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全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肺炎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全文)

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POP)为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类型,占所有医院获得性肺炎的50%[1],往往影响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不利于患者康复,应当予以重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POP相关标准和防控指南。

由于缺乏统一的POP定义,国内外调查研究报道的POP发生率差异较大。就外科手术而言,几项大样本的国外调查研究显示,POP的发生率为0.9%~1.6%[2,3,4,5],但Murff等[6]的调查数据则达到了15.8%(222/1 405)。国内关于POP整体性的调查研究多限定于特定部位的手术,故暂无外科手术整体POP的发生率数据。不同手术部位和同一手术部位的POP发生率差异也较大。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口腔癌、食管癌、肺癌、心脏、头颈部和上腹部大手术的POP发生率往往较高。口腔癌手术POP发生率可达30.6%[7];食管癌手术POP发生率为8.7%~28.3%[8,9,10,11,12,13];肺癌手术POP发生率差异较大,为2.2%~31.7%[14,15,16,17,18,19,20];心脏手术POP发生率差异也较大,为1.5%~32.0%[21,22,23,24,25,26,27];头颈部手术POP发生率为12.7%~27.2%[28,29,30];上腹部大手术POP发生率为 6.7%~39.0%[31,32,33],其中肝脏手术POP发生率为 1.8%~

22.7%[34,35,36,37,38],胃肠道手术POP发生率为 2.3%~

23.7%[39,40,41,42,43]。其他手术部位的POP发生率则相对较低,如结直肠手术(1.9%~4.3%)[44,45]、妇科手术(0.3%~1.2%)[46,47]和关节手

术(0.3%~3.6%)[48,49]等。国内研究数据主要集中在胸部和上腹部大手术,各研究报道的发生率差异也较大,为 1.3%~34.7%[50,51,52,53,54,55,56,57]。其他部位研究数据则较少,如结直肠手术(4.6%~21.0%)[58]、膀胱手术(4.7%)[59]和颈椎手术(2.1%)[60]等。

国内外研究显示,POP的影响因素较多,但不同手术部位的POP危险因素不同,研究结果差异也较大,也缺乏多中心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归纳起来,其危险因素可分为两种,即不可调整的危险因素和可调整的危险因素[61,62,63,64,65,66,67]。不可调整的危险因素:客观存在、无法进行调控的危险因素,如年龄(≥70岁)、性别(男性)、手术部位(上腹部和胸部)及全身麻醉等。可调整的危险因素:可通过前期或后期干预而调整的危险因素,如需肠外营养、术前肺炎、手术麻醉时间>3 h、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休克、肺不张、腹腔积液、吸烟、肥胖(也有研究显示其不是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时间长、气管切开后气道开放时间长、机械通气、侵入性治疗、留置鼻胃管、术后住院≥15 d、喉返神经麻痹、血尿素氮高、失血量大、血糖高、酗酒、心房颤动和术后卧床时间长等。POP的后果主要体现在可能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造成患者呼吸机依赖,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影响患者预后,造成病死率增高,还可能会增加ICU接诊量、患者再住院率、患者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消耗等。目前,关于POP的后果研究多为单因素分析,缺乏多因素分析。国内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POP增加患者病死率方面。Simonsen等[68]在对手术患者一项长期的随访过程中发现,术后发生肺炎者生存时间在31~365 d内的病死率为21.6%,而未发生者的病死率为16.8%;术后发生肺炎者生存时间在

1~5年的病死率为62.2%,而未发生者病死率为53.0%。加拿大一项连续5年的队列研究表明,4 033名患者中,378名POP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远低于未发生POP者(62.8%比73.8%,P<0.001)[69]。POP不仅病死率高,还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给社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失。许缤等[70]研究数据表明,胸外科POP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 d[70]。美国每年因POP要多花费12~20亿美元[71]。Thompson 等[72]通过对618 495名腹腔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发现,发生POP的患者病死率远远高于未发生者(10.7%比1.2%,P<0.001),其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高于未发者(17.10比6.07 d,P<0.001)。并且POP患者将平均增加75%的住院费用。Thompson等[73]通过对13 292名腹腔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术后发生肺炎的患者病死率为10.7%,平均增加33.34 d的住院时间,平均增加125 614美元的住院费用。Sabat等[74]报道,POP的病死率高达48%,在ICU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为9.5%~90%,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约8 d,医疗费用增加2~12倍。

因此,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POP判断和防控指南,成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领域的迫切需要。我们对POP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综合国内感染控制领域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达成了POP 的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归纳了POP的定义、判断标准、防控措施和监测方案,并提出POP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POP的防控提供参考指导。

1 POP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尚无POP的统一定义,各文献报道中POP定义的差别主要体现在POP的时间范围上。较多文献将POP定义为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30 d内新发的肺炎[75,76,77,78,79,80]。也有研究将POP定义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直到出院期间发生的肺炎(若30 d内出院则仍然要追踪到术后第30天)[65]。但也有不少研究并未给出POP的具体时间范围。

结合我国情况并兼顾可操作性,本共识将POP定义为: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30 d内新发的肺炎,包括出院后但在术后30 d内发生的肺炎。

2 POP的判断标准

2001年,我国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81],该标准中包括了下呼吸道感染(含肺炎)的诊断标准。2012年,我国卫生计生委进一步发布了肺炎的诊断标准——《肺炎诊断》(WS 382-2012,2013年2月1日实施)。两个标准各有优缺点。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肺炎感染诊断标准的优点:措辞简单、便于医院感染监测人员记忆和理解。缺点:(1)确诊需咳嗽、咯痰等症状,但部分POP患者可能无咳嗽、咯痰,而表现为气紧或神志改变;(2)确诊需湿啰音,而病程记录上常无记录,监测时可能遗漏部分病例;(3)部分患者(尤其是ICU患者)常为床旁胸片,监测人员常无法判断是否有新发浸润影或改变;(4)症状较为主观,且发热和白细胞总数未给出增多的量化标准,可操作性也较差。此外,该标准正在修订中。

《肺炎诊断》的优点:(1)首先基于胸片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有临床症状才判断为肺炎,相对较为客观;(2)临床症状并不只有简单的咳嗽、痰粘稠、湿啰音,更为详细、多样和具体,且为四选二,更全面,在一定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