502201b3.png)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摘要】柯桥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布匹市场,外贸出口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的贡献几乎占了半壁河山。
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
从1998年至2003年,五年的时间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出口年均增长超过50%。
2004年时,柯桥纺织品自营出口达到32亿美元,占全国的20%。
2005年、2008年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两次受阻,说明布料外贸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虽然在大的国际形势使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的难度加大,但出口的份额和规模依然很大。
目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发展的态势是,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进行市场转换、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以自营出口为主体。
【关键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态势一、外贸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发展的简单回顾柯桥轻纺城坐落于千年历史古镇绍兴市绍兴县柯桥。
柯桥轻纺城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东、中、西、北”四大交易区19个专业市场,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营业房15000间,经营户近一万家,其中纺织品市场13个,经营户6000多个,经营面料1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
回顾柯桥纺织的发展历程,其步伐非常快。
为整合资源,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1988年10月1日,在当地政府的促动下,柯桥轻纺城也称中国轻纺城诞生。
仅仅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到1992年的时候市场成交额达16.6亿元,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场。
到了1994年,柯桥轻纺城市场成交额达到87.6亿元,是1992年的五倍多,至此全国轻纺专业市场“龙头”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但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之前虽然有一定的出口量,但份额太少。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给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受到沉重打击。
柯桥轻纺城痛定思痛,找到了症结,当时出口率太低仅有3%。
而在广东的一些沿海城市,加工制造业的出口份额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4829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9.png)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转变和对外贸易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这些政策存在相容性与激励性不足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应采取建立健全政策评价体系、以更加完善的竞争政策提高市场主体的规范化水平、通过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企业创新等措施,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内生动力还是外部压力,都要求中国进一步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不断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一、相关政策梳理(一)关于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针政策早在1995年3月中国颁布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中,就将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1995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技术为支撑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2007年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转变外贸增长广度,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结构调整,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2012年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出要推动对外贸易向结构优化、深度拓展和效益提升方向转变。
这些具有连续性的政策方针,构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总脉络。
为了有效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围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如2012年2月商务部等十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保持贸易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提升对外贸易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注重从速度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从依靠成本价格竞争向综合核心力竞争转变,从重出口创汇向实现贸易平衡转变,同时对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具体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
翻译练习——经济扩大内需
![翻译练习——经济扩大内需](https://img.taocdn.com/s3/m/e02836e4f90f76c660371a11.png)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进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继续作出贡献的同时,巨大的国内需求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应当而且有可能实现以国内需求为主。
中国保持固定资产投资以合理的规模和速度增长,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中国通过实行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更多的依靠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近年来,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均呈较快增长态势。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s the basic standing point and the long-term strategy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en China is shifting its method in export expansion, increasing import volume, enhancing protec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global trade and economy, with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mproved national income, upgraded consumption structure, tremendous domestic demand and broad national market are working as an engine, pow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ondition determines that China should and is able to realize a development based on domestic demand.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s growing in a rational scope and speed, push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Using proper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policies, China pumps up economy with more reliance on domestic demand. In recent years, both domestic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have shown a rapid growth.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品牌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品牌工作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17f1f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c.png)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品牌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1.17•【文号】国资发综合〔2017〕191号•【施行日期】2017.11.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其他规定正文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品牌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综合〔2017〕191号各中央企业:品牌是企业竞争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加强质量品牌工作是提高有效中高端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溢价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品牌工作,推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品牌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大力推动中央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到2020年,中央企业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有效中高端供给大幅增加,高附加值和优质服务供给比重进一步提高,打造一批质量水平世界一流的公司,培育一批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
