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堆肥—堆肥化的产物叫堆肥。

一次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酵或主发酵。

二次发酵—物料经过一次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1~2m高的堆垛进行的再次发酵,使之腐熟的过程。厌氧消化—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或游离酶对有机固体废物中的生物质分解降解作用,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以降解,并消除生物活性,转化为无腐败性的残渣的过程。

二、简答

1.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意义何在?

⑴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

⑵促进固体废物的适用组分重新纳入自然循环(如堆肥用于改土,重新回归农田生态系统);

⑶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物质和能源,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如沼气、生物蛋白、乙醇)。

2. 堆肥化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堆肥化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温度要求,分为中温和高温堆肥;按照堆肥过程的操作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堆肥;按照堆肥的堆置情况可分为露天和机械密封堆肥。

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

不同,把固体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前者是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氧存在时进行的分解发酵过程。后者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造肥,特点是空气与

堆肥相隔绝,温度低,工艺简单,但是堆制周期长,气味浓烈,产品分解不够完全稳定。

通常,仅按一种分类方式很难全面描述堆肥状况,因此常常兼用多种工艺加以说明。

3. 适于堆肥的原料有什么特性?包括哪些?

适于堆肥的原料需要具备三个特性:固体废物密度一般为350~650kg/m3;含水率为40%~60%;碳氮比为(20~30):1

堆肥的原料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城市垃圾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机关办公、市政维护等过程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等要经过分选回收,余下的才适合堆肥处理。

(2)粪便粪便的碳氮比较低,非常适合作为堆肥原料。

(3)污泥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污泥。

(4)农业固体废物

在我国堆肥的主要原料是生活垃圾与粪便的混合物,也有的是城市垃圾与生活污水、污泥的混合物。

4.试述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来进行的。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为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在微生物体外,由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于是微生物逐渐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5. 如何控制堆肥过程中的含水率?

堆肥过程中水分作用在于: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水分蒸发时散热以调节温度。

含水率50-60%为佳。水分过多,降低游离孔隙率,影响空气扩散,易造成厌氧状态,同时产生渗滤液处理问题;水分低于40%,微生物活性降低,堆肥温度随之下降。

含水率偏低,可添加污水、污泥、人粪尿、粪便等来调节水分;对于高含水率的固体废物,可以采用机械压缩脱水,也可以在场地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将物料摊开进行水分蒸发,还可以在物料中加入稻草、木鞋、干叶等松散物或吸水物,还可以掺和调理剂,干调理剂对控制湿度较有利。

6. 堆肥过程中的碳氮比如何控制?

碳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源,氮则用于合成细胞原生质。堆肥发酵过程中,碳氮比逐渐下降。

碳氮比最佳为(25~35):1;低于20:1时,微生物繁殖因能量不足而受到抑制,分解缓慢且不彻底;高于40:1时,堆肥施入土壤导致“氮饥饿”,夺取土壤中的氮。

通过在垃圾中加入人粪尿、畜粪以及城市污泥等调节剂,使碳氮比调到30以下。

7. 堆肥过程中的通风操作具有哪些作用?

通风操作时好氧堆肥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氧气,以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②通过供气量的控制,调节最适温度;

③在维持最适温度条件下,加大通风量可去除水分。

8.指出堆肥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⑴堆肥面临的问题

产品中N、P、K含量不高;堆肥杂质(废塑料、碎玻璃、碎陶瓷片等)影响堆肥质量;堆肥销路差;堆肥投资较大(25-36万元/t.d);分选费用、贮存费用较高。

⑵对策

①控制堆肥原料的质量对生活垃圾应强化源头分类收集和前处理(破碎、分选、筛分)工序;对粪便及污泥,前处理着重是调整水分和碳氮比等。

②堆制生物活性肥料微生物接种剂本身不是肥料,只是增强土壤吸收、利用肥料的能力。

③堆制有机复混肥

④其它新型垃圾肥料磁性有机肥;生物活性肥料(微生物有机肥)。

9. 什么是固体废物厌氧消化?

有机废物的厌氧消化是指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由厌氧微生物将有机质进行分解,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到降解,并且消除生物活性,转化为无腐败性的稳定残渣的过程。该过程中,一部分碳素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其中被分解的有机碳化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贮存在甲烷中,仅一小部分有机碳化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的能量作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在这一分解过程中,仅积贮少量的微生物细胞。

10. 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微生物包括哪些?

(1)不产甲烷菌种类繁多,有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三大群。其中细菌的种类最多,作用也最大,按呼吸类型分为专性厌氧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其中以专性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最多。

(2)产甲烷菌产甲烷菌在原核生物中由于它们能厌氧代谢产生甲烷而成为一个独特类群。

11.厌氧消化技术主要有哪些特点?

厌氧消化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过程可控制、降解快、生产过程全封闭的特点;

②能源化效果好,可以将潜在于废弃有机物中的低品位生物能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高品位沼气;

③易操作,与好氧处理相比厌氧消化不需要通风动力,设施简单,运行成本低,属于节能型处理方法;

④产物可再利用,适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废物,经厌氧消化后的废物基本得到稳定,可以作农肥、饲料或堆肥化原料;

⑤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慢,常规方法的处理效率低,设备体积大;

⑥厌氧过程中会产生H2S等恶臭气体。

三、论述

1. 使用堆肥能够产生哪些积极的作用?

