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翻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日语翻译课程改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从思政课程的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思政课程教学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日语翻译课程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不高,缺乏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究的空间,教师往往以灌输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采用开放式、探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思维自由和创造力的发挥。
其次,一个好的翻译人才不仅需要语言能力的支撑,还需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日语翻译课程改革应该在进一步强化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引导学生学习日本文化、历史、社会、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文化差异的存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翻译人才的社会使命和使命感,明确自己应该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贡献。
最后,思政课程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日语翻译课程改革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考虑。
除了强化语言学习和翻译技巧的训练,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例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等,并能够通过实践环节进行贯穿和实证。
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更全面、更实用、更灵活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综上所述,从思政课程的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日语翻译人才队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和挑战。
高校《日语翻译》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高校《日语翻译》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高校《日语翻译》教学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中日两国在科技、文化、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有着日益频繁的交流合作,日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当前我国的高校对日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和高校的日语翻译教学却跟不上社会实际需求的脚步。
一、高校《日语翻译》课程的现状。
国内的翻译教育事业随着翻译学科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4 年,成为翻译本科培养单位的高校就有 46 所,到 2015 年 6 月,开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的高校已经获得教育部批准就达到了 152 所。
不仅有翻译本科专业学位的设立,设立翻译硕士学位的高校甚至比设立本科学位的高校更多。
2014 年 7 月,有206 所高校获准开办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这些数据都标志着我国的翻译科学建设越来越成熟,也是我国文化经济发展对翻译人才需求的突出体现。
高校《日语翻译》教学显然是翻译学科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日语专业是培养日语翻译人才的主要来源。
日语零基础是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点,所以国内日语专业的学生的基础阶段就是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在这一阶段就只开设基础课程而没有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在日语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展开的有关翻译方向的培养,教师的讲解基本上就是根据参考译文进行,只针对语法正误而不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
在本科三年级和四年级才专门开设翻译方向的专业课程,例如“日译汉”、“汉译日”、“日语口笔译”以及“同声传译”等等。
二、《日语翻译》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不尽合理。
教学的质量直接被教材的内容影响,然而高校日语翻译教材却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内容过于理论化,不切合实际;二是翻译素材偏向于随笔、小说等文学体裁而缺少时事政治、经济社会等内容;三是现今高校教材引用了许多常见场景,但是假如学生遇到没有见过的场景就不知道如何翻译。
(二)传统教学法与时代脱节。
当前国内高校日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课堂灌注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学生做不到举一反三,不会独立思考,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背,通常就会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
浅谈本科阶段日语翻译教学改革
2013.04学教育70浅谈本科阶段日语翻译教学改革宋丽丽(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日语翻译是日语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翻译人才翻译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指出了现阶段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手段为主题探讨了本科阶段日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日语翻译;笔译;口译;教学改革自古以来,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翻译都是重中之重,或者可以说是学习外语的直接目的。
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文化、文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交流都必须依借把一国的语言文字、文化、风俗,风土民情等等转换成另一国的语言文字、文化、风俗、风土民情。
而这个转换过程就是翻译过程。
翻译之重要自古已有之,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翻译的作用就显得愈发重要。
现如今,社会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使得在培养日语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翻译的学习尤为重要。
几乎每所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开设有日语翻译,但是由于翻译课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标准,所以就出现了“百草乱生”的局面。
这里所说的“百草乱生”就是指翻译课程中存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所谓“翻译人才”远远达不到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面对这种现象,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我们又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本科阶段日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科阶段日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改革变得十分必要:1、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翻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领域,只注重理论的学习而疏于练习,翻译水平是不会得到提高的,然而没有正确理论做指导,也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所以理论和实践,我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翻译理论主要是介绍翻译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技巧,从总体上来指导翻译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所以在理论教学时,要结合实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空谈理论只能让学生们趣味索然。
浅谈高校日汉翻译教学
浅谈高校日汉翻译教学【摘要】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教学方法、困难挑战和策略建议。
展望了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学习成果。
