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25首令人伤感的古典诗词

25首令人伤感的古典诗词

25首令人伤感的古典诗词1、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简评:这是秦少游写给苏子瞻的赠别诗。

北宋元符三年(1100)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后大赦天下,被贬海南的苏轼量移广西合浦,于六月下旬过雷州,从而与被徙雷州的秦观相会。

这一年苏轼64岁,秦观52岁。

在有宋一代文人中,秦少游与苏子瞻的关系最为密切又独特。

他们之间亦师亦友,情谊笃深,在苏门四学士中,秦少游也最得苏子瞻欣赏和喜欢,甚至被引为知己,人生后期“同升而并黜”的经历更让两人惺惺相惜。

自元祐以来,苏轼及四学士屡遭贬谪,师徒相会的时日极少,即使偶尔相逢,也是愁容惨淡。

想当年苏轼、张耒、秦观师门三人,在汴梁做官时,无限风光,在暇日或举酒欢宴,或同游汴京名胜,诗文酬唱,作画题跋,互相砥砺,这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欢乐年代,也是北宋文坛的盛事。

他们“一文一诗出,人争传诵之,纸价为贵”。

此次苏轼北归,而秦观仍滞留于雷州,两人重逢,自有万千感慨。

当年绿鬓朱颜,重见却已是两衰翁,这情景让人难以为怀。

而更让人难料到的是,昔言生离,竟成死别。

在分别两月后,秦少游于藤州光华亭上猝死,在北返途中的苏轼闻听此噩耗,悲恸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并把秦少游的两句词“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然而就在秦观死后次年,苏轼也病逝于常州。

每当读此词,联想及此,无限伤感,自在不言中。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简评:此首诗词丽而意苦,感昔伤今之叹全从以“又”字出。

所谓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而言外黯然欲绝。

杜工部七绝,此为压卷之作!3、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译文赏析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译文赏析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译文|赏析《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

此词写作者与亦师亦友的苏轼久别重逢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反映了北宋的党祸加对文人心灵上造成了十分深巨的创伤。

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宋代: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们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

想当年都是黑发红颜,而此时重见却是两个衰朽的老翁。

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红,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

这一阵饮酒之后,我们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样各奔西东。

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又名“江神子”。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

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南来”句:此句仿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非无却北飞鸿”句意,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

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衰翁:老翁。

悠悠:思念貌;忧思貌。

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

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金钟:酒杯之美称。

钟,酒器。

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

唐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诗:“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

”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赏析秦观和苏轼这对师生在落难中相会,却没有一丝相逢的喜悦。

相向无言,愁容满面,两鬓苍苍。

他们或许已经预感到“后会不知何处是”,也许今生无望!所以只有一再劝酒:“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词中弥漫着一股凄凉的气氛。

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式,作为比兴,似乎有点喜,但接下去说:“偶相逢,惨愁容。

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注释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城子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彫通:雕)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

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

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

霜:白。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10首《江城子》

10首《江城子》

10首《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

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代: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宋代: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秦观和苏轼这对师生在落难中相会,却没有一丝相逢的喜悦。

相向无言,愁容满面,两鬓苍苍。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①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②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朱红,莫匆匆,满金钟。

③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④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⑤【注释】①南来句:喻友朋的漂泊。

梁·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飞乌鹊北飞鸿。

”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此用其意。

②绿鬓朱颜:里发红颜,谓昔时相聚彼此皆年青。

③小槽句:珍珠红,当是酒名。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住卷二十一:“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

李贺《将进酒》云:‘小槽酒滴珍珠红’,盖谓此也。

”金钟:酒杯之美称。

宋·欧阳修《去思堂会饮》诗:“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钟劝主人。

”④落花流水:喻行踪飘泊。

宋·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⑤暮云: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树,江东日暮云。

