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清洁生产指标参照表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汇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汇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汇总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对清洁生产进行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全面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汇总。

1.资源消耗指标:-物质消耗:包括原料、水等材料的消耗量。

-能源消耗:包括电力、油气等能源的消耗量。

-水消耗:包括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2.环境污染指标:-废水排放:包括COD、BOD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废气排放:包括颗粒物、SOx、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固体废弃物排放:包括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处置方式。

-噪声污染:包括噪声的分贝值和持续时间。

3.清洁生产措施实施情况:-环保投入:包括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所需的投入。

-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节能措施:包括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工艺的情况。

-环境管理系统:包括是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遵守相关环境法规等情况。

4.经济效益指标:-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和人工成本。

-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效率。

-生产能力:包括产能利用率和产出量。

5.社会效益指标:-员工健康安全:包括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设备。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

-产业链影响:包括对供应商和顾客的影响。

以上只是一个常见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汇总,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行业和企业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在进行清洁生产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区域环境的特点和政策法规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实践和优化生产过程。

采矿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

采矿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

采矿行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采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行业之一。

为了推动采矿行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型,建立和应用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和意义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生产方式。

采矿行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产业,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建立和应用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1.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采矿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可以规范采矿企业的生产行为,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负荷。

3. 提高企业竞争力: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建立和应用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采矿企业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原材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用于评估采矿企业的资源利用水平。

2. 废物排放控制: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指标,用于评估采矿企业的废物排放控制情况。

3.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组织设置、环境管理制度、环境培训等指标,用于评估采矿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

4. 产品质量和安全: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安全等指标,用于评估采矿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5. 社会责任履行: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慈善捐赠等指标,用于评估采矿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五、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清洁生产审核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自查自评:采矿企业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自查自评,了解自身的清洁生产水平,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清洁生产指标--铜冶炼业

清洁生产指标--铜冶炼业
原版的加密且不能编辑,做成了word版,供同行参考和使用。
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公司现状
评价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主体冶炼工艺
采用富氧闪速熔炼或富氧熔池熔炼工艺
采用不违背《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冶炼工艺
熔炼工序
最终弃渣含铜/%
≤0.6
≤0.7
≤0.8
烟气二氧化硫含量/%
≥20
≥10
≥6
吹炼工序
粗铜含硫/%
≤0.1
≤0.2
≤0.4
炉龄/d
≥240
≥150
≥80
精炼工序
反射炉
精炼周期/h
≤10
≤15
≤020
大修年龄/a
≥10
≥8
≥4
渣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燃油/%
≤1.0
≤2.5
≤4.5
燃煤/%
≤2.5
≤4
≤8
回转炉
精炼周期/h
≤6
≤8
≤12
渣率/%
燃油率/%
≤3
≤4.5
≤6
2.制酸工艺
二转二吸(或三转三吸),转化率≥99.8%
5.废气耐火材料
进行专门处理,回收铜、镁等
6.烟尘
回收治理
7.生产作业面废水
处理后回用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8.生产区初期雨水
处理后回用
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六.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2.组织机构
设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

清洁生产标准 煤矿开采

清洁生产标准 煤矿开采

指开采地下煤炭资源并进行物理加工的行业,可以划分为煤炭开采和煤炭洗选加工两个子行业。 煤炭开采业的产品是原煤(露天煤矿称为毛煤),煤炭洗选业的产品是不同粒径和灰分等级的商品 煤。 3.3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指落煤、装煤、运输、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 3.4 选煤水闭路循环
指选煤水中的煤泥全部厂内机械回收,洗水全部复用。 3.5 煤炭工业废水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MT/T 5014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 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 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煤炭采选业
≥95
≥90
≥70
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比例(%)
≥95
≥90
≥70
2. 井 工煤 矿工 艺与 装备
井下煤炭输送工艺及装备
井巷支护工艺及装备
3. 露 天煤 矿工 艺与 装备
开采工艺要求
4. 贮 煤装 运系 统
贮煤设施工艺及装备 煤炭装运
长距离井下至井口带 式输送机连续运输(实 现集控) 立井采用机车牵引矿 车运输 井筒岩巷光爆锚喷、锚 杆、锚索等支护技术, 煤巷采用锚网喷或锚 网、锚索支护;
煤层:含煤岩系中赋存的层状煤体,它是泥炭沼泽中植物遗体经泥碳化作用转变成的泥炭层, 被埋藏后又经煤化作用而形成。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煤层; 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10m的煤层;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煤层。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给出了煤炭采选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的指标要求见表 1。

