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资料
有的坊内修筑了渗井。
(四)宋元明清时期 (公元960~1840年)
东京城水系十分发达,包括3重城 壕、4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 以及城内外湖池。
外城城壕称护龙河,宽80米,深 4.8米,过水断面约372平方米, 长约30公里,里城及宫城的城壕 分别长12公里和5.4公里,3重城 壕总蓄水容量达1765.6万立方米。
(一)新石器时代后期至夏商时期 (约公元前25世纪~前11世纪)
城市排水系统相对来说还比较简陋,主要由城内沟渠、 壕池,以及天然河湖共同组成,有的城市已经使用了陶 质排水管道。
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是古代城市排水
设施建设的一座丰碑,城内已铺设了陶质排水管道。
偃师商西亳城的考古发掘表明,距 今3000~3500年的商代城市排水系统的 规划建设,比之平粮台古城有较大的进 步和发展。
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曾规划建设城中街市 和“十二水窗”(即下水道出口闸门)。
他依据城市地形特点、街道布局以及发展趋势,主持建造 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系统,寿沟受城北之水,福沟受城 南之水,纵横纡曲,条贯井然。
福寿沟为合流制下水道,设计断面较大,其宽约0.6~1米、 高约1.6~2米,总长约12.6公里,其中寿沟约1公里,福沟 11.6公里。
第13讲 中国古代的 城市排水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管理 三、古代城市排水经验及启示
• 目前发现的距今最早的排水系统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观音寺镇的唐户村,称为新郑唐户遗址。
新郑唐户遗址
这个处于九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 村落,拥有一条完整的绕房排水系统。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史河南偃师二里头,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这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其存在时间约距今3800~3500年。
在早期宫殿建筑之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
晚期宫城中大型宫殿建筑的院内,又发现了石板砌成的地下排水沟和陶排水管组成的地下排水设施,二者的铺设都是为了向院外排水。
由于这类先进的排水系统仅发现于宫殿区,可知它并未走进大众生活,仍为当时的权力阶层所垄断。
隋唐长安城在建城前经周密调查和精心设计,其后不断修建扩充,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
对于这样一座总面积达83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特大城市而言,排水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时的中国古代城市已发展到了封闭式的里坊制阶段。
隋唐长安城南北11条、东西14条大街,将全城划分为110个坊。
排水系统就遍布于由“街”、“坊”组成的棋盘格状的都市中。
建筑周围常见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
与汉长安城一样,隋唐长安城大部分街道的两侧都修有水沟,有土筑和砖砌两种,均为明沟。
明沟外侧设人行道。
大路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及时排除雨水。
城门下则建有排水涵洞。
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在流经城内的里坊和池苑后,注入渭河和浐河,除供应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
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隋唐长安城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布局优先考虑了城内贵族人群的需求,宫室禁地中的排水设施也最为讲究。
如大明宫太液池岸发现的排水渠道内设置有横向砖壁,雨水在经过时可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
西内苑发现的排水暗渠为砖石结构,为防止渠道淤塞,分段安装了多道铁质闸门,第一道闸门先由铁条构成直棂窗,拦阻较大的垃圾杂物,第二道闸门布满细小的菱形镂孔,可以滤出较小的杂物。
闸门拆卸自如,方便疏通。
这可以说是初级的水处理装置了。
元大都城内的河湖水系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大致说来,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一是依赖城内排水沟渠...阅读附答案
大致说来,古代城市排水系统,一是依赖城内排水沟渠,二是依靠城中河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国历朝都很重视排水沟渠的疏浚和整修。
例如,唐玄宗曾下诏修理两都街市、沟渠、道桥,而其旧沟渠,令当界乘闲整顿疏决。
德宗时修石炭、贺兰两堰,并造土堰,开淘渠。
民间也非常重视城中河道的日常疏通和维护。
如唐懿宗成通年间,“金陵秦淮河中,有小民掉扁舟业以淘河者”。
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专门以养护河道为业的人,他们负责在河道上挖掘污泥、清除残秽,向管理部门领取报酬。
相对而言,宋代在城市排洪防灾方面所做的工作更多一些,当时人们对于城市水系的排洪防灾作用已有深刻认识。
成书于北宋元丰七年的《吴郡图经续记》就已明确指出,苏州城发达的河渠水系具有重要的排洪作用,能够“泄积潦,安居民”,“故虽名泽国,而城中未尝有垫溺荡析之患”。
宋朝对河渠的管理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制度,每年定期疏浚河渠,颇见成效。
有些制度则以皇帝诏书的形式加以确定。
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六月诏:自令后汴水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
哲宗元祜四年十二月诏:京城内汴河两岸,各留堤面丈有五尺,禁公私侵牟。
北宋都城汴京,在城市排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汴京城水系十分发达。
英国加迪夫大学建筑系访问学者刘橄介绍说,当时的北宋汴京城包括3重城壕、4条穿城河道、各街巷的沟渠以及城内外湖池。
3重城壕总蓄水容量达1765.6万立方米。
4条穿城河道为汴、蔡、五丈和金水4河。
根据文献记载估算,4条河道蓄水总容量约为86.63万立方米。
此外,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琼林、玉津4个池沼。
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典范。
当然,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宋代官员的积极努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苏轼。
苏轼曾亲自指导疏浚运河,开浚西湖。
茅山河、盐桥河是杭州城内的两条大河,北连大运河而入钱塘江。
