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一轮复习物质溶解的量

合集下载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_6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_6

《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第2节《物质溶解的量》的第二课时,包括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作为不可缺少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成分比较复杂的化学物质,也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类分散体系。

在上册化学就经常遇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等。

学生虽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现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没有从化学角度去研究。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物质溶解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下一章酸、碱、盐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情况,依据课标具体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溶解度的定义;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2.通过学习溶解度曲线,了解如何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度,如何应用溶解度曲线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及其随温度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方法。

2.通过学习溶解度概念,初步了解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的重要方法。

3.通过学习溶解度曲线,理解溶解性和溶解度概念在混合物分离提纯方面的重要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事物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化学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及应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溶解度概念及应用。

3.通过问题解决,巩固本节重点。

九年级化学7.2 物质溶解的量粤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7.2  物质溶解的量粤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7.2 物质溶解的量粤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7.2 物质溶解的量1.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

3.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二. 教学重点:对饱和溶液、溶解度的理解三. 教学难点:溶解度四. 教学过程:7.2 物质溶解的量(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溶液?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澄清石灰水、稀盐酸这两种溶液中溶质分别是什么?氢氧化钙、氯化氢气体(二)讲授新课1. 饱和溶液和不饱溶液提出问题日常生活的经验可以告诉我们,糖、食盐易溶解在水中,但是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糖或食盐呢?⑴演示实验: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mL水,然后分别不断地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糖和食盐的晶体,边加边振荡。

观察现象:开始,糖和食盐晶体不断溶解,形成透明溶液;最后,大量加入糖和食盐晶体,开始出现晶体不溶解的现象。

(两个烧杯中,糖和食盐晶体都有剩余)⑵小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糖和食盐晶体并不能无限制地溶解⑶总结归纳得出: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⑷问:判断某温度下,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什么?答:加入溶质的晶体,看是否能溶解,不溶则是饱和溶液,否则为不饱和溶液。

(或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晶体存在等方法。

)提出问题在讲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实验①加热上述含有糖晶体的溶液:观察现象:温度升高后,原来没溶解的糖又溶解了小结:升高温度时,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实验②向含有食盐晶体的试管中加入30mL水;观察现象:加水后,原来没溶解的氯化钠又溶解了小结:加水后,原来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总结: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的情况下,原来饱和的溶液就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7.2《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7.2《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

7.2《物质溶解的量》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能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知道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和溶液的浓稀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感知,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从而得出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试验培养动手分析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玻璃棒、烧杯、药匙、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硝酸钾、氯酸钾、水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与精讲等方法相结合【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 不饱和石灰水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和浓溶液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概念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生活引入,采用提问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导入新课形式多样,通过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引出概念,学生形成多方面认识,分析引导,完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逐渐完善饱和溶液的定义,并结合实验分析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的转化,深化概念。

同时我体会到探究式教学符合当前形势下专心倾听,有效表达的总体要求,也符合我校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

升温、增加溶剂降温、增加溶剂降温、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温、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物质溶解的量 一九年级下册化学科粤版(2012)

物质溶解的量 一九年级下册化学科粤版(2012)

7.2 物质溶解的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D.25 g乙物质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D.一定质量的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海水“晒盐”的过程利用的是蒸发结晶B.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C.钙片最好嚼服,这样可以增大钙片与胃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D.打开汽水瓶盖,会喷出大量泡沫,是因为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逸出所致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不能是液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喝汽水后打嗝,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5.小明同学在家里自制汽水(加入的白糖全部溶解),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中所得白糖溶液的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1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摇匀放入冰箱后无碳酸氢钠析出D.℃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溢出B.喝下汽水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拧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D.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氯化钠溶液蒸发适量水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D.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8.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B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C .氢气燃烧生成水的质量D .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 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地壳中元素含量:O Al Si −−−−→由高到低B .氮元素质量分数:323 NaN NaNO NaNO由大到小−−−−−−−−→ C .金属活动性顺序:Fe Al Cu由强到弱−−−−−→ D .物质的溶解性:()322CaCO Ca OH CaCl由大到小−−−−−−−−−→ 10.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B.向盛有MnO2烧杯中不断滴入H2O2溶液C.分别向等质量金属Mg和A1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稀硫酸D.取等质量的金属X、Y、Z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则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Z>Y>X1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小于乙C.分别将t2℃时的甲、乙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 .t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5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 .溶液一定是液态D .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13.将固体X 加入水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是43NH NO ,Y 是3KNOB .X 是NaOH ,Y 是3KNOC .X 是CaO ,Y 是3KNO 水D .X 是43NH NO ,Y 是()2Ca OH14.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B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H 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则CO 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 15.下列各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图乙: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C .图丙:溶质种类也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 .图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 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二、填空题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

