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优质课件
5《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58张PPT)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
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 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引用
列数字
举例子
引用北京的物候记录,将1962年的山桃、杏花等的 花期与1961年和1960年的作比较,为下文说明物候 观测对农业活动有重大作用做铺垫。
4.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
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来去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今天,让我们跟随竺可桢先生一同 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备查 03 字词清单 04 初读课文
05 精读课文 06 课堂小结 07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熟记 “翩”“谚”“匿”等字的读音;熟记“翩然”“销声匿 迹”“萌发”“悬殊”等字的字形;理解“销声匿迹”“草长莺 飞”等成语的意思;识记有关竺可桢的文学常识。(重点) 2.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重、难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重、难点) 4.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 究实证的科学态度。(素养)
rù
土润溽暑④
(续表)
三候 王瓜生 麦秋至
举例子
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具体说明物候 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 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打比方
作比较
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 的“活的仪器”, 生动形象,突出了生 物在物候观测中的重 要作用。
用生物与气象仪器 作比较,突出了通 过生物观测物候的 特点——灵活多 变,复杂多样。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共35张ppt)
03 理清逻辑
本文的【说明顺序】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引出说明对象
浅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说明重要作用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分析影响因素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述研究价值
深
探究局部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第一层: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第三层: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 第四层:研究意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 哪些?
纬度、经度、高下、古今的差异。
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是什 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
么?
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
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概括不出“物候”概念?
第2段段首: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语言表述从数量、范围等方面进行限制: 第1、2句中的划线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和严密性;第3句划线词语则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特色二:生动形象
课文第一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 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 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 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 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决 定 物 候 现因 象素 来 临 的
纬度的差异(首先) 影响程度
经度的差异(第二) 高下的差异(第三)
大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4~5)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 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6~10)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 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 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
竺可桢(1890-1974),
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
国现代卓越的气象学家、地 理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 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 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 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 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 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 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代表作有《物候学》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 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 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⑴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
• 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 而不同”。
作比较:将早春晚春南京桃花刺槐开花日期同北京相比 较,强调突出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 而不同,让人清楚明白。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
3.三个因素能否交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因为是按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排列的,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说理逻辑性强。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 经度差异对物候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笼统认为比内地暖 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 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多举一个例子,读者就 不会认为这是偶然的,就确信无疑了。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课件
自然现象的解释
01
自然现象解读
自然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通过了解这些现象的成因和规律,可
以更好地认识大自然。
02 03
天气变化
天气变化是自然现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形成与大气环流、水汽凝结 等过程有关,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 。
地震成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释放出来的能量,通过对地 震成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规律。
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
1 2
自然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自然科学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等。
社会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社会科学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3
技术创新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技术创新的形式影响人类科学 发展,如能源开发、环保技术、医疗技术等。
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04
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类的关 系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气候变化
01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气候变化的形式影响人类生活,如季节更替
、温度和降水变化等。
生态环境
02
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大自然的语言通过生态
平衡和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活。
资源利用
03
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资源利用的形式影响人类生活,如土地利用
、水资源开发等。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通过地震、火山喷发等 自然现象来表达。
地理环境语言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通过形态和结构来表达信息,如山脉、 河流、湖泊等。
土壤特征
土壤特征通过成分、质地和结构等来反映地理环 境,如沙土、黏土和壤土等。
地理位置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8张PPT)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 称它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 候学”。
草木萌发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 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 用在农业生产上。
重点词语
【次第】依次。 【翩然】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衰草连天】文中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花香鸟语】花飘着清香,鸟唱着歌儿。形容大自然明媚 动人的美好风光。 【草长莺飞】绿草茂密,黄鹂飞舞。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
古今因素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 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 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农业的发展; ·……
初读课文
通读课文,说说课文能分成几部分, 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问题探究
精读课文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课件)
多样性、普遍性、适应性、动态 性。
大自然语言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
大自然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 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随着生命 形式的不断演化和自然选择,大
自然语言也逐步发展和完善。
演变
大自然语言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和 生物种群的适应性演化而不断演变, 形成了现今多样化的交流方式。
重要事件
物种的起源、迁徙、生殖行为等都 与大自然语言的演变密切相关。
动物语言
适应环境变化的表达方式
动物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某些昆虫在受到威胁时会释放特定的化学物 质来警告同伴,这种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可以随着威胁的消失而降低。
植物语言
无声的信息传递方式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表达方式
植物语言是通过化学物质和物理信号进行信息传 递的方式。例如,植物可以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 物质来吸引昆虫进行授粉或警告其他植物有潜在 的威胁。
地球语言的解读与运用
地球语言的解读
地球通过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等 方式传递信息,如地震、火山喷发、气候变 化等。
地球语言的运用
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地球的语言,了解 地球的演变规律和生态平衡,从而更好地保
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04
CHAPTER
大自然语言的研究现状与未 来发展
研究现状
微生物语言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表达方式
微生物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某些细菌在受到抗生素攻击时会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 警告其他细菌有潜在的威胁,这种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浓 度可以随着抗生素的消失而降低。