中国古代五大灌溉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五大灌溉水利工程沈修永前言:古语有云,水利兴则天下定,天下定则人心稳,人心稳则国运昌。
通观历史,人类与水一直存在着既适应又矛盾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水的矛盾也在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地修筑水利工程以保证国泰民安,而每一次大规模的成功的水利实践,都会进一步提高水利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面对水利难题,古代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答卷,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中国古代五大灌溉水利工程。
都江堰成因: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的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由秦蜀总督李冰和他的儿子领导建设,在防洪及灌溉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渠首工程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飞沙堰泄洪排沙的有机配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重大影响:都江堰的巧妙设计,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独步千古,历两千余年而不衰,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郑国渠成因: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地处陕西省泾阳县,由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四万余顷。
当时韩国因惧秦,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重大影响:郑国渠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了土质肥力,使得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本是疲秦之计,却适得其反,使八百里秦川得到充足的灌溉,再无荒年,秦从而有了征战天下的粮草保证。
除此之外,郑国渠还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太湖溇港成因:4000多年前太湖先民已经掌握并运用了“竹木围篱透水”技术,为水中筑堤围圩、进一步开发太湖提供了技术支撑。
暴雨来袭,古代排水系统比你想象得更高级
暴雨来袭,古代排水系统比你想象得更高级近日北京及华北地区暴雨冲上热搜,每年这个时候,多地纷纷进入“看海”模式,键入城市名称,搜索结果里大概率会包含#XX暴雨# 的词条。
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写到:“阴渠(下水道),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儿集中,对质。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们仍不免为暴雨所苦,古人面对强降雨天气又是如何接招的呢?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城市的良心。
夏商周-春秋战国惠及全城的排水系统逐渐产生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排水系统,出现在距今约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一组出土于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时代城址的陶质地下排水管道。
淮阳平粮台城址出土的陶制管道图源网络史料记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在城市选址时会充分考虑如何实现给排水、灌溉和防洪等需求。
《管子》有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
”《周礼·考工记》对匠人挖掘沟渠的要求作了描述,甚至运用了流体力学与结构力学的指导思想来防止排水道阻塞和坍塌。
点击查看《考工记译注》夏代都邑宫殿区的大量宫殿建筑基址已有排水水道,包括明沟和暗道。
以距今3800~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例,二号宫殿西侧的明沟底部北高南低,或用来排泄雨水,遗址还出土了由陶制圆管套合的地下排水管,即暗道。
图源《夏商都邑水利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及其价值》商代都城偃师商城遗址的宫殿区发现了地下石砌排水渠道,它们构成一个排水网络,几乎每个宫殿院落的雨水都可由此排泄,出宫城后汇入城门下的水道再流进护城河。
图源《夏商都邑水利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及其价值》而西周早、中期的建筑遗址中已经普遍铺砌散水坡(房屋外墙四周的勒脚处用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使用的是卵石或经过烧烤的硬化土。
琉璃河燕国城址还发现了一条用卵石砌成的排水暗沟,其底部与侧墙都用鹅卵石砌成,顶部还有木材盖板。
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竖向设计的历史经验
马》),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建设了周密完善的城市水系,从而综合解决了城市供水、排水、调蓄、航运等问题。
城市排水系统主要由城壕和明渠组成,《三辅黄图》中记载:“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
”(图4)据实测,城外环绕的城壕宽图1 偃师商城宫城池苑遗址引水和排水图2 齐故城排水管网示意图图3 齐故城排水道口于南端,利于向城外排水。
管道周围填以料礓石和土,其上再铺0.3m 厚的土作为路面。
排水竖向工程由原始就地散流进入排放型技术时代。
3000年-3500年前的偃师商城遗址的排水系统同样显示了较高的竖向设计水平(图1)。
每座宫殿均具有小规模排水系统,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侧微高,中部低洼,东端正对排水沟洞口。
宫城内各个宫殿之间的排水暗沟相互连通,构成小型排水网络。
另外,宫城排水网与城市排水主干道也相互连通,构成整座城市的排水系统。
城市中长方形池苑与护城河相连,池塘西侧注水渠道通过西城门下沟渠将水注入池塘,东侧排水渠道经东城门底部将水排入东护城河。
注水渠道、城中池苑、排水道、护城河等经过合理的竖向设计组织,形成了功能完备的城市给排水循环系统。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城市大发展时期,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涌现出许多学说。
对于城市防洪排涝,《管子》主张因地制宜的竖向规划:“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 城内必须修筑排水沟渠,“内为落渠之写, 因大川而注焉”,排于大江河之中。