随着中日交流的深入,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将更加重要,希望未来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困难挑战、教学策略、未来展望、学习成果、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的日益密切合作和交流,汉日翻译在高校教育中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桥梁,翻译教学在高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于掌握优秀的翻译能力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领域。
在高校日汉翻译教学中,除了传授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关注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教学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技能,如使用翻译软件和互联网资源等。
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推动两国交流、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机会。
这也是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的重要一环,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翻译作为信息传递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友好合作,还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满足市场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上关于日本文化和信息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大量翻译需求。
加强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研究对于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服务质量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提升翻译行业整体水平,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
浅谈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
浅谈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随着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学习日语已经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选择。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部分,如何提高自身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对于民办高校的日语口译教学改革,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
一、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现状1.师资力量不足民办高校中,相对于名校而言,日语口译教学的师资力量较弱。
许多民办高校中的日语教师大多以本科学历为主,而且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使得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
2.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传统的日语口译教学中,老师会提供大量的日语句子,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背诵。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语法和基础技能,但是在掌握更高阶段的日语口译技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3.学生成绩与能力不匹配民办高校中,学生成绩往往与实际能力不匹配。
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学生可能通过上课的背诵和复习来达到较好的日语口译成绩,但在实际的口译场景中,学生往往无法正常沟通和表达。
二、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1.提升教师师资力量民办高校应该培养多样化的日语教师,以组建更加专业和优秀的日语教学团队。
要求教师能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如高效的教学方法、工作经验等,这些都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日语口译技能。
2.更新教学方法除了传统口译教学方法,民办高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创新的口译教学方式,例如,以实战为主的案例分析,通过实战经验来加深学生对实际场景的理解;或通过互动语言环节,与学生直接交流,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流畅程度。
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可以将新兴科技手段融入口译教学中,例如在讲解语音时,可以用语音识别技术驱动实验平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音发音技巧。
3.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比如说对口译场景熟悉度、智慧水平的重视程度等。
为此,教师可以应用实际场景化的口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实际的口译活动,拓展实际技能和经验,从而确保学习体验和实际施展的良好匹配。
日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是 说课 上完全 不讲解 文 学 作 品 , 选取 篇 幅 较 小 的 可 学生容 易理解 的小 品文 进 行讲 解 , 时不 要 占用 太 课 多 。而对 于与学 生就业 密切相 关 的经贸 、 旅游 、 应用
文 等文章 可适 当加 大课 时进行 讲解 。 对 于加 译 、 简译 、 顺译 、 倒译 等 翻译 方法 , 有些 教
题, 但句子和句子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 , 致使整篇译 作。原因虽然有很多 , 例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翻 文不顺畅, 而以篇章为主体 的翻译教学却能有效地 译, 必须具备扎实 的汉语 和 日 的语 言基本功等 。 解 决该 问题 。 由于篇 章在语 法结构 上具 有衔 接性 和 语 但 同时也 说明 了翻 译课 存 在很 多 问题 , 在现 有水 平 规 律性 , 结构与 意义 的统一体 , 是 因此教师 在教 学过 下 , 师应选 用什 么样 的教材 , 用怎样 的教 学方法 程 中时刻 向学生灌 输 各 种句 子 衔 接 方法 , 教 采 保证 了译 提高学 生 的翻译水 平等 这些 问题 不 能不引起教 师 的 文 的完整性 。 思考 , 文针 对 日语 翻译 教学 的现状提 出几点 建议 。 本 不过 为 了在有 限 的时 间 内提高 学 习效 率 , 师 教 翻译 技 能训练 以篇章翻 译为主 体 不 可能在课上 将整 篇 文 章 翻译 完 , 选取 最 能反 映 应 每本 教材 都有 每本教 材 的体 系和特 点 。有 的既 词汇、 句子组合 、 句子衔接的典型部分 , 为了保持 但 注重理论 又注 重实 践 , 的侧 重 基本 的翻译 理 论 和 语境 的完整性 , 有 可将 整篇文 章发 给学生 。 常用 的规 律性 的方法 和技巧 , 的注重基础 , 有 从汉语 二 、 力提 高教 师的理 论水 平 努 的主 谓宾 等 句 子 成 分 人 手探 讨 各 种 成 分 的分 析 方 教师 是 翻译 教 学 的实施 者 , 翻译 教学 的成 败关 法 。教材 的 多样 性 给教 师 丰 富课 堂 内 容 提供 了选 键 在于教 师 。只有高水 平 的教师才 会带 来高 质量 的 择, 同时也 给教师 选 用 怎样 的教学 内容 提 出 了更 高 翻译 教学 。我认 为高水平 的教师首 先必 须具 有扎 实 的要求 。在实 际教 学 中 , 翻译课 仅仅是 一周一 次 , 一 的 日语 和汉语 的语 言基本 功 。现在 研究 生 的扩招 以 学期 也 不过 1 7次课 。在短短 的 时间 内, 要达到 提高 及 去外 国进 修机会 的增 多 , 师 的外 语 口语水 平 有 教 学生 的翻译能力及熟练掌握翻译技能的目的是很难 了明显的提高 , 日语语言基本功却未必扎实。另 但 的。 因此 就需 要教师 根据学 生 的能力选 取适 当的 内 外有许 多人认 为汉 语 是 自己 的母语 , 着 自 己的底 凭 容 。虽然 词语 和句 子是 翻译 的基 础 , 我认 为教 师 子 , 但 应付翻译中的问题是绰绰有余 的, 然而在翻译过
浅谈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
浅谈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进行分析,探讨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们讨论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引进、实践环节的加强以及学生评估体系的完善。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我们相信可以提升日语口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我们分析了改革的效果、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对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促进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必要性、教学内容、优化、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改进、师资队伍、培训、引进、实践环节、加强、学生评估体系、完善、效果、发展方向、建议、展望.1. 引言1.1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现状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于日语口译属于高级外语口译领域,对学生的语言水平要求较高,但目前许多学生在日语基础和口译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教学难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日语口译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现有的日语口译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民办高校中更为突出。