使用堆肥能带来一些积极的作用:

(1)使土质松软,多孔隙,易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增加保水性、透水性及渗水性。

(2)有吸附阳离子的作用,有助于保住氮、钾、铵等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肥料成分。腐殖质阳离子交换容量是普通粘土的几倍到几十倍。

(3)腐殖化的有机物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有助于根系发育和伸长。(4)腐殖质有缓冲作用当土壤中腐殖质多时,肥料施得过多或过少,气象条件的稍微恶化,都不易损害土壤的性能。例如水分不足时,腐殖质多可起到类似于缓冲器的作用,防止植物枯萎。

(5)堆肥是缓效性肥料堆肥中的氮肥几乎都以蛋白质的形态存在,当施到田里时,蛋白质经氮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在旱地里部分变成硝酸盐氮,两者都是能被吸收的。施用堆肥不会出现施化肥那样短暂有效或施肥过头的情况,由于经过上述过程缓慢持久地起作用,故不致对农作物产生损害。

(6)腐殖质中某种成分由螯合作用,和酸性土壤中含量较多的活性铝结合后,使其半数变成活性物质,因而能抑制活性铝和磷酸结合的有害作用。

(7)堆肥是二氧化碳的供给源如与外界空气隔绝的密封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当大量施用堆肥后,罩内较高的温度可促使堆肥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

总之,堆肥中的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使土壤环境保持适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做过滤材料、隔音板机制作纤维板等。

2、好氧堆肥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固体废物好氧堆肥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升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腐熟阶段。

(1)升温阶段(亦称中温阶段)

堆层温度15~45℃,嗜温菌活跃,可溶性糖类、淀粉等消耗迅速,温度不断升高;以细菌、真菌、放线菌为主;

堆肥初期,堆层基本呈中温、嗜温性微生物(中温放线菌、蘑菇菌等)较为活跃,并利用堆肥中可溶性有机物质(单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旺盛繁殖。它们在转换和利用化学能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变成热能,由于堆料有良好的保温作用,温度不断上升。

(2)高温阶段

当堆肥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堆肥过程的第二阶段一高温阶段。堆层温度升至45℃以上,不到一周可达65~70℃,随后又逐渐降低。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对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己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除一些孢子外,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会在几小时内死亡,其它种子也被破坏。其中:50℃左右,嗜热性真菌、放线菌活跃;60℃左右,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跃;大于70℃,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

(3)降温阶段

在此阶段,中温微生物又开始活跃起来,重新成为优势菌,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当温度下降并稳定在40℃左右时,堆肥基本达到稳定。

(4)腐熟阶段

堆体温度降低后,嗜温微生物又重新占优势,对残余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此时堆肥即进入腐熟阶段。降温后,需氧量大大减少,含水量也降低,堆肥物孔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需自然通风即可。

2. 分析堆肥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堆肥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1)化学因素

①C/N比C/N比影响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C/N比在10~25之间时,有机物的分界速率最大。一般认为城市固体废物堆肥原料最佳C/N比在(20~35):1。

②C/P比磷的含量对发酵有很大影响。堆肥料适宜的C/P比为75~150。

③供氧量对于好氧堆肥而言,氧气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供氧量要适当,通常实际所需空气量应为理论空气量的2~10倍。

④pH值一般认为PH在7.5~8.5时,可获得最大堆肥速率。

⑤有机质含量这一因素影响堆料温度与通风供氧要求。如有机质含量过低,分解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堆肥所需要的温度,影响无害化处理;如果有机质含量过高,则给通风供氧带来困难,有可能产生厌氧状态,研究表明堆料最适合的有机质含量为20%~80%。

(2)物理因素:

①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堆肥工艺过程的重要因素。温度过低,分解反应速度慢,也达不到无害化要求;温度过高,有益细菌将被杀死,且分解速度慢。适宜的堆肥化温度为55~60℃。

②颗粒度堆肥化所需的氧气是通过堆肥原料颗粒空隙供给的。空隙率及空隙的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及结构强度。对堆肥原料颗粒的平均适宜粒度为12~60mm,最佳粒径随垃圾物理特性而变化。

③含水率含水率对于发酵过程影响很大。水的作用包括两点:一是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二是调节堆体温度。适宜含水率范围为45-60%。

3. 试述好氧堆肥的工艺流程。

好氧堆肥生产通常由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贮存等工序组成。

(1)前处理(破碎、分选、筛分、调整水分、C/N比、添加菌种和酶制剂)以家畜粪便、污泥等为堆肥原料时,前处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水分和碳氮比,或者添加菌种和酶制剂。

以城市垃圾为堆肥原料时,垃圾中含有粗大物件和不能堆肥的物质,故前处理包括破碎、分选、筛分等工序,使堆料表面积增大,便于微生物繁殖,从而提高发酵速度。适宜的粒径范围是12-60mm。

(2)主发酵(一次发酵,4-12天)