在城市选址竖向规划上,《管子》 主张: “凡立国都, 非于大山之下, 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 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从春秋战国开始,用木棍穿在夹板之间、使之固定,在两板间夯土竖向筑城的办法已经普遍采用。
考古发掘证明:春秋战国时各国的都城均有较完备的排水竖向设计。
齐国的临淄城、燕下都、曲阜鲁国故城、楚都纪南城都是如此。
齐国故城临淄,东临淄河,西依系水(泥河),南有牛、稷二山,北为广阔原野,地势南高北低。
故城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为郭,小城为宫,面积15km 2,东西城墙紧邻河岸,淄河、系水作为天然护城河,与大城南、北墙外,小城东、北墙及西墙南段挖筑的护城壕沟(全长11920m )相沟通,四面环绕城墙,构成完整的排水网(图2)。
古今中外的城市排水系统~北京故宫赫然在列
古今中外的城市排水系统~北京故宫赫然在列解读︱古今中外的城市排水系统北京故宫赫然在列2016-07-21 土木极客100 多年前,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有人曾经问华人作家龙应台,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龙应台说:“一场雨足矣。
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 个小时。
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飘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国家。
”从中国的北京故宫、江西赣州、山东青岛,到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德国慕尼黑等等,对于日益扩张的城市而言,优良的排、蓄水系统如同健康的心脏和血管,保证城市正常的循环、代谢和安全。
01故宫:“千龙吐水”不怕大暴雨据史料记载,故宫历史上曾经历了千余次特大暴雨,但从未有过因雨水过多而积水栓塞的情况。
那么,故宫的排水系统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可以数百年面对暴雨都始终如此淡定。
今天的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和中国古代的众多古城一样,紫禁城的建筑理念也充分利用了原有条件和地理特点,先设计一套涵盖地上、地下的完整布局和总体规划,然后先地下后地上地逐步施工。
排水系统是紫禁城地下规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在紫禁城初建时,就已经对排水系统考虑得十分周密。
因为紫禁城自建成后,除了明代中期又加建了一个外城城墙之外,全城的总体布局直至1949年北京解放为止都没有重大改变。
整个紫禁城的排水系统经过了精心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用于排水的干道、支道,明沟、暗沟,涵洞、沟眼,纵横交错,主次分明,共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排水网络。
总的走向是将东西方向流的水,汇流到南北走向的干沟,然后全部排入内金水河。
内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内河,也是紫禁城排水的最终汇集之地。
因为是从西郊玉泉山引水,西在五行中属金,“金生丽水”,故名金水河。
古代排水系统
秦始皇陵排水系统设计绝妙今人难解北京遭遇61年难见的大暴雨,整个城市地下排水系统遭遇考验和问责。
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大都市病,大城市频繁的填沟渠造楼房之举,破坏了自然水系对于城市排水的作用;另一方面,现实社会浮躁,看的见的面子工程处处可见,我们宁建世界最高楼一览众山小,却不愿做看不见的地下排水工程。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对于城市规模、人口和现代大都市相比,相对可控。
但最重要的是,选址顺应当时当地的环境,因势利导。
一起看看古代建筑出色的排水系统是如何铸造的吧。
中国古代如何建设排水工程紫禁城排水系统示意图紫禁城紫禁城(1403年一1424年)占地72公顷,宫殿建筑连檐接栋,地面大都为砖石铺设,设有完整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掏挖养护,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可见其排水效果之良好。
宫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沟眼:明沟穿过台阶或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出入口,通常为券洞形式。
)等众多排水设施。
紫禁城内总的排水走向是将东西方向的支线排水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
各排水分区既要适应总排水趋势,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以保障水流畅通无阻。
为此各院落地面多留有“泛水”,即预先确定的庭院水流落差坡度。
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御路或甬道,其断面多呈“熊背”式样,即庭院中的南北向御路或甬道断面通常呈中间略高、两边稍低的形式,工匠以此构造作为院落的分水线。
降水时节,雨水首先顺地面坡度流入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或直接通过“钱眼”状的雨水石板汇入暗沟,而后依次通过支线、干线排入内金水河。
除了排水干渠以外,紫禁城内外还布置有纵横如蜘蛛网般的二级排水沟(大街两旁的沟渠),三级排水沟(偏街小巷内)。
北京北海团城北京大多数古建筑,如故宫、天坛、正阳门、钟鼓楼等,为了保证排水,都在地面留有不同式样的泄水口。
水之治,水之用:漫谈中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
北邢 台 ) 。
呈倒 “ 品” 字形 , 水 管节 节 相 套 , 两 端 有 高 差, 便 于 向 城 外排 水 。 ; - . - ] - 南 偃 师 二里 头 ,是 迄 今 所 知 中 国 最 早 的 王 朝 都城 遗 址 。这 是 一 处 经 缜 密
说 ,古 城 城 市 在 选 址 时 已充 分 考 虑 了城 市供水 、 灌溉 、 排水 、 防洪 、 防御 、 航 运 和 防 火 等 各 方面 需 求 。 与 现 代 城 市 管 理 者 动 辄 向水 面 要 土 地 , 填河修路、 填 湖 建 房 不 同 ,古 代 城 市 管 理 者 更 多 侧 重 于 充 分 利用天然河流、 湖泊和洼地 , 同 时规 划 并 开挖许多人工沟渠、 湖池 , 共 同组 成 发 达 的 水 系。 如 汉 长 安 城 内河 道 密 度 达 到 1
干线 、 支线 , 明沟 、 暗沟 、 涵洞、 流 水 沟 眼 等 完 善 的排 水 系统 发 挥 作 用外 。其 自身 的 因 高选 址 , 以及 内城 护 城 河 、 西 苑 太 液
柱 ,世界 上 大 多 数 古代 文 明 也 就 缘 水 而
一
_ 起。 相 应地 , 除部分有着浓烈军事性质 的 要 塞和 城 堡 外 , 大部 分 城 市 都 沿 河 选 址 , 以 水 为邻 、依 水 而 建 。 但 凡 事 都 有 两 面
T A N J I u ・ z H u A N T l l探 究 ・ 专 题
漫谈 中国古代城市排 水系统
● 佚 名
由 于 古 代 经 济 以 农 业 种 植 业 为 支
雨” 发 生 的 时候 , 北 京 故 宫 和 其 身 后 的 北 海 团城 之 所 以无 积 水 发 生 ,除 其 内 部 的
明排水法名词解释
任务名称:明排水法名词解释1. 引言明排水法是一种古代中国的排水技术,主要应用于城市的排水系统中。