矿山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

矿山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山项目的清洁生产技术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清洁生产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当一个建设项目全部指标达到一级或二级标准时,从清洁生产角度讲,该项目是一个好项目,可以接受。

当一个建设荐目全部指标达到三级标准,说明该项目在工艺、装备选择,资源能源利用,产品设计和使用,生产过程的废弃物产生量,废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做得一般,作为新建设项目,需要在设计等方面作较大的调整和改进,使之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当一个项目全部指标未达到三级标准,从清洁生产角度讲,该项目不可以按受。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部分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笔者列举铁矿采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铁矿采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选矿类)标指一级二级三级工艺装备要求破碎筛分采用国际先进的处理量大、高效超细破碎机等破碎设备,配有除尘净化设施。

采用国内先进的处理量较大、效率较高的超细破碎机等破碎设备,配有除尘净化设施。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旋回、鄂式、圆锥锤式破碎机等等破碎设备,配有除尘净化设施。

磨矿采用国际先进的处理量大、能耗低、效率高的筒式磨矿机、高压辊磨机等磨机设备。

采用国内先进的处理量较大、能耗较低、效率较高的筒式磨矿机、高压辊磨机等磨矿设备。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筒式磨矿、干式自磨、棒磨、球磨等磨矿设备。

分级采用国际先进的效率高的高频振动细筛分级机等分级设备。

采用国内先进的效率较高的电磁振动筛、高频细筛等分绵设备。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旋流分级、振动筛、高频细筛等分级设备。

脱水过滤采用国际先进的效率同、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效浓缩机和大型高效盘式过滤机等脱水过滤设备。

采用国内先进的效率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浓缩机和大型高效盘式压滤机等脱水过滤设备。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效。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清洁生产是指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是对清洁生产进行评价和监控的一套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的内容。

一、清洁生产指标体系1.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能耗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所需的能源消耗情况,如千克标准煤消耗量。

-物耗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消耗情况,如吨原材料消耗量。

-水耗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所需的水资源消耗情况,如立方米水耗量。

-资源利用率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单位产品产值所需的资源投入。

2.环境影响指标-废物排放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情况,如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等。

-污染物排放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如二氧化碳排放量、硫化物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生态破坏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如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

3.经济效益指标-能源成本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如能源成本占比。

-原材料成本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如原材料成本占比。

-环境治理成本指标:反映生产过程中环境治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如环境治理成本占比。

-经济效益指标:反映清洁生产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如销售收入、利润等。

二、清洁生产指标评价1.数据收集:收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资源利用情况、环境影响情况和经济效益情况。

2.指标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数值,反映清洁生产的状况。

3.指标分析:对计算得到的指标进行分析,判断清洁生产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确定改进措施。

4.指标比较:将企业的指标与行业标准或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评价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竞争力和领先程度。

5.绩效评价: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数值和比较结果,对企业的清洁生产绩效进行评价,确定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

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模板

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模板

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评价清洁生产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统计相关数据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清洁生产的效果和进展。

下面我们来制作一份关于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模板。

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模板| 序号| 企业名称| 评价指标1 | 评价指标2 | 评价指标3 | 评价指标4 ||---|---|---|---|---|---|| 1 | ABC公司| 80% | 90% | 85% | 75% || 2 | XYZ公司| 75% | 85% | 70% | 80% || 3 | 123公司| 90% | 95% | 80% | 85% |说明:- 序号:按照企业的排名顺序进行编号;- 企业名称:列出每家企业的名称;- 评价指标1:列出第一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如污染物排放减少率;- 评价指标2:列出第二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如资源利用率提高率;- 评价指标3:列出第三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如环境管理成本降低率;- 评价指标4:列出第四个评价指标的具体数据,如环保意识提高率。

以上表格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的清洁生产评价数据统计表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评价指标和数据收集的要点。

在制作表格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客观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情况。

常见的评价指标包括排放物减少率、资源利用率提高率、能源消耗减少率等。

2. 数据收集的方式:数据收集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数据统计系统、环保督察、第三方评估等途径获取数据。