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科粤版)

物质溶解的量(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科粤版)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 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 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探究实验 硝酸钾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实验
硝酸钾
加水 搅拌
饱和溶液
剩余固体 溶解,可 能变为不 饱和溶液
固体 剩余
固体和溶 液均分2份
饱和溶液
析出固体,变 为饱和溶液
加热冷却Biblioteka 饱和溶液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
全部溶解
有固体剩余
15ml 水 室温下
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一、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继续加溶质
完全 溶解
部分 溶解
T ℃ 定量的水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
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 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D、无法判断
思考讨论
5、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 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 变化规律的是( C )
①加溶剂 ②升温 饱和溶液
①加溶质 ②降温 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2)特殊情况
Ca(OH)2
①加水 ②降温
饱和溶液 ①加Ca(OH)2 ②升温 ③蒸发水
Ca(OH)2 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此说法是否正确?
不完全溶解 浓度小
Ca(OH)2的饱和溶液
完全溶解 浓度大
第七章 溶 液
7.2物质溶解的量

7-2物质溶解的量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7-2物质溶解的量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2)曲线表示溶质在不
130 120
A
A ﹥B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随温 110
A=B
100
度变化的情况;
90
80
(3)两曲线上的交点表
70
60
示该点温度下两种溶质 50
40
的溶解度相同;
30
20
B
(4)可对比在相同温度 10
下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的 大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思考4: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呢?
相同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同种溶质, 看是否能继续溶解。
实验操作: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 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 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约 一半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 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是否继续溶解。 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这种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思考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2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40克氯化钠,充分搅拌,杯底有 未溶解的氯化钠,说明此时是氯化钠的 饱和溶液 。再向其中 加入10克的糖,糖 会 (填会或不会)溶解。
说明:此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对于蔗糖来说属于不饱和 溶液。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下 7.2 物质溶解的量 课件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下   7.2 物质溶解的量    课件
专题 溶液
基本框架:
一、溶液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二、化学实验 三、溶液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知识回顾
一、基本概念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溶液 ------溶剂,溶质.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混合物
3.某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有放热或吸热现象
知识回顾
(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概念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 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计算、称量、溶解 • (二)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
1.过滤 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或说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固体物质。
①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滤纸。
②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知识回顾
2.结晶 是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方法主要有: (1)蒸发溶剂法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浓溶液和稀溶液---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知识回顾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升温、加溶剂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知识回顾
(三).粗盐提纯的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结晶
知识回顾
四、溶液的计算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科粤版)

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科粤版)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趋势: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了该物质的溶 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小
➢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如 硝酸钾 ➢曲线比较平缓,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如氯化钠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思考讨论
1体积溶剂(水) 饱和
比值的位为 1 温度和压强
固体溶质一般随温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变化规律 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
除熟石灰例外

四、课堂小结
固体溶解度 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条件:温度 标准:100g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以 “克(g)”为单位
影响因素:温度
溶解度曲线
3.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压强:压强越大,溶解气体多 (2)温度:温度高,溶解越少
三、气体的溶解度
3.描述以下现象的原理
4.思考: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有何异同?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影响因素
固体溶解度(S) 在一定温度下
100g 溶剂(水) 饱和 g 温度
气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101KPa时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 示温度,由上表的数据通过描点 法绘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即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点 曲线上的点:表示点所对应温度下的 该物质的溶解度
(2)交点 交点所对应的温度下,不同物质的 溶解度相同
第七章 溶 液
7.2物质溶解的量
问题导入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物质溶解的量》学案新版精选汇总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物质溶解的量》学案新版精选汇总