它采用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设施,旨在有效地引导和处理雨水、污水等排放物,以确保城市的卫生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明排水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解释。
2. 名词解释2.1 明排水法明排水法是指在古代中国城市中采用的一种排水系统,其特点是通过人工开凿沟渠、修建池塘、建造下水道等措施,将雨水、污水等排放到指定的地点或处理设施中。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城市,并为后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2.2 沟渠沟渠是指人工开凿或挖掘出来的线性通道,用于引导和收集雨水、污水等流动物。
在明排水法中,沟渠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分为主干沟渠和支线沟渠两种类型。
主干沟渠通常负责收集和引导大量的排放物,而支线沟渠则连接到主干沟渠,用于收集周边区域的排放物。
2.3 池塘池塘是指人工建造的水体,用于暂时存储和处理排放物。
在明排水法中,池塘被广泛用于收集雨水和污水,并通过自然沉淀、植物净化等方式进行处理。
池塘还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和生态环境。
2.4 下水道下水道是指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系统,用于收集、引导和处理雨水、污水等排放物。
在明排水法中,下水道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将收集到的排放物输送到指定的处理设施或直接排放到河流等自然环境中。
下水道可以分为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两种类型,主干管道负责整个城市范围内的排放物运输,而支线管道连接到主干管道,并负责收集周边区域的排放物。
2.5 排放物排放物是指城市中产生并需要处理的各种废水、污水、雨水等流动物。
在明排水法中,排放物需要被有效地引导、收集和处理,以确保城市的卫生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排放物可以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它们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6 处理设施处理设施是指用于处理排放物的各种工程设备和建筑结构。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排水管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最早的排水设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防汛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简陋的排水措施。
在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排水系统,河南偃师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当时的地下排水道采用了雨水和污水分流的管道,将王宫和城里的水分别排到护城河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水系统在技术和结构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秦汉时期,排水系统不仅具备排水功能,还具备了供水和蓄水的功能。
隋唐时期的地下排水系统设置有格栅,能够有效阻拦垃圾和杂物进入下水道。
到了宋朝,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日益成熟,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是当时的巅峰之作。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的排水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
在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排水管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然而,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造,以及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我国城市的排水管道系统正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
例如,采用新型的管材和施工工艺,建立智能化的排水管理系统,以及推进雨污分流等措施,都在为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
汉长安城大道之旁都有排水沟洫。 在勘查发掘工作中经常出现五角形或圆形的陶质排水管 道;在高庙北城墙下部发现圆形陶管道;在覆盎门旁边 的城墙底部还保存嵌在城墙夯土内向外倾斜的陶管道, 居中的为五角形,两旁各有一个圆水道;在西安门路面 底下还发掘出砖券涵道,城内宫殿遗址也发现了地下水 道。此外还有渗水井。 这些排水管道、涵道、沟洫等,与城壕、明渠这些排水 干渠,组成了完善的城市排水、排洪系统。
明渠自西向东横贯全城,长 度约为9000米。
由城壕和明渠组成的排水干渠总长约35公里,由此估算城 内河道密度为1公里/平方公里。 汉长安城市水系有昆明、镐、太液等池,均有调洪蓄水的 作用。据估算,仅昆明池即可蓄水3549.7万立方米,相当 于一座中型水库。
汉长安城考古发现
汉长安城直城门北门道发现的排水涵洞。
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
琼林、玉津4个池沼。
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 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 典范。
赣州古城在宋代中叶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福寿沟。
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出任赣州知军,曾规划建设城中街市 和“十二水窗”(即下水道出口闸门)。
紫禁城的排水
• 紫禁城有一套设计完整 的排水方案,在城内挖 掘了一条内金水河,河
水由紫禁城的西北角城
垣外护城河的引入口通 过地下流通渠道,进来 后曲曲折折流到东南角 城垣下的地下出水口流
第13讲 中国古代的 城市排水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管理 三、古代城市排水经验及启示
古代的防洪和排水
古代的防洪和排水今年夏天,暴雨袭击全国多个省市,多地洪涝灾害严重,不少城市积水成患。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防洪、抗洪和排水经验,可供今人借鉴。
汛情报告汛情,是汛期洪水自始涨到回落期间的情况统计,向上级反映汛情,古人称为“汛情奏报”,也称“报汛”,至迟在先秦时,已形成了“报汛制度”。
1975年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中发现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中,记载有秦国的规定:在庄稼生长期下雨,要及时报告降雨量。