”【译文】我们象南飞的燕子北飞的鸿,意外相逢,满面愁容。

当年的黑发红颜,如今变做两个白头翁。

您莫问别后悠悠岁月如何过,唉,无限事,不说你也懂。

且看这小槽酿出的春酒——珍珠红,您不要急匆匆,满满地斟上几盅。

喝完了,我们又象落花流水,各奔西东,不知道今后相逢在何处,举目是雾蒙蒙的波浪,日暮的云影一重重。

【集评】清·陈廷焯:“亦疏落,亦沉郁。

”(《词则·大雅集》卷二)【赏析】此词盖作于元符三年(1100)。

是岁正月,哲宗崩,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迁臣多内徙。

苏轼自琼州量移廉州,六月二十五日过雷州,与少游相会。

少游出自作《挽词》,苏轼抚其背曰:“某尝忧逝,未尽此理,夫复何言!”词云“重见两衰翁”,当指二人之重逢。

时苏轼年六十四,秦观亦五十二,屡窜南荒,容颜易老,故以为喻。

词中叙事兼抒情,由目前重逢之喜,忆昔时共处之年少;别后悠悠岁月,则不措一语,而难言之隐,尽在其中。

意境唯美宋词精选(十首)

意境唯美宋词精选(十首)

【导语】宋代盛⾏的⼀种中国⽂学体裁,宋词是⼀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为宋代儒客⽂⼈智慧精华,标志宋代⽂学的极⾼成就。

下⾯是⽆忧考分享的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调歌头·明⽉⼏时有 苏轼〔宋代〕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何似⼀作:何时;⼜恐⼀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长向⼀作:偏向) 译⽂ 丙⾠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醉,写下这⾸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年。

我想凭借着风⼒回到天上去看⼀看,⼜担⼼美⽟砌成的楼宇太⾼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舞蹈玩赏着⽉光下⾃⼰清朗的影⼦,⽉宫哪⾥⽐得上在⼈间。

⽉⼉移动,转过了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

明⽉不应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可⼜为什么总是在⼈们离别之时才圆呢?⼈⽣本就有悲欢离合,⽉⼉常有阴晴圆缺,(想要⼈团圆时⽉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古就难以两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也能⼀起欣赏这美好的⽉亮。

2.意境唯美宋词精选 ⼘算⼦·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着风和⾬。

(着同:著)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译⽂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过问。

暮⾊降临,梅花⽆依⽆靠,已经够愁苦了,却⼜遭到了风⾬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思去争艳⽃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化作尘⼟了,梅花依然和往常⼀样散发出缕缕清⾹。

秦观《江城子》词五首

秦观《江城子》词五首

引导语:,北宋中后期著名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秦观的《江城子》词。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

偶相逢。

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後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

莫匆匆。

满金锺。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後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

偶相逢。

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

莫匆匆。

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①“西城〞三句:写看见早春柳丝轻柔,触动自己的离恨,因而流泪不止。

②韶华:青春年华。

【评解】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佳作。

上片从“弄春柔〞、“系归舟〞的杨柳,勾起了对“当日事〞的回忆,想起了两人在“碧野朱桥〞相会的情景。

产生眼前“人不见〞的离愁。

下片写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

“便做〞三句,表现了离愁的深长。

全词于清丽淡雅中,含蕴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出自唐代李贺的《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译文及注释】译文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

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

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

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

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注释①琉璃钟:形容酒杯之名贵。

②琥珀:琥珀是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

颜色一般为黄红色,透明到半透明。

这里借喻酒色透明香醇。

③真珠红:真珠即珍珠,这里借喻酒色。

④烹龙炮凤:指厨肴珍异。

【赏析】这首诗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兴会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

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风”、“罗帏绣幕”,作者用这样密集的华丽字眼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

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简直无以复加。

诸物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画面与画面按照内在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出来。

杯、酒、滴酒的槽床……这些具体意象的相继出现,给读者酒宴进行着的意念。

古诗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翻译赏析

古诗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翻译赏析《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作者为宋朝诗人秦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来飞燕北归鸿。

偶相逢。

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

莫匆匆。

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前言】《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