科粤教版初中化学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科粤教版初中化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7.2物质溶解的量【学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2.了解固体溶解度的含义,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与影响因素。

【旧知回顾】1、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的混合物,叫溶液。

2、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被溶解的物质叫做。

【新知学习】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__。

在改变温度或溶剂量的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因此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饱和”“不饱和”才又确定的意义。

2、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要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饱和溶液要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的浓稀和溶液的饱和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

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溶解是否达到最大限度,受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的限制,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关系。

浓溶液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但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里所得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_______。

(填“浓”或“稀”)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在_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中达到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课件(粤教版化学)

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课件(粤教版化学)

D

A.溶解度能够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程度
B.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不一定都增大
C.溶解度能够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限量
D.某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物质的溶解度为0
4.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仅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生产汽水时,需要使
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则生产汽水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A.高温高压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到
达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2.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
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下列信息说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1.人喝了汽水,经常会打嗝;
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气体逸出。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 小 ;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大 。
课堂达标
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 g。
20℃时,100 g水中溶解 31.6 g的硝酸钾恰好到达饱和状态。
思考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向50g20 ℃
的水中加入2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饱和
溶液。该溶
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18:50:68
溶质质量 溶解度
( B )
A.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是饱和溶液
B. t1 ℃时,甲和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 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 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3. 关于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一定温度的饱和溶液中,
=

溶剂质量

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物质溶解的量(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新课讲解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 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影响因素(温度) 表示方法
溶解性
定 量 描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物质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
固体的 溶解度
气体的 溶解度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列表法
溶解度曲线
课堂小结
气体溶解度 (1)概念:
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S1 B A S2
KNO3 B NaCl
t1 t2
Ca(OH)2
新课讲解
3、线的含义
陡升型
①大多数固体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明显增大。如: KNO3等。
新课讲解
缓升型 ②少数固体物 质的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变化不大。 如:NaCl。
课题小结
下降型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小。如:Ca(OH)2。
典例讲解
例3.(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NH4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NH4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C.KNO3中混有少量的NH4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D.t2℃时,等质量的KNO3和NH4Cl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相等
①温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②压强: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典例讲解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KIO3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B.在30 ℃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IO3饱和溶液 C.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10 ℃~100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D.将等质量40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NaCl析出晶 体质量更大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7.2物质溶解的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标题为“物质溶解的量”。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学生对溶液概念和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量的关系。主要知识点包括:
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的化学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3.实验合作:在实验环节,学生将分组合作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角色扮演:在讲解溶液配制的步骤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实验操作员、观察员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物质溶解的量的兴趣,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
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能够形象地呈现抽象的化学概念和计算过程,网络资源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反馈,指导他们正确理解知识点。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体验,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四、教学过程设计

7.2物质溶解的量(第1,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7.2物质溶解的量(第1,2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新知探究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语言直叙法: (2)列表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解 度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g
课堂练习
3.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 体措施有:①加入硝酸钾;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第七章 溶液
7.2 物质溶解的量
第2课时 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内容要求
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 溶解度的含义。
影响因素:温度
溶解度曲线
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强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0℃时,110g硝酸钾完全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60℃时硝酸钾 的溶解度为110g C.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 D.36gNaCl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NaCl的溶解度为36g
新知探究 NaCl
20℃ 50g 水
KNO3
这样可以吗?
20℃ 100g水
溶剂的量应该相同
新知探究 NaCl
KNO3
饱和
这样可以吗?
不饱和
20℃ 100g水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20℃ 100g水

新版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物质溶解的量》优教教学课件1精选PPT课件

新版科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物质溶解的量》优教教学课件1精选PPT课件
度越大。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课堂小结
物质溶解的量
溶液分类
固体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饱 不 两种 和 饱 溶液 溶 和 的相 液 溶 互转
液化
概 与溶 溶 影 概 影 应
念 解性 解 响 念 响 用
的关 度 因