此后,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报汛制度,比如东汉要求地方政府从立春便开始报汛。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水患多发时期之一,朝廷规定,在整个汛期,地方主政官员、主管官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报汛。
黄河、汴河等河流两岸的府州长官,须兼任本地的“河堤使”,责任到人,对水位涨落随时上报。
金元时期,北方水灾多发。
金泰和二年(1202年),金章宗完颜璟主持修订的《泰和律令》颁行,其中的《河防令》规定,每年阴历六月一日至八月终,为大江大河“涨水月”,沿河各州县官员必须轮流守防,参加并指挥汛期河务事宜,随时奏报水情、险情。
明清时,报汛制度已十分完备。
报汛手段古代官府还设置有报汛驿站,报汛又叫“水报”,与战时的“兵报”一样重要。
根据汛情的发展情况,古人会采取“羊报”“马报”“狗报”“步报”等多种报警手段。
所谓“羊报”,最初是黄河遇险时报汛之法,报警差役带着水签,乘充气羊皮筏,从上游而下,将观测到的水位刻在标签上,陆续投掷报汛;“马报”则是乘快马报汛,明清时称为“六百里飞马”;“狗报”是由训练有素的狗来代替人传递汛情;“步报”则是人工步行传递汛情。
出现汛情,除了奏报上级和朝廷,还要及时告知灾区民众,在没有现代通讯设施的古代,有哪些可行的手段?明朝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总结出的一套方法是:如果出现险情,要立即悬旗、挂灯、敲锣,发出紧急抢救信号,提醒抢修,安排群众转移。
潘季驯雕像防洪官员为了充分、全面地掌握灾情,朝廷还设置有专门的“水官”“司空”“都水监”“水部郎中”“河道总督”等,都是古代专职防洪官员。
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设计
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设计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排水系统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城市中的建筑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设计思想。
其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以确保城市的排水顺畅和建筑的稳定。
本文将介绍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设计。
一、污水和清水分流设计在古代城市建筑中,污水和清水被明确分开,采用不同的排水系统。
这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质量,避免污水对当地环境的污染。
清水通过透水铺地、石渠等方式排水,而污水则通过下水道等方式进行处理。
这种排水系统设计非常有效地解决了水资源的分配和保护问题。
二、斜坡和坡度的应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设计特别注重坡度和斜坡的应用。
建筑物周围的道路和街道都采用了一定的坡度,使得雨水能够顺利流入下水道或排水沟。
此外,一些建筑的屋面也采用了斜坡设计,以便将雨水导向特定的区域,不仅排水效果好,还能减少建筑物的负荷和损坏。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还存在着一些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这些系统通过精巧的设计,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供后续使用。
例如,在古代建筑的庭院或屋顶设置了雨水收集装置,如瓮、石缸等,以便储存降雨后的清水。
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同时也节约了水资源。
四、渗井和渗坑的运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的排水系统还广泛运用了渗井和渗坑。
渗井是一种将雨水导入地下的设计,利用地下的渗漏层实现雨水的分散和渗透。
渗坑则是一种通过特定材料制作的雨水渗透区域,常用于庭院或路面,能够有效降低降雨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五、雨水花园的建设古代城市建筑中的雨水花园是一种综合利用雨水的设计。
这些花园通过合理设计的景观和植被,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利用降雨水分。
雨水花园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起到了保护土壤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六、石板铺装和雨水篦子的应用中国古代城市中的道路和街道多采用石板铺装,这种设计能够增加地表的透水性,使雨水更容易渗透进地下。
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
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一直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条件下,古代城市居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工程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水利与排水系统。
本文将探讨古代城市水利与排水系统的演变、主要构成以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演变过程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初阶段,人们依靠天然水源,如江河、湖泊和泉水来供应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需求。
然而,随着城市扩展和人口增长,这些天然水源往往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因此,人们开始将水引入城市,建造供水系统和水渠。
古代城市的次阶段涉及排水系统的建设。
由于城市的人口密集和生活垃圾产生,排水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修建下水道系统,将城市的废水排至城市周边的河流或湖泊。
这些下水道由石头或陶瓷管道构建而成,为城市的排水提供了基础设施。
一些城市还发展了排污沟系统,将生活垃圾和粪便收集起来,防止城市的污染传播。
二、主要构成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包括供水和排水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1. 供水系统古代城市的供水系统主要包括取水源、输水渠道以及储水设施。
取水源可以是江河、湖泊、泉水或人工开凿的水井。
输水渠道是将水从取水源输送至城市内部的管道或渠道,通常以重力为动力。
储水设施用于储存城市供水所需的大量水源。
2. 排水系统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由下水道和排污沟组成。
下水道由石头或陶瓷管道构建而成,用于排放城市的废水和雨水。
排污沟是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和粪便收集起来,避免城市成为污染源。