民办高校的日语口译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口译教师和实践环境,这也制约了学生的口译能力的提升。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提升。
只有通过对现状的深刻分析和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实现日语口译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提升。
1.2 民办高校日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民办高校相较于公办高校在资金、师资等方面存在差距,导致日语口译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教材更新不及时、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陈旧。
部分民办高校日语口译专业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理论知识脱离实际应用等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能力不足。
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日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在日资企业中越来越需要具有专业商务日语和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来满足日资企业发展。
中国和日本之间不断加强彼此的交流,经济也频繁往来,在我国日资企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现在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日资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所以,高校日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最终满足人才需求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篇文章,从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措施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明论述,并对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标签:高校日语教学;改革;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一、高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校日语教师的综合能力欠缺第一,日语教师未形成日语思维。
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日语夹杂母语来进行课堂上的教学,而不能全程用日语进行课堂授课,进而导致学生也无法形成用日语思考与表达的习惯,无法将日语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一种语言。
关键是由于大多数日语教师没有形成良好的日语思维,在高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日语思考与表达的习惯。
即使是较高年级的学生,也不会根据日语的特殊表达方式和文化因素进行表达,只会把两种语言进行一一的对应,不会用日语表达,更不会用日语思维想问题。
第二,高校日语教学资源匮乏。
根据大多数大学的情况来说,日语教师能用的教学资源很少,虽然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没有录像带和VCD光盘等配套的软件设施,这就导致教师不能利用媒体,不能进行多媒体教学。
(二)高校日语课程内容安排不科学现如今,不具有独立性、科学性是大多数高校的日语课程内容。
以学生学习的精读课程为例,该课程涵盖了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有侧重点的进行讲授,而不是面面俱到,这就会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造成学生某个方面的学习缺失。
(三)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第一,高校日语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日语运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比较弱,理论知识不能灵活的运用到实践当中。
浅谈高校日汉翻译教学
浅谈高校日汉翻译教学【摘要】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基础翻译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评估方法与标准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分析了高校日汉翻译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建议。
高校日汉翻译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利用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为学生未来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基础翻译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估方法与标准、未来发展、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传递和交流的桥梁。
高校日汉翻译教学作为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翻译练习,学生能够不断地接触和运用目标语言,提高语言运用的自信和流利度。
翻译还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源语言文本的含义,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翻译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学习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各种文化背景和国情,这有助于学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实现与世界各地人士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在当今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应不断完善和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1.2 高校日汉翻译教学的现状目前,高校日汉翻译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对日汉翻译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现状、发展和改革方向
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现状、发展和改革方向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日语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而日语口译技能也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尤其是企业、政府等机构对日语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口译教学已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关注,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现状虽然日语口译教学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在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对日语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掌握,并较少关注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听力训练、翻译训练等,而较少开展实践教学。
3. 师资力量不足在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着师资水平不够高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发展高校日语口译教学也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1. 教学内容的实践化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训,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口译技能。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交互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 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口译水平和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改革方向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日语口译教学的发展,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1. 教学目标的转变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目标,将语言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更多的日语口译人才。
