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合集下载

第8讲--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第8讲--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的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上
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 Nhomakorabea受政治运动影
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社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
生活上 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历史二轮复习
【主干知识】
这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
开放前)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开始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社会主义 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历史二轮复习
4.社会生活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生
活水平总体较低。与此同时,新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 及大众传媒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 影响较大,呈现明显的时代特色。
历史二轮复习
【隐性知识】
中外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 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体制转型,先后成为世界强国。重商主义 具有国家干预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殖民主义、 鼓励人口增长等政策特征。 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 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 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 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 程。 ——何正斌《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

严重阻碍生产力 所有制,实行 为农业发展开
发展
农民土地所有 辟了道路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 小农经济难以满 把土地等主要 进一步提高了

足国民经济发展 生产资料由私 农业生产力
的需要

政治哲学课程大纲

政治哲学课程大纲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哲学》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 其中实验学时: 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主要的政治哲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初步具备识别与提炼具体实践生活中政治问题的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逐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此外,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专业哲学的学术训练,提高其批判性分析与写作能力,为有志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哲学研究的学生夯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演进与观念结构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养成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术能力。

三、先修课程政治学1. 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梳理和把握政治哲学的源流和发展;难点是让学生较为深入和系统地理解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变迁以及有效提高其批判性分析与写作能力。

2.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专题式教学与讨论相结合。

在学生理解政治哲学基本概念、历史演进与观念结构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一些较为困惑的理论问题以及一些基本理论的现实意义,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遵循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为辅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实行备课、上课和课后交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讲 导论:何为政治哲学?(2学时)1.教学内容(1)我们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思考(2)政治思考的三种方式(3)政治哲学的外在边界(4)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2.重、难点提示(1)把握政治哲学的理论边界(2)明晰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第二讲 政治哲学的意义结构(2学时)1.教学内容(1)政治哲学的“死亡”和“再生”(2)政治生活的体验路径(3)政治哲学的分析进路(4)寻求完整的意义结构2.重、难点提示(1)理解政治哲学的意义结构(2)明确政治哲学的学科价值第三讲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2学时)1.教学内容(1)自然状态(2)政治社会(3)乌托邦与理想政治(4)去乌托邦与现代政治2.重、难点提示(1)明晰自然状态、政治社会的主要内涵(2)厘清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的发展路径第四讲 现代政治的结构要素(2学时)1.教学内容(1)权力与权威(2)自主与代表(3)合法与反抗(4)普遍与特殊2.重、难点提示(1)理解现代政治形式结构中四对关键性构成要素(2)明确形式性结构要素与实质性结构要素的关系第五讲 西方政治哲学的演进(4学时)1.教学内容(1)希腊政治哲学的两个路向(2)中世纪的政治哲学(3)现代政治哲学兴起的诸条件(4)复杂多变的现代性政治哲学(5)西方政治哲学的“诸神之争”与融合趋势2.重、难点提示(1)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整体演进过程(2)明确西方政治哲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思想第六讲 中国政治哲学的变迁(4学时)1.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伦理政治(2)先秦的多级思维与互补结构(3)中古政治哲学的两极发展(4)明清之际及晚清的转向与现代性政治哲学建构2.重、难点提示(1)理解中国政治哲学变迁的整体过程(2)明确中国政治哲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思想第七讲 现代政治哲学运思的基础——民族和国家(2学时)1.教学内容(1)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2)文化国家与政治国家(3)民族——国家的结构和性质(4)国家的理想性和现实性(5)国家与超国家2.重、难点提示(1)理解民族——国家的结构和性质(2)明晰国家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第八讲 现代政治哲学的轴心问题——意识形态(2学时)1.教学内容(1)意识形态的现代特质(2)意识形态的“诸神之争”(3)强势意识形态和弱势意识形态(4)意识形态可能终结吗?2.重、难点提示(1)理解意识形态的现代特质与“诸神之争”(2)明确意识形态何以成为现代政治哲学的轴心问题第九讲 功利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2)功利主义的两条吸引力(3)功利主义对效用的界定(4)功利主义不恰当的平等观(5)功利主义的政治2.重、难点提示(1)理解功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2)明确功利主义对效用的界定及其局限性第十讲 平等的自由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作为公平的正义(2)正义的两项原则(3)原初状态与反思均衡(4)公共理性与重叠共识2.重、难点提示(1)理解罗尔斯何以成为平等的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2)明确罗尔斯的政治哲学体系及主要观点第十一讲 自由至上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自由至上主义的来源与本质(2)诺齐克提出的自我所有权原则(3)基于互利的自由至上主义(4)基于自由的自由至上主义2.重、难点提示(1)理解自由至上主义的来源与本质(2)明晰诺齐克自由至上主义的相关内容第十二讲 马克思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2)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定位(3)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当代建构2.重、难点提示(1)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及其理论定位(2)明确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及其当代建构第十三讲 社群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社群主义的源起和发展过程(2)社群主义政治哲学思潮兴起的历史背景(3)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重、难点提示(1)把握社群主义的源起和发展过程(2)理解社群主义的基本主张第十四讲 文化多元主义(2学时)1.教学内容(1)文化多元主义的内涵(2)文化多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3)文化多元主义的五种基本类型(4)文化多元主义的政治形式2.重、难点提示(1)理解文化多元主义的内涵、发展阶段和基本类型(2)明确文化多元主义何以成为政治哲学前沿的思潮七、学时分配章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学时实验教学学时一导论:何为政治哲学?20二政治哲学的意义结构20三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20四现代政治的结构要素20五西方政治哲学的演进40六中国政治哲学的变迁40七现代政治哲学运思的基础——民族和国家20八现代政治哲学的轴心问题——意识形态20九功利主义20十自由主义的平等20十一自由至上主义20十二马克思主义20十三社群主义20十四文化多元主义20总计320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开卷考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政治哲学导论》,杰弗里·托马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什么是政治哲学》,列奥·施特劳斯著,华夏出版社,2011年;[3]《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戴维·米勒著,译林出版社,2013年;[4]《当代政治哲学》,威尔·金里卡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政治哲学讲演录》,任剑涛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周穗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7]《政治哲学讲义》,约翰·罗尔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8]《功利主义》,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9]《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比较研究》,龚群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10]《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王新生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权力性核心问题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价值型基本功能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为政以德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无为而治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兼爱兴利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以法治国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第三讲《政治体系》1.政治体系的含义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2.国家的定义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5.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复合制:(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从政治主体视角分析意识形态教案