三、水利与排水系统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古代城市的水利与排水系统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供水系统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需求。
古代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饮用水,供水系统的发展满足了这一需求,保障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排水系统有效地处理了城市的废水和雨水。
古代城市没有现代的污水处理设施,但通过排水系统的建设,将废水和雨水排至河流或湖泊,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排水要求
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排水要求古代中国城市的道路建设对于排水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在中国古代的城市中,排水系统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雨水在中国古代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排水要求,并对其影响进行研究。
一、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古代中国城市的道路建设通常存在以下情况:狭窄的道路、高密度的房屋以及缺乏合理的排水系统。
这样的条件导致城市面临降雨时水患的威胁,给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排水系统的安排变得至关重要。
二、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古代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涉及到道路的建设和排水设施的设置。
首先,道路宽度的合理规划对于雨水的排放非常重要。
狭窄的道路在降雨时容易积水,增加了城市内部的水患风险。
因此,古代城市的道路往往会考虑到合理的宽度,以便更好地排水和通行。
其次,排水设施的设置也是城市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城市往往会构建排水沟或排水沟渠,以引导雨水的流动。
这些排水设施往往会被考虑在城市道路的两侧或中央,以确保雨水能够有效地排出城市。
在一些较大的城市中,甚至还会建造污水处理设施,以进一步改善城市的排水能力。
三、古代城市排水要求的实施在古代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实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知识。
首先,必须选址有利于水流的顺畅排放。
例如,避免城市建设在低洼地区或河道旁边,以免雨水滞留和水患发生。
其次,排水设施的维护和清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年都会有定期的维护工作,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
古代中国城市排水要求的实施还需要对居民起到教育的作用。
建议居民不要乱扔垃圾,防止堵塞排水沟渠。
此外,当降雨较大时,居民应采取措施减少水患的危险。
比如,在房屋建设中使用透水材料,以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
四、雨水对古代城市的影响雨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一方面,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保护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古代的排水管理
古代的排水管理咱来聊聊古代的排水管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你想想,古代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和材料,那他们咋解决排水的问题呢?其实啊,古人的智慧可不容小觑。
就拿城市来说吧,那规划排水系统就跟下棋一样,得步步为营,精心布局。
比如说长安城,那街道宽敞整齐,排水的沟渠就藏在道路两边。
这沟渠就好比城市的血管,把雨水和污水悄悄地运走,让城市保持清爽干净。
古代的排水设施也有不少巧妙的设计。
像有些宫殿的屋檐,那叫一个独特!雨水顺着飞檐流下来,就跟小瀑布似的。
这屋檐不就像一把大伞,既能遮阳又能排水?还有那排水的孔洞,形状各异,有的像龙头,有的像狮子口,这难道不是一种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再说那农村,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家家户户的院子都有排水的通道,通向村中的小河或者池塘。
这不就跟咱们现在说的“微循环”差不多嘛!而且农民们还会挖一些小水渠,把田里多余的水引走,保证庄稼能茁壮成长。
你说古代人没有水泵,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他们怎么就能把排水这件事弄得井井有条呢?这靠的就是他们的细心观察和经验积累。
他们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就顺着地势来规划排水的路线。
而且古代对于排水管理还有严格的规定呢!比如说,如果有人故意堵塞排水通道,那可是要受到惩罚的。
这就好比在咱们现在的小区里,要是有人乱丢垃圾,影响了环境卫生,肯定也得被说不是?古代的排水管理,不就是古人生活智慧的一个缩影吗?他们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问题。
这难道不值得咱们佩服和学习吗?咱们现在虽然有了高科技,但也不能忘了古人的智慧呀,你说是不是?总之,古代的排水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努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
浅析中国古代排水系统余蔚茗 李树平 田建强(同济大学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试验室,上海,200092)E-mail:yuyuyuf630@,lspwh@,Tianjian185@摘要: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排水系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卫生和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工艺不断发展,排水设施的材料和设计不断得到改进。
另外,由于人口的增长,城邦的建立以及人们对生活要求的提高,出现在生活区域和娱乐设施的排水系统也日益完善。
本文以考古发现为依据,以不同的排水功能划分,结合古代治水思想,从城市排水、住宅雨水系统、防水布置以及地下水涵养方面,分类介绍排水系统与设施在古代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最后浅议了古代排水对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排水设施,污水,雨水,地下水,系统1. 引言中国古代的排水系统,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长期的自给自足、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村的排水设施发展相当缓慢,一般农家仅将粪便排入厕所坑内,依靠周期性排空作为农作物的良好肥料;而淘米洗菜、盥漱洗濯等日常生活污水,水量一般很小,通常直接倾倒地面,极少在家庭或建筑内设置污水管道系统。