3. 统计表格的展示形式:统计表格应该清晰简洁,便于查阅和分析。

可以采用表格形式或者图表形式展示数据。

4.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供参考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供参考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供参考)(一)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先决条件和评分表两部分。

先决条件属于否决项,有一项达不到不能参与绿色矿山遴选工作,各省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增加否决项;评分表是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六个方面对绿色矿山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1.计分办法评价总得分包括评价分值和加分分值,评价分值满分1000 分,加分分值最高80 分。

总得分=实际参与的评价指标总得分/实际参与的评价指标总分×1000+加分分值因矿种、开采方式不同,一个具体的矿山并不是所有评价指标都适合该矿的实际情况,对于不适合该矿实际情况的情形,相关指标不参与对企业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

评价分值只对涉及指标折算计分,即去除所有不涉及指标,将剩余指标的得分情况折合成千分制。

如评价某露天煤矿时,涉及到井工矿山专用的指标不参与评估,例如所有参与评估的指标为120 项总分为900 分,而对这120 项评估后得分为720 分,加分分值为10 分,则该矿山最后得分为720/900*1000+10=810 分。

2.达标说明(1)一级指标(见评价指标表)得分(折合后得分)不能低于该一级指标总分值的70%。

如,“矿区环境”一级指标评价总分值160 分,该一级指标得分高于112 分才算达标。

(2)总得分不能低于750 分(包括附加分)。

(3)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绿色矿山“达标线”进行适当调整。

3.其他说明(1)某一指标评分说明中属于扣分项,则扣完为止;(2)某一指标评分说明里属于增分说明,增至该项指标总分为止;(3)所有得分必须有依据并要保留证明材料,在“评估情况”栏里写明得到相关分值的原因;如果需要填写内容较多,可以在评估报告中重点描述。

(4)缺少支撑材料或证明材料不得分;(5)对于调查问卷、现场考试、专家打分取平均值等评估方式需要在“评估情况”说明里进行详细描述。

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黄金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尾矿库中的水,包括进入尾矿库或临时贮存场中的工艺水和天然降水。氰化堆浸工艺中 废水指堆场停止生产后产生的水,包括洗堆水、处理后的水。 3.9 含氰废水
进入尾矿库或临时贮存场的含氰工艺水。 3.10 浮选废水
浮选工艺中进入尾矿库的工艺水。 4 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选取说明
本指标体系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进行指标选取。根据评价指标 的性质,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种。
定量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 最终目标的指标,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定性指标根据国 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 选取,用于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4.2 指标基准值及其说明
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 在定量评价指标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 评价基准。本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依据是: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 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的执行国家要求的数值;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 标尚无明确要求的,则选用国内大中型黄金行业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 上水平的指标值。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按“是” 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4.3 指标体系 黄金行业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 4-1~表 4-9。 表 4-1 黄金采矿(露天开采)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表 4-2 黄金采矿(地下开采)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0.9 ≤0.08
≤1.3 ≤0.10

清洁生产标准 铁矿采选业_REDUCED

清洁生产标准 铁矿采选业_REDUCED

4. 1 指标分级...........................................................................................................................2
4. 2 指标要求...........................................................................................................................3
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 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4
本标准将铁矿采选行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2
HJ/T294-2006
铁矿采选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露天开采类)的指标要求见表 1。
2
以下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
效。
GB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
GB12998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12999
水质 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13456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7119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1
.......................................................................................................................................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清洁生产标准目录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及清洁生产标准目录