从政治主体视角分析意识形态教案

意识形态教育一直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对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将从政治主体视角分析意识形态教案。

政治主体指的是主宰政治生活的人或者团体,也就是政治的实际掌权者。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政治主体的核心是党的领导集体。

因此,在意识形态教育中,政治主体对于教案的策划、实施、监督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主体应当以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强化为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案。

从政治主体角度出发,意识形态教案的制定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体现政治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公民人格,这需要教案从政治价值观出发,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因此,政治主体需要重点关注教案对于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层面,制定教案应考虑政策和政治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因素,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国防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以达到坚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共同精神。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意识形态教育不是仅仅传授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是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政治主体应该推进意识形态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发扬教育创新的精神,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深化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学习条件。

政治主体应该着重关注“大课堂”式教学的实践,鼓励老师和学生以开放、自主、创新、协作的态度和行动,实现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秀传承,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注意课程质量和全局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注重教育创新、体现时代性和实用性,但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把控课程质量和课程全局性。

政治主体应该促进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引领“课程改革带动教改”,融合最新学科、最前沿理念与最实用技能,加强教材研发和课程的创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意识形态八个方面内容有哪些

意识形态八个方面内容有哪些

意识形态八个方面内容有哪些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关于人类意识、思维、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的集合。

它在社会和政治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意识形态的发展和传播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意识形态通常由八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它们分别是:1.世界观: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整体性观念和理解。

它包括对宇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认知。

不同意识形态会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2.人性观:人性观是对于人类本性和人的行为特点的观察和解释。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人类的本质、动机和行为模式有不同的看法,这直接影响了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