只有在都城或民居聚集的商邑设有比较完备的排水设施,将污水和雨水排入沟渠,导入自然水体。
此外,沟渠还有防洪排涝的作用,沟渠材料包括砖石砌块和陶土管道[1]。
城邦的建立对大型排水系统的建立提出了要求;文化审美的提高引发了大规模的建筑和人造景观的出现,同样,能工巧匠在人工造物的同时创造了和谐的配套排水设施。
由于排水问题同各地的气候、地势、地形、生态条件、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分布关系密切,因此,通过研究古代排水技术与设施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对现代排水有所借鉴。
表1按年代先后列出了考古发现的排水案例。
表1.构筑物分类Table.1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年代 材料及构筑物 例子陶土管 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新石器时代后期(2600 BC ~2100BC )夏(2100BC~1600BC) 木结构 沟渠、壕池连接天然河湖偃师商西亳城 商(1600BC~1100BC) 石木结构排水沟,全长800米西周(1100BC~770BC) 陶瓦、板瓦平遥古城春秋战国( (770BC~221BC) 河卵石斜坡式散水 临淄齐国古城,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秦(221 BC~207 BC) 陶土管道、排水池以及散水阿房宫、秦始皇陵1西汉(206BC~25AD) 五角形陶管、渗水井、涵道、沟洫长乐宫 唐(618AD~907AD) 砖或石渠壁,暗渠中铁质闸门长安城、乐山大佛、龙门石窟宋(960AD~1206AD) 砖沟墙、条石盖板 福寿沟、东京城、大足石刻元(1206AD~1368AD) 砖顶、底石板涵洞 大都明清(1368AD~1840AD) 龙头出水口 紫禁城2. 城市排水古人很早就知道排水对居住地环境卫生、日常生活及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古城排水--故宫三大殿台基上的龙头能起排水作用--黄强
古城排水--故宫三大殿台基上的龙头能起排水作用--黄强最近,南方部分地区连降暴雨,长江流域一些城市的道路、小区被淹,其中又以南京、武汉最为严重。
内陆城市被淹,今年并不是第一次。
近年来,每到涝季,就会传出部分城市被水淹的消息。
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开发,对自然水系的破坏,不少起着“蓄水池”作用的湖泊被填埋;大量道路硬化,城市吸纳雨水功能减弱;地下排水系统更是脆弱不堪,导致城市排水不畅……在一千多年前,出现了人口大量聚集的城市,那个时候,大雨、暴雨出现也很频繁,却少有城市被淹的记录,特别是古都北京,城市里殿宇林立,却很少被水淹。
通过考古发现以及一些资料记载,北京古城在建造之初,就建立了周密而高效的排水系统。
除北京外,江西赣州的福寿沟,从北宋年间开始,一直到现在,仍然承载着赣州旧城区的排污功能,从这些痕迹中,能够看出古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在面对城市排水时,有哪些高招。
1 元大都:郭守敬主持排水工程如今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始于元代所建的都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北京为元朝国都,俗称元大都。
元大都城是由大臣刘秉忠主持设计的,其建设并非单纯建造地面建筑,而是注重水源的引入和水流的输出。
当时,主持元大都排水工程的是水利专家郭守敬。
请注意,水利专家被引入城市建设,这说明元代决策者已经将城市建设与排水系统建设视为一个整体,以做水利工程的态度来做城市排水系统。
在大都建设时,开挖明渠暗沟,并构建了交汇、贯通的地下沟渠。
目前没有发现元大都地下管线史料图,但是通过考古发现大都城东墙中段和西墙北段的夯土墙基下,残存两处石砌排水涵洞。
涵洞长约20米左右,底部与两壁,皆以石板铺砌,显然不是临时的简易涵洞,而是可以使用很多年的坚固涵洞。
石壁长1122米,在涵洞内外侧,还有一条以石铺砌成的615米长的出入水口。
在今西四(牌楼)附近地下,有一条石条砌筑的明渠,宽1米,长1165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水系统相对来说还比较简陋,主要由城内沟渠、 壕池,以及天然河湖共同组成,有的城市已经使用了陶 质排水管道。
距今4300多年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是古代城市排水
设施建设的一座丰碑,城内已铺设了陶质排水管道。
偃师商西亳城的考古发掘表明,距 今3000~3500年的商代城市排水系统的
汉长安城大道之旁都有排水沟洫。 在勘查发掘工作中经常出现五角形或圆形的陶质排水管 道;在高庙北城墙下部发现圆形陶管道;在覆盎门旁边 的城墙底部还保存嵌在城墙夯土内向外倾斜的陶管道, 居中的为五角形,两旁各有一个圆水道;在西安门路面 底下还发掘出砖券涵道,城内宫殿遗址也发现了地下水 道。此外还有渗水井。 这些排水管道、涵道、沟洫等,与城壕、明渠这些排水 干渠,组成了完善的城市排水、排洪系统。
秦咸阳湮灭于历史长河,文献记载欠祥,城址南部毁于 渭河冲刷,已难窥其原貌。
通过对宫殿建筑区考古发掘发现的陶水管道、排水池以 及散水等遗物遗迹,我们仍可以想象当年咸阳城市排水 的完善程度。
汉长安城的排水系统主要由 城壕和明渠组成。
据实测,城外环绕的城壕宽
约 8 米,深约 3 米,总长度约
为26000米。
唐长安城有统一的排水系统,宫禁之中的排水设施最为讲究。
在唐西内苑故址发掘出土一段唐代排水渠,属于地下暗渠, 渠底和渠口铺砖或石,渠壁砌砖。
为防止渠道淤塞,每隔一段安装一组闸门。
第一道闸门由铁条构成直棂窗形,拦阻较大污物;第二道闸 门以布满菱形镂孔的铁板,滤出较小的污物。排水渠道不畅 通时,只要打开闸门附近渠道口部覆盖物,即可进行清理。 坊市之内,一般在曲、巷之中的小路之下有砖砌的地下排水 道,污水由此流入坊市街道两边的水沟中,再流入城内大街 两旁的明渠内,最后排到城外。 有的坊内修筑了渗井。
筑;城上挂漏处,由步军统领衙门会同工部委官修补。”
三、古代城市排水经验及启示
(一)先规划,后建设,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的作 用
《周礼·考工记》对城市建设布局的制度作了最早的记
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商君书·算地篇》云:“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 薮泽居什一,溪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
清代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十分重视,京城内外排水沟渠 有专人分段进行管理。
“顺治元年 (1644 年 ) ,定令街道厅管理京城内外沟渠,以 时疏浚(若旗民淤塞沟道,送刑部治罪)。”(《光绪顺天府 志·京师志》)
康熙五年 (1666 年 ) ,“是岁,定修筑城壕例;护城河遇水
冲坏处,内城由工部委官修筑;外城由顺天府及五城官修
第13讲 中国古代的 城市排水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管理 三、古代城市排水经验及启示
• 目前发现的距今最早的排水系统位于河南省新郑市 观音寺镇的唐户村,称为新郑唐户遗址。
新郑唐户遗址
这个处于九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
村落,拥有一条完整的绕房排水系统。
一、中国古代的城市排水概况
排水孔内水道
承德避暑山庄铜钱型排水孔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管理