此词写作者与亦师亦友的苏轼久别重逢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反映了北宋的党祸加对文人心灵上造成了十分深巨的创伤。

全词自始至终笼罩着一股凄凉悲伤的气氛,读之令人神伤。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又名“江神子”。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

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南来”句:此句仿南朝陈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非无却北飞鸿”句意,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

⑶绿鬓朱颜:黑发红颜,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衰翁:老翁。

⑷悠悠:思念貌;忧思貌。

⑸小槽:古时制酒器中的一个部件,酒由此缓缓流出。

春酒: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⑹金钟:酒杯之美称。

钟,酒器。

⑺烟浪:雾霭苍茫的水面,同“烟波”。

唐刘禹锡《酬冯十七舍人》诗:“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

”⑻暮云重:喻友人关山远隔。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翻译】我们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

想当年没有都是黑发红颜,而此时重见却是两个衰朽的老翁。

分别后世事悠悠您就不用问了,无限的事情,都在不言中。

面前的珍珠美酒滴滴红,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

这一阵饮酒之后,我们又要像落花流水一样各奔西东。

以后的相聚不知道又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见江面烟雾腾腾,暮云叠叠重重。

【赏析】秦观和苏轼这对师生在落难中相会,却没有一丝相逢的喜悦。

相向无言,愁容满面,两鬓苍苍。

他们或许已经预感到“后会不知何处是”,也许今生无望!所以只有一再劝酒:“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双调小圣乐古诗词赏析

双调小圣乐古诗词赏析

双调小圣乐古诗词赏析
双调小圣乐古诗词赏析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
①海榴:即石榴。

②罗:即纱罗。

③张罗:料理与筹划。

④芳樽:精美的酒杯。

此处指代美酒。

双调·小圣乐:据《九宫大成谱·总论》引《宋史·燕乐志》,双调、小石调,俱属商声七调。

因此《太平乐府》以此曲入双调。

小圣乐,是双调中一曲调(又称曲牌)名。

从格调看,此即词里之慢词。

海榴初绽:石榴花初开。

穷通前定:乃一种唯心的迷信说法,言个人命运之好坏系前世注定。

酩酊:酒醉状。

译文
绿叶繁茂一片浓阴,池塘中布满水阁,这里最凉快。

石榴花刚开,妖娆艳丽散发扑鼻的.香气。

老燕携带着小燕,叽叽地说着话,高高的柳枝上有蝉鸣相和。

骤雨刹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洒,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

人生能有多长时间,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刚刚做了一场梦一样。

命运的好坏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劳呢。

邀请宾客朋友玩赏,喝酒唱歌,暂且喝个酩酊大醉,任凭它日月轮转,来往像穿梭。

(冷面雪月献上)。

秦观诗词赏析5篇

秦观诗词赏析5篇

秦观诗词赏析5篇秦少游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到秦少游时,习惯上总是把他与婉约词联系在一起,却较少提及他的诗,更少论及他的文。

当然,评论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数量而不看质量,有的作家存世虽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响巨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秦观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秋日三首朝代:宋朝|作者:秦观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连卷雌霓小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

酒酣聊把作缠头。

第一首表现邢沟附近的水乡夜色。

微霜已降,秋水方清,诗人乘船经过运河,习习凉风,吹来清新空气,很觉爽快。

这时没有月光,只见满天星斗。

诗人陶醉在迷人的秋江夜色之中,环顾四周,寒星万颗,映照水中,倍感亲切。

一二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消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三四句赞关环境幽寂。

邢沟两岸丛生着菰蒲一类水生植物,在夜色朦胧中,给人以一望无际的感觉。

菰蒲深处居然隐藏人家,诗人完全没有料到,不过,这种艺术处理,只适宜于若明若晴,唯见星光的秋江之夜,如果换成月夜和白天,就不一定恰切。

此联妙在使用了“疑”、“忽”二字。

诗人心中正结着一个菰蒲深处有无藏舟之“地”的“疑”团。

忽然几声“笑语”,方知岸上还有“人家”,疑团顿时解开。

这种情景,很平常,优诗人却能通过艺术作品把它捕捉下来。

宋人曾说此联是来自白道猷的“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而“更加锻炼”。

诗人们各自写出了生活中的类似体验,但秦观此联却显得更灵动,国而受到黄山谷的称赏。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通篇不直写旅人,而是借物托志,先写霜气、秋水、寒星、菰蒲,最后写菰蒲深处的“笑语声”,随即戛然而止。