强化企业在质量品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企业质量品牌建设能力。
坚持分类指导。
遵循质量品牌发展内在规律,结合生产制造、运营服务、工程建筑等行业企业特点,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对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进行分类推进。
坚持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质量和品牌工作,注重质量和品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发挥合力,多措并举,实现叠加效应。
坚持循序渐进。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前瞻性战略部署,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形成长效机制。
国发〔2015〕16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5〕16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c8eca11650e52ea551898db.png)
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口岸快速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这些都对口岸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现就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优化口岸服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建立规范口岸相关部门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
明确审查标准,承诺办理时限,不得违法提高审批门槛、延长审批时限。
健全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配套管理制度,优化内部核批程序,减少审核环节,在改进服务、高效便民的同时做到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研究探索实行联合审批、并联审批。
尽快制定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规范并发挥口岸相关行业协会作用,促进口岸通关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二)改进口岸通关服务。
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的系统性、及时性,进一步规范和公布通关作业时限。
推进口岸监管方式创新,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后移,把口岸通关现场执法减到最低限度。
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拓宽企业集中申报、提前申报范围,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增加进口。
完善查验办法,增强查验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检查检验比例。
对查验没有问题的免除企业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此类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
同时,加大对有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
对“走出去”企业在国外生产加工的符合我国要求的产品进口,予以通关便利。
大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存在问题及举措建议
![大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存在问题及举措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c407a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大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存在问题及举措建议各国的贸易往来正在伴随全球一体化走向频繁与深入。
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就意味着获得了更加重要的市场,在利润和知名度上都会提升若干个层次。
我国是国际贸易市场上重要的国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在各个层面都在影响着世界贸易。
笔者结合我国的贸易发展实际情况,阐述国家和企业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改善贸易环境,推动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标签: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举措2019年,发布《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党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做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清醒地认识外部贸易环境,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发挥了指导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大力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新的紧迫性任务。
一、我国当前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全球经济衰退在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形势亦不容乐观。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都将销售的重心从国际市场转回到了国内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趋于减少,各国的外汇储备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紧接着就是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率减弱,技术的革新速度变慢,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是日益恶化的外部环境,小到人口就业,大到外汇储备,都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东南亚国家的潜在威胁随着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显现,中国不再占据加工业出口第一的市场地位。
以前在中国投资建厂的企业,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了其他东南亚国家。
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销往欧美等国家的关税低,还可以避免一些贸易争端,就连中国的一些企业,都将工厂搬到了东南亚的国家。
例如2019年第一季度,越南吸引的外资金额是108亿美元,其中有52亿美元是来自于中国企业。
(三)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虽然随着我国贸易的规模逐年扩大,我国贸易出口经济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而是逐步向着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但是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产品品质都不及发达国家,整体的外贸竞争力较低,因此在开拓市场和获取利润方面也不如其他国家。
海南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海南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2870f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f.png)
海南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海南省商务厅,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口海关•【公布日期】2024.09.10•【字号】•【施行日期】2024.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海南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市、县、自治县商务、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税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商贸发〔2024〕125号)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要求,省商务厅等12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现予以印发。
海南省商务厅中共海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海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海口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2024年9月10日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根据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推动全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统筹谋划、突出特色、省市联动、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导向补足短板,围绕“打基础、谋发展、强保障”,释放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红利,推动要素资源集聚、成本下降,促进全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浅析
![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1d5c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浅析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新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通过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关务企业行业变革等方面的变化引起关务企业人才需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数字贸易;海关政策;关务与外贸服务;人才培养改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新趋势。
数字贸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传统模式,也为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行业的变化(一)国际贸易从传统贸易向数字贸易转型商务部发布的《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趋势报告 2022》中说明了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推动国际贸易服务、全球产业与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引擎。
