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图和牧牛图

合集下载

廓庵_十牛图颂_的悟道模式_吴正荣

廓庵_十牛图颂_的悟道模式_吴正荣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5宋代廓庵禅师在清居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绘成《十牛图》(《十牛图颂》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收于续藏第一一三册),描述禅修次第。

且每图皆附以偈颂,共10首,以阐释行者从修行,到见性,到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的整个生命历程。

因其以诗意形式切中修心要害,一时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称禅林四部录,至今仍有其独到价值。

南禅宣扬离文字相和直了顿悟,难免有模糊性。

《十牛图颂》将一般意义上的修行悟道过程次第化,以诗意语言展现而出。

十颂其实是南宗禅修思想的缩影。

同时,它再次明确,禅并没有脱离日常存在,它反而正是人们本来的最真最朴实的生命状态。

一从悖论开始佛陀确证了“佛性”的恒定不变,万物都是佛性所生。

《百喻经》云:“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曰:‘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泥洹即涅,是超越逻辑而存在的“实相”,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然而它又不是一个具象,具体的东西是不可能作为本源的,故而是虚空,是“无相”。

它“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这就是空性意义上的“空无”,是因缘和合能生万法的“空无”。

然而将它当作一个对象描述,预先设定一个本体的存在,却又有了一种阻碍和执着。

但,人们存在的实际情况只能以此作为出发点———若没有“牛”,怎么去寻牛呢?《十牛图颂》提供了一种“寻牛”模式。

禅诗的灵性如此吸引人,就因它在叩问或已触及生命的终极真相。

故而,禅诗多是关于修道方式和体验的。

当禅的境界真实不虚地与自己同在,则信手信口所出,都是禅的境界,也是生命最真实丰满的境界。

于是“总在此常住真心中行住坐卧,自无始至今当下,并无一刻能离”,然而悖论从此而生,人们以思维推知了它的存在,却因此而远离了它,最终不得不去追寻。

《寻牛》云:“茫茫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禅宗十牛图“解说”

禅宗十牛图“解说”

禅宗十牛图“解说”一、序言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

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

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

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二、序言演绎解说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八牛图而成,十图中是把所有的修行过程到行菩萨道之间以十个图解说出来,修行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十牛图的,而了解这十牛图的每一图之间真正的含意与意义,除非是过来人,不然很难去理解所言为何?禅宗修证图解刚开始时仅有八牛图,以后的两个图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好像修行只修到自我解脱就完毕了,自性清净就好了,后来廓庵师远觉得余有未尽,应该导入行菩萨道,所以加上垂手入,入世渡化众生,因此演化成十牛图。

行者业识尚未灭除,自性虽然保有,却是不能够掌控与把握,因此还是不能见性,也就做不到性空缘起的那个妙有境界。

修行人境界不同,体会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的辩论,例如有的以为看到一片空就是见性,什么叫做空?不起念头就是空?或者以为打坐看到光明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打开,如何能够见性呢?真正的见性要到了四禅以后,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没有色身只有一个心识,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够证入无余依涅盘,修证到习气毛病都灭除了,才是真正的清净,见性以后不是只有见到空性,性空缘起的妙有所产生的一切因缘而起的法,都能如实知,才是见性以后所要了解的,同时利用这种功夫入世化导众生。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上)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上)

宋代禅宗《⼗⽜图颂》略说(上)宋代禅宗《⼗⽜图颂》略说⼀、引⾔宋代以来,禅宗门下流传有诸多版本的《⼗⽜图颂》,也叫做《牧⽜图》,⽤来⽐拟禅者修⾏的过程。

其中,以宋代廓庵禅师之版本为开端,其影响也最为卓著,所述之修⾏次第,与禅宗见性之宗旨极为贴合。

据《住⿍洲梁⼭廓庵和尚⼗⽜图颂并序》记载,廓庵禅师是在宋代清居禅师《⼋⽜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幅图,⽽成为《⼗⽜图》,并⼀⼀拟出对应的偈颂和着语,成为《廓庵和尚⼗⽜图颂》流传于世。

廓庵禅师⽣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之间,是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随元静禅师之⾼徒,他的《⼗⽜图颂》为后世历代禅师及修⾏⼈所推崇,甚⾄被镌刻在了著名的⼤⾜⽯刻之宝顶⼭⽯刻群当中,⾄今已存世⼋百多年。

廓庵禅师的《⼗⽜图颂》在元代由⼀⼭⼀宁禅师(浙江临海⼈)携带并传授到了⽇本;近代,还由⽇本的铃⽊⼤拙推荐给了西⽅世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牧⽜图》版本。

到了明代,由于莲池⼤师作序与宣扬,另外⼀个《牧⽜图》版本,即出⾃普明寺的《普明禅师牧⽜图颂》(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约也属于宋代),也开始付梓流传,并有许多明、清两代的禅师们做颂相和,影响也很⼤。

本⽂将对这两个版本的《⼗⽜图颂》予以简要介绍,并略说其基本含义。

⼆、“牧⽜”的含义及其溯源中国古代的所谓“禅师”,在南北朝时期,是指专注于禅修,并已经得到禅定与三昧的⾼僧,因此,当时是以“禅定”为“禅”。

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六祖⼤师对于“见性成佛”的弘扬,逐渐演变成了以“明⼼见性”为“禅”,这才是“中国禅”的真正内容。