3.价值观:价值观是对于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正确的道德标准的认同和评价。

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个体的行为准则。

4.政治观:政治观是对政府和权力的看法和态度。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政治体制、政府职能和政权运行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5.经济观:经济观是对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认知和看法。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等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经济观念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

6.社会观:社会观是对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看法。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结构、社会等级、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

7.教育观:教育观是对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的认识和评价。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的制定和实施。

8.文化观:文化观是对文化的定义、形成和发展的看法。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功能和文化的地位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一个社会或一个个体的认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这些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会有所演变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观念、价值观和信念会不断出现,对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播产生影响。

高中历史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8讲 课题2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中历史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8讲 课题2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题2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一、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大权独揽活动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走上帝制之路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1915年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2)护国战争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链接·选择性必修1·P14-15]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背景辛亥革命后,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转折1913年春“宋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失败①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③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结局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张勋复辟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就任国务总理,但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2)1917年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了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ppt课件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ppt课件
会规律的制约。
ppt课件
14
(2)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人是社会的主体 。 2)人的意志活动对社会历史发展有促进或阻 碍作用。
3)人对社会的发展起何作用及作用的大小由 许多主客观条件造成的。
4)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 的作用。
ppt课件
15
(3)社会的进步与人的解放
•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是密切联系着的, 人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解放 程度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内化,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 的外化。一个有真实价值的人,是内在价值和外在 价值、内在完美和外在有用性、主观精神和客观行 为、权利和义务、人格和责任相统一的完整和谐的 人。因此,要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具有优秀的德性 和出色的才能,又要化小我为大我,自觉为社会服 务,把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起来。
ppt课件
16
(二) 人生目的的确立
•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 (1)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
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目的、人生
价值、人生态度的统一。
ppt课件
17
•(2)人生观要回答的三大问题: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要活着?)
追求理想
人生态度(人该怎样活着 ?)
乐观积极
人生价值(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ppt课件
20
2)为物质与为精神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 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罗素) • 头脑理智冷静而内心充满热情,献出自己的 才智与力量,同周围的社会苦难相抗争并努力 给人们予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手段,不 达目的决不罢休。(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第8讲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第8讲 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

个人与集体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基本含义(Triandis)



集体主义者把自己看作是某个群体的组成部分,而个 人主义者热衷于群体的自我概念 集体主义者拥有和其群体目标互相交叉的个人目标, 当这些目标出现差异时,他们会视集体目标高于个人 目标;而个人主义者拥有的目标或交叉或不交叉,当 这些目标之间不一致时,他们会视个人目标高于群体 目标 集体主义强调社会行为应该遵从社会规范、职责和义 务;个人主义者强调人的态度、个人选择和人与人之 间的契约对社会行为的意义 集体主义方面,关系重要,即使这些关系的成本超出 报酬,他们也依然维持这种关系;在个人主义者看来, 当成本超过报酬时,他们就会中断这种关系
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理论产生的背景: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自 由主义的自由化、私有化政策造成了新的经济衰退和社会 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自身的生存,面临着如何再发展的 问题。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及其主张就是力图回答和解决资 本主义面临的矛盾和再发展问题 第三条道路学派政治经济理念:指的是一种思维框架或政 策制定框架,它试图适应过去的世界,超越老派的社会民 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总的目标是帮助公民在全球化、个 人生活的转变以及与自然的关系等重大的时代变革中找到 自己的方向。无责任即无权利 无民主即无权威
当代新左派的社会福利思想

新左派围绕着资本主义如何维持有效性及资本主 义如何在各种矛盾中发展的议题展开了讨论


奥康纳:资本主义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生存条件:资 本积累、合法性。 高夫:社会政策不但中和阶级矛盾并增加民众对资本 主义的认可程度,同时也起到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服务支出既可以改善也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和利润。 奥菲:资本主义的社会政策是回应资本主义制度的经 济危机,而非受制于这些危机。为了平衡资本积累与 合法性,国家必须做到:尽量减少干预市场、鼓励投 资、保护资本积累和制造保护全民利益的形象。因此, 资本主义不可以同福利国家同时存在,资本主义也不 可以没有福利国家而存在