2. 课程设置的改变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改变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 评价机制的完善高校日语口译教学需要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以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口译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关于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及分析
关于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及分析施晓慧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外语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以期适应社会。
日语翻译课程必须培养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翻译人才。
为此,根据现代翻译的工作方式,我专业对日语翻译课程进行了改革,就其教学效果及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改革课堂教学团队管理考试当今社会,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递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翻译教学如何培养翻译人才,决定着我们翻译工作者能否接受这一挑战,所以翻译教学要不断地深入改革以适[来自]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日语教育在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发展热潮后,进入了稳定期,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
一直作为日语专业重要就业方向课程而存在的日语翻译课程,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进行课程的改革已成必然。
一、日语翻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翻译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翻译工作是以少数翻译工作者为中心,采取独译或合译的方式,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现在,这显然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翻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必须高效快捷,只有如此信息才能快速传播,并保证时效性。
而显然,相比独译或合译,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则更符合市场的快捷高效的需求,在一个翻译项目团队中,翻译工作者根据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分工合作,各司其责,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个人的最高水平,并最终完成翻译的目标。
我们的翻译教学是否能培养具备翻译、团队(项目)管理、审校、协调、总结等能力于一体的,有一定语料储备的翻译人才,是检验我们翻译教学的重要标准。
在没有条件接触实际翻译项目或任务的校园环境中,翻译课的考试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标准。
众所周知,考试是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检测教学效果与督促学生学习的有效有段而存在的,有助于教师分析课堂教学调整教学计划,有助于学生自查并整理学习的重难点,考试内容、形式可以改变,但是效果必须保证。
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语言知识有利于跨文化交 际能力的发展, 而跨文化交 际能力 的发展又促进语 言知 识的更好 吸收和内化。因此 , 要学好 日 语 ,首 先应 掌握 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 ,在 日语语音 、词汇 、 语法等方面 打下坚实的基础 。 没有这种坚实 的基础 , 高跨 提 文化交 际能力就无从谈起 。 对于这一点 , 我们 一定要 防止从
的引路 人和 导师;而学生在教师 的指 导下 ,能 自主 地进 行中
( )教学 内容要 多元化 ,突 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 3 ( )能与现代化 的教 学手段 ,如计算机 、多媒体、网络 4 等相适应 ,便于现代化技术在教学 中的应用 ;
( )教学 内容 必须 具备趣 味性和 思想 性,既有利于提高 5 学 生对 中 日文化 知识 学习的兴趣 ,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
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因而 出现 了大量 高分低 能的现象,同 时也培养 了众 多的 日语交际 “ 聋哑 ”学生 ,学生很难适应新
时代 国内外 交流与交际的需要 。 我们只有突破 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 , 就教学论教学的思
维模式 , 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 发展 的宏观背景 中去思 把
考, 立足 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审视 以往教学 中的得与失,去探 索改革 的途径 ,应时而动 ,才能对改革有更 为深刻 的认识 ,
[ 关键词】 高校 ;日语教学 ;中 日文化知识 ;跨文化交 际能力;新型的教学方法 [ 中图分类号] G 4 62
一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4 7 (0 1 60 1 .2 0 87 2 2 1 )0 170 的 日语教学还存在着 一些 问题 。 正如上述所述 ,教学具有很 浓 的应试性和 短视性 , 没有把学 生综合素 质的培养 提高到相 应 的高度去 实施 。结果,学 生缺 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被 动盲从 ;教师疲 于应付 ,教 学缺 乏创 造性 , 少注 重实际运 很 用 能力 。 以说相 当数量 的学 生缺少 最基 本的中 日文化知识 可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近年来,由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日语翻译行业日趋重要,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国内高校不断加强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
本文从思政课程的角度探讨了日语翻译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首先,思政课程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的必修课程,涉及哲学、政治、文化、伦理等多个方面。
在人才培养方面,日语翻译行业要求人才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文化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素质。
因此,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需要从思政课程的角度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语翻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日语翻译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道德观念和综合思考能力。
其次,日语翻译课程应加强文化认知教育。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日语翻译涉及到日本的语言、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因此必须注重文化认知教育。
应当增加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包括日本的国家制度、文化古迹、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
通过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可以为日语翻译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历史背景,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美感度,同时能够维护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使其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此外,日语翻译课程还要强化思维训练。
在实践中,翻译常常需要对原文进行各种分析和思考,涉及到语法、句式、逻辑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课程设置问题解答、逻辑思考、辨析价值观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和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最后,日语翻译课程还要注重道德教育。
翻译行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要求翻译员具有正直、诚信、专业精神和承担责任的品质。
因此,日语翻译课程需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教育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
总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日语翻译课程需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文化认知、思维训练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摘要:日本作为我国的邻国,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日本的贸易往来也变得越加频繁,掌握日语可以与日本进行包括经济、文化在内的多方面交流,在高校教师如何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日语成为了一项突出问题。
