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课件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课件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
13
已经 战胜 振作 缘故
发语词 无实义
充满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二次

已经战胜了齐军,庄公询问他那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 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 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耗尽了。他们 的士气已尽,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
9
实情
尽力做好 案件 虽然 本分的事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允许我 类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 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 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 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 齐军作战。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 “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 “可以了。”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
12
追赶
驱车 车前的
追击 溃败 车辙 (追赶) 横木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 逐齐师。
齐军溃败。鲁庄公就要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 “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 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 “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
故逐之。”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
5
注释 翻译
《曹刿论战》注释+翻译
6
参与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曹刿论战作者:左丘明十年春(1),齐师伐我(2)。

公将战(3)。

曹刿请见(4)。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专也(8),必以分人(9)。

”对曰:“小惠未徧(10),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

”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5)。

公将鼓之(16),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17)。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18),登轼而望之(19),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曹刿论战文言文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曹刿论战注释

曹刿论战注释

曹刿论战注释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时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

”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但一定要处理的合乎情理。

”曹刿说:“这是对人民本尽了职的事,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就消失了。

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摸清他的底细,怕他们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曹刿论战原文如下:「曹刿谓魏王曰:“臣闻兵有主胜,有主不胜。

胜者,高官厚禄,赏爵封侯;不胜者,黜谪杀戮。

故胜贪夺,不胜者退安。

今王之军十二百万,当今天下无敌,而士卒疲弊,将帅伤残,内外离心,人思所以挫敌之策耳。

夫挫敌之策,一曰北ward千里,二曰东南万里。

以为却齐赵而保乌鲁,振翅而飞蓬车,以夺秦之西河,使唐、虞间之秦楚颇有所虞者,胜负无定。

且士卒疲弊,将帅伤残,非战之日,恐有内乱;而国家大事不定,民生多艰。

今王贤圣明哲之君,而其乡治容有两,西袭岐,南有盘陀之障,其遗策之长,计有所出。

臣请射全靶以决胜负,使将帅无虞,士卒无瘳,以安王之社稷。

”魏王大喜,曰:“吾闻曹公乃天下利器,早欲得而视之,未得见。

今日之会,吾以为天授。

”遂令曹刿为大元帅,使杀将,振翅而飞蓬车。

是日,曹刿与魏王射全靶,胜负无定,遂决定请乌鲁之战。

翻译如下:曹刿对魏王说:“臣听说战争有胜利的和失败的,胜利者可以得到高官厚禄、赏爵封侯,而失败者则可能面临黜谪、杀戮。

所以胜利者追逐贪婪,而失败者则退避安身。

如今王的军队有一千二百万人,实力在当今天下无敌,但士卒疲惫不堪,将帅也伤残不堪,内外离心,人们思考如何挫败敌人。

而挫败敌人的策略,一是北上千里,二是东南征战万里。

通过却走齐赵而保持乌鲁,振翅飞向蓬车,以夺取秦国的西河,使唐国、虞国与秦楚之间产生矛盾,胜负不一定。

而且士卒疲惫,将帅伤残,非战斗之日可能会有内乱;而国家大事未定,民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如今王是贤明的君主,拥有睿智的才华,在自己的领地有两个要地,西袭岐、南有盘陀山阻隔,而他的谋略精湛,计谋必有所出。

臣请射全靶来决定胜负,以使将帅不虞,士卒不复受伤,保障王室的安稳。

”魏王大喜,说:“我听说曹公是天下利器,早就想见一见他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今天的相会,我觉得是天授的机缘。

”于是魏王派曹刿担任大元帅,负责谋划杀敌的将策,却振翅飞向蓬车。

就在那一天,曹刿和魏王一同射全靶,胜负未定,遂决定发起乌鲁之战。

《曹刿论战》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曹刿论战》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曹刿论战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还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注释是指解释字句的文字,也指用文字解释字句。

可以是文字符号图片等多种形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1)十年春,齐师伐我(2)。

公(3)将战。

曹刿(读音guì)请见(4)。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读音jiàn)(5)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6)入见。

问:“何以战(7)?”公曰:“衣食所安(8),弗敢专也(9),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11),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读音bó),弗敢加也,必以信(12)。

”对曰:“小信未孚(读音fú)(13),神弗福也(14)。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5)。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6)。