序号文件名称1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搞)3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4铅锌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5生物制品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与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6再生橡胶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7稀土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8电子器件(半导体芯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9电力行业(燃煤发电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10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1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2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改委发布30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目录序号名称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8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9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0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7涂料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8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19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1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2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3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4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6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7电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8黄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9有机磷农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0日用玻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环境保护部发布56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目录序号名称1石油炼制业(HJ/T125-2003)2炼焦行业(HJ/T126-2003)3制革行业(猪轻革)(HJ/T127-2003)4啤酒制造业(HJ/T183-2006)5食用植物油工业(HJ/T184-2006)6纺织业(棉印染)(HJ/T185-2006)7甘蔗制糖业(HJ/T186-2006)8电解铝业(HJ/T187-2006)9氮肥制造业 (HJ/T188-2006)10钢铁行业 (HJ/T189-2006)11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环氧乙烷/乙二醇)(HJ/T190-2006)12汽车制造业(涂装)(HJ/T293-2006)13铁矿采选业(HJ/T294-2006)14电镀行业(HJ/T314-2006)15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HJ/T315-2006)16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HJ/T316-2006)17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HJ/T317-2006)18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HJ/T318-2006)19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HJ/T339-2007)20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HJ/T340-2007)21电解锰行业(HJ/T357-2007)22镍选矿行业(HJ/T358-2007)23化纤行业(氨纶)(HJ/T359-2007)24彩色显象(示)管生产(HJ/T360-2007)25平板玻璃行业(HJ/T361-2007)26烟草加工业(HJ/T401-2007)27白酒制造业(HJ/T402-2007)28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29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 )30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31化纤行业(涤纶)(HJ/T429-2008)32电石行业(HJ/T430-2008)33石油炼制业(沥青)(HJ443-2008)34味精工业(HJ444-2008)35淀粉工业 (HJ445-2008)36煤炭采选业 (HJ446-2008)37铅蓄电池工业 (HJ447-2008)38制革工业(牛轻革)(HJ448-2008)39合成革工业 (HJ449-2008)40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HJ450-2008)41葡萄酒制造业 (HJ452-2008)42水泥工业 (HJ467-2009)43造纸工业 (HJ468-200944钢铁行业(铁合金)(HJ470-2009)45氧化铝业(HJ473-2009)46纯碱行业 (HJ474-2009)47氯碱工业(烧碱) (HJ475-2009)48氯碱工业(聚氯乙烯)(HJ476-2009)49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HJ510-2009)50粗铅冶炼业(HJ512-2009)51铅电解业(HJ513-2009)52宾馆饭店业(HJ514-2009)53铜冶炼业(HJ558-2010)54铜电解(HJ559-2010)55制革工业(羊革)(HJ560-2010)56酒精制造业(HJ581-2010)发布时间状态2013、09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1征求意见稿2013、10征求意见稿2013、13征求意见稿2013、14征求意见稿2014、01征求意见稿2013、05征求意见稿2013、05征求意见稿2013、01试行2014、2、26试行2014、2、26试行实施时间2005、52005、52005、52005、5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6、12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42007、72007、72007、72007、72007、72007、72007、9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2009、2发布时间实施时间2003-4-182003-6-1 2003-4-182003-6-1 2003-4-182003-6-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7-32006-10-1 2006-8-152006-12-1 2006-8-152006-1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6-11-222007-2-1 2007-3-282007-7-1 2007-3-282007-7-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2007-10-1 2007-8-152007-10-1 2007-12-202008-3-1 2007-12-202008-3-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4-82008-8-1 2008-9-272008-11-1 2008-9-272008-11-1 2008-9-272008-11-1 2008-11-212009-2-1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1-212009-2-1 2008-12-242009-3-1 2009-3-252009-7-1 2009-3-252009-7-1 2009-4-102009-8-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8-102009-10-1 2009-11-162010-1-1 2009-11-132010-2-1 2009-11-132010-2-1 2009-11-302010-3-1 2010-2-12010-5-1 2010-2-12010-5-1 2010-2-12010-5-1 2010-6-82010-9-1发布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部和信息化部。

清洁生产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

一、清洁生产指标
1.原材料指标25:毒性7、生态影响6、可再生性4、能源强度4、可回收利用
性4。

2.产品指标17:销售3、使用4、寿命优化5、报废5
3.资源指标29: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10、单位产品能耗11、单位产品物耗8
4.污染物产生指标29:废水产生指标10、废气产生指标10、固体废物产生指
标9
二、等级划分标准
清洁生产:大于80 传统先进70-80 一般55-70 落后40-55 淘汰:小于40
案例
某造纸厂,年纸浆能力为2.35*104t,其中化学草浆1.7*104t,磨木浆0.65*104t,拟在该造纸厂扩建2.0*104t的化学草浆,0.65*104t的磨木浆,使制浆总能力达到5*104t/a,其中草浆3.7*104t/a,磨木浆1.3*104t/a,同时配套日处理110吨的黑液固型物碱回收装置,使企业废水排放达标。