然言虽止而意未尽。

这亲切的笑语声是伴随着夜行人度过迷蒙空寂的秋宵,还是瞬间消失在凄冷的夜空,留下的却是更加难耐的寂寞和愁苦。

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春酒》课文原文及赏析《春酒》课文原文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

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杯盏。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要拣好听的话说。

所以小孩子们都盼着那春酒喝呢。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并不稀罕。

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

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

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

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

”母亲听了很高兴。

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

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仙吕】青哥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仙吕】青哥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仙吕】青哥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清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十二月
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

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下。

二月
前村开尽,看东桃李争春。

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

三月
风流城南修禊,曲江头丽人天气。

红飘香翠雾迷,御柳宫花几曾知,春归未。

四月
东风园林昨暮,被啼莺唤将春去。

煮酒青梅尽醉渠,留下西楼美人图,闲情赋。

五月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

卧看风檐燕垒巢,忽听得江津戏兰桡,船儿闹。

六月
冰壶瑶台天远,逃炎蒸莫要逃禅。

约下新秋数日前,闲与仙人醉秋莲,凌波殿。

七月
梧桐初雕金井,月纤妍人自娉婷。

独对青娥翠面屏,闲只管银河问双星,无蹊径。

八月
铜壶半分更漏,散秋香桂娥将就。

天远云归月满楼,这清兴谁教庾江州,能消受。

九月
前年维舟寒濑,对蓬窗丛菊花开。

陈迹犹存戏马台,说道丹阳寄奴来,愁无奈。

十月
玄冥偷传春信,只多为腊蕊冰痕。

山远楼高雪意新,锦帐佳人会温存,添风韵。

十一月
当年东君生意,在重泉一阳机会。

与物无心总不知,律管儿女漫吹灰,闲游戏。

十二月
隆冬寒严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

爱惜梅花积下雪,分付与东君略添些,丰年也。

《小重山·章良能》原文与赏析

《小重山·章良能》原文与赏析

《小重山·章良能》原文与赏析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词的上片写暮春景物。

首句“柳暗”,指柳荫已浓密;“花明”,指百花明媚怒放。

词人以“柳暗”,“花明”状景,呼出“春深”二字,点明时令。

诗词中写暮春,往往带着伤感之情,就是我们所讲的“伤春”。

晏殊《酒泉子》写暮春:“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最愁人。

”感伤的色彩是很浓的。

此词写暮春景物,采用完全客观的手法描述,并未从正面叙情,但伤春之意也依稀可见。

“小阑”二句承首句,实写暮春景色,说庭院中芍药已含苞欲放,极似支支玉簪。

芍药与牡丹相似,在初夏开花。

张元幹有词《兰陵王》(春恨),其中云:“阑干外,烟柳弄情,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

”也写春末阑中芍药,感情也与此词相似,只是一个不露声色,一个明显外露而已。

“雨余”句渲染氛围。

“雨余”即雨后; “风软”指暖风和熙,吹人欲醉; “碎鸣禽”言鸟鸣细碎,清脆而动听。

总的境界就是唐末杜荀鹤《春宫怨》所云:“风暖鸟声呼,日高花影重。

”暗示暮春景色分外使人留恋之意。

晁补之《金凤钩》的有关描写与此同,但说得更为明白:“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八字照应“雨余”,说暮春日方长,雨后苍宇犹留着云翳。