⽽“禅师”呢,从此以后,通常指的是已经明⼼见性的⾼僧。

⾄于在见性的同时,是否具有禅定与神通,则⼀概不论了。

这是有充分依据的,正如《六祖法宝坛经》当中,印宗法师问六祖:“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师回答:“指授即⽆,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之所以不论禅定、解脱,那是因为,⽆上禅门传佛⼼印,直指⼈⼼深处之本来⾯⽬,本来不乱,本来⾃在⽆拘,本来⾮⽣⾮灭,本来妙⽤⽆穷;对此只要能够充分认识明了,明⼼即是菩萨,就不必依赖于禅定,也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了。

《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

《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

《牧牛图颂》与《十牛图颂》宋·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与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道成编辑2013年10月12日一、宋·普明禅师《牧牛图颂》禅门十牛图,喻示禅宗修心的十个阶段。

熟悉佛教禅修者都知道,唐代的禅师——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很喜欢用“牧牛”比喻“治心”。

《景德传灯录》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同书记长庆懒安称自己在沩山三十多年不学沩山禅,但牧一头水牯牛。

这些牧牛公案后来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禅门十牛图,脍炙人口,历代禅师依图唱和的偈颂甚多,其中尤以宋太白山普明禅师,和宋梁山廓庵僧远和尚所作十牛图颂最为著名。

普明的牧牛图颂所绘之牛由黑变白,分成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个阶段,其着眼点在于调心证道,以人牛不见、心法双亡为最高境界,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渐进、历阶而升,带有神秀一系“渐修”的特色。

【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梦庵格禅师和野性颠狂声乱哮,归途不识路岐遥;那知脚下泥深浅,只管颠驰混踏苗。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梦庵格禅师和潜通一窍鼻初穿,穿了才堪痛下鞭;左右拘挛时不放,一条芒索紧相牵。

【受制第三】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梦庵格禅师和从今不敢复狂驰,信手牵来也肯随;几度披蓑陇亩里,栉风沭雨那曾疲。

【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梦庵格禅师和要骑背上便低头,拽头来性亦柔;只恐有时还倔强,垂杨阴里尚拘留。

【驯伏第五】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幕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

梦庵格禅师和月下风前山水边,随从到处竟恬然;相看彼此无回互,收卷绳头不用牵。

【无碍第六】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牧牛图颂

牧牛图颂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注解:耕耘导师赏析:何劲松所谓‘牧牛’,乃明心见性后之‘保任’工夫。

此‘牛’亦即六祖之‘我有一物……。

’为宗门‘知有’之来源。

或问,既已见性,斯即成佛亦,更牧牛则甚?须知‘理虽顿悟,悟乘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所谓‘隐隐犹怀旧时嫌’。

无始习气,何能顿尽?况曰:‘十月怀胎,三年温养’,自牧之功岂可轻忽?虽然如斯,若是过量的大人,‘知得是般事便休’,更无许多络索也。

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注解参禅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不可退心,须知凡事到极处,就会有个‘反’出现。

不但‘物极必反’,须知理极也一样会必反,而绽现出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来。

事实上,如果不能穷溯到一切理事和生命的源头而亲证大宇宙的实相,又如何断得了惑而澈了?然而惑虽断而乏保任之功,则习染依旧,十九自陷于‘豁达空’,流于狂禅。

岂不大可畏哉!是悟后起修,必不可忽。

【赏析】《易经》云:“君子卑以自牧。

”人的心性未经琢磨时,就如同未受调驯的野牛,扬头横角,恣意咆哮,狰狞可畏。

未能制御的野牛终日奔走在溪山之间,越走越远,不知回家;禅人不知调御心性,也会有违“明心见性”的宗旨,远离真心的家园,无悟道之可能。

色、受、想、行、识这样的五阴恶念就象乌云一般到处弥漫,遮住了光明本性,以至迷失了归途。

只可惜,那难得的善根所生长的佳苗,被狂奔的野牛践踏殆尽。

初调第二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注解牧牛之道,须‘允执厥中’,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急不得,急则成执,忘不得,忘则走失。

总之必须坚持秒秒盯牢,步步中道,牛方易于调伏。

否则一存姑息,牛乃难制矣。

【赏析】牛喻心性,牧童则喻心的主人。

好比是勇敢的山童,猛然间用芒绳穿贯牛鼻;放荡不羁的心性终于被主人强行管束,受到调制。

然而,心猿意马,甚难控制,所以还会“一回奔竞”,为此牧童仍须痛加鞭策。

人的心性由于长时间被无明烦恼薰习污染,一下子很难荡涤干净,就象牛儿不甘芒绳穿鼻,奔走驰竞,不遵约束。

揭秘《牧牛图》隐藏的修行之法

揭秘《牧牛图》隐藏的修行之法

揭秘《牧牛图》隐藏的修行之法禅宗《牧牛图》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初调第二我有芒绳募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由得山童尽力迁。

受制第三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

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

驯服第五绿杨阴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需牵。

无碍第六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

任运第七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方草绿茸茸。

饥食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

相忘第八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独照第九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

双泯第十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注释:禅宗牧牛图又名普明禅师牧牛图,又名禅宗十牛图,在佛教里流传很广,近人如台湾的圣严法师和耕耘居士皆有注释或演讲。

本人亦试图以自己浅见作些注解以图抛砖引玉。

作者普明禅师不知何年代人,修行者都很少关心自己的名份,著书立说无非为续佛慧命普度众生而已。

观此图之构思皆出自真修实悟,从自性般若流露所出。

中国佛教禅宗自唐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正式开始过上农禅并重的生活。

禅师在开示说法中少不了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来训诫弟子精进修行。

以牧牛来譬喻禅修方法并非偶然现象。

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

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凡夫未修行(修行是指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前不知守法,不知持戒,胡作非为,造诸恶业。