主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装置内进行,通过翻堆或强制通风向堆积层或发酵装置内的物料供给氧气。此时的物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开始发酵,首先是易分解物质被分解;与此同时,微生物则吸取有机物中的营养成分,菌群增殖和有机物分解放出的热量使堆温上升。

发酵初期物质的分解是靠嗜温菌30-40℃为最适宜生长温度进行的,由于堆温上升,最适宜温度为45-65℃的嗜热菌取代嗜温菌,堆温进入高温阶段。通常,在严格控制通风量的情况下,将堆温升高至开始降低为止的阶段作为主发酵阶段。对以生活垃圾为主体的城市垃圾和家畜粪便好氧堆肥而言,其主发酵期约为4-12天。

(3)后发酵(二次发酵,20-30天)

经过主发酵的半成品被送往后发酵工序,在这里将此前尚未分解的易分解和较难分解的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比较稳定的腐殖质类有机物,从而得到

完全成熟的堆肥制品。在该工序中通常将物料堆积到1-2m后进行发酵,一般进行自然通风,有时需加以翻堆或作必要的通风处理。后发酵时间一般在20-30天。

(4)后处理(分选)

分选去除预分选未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属、小石块等,若生产精堆肥,应进行再破碎过程。生产复合肥,需加入N、P、K。

(5)贮存(6个月,适应农用的季节性)

由于农田施用堆肥有一定季节性,故需适当的库存容量将富余堆肥产品贮存起来。一般以能贮存6个月堆肥生产量为宜。

4. 通风供氧有哪些方式?

根据不同堆肥对于供氧要求的差异以及堆肥设备结构的不同和工艺过程的不同,高温好氧堆肥的供氧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自然扩散法利用空气的自然扩散,使氧气由堆体表面向内部扩散。一般来讲,再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 4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4.1 绪论 (3) 4.1.1 固体废物的分类 (3) 4.1.2 固体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4.1.3 固体废物的管理的原则 (4) 4.2 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4) 4.2.1 收集方式与设施 (5) 4.2.2 运输设备 (6) 4.2.3 垃圾清运系统的管理模式 (6) 4.2.4 转运站的设置 (6) 4.2.5 危险固体废物的运输 (6) 4.3 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8) 4.3.1 固体废物的压实 (8) 4.3.2 固体废物的破碎 (10) 4.3.3 固体废物的分选 (12) 4.3.4 固体废物的脱水 (14) 4.4 固体废物热处理 (15) 4.4.1 热处理技术种类 (16) 4.4.2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 (16) 4.4.3 固体废物热解技术 (19) 4.5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21) 4.5.1 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 (22) 4.5.2 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 (24) 4.6 固体废物的固化处理 (27) 4.6.1 概述 (27) 4.6.2 固体废物的固化处理 (28)