数字贸易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带来了各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整合优化,为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注入新动能。
“传统贸易转型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转型为数字贸易以及传统贸易转型为数字贸易”,数据贸易、跨境网络社交服务等新型的数字贸易形式也不断出现,带来了国际贸易数字化革命性的变化。
(二)数字贸易推动了贸易便利化政策和措施改革随着贸易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海关和国家部委也不断推出促进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商的发展。
例如,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的通知》,商务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改革的指导意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等。
2023年海关更是进行了促进跨境贸易变化专项行动,通过推动口岸数字化转型、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无纸化放货,推进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应用试点,支持海外仓建设与跨境电商出口拼箱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安全畅通水平,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持续强化AEO企业培育和认证工作,拉长AEO企业享惠链条;提高RCEP证书签发效率,持续释放RCEP相关优惠政策红利,服务企业应享尽享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切实提升广大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0]15号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0]15号](https://img.taocdn.com/s3/m/9a0626f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8.png)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0〕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展改革委)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结合当前改革发展形势,现就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着力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二)总体要求。
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把加快国内发展与提升开放水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8e4559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1.png)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5.27•【字号】黑政办发〔2016〕56号•【施行日期】2016.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进出口贸易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办发〔2016〕56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5月27日黑龙江省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6号)精神,加快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步伐,进一步提升我省沿边开发开放质量和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部署,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着力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改革,提升口岸综合服务能力,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使口岸功能更加完善、物流快速发展、通道优势凸显,全面实现通关便利化、查验电子化、信息网络化、交通便捷化、口岸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任务全省口岸各查验单位按照加强数据共享,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总体要求,最大化地为客货通关提供便利。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1.取消“加工贸易备案(变更)、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余料结转、核销、放弃核准”“进境货物直接退运核准”“报关员资格核准”“报关单修改、撤销审批”等行政审批事项。
《货物进口证明书》签发、进出境客运班车备案、非政策性退税审批和审定完税价格的磋商等权限下放到各现场海关。
(责任单位:哈尔滨海关)2.落实国务院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取消代理报检企业、从事报检业务的快件运营企业注册登记审批和报检人员注册审批、报检人员资格考试有关要求。
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52cd8e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3.png)
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和《〃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外贸决策部署,做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外贸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我省进出口规模和经济外向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贸易创新数字赋能,增强国际综合竞争力,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强化跨周期调节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贸易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更好发挥外贸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作用,为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提供坚实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4年,全市外贸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贸易规模占全国份额稳步提升,进出口更趋平衡,贸易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明显提高,高能级外贸主体加快集聚,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贸易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到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力争突破1万亿元,进出口规模保持中西部领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主体突破3万家,培育10家国家级贸易双循环企业;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元,贸易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
三、工作任务(-)实施贸产融合提升行动。
1.夯实贸易发展产业基础。
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一批国家级和市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体系。
运用智能化技术推进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医药等传统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外向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加快推动研发设计、金融物流、〃互联网+ 〃等现代服务业与全市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实现品牌营销、研发设计、金融物流、〃数字化+〃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升。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16d245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73.png)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8.05.08•【字号】冀建市〔2011〕55号•【施行日期】2018.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水利(水务)局、科学技术局: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是做大做强全省建筑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条件。
为加快实现建筑业强省目标,全面提升全省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6部门,根据省政府2010年9月2日召开的“全省促进建筑业加快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落实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及时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反馈。
联系人:郭凤辉;联系电话:0311-87805388。
附件: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8年05月08日附件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筑业大省向强省跨越,全面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长数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全省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建筑业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