这里的用笔已转至天上,写仰视所见。

“阴”,当指云翳。

上片写暮春景物,由总体到细节;由景物状写到风声、鸣禽声氛围的渲染,作者在貌似客观的描述中,淡淡地流出了怅惘、感慨的情绪。

下片直抒胸臆。

“往事”句总起,在感慨生平之前宕开一笔,造成感情抒写上的顿挫,取意正是辛弃疾所谓“欲说还休”,透出深沉的伤感。

接着而来三句的“身闲”和“时序好”为自我超脱寻找理由,说为了排遣块垒,要在这大好时光登临览远,一快胸臆。

“旧游”句写登临所感,在词意的表达上又形成波澜,从前面自我排解的寻求,重新跌入不可解脱的苦闷中,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的伤感,不露痕迹地、却又是十分明白地表露了出来。

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通用一篇

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通用一篇

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通用一篇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引导语: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一首伤春之作,也是一首闺怨词,下面是这首词的原文译文赏析,我们一起学习吧。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参考译文】漫漫的春寒弥漫小楼,拂晓阴冷好似深秋,画屏上烟霭淡淡流水悠悠景色清幽。

自由自在的飞絮轻如梦幻,无边无际的细雨似缕缕哀愁,珍珠宝帘悄然挂上小小银钩。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词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__的压卷之作。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

上阕写阴冷的春天早晨,独上小楼,空房内画屏竖立,显得格外清幽。

下阕所写眼前景物,待慢慢挂起窗帘,观落花轻飘,细雨蒙蒙,令人触目伤情,描写隽永传神,创造出全词最佳境界。

“飞花”、“细雨”,为实写物态;“梦”、“愁”,虚写心境,合而喻之,虚实相生,已臻灵秀之境。

作者用“轻描淡写”的笔法,融情入景,明写景,实写人的愁怨。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年轻女子在初春时节滋生淡淡愁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忧思。

上片写天气与室内环境的凄清,通过写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起首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笔意轻灵,如微风拂面,让人不自觉地融入其中,为全词奠定了一种清冷的基调。

随后一句还是写天气,强调“轻寒”。

初春之寒,昏晓最甚。

更何况阴云遮日,寒意自然更深一步,难怪会让人误以为是深秋时节。

“无赖”二字暗指女主人公因为天气变化而生出丝丝愁绪。

“淡烟”一句视角从室外转到室内,画屏之上,淡烟流水,亦是一片凄清模样,让人不禁生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下片以抽象的梦和愁来比喻飞花与细雨,写出愁的'绵长,也极新颖贴切。

用“自在”二字,反衬室中人物的不自在或不自由,意在言外。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写的一首词,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之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鹧鸪天·元宵后独酌》赏析。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朝代:明代作者:杨慎原文: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注释①落索:冷落萧索。

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

②鱼雁:指书信。

③金陵子:歌女。

④斝(jiǎ):古代酒器。

赏析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

“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

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作者简介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

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

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

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

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

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

贬谪以后,特多感愤。

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

著作达百余种。

后人辑为《升庵集》。

生平杨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

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众人皆惊。

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中式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此外,杨慎的父亲也是明朝的三朝老臣——内阁首辅杨廷和。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於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伯颜的元曲《喜春来》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伯颜的元曲《喜春来》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伯颜的元曲《喜春来》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伯颜的元曲《喜春来》原谅注释翻译赏析喜春来.伯颜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作者简介]伯颜(1237-1295),巴邻氏,蒙古族人,生长于西亚的伊儿汗国。

因入朝奏事,被元世祖留用,曾以中书左丞相任大元帅。

现仅存小令一首。

[写作背景]据明叶子厅《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载:“伯颜丞相与张九(张弘范排行第九)元帅,席上各作一[喜春来]词。

伯颜云……。

张云: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

绿杨影里骤骅骝。

得意秋,名满凤凰楼。

”帅才相量,各言其志。

”按《元史》伯颜、弘范两传,至十一年(1274),左丞相伯颜领行中书省总兵攻宋。

十二年十一月,元兵分三路攻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率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进发。