如狂牛野性难调难伏,被色身贪欲驱使侵犯别人的庄稼。

《法华经》把大菩萨的境界喻为大白牛,这里把沉沦五欲的凡夫喻为头角狰狞的黑牛。

佛经中把善业叫做白业,把恶业叫做黑业。

醉人的田园牧歌——赏阎次平《四季牧牛图》

醉人的田园牧歌——赏阎次平《四季牧牛图》

TSflM-经典|古代作品CHINESEPAINTING&CALLIGRAPHY I醉人的田园牧歌——赏阎次平《四季牧牛图》◊郑奇中华民族素以农耕为重。

中国文化的一切特征,归根究底,无不系结在农耕这一背景之上。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崇尚那种与天地同参,与自然为伍,安宁无忧,自闲自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生活。

这种追求导致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田园诗,绘画史上则产生了作为中国画主体的山水画和田园风俗画。

南宋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便是一幅典型的田园风俗画。

阎次平为北宋末年画家阎仲之子,南宋孝宗隆兴初年进画图称旨,补将仕郎,任画院祗候。

善画山水人物,尤工于画牛。

画史记载他“仿怫李唐而迹不逮意”o李唐为“南宋四大家"之首,是一位具有堂堂正气的爱国画家。

他于北宋沦陷、南宋偏安之际,画过许多复国题材的人物画,也画过大量山水和不少《牧牛图》。

总的说来,李唐的画有一股刚正之气。

因他是由北宋入南宋的画家,心灵的伤口正在流血,亡国的痛楚记忆犹新。

然而,南宋的统治者满足于苟安江南,宫廷画院也变成粉饰太平的机构,加之江南一隅确也是够迷人的,尽管偏安,但是歌舞升平。

繁华的景象与民族爱好和平的深层心理有某种契合,因此出现了南宋特有的所谓“马一角”"夏半边”的世外桃源式的山水画。

这些绘画,用李泽厚的话说,一是注重细节的忠实,二是注重诗意。

它还不同于六朝门阀士族的开拓进取型的政治性质的“退避”,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生活、心情、思绪和观念”(《美的历程》)。

这种观念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意义。

阎次平的画“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便在于阎次平的时代已失去了李唐的血气转向了一种暗合民族深层心理的纯然审美追求了。

但是,若抛开政治背景,从纯审美角度欣赏f《四季牧牛图》,它的确是无比醉人的。

如同上好的佳酿,令人闻香下马,饮之不感刺激,不知不觉中,已经舒舒服服地醉倒了。

牧牛图 Microsoft Word 文2

牧牛图 Microsoft Word 文2

《牧牛图之一:未牧》《牧牛图之一:未牧》怎么来认识我们这些烦恼呢?过去禅宗的祖师把我们的烦恼比喻成牛——牧牛、放牛,所以有《牧牛图》的十个颂。

小童子放牛这个境界,就犹如我们认识烦恼的境界。

《牧牛图》第一个颂:生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生狞头角恣咆哮”,就是这只牛犹如一只疯牛一样,它头上长了角;“恣咆哮”,一直在乱发脾气,乱咆乱哮,这个比喻人非常聪明——世智辩聪;“奔走溪山路转遥”,就是它越跑越远,不知道回家,到处乱跑;“一片黑云横谷口”,天黑了它也不知道回家,不知道去哪里;“谁知步步犯佳苗”,就是这只牛乱跑、吃庄稼,意思就是指我们内心当中有烦恼,人不由自主,所以一直在坏善根,断自己的善根,造恶业,“谁知步步犯佳苗”。

这是第一个偈颂,就是说未信佛的人、未学佛的人、未修行的人、未调心的人,每一个人的内心就犹如一只疯牛,烦恼就像疯牛一样,到处乱吃东西,不知道什么是庄稼、什么是青草,它是分不清楚的。

这是未信佛、未学佛的人,不知道烦恼。

牧牛图之二:初调》《牧牛图之二: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到第二步,就是开始信佛的、开始学佛的,就是给这只牛的鼻子穿上一条绳。

给牛的鼻子穿上一条绳,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说,我们起烦恼的时候,听到佛法就能把心拉回来,就知道说我们这个不对。

但是这个时候还需要靠这个小童子、小孩子来拉这只牛,还是需要靠人来拉。

如果没有靠人来拉这只牛的话,它一样会跑。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小孩就犹如我们内心的作意,犹如我们内心的心愿,以及我们自己内在的佛性。

因为我们内在有佛性,所以我们能够作意,我们能够发愿,需要去提策。

这个绳是什么意思呢?牛鼻子的绳,就犹如我们念佛、数息、禅观、念经、礼拜,必须要通过这些仪式、通过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法门,才有办法把我们的烦恼——散乱心、狂妄心制伏,才有办法在这只疯牛的鼻子上穿上一条绳子。

十牛图颂

十牛图颂

。惟贪恩爱。一旦命根断绝。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切劝诸人趁此色身康健。忙里偷闲。每日晨昏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千遍万遍。现世长福消灾。临命终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颂曰。
藤摧堕井命难逃 象鼠蛇攻手要牢
普明咏未牧
生狞头角恣咆哮 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嘉苗
云庵和未牧
心狂力壮镇咆哮 平贴家邦远更遥
涉险登危妄奔逐 时时谁顾食人苗
普明咏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云庵和初调
玄毛遍体鼻初穿 欲制难为不着鞭
云庵和回首
牧牛牛已得回头 百炼刚成绕指柔
鸭绿春江愁再浪 烂绳儿□为羁留
普明咏驯伏
绿杨阴下古溪边 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云庵和驯伏
好似太平春色里 依然幽鸟语芳丛
昔有优填国王请问宾头卢尊者。佛法中修行如何。
尊者答曰。譬如有人行于旷野大火之中。被一狂象。
所逐。其人见一井畔有一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于井上。下有三毒龙.四毒蛇。树上有黑白二鼠。互相咬藤。四畔又有毒蜂螫人。其时复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颂曰。
露胸跣足入[邱-丘+(厂@墨)]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和。
者汉亲从异类来 分明马面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 万户千门尽击开
王又问曰。此人苦多。乐多耶。
尊者答曰。此人都是苦相。何乐耶。
诸智者以譬喻为解。遂有偈云。