4.6.3 药剂稳定化处理技术 (30) 4.7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31) 4.7.1 概述 (31) 4.7.2 堆存法 (32) 4.7.3 土地耕作 (32) 4.7.4 深井灌注 (33) 4.7.5 海洋处置 (34) 4.7.6 土地填埋 (35) 4.7.7 卫生填埋 (36) 4.8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43) 4.8.1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43) 4.8.2 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44) 4.8.3 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45) 4.8.4 城市垃圾的综合利用 (46)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第十一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第一节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固体废物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后,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往往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必须妥善加以处置。安全、可靠地处置这些固体废物残渣,是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环节。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 1.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换 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惰性和迟滞性,但是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加上水分的进入,必然会因发生在固体废物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这些污染物质不断释放出来,进入环境中。 1.1 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 (1)生物反应 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逐渐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主要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一旦废物中的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机物质被转变成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此外,处置场内发生的许多化学反应也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2)化学反应 (a)溶解/沉淀: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会将废物原存在的或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份浓度的渗滤液(又称渗析液或滤出液);渗滤液中的某些盐类,在处置场内的某些区域因pH值变化等原因又会产生沉淀反应。生物转化产物和其它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通过溶解进入渗滤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物质可以与渗滤液一起迁移出处置场。 (b)吸附/解吸:处置场产生的气体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滤液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会被所处置的废物和土壤所吸附;而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解吸作用,使污染物进入气体或液体。 (c)脱卤/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脱卤作用和水解、化学降解作用; (d)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金属和金属盐的可溶性; (e)其他类型的化学反应:另外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衬层土和某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导致衬层结构和渗透性的改变,目前对这些化学反应的相互关系还没有完全弄清。 (3)物理反应 处置场中发生的最为重要的物理反应包括: (a)蒸发/汽化:废物中的水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蒸发汽化转入处置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中; (b)沉降/悬浮:渗滤液中的悬浮和胶体物质在液相中所发生的重力作用; (c)扩散/迁移:气体在处置场中的横向扩散和向周围环境释放;渗滤液在处置场中的迁移和进入覆土的下层; (d)物理衰变:发生在自然界的自发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益明显。 1.2 污染物释放、迁移途径及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提纲重点内容整理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内容提纲 09环科专业 (以课件为主,教材做参考) 第一章绪论 1 固体废物的含义。 固体废物(简称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体、半固体(泥状)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 如何理解“废物”是一相对的概念。 固体废物:“放错地点的原料(或资源)”之称 “二次矿藏”、“都市矿山” 3 固体废物的分类:(1)按来源分;(2)《固废法》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分类: (1)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固体废物(municipal solid wastes, MSW) (2)工业固体废物:(industrial solid wastes) (3)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s) 4 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 无机污染物: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等致癌物…… 有害微生物:病毒、致病菌、寄生虫卵…… 其他污染物:氮、磷、具有恶臭的物质 5 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 (1)侵占土地 (2)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 (4)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 6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 1 处理方法:(部分解决问题) 定义:指将固体废物转变为适于运输、利用、贮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处理方法的分类: (1)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和萃取等) (2)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固体废物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废物的一些处理与处置的方法,以及其资源化的利用。 关键词:固体废物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生物处理资源利用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大量的废物。我国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废物,其中工业固体废物有90%以上被重新利用,因此主要是生活废物被处理或处置。我国生活废物主要通过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进行处理或处置,因此,也带来了占用农田、污染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等大量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处理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过程。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法包括破碎、分选、沉淀、过滤、离心分离等处理方式;化学处理包括热解、固化等处理方式;生物处理包括厌氧发酵、堆肥处理等方式。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固废的最终处理,目的在于给予固体废物一个最终的归宿。例如:焚烧、综合利用、卫生填埋、安全填埋等。 一、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物理处理法 1.1固体废物破碎 固体废物的最大特点是体积庞大,成分复杂且不均匀,因此为达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处理显得极为重要。破碎是通过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物体内部的凝聚力和分子问作用力而使物体破裂变碎的操作过程。若再进一步的加工,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状的过程称之为磨碎。破碎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预处理工艺。(1) 1.2固体废物的分选 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是废物处理的一个操作单元,其目的是将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或对后续处理与处置有害的成分分选出来。废物分选是根据废物物料的性质如分选物料的粒度,密度,电性,磁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来进行分离;分选方法包括筛分,重力分选,磁选,电选,光电选,浮选,及最简单最原始的人工分选。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堆肥—堆肥化的产物叫堆肥。 一次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酵或主发酵。 二次发酵—物料经过一次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1~2m高的堆垛进行的再次发酵,使之腐熟的过程。厌氧消化—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或游离酶对有机固体废物中的生物质分解降解作用,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以降解,并消除生物活性,转化为无腐败性的残渣的过程。 二、简答 1.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意义何在? ⑴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 ⑵促进固体废物的适用组分重新纳入自然循环(如堆肥用于改土,重新回归农田生态系统); ⑶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物质和能源,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如沼气、生物蛋白、乙醇)。 2. 堆肥化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堆肥化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温度要求,分为中温和高温堆肥;按照堆肥过程的操作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堆肥;按照堆肥的堆置情况可分为露天和机械密封堆肥。 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 不同,把固体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前者是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氧存在时进行的分解发酵过程。后者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造肥,特点是空气与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减量化: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 3.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4.增容比:所形成的固化体积与被固化有害废物体积的比值。 5.固化:利用惰性基材与废物完全混合,使其生成结构完整,具有一定尺寸和机械强度的块状容实体的过程。 6.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颗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 7.固体废物的热值:单位重量的固体废物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表示。 8.磁选: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9.无害化: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使固体废物既不损害人体健康,同事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 10.厌氧发酵: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厌氧消化。 11.压缩比:原始状态下物料的体积Vq与压缩后的体积Vb的比值。 12.稳定化:选用某种适当的添加剂与废物混合,以降低废物的毒性和减小污染物从废物到环境的迁移。 1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 14.电选: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分选。 15.热解:利用废物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烧油、油脂和燃气的过程。 填空 1.固体废物的分类: 组成: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形态: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 来源: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危害性: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宏观:生产废物、生活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大特征:时间性、空间性、持久危害性 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①.侵占土地②.污染大气③.污染水体 ④.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⑤.影响人体健康⑥.污染土壤 4.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混合收集、分类收集、定时收集和随时收集 5.热解工艺:移动床热解工艺、双塔循环式流动床热解工艺、纯氧高温热分解工艺 6.常用的固化方式:水泥固化法、沥青固化法、玻璃固化法、炭固化法 7.固废处置方法:海洋处置、陆地处置 8.固废管理的经济政策:垃圾收费、垃圾填埋费、生产者责任制 押金返还、税收、信贷优惠

固体废弃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 Solid Waste Disposal 课程编号:0730170X 学时:24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选课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水质工程学 后续课程:环境保护与评价 内容概要:介绍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特点、污染控制途径、处理处置技术方法及其全面管理,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原则、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采样方法、固体废物收集运输系统、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污泥的浓缩与脱水技术、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建议选用教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杨国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芈振明,高忠爱,祁梦兰,吴天宝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2.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环境工程意识和环境工程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 3.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为: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特点,污染控制途径、处理处置技术以及全面管理;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化、最终处置的主要技术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悉固体废物的概念及其管理,能进行固体废物收运系统的分析;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固体废物各种处理处置技术的原理、方法。掌握污泥的浓缩、脱水、堆肥化、厌氧消化、焚烧的处理技术;能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可与《水质工程学》,《水处理生物》学等课程并列学习,交叉理解。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后答案