近年来,全省建筑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不仅改变了城乡面貌,完善了城镇功能,提高了城镇居民居住水平,而且大大增强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与浙江、江苏等建筑强省相比,我省建筑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为发展方式仍很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低,企业市场竞争严重趋同,基础设施和专业工程领域施工能力不足;科技进步与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高素质科技型人才紧缺,缺乏科技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有效激励机制;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差,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品牌工程和精品工程少等。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3975d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c.png)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22.01.07•【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国办发〔2021〕24号),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支持外贸新业态健康持续创新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反馈意见:一、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cn。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发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0号)(邮编:10080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字样。
三、将意见传真至:************。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22日。
附件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附件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1月7日附件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在“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和“尽职审查”三原则的基础上,境内银行可与依法取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许可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合作,为市场交易主体及个人提供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
本通知所称市场交易主体是指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外贸新业态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4fc511bed5b9f3f90f1c63.png)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外汇交易中心(同业拆借中心),交易商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灵活运用流动资金贷款、进出口信用贷款、保理贷款、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加强对有订单、有效益的进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出口。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信用增进等多种创新相互配合,拓宽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外贸的支持作用。
鼓励中国进出口银行增加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优惠贷款投放,简化优买、优贷项目和资金审批程序,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中小企业进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
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贸易扶持力度,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
三、积极发展融资租赁。
积极发展以有形动产为标的的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大型设备进出口。
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
四、简化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在“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和“尽职审查”三原则基础上,凭境内企业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五、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
跨国企业集团可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包括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等。
商务部提出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指导意见
![商务部提出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214be9adaef5ef7ba0d3cf4.png)
术 创 新 和 参 与 国际 竞 争 的 扶 持 力度 。 入 推 进 科技 兴贸 工 程 , 好创 深 搞 新 基 地 建 设 。提 升 加 工 贸 易 产业 产 品 层 次 , 长 加 工 贸 易产 业 链 条 。 延
加 强 出 口产 品 质量 促 进 工 作 .面 向企 业 提 供 进 出 口产 品 质 量检 验 标 准咨询服务 , 完善 出 口产 品 质量 全 过 程 监管 体 系 。 六 、 力推 进区 域 经 济协 调 发 展 。充 分 发 挥 开 发 区综 合 优势 , 大 促
点, 是保 增 长 的 根 本途 径 。 开 发区 要 抓 住 中 央和 地 方 扩 大 投 资 的机 各
通 过 制 定 优 惠 政 策 、 善投 资 环境 、 善 物 流 设 施 , 极 承 接 国 外 和 改 完 积
东 部 地 区 产业 转 移 . 力打 造 产 业 转 移 示 范园 区 。 极 探 索 投 资合 作 努 积
遇 , 时 调 整 财政 预 算 , 大 筹 融 资规 模 , 及 增 加大 基 本 建 设 投 入 , 中财 集
力 实施 一 批 基 础设 施 和 民 生 工程 建 设 。积极 与 国家 产 业 振 兴计 划 做 好 衔 接 , 力 争取 国家 重 点 产 业项 目和 产 业 基地 落 户开 发 区 。 导企 努 引 业拓 展 内销 市 场 , 强 抗 风 险 能 力 。 增 三 、 定 利 用 外资 规 模 , 高利 用 外 资 质 量 。 一 是进 一 步 完 善 投 稳 提 资环 境 , 不断 推 进 投 资 便 利 化 。将 创 建 政 策 透 明 、 政 规 范 、 商 便 行 营 利 、 平 竞 争 的投 资环 境 作 为 当前 提 升 我 国 引 资竞 争 力 的重 要 手 段 。 公 进 一步 清 理 涉 及外 商投 资 企 业 的收 费 和检 查 事项 ,大 力 构 建 政 府 公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提升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提升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dedad4d783e0912a2162ae8.png)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提升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新政[2013]2号【发布部门】新乡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3.21【实施日期】2013.03.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提升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新政[2013]2号)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4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2012〕9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实施我市对外开放带动主战略,增强全市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需要,是消化国内产能的需要,更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的需要。
外贸稳定增长,关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关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紧紧围绕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一)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的战略机遇,以我市六大优势支柱产业为依托,以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园区、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为载体,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港澳台、新马泰韩和欧美为主要引出地,依托园区、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加大我市招商引资的推进力度,大力引进出口型项目,特别是产业链条长、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项目,力争在引进出口型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国家级园区每年至少引进1个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省级产业集聚区每年至少引进1个出口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县(市)、区的产业集聚区每年至少引进1个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以推动我市产业和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由粗放向集约、由配套向总装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培育形成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新优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158866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6.png)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31•【字号】青政办[2011]305号•【施行日期】201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11]305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意见“十一五”时期,我省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以年均14%的增幅发展,2010年全省外贸总额达到7.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对全省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和社会稳定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二五”是我省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外贸发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开放度和外向度,增强开放型经济的贡献率,以外贸的快速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于全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按照“四个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走开放式发展道路,加快贸易与投资、外贸与内贸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外贸规模,保持进出口协调发展。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促进外贸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全省“四个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年均增长12%以上,略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长速度。