牧牛图略说

牧牛图略说

牧牛图略说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

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要把它调伏得听话、干活、耕田,要经过一段的时间。

调伏牛,就是要让它驯服。

要让牛驯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下苦功夫。

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并画成十幅图画,每幅图画步步递进,连环成套,使得我们一看这十幅图,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柏林寺问禅寮的接待室也挂了一套现代人画的《十牛图》。

有位德国的天主教神父,七十多岁了,他也学习坐禅,他在印度、在日本,学了二十年,他在柏林寺看到挂在墙上的《十牛图》,就说:“哦,这是告诉我们怎么用功。

”他用德语讲这几句话,一看就明白。

形象化的东西,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

《十牛图》又配十首诗,每一首诗说明每一幅图的内容,也就是说明用功在那一个阶段的境界和方法是什么。

它既有功夫和见地的内容,也有文学意义,对于接引一些有文化的人进入禅的修炼,有很大的作用。

从宋朝开始,大概不下二十位禅师都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十牛图》。

最早的《十牛图颂》,是宋朝的廓庵禅师写的,以后的禅师都是来和他的诗。

我们不要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一定要结合功夫与见地来读,这样就会对怎样管理此心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了解。

一、寻牛《十牛图颂》有十个阶段,第一是“寻牛”,寻找内心的这头牛。

这头心牛已经走失了,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

是藏在草丛里?还是藏在树林里?藏在山崖下?藏在草丛里,比喻此心被邪见障蔽了藏在高山上,比喻此心就被贡高我慢障住了,藏在泥沼里,就像水牛一样,它走到泥塘里,只有头露出来,整个身体都在泥水里头,水牛的颜色和泥巴没有两样,你要找确实很困难。

泥沼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情欲,情欲把我们的心牛埋没了。

所以我们就要找啊!在哪儿去找?就在是非得失之间,看我们怎样用心。

所以要寻找这条心牛。

廓庵禅师的诗写道: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牛在什么地方啊?在草里面去找,在树林里面去找,在水边去找,力尽神疲也找不着。

什么是禅宗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禅宗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禅宗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姚刚老师:
好的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曾经询问过一些朋友,我说你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张十牛图吗?
大多数人的都不知道。

可以理解的。

我试着用心理学的视角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十牛图是什么?
牛,我的感悟,我的解读是,它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最重要的部分,佛教里称为业,我们从心理学解读也可以理解为能量,是一种很深的能量,心理学也可以说它是一种驱动的能量,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它是我们内心深处很核心很核心的程序就像电脑最深层的程序,生物学中看不见的DNA。

心理咨询中讲的我们内心深处的模式,我们内心反复会出现的模式,认同。

内心深处的一些信念,是他,演绎了我们外在的行为,演绎了我们每个人纷繁复杂的不同的人生,演绎了人生故事,演绎了我们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个人都会在一个角色里,或者说在多个角色里头,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核心的东西,他演绎了我们外在的部分。

我8月份在新疆,在罗定权老师那里分享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是注意力。

我们的注意力的投放演变成我们外在的人生,我们对注意力的管理就演变为我们的人生。

十牛图里的牛就接近我们的注意力的管理,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心牛的地图。

十牛图,就相当于我们如何看见、调整我们的认知、注意力、心牛的依序排列的心灵地图。

这十张图,代表着我们如何去管理我们的心牛,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由浅入深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十张图。

是的,牛,代表着我的心,但是,这颗心其实很复杂的,很难一
言两语说清楚的,我们在不同的时候这颗心也不一样,认识这颗心就是让我们回到内在的家。

禅宗十牛图解说

禅宗十牛图解说

十、入廛垂手----酒肆鱼行 化令成佛
《十牛图》的最后一图为入廛垂手。即进入市街上的酒屋鱼肆中,谦逊地为众生说法,使他们趋向于善,成就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作为,即“真空妙有”。禅的绝对意义也就在于此,它的宗教意义也完全体现在这里。整体上来看,《十牛图》的八、九、十体现了真正的人的事体、实相和作用。本性即空、实相即一切真实,作用即不仅利己而且要利人。利人是禅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一切的学问、修行都要为人,主要是为他人着想,为整个人类谋求更自由、更纯善、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这就是禅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Hale Waihona Puke 六、骑牛归家----干戈已罢 得失还无
《十牛图》之六为骑牛回家。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干戈已息,到了无所谓得牛失牛的阶段。从发奋求道(寻牛)、谙习法理(见迹)、实践修行而见性入理(见牛)、彻底悟入以致见性悟道(得牛)、到努力在动中保持灭念(牧牛),已经费了一番辛苦,现在进入干戈已罢、人牛一体的境界了。现在不再需要绳鞭了。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短笛,奏一支山歌俚曲,何等逍遥,自有牛儿载着你回家。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安详的境地。见性已不再是难事,然而要把所见所悟变成己身之物却并非易事。比起彻悟,悟后的修行就难得多了。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著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风和日丽,杨柳青青;河岸边的柳枝上,黄鹂在千呼万唤,啼啭不停,真是一派赏心悦目的风光啊!只见那岸边有一头高大的牛,牛角高耸,那种活泼之态,就是丹青妙手也难以画出。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十牛图和颂》全文-古籍