政治文化的层次结构与要素分析

政治文化的层次结构与要素分析

及其特点》一文中明确肯定了政治文化的 3 个层次: 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王浦劬主编的《政治
政治思想层次,这是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精华 学基础》 一书中即把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视为政治
部分;政治心理则处于潜层次;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政 文化的两个层次。作者在该篇的导论中指出,“政治
治行为方式亦应该是传统政治文化结构中的基本要 心理主要是一种政治权利的精神现象……特定社会
化。人们对政治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形成了 3 种具有
就政治文化的内容来讲,西方学者对政治体系 代表性的认识:
的主观倾向的理解并不一致。阿尔蒙德、普特南等人
(1)广义概念: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制度
一般从政治心理的角度来理解政治文化,这是早期
(2)中义概念:政治心理、政治思想
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借鉴了心理学科的
对政治文化的这种认识可以做如下的图示:
政治文化
政治认知 政治态度 政治信仰 政治情感 政治价值
政治文化五要素示意图
狭义与中义之争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逐 渐形成,并一直存在于中国目前对政治文化概念的 认识中。狭义概念强调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原意,而中 义概念则强调了政治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实际上,我 们无法把一个普通公民的政治心理同政治思想家的 政治态度区别开来,就像政治文化无法将精英的政 治文化排除一样。抛开具有一定影响并以理论形式 系统化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就无法完整地反映对 政治系统认知的主观倾向。因此,将政治思想的内容 纳入政治文化的概念内涵更能表现政治文化在概念 上的一致性,即政治心理是一种潜层次存在的政治 思想,政治思想是以显形式存在的政治心理,两者构 成了政治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但其实质是一样的, 均是政治系统的主观倾向。

意识形态与宗教

意识形态与宗教

2、政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套系统的政治信念,并 经常认为某种行动方案可以使社会变 得更好
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idéologe 原意为观念科学,后来演变成为思想 指导原则(儒、法)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 一种政治统治工具 ,政府的政治观念
意识形态的性质
意识形态的产生源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平 主义)
激进主义:主张天然自由权力、批判现 实社会、主张采取政治行动(暴力革 命)、社会进步观念;
政治立场 认为本国文化优于他国文化 敌人的敌人是我们朋友 有时违反国际法的军事行为也是正义的 控制通胀比控制失业重要 本国富人税收过重 因无法选择出生地,不必为祖国自豪 政府应减少军事开支用于卫生事业 应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土地是公有资源不得买卖 有时贸易保持主义是必要的 废除死刑
狭义文化
特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观念和行 为(指制度规范与精神,原则→具体,具 体→原则,姓名,地址)
狭义文化涉及知识与经验(中医)、价值 规范(孝、学费)和艺术(颜色)三方面 的内容
政治文化:大众共有的行为和信仰(儒家 的谦让),成为官方倡导的信仰就会变为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可能不一致(共产主 义与儒家文化)
的意识形态),是依附于特定文化基础之 上的意识形态 宗教提供信仰,而信仰不是用于证明的 宗教可以掌握政治,但在中国没出现过 政教合一的政权 宗教信仰是一种政治权利
世界主要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2、宗教对国际政治影响
➢增强相同宗教国家间的合作(欧洲),加剧 不同宗教国家间的矛盾,加剧种族矛盾(巴 以),培育恐怖主义(阿富汗)、分离主义 (东突)
1
意识形态提供理想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表现
续表
(1)消极:①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②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阻 评 碍了经济4 全球化 的进程。③军事上,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2)积极:①两大集团势均 价 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如航天技术等。③推动了一些地区性合作
A
方法技巧:图表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试题类型 图片类 曲线图 饼状图 柱状图 表格图
解题技巧 里里外外看注解 边边角角看拐点 阴晴圆缺看大小 上下左右看趋势 纵横驰骋看变化
对点训练
2. [2020年山东卷]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 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 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 D )
A. 同苏联关系缓和
B. 与西欧竞争加剧
C.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D. 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解析]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由于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陷入侵越战争泥潭而耗费 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同时由于西欧与日本的竞争,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国家实力相对衰弱,从而出现了材料 中的现象,D项正确;1969年正处于苏攻美守时期,美苏关系并未缓和,A项错误;与西欧竞争加剧、陷入侵 越战争泥潭只是美国调整《出口管制法》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B、C两项错误。
两极格局瓦解 2020年全国Ⅲ卷,35(七十七国集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 和多极化趋势 益)
的加强 (5年3考) 2017年全国Ⅰ卷,35(二十国集团的演变——世界格局的变化)
基础导学
焦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模块二 第8讲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模块二   第8讲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 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 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返回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
(3)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返回
返回
视角一
[例1]
[点击 命题角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2·吉林模拟)在观察了一些乡村的民主选举
实况后,美国报纸2007年在一篇专题报道中,将中国的村级选 举与美国的选举进行了比较:“在鲜为人知的选举中,中国的
民主在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材料中所述的现象说明(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发展: ①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返回
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返回
3.通讯事业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
界第一位。
4.大众传媒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返回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1)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
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识形态强调八个方面