关键词: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日语教学思考与实践由于日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陌生的新语言,所以教师对于日语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严谨的计划安排,并结合日语教学改革目标对学生进行日语课程的讲解。
一、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日语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新举措,同时也是一项新尝试,传统的高校日语教学中,主要以老师板书,学生听讲为主,但由于日语属于一门较陌生的语言,学生在学习日语时很容易发生上课听不懂,下课不复习的情况,这样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并且由于这种情况的发生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日语学习成绩,如何进行日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在了解教育改革前应当先简述一下日语的构成,日语是由中国汉字与日本特有的平假名片假名构成的,同时根据发音的不同又分为音读与训读两种发音,模仿中国单词发音的日语叫做音读,日本本土词汇发音称作训读,例如“王”这个字的发音按照音读来讲在日语里的发音为“wann”在日语训读发音为“owu”,通过简单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日语里有许多与中文发音相近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发音与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发音更为接近,南方学生在学习日语时可能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但是日语的语法构成较为复杂,单个的日语词汇并不能罗列出人们想表达的意思,只能讲词汇融合在语法中进行表述,所以对于日语的学习重点在于语法句式词汇的变形等方面,并且日本还是个极重视礼仪的国家,又很特殊的尊敬体与自谦体的单词句式运用,在公众场合发言,或者与师长等特殊人群交流时,日本人一般都会采用尊敬体或者自谦体的单词句式进行对话交流。
在了解完日语后,着重说一下高校日语教学改革需要针对哪几方面进行学生的日语教育,首先要夯实学生的日语基础,日语基础要从五十音图开始学起,五十音图犹如英语学习中的26个字母表,所以这是日语基础学习的重中之重,其次是单词语法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会学习到更为复杂的语法语态变化,同时在日与改革目标要求下,要改变以往学生会做题不会说话的缺点,日语的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如果只是应付考试将变得毫无意义。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高校二外日语课程现状在过去的日语教学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过于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无法真正掌握日语语言技能。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也亟需改革。
学生对日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日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
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日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是提高学生成绩,更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日语实际运用能力。
3.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通过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1.教学内容的调整传统的日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传统,大多是以语法和词汇为主。
而在现代社会中,学生更加关心实用性的日语知识,例如日常交流、职场日语等。
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更加注重实用性、情景化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也可以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日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改革,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日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如建设日语实验室、购置日语教学用具和书籍等,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
四、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1.培训教师在推进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培训教师。
教师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可以举办教学方法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反馈等途径,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高校二外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张缦来源:《卷宗》2018年第19期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高校日语教育工作者要从教材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本文就以高校日语教学方法为内容,对其改革实践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当前我国所采取的日语教学方法不够先进,当中的一些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同时也给高校的日语教学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当前阶段一定要积极地对高校日语教学加以研究,找到更加科学化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促使日语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真正提升。
下面对高校日语教学方法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调整教学内容1.1当前教材的出版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就要随时对相关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与更新,例如在2014年之后,日本的消费税有了明显的变化。
1.2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进行语言单词的准备,还应该对相关的课外知识进行一定的储备,对于日本的风土人情与人文地理进行了解,在日语教学中,充分融入日本的文化,经济,历史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扩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收获感,因此就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感受到备课的重要意义。
2教学方法多样化2.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变为语言学习的中心,通过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对语言技能的掌握。
传统语言教学中,教师是知识讲解的中心,对此应注意加强师生的互动环节,避免授课过程中,教师“独角戏”的状态,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表达知识内容,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与职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双向发展。
在进行日语教学时,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日语翻译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门课程。
随着学生对于日语翻译的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在不断地完善日语翻译课程。
从思政课程角度出发,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政教育。
首先,日语翻译课程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需要通过思政课程学习国家政策,理解国家文明,为自己的翻译工作更好地服务。
思政课程应该贯穿整个课程,强调在翻译中拥有准确的价值观,例如提高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于文化和语言的尊重。
这种价值观可以使学生认真对待翻译,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其次,日语翻译课程应该注重文化理解和学习。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化,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和背景。
思政课程也应该关心日语翻译课程中强调文化交流,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日本文化和语言。