《十牛图和颂》全文-古籍

十牛图和颂续藏经十牛图和颂牧牛图序遗教经云。

譬如牧牛。

执杖视之。

不令纵逸。

犯人苗稼。

则牧牛之说所自起也。

嗣是马祖问石巩。

汝在此何务。

答曰。

牧牛。

又问。

牛作么生牧。

答曰。

一回入草去。

蓦鼻拽将来。

则善牧之人也。

又大沩安公之在沩山也。

曰。

吾依沩山住。

不学沩山禅。

但牧一头水牯牛。

又白云端公之於郭功辅也。

诘之曰。

牛淳乎。

而若自牧。

若教他牧。

层见迭出於古今者。

益彰彰矣。

后乃有绘之乎图。

始於未牧。

终於双泯。

品而列之为十。

其牛则如次。

初黑继白。

以至於无。

粲如也。

而普明复一一系之以颂。

普明。

未详何许人。

图颂亦不知出一人之手否。

今无论。

惟是其为图也。

象显而意深。

其为颂也。

言近而旨远。

学人持为左劵。

因之审德稽业。

俯察其已臻。

仰希其所未到。

免使得少为足。

以堕於增上慢地。

则裨益良多。

遂录而重寿诸梓。

外更有寻牛以至入廛。

亦为图者十。

与今大同小异。

并及教中分别进修次第。

可比例而知者。

俱附末简。

以便参考。

若夫一超直入之士。

无劳鞭挽而天然露地白牛。

不落阶级而剎那能所双绝。

则图成滞货。

颂成剩语。

览之当发一笑。

吾无强焉。

万历己酉如来诞日后学袾宏谨书普明寺牧牛图颂序咄。

尽大地是普明一头牛。

何处更有佛与众生。

毫厘不隔。

本是如如。

若道此牛有黑有白。

有雄有雌。

有饥有饱。

便是一体分别成二。

世尊初生。

指天指地。

周行目顾。

犯人苗稼不少。

祖师西来。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吃他水草良多。

三玄要.四料拣.五位君臣.九十六圆相。

受尽牵制鞭策。

乃至拈椎竖拂。

行棒行喝。

种种机用。

皮毛脱落。

四足潜踪。

许大一头牛。

不知逃向那里去了。

到这里地。

重关已破。

且道向上还有事么。

以拂子打圆相云。

火里木牛耕白雪。

云中石马舞春风。

会么。

不会。

请看牧牛颂并诸方次韵语句。

毕竟还有优劣也无。

临济正宗三十二世[车*度]轹道人严大参谨序普明禅师牧牛图颂附诸大禅师和颂目录普明原颂。

云栖莲太师付梓序云。

普明。

未详何许人。

则亦不知道场之所矣。

辛丑冬。

予来理坊事。

壬寅夏。

[车*度]轹严居士将普明缘起及旧寺图相示。

91牟益《牧牛图》

91牟益《牧牛图》

91牟益《牧牛图》
《牧牛图》,宋代,牟益,纸本墨笔,纵26.2厘米,横7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牧牛图》绘烟柳平丘,牧童跨于牛背上,一手拿小木杆,一手拿昆虫在逗趣。

其后一牛犊紧随前面的大牛,画面生动活泼。

画中的牛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笔法简率。

本幅有清代皇帝乾隆的御题诗,后有范显得等九人的题记。

牟益,吴郡昆山人,南宋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为画院待诏,工画花竹翎毛,尤擅渲染,兼擅书画,《图绘宝鉴》云其“画入能品”。

【牟益《牧牛图》局部大图_宋代牧牛题材水墨画赏析】。

大足石刻之--牧牛图

大足石刻之--牧牛图

大足石刻之--牧牛图大足石刻之--牧牛图“牧牛图”是一组具有山野情趣、刀法豪放的禅宗造像。

禅宗是印度佛学与中国玄学杂交的产物,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它于中唐以后逐渐兴起,到了宋代已成一枝独秀的局面。

禅宗的教育重在启迪人的智慧,禅学者们拨开冗长枯燥的佛教义理思辩,强调“自悟、体认”,认为“心”是绝对的主宰,同时他们又将“自性”与“佛”划上等号,认为成佛不需外求,主张“识得自性即是佛”。

在实践中,禅就是人的全部生活本身。

而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人性”的耕牛就成了禅学者们“禅思”的对象。

以牛喻禅曾经盛极一时。

这龛“牧牛图”全长约三十米,是我国罕见的长卷式组雕。

据碑文考证是根据北宋杨次公《证道牧牛颂》而打刻,它形象地表现了佛教禅观的修证过程。

整龛造像一共刻有十个牧人和十头牛,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驯牛的过程即是修行者调服心意,悟禅入门的过程。

全龛造像共分十二组:第一组叫“未牧”,看似一头倔强的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后非要冲出围栏,后面的牧人拼命双手紧拽缰绳,正使劲地把它拉回。

佛家认为,人的心在未经过调服之前,就跟未经过驯服的牛一样桀骜不羁,很容易随外界的干扰而波动,无法自控。

第二组“初调”。

在牧人的强制和鞭策下,牛虽然并未显得驯服,但头已经开始勉强转过来了。

这比喻在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下,放任顽化的心性开始得以收敛。

第三组叫“受制”。

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牵牛,左手扬鞭,正驱牛下山,牛已能勉强顺从人意。

旁边的颂词写道:芳草绵绵信自由,不牵终是不回头,虽然牛是知人意,万去低昂不易收。

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虽然受到制约,但还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