第1章绪论 1.概念解释: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处置:将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定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长期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而不再取回,从而与生物圈相隔离的技术措施。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主要特征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易燃易爆性。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 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容积。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巴塞尔公约:正式名称为《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89年3月22日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瑞士巴塞尔召开的世界环境保护会议上通过,1992年5月正式生效。由序言、29项条款和6个附件组成,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 2.略述固体废物分类方法。 按照《固体法》中的相关划定,通常将固体废物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工业固体废物:指来自各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及流通中所产生的废渣、粉尘、污泥、废屑等。 ②城市生活垃圾:也称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

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 一、基本概念 1、定义:堆肥化(Composting)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使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主要为细菌)作用下,发生降解,并同时使有机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向稳定的腐殖质方向转化)的过程。堆肥化后的产物称之为堆肥(Compost)。 2、堆肥的优点 1)废物的物理性质得到改善: 如结构蓬松、体积和水分减少 2)卫生无害化: 无臭味、病原物大幅度灭活、不孳生苍蝇 3)可充分发挥培肥改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堆肥化处理后,物料腐殖化程度提高,施用后不会 烧根烧苗 ?改良土壤物理性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 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肥能力 ?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和提供作物养分(具有缓释的 特点) ?提高土壤的缓冲作用 ?活化土壤养分:腐殖酸具有螯合作用 ?具有生理调节作用:具有生理活性物质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堆肥是CO2供给源 3、堆肥的原料 1)纤维木质素类废弃物:农业秸秆、林业废弃物(树皮、锯末、树叶)、糠壳、甘蔗渣、芦苇渣、野草等 2)厨余物与畜禽粪便 3)市政废弃物:生活垃圾、下水污泥等 注意:以第一类为主体原料的堆肥,常要配合低C/N比的材料,如畜禽粪便或城市污泥或豆科绿肥或N肥 4、堆肥的类型 好氧堆肥化是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氧存在时进行的分化发酵进程。好氧堆肥堆温高,一般在55℃以上,可维持7-11天,极限可达80℃以上,亦称高温堆肥法。由于好氧堆肥法具有堆肥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易于机械化操作等长处,在有关污泥、城市废物、畜禽粪便和农业秸秆等堆肥中被广泛选用。 现在国内外两类首要的好氧堆肥体系: 1) 无发酵设备体系 物料一般均堆制成条垛式(windrow),根据堆料供氧方法,无发酵设备体系又可分为拌和式堆肥床和固定堆式堆肥床两种堆肥方法。 拌和式堆肥床式堆肥又称传统式或强制通气条垛发酵 固定堆式堆肥基本不进行翻堆,其供氧方法首要有两种,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提纲(完整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重点 1、填空题,15题,每空1分,共20分;(填空题难度大,可能涉及到一些数字之类的) 2、名词解释,4题,每题3分,共12分;(重点“固体废物”的定义,固废处理的三大方法及其他需掌握和重点掌握的定义) 3、简答题,7题,每题5分,共35分;(有的需要画出流程图;重点固体废物两种收集方式,填埋场终场覆盖系统,防渗结构,固废预处理等等) 4、计算题,1题10分,1题8分,共18分;(建议重点复习好氧堆肥涉及的关于参数的计算、焚烧处理中热灼减率涉及的计算) 5、综合题,1题15分,共15分;(可能会给出一种或几种固废,然后要求判断出用哪种处理方法,要会画出典型工艺,再分析。建议重点可以看焚烧:固体废物焚烧系统典型工艺) 复习参考资料:以老师的PPT为主,参考课本。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一章绪论 ★1、掌握固体废物的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按来源分;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2)按污染特性分: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3、了解固体废物的危害污染控制 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侵占土地,影响环境卫生 4、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需要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二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 一、减少工业固废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1)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2)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3)采用精料。 4)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5)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6)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7)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8)进行综合利用。 9)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处置。 二、控制生活垃圾的污染,可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鼓励城市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2)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3)改进城市的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燃气化率。 4)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 5)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置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 ?习题:如何进行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 (1)改进生产工艺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选取精料,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等方式,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 (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 通过使某种产品的废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者尽量回收固体废物中的有价值的成分进行综合利用,使尽可能少的废物进入环境,以取得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综合收益。 (3)进行无害化的处理和处置 ★5、掌握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 (1)“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课后题答案