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非语言因素并充分考虑文化差异。
例如,日本文化需要使用不同的礼节,所以在翻译中不仅需要理解语言的含义,还需要深入理解社会文化的不同。
最后,思政课程应注重学生审美和素养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思考,学生应该能够发展出独特的审美和判断能力,例如对于不同文化和风格的认识和解读能力。
思政课程应该激励学生通过翻译去发扬文化和传统艺术,如把日本短歌翻译成中文并理解其中的文学节奏和意境。
翻译不仅需要语言技能,还需要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总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需要通过思政课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文化理解和素养培养。
这不仅对于日语文学有帮助,也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升。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一、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日语翻译课程改革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出发。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注重的往往是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对国际事务及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对国际事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日语翻译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日语翻译课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翻译伦理、文化差异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思政课程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也应该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出发。
通过引入翻译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技巧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翻译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四、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交流和翻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日语翻译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引入最新的翻译技术和工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使用现代翻译软件和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翻译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应该从思政课程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责任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和统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翻译人才。
希望未来的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交流越来越重要,跨国企业、文化交流、旅游等领域中语言翻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变得更加紧迫。
从思政课程角度来看,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不仅涉及到语言交流,还牵涉到文化学、跨文化沟通、社会伦理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日语翻译课程改革中,思政课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次,思政课程应该注重日语翻译课程中的文化传承。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日语翻译课程应该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和跨文化沟通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像一个外交官一样在语言交流中消除文化隔阂。
此外,日语翻译课程也应该注意到本国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翻译中保留自己国家文化的特色。
在这样的过程中,思政课程可以扮演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化的角色。
最后,思政课程应该关注日语翻译课程中的社会伦理问题。
日语翻译工作涉及到很多敏感话题,如政治、宗教、历史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社会道德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日语翻译课程中,学生应该加强社会伦理素养的培养,能够在翻译时特别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公正性、文明性和适当性。
通过思政课程的引导,能够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公信力的翻译人才,提高日语翻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社会认可度。
总之,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的改革需要考虑到语言交流、文化传承、价值观教育、社会伦理等多重因素,对于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策略的制定也需要有深厚的思政基础。
在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交流将会持续升温,日语翻译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重要。
因此,中、日两国需要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在思政课程的引导下,推动中日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
从思政课程角度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日语翻译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日语翻译专业或相关课程。
然而,在进行日语翻译课程改革时,我们需要从思政课程的角度来思考和规划。
思政课程是一门专门培养学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备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熟悉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道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复合型课程。
在日语翻译课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技能,更要通过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并将这些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能够在日语翻译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日语翻译课程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在日语翻译职业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同时也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难题。
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交流。
这要求学生具备开放、包容、尊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日语翻译职业中有更好的表现。
其次,日语翻译课程需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
在日语翻译职业中,我们需要遵守诚实、守信、保密等职业道德规范,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保护客户的利益。
因此,在进行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日语翻译课程需要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日语翻译课程不断发展和更新,需要不断地开展研究和实践。
因此,在进行日语翻译课程改革时,我们需要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日语翻译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日语翻译课程改革需要从思政课程角度进行规划和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道德素养的培养,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日语翻译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领域都存在着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的日语翻译教学和日语口笔译人才的培养却远远跟不上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满足市场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合格的专业日语翻译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1