---到2015年,依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及中小企业工业集中区建设,培育形成3-4个特色优势产品出口基地。
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d10f811964bcf84b9d57b63.png)
外 贸发展方 式 , 一步 增强 外贸推 动经 济增 长 、 进 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 促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发 社会 和谐 、 扩大 国 际影响力 的作用 。为此 , 出如下 展 方 式 为主 线 , 提 以调 结 构 、 促协 调 为 重 点 , 深入 实 施
格 局变 革 的必然 要 求 。当前 , 国际 金融 危 机 影 响深
坚 持 东部 与 中西 部 协 调 发 展 , 实 现 外 贸 全 方 位 发
( ) 展 目标 。 三 发 今后 一 段时 期 , 国对 外 贸易 我
加快 转 变外 贸 发展 方 式 , 主 动适 应 国 际经 贸 展 。 是
一
步 优化 市 场 结构 , 固传 统 市场 , 巩 开拓 新 兴 市场 ,
值还 不 高 , 企业 研发 、 设计 等核 心 竞 争力 还 不 强 , 行 培 育周 边市 场 : 一 步优化 贸 易方式 结构 , 强 一般 进 做 业协调 能 力和政 府参 与 国际 贸易规 则制 定的能 力还 贸易, 提升加工贸易, 发展其他贸易。 不够 。要 巩 固贸易大 国地 位 、 动贸 易强 国进程 , 推 我 k hmoc m.o .n j . fo g vc x
1 9・
・
三、 要任务 主
业加 快 品牌建 设 , 动 品牌 、 推 技术产 品 贸易 。引导和
( ) 化外 贸 国际市 场 布 局 。在 巩 固传 统 市 鼓励 企业 采用 国内外先进 技 术标准 ,参 与 国际标 准 四 优
场、 培育周边市场的同时,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开 制 订 。 建立 国家 出 口产 品质量 风 险动 态 监测体 系 , 运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6〕41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6〕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c41c58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a.png)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意见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意见津政办发〔2016〕4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69号)精神,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深化对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积极对接国家实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市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
积极融入国家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利于我市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框架安排;有利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发展高水平的双向投资经济,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有利于开展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试验,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建立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工作机制建立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牵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市商务委组织的协调推动工作机制。
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统筹协调我市落实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点工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确保我国签署的多边、双边自贸协定在天津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组织研究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中日韩自贸协定、亚太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协定;积极探索在地方经济合作、产业园区共建等方面的发展机会,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三、举全市之力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一)进一步推动行政高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商贸发〔2012〕48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贸易大国地位逐步确立,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外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外贸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为此,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外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我国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传统外贸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适应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主动适应国际经贸格局变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更加复杂。
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
要适应国际经贸格局调整,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主动性转变。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动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举措。
我国已是贸易大国,但大而不强。
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外贸商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还不高,企业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行业协调能力和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还不够。
要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必须进行战略性转变。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促协调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着力提升外贸发展传统优势,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提高外贸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原则。
坚持出口与进口协调发展,促进贸易平衡;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升规模效益;坚持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增强互动作用;坚持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实现有效互补;坚持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外贸全方位发展。
(三)发展目标。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是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着力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提高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产品贸易,推动知识产权、品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
三、主要任务(四)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
在巩固传统市场、培育周边市场的同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拓力度。
综合考虑资源储量、人口规模、市场份额、战略地位等因素,选择若干个发展中国家市场进行重点开拓,逐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
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扩大自贸区伙伴市场规模。
加强政府对企业开拓市场的支持与服务。
鼓励行业组织帮助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外援助和经济合作,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发展,营造良好外贸发展环境。
(五)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
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发展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