意识形态强调八个方面

意识形态强调八个方面意识形态是一种指导和影响人们思想、信仰和行为的理念体系。

它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塑造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

意识形态通常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强调八个方面的内容:1. 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是指一种政治信仰、观念和价值体系,决定了人们对权力、国家和政府的看法。

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理念和信念。

政治意识形态可以对国家的发展和运作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政治权力如何分配、治理如何进行和社会公平如何实现的看法。

2. 经济意识形态经济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的看法和信仰。

它包括对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不同经济制度的态度和观点,还包括对财富、私有制、公共福利、贫富差距等经济现象的认知和评价。

经济意识形态对于个人的经济决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公平程度。

3. 宗教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指人们对于宗教信仰和神秘力量的看法和信念。

它包括人们对于神、灵魂、生死等宗教问题的答案和理解,以及对宗教组织、仪式、规则的态度和行为。

宗教意识形态对于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的宗教政策和文化传统起着指导作用。

4. 文化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指人们对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看法和认同。

它包括对于语言、宗教、艺术、文学、音乐、风俗等文化元素的态度和理解,以及对于文化交流、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和评价。

文化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的文化发展和多元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也对个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产生深远影响。

5. 教育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指人们对于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看法和认同。

它包括对于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观点和信念,以及对于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期待。

教育意识形态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教育选择。

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辨析

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辨析

党内政治文化的概念辨析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三者具有特定的概念所指。

从概念差异性的角度看,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在生成逻辑、核心要素、评价尺度和传递路径上具有显著区别;从概念统一性的角度看,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在文化性质、文化效能、文化层积和文化变迁上具有鲜明共性。

新时代,要立足中国政治发展实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三者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特征。

1.政治文化的形成与阐释列宁于1920年明确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强调:“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在这里,列宁将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并列,将其视为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共产主义者政治意识,强化共产主义者理想信念的重要路径。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文化热”推动了国内学界对政治文化的广泛研究,许多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

代表性的观点有:意识论,“政治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积淀论,“政治文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等的总积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政治实践发展和政治制度建构的必然结果。

政治主体在政治制度的框架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实践参与政治体系的运行,行使政治权力和履行政治义务,以期实现或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

这些政治实践将抽象的政治价值取向转化为政治主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使政治文化具有实际含义。

