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
(共32分,每空1分。
)1. 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 )( ) ( )( ) ( )( ) ( )( )2.40厘米=( )分米 3吨=( )千克 7分=( )秒3.63是7的( )倍,63的7倍是(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一头牛重500( )。
爸爸每天工作8( )。
刘翔跑110米栏只要12( )多。
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7( )。
5.小华每天放学的时间是,在路上用了15分。
他回到家的时间是( )。
6.在○里填“>”“<”或“=”。
14 ○157999千克○8吨 30毫米○3分米 56 ○ 46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7. 4700千克-700千克=( )吨 1吨-200千克=( )千克1分米-7毫米=( )毫米 950米+1050米=( )千米8.□26×4的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14×7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 )。
9.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 )人。
10.小红和小丽同看一本书,小红看了65,小丽看了43,( )剩的多。
11.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2. 张叔叔在院子里围了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菜地长8米,宽5米。
他用篱笆把菜地不靠墙的三面围起来,至少得用( )米篱笆。
二、我会判断对错。
(共5分,每题1分。
) 1.左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23。
( ) 2.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8厘米。
(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
( )4.玲玲有8本故事书,欢欢的故事书比玲玲多24本,欢欢的故事书本数是玲玲的3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这条公路看作单位“1”,一星期修完,平均每天修 ,3天就修了 ,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条公路,修路队一星期修完,那么3天修了这条路的 。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60毫米()6厘米 ()
100秒()2分3千米()3300米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7.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8.把一根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度占全长的 。()
9.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A. 长方形的周长小B. 正方形的周长小C. 周长相等D. 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均等于铁丝长度,即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它们的周长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25.一张长方形纸,长30厘米,宽21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6.三年级一班参加书法兴趣小组 有23人,参加声乐兴趣小组的有27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3人。
(1)填写下边的图。
(2)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27.把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图,再计算)
A. 分钟B. 小时C. 秒
【答案】A
【解析】
最新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带答案

6000米=6千米
[点睛]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时比较分母,分母相同时比较分子。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13.一部手机996元,进货4部这样的手机大约要花()元。
[答案]4000
[解析]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知,进货4部这样的手机需要996×4元。根据整数乘法估算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个蛋糕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估算的结果一定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答案]×
16.周长相等 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答案]×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假设长方形的周长都等于16厘米,依此计算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判断。
一栋居民楼高约30(). 小伟跑50米大约要10()
3.钟面上秒针从2走到4,一共是()秒,分针走1圈是()小时。
4.比720少270的数是(),()比310多290.
5.30 6倍是(),30是6的()倍.
6.苗苗上午8:50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
7.用一根28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14.把一个蛋糕分成6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 。()
15.估算 结果一定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1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17.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8.5吨棉花比5吨铁轻得多。()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5分)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1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600( ). 一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7000( ).
明明围着操场跑一圈大约是200( ).教室的面积是48( ).
14.□54÷7,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 )。
15.看图回答问题。
小刚从家向( )走( )米到学校。
四、计算题。(共30分)
16.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15.6+8.7=25×42=79×82=
10-4.3=408÷6= ※963÷6=
17.先估一估商 几位数,再计算下面各题。
(1)732÷6= (2)784÷7= (3)805÷5=
18.计算。
【详解】小林这次分数比平均分高100-88=12(分),而前几次平均分比现在平均分低了88-86=2(分),所以前面应进行了12÷2=6(次)测评,这一次是第7次测评。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已经测评的次数。
1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600(). 一个操场的占地面积是7000().