公将鼓之(17)。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18)。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19);登轼(读音shì,车前扶手的横木,全车最高处)而望之(20),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21),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22),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读音zhé)乱,望其旗靡(读音mǐ)(23),故逐之。

”【注释】(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西南部。

《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与。

(7)鄙 :鄙陋,指目光短浅(8)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

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doc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doc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曹刿论战一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原文】(1)十年春,齐师伐我(2)。

公(3)将战。

曹刿(读音gui)请见(4)。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读音jidn)(5)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6)入见。

问:“何以战(7)?”公曰:“衣食所安(8),弗敢专也(9),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11),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读音bo),弗敢加也,必以信(12)。

”对曰:“小信未孚(读音比)(13),神弗福也(14)。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5)。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6)。

公将鼓之(17)。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18)。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19);登轼(读音shi,车前扶手的.横木,全车最高处)而望之(20),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21),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22),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读音zhe)舌L,望其旗靡(读音mi)(23),故逐之。

”【注释】(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西南部。

《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3)公:鲁庄公。

(4)曹刿(gui):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dn):参与。

(7)鄙:鄙陋,指目光短浅(8)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12)遍:遍及,普遍。

(13)牺牲玉帛(b6):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石、丝织品。

(14)孚(比):为人所信服。

(15)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古文曹刿论战原文

古文曹刿论战原文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该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

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

《曹刿论战》原文+注释+译文

《曹刿论战》①①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长勺之战”。

十年②春,齐师伐我③,公④将战。

曹刿请见⑤。

其乡人曰:“肉食者⑥谋之,②十年: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③我:《左传》是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④公:鲁庄公。

⑤见,接见,这里指被接见。

⑥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意思。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此事的,又何间⑦焉?”刿曰:“肉食者鄙⑧,未能远谋⑨。

”乃入见。

问:“何以战⑩?”⑦间(jiàn):参与。

⑧鄙: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⑨远谋:深谋远虑。

⑩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太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他进宫廷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⑪,必以分人⑫。

”对⑬曰:“小惠未徧⑭,民弗从也。

”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个人专有。

⑫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⑬对:回答。

⑭褊,通“遍”,遍及,普及。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牺牲玉帛⑮,弗敢加⑯也,必以信⑰。

”对曰:“小信未孚⑱,神弗福⑲也。

”⑮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东西。

牺牲,指猪、牛、羊等。

帛,丝织品。

⑯加:虚报。

⑰信:实情。

⑱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为人所信服。

⑲福:赐福,保佑。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曹刿论战文言文

曹刿论战文言文

曹刿论战文言文
曹刿论战文言文原文是: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学科的一大难点,同时也蕴含丰富的国学知识。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遍同:徧)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

曹刿论战 原文 注释

曹刿论战 原文 注释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
①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②于:在。

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

③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之,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①败绩:大败。

②驰:驱车(追赶)。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①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②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此指车前的横木。

③逐:追赶、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
①既克:已经战胜。

既,已经。

克,战胜,攻下。

②故:原因,缘故。

③夫(fú)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
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④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作,振作。

鼓,击鼓。

⑤再:第二次。

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
①竭:(士气)枯竭。

②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③伏:埋伏。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①靡(mǐ):倒下。

小试牛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原文及注释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原文)
(1)十年春,齐师伐我(2)。

公(3)将战。

曹刿(读音guì)请见(4)。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读音jiàn)(5)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6)入见。

问:“何以战(7)?”公曰:“衣食所安(8),弗敢专也(9),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11),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读音bó),弗敢加也,必以信(12)。

”对曰:“小信未孚(读音fú)(13),神弗福也(14)。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5)。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16)。

公将鼓之(17)。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18)。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19);登轼(读音shì,车前扶手的.横木,全车最高处)而望之(20),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21),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
我盈(22),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读音zhé)乱,望其旗靡(读音mǐ)(23),故逐之。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西南部。

《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间(jiàn):参与。

(7)鄙 :鄙陋,指目光短浅
(8)乃:于是,就。

(9)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以:凭。

(10)衣食所安: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

(11)专:个人专有。

(12)遍:遍及,普遍。

(13)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石、丝织品。

(14)孚(fú):为人所信服。

(15)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6)狱:案件。

(1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8)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9)驰:驱车(追赶)。

(20)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21)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2)既克:已经打了胜仗。

(23)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24)靡(mǐ):倒下。

(25)弗: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