日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日语专业翻译课程通常是从大三开始学习,大四就开始实习,短短一年的时间要求学生的翻译水平必须有质的飞跃,才能应对将来的实际工作.但是目前日语翻译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翻译课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1.1课堂灌注法
目前高校日语专业翻译教学的主要方法为课堂灌注法,即老师讲学生听,从绪论到结束语,老师从头讲到尾,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上课听听记记,考试前读读背背,基本上考试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考试过后,所学的翻译知识也基本上都还给老师了.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合作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教学方式单调.此外,课堂灌注式教学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翻译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翻译课的兴趣,进而丧失了对翻译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与基础课混淆
由于教师没有好的翻译教学法,因此很容易把翻译课与基础课混淆,即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来讲授翻译课,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却忽视了翻译本身所需要的神似和形似.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做再多的“把下列句子译成日语”的练习,也只不过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复习语法和生词.而学生由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欠缺,虽然能够把原文按字面意思翻译出来,却
译不出其中的内涵和韵味.事实上,翻译教学与基础课教学不同,它应该是基础课的辅助,通过翻译实践,可以暴露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翻译教学应该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身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和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但是,与基础课混淆,片面强调语言知识和翻译知识的传播,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的,翻译课本身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
日语翻译教学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正因为传统的日语翻译课教学方法存在以上不足,教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所以,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探索日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方向.2.1
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灌注法”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学生的翻译认识为任务,采取理论翻译与实践翻译
高校日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赵小平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对日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当前国内高校的日语翻译教学和日语口笔译人才的培养却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脱节.因此,笔者试图探索日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合格的专业日语翻译人才.
关键词: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2-0247-02
Vol.28No.2
Feb.2012
第28卷第2期(下)
2012年2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47--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翻译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有目标的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大量的翻译实践.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翻译作业,鼓励学生自己查找更多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互动学习;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注意翻译过程,在解决翻译困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可以使用哪些翻译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入翻译市场的实用型文本为实训教材,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翻译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去寻找和探索翻译实例和相关知识,在讨论中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研读职业翻译的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本,并且分析优秀译作的独到之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译作进行中肯的评价,因为学生从自己的译作中学到的知识远比从罗列的一大堆理论中学到的知识多.这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翻译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
2.2以小组为单位,注重翻译过程
以长文翻译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先把中文或者日文的文章发给学生,让学生先翻译,然后老师逐句讲解,这样的方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建议让学生自愿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译文的风格,规范翻译术语,检查语法错误,初步修改译文;对翻译过程中有争议的地方,老师可以提供参考意见;最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发表,其他小组同学对译文提出意见或建议;老师最后对翻译进行全面总结和点评,学生根据老师的建议,对译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润色.这种教学法,可以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气,学生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度、灵活性、选择权和决定权,能够积极展示自己的译文,并且在相互合作中互相取长补短,可以拓展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进步.
2.3根据学生需要,“量体裁衣”
大三的学生,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比如考研、工作、留学,目的不同,在课堂上想要学到的东西也不同.翻译课也是如此.考研的同学,应该考虑应试的需要,以语言、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主,重点强调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加强应试方面的练习;工作的同学,应该考虑社会实际需要,考取相关日语口笔译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日语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应该加强实用型的口笔译练习;出国的同学,应该对日本社会以及日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所了解,以适应将来的留学生活,所以应该加强日本社会新闻百态方面的练习.如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势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总之,翻译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完成一个翻译可能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与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经验的反馈,不断探索翻译课的教学规律,发展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搞好高校日语专业翻译教学.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刘季春.探索本科翻译教学的第三种模式.中国科技翻译,2010.
〔2〕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国翻译,2010.
〔3〕郭晓军.浅谈科技英语翻译教学.赤峰学院学报,2010.
〔4〕李人侠.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教书育人,2002.
〔5〕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中国翻译, 2001.
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