该造纸厂集中制浆工程还包括2*104t/a 的浆板生产能力,建成后将替代该地区另外四家造纸厂四条制浆线共计3.6*104t/a的分散制浆。

清洁生产指标

清洁生产指标

一、清洁生产指标
1.原材料指标25:毒性7、生态影响6、可再生性4、能源强度4、可回收利用
性4。

2.产品指标17:销售3、使用4、寿命优化5、报废5
3.资源指标29: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10、单位产品能耗11、单位产品物耗8
4.污染物产生指标29:废水产生指标10、废气产生指标10、固体废物产生指
标9
二、等级划分标准
清洁生产:大于80 传统先进70-80 一般55-70 落后40-55 淘汰:小于40
案例
某造纸厂,年纸浆能力为2.35*104t,其中化学草浆1.7*104t,磨木浆0.65*104t,拟在该造纸厂扩建2.0*104t的化学草浆,0.65*104t的磨木浆,使制浆总能力达到5*104t/a,其中草浆3.7*104t/a,磨木浆1.3*104t/a,同时配套日处理110吨的黑液固型物碱回收装置,使企业废水排放达标。

该造纸厂集中制浆工程还包括2*104t/a 的浆板生产能力,建成后将替代该地区另外四家造纸厂四条制浆线共计3.6*104t/a的分散制浆。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 原煤质量指标:包括煤的灰分、硫分、挥发分、焦渣特性、固定碳、热值等。

2. 煤矿环境指标:包括采掘过程中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情况以及煤矿生产所产生的噪音、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3. 采掘技术指标:包括燃烧利用技术、输运及堆存技术、煤分选技术、回收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4.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发电效率、热能利用效率等指标。

5.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煤的综合利用效率、煤炭产品、副产品、废弃物和废水的利用率等。

6. 节能减排指标:包括对煤炭加工、燃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废气废水减排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7. 煤炭品牌价值指标:包括煤炭品牌知名度、商业价值、社会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8. 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包括煤炭企业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承担的责任和作为社会公民的义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七: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5
100
矿井瓦斯抽采率(高瓦斯矿井)

4
40
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15
电能消耗
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25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评估和衡量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一套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是指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以下是一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示例。

1.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利用率: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水、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能源消耗率: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与产出产品的比值,反映了能源的使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率: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与产出产品的比值,反映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原材料利用率: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与产出产品的比值,反映了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2.废物排放指标-废水排放量: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反映了企业的废水处理能力和水污染控制水平。

-废气排放量: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排放量,反映了企业的废气处理能力和空气污染控制水平。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反映了企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水平。

3.环境风险控制指标-潜在环境风险评估: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如爆炸、泄露、污染等,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应急处理能力:评估企业面对紧急环境事件时的预案和应急处理能力,以保障企业员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生态效益指标-生态保护面积:评估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包括植树造林、河道治理等生态修复行动。

-生态修复效果:评估企业生态修复措施的执行情况和修复效果,如湿地恢复、栖息地保护等。

5.员工安全与健康指标-工作条件:评估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工作条件,如通风、照明、噪音等,以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发生率:评估企业员工职业病的发生率,反映了企业对员工健康的关注和保障程度。

6.社会责任指标-社会捐赠额度:评估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力度,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就业机会:评估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企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的指标

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的指标

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的指标文章主题标签:山东清洁生产咨询 山东清洁生产审核咨询 济南清洁生产咨询公司根据建立清洁生产标准体系的原则,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应能覆盖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各个主要环节,尤其对生产过程,既要考虑对资源的使用,又要考虑污染物的产生。

下面给出了一个参照(原材料、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产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例子。

(1)原材料、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原材料指标应能体现原材料的获取、加工、使用等各方面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因而可从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这五个方面建立指标。

①毒性。

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生态影响。

原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

例如,露天采矿就比矿井采矿的生态影响大。

③可再生性。

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

例如,矿物燃料的可再生性就很差,而麦草浆的原料麦草,其可再生性就较好。

④能源强度。

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程度。

例如,铝的能源强度就比铁高,因为铝的炼制过程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⑤可回收利用性。

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

例如,金属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比较好,而许多有机原料(如酿酒的大米)则几乎不能回收利用。

(2)产品指标对产品的要求是清洁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产品的销售、使用过程以及报废后的处理处置均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有些影响是长期的,甚至是难以恢复的。

此外,应考虑产品的寿命优化,因为这也影响到产品的利用效率。

①销售。

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即从工厂运送到零售商和用户过程中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使用。

产品在使用期内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③寿命优化。

在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寿命越长越好,因为可以减少对生产该种产品的物料的需求。