自己整理仅供参考 第二章固体废物性质分析 1、简述调研生活垃圾物理组成数据的技术意义。 答:物理组成对由可之别的不同组分混合构成的固体废物有意义,适用于描述生活垃圾、加工工业废物(工业垃圾)和电子设备类废物的性状,尤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最为显著。我国习惯按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废品三大类来描述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其中,有机垃圾组分主要受生活习俗影响,无机垃圾受燃料结构和气候等影响,废品类垃圾则与消费水平关联度较大。 2、简述废物的粒径与含水率对其压缩性能和容积密度的影响。 答:废物的容积密度指的是一定体积空间中所能容纳废物的质量,通常以kg/m3为单位。废物的容积密度与废物的粒径和含水率有关,粒径小且潮湿的废物容积密度较高。 废物的可压缩性一般定义为一定质量废物在压缩前后的体积变化率。废物的粒径越大越干燥,可压缩性越好。 3、试分析田间持水量与极限含水率在概念和测试方法上的区别。 答:田间持水量是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失水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样品所能持有的水分量。其测试方法为:取混合样品按装样要求(压实度)堆积于下部可观察滴水情况的容器中,先用水饱和整个样品,然后进行重力排水(同时应控制会发失水),排水平衡后测定样品的含水率。 极限含水率是当废物颗粒的内部空隙,包括溶胀性的空隙,全部被水所饱和后废物的含水率。其测试方法为:将废物样品在清水中浸没一段时间后取出,在水分饱和的空气中沥干一段时间,以沥出样品表面的滞留水分,然后将样品按含水率定义方法测定其含水率。 4、试辨别水分、可燃分、不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异同,并简述其测试方法。答:参考课本25,26页。 5、为什么要测试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固体废物浸出测试方法如何分类 答:测定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可以用于(1)分析废物中水或其他溶液可溶的污染物量,判断固体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释放潜力;(2)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全量分析;(3)提供废物生物监测的样品,保证样品组分的生物可利用性。因此,要测试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 固体废物的浸出程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衡浸出,主要着眼于分析废物中污染物的最大浸出量,适用于达到前述三方面作用的分析要求;另一类是动态浸出,主要用于描述废物在环境中的污染物释放过程。 6、如何通过化学鉴别方法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 答:危险废物鉴别依次可以采用名录鉴别、特性鉴别和专家认定。名录鉴别主要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来判断一种固体废物是否为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是其他两种方式的基础。危险废物的可鉴别特性分为4大类,即腐蚀性、反应性、易燃性和生物毒性。 (1)腐蚀性:对于固态废物或含水溶性液态物的废物,其浸出液或水溶液的pH≥或pH ≤即为腐蚀性危险废物。对于非水溶性液态废物,其再制定温度下浸泡标准钢的腐蚀速率≥a,即为腐蚀性废物。 (2)反应性:包括爆炸性,与水、空气和酸接触发生反应的危害性,含氰化物或硫化物并在弱酸、碱环境中易释放氰化物或硫化物的反应性,以及废物的氧化性进行定义。 (详细参见课本39页) (3)易燃性:液态废物按闪点<60℃即为易燃性危险废物;固态废物指在常温常压下因

固体废弃物处置期末考试重点考点完整版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3.资源化: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用。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4.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5.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前者的实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量的目的。 6.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8.固体废物的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分选等。 9.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10.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11.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12.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13.焚烧: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14.生活垃圾: 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建筑垃圾。 15.厌氧消化: 也称厌氧发酵,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变为 4和 2 的过程。 16.固化: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固化材料)将其从流体或颗粒物形态转化成满足一定工程特性的不可流动的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使其不需容器仍能保持处理后的外形。18.稳定化:在危险废物中通过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以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减少有害组分的毒性、溶解迁移性。最常用方法是通过降低有害物质的溶解性,减少因渗滤对环境的影响。 19.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20.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完整版)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习题答案