第四组“回首”。

牧人背着心爱的鸟笼,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轻挽缰绳,在风雨泥泞的山路上行走。

山中狼嚎虎啸,但牛却并未惊慌奔跑。

这比喻贪执顽化的心性有所转化,不易受世俗凡尘的干扰和影响,但还时时需要清规戒律的约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第五组“驯服”与第六组“无碍”并列。

禅宗十牛图

禅宗十牛图

禅宗十牛图
禅宗十牛图 (张玄祥居士撰)
第一图寻牛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
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
但闻枫树晚蝉吟。


第二图见迹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
芳章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
辽天鼻孔怎藏他?」
第三图见牛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
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
森森头角画难成?」
第四图得牛
颂曰:
「竭尽神通获得渠,
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
又入烟云深处居。


第五图牧牛
颂曰:
「鞭索时时不离身,
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
羁锁无抑自逐人。

第六图骑牛归家
颂曰:
「骑牛迤逦欲还家,
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


第七圖忘牛存人
颂曰:
「骑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
鞭绳空顿草堂间。


第八圖人牛俱忘
颂曰:
「鞭索人牛尽属空,
碧天廖廓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熔雪,
到此方能合祖宗。


第九图返本还源
颂曰:
「返本还源已费功,
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
水自茫茫花自红。


第十图入廛垂手
颂曰:
「露胸跣足入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

中外珍藏古代绘画·牧牛等图集(一)

中外珍藏古代绘画·牧牛等图集(一)

中外珍藏古代绘画·牧牛等图集(一)中外珍藏古代绘画·牧牛等图集(一)1、斗牛图。

戴嵩;册页绢本水墨;纵44厘米、横40.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嵩,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

韩混弟子,韩混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

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

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其观察之精微。

明代李日华评其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贵得其神而捷取之耳。

”与韩斡之画马,并称“韩马戴牛”。

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

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

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鬃毛,传神生动地画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

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

可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品不拘常规、生意盎然,不愧为传世画牛佳作。

2、五牛图。

韩混;长卷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韩混(723—787),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官两江节度使,左仆射同平章事,封晋国公,曾参与平定藩镇叛乱的斗争。

工书画,书学张旭,画学陆探微。

擅画田家风俗,尤以画牛马最佳。

《五牛图》为其传世名画。

此图一牛居中为正面,透视精确,其余四头侧面,形态不一。

或俯首吃草,或昂首前行,或回顾舐舌,神态各异,造型准确,形象生动。

该图为白麻纸本,是流传唐画中仅见。

用笔粗简而富有变化,敷色轻淡而稳重,十分恰当地表现了牛的筋骨和皮毛质感。

后人称之为“神气磊落,稀世名笔”。

卷上无作者名款,本幅及后纸有赵孟烦、孙克表、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3、牧牛图。

佚名;壁画;纵60厘米、横33厘米;(德)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图来自新疆克孜尔第77窟,系说法图壁画的局部。

此图中尚残留佛陀的膝部。

右下方一角可见溪流,其上为一棕一白两头牛匍匐在地。

牛的前面,为画面中心人物兰达,他扶着多瘿的老树棍,侧目俯首,作凝神沉思状。

历代名家作品《牧牛图》

历代名家作品《牧牛图》

历代名家作品《牧牛图》牧童与牛是中国诗与画的传统题材,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都吟诵描绘过。

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将牧童这一形象推向诗情画意的题材。

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在描绘牧童与牛这一题材上,许多大家都前赴后继,乐此不彼。

今天,我们就透过一些画来看看那恬淡清悠的乡村,看看那些可爱的牧童与牛。

【李可染《红树牧牛图》】李可染可谓是画牛高手,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留下了许多以牛为题材的精彩作品。

他的牧牛图取材于南方乡村,表现了水乡独有的美丽景致。

先生画牛,墨法明净浑厚,生动地呈现出牛在水中的舒适与自在。

牛角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出牛眼与牛鼻的敦厚可爱、壮硕强大。

而先生笔下的牧童更是可爱至极,生动至极。

或带红领巾或头戴或挂斗笠;或坐于牛背上,或趴在牛背上,或站立在牛背上;或在树荫下休息,或吹笛,或嬉戏玩耍……形象真实生动,无矫揉造作,观之让人喜爱至极。

可染先生极其爱画牛和牧童,虽然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大家画过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形象,但是从没有人像他一样与水牛如此朝夕相处过。

耕地、吃草、喘气、啃蹄、蹭痒,在下笔前都仿佛是历历在目,得之心而用之笔。

卧笔皴擦,勾勒点染,言简意赅却又生动传神。

而水牛勤劳朴实的性格也深深打动了李可染,因而我们在画上方看到先生洋洋洒洒的溢美之词:“牛,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身劳瘁,事农而安,不居功,性情温顾,时而倔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以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也”。

【李可染《牧童折梅》】至于先生为什么画牛,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那时他们全家都住在农村,新房的隔壁是个牛棚,养着一头老水牛,他每天都能看到;第二个原因则是当时抗战正处在最艰难的僵持阶段,国人需要有一种事物来代表坚韧的精神,以此来支撑抗战的斗志,牛就成为很好的选择。

索性最后斋名也取为师牛堂,寓意要像牛那样踏踏实实的做人、工作和从事艺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很多祖师喜欢用“牧牛”譬喻“修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性”,后来许多牧牛公案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禅诗中的佼佼者。