系 曲素

线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知能训练
1.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
1 、溶剂的性质 2 、溶质的性质
内部条件
3 、温度 外部条件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 体体积。 思考: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0. 049体积氧气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2.在上面的前提条件下,关键看什么?
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
3.为什么必须说明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继 续溶解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
2.此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3g KNO3
3g KClO3
全部溶解
有固体剩余
15ml水 , 室温下
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 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化学科粤版(2012)一轮复习--物质溶解的量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一定为固体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糖里的鱼浮出水面3.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C.溶质质量分数:℃=℃D.℃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4.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7.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C.登山时携带氧气瓶,是因为高山上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D.夏天鱼池内用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降低9.室温时,向25g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温室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A.50g B.35g C.30g D.25g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A、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可以配制140gA的溶液C.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D.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其中A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多11.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12.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B.℃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C.℃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D.℃中有KNO3晶体析出二、填空题13.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蒸发溶剂前,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饱和溶液;(2)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3)t℃时,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更大;(4)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14.下表为NaCl和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NaCl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

(2)40℃时,在50.0g水中加入5.0gKCl,充分溶解后,还需加入______ g KCl,溶液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3)a的值为______ 。

A 41.6B 43.1C 45.5D 47.8(4)40℃时,将各100.0g的NaCl、KCl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10.0g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 恢复到40℃时,NaCl溶液中水的质量更大B 恢复到40℃时,Na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大C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前相等D 若再降温到20℃,KCl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大15.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用于煎炼海盐。

℃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

℃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100g、NaCl 39.8g、MgCl27.65g及其他成分2.55g。

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_______g 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

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

16.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甲<乙C.所含溶剂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NO3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NO3溶液,则所需20%的NaNO3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17.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

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

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你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

(3)加热KC1O3固体制氧气(1.5 g MnO2作催化剂),并对KC1O3完全分解后残留固体分离。

℃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填字母)。

℃K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

称得其质量为4.8 g。

欲将KCl全部溶解。

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_________。

℃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1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

18.氧气是供给呼吸的重要物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很多种。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过氧化钠(N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是航空航天、潜水艇的供氧剂。

常温下与水反应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

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首先夹紧弹簧夹,再_______观察到_______,证明气密性良好。

(3)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MnO2作催化剂分解KClO3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完全反应后要对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

向固体剩余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0℃的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的黑色固体是_______;蒸干滤液,可得氯化钾14.9g;需要称取KClO3的质量是_______g。

℃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钾在40℃的溶解度是40g。

为了能全部回收氯化钾,并最大限度节省能源,向上述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g。

四、计算题19.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7g。

将20g CuO溶于123.5g温热的20% H2SO4溶液。

求溶液冷却到20℃时析出的胆矾质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20℃时,将10克硝酸钾加入40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参考答案:1.C 2.C 3.D 4.C 5.D 6.C 7.D 8.C 9.B 10.A 11.D 12.B13. 甲 饱和溶液 乙n100%m+n⨯ 14.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 K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变化明显 15 BCD ACD15. 蒸发结晶 150 海水中氯化钠浓度低,浪费燃料 3.8 没有 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54.8g 氯化镁,而该溶液中氯化镁只有7.65g ,能全部溶解 16.(1)B (2)甲 (3)BC (4)4:1 17.(1)分液漏斗 (2) 22222MnO 2H O 2H O+O ↑ D F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或选F 装置原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3) A 9.7mL 蒸发结晶 18.(1)锥形瓶(2) B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 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3) 232MnO 2KClO 2KCl+3O Δ↑ MnO 2 24.5 37.319.由题可知,硫酸溶液中含有硫酸质量为123.5g 20%=24.7g ⨯ 。

由方程式可知,该过程中稀硫酸过量,以氧化铜的质量计算。

设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x ,则2424CuO +H SO =H O+CuSO 8016020g8020g =160=40gxx x 解得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20g+123.5g=143.5g20℃时CuSO 4的溶解度为20.7g ,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7100%=17.1%120.7⨯ 胆矾晶体(42CuSO 5H O •)中4CuSO 的质量分数为160100%=64%250⨯ 设溶液冷却到20℃时析出的胆矾质量为m ,则有()64%+17.1%143.5-=40g =32.9g m m m ⨯⨯,解得 答:溶液冷却到20℃时析出的胆矾质量为32.9g 。

20.(1) 20.9; (2)20%;(3)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可以采用: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两种方法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