因此,政治文化可以理解为显性政治实践、政治制度背后所蕴含的隐性观念形态。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和合文化、家国文化、廉政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借鉴国外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实现了对中国政治文化的重塑,并推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九年级政治 第八课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九年级政治 第八课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敬业” 是每个社会主义建设者
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自律精神,一个 民族有无这种精神决定着其生死存亡, 一个人有无这种精神决定着其前途命 运。其内涵主要是干一行,爱一行, 钻研业务,增技能,忠于职守,尽心 尽力,形成良好职业习惯。
“奉献”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应
具备和需要的道德精神,是个人处 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的 重要原则,其内涵主要包括不计个 人得失,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公民 义务,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好事。
“勤俭”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
统美德之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走 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动力,其内涵主要 包括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 移风易俗,建设美好家园。
“自强”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
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自律精神, 一个民族有无这种精神决定其生死存 亡,一个人有无这种精神决定其前途 命运。其内涵主要包括志存高远,刻 苦学习,提高素质,崇尚先进,不怕 困难,积极向上。
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
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精神 文明
物质 文明
上述影视剧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反映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一种百折不挠 的坚强意志,为民族为国家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奉献精神。 这些影视剧都有利于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
这就是先进文化的力量
什么是先进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先进文化?
从课本上的活动内容和 浏览众多不文明的图片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或你 有什么样的感想?
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 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物质上不能贫 穷,精神上也不能贫穷。只有物质和 精神都富有,才能全面发展。对于一 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就更是如此。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

意识形态基本知识

意识形态基本知识

意识形态基本知识第1篇: 意识形态领域的应知应会基本知识1、意识形态基本定义: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反映。

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2、意识形态“三个事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

”4、意识形态“四个关乎”: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人心向背。

5、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6、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7、宣传思想工作重点抓好的“三个创新”: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8、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高考历史复习第8讲第1课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与文化(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

高考历史复习第8讲第1课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与文化(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

30
目录
情景导入 高考回望 考题研究 主题探究
2.(2019·北京文综,20)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
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
腊( D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答案·解析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国家 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 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政治 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 建立共和国后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罗马帝国建立后,实行君主专制 体制 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制度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的
突出 贡献
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 而治,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 性,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
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
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B )。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解析
解析 据材料“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并进行最 终判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陪审法庭由公民抽签产生,这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陪审法庭执行判决权,不是法律服从民众意愿,排除 A项; 材料强调的是陪审法庭的权力而不是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排除 C项;材料涉及的是 陪审法庭的作用而不是法律,排除D项。
答案
20
目录
知识梳理
图解识记 易错易混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苏格拉底
(1)背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

政治学原理讲义目录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第一节政治一、政治的含义和本质二、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三、政治的作用第二节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二、政治学的发展第三节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我国政治学的任务二、政治学研究方法第二章政治关系与政治结构第一节政治关系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二、政治关系的特征三、政治关系与政治权力四、行为主义的政治系统论第二节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含义二、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第三节现代西方政治权力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三、美国的政治结构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结构一、基本特征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政治制度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含义一、政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二、政治制度的作用三、影响政治的基本要素第二节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一、奴隶制政治制度二、封建制政治制度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四、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第三节两种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政治利益分析第一节利益集团一、利益的本质就是人的需要二、利益集团第二节利益的表达方式一、对抗性的表达二、非对抗性的表达第三节利益综合一、利益综合的过程二、利益综合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政治平衡一、政治平衡的本质是利益平衡二、政治失衡是利益关系失衡的外在表现第五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概念一、公共政策的含义和特征二、公共政策的特征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一、公共政策的规划二、公共政策的执行三、公共政策的评估第三节公共政策决策的基本规则一、西方国家的政策决策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决策第四节公共政策的功能一、公共政策的对国内的主要功能二、公共政策的对外功能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第六章政治录用第一节政治录用的标准一、政治录用的含义二、政治录用的标准第二节封建社会的政治录用一、世袭制二、官吏选拔制度三、科举制度第三节现代西方的政治录用制度一、政党体制中的政治录用二、公务员体制下的政治录用三、双重录用体系的分析第四节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一、我国干部制度的基本内容二、中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第五节政治转型中的腐败问题一、社会性腐败二、政治性腐败第七章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第一节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的含义二、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广泛性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功能四、政治舆论五、政治法律第二节政治文化一、政治文化的内容二、政治文化的功能三、政治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四、精英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五、个人主义政治文化与集体主义的政治文化第二节政治社会化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与功能二、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第八章政治变迁与政治文明第一节政治变迁的思考:政治民主一、关于民主的理论二、民主的本质三、政治民主的基础四、民主的基本类型五、基层民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政治改良:正常社会的永恒努力一、政治改革的含义二、政治改革的条件三、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第三节政治革命:过去的结束,现在的开始?一、政治革命的含义二、政治革命的条件三、政治革命的作用第四节革命到革命后政治转变一、革命后政治的基本含义和任务二、革命后政治建设的基本条件三、革命后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五节政治发展与政治现化代:向着更高的政治文明一、政治发展学说的兴起二、政治发展的含义三、政治发展的目标四、政治发展的动力五、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六、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七、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八、政治合法性附录政治学研究常用的统计数字和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恩格尔系数三、基尼系数四、现代化指标体系五、城镇化水平参考书目前言——政治科学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呢?本书本书是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本科生课程建设项目的一个部分,体现出我们的特色的内容主要在第五、九两章。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培训内容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培训内容