因其诗“言近而旨远”、其图“象显而意深”,故为广大参禅者所珍爱。

普明的牧牛图颂分为十大阶段: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主要着眼于调伏妄心、证悟本来,讲究修行次第、历阶而升,最终证得人牛两忘、心法圆融的究竟涅槃境界。

《牧牛图》讲渐修法门,我们的心念就是一条牛乱跑。

这个图在明朝禅宗很有名的,当年是木版的画,日本人更捧这个《牧牛图》。

一条黑牛,发疯一样到处跑,这个牧牛的小孩子拿着绳子在后面追。

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这个心,思想情感就是这一条黑牛,到处乱跑。

这个牧牛的小孩拿绳子在后面追不上,拴不住。

我们打起坐来心念第一步就是这样。

他写了四句诗:一未牧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狰狞头角恣咆哮”,牛的那两个角,威风得很,我们形容一个人很聪明,就是头角峥嵘。

恣是放任自己,咆哮是发脾气乱跑乱叫,到处吹牛。

“奔走溪山路转遥”,这一条牛在山上田地里乱跑,越跑越远,我们的情绪妄想就是这一条牛。

“一片黑云横谷口”,天黑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第四句话是自己的反省,这个妄想情绪到处乱跑,“谁知步步犯佳苗”,自己把善良的根都扯断踏平了,挖了自己的根,好的种苗都不发了。

这是《牧牛图》的第一步,就是我们打起坐来,平常情绪思想乱跑,想了很多的花样,要做这个,要做那个,或者要做生意发财,要做官,都是妄想在乱跑。

这个题目叫“未牧”,拴不住自己的妄想心念。

把牛套住二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第二步我们只好学打坐,自己观心了。

十六特胜讲“知”,知道了,犯了错误,要把这个心拉回来。

“初调”,总算找到了思想念头,把这个乱跑的思想拴住了。

“我有芒绳蓦鼻穿”,拿个绳子把这个牛的鼻子套进去。

现在我们用佛法的修出入息,用这个气;呼吸这个气是条绳子,把心性这个牛套进去。

“一回奔竞痛加鞭”,这个牛再发脾气乱跑,就抽它一顿鞭子。

所以你打起坐来修安那般那就是一条绳子,把这个心念拉回来。

“从来劣性难调制”,乱跑了,就重新来过。

像修呼吸法,安那般那,一下又忘了,又是别的思想来,心息没有配合所以又跑了,这是自己的习性,爱向外跑。

“犹得山童尽力牵”,要靠这个牧童拉回来,牧牛童子是我们人自己的意志,用意志把思想念头拉回来了。

这是第二个图案,你看画的这一条绳子,穿到牛鼻子上去了,这个牛要走,这个小孩拼命拉。

三受制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第三步叫“受制”,“渐调渐伏息奔驰”,这个牛给绳子穿惯了,渐渐乖了,小孩子轻轻一拉就带走了。

你看佛教我们修安那般那,你心念乱跑,心性宁静不下来,所以佛教你眼观鼻,鼻观心,只要把呼吸管住,慢慢那个心念就调伏了。

所以我讲这个故事是亲自看到的,看到“渐调渐伏息奔驰”,这个牛不敢乱跑了,鼻子拉住了。

“渡水穿云步步随”,这个牛跟着小牧童,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跟着他一步步走,乖乖的不敢动,因为绳子在牧童手里,气已经被控制了。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牧童手里拿着芒绳,一步都不敢放松。

所以你用功做呼吸法调息,自己不感觉疲劳。

你看这个图案,黑牛的头发变白了,呼吸已经慢慢调柔了,自己看住它。

你的牧童是什么?就是意识;你的绳子是什么?就是气,出入气,安那般那。

你的意识心念专一把心息合一调柔,这是第三步了。

你看他画的图案,这个牧童很轻松了,拿着鞭子,随便拿个树枝。

牛呢?头开始白了。

白代表善良,黑代表恶业。

受制了,你的工夫心息能够合在一起了。

四回首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第四步“回首”,这个牛回头了,就是心念给呼吸、给绳拴住了。

“日久功深始转头”,这个牛不乱跑,心归一了。

“颠狂心力渐调柔”,平常那个乱跑的心性软下来了,跟着呼吸的来去,就是数息以后随息了。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可是我们的意念不要放松,心息固然可以合一了,心念专一还不能放手。

这个图案画得很有意思,牛的头颈这里都变白了,个性柔和得多了。

本来这个放牛的孩子站在牛旁边的,第六意识不用心了,不过拉牛的绳子还要拉住。

心息合一五驯伏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再进一步“驯伏”,“绿杨荫下古溪边”,这个放牛的孩子不拉绳子了,意念不再那么用力,自己的心性思想也不再乱跑,随时跟出入息合一了。

这就是六妙门的随息快到止息的阶段。

“放去收来得自然”,舒服啊,这个牛乖了,思想不乱跑,随时在做工夫的境界里。

“日暮碧云芳草地”,这个境界自然舒泰,“牧童归去不须牵”,牧牛的孩子手拿牛绳,自己回家了,牛也不拉了。

我们乡下小的时候看过,那个乖的牛,到晚上自己会回来的。

画的牛已经三分之二都变白了,善良了。

六无碍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第六步“无碍”,这个牛差不多全白了,都是善良,心性调伏了,只剩尾巴那里一点还黑的。