十三年正月,三路元兵会是由于临安,二月,南宋幼主出降。

细玩伯颜曲意,伯颜、弘范席上作曲之事,当在至元十三年元兵会是由临安之后。

[注释]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

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

罗襕(lan三声):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

皂盖朱幡:黑色车盖红色旗帜,高官出行的仪仗。

列五侯:位与五侯同列。

“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爵位。

得意秋:称心得意的岁月。

分破:分减、减少。

元人口语。

[译文]手持鱼形玉符,腰扎白玉带,罗袍扣得庄严齐整。

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居五侯,身负重任。

指点万里山河在我笔尖头,正是建功立业得意之秋,要为帝王分忧。

(注:喜春来”为曲牌名,又名阳春曲”。

)。

李白《阳春歌》原文及赏析

李白《阳春歌》原文及赏析

李白《阳春歌》原文及赏析李白《阳春歌》原文及赏析原文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⑴。

披香殿前花始红⑵,流芳发色绣户中。

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⑶,紫宫夫人绝世歌⑷。

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⑸。

注释⑴“绿杨”句:谓柳条桑枝被轻烟缭绕,在微风中摇曳。

此句在修辞上为互文,意为柳条桑枝二者共同在烟中、风中摇曳。

⑵披香殿:汉宫殿名,在长安。

⑶飞燕皇后:汉成帝宫人,善歌舞,以体轻号为“飞燕”。

先为婕妤,后立为皇后。

平帝即位,废为庶人,自杀。

事见《汉书·外戚传》。

⑷“紫宫”句:紫宫,天帝的居室。

也指帝王宫殿。

《文选·西京赋》:正紫宫于未央。

李善注:未央宫,一名紫微宫。

然未央宫为总称,紫宫其中别名。

“紫宫夫人绝世歌”指汉武帝李夫人。

《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本以倡(乐人)进。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⑸“圣君”二句:意谓皇帝活一百岁,乐一百岁。

翻译春天的长安,白日照耀着天空,满城的绿杨,千万条垂枝,结烟袅风。

披香殿前的鲜花刚刚绽红,芳香流动,秀色映入绣户中。

流香映秀绣户中,佳人竞相经过。

赵飞燕皇后轻轻掌中起舞,紫宫夫人高唱绝世歌曲。

恭贺圣君三万六千日一百年,岁岁年年欢乐多!赏析南朝吴迈远有《阳春歌》,梁沈约有《阳春曲》,此诗为李白拟前人之作。

此诗写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隐含对帝王荒废政务的讽刺。

前四句写景,后六句叙事。

写景为叙事烘托环境。

“飞燕”、“紫宫夫人”非专指。

格律对照这是一首古体诗。

诗作的韵脚是:空风中,过歌何;押上平一东和下平五歌韵(平水韵)。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

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

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

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鉴赏答案及译文注释《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是由贺铸所创作的,作者对两处春景都有着一份爱意,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复杂而又微妙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的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宋代:贺铸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译文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

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

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

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注释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

《建康志》裁,九曲池在台城东宫城内,粱昭明太子所凿。

长安有曲江池.,为都中第一胜景,开元、天宝年间上巳日(三月初三)游人云集,盛况空前。

建康又有九曲池,蜀中有所谓龙池九曲,贺词中的“九曲池”可能指的是京都汴京的游览胜地,并非实指。

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宫词云:“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花蕊夫人写的是蜀中指汴京供皇帝游乐与士庶纵赏的金明池等一带河塘。

《越绝书》中云:“胥门外有九曲路,闺庐造以游姑苏之台,以望太湖。

”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

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

毵毵(sān 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衔(xián):马嚼子。

涴(wǎn):污染。

鲥(shí)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

阊(chāng)门:苏州城的西门。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创作背景北宋末期词坛名家贺铸,本是一位怀有济世大志与治事才能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出自宋代秦观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原文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

元符三年四月,秦观被移诏衡州,苏轼也被获准内迁,这对饱经磨难的师生希望马上见面,共话别情。

六月,师生会于康海。

此次相会,秦观赋《江城子》以记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