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培训内容1. 引言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思考、评价和决策的理论框架和观念体系。

它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和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是一种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活动,旨在增强个体的意识形态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促进其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发展。

本文将介绍意识形态专题教育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主要流派以及重要理论等方面,以期为意识形态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提供参考。

2. 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关于世界的根本观念体系。

它包括对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理论框架,还是一种实践指导,它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3. 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意识形态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其历史演变可以更早地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

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

从古代的宗教信仰到近现代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意识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4. 意识形态的主要流派意识形态的主要流派包括宗教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意识形态等。

不同的流派在社会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各种思潮和主要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需求。

理解和研究这些流派,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5. 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涵盖了多个领域,例如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

其中包括社会阶级理论、意识形态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

这些理论深入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形成、传播和变迁的规律,为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

6. 意识形态教育培训的目标意识形态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个体的意识形态素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促进其正确理解和参与社会发展。

意识形态问题十讲

意识形态问题十讲

意识形态问题十讲意识形态问题是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方面,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关于“意识形态问题十讲”的介绍。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的基本理念、思想和价值观。

在各个社会和政治系统中,意识形态起着根深蒂固、重要影响的作用。

与众多人们有所误解不同的是,意识形态不是指具体的政治制度或者实现这种制度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理解方式。

二、意识形态的构成意识形态的构成包含三个方面:理论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

理论观念是描述世界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正确与错误、公正与不公正等基本价值问题的看法与态度,而行为规范则包括人们行为所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意识形态的作用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约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行动,而且对于个人的认知和心态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意识形态常通过宣传和教育来传达国家或政治组织的价值观和理念。

在私人领域,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行为方式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意识形态的流行不同的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传播和流行。

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教育系统、传媒、宗教、家庭教育等。

这些途径都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等手段将特定的观念、价值体系等传递给大众,从而在社会中流行。

五、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方面,现实生活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等方式来影响、塑造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可以通过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方式来推动现实生活的变化。

六、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具有不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因此他们之间也会存在冲突。