l h t h i r b e n r e o o s 1.固体废物对水体污染的主要途经有直接排入、随地表径流进入、随渗透水进入地下水 。2.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表现为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四个方面。3.市政固体废物主要收集方式有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两种类型。4.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5.固体废物一般分为工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五类。6.压实单元和容器单元是组成压实器的两个基本部分。7. 固体物料筛分分离过程是由物料分层和细粒透筛两个阶段组成的。8. 机械破碎作用的形式主要有挤压、磨碎、折断、冲击破碎和剪切。9.固体废物破碎的非机械方法有低温破碎、热力破碎、减压破碎、超声波破碎。10.低温破碎动力消耗、噪声、振动比一般常温机械破碎低。11. 重力分选方法有重介质分选、跳汰分选、风力分选和摇床分选等四种。12.玻璃固化体的有害成分浸出率比水泥固化体低。13. 污泥浓缩的方法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14. 固体物质燃烧形式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15.与焚烧相比,热解要求S.W 组成单一、有机物含量高且含水率低。16.物料在一般焚烧设备的炉膛内分干燥区、燃烧区和冷却区。17.可生化废物堆肥的好氧发酵方法按物料状态分静态发酵和动态发酵两种。18.可生化固体废物堆肥时用作一次发酵设备:圆筒立式发酵仓、卧式回转发酵器、桨叶式多层发酵塔。19. 有机固体废物中的能源利用方式有焚烧、热解、RDF (垃圾衍生燃料)、填埋气体。20.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共五种。21. 固体废物处置有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类方法。22.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要求是危害小、废物体积小、场址适宜、设施结构合理和综合利用。23.固体废物填埋场厌氧作用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二氧化碳、氨 。24.固体废物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常以可渗透性排气和不可渗透阻挡层排气两种方法控制。25.固体废物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一般为高浓有机废水,其主要污染指标有BOD 5、COD 、色度、溶解总固体、氨、重金属。26.市政垃圾焚烧厂产生的主要污染源是烟气、焚烧残渣,控制污染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停留时间、燃烧温度、搅拌强度、过量空气率 。27.固体废物焚烧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固体废物性质、停留时间、焚烧温度、相对速度、氧浓度。28.高炉熔渣可冷却形成水渣、重矿渣和膨珠 。29.煤矸石可分为已燃煤矸石和未燃煤矸石。30.粉煤灰可用于配制硅酸盐水泥和混凝土。1.固体废物:指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相对于占有者来说一般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2.再生资源:由废弃物质直接或间接利用而得到的物质资源。3.无害化: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过程。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方案 固体废弃物按其性状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或固体废物和泥状废物;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废物等。本节简述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和农业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问题。 近年来,城市垃圾数量猛增,但几乎95%的垃圾未经处理,一般堆积于城郊或倒入江河。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干污泥约20×104t,以湿污泥计约为380×104t~500×104t,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作物桔杆、树木茎叶、人畜粪便等等,主要指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废弃物。 以上三大类固体废弃物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活动,可以使之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沼气发酵和纤维素废物的糖化、蛋白质化、产乙醇等等。 一、堆肥 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堆肥可分为好氧堆肥法(高温堆肥)和厌氧堆肥二种。 1.好氧堆肥法 好氧堆肥法是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废弃物达到稳定化、转变为有利于作物吸收生长的有机物的方法。堆肥的微生物学过程如下: (1)发热阶段 堆肥堆制初期,主要由中温好氧的细菌和真菌,利用堆肥中容易分解的有机物,如淀粉、糖类等迅速增殖,释放出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升高。 (2)高温阶段 堆肥温度上升到50℃以上,进入了高温阶段。由于温度上升和易分解的物质的减少,好热性的纤维素分解菌逐渐代替了中温微生物,这时堆肥中除残留的或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被分解转化外,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也开始迅速分解。 由于各种好热性微生物的最适温度互不相同,因此随着堆温的变化,好热性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50℃左右,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如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嗜热褐色放线菌(Actinomyces thermofuscus)、普通小单胞菌(Mi-cromonospora vulgaris)等。温度升至60℃时,真菌几乎完全停止活动,仅有嗜热性放线菌与细菌在继续活动,分解着有机物。温度升至70℃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应,相继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 高温对于堆肥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堆肥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 碱的黑色物质。同时,高温对于杀死病原性生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认为,堆温在50℃~60℃,持续6d~7d,可达到较好的杀死虫卵和病原菌的效果。 (3)降温和腐熟保肥阶段当高温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易于分解或较易分解的有机物(包括纤维素等)已大部分分解,剩下的是木质素等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以及新形成的腐殖质。这时,好热性微生物活动减弱,产热量减少,温度逐渐下降,中温性微生物又渐渐成为优势菌群,残余物质进一步分解,腐殖质继续不断地积累,堆肥进入了腐熟阶段。为了保存腐殖质和氮素等植物养料,可采取压实肥堆的措施,造成其厌氧状态,使有机质矿化作用减弱,以免损失肥效。 堆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往往因堆肥的原料来源不同而有很大不同。 对于农业废弃物,以一年生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的堆肥中,常见到以下微生物相变化特征:细菌、真菌→纤维分解菌→放线菌→能分解木质素的菌类。 在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的堆肥中,可见如表7-2所示的微生物相变化。堆肥堆制前的脱水污泥中占优

8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生物处理详解

8 固体废弃物和废气的生物处理 8.1固废、废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8.1.1固废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1、定义 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气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统称为固体废弃物。 2、分类 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 1)城市垃圾 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等。 2)工业固体废物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以及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砂等。 3)农业垃圾 主要包括作物秸秆、树木茎叶等,主要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3、危害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不加利用时,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据估算,每堆积1万吨废物,占地约需1亩。根据对北京市高空远红外探测的结果显示,北京市区几乎被环状的垃圾堆群所包围。 2)污染土壤 废物堆放和没有采取适当防渗措施的垃圾填埋,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其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产生高温和有毒液体并渗入土壤,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甚至导致草木不生。其有害成分若渗流入水体,则可能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 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内蒙古包头市的某矿尾砂堆积如山,造成尾砂坝下游的大片土地被污染,一个乡的居民被迫搬迁。 3)污染水体

固体废物若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水体,则使地面水受到污染;若随渗沥水进入土壤,则使地下水受到污染;若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不仅减少水体面积,而且还妨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例如,德国莱茵河地区的地下水因受废渣渗沥水污染,导致当地自来水厂有的关闭,有的减产。 4)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如下途径污染大气: (1)堆积、运输过程中,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粉尘随风扩散。 (2)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 (3)固体废物本身以及在对其处理(如焚烧)时散发的毒气和臭气等。 5)影响环境卫生 城市的生活垃圾、粪便等若清运不及时,就会产生堆存,严重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 8.1.2废气污染的来源和种类 1、分类 天然污染物 人为污染物:来源于燃料燃烧、大规模的工矿企业的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产生的臭气等。 8.2固废的生物处理 8.2.1堆肥法 8.2.1.1概述 1、定义 堆肥法:就是利用传统的积肥方法,把污染土壤与有机废物等混合起来,在有控制的条件下,使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主要为细菌)作用下,发生降解,并同时使有机物发生生物稳定作用的过程。 2、堆肥的优点 ①有机废物分解并达到稳定化