(一)历代水官的设置和职能
我国历代都有水官,专职负责管理水利与工程事宜,城 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均在其职责范 围之内。各朝水官称呼不同,职能亦有差异。 夏、商、周三代均设司空一职,负平水土之责。另有川 衡管理河川,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犯禁者执向 诛伐之”(《周礼·地官》)。 《管子·度地》:“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 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乃取水左右各一 人,使为都匠水工,令其行水道、城郭、堤川、沟池、 官府、寺舍,及州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
千龙吐水
各个庭院内的明沟和暗沟
的水流入纵横交织的沟道的支
线和干线,最后全部流入内金 水河,顺河排出宫去。
从历史 记 载 , 不 管 下多大 的 雨 , 宫 内 从没有 雨 水阻塞的 现象。
• 宫内七十二万平方米的面积,大小院落九十余座,各有自
己的排水渠道,宫内大小庭院都是中高边低,北高南低。 • 下雨时,雨水流入四周房基下的明沟石水槽,地面和明沟 的水将通过入水口流入地下。
元大都城不仅充分利用地上水源开渠引水,而且修建了完 善的明渠暗沟排水系统。
大都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是 同时进行的。排水设施的建造先于或与城市道路、宫殿、 城墙的建设同步。地下排水管道的铺设根据地形,因势利 导,体现了先进的测量、设计和施工水平。
元大都排水涵洞结构复原示意图
(四)初级的水处理装置
唐都长安的排水系统中已经使用一种初级的水处理装置。
在唐西内苑故址发掘出土一段唐代排水渠,属于地下暗渠,
渠底和渠口铺砖或石,渠壁砌砖。为防止渠道淤塞,每隔
一段安装一组闸门。
第一道闸门由铁条构成直棂窗形,拦阻较大污物;第二道 闸门以布满菱形镂孔的铁板,滤出较小的污物。
排水渠道不畅通时,只要打开闸门附近渠道口部覆盖物, 即可进行清理。
《后汉书·百官志》:“ 司空,公一人。本注曰 : 掌水之事。 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攻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 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又云 :“ 凡郡县 …… 有水池及渔利多者置水官 ,主平水收渔 税。”
唐设工部,尚书一人。下有“工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 城池土木之工役程式。”又有“水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 掌津济、船舻、渠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槽、碾垲之 事”(《新唐书· 百官志》)。
(二)科学合理的城址
《管子》:“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管子·乘
马》)
“错国于不倾之地”(《管子·牧民》)
“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
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管子·度地》)
《管子》:“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内为落渠之泻,
阔原野,地势南高北低。
东西城墙紧邻河岸,淄河、 临淄排水系统示意图
系水作为天然护城河,与大城南、
北墙外,小城东、北墙及西墙南 段挖筑的全长 11920 米的护城壕 沟相沟通,构成完整的排水网。 据勘探城内设有三大排水系 统,并探明四个排水道口。
(三)秦汉至五代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
规划建设,比之平粮台古城有较大的进
步和发展。
(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西周至春秋战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已逐步完善,下水管道 得到普遍应用,与城内沟渠和城壕一道构成完整的城市 排水系统,将城内污水、雨水及时排到城外的河、湖中。 春秋时期的陶制管道
齐国下水管道青铜兽首接头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辛店北8公里的齐都 镇,东临淄河,西依系水(泥河),南有牛、稷二山,北为广
(五)严格而科学的城市管理
宋代定期疏浚河渠的制度,严禁在沟渠中修堰取鱼的规 定;
清代专人分段管理河渠的制度,淤塞沟道者治罪、负责
官员失职者受罚的制度。
因大川而注焉。”(《管子·度地》)
(三)充分利用天然水体,建设完善的城市水系
古代城市水系包括城内沟渠、湖池、环城壕沟、城外河流、 湖池。
发达完善的城市水系是古代城市供水、排水的重要保证。
城市一般要保持一定的河道密度和巨大的调蓄能力。
古代的城市充分利用了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洼地,同时又 规划并开挖许多人工沟渠、湖池,共同组成发达的城市水 系。
另设水部都水监,“掌天下川泽津梁,虞衡之采捕,渠堰陂 池之坏决,水田斗门灌溉之政令”(《唐书·职官制》)。
宋、元、明、清均设工部,其职权范围与唐代大同小异。
(二)古代城市排水管理制度
公元前 359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制定的《秦律》
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 年)“夏六月,诏修理两都街市、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保留 并疏浚了大都城的排水沟渠。 明朝有记载的排水干渠有内城的大明壕、东沟与西沟和 通惠河故道,以及外城的龙须沟、虎房桥明沟、正阳门 东南三里河等。 到了清朝,又增辟了一些新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内城沿 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 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亘东西的花市街 明沟。
他依据城市地形特点、街道布局以及发展趋势,主持建造 了福沟和寿沟两个排水系统,寿沟受城北之水,福沟受城 南之水,纵横纡曲,条贯井然。
福寿沟为合流制下水道,设计断面较大,其宽约 0.6 ~ 1 米、 高约1.6~2米,总长约12.6公里,其中寿沟约1公里,福沟 11.6公里。 “十二水窗”,能“视水消长而启闭”,其做法是在出水 口处装一扇木门,门轴装在上游方向,江水低于下水道水 位时,借下水道的水力冲开闸门,使雨水污水顺利排入江 中;江水高于下水道闸门时,借江中水力关闭闸门,阻止 江水倒灌。福寿沟至今仍是赣州旧城区内的主要排水干道。
城市大街小巷有明渠暗沟等排水设施,还有凝祥、金明、
琼林、玉津4个池沼。
城市河道密度大、调蓄容量大是宋东京的特点,整个城 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很高的科技水平,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备,是古代城市排水的 典范。
赣州古城在宋代中叶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福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