牧牛孩子在哪里呢?吹笛子去了,自己去玩了,牛归牛,小孩子归自己了。

这个图案叫“无碍”,工夫差不多打成一片了。

“露地安眠意自如”,露地就是旷野空地,白天夜里工夫自然上路了,永远在清净定的境界里头。

意识不用心,自然都是专一清净,就是我们第一次讲的,已经是四瑜珈到“离戏”阶段了。

“不劳鞭策永无拘”,这个牛都不要管了,心性妄想自然不生,清净了,也不要鞭子打了,也不要注意了。

这个第六意识自然清净,妄念清净了。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身心非常安详。

这个牧童什么都不要管,这个第六意识、意根已经清净,稳坐青松下面,无事吹笛子玩。

宋人的诗“短笛无腔信口吹”,随便了。

这个牛呢?到家了没有?还早呢!心无挂碍七任运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到了第七步“任运”,这个牛后面尾巴也没有黑的了,剩下都是善业,念念清净。

“柳岸春波夕照中”,诗中的图画多可爱啊,江南的春天,水绿山青,堤岸杨柳,太阳照下来的那个境界。

“淡烟芳草绿茸茸”,烟雨蒙蒙,淡淡的烟雾,满地都是芳草,绿杨一片青幽。

这个时候有没有妄念呢?有妄念。

但是处理任何事情,自己念念空,没有烦恼,很自在,观自在菩萨了。

“饥餐渴饮随时过”,饿了就吃,口干了就喝,随缘度日,一切无碍。

《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第六意识呢?这个牧童呢?“石上山童睡正浓”,睡了,太舒服的境界,第六意识不起分别了。

你看画的那个小孩子,躺在那里睡觉,牛也没有离开,自然在吃草。

工夫到这一步叫任自在。

哪怕你做董事长,做老板,或者给人家打工,开会、做工的时候,心境都是一样的。

就是十六特胜的“喜受,乐受,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那么自在。

八相忘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八步功夫“相忘”,这个牛不是普通的牛了,已经升天,相忘了,也没有呼吸往来,也没有妄念,也没有身体,也没有空,也没有知觉,一片清净,一片善的境界。

“白牛常在白云中”,一片光明。

“人自无心牛亦同”,一切烦恼都没有,一切妄念没有了,身心在这个境界。

“月透白云云影白”,月亮透过白云光明出来,白云、月亮,一片光明,“白云明月任西东”。

这第八步工夫是得大自在,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心无挂碍。

九独照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第九步“独照”,牛没有了,妄念杂想没有了。

牧童,第六意识睡觉也走了,什么都没有。

“牛儿无处牧童闲”,牛找不到了,牧童闲,就是意识清明。

百丈禅师讲的“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牧童悠闲自在,牧童就是我们自己。

“一片孤云碧嶂间”,青天上面还有一点点白云;碧嶂,这个境界清明,牧童自己明白了,工夫到了。

“拍手高歌明月下”,一切空了。

密宗讲见到空性,空了什么都没有,你以为对吗?还早呢。

“归来犹有一重关”,因为你观空了却不能起用,一起心动念就觉得乱,那是工夫没有到家。

所以我骂某人,要他工夫做到了再出来做事,那个时候就不会乱了。

所以这步叫“独照”,能够出世,不能入世,还不行,不是大菩萨的境界。

十双泯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到了第十步“双泯”,能够入世,也能够出世,提得起也放得下,能够空也能够有。

这个时候可以入世做事了,在家出家都可以,做男做女都可以。

“双泯”,空有都没有了,人也不见,牛也不见。

“人牛不见杳无踪”,照见五蕴皆空了。

“明月光含万象空”,只有自性一片光明,有也可以,无也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也可以;烦恼也可以,不烦恼也可以。

工夫到这一步境界,可以说修行有了成就,差不多可以开悟了。

“若问其中端的意”,究竟怎么是对呢?很自然,“野花芳草自丛丛”,到处都是,不一定出家才能做到,也不一定在家才能够修道。

得大自在,就是观自在菩萨。

《牧牛图》讲完了,我们这里这一条牛也摆在前面,怎么管它?有十步工夫,心地法门配合十六特胜,现在你都知道了。

牧牛图——禅宗十境界第一寻牛:即寻求业已失散的心牛。

所谓“心牛”,就是真实的自己,是生命的本体,也就是临济和尚所讲的无位真人,这一阶段是立志求道的阶段。

不过,实际上心牛(无相的自己)从未失去。

真人总是在我们的面门,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

仅仅由于缺乏正确的自觉,而与本来的自己疏远了。

根本没有必要从外从他而求。

只要照顾好自己脚下就行了。

心牛从来就没有失去,哪里用得着去追寻?由于缺乏自觉以致与心牛疏远,在尘世的迷乱中心牛逐渐被淹没。

离本来的自我愈来愈远,前路参差峻峨。

于是得失之心愈盛,是非之争更烈。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二、见迹:依经解义阅教知踪见迹只是发现了心牛的足迹。

这是一个阅读经书禅典,谛聆师家教诲,理解佛教法理的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从而知晓一切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它们却处于矛盾的统一之中;明白万物的客观与自我的主观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理解万法都是一个心牛的千变万化,即一切存在都是本来的自我的变体的禅的思想。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无法弄清牛是白还是黑。

所以,仍处在禅门之外,只是见到了踪迹而已。

在水边、林下、萋萋芳草中到处都有牛的足迹。

那辽天的鼻孔,冲天的气势,纵是深山老林,也隐藏不住。

所谓“众器为一金,万物为自己”的表意为:金镯、金炉、金项链等器皿,林林总总,形态各异,都是金子制造的。

所以宇宙间的万物都出于一体,都与自己合而为一。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