地球语言
自然现象的表达方式
地球语言是通过自然现象进行信息传 递的方式,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气 候变化等。这些现象可以传递地球内 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对地球上的生 物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方 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法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
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
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答: 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
确地写出了物候记录在时间上的差异;其中“左右”一词 对“十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
节气对于后世历书制作影响很大,它是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
心理论之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
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
竺可桢(1890—1974),
者
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
介
家,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
重 点
字 萌发(ménɡ) 词 孕育( yùn )
悬殊( shū )
衰草连天
强调排列的先后顺序,所以是
“第几”的“第”。
次第
翩然( piān )
农谚( yàn )
海棠( tánɡ)
销声匿迹( nì )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zhǎnɡ) 连翘
整
➢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体 感
第一部分(1—3): 以四季物候的变化引出什么叫物候 和物候学。
说
要分析其作用。
明
方 法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答: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
“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生物的变化在物候观测 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 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文中有关语句简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4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竺(zh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 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 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 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 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 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背景链接
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 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 和物候学,由浅入深,条理十分清楚。
1.这部分(4-5)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物
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
二 观测手段 “活的仪器”活生生的生物 部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 象。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 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 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 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 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动手标记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 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熟知文章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1.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
言”指的是什么?这样拟标题有什么好处?
初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步 梳
标题运用拟人手法,把大自然拟人化,显得新颖而有 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方式?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如同一幅展示四季风光的
画卷,使文章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优质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37张PPT)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
答:“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 新颖而有情趣,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熟读课文】
探
快速阅11读课文,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探展
Q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物候: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提取整合2-3段第一句)
你还发现本文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品读课文】 探 点
朗读第1自然段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 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 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 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 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 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 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 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 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括了丰富 的物候知识,你 能举一些例子吗?
1、蚂蚁搬家要落雨。 2、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3、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披蓑衣。 4、麻雀囤食要落雪。 5、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6、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7、猪衔草,寒潮到。
作业2
《迷人的四季》
•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选择你喜欢的一 个季节来写。
2、说明文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 (3)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分类别、 作比较、下定义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的语言:准确、简明、周密、平实、生动。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xxxx
例外
情
情况二
况
一
【7-10段】
第一种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第二种顺序: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是另一种顺序。
小结:一篇好的事理说明文,需要有清晰的思路。 这种思路既可以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 也可以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三、【作业分享】细数方法
方法 利用文中找到的例句例,句一一剖析每一种说明方法作用
要下雨了
大自然的语言
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竺可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筛选主要信息,明确说明内容,了解物候与 物候学相关
2.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体会说明时 严密的逻辑知识思维。
3.结合课文实例,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 又生动的说明语言。
4.积极储备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思考方法,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竺可桢在浙江大学时,形成了 “竺可桢精神”,以“求是”为主 导。 “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忠于 真理,是贯穿竺可桢一生的思想核 心。
你知道哪些有关物候的谚语?说说这些谚语传递的物候现象。
云在东,雨不凶。 东北风,雨太公。 小满收菜籽。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麻雀囤食要落雪。 晚上有星星、月亮,明天会是大晴天。
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引用
例句
作用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第二课时
一、【课程回顾】复习导入
第1--3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描 述
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作 出 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 述
【本文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阐述研究意义
作比较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件
2023-11-04•导入•新课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活动与互动目•总结与拓展录01导入总结词:激发兴趣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一些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主题介绍教学目标总结词:明确目标详细描述: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总结词突出难点、重点详细描述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与重点02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目的介绍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和自然景观,如四季更替、动物迁徙等。
内容背景介绍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和生物现象。
步骤1步骤2步骤3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内容,提问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问题。
引入课程主题,解释“大自然的语言”的含义。
03教学内容与步骤0201小组讨论、提问、分享感受。
方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从视频中获得的信息。
内容了解学生对课程主题的认知程度,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探索欲望。
目的教学互动与讨论03知识讲解自然语言是一种人类自然演化出来的语言,具有语音、语法和语义等特点。
详细描述自然语言是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语言形式。
它具有语音、语法和语义等基本特点,能够表达和传递信息,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
总结词知识点一:自然语言的定义和特点VS知识点二:自然语言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总结词自然语言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详细描述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语言的支撑。
自然语言承载了人类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时,自然语言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语言可以根据其来源、使用范围、语法结构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同时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 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不符合实 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
2.小组交流:下列句中画横线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掉?