【详解】□54÷7,要使商是两位数,□<7,那么□中可以填1、2、3、4、5、6,最大是6;要使商是三位数,□≥7,那么□里可以填7、8、9。
故答案为:6;7;8;9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做除法运算时,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理解如何判断商的位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用23根长度相同的小棒摆正方形,最多能摆成()个独立的正方形。
A.4B.5C.62.下面的数中最接近800的是()。
A.598B.818C.9053.8的4倍是多少?( )A.32B.4C.24.哪道题的结果大约是500?()A.299+185B.136+398C.67+1415.5的7倍()6的6倍。
A.小于B.大于C.等于6.()四边形是正方形。
A.两组对分分别平行的B.四边相等的C.四边相等且四个角是直角的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五(2)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2.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3.用16厘米长的铁丝能围成哪些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可用列表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
()4.甲数是80,乙数比甲数的2倍还多15,乙数为多少?列式为(80-15)×2。
()5.检验304-145=159是否正确,可以用304-159和145+159两种方法来验算。
()6.时针走一圈是一个小时。
()三.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阳光小学有男生498人,女生503人,大约一共有()人。
2.一个苹果重200克,那么5个这样的苹果重()千克,()个这样的苹果重5千克。
3.一辆自行车,现价500元,比原价降低了280元,原价是()元。
4.王大妈想在一个长为20米的长方形地里,先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地种菜,剩下的地用篱笆围起来养鸡,共需篱笆()米。
5.在括号里填上“>”“<”或“=”。
308+325()700 784-351()4006.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间,并写一写它们经过的时间。
7.在()里填上“<”、“>”或“=”。
4吨()4030千克5时()50分100分米()1米 20厘米()2分米8.东方小学有学生625人,南山小学有学生687人,西桥小学有学生588人。
三所小学中,学生人数最少的是()小学,最多的是()小学,人数最多的学校比最少的多()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
(6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1.比756多89的数是(),()比580少169。
2.一个乘数是902,另一个乘数是8,它们的积大约是()。
3.368+275=643,可以用算式()来验算,也可以用算式()来验算,还可以用算式()来验算。
4.金星小学有男生498人,女生504人,大约一共有()人。
5.6.使一位数乘整百数的积是1800,试着填一填。
二、我会辨。
(每题1分,共3分)1.25×7的积一定小于210。
() 2.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那么每份也就越多。
() 3.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不可能是一位数。
()三、我会选。
(每题2分,共6分)1.203与398的和大约是()。
A.500B.200C.6002.得数在400和500之间的算式是()。
A.470+52B.158+289C.712-177 3.把一张饼平均分成3份,吃了2份,还剩这张饼的()。
A.23B.13C.1四、计算挑战。
(共48分)1.看谁算得快。
(每题1分,共12分) 17+32=98-48=12×3=860-200=23+140=900-240=170+260=1000-450=6 7-47=1-15=3 8+48=79-69=2.估算。
(每题1分,共4分)502+199≈199×7≈896-447≈795+203≈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每题4分,共24分) 973-347=△905-735=450×6=809×9=843+175=7×265=4.计算。
(每题4分,共8分)45÷(328-319)121×7-403五、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过来。
(每题3分,共6分)六、我会应用。
(每题5分,共15分)1.二、三月份一共进了多少箱苹果?2.一本影集共有42页,每页可以装4张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2018+0 B.2018﹣0 C.2018×0 2.做下列事情,用时少于1分钟的是( )
A.做熟饭 B.唱一首歌 C.打开电视
3.差与减数的和,等于( )
A.差 B.减数 C.被减数
4.2和3是12的( )
A.因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质数
5.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能是( )
A.2 B.5 C.4 6.用1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的形边长是( )厘米.
A.6 B.9 C.15 7.两根一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8.一个书架每层能放40本书,下面是同学们计算这些书架一共有多少本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算式是( )
A.40×3 B.6×40×3 C.40×5×3 9.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两个班的女生人数( )
A.一样多 B.五(1)班多 C.五(2)班多 D.无法比较
10.2000克铁和2千克棉花(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 5分= 秒 1分8秒= 秒 9厘米= 毫米
70厘米= 分米 1千米+200米= 米 3200千克﹣1吨= 千克
12.用一根彩带沿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画框的四周绕了一圈还剩2厘米,这根彩带长 分米.
13.37的2倍是 ;3个125的和是 .
14.因为25×4=100,所以 和 是 的因数.
15.草地上有18只小鸡,走了5只,又走了6只,还剩 只.
16.