但有时并不尽然,例如,某一高耗能产品的寿命越长则总能耗越大,随着技术进步有可能产生同样功能的低耗能产品,而这种节能产生的环境效益有时会超过节省物料的环境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寿命越长对环境的危害越大。

企业清洁生产指标

企业清洁生产指标

企业清洁生产指标(1)原材料指标毒性:低毒;能源强度:低;生态影响:良好;可回收利用性:良好;可再生性:良好。

(2)产品指标销售:良好:寿命优化:中度:使用:良好;报废:良好。

(3)资源指标单位产品耗新鲜水量:51m3/t产品:单位产品物耗:耗废纸(含国内优质废牛皮纸和商品浆)1.125t/t产品。

(4)污染物产生指标废水产生量:48.4m3/t产品;BOD5产生量:16.9kg/t产品;CODcr产生量:53.2kg/t产品:SS产生量:43.6kg/t产品。

2.2.2指标分析(1)定性指标评价原材料指标及产品指标评价结果见表1.1、1.2。

表1.1原材料指标评价结果表1.2产品指标评价结果(2)定量指标评价资源指标及污染物产生指标见表1.3、1.4,其指标权重及等级分值是参照国内目前同类生产线水平给出。

表1.3资源指标评价结果表1.4污染物产生指标评价结果累计四项指标的得分为77.1分,与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要求(见表1.5)相比较,该项目总体上在国内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表明该项目虽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也说明该项目还存在一定的清洁生产机会。

表1.5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分值要求2.3清洁生产建议2.3.1加强原辅材料管理对废牛皮纸的回收进行科学管理、分类回收。

科学合理地对废牛皮纸进行回收分类,可以达到分级处理,物尽其用的目的,提高回收质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

2.3.2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循环利用率项目的废水循环率达78.7%,为提高废水的循环利用率,实现白水的封闭循环可采取如下措施:减少由制浆带来的含有溶解物的水量:减少抄纸系统中清水的用量,具体作法是将浓白水循环再用,无需清水之处全部使用白水,需用清水之处使用净化后的白水;多余白水采取措施回收纤维;白水回收系统建议除微滤回收纸浆外加上深度处理(气浮工艺),回收后的白水洁净度较高,尽量代替新鲜水重复使用。

(来源:互联网)在充分利用白水代替新鲜水后,经废水处理站处理就可以回用到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段(如碎浆),可使废水的排放量进一步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国内先进的机械化程度高的装药车、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厚矿体采用机械装药,薄矿体采用人工装药
运输
采用高效、规模化、配套的机械运输体系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机械化运输体系,配有除尘净化设施
提升
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提升系统
采用国内先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提升系统
采用国内较先进的提升机系统
通风
采用配有自动控制、监测系统的通风系统,采用低压、大风量、高效、节能的矿用通风机
采用大风量、低压、高效、节能的矿用通风机
排水
满足30年一遇的矿井涌水量排水要求
满足20年一遇的矿井涌水量排水要求
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要求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回采率%
≥90
≥80
≥70
贫化率%
≤8
≥12
≥15
采矿强度t/m2.a
≥50
≥30
≥20
电耗kw.h/t
≤10
≤18
≤25
三、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废石综合利用率%
≥30
≥20
≥10
四、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机构
建立并有专人负责
环境管理制度健ຫໍສະໝຸດ 、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并纳入日常管理
较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计划
制定近、远期计划并监督实施
制定近期计划并监督实施
制定日常计划并监督实施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记录运行数据并建立环保档案
记录并统计运行数据
污染源监测系统
对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等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定期监测
五、土地复垦
1)具有完整的复垦计划,复垦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
2)土地复垦率达到80%以上
1)具有完整的复垦计划,复垦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
2)土地复垦率达到50%以上
1)具有完整的复垦计划;
2)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
六、废物处理与处置
应建有废石贮存、处置场,并有防止扬尘、淋滤水污染、水土流失的措施
表8-1铁矿采选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地下开采类)
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工艺装备要求
凿岩
采用国际先进的信息化程度高、凿岩效率高、配有除尘净化装置的凿岩台车
采用国内先进的信息化程度高、凿岩效率高、配有除尘净化装置的凿岩台车
采用国产较先进的配有除尘净化装置的凿岩设备
爆破
采用国际先进的机械化程度高的装药车、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