(2)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 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2.思考: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描述现象→做出解释→推究原因→阐明意义 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 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合作探究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3.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 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不能。
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来说明。由大到小,由主到次, 依次排列,有条有理。
合作探究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速读课文,把全文划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解释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合作探究 ——理清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Nhomakorabea习目标CONTENTS
01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
02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03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04 点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文体相关
事理说明文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精美版】
课外收集几则农谚或几句古诗,说说它们包含 的物候知识。
新课导入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明白并深入了解了本文的说 明对象,体会了本文说明语言的严密性。这 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 确、生动和典雅。
品味语言 任务一
细读文章第1、2段,找出喜欢的语句,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阅读感受。
示例: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 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 法写春天到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任务二 比较文章第1段内容和下面这段话,它们 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3、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各种植物也逐渐变绿。5、6月份,候鸟回归, 夏天到了。秋天,植物叶子渐渐变黄、掉落, 候鸟南迁,昆虫消失。冬天即将来临。
文章第1段描写了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 语言生动、典雅、准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美 妙的四季图。课件出示的这段话,内容上也是 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物候现象,但语言平实、简 洁、准确。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事 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内外、远近、高低、上 下、左右、整体局部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 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展开,如由 总说到分说、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主 到次等顺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浏览课文,结合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概括本文使
思维探讨 探讨任务一
回顾上节课归纳分析的本文的说明内容, 看看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 的,即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文章说明的事理—— 物候现象。
方法:勾画关键句子,做批注。
示例:第3段末“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 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 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4段开头“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 器’,是活生生的生物”——物候学研究的 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个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 廿(niàn)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四、勇摘智慧果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物候现象”。 物候是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等现象。物候学是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的科学。物候观
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答:1、预报农时,安排播 .
种日期;2、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 .
子的日期;3、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
减轻害虫的侵害;4、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chā
chāi
chà
cī
差异
差遣
差劲
参差
次第 孕育
动作轻快的样子。 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
风雪遍地。
销声匿迹
躲藏起来不露面。
风雪载途 年年如是
纷纷落下的样子。 一个挨一个地。
周而复始
形容循环往复。
翩然
每年都这样。
三、精读感悟 (12分)(重点)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 “物候现象” 。 2、什么叫物候?答: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现象。 3、什么叫物候学? 答:物候学是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 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难点) 答:意义,1、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2、安 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3、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 虫的侵害;4、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这一段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描写 。作用是:
使文章 生动形象
。起总结作用的词语
是: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夏季 秋天 寒冬。
哪些事物属于“大自然的语言”? 答:草木萌发、候鸟归来、北雁南飞……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 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 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里举了 三 个例子?说明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 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为什么我们要对大自然的语言处处留心观察呢? ( 它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4、5) )
大连的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 经度 一个星期。 差异 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
到立夏。
高下 秋冬之交:山脚有霜而山腰反而无霜。 差异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
在山脚反而不适宜。
古今 差异
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十年 平均的春初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比较,后者 比前者早九天。
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答: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 6、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 答:研究物候学能搞好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中反映了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的哪一个因素?
答:影响物候的因素,高下的差异。
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 ( 1 )-( 3 )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 3 )-( 5 )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 ( 6 )-(10 )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 (11 )-(12)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文体是 说明文,说明对象是 大自然的语言 , 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逻辑顺序 。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经度、高下的 .
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是:
能搞好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
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__第__开__放__。再过两个月,
燕子_翩__然__归__来__。__不__久__,_ 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
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
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
簌___簌__地__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 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___草__连__天__的景 象,准备迎接风__雪__载___途__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 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立春 2月3-5日 惊蛰 3月5-7日 清明 4月4-6日 立夏 5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小暑 7月6-8日 立秋 8月7-9日 白露 9月7-9日 寒露 10月8-9日 立冬 11月7-8日 大雪 12月6-8日 小寒 1月5-7日
雨水 2月18-20日 春分 3月20-22日 谷雨 4月19-21日 小满 5月20-2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大暑 7月22-24日 处暑 8月22-24日 秋分 9月22-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大寒 1月20-21日
5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要 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有关物候的科学知识; 理请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积累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优美特 点,学习运用生动语言说明事物。
5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大自然有什么语言? 云下山, 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 天色亮一亮,河水 涨一丈 。 红云变黑云,必有 大雨淋 。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学家。 “物候学”是他作出重要贡献的领 域之一。
二、初读感知 (6分)
sù
nì piān yùn
yàn shuāi
簌簌 销声匿迹 翩然 孕育 农谚 衰草连天
qiáo qiào shuāi cuī
là lào
连翘 翘尾巴 衰草 鬓毛衰 丢三落四 落枕
全文的说明顺序
物候、物候学
逻辑顺序
浅 现象
重要性
纬
经高
古
决定因素
度
度下
今
主要
意义 深 本质
次要
主旨:《大自然的语言》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 说起,说明了这一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并 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举例子是本文的说明方法。请在文中找例句。
纬度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因素 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