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工业基础、交通区位等因素,重点支持部分中西部省(市、区),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外贸中的比重。
支持中西部地区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的出口产业转移。
加快重点边境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
(六)加快外贸转型基地建设。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轻工、纺织服装、医药、五金建材、新型材料、专业化工、摩托车、机床、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电力装备、电信设备、软件等重点行业专业型基地;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培育一批综合型基地;依托生产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企业型基地。
继续推进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
(七)加快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加快构建贸易平台,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级会展平台,培育若干个内外贸结合、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平台,培育若干个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培育若干个特色功能强、服务优化的进口促进平台。
加快建设国际营销网络,鼓励国内企业在境外建设一批品牌推广效果好的展示中心、区域辐射半径大的批发市场,建立一批市场渗透能力强的品牌专卖店等零售网点。
(八)提升出口商品品牌与质量。
鼓励出口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推动品牌、技术产品贸易。
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订。
建立国家出口产品质量风险动态监测体系,运用技术性措施引导和促进出口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和诚信自律。
完善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深化出口产品分类管理工作和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鼓励低碳排放、节能环保产品贸易,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九)提升加工贸易。
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有序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完善相关功能,引导加工贸易增量入区发展。
推动我国本土企业进入加工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大做强。
推动来料加工企业转型。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工作,培育和建设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及承接转移示范地,引导加工贸易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开展加工贸易。
(十)加快“走出去”带动贸易。
推动国内技术成熟的行业到境外开展装配生产,带动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出口。
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建立稳定的境外能源资源供应渠道。
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带动国内技术、标准“走出去”。
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我国重大技术标准在海外应用。
(十一)发展边境贸易。
扩大边境地区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实现兴边富民目标。
完善有关对边境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加大对边境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资金和信贷支持力度。
综合利用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特殊经济开发区等政策优势,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边境贸易发展的载体功能,促进边境地区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鼓励边境地区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边境贸易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发展服务贸易。
推动文化、技术、软件、中医药、动漫等服务贸易。
推动成熟产业技术出口,促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完善服务外包管理方式,提高承接能力和水平。
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财税体系,支持企业扩大服务出口,扶持统计、促进等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市场、防范市场风险提供服务。
(十三)促进贸易平衡。
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利用进口信贷、进口担保,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
推动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拓宽进口渠道,提升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定价权,完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
规范对网购、代购等新型贸易方式项下个人直接从境外购买消费品的管理。
利用关税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能源和原材料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进口。
继续落实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产品的进口零关税待遇。
做好进口公共信息服务,培育若干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十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继续推进“大通关”建设,强化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海关国际合作,不断完善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和检验检疫能力,完善检验检疫收费政策。
加强进出口环节的收费监管,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及各种摊派行为。
清理并逐步取消进口环节不合理限制,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程序,调减自动进口许可商品管理目录。
进一步简化商务人员出入境审批程序。
四、政策措施(十五)完善财税政策。
完善财政对外贸支持的稳定机制,推动外贸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
保持出口退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准确、及时退税。
发挥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优化进口关税结构,增强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
(十六)加强金融服务。
建立和完善与贸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
鼓励国内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进出口信贷业务,提升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贸发展的支持作用。
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进出口融资担保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进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导向作用,支持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货物、技术和服务的出口。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积极推进贸易收付汇管理制度改革。
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将结算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设在境内。
(十七)完善贸易及配套政策。
制订宽严适度的原产地规则。
完善原产地认证管理体系,稳步推进与原产地相关的贸易便利化进程。
改进许可证管理,加强贸易统计监测功能。
加强政策协调和衔接,促进贸易与利用外资、“走出去”协同发展。
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
支持有实力的再生能源企业增强境外再生能源获取能力。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深化多双边及区域经贸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多双边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五、体制机制保障(十八)改革管理体制。
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加快管理手段创新,建立公开透明、统一规范的外贸管理体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和守法经营。
完善外贸法律体系,包括与贸易有关的对外投资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与气候、贸易救济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运用资质、信用、技术、节能、环保、社会福利、劳动安全标准等准入手段,加强对敏感商品的管理。
推动商(协)会立法进程,充分发挥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
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建立健全外贸信用体系。
(十九)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按照应对有效的要求,统筹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健全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
加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全口径进出口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完善产业安全数据库,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依法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