最新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20分,每空0.5分) 1、在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人类对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废物。这些废物的处理也 存在三种途径:、、。 2、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主要有和两种形式。另外,根据收集的时间,又可以分为 和。 3、固体废物按组成可分为和;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指腐蚀、腐败、剧 毒、传染、自燃、锋刺、爆炸、放射性等废物)和;按其形状可分为(粉状、粒状、块状)和(污泥);按其来源可分为、、、。 4、管道运输分为空气输送和水力输送两种类型。与水力输送比较,空气输送的速度(大, 小)得多,空气输送分为和两种。 5、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及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 于、、和处置的废物的过程。 6、物理处理包括、、、和等。化学处理包括、、和等方法; 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分、、等多种生物处理方法。 7、机械脱水方法有、和等。 8、堆肥化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 的腐殖质的过程。堆肥化制得的产品称为。 9、好氧堆肥化最终的产物主要是。厌氧堆肥化最终产物是。 10、以固体废物为对象的热化学处理系统通常应该包括:部分、部分、部分、 部分以及部分。 11、固体废物的焚烧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和三个阶段,最终生成气相产物和惰性 固体残渣。 12、燃料与空气混合燃烧后,在没有任何热量损失的情况下,燃烧烟气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称 为。 13、海洋处置又分为和,它们都是以海洋作为处置场所;陆地处置包括、、、、等方法。 14、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是一类出于环境保护目的而进行的项目,其投资效益的计算有别于生产型企业。它具有以下特点:;;。

几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比较

几种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比较 固体废物是指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与泥状物质以及源自废水、废气的固体颗粒物,按照理化性质可将固体废物划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伴有毒害的危险固体废物[1]。 目前国内对于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固废的治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末端治理”方法,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等,这些处置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都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已不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如何有效的防治固体废物造成的污染,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分析并比较目前几种固废处理处置技术的优劣,积极探寻清洁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新工艺及新技术,以此缓解固废污染与经济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多重压力,进而全面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国内固体废物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固体废物总量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尤以生活固体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量增长显著,曾造成“固废围城”的困境。固体废物的产量日益增多,种类愈加复杂,污染事件逐年增加,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2,3]。 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产生0.9~1.2kg垃圾,而且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9亿t[4],产生量惊人,

已成为破坏环境、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据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仅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9.1亿t,较2005年激增5.8亿t,综合利用率 不足62%,还处于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阶段[5]。为实现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解决当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研究合适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已迫在眉睫。 2固废处理处置传统技术 我国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及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固体废 物管理经验和治理技术,对固体废物实施全过程管理,以逐步实现其“三化”的目标。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是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6]。 固体废物经过分选,破碎,压实和固化等预处理工艺,进行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最终处置措施,实现有用资源回收,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2.1土地填埋 土地填埋法是大量消纳固体废物的有效方法,也是最终的处理办法[7]。它是将固体废弃物存储在相对封闭的设施内,且该设施经过防渗处理操作,通常设置在陆地上面。 土地填埋法处理量大、管理方便易行、处理成本低及适应性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且土地资源宽裕的地区而言优势显著。在我国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中一直占最主要的地位,处理的固体废物占总量的60%以上[8]。但由于固体废物中常混有金属、塑料和其他有机废物,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技术 处理:指将固体废弃物转变成适于运输、利用、储存或最终处置的过程。 主要方法: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等 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主要方法:陆地处置和海洋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主要处理技术有如下几方面: (1)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在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最终处理之前,往往需要实行预处理,以便于进行下一步处理。预处理主要包括固体废物的破碎、筛分、粉磨、压缩等工序。 (2)物理法处理固体废物。利用固体废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从中分选或分离有用或有害物质。根据固体废物的特性可分别采用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弹道分选、摩擦分选和浮选等分选方法。

(3)化学法处理固体废物。通过固体废物发生化学转换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煅烧、焙烧、烧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都属于化学处理方法。 (4)生物法处理固体废物。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固体废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沼气发酵和堆肥即属于生物处理法。 (5)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没有利用价值的有害固体废物需进行最终处理。最终处理的方法有焚化法、填埋法、海洋投弃法等。固体废物在填埋和投弃海洋之前尚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典型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1、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技术采取防渗、填埋、压实、覆盖和填埋场地气体、渗沥水治理等环境保护处理措施, 它是生活垃圾最终处理的形式, 它是将生活垃圾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方、埋起来, 同时既要解决垃圾污水的渗漏及覆土, 又要解决蝇蚊孳生、臭气, 并对发酵时产生的气体进行导引, 以防止甲烷富集引发堆场爆炸等问题。 特点:占地多、运距较远、日处理量大, 单位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操作简单, 抗冲击负荷大, 可以处理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