4000米= 千米 7吨= 千克 6000克= 千克 5时= 分
120秒= 分 3时15分= 分 2米= 分米 30毫米= 厘米
17.479+ =613 926﹣ =768 ﹣525=387 18.把下面的时刻改成24时计时法.
早上7时 凌晨4:30 中午12时 下午5时30分 晚上11:00 下午2时25分 19.画,要求的个数是的4倍.
. 20.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
人数少全班人数的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1.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比长方形的周长小. (判断对错)
22.小巧和小亚练习书写毛笔字,小亚写了她所写字的,小巧写了她所写字的,那么他们两人写得一样
多. (判断对错) 23.甲筐苹果的比乙筐苹果的多. 24.钟面上时针走1圈就是一天的时间. .(判断对错)
25.3千克棉花比2900克的铁重.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28+15= 1.3+2.3= 40﹣18= 75+15= 6﹣5.5=
13×4= 75÷5= 7.6﹣2.4= 16+1.8= 7×12=
27.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67+533=
634﹣182=
五.应用题(共5小题) 28.三年二班有50人,每人买一盒彩笔和一袋彩纸,全班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2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m,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0.看图回答问题.
(1)3月22日下午5时爸爸开车走了这条道路,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2)爸爸晚上11时下火车,要坐207路夜班车,有车吗? 31.如表是“北京﹣﹣郑州”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北京﹣﹣保定 146千米 北京﹣﹣石家庄 277千米 北京﹣﹣郑州 689千米 (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每小时行驶95千米,下午4时能到达郑州吗? 32.一捆电线上午用去178米,下午用去297米,还剩下322米,这捆电线全长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把每个算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解答】解:(1)2018+0=2018 (2)2018﹣0=2018 (3)2018×0=0 2018>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0的计算的特征,比较简单. 2.【分析】根据对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即数值的大小,做熟饭要用“小
时”作计量单位;唱一首歌要用“分钟”作计量单位;打开电视要用“秒”作计量单位. 【解答】解:做下列事情,用时少于1分钟的是打开电视.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差与减数的和,等于被减数.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要熟练掌握. 4.【分析】2、3都能整除12,即2、3都是12的因数;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2和3是12的因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质数的概念. 5.【分析】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由于第一个因数末尾已经有1个0了,所以一位数与5的乘积不
能再是整十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5不能是整十数,所以□不能是2、4、6、8,选项中只能选择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乘积中末尾0的个数. 6.【分析】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在长方形中折成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所以,用1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的形边长是9厘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 7.【分析】首先区分两个的区别:第一个是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二个是一个具体的长度;
由此进行列式,比较结果解答即可. 【解答】解:1×(1﹣) =1× =0.75(米). 1﹣=0.75(米).
0.75=0.75,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故选:C.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8.【分析】由题意可知:有3个书架中,每个书架6层.每层放40本书,依据摆放总本数=每个书架放
的本数×书架个数,每个书架放的本数=层数×每层放的本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6×40×3 =240×3 =720(本) 答:学这些书架一共有720本书. 故选:B. 【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9.【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五(1)班女生人数=五(1)班全班的人数×,五(2)班的女生人
数=五(2)班全班的人数×;然后根据两个班的人数的关系不确定,可得:两个班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解答】解:因为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所以五(1)班女生人数=五(1)班全班的人数×,五(2)班的女生人数=五(2)班全班的人数×; 因为两个班的人数的关系不确定, 所以两个班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数乘法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10.【分析】2000克=2千克,即铁和棉花都是2000克或2千克,质量相同,即一样重.
【解答】解:2000克=2千克 即铁和棉花都是2000克或2千克,即一样重. 故选:C. 【点评】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分析】(1)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
(2)把1分化成60秒再加8秒. (3)高级单位厘米化低级单位毫米乘进率10. (4)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分米除以进率10. (5)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计算. (6)把1吨化成1000千克再计算. 【解答】解: (1)5分=300秒 (2)1分8秒=68秒 (3)9厘米=90毫米 (4)70厘米=7分米 (5)1千米+200米=1200米 (6)3200千克﹣1吨=2200千克 故答案为:300,68,90,7,1200,220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