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五章 现代仓储作业管理(10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五章现代仓储作业管理(10学时)

【课型】理论课

【学习目标】

·掌握仓储作业基本流程

·掌握储位编码方法,货物编号方法,货物储存位置优选方法

·熟悉入库作业、搬运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的方法

·了解仓储货物保管方法

【主要内容】

·储位编码方法

·货物编号方法

·货物储存位置优选

·验货方法

·搬运活性的概念

·入库作业、搬运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的方法

·货物保管方法

【重点】

·仓储作业基本作业流程

【难点】

·仓储作业流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教学方法】

·讲授

·案例讨论

【教学设计】

【教具学具准备】

水彩笔、白板,、电脑课件。

【参考书目:】

1 梁军何民爱编《仓储管理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 李永生主编《仓储与配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

3 周全申主编《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年【教学过程】

【作业】

1. 简述货物编码的原则。

2. 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有哪些?

3.简述储存合理化的标志。

4.储存保管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简述货物编码的原则。

(1)唯一性原则

所谓唯一性是指被标识的货物应与货物编号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一个编号对象,只能有一个编号,每一个编号只能标识同一货物。

(2)简明性原则

货物编号应简明、易记、易校验,号位不易太长,既便于手工操作,又便于机器处理和贮存。

(3)层次性原则

货物编号要层次清楚,能清晰地反映分类体系内部各货物类目之间固有的逻辑关系。

(4)可延性原则

可延性是指货物编号结构应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空号),当需要增加新类目时,不需要破坏该货物编号结构再重新编号。

(5)稳定性原则

货物编号确定后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能经常或轻易变更,以保证编号系统的稳定性。

2.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有哪些?

一般来说,装卸搬运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业量大

作为一种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装卸搬运操作在物流运动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货物的供应需求过程中,随着运输方法的变更、仓库的中转及翻垛、货物的集疏、物流的调整等,搬运作业量会大幅度地提高。

(2)对象复杂

在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多种多样,它们在性质上、形态上、重量上、体积上以及包装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同一种货物在搬运前的不同处理方法,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搬运作业。不同的储存方法,不同的运输方式在搬运设备运用、搬运方式的选择上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作业不均衡

装卸搬运作业是一种支持、保障性活动。它会受到货物产需衔接、市场机制等条件的制约,随着物流量的波动而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由于运量上的差别、运速的不同,使得港口、码头、车站等不同物流结点也会出现集中到货或停滞等待的不均衡搬运。

(4)对安全性要求高

装卸搬运作业是一种衔接性的活动,需要人与机械、货物相结合。因此,对人、机械和

货物的安全性都要求较高。而工作量大、情况多变、作业环境复杂等又导致了搬运作业中大量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与其他物流环节相比,装卸搬运作业的安全系数较低。

3. 简述储存合理化的标志。

(1)质量标志

保证储存物的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是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前提。在储存中增加了多少时间价值或是得到了多少利润,都是以保证被储物质量为条件的。

(2)数量标志

在保证被储物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数量范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被储物合理的数量范围的界定,应该考虑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所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方法。

(3)时间标志

在保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寻求最短的储存时间,它是和被储物数量有关的问题。储存量越大而消耗速率越慢,则储存时间越长,反之越短。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指标,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等。

(4)结构标志

从储存不同规格、品种、花色的储存数量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进行判断。尤其是相关性很强的各种物品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能反映储存合理与否。如A物品与B物品相关性很强。当A物品耗尽,即使B物品仍有一定数量,也将难以出库。如果不及时对A物品进行补货,势必会造成B物品的呆滞积压。

(5)分布标志

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可以依次判断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6)费用标志

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各种库存费用的大小,都能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4. 储存保管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对储存货物和设施进行ABC管理

通过ABC分析,分别找出各种货物的合理库存量和保存方法,实施重点管理,减少成本。(2)追求经济规模,适度集中库存

利用储存规模优势,以适度集中储存取代分散的小规模库存,追求规模效益。

(3)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通过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拣系统等方法,增加仓库的吞吐能力,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使储存成本下降等。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加快货物周转速度,实现合理化储存。

(4)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对同种类物品采用“先进先出”管理方式,保证储存期不至于过长。

(5)提高储存密度,减少劳动消耗

通过采取高垛、密集型货架、窄巷道式通道等方法,合理布局,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单位存储面积利用率,以降低成本。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能大大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约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便于清点及实行订货点等的管理方式。如“四号定位”法、“订货点”法、“电子计算机定位系统”等方法。

(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通过先进的识别、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储存情况,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监测清点的有效方式主要有:“五五化”堆码,是我国手工管理中采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储存物堆垛时,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五五成行、五五成堆后,大大加快了人工点数的速度,且少差错;光电识别系统,在货位上设置光电识别装置,该装置对被存物扫描,并将准确数目自动显示出来,这种方式不需人工清点就能准确掌握库存的实有数量;计算机监控系统,用计算机指示存放,可以防止存取时出现差错,结合条形码认寻技术,还可以了解所有货物的准确情况。

(8)采用现代储存保管技术

采用各种先进科技手段,改善保管条件和保护货物质量。可采用的保管技术有:气幕隔潮、气调储存和塑料薄膜封闭等。利用现代先进的保管技术是储存合理化的重要手段。(9)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一体化方式

采用集装箱后,有利于实现供应链管理,节省多余的出、入库等储存作业,因而对改变传统储存作业有很重要意义,是储存合理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学反思】

5.1 入库作业管理

5.1.1 入库作业流程

入库作业是指从接到入库通知单后,经过接运提货、装卸搬运、检查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作业环节构成的工作过程。图5-1所示为进货作业流程图。

5.1.2 货物的检验

货物的检验是指对货物的质量、数量、包装进行检查验收的总称。

货物验收的要求:

1.检验单货是否相符

2.检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货物质量是否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