在社会变革和政治转型的时期,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尤其严重。

例如,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共产党推出了一条与传统意识形态不同的改革开放道路,这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现象的变化和对于意识形态认知的重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瓷是世界上惟一 的建筑高度最高的 七星级酒店(因为 七星级酒店 饭店设备实在太过 高级,远远超过五 星的标准,只好破 例称它做七级), 开业于1999年12月, 共有高级客房202间, 建立在离海岸线280 米处的人工岛上。
所有的202間房皆爲兩層樓的套房,最小面積的房間都有170 平方米;而最大窗,隨時可以面對著一望無際的阿拉伯海。
1952到1955年,布什全家在这栋楼住了三年, 就让它很可能成为旅游胜地。
老布什和小布什
三、政治社会化
• 1、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1)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政治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 ) 中通过一定的机制获取政治知识和技能, 形成政治意识、政治观念和政治价值的过 程。
• 2、政治社会化的结构 、 (1)家庭 ) 政治社会化的最初的和关键性的结构。父 母对下一代在世界观、人生观、对政治共 同体的看法、对政治权威的态度、对政治 体系的评价等方面直接影响其后代。
(3)政治文化的多元性 多元性。 多元性 在政治文化内部,根据政治文化的主体、 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划分出各种同质或异质 的亚文化 亚文化。 亚文化
(4)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在交流中互相 融合、共存,在许多方面具有同质性,从 而具有普遍的、相似的特性,在世界范围 内就体现为政治文化的世界性 世界性。 世界性
第8讲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 • • •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三、政治社会化 四、政治意识形态
•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 • • • 文化(culture) 文明(civilization)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政治文明
•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Almond) • 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l Culture) (中文 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 •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 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 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 程所促成。
• 地域型政治文化 以封闭状态的部落和结构 单一的小型社会文化为典型。由于社会成 员被封闭地域狭小的空间里,生活简单, 事务单纯,所以,人们不关心自身区域之 外的事务,国家政策也很少影响他们的生 活。这种较为原始的政治文化一般与部落 酋长、宗教巫师的统治相匹配。
• 顺从型政治文化 顺从型政治文化下的民众往往被动地接受 统治,由于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对政府产生 影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被动服从政府管 制,对于政治体系没有任何期望,既不想 也没有能力去参与政治生活。在这种文化 下,民众视自己为臣民,而不是参与政府 的公民。这种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统治相 伴随。
• 参与型政治文化 • 政治体系与社会成员厉害相关,政治体系 直接影响成员利益,社会成员相信,参与 政治不仅是自己的权利,也是维护自己利 益的手段。所以,民众一般积极要求参与 政治过程,以便影响政治决策。参与型政 治文化往往与现代民主政治体系相一致。
地域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文化 占据主导) (占据主导) 顺从型政治文化
• 2、政治文化的功能 • (1)影响政治体制
• “硬件”(hardware)和“软件” (software) 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 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 “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犹如计算机运 行需要软件和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也 需要与政治制度相匹配。
• 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 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 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 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 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 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
• 维巴(S.Verba)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 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 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 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 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
海里有餐厅,空 中也有餐厅,客 人只需乘搭快速 电梯,33秒内便 可直达屹立于阿 拉伯海湾上200米 高空的 AI-Mahara餐厅;
世界上最“ 世界上最“悬”的网球场
入住一天需 要7500 美元, 美元,仅参 观一下也需 120美 要120美 元。
• 3、政治文化类型(typology) • 阿尔蒙德和维巴把不同的社会政治文化分 为三种类型,即地域型(村民型)政治文 化(parochial culture)、顺从型政治文化 (subject culture)和参与型政治文化 (participant culture)。
稳 定 的 政 治 体 制
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的特点: 公民文化的特点: 其一,个人的政治意识强烈,关心政治 与政府事务,对政治过程的知识较为丰富, 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 政治责任感; 其二,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政府当局的政策有 着较高的期望,能够主动参与政治过程, 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 政治效能感; 其三,社会成员对宪法、民主、自由、 平等持有很高的评价,并愿意实践上述价 值。
• 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 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 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 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 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 主观因素。
• 政治文化的特点: 政治文化的特点 (1)政治文化具有集体性 集体性。 集体性 一般地总是从集体的角度如阶级、民族、 社会集团等方面去分析。 (2)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稳定性。 稳定性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经过长期的政治社会 化过程,及特定的政治环境共同作用下形 成的心理上的倾向性。
二、政治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 1、政治文化的结构 • (1)政治心理 • ——政治认知 • ——政治情感 • ——政治动机 • ——政治态度
• (2)政治思想 • ——政治理想 • ——政治信仰 • ——政治理论
• (3)政治价值观 • 案例 西奥多.罗斯福
• (4)政治意识形态 • ——是一个政治系统试图说服社会成员、 取得后者的认同和支持过程中形成的一套 特定的权威解释系统,是一种能够提供政 治认同和引导民众政治态度的符号模型。 • ——以哲学、宗教、伦理、政治、法律和 经济的思想等形式表现出来。 • ——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 (2)影响政治行为 • ——“拯救达富尔联盟” • 帕特南(Robert D. Putnam),《使民主运 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用来强调支撑 财富创造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 (3)影响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有其相对独立性。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