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沈思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摘要】目前,我国财经报道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确判断国家经济走势、维护国家经济形象、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着问题。
财经报道应重视正面信息的传递并积极引导舆论、提高财经记者专业素养、牢牢掌握报道话语权、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规范和提升自己的报道,从而使财经报道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钱荒”报道;财经报道;舆论引导
2013年6月,一场由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所引发的风暴席卷整个中国资本市场。
6月24日、25日,仅仅两天时间,这场风暴就从沪深两市卷走了以万亿计的市值。
其实早在6月6日,微博等自媒体即传出银行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并未引起大的关注。
而19日、20日两天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再一次全线飙升,利率大幅上升至13.44%,创历史新高。
这种情况经各类媒体的渲染,紧张情绪迅速蔓延。
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纷纷设置专题报道,传统财经纸媒连夜赶制专版专刊,都市类报纸也纷纷加入这场“钱荒”报道。
在微博和其他一些财经社区,除了一些媒体的官方账号之外,许多用户也纷纷以短评或长微博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钱荒”一词,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在大小媒体上。
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统计,从6月17日至27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直接言及“钱荒”一词的新闻报道及网载文章,超过9万篇次;在新浪平台上,提到这个词的微博更是多达56万条。
[1]而22日、23日两天,中国工商银行因系统升级多地银行卡不能取现,亦被拿来与“钱荒”作联想,微博平台疯传“钱荒”一词。
境外媒体也在此时开始报道“钱荒”,德国《南德意志报》6月22日报道中国银行业出现“钱荒”,《法兰克福汇报》22日报道的标题是《中国金融市场笼罩紧张气氛》。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则以《中国稍缓信贷紧缩,但钱荒仍受关注》为题,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发布了题为《向中国酝酿中的金融危机说hello》的专题,等等。
[2]经过各类媒体对“钱荒”的炒作报道,资本市场紧张而悲观的情绪在股市上充分地表现出来,6月24日、25日中国股市大跌两日。
纵观此次“钱荒”风波,虽然有一些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发布专题报道来澄清此次的流动性紧张问题,但这样理性的声音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正面效果。
此前连篇累牍的悲观报道和微博平台上关于“钱荒”的炒作报道使得此次“钱荒”风波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沉重打击,并使外媒纷纷借题发挥,唱衰中国经济,大大损害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和经济发展,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我国财经报道的一些思考。
虽然此次“钱荒”风波只是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次事件,但从中还是可以发现我国的财经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财经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财经报道未能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可以说现在的经济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而已经与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及百姓的日常生活等紧密相连。
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健康与否,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人们对政府、对社会、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因而,反映经济政策、经济事件、经济生活的财经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财经报道也不再是单纯的财经报道,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判断和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社会的稳定。
此次“钱荒”报道,一些媒体就没有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宣传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积极的一面,提振市场信心,而是跟风炒作“钱荒”,渲染市场悲观情绪,致使谣言四起,民众恐慌,外媒乘机大做文章。
作为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经济日报》于6月22日在头版发表《“钱荒”的背后》评论一篇,6月25日在头版发表《央行稳健解读“钱荒”》文章一篇。
[3]这两篇文章都详细解释了“钱荒”发生的原因,对央行的强硬货币政策进行了正确解读,旨在对舆论进行引导。
但是在自媒体85万条“钱荒”负面信息的夹击下,《经济日报》的这两篇文章略显声势微弱。
舆论引导的乏力迫使受众转移至网络或微博、微信等媒体获取信息,一些谣言流言乘机四起。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说过一句话“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由此可见,越是在面对这样的经济问题时,我们的媒体越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多发表提振市场信心的报道。
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新闻媒体在提供舆论保障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财经报道一定要做到对内安民心,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对外保持国家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的形象,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些财经报道缺乏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解读及对国家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
受众对于财经报道的需求一般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解读,从而获得有益的信息资源。
二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受众总是希望财经报道能反映经济的走势,从而与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得到可供参考的分析性信息来作出决策。
三是对财经问题的正确分析,受众迫切希望媒体能够对财经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为其解惑。
6月的这场“钱荒”风波,其实是央行的强硬货币政策在起作用,是央行对于货币流通性的调控和对一部分影子银行的警告。
可以说整个“钱荒”实质上是监管层有意而为的一次压力测试,央行恩威并重,旨在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
而这样一次央行的“实弹演习”却被大多数媒体解读成“钱荒”,并大肆炒作,仿佛中国在顷刻之间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引起民众恐慌,股价大跌。
此次“钱荒”报道正是没有正确解读国家的经济政策,没有正确判断国家经济形势而导致的。
诚然,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想要从事件的表面解读出正确的信息确实困难,但这也正是财经报道的任务所在。
经济运行中难免会有一些问题产生,新闻媒体应当强化大局意识,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冷静客观地分析,不要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作出对经济发展造成伤害的错误判断,更不能如此次“钱荒”报道一般带有炒作的心态,要站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上,做有建设性的报道。
一些对外财经报道未能充分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上不能有效塑造中国经济的积极形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财经报道,是外部世界了解该国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
此次“钱荒”报道,媒体采用的“钱荒”二字本来就是有待商榷的,这样带有恐慌性的二字却在各类媒体轮番出现,致使外媒真的以为中国在闹“钱荒”,正好趁此机会大做文章,一些外媒更是危言耸听,仿佛中国在一夜之间就要经历金融危机。
除了此次的“钱荒”风波,在2011年温州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报道中,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乏力,一些主流新闻媒体往往止步于转发新华社播发的国家领导人或央行行长在不同场合就问题的表态和发言,重复一些官方观点和简单的新闻事实,而很少有精辟、深入、持久、专业的深度分析报道来为受众解惑。
在此次“钱荒”风波中,国内有些媒体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跟风炒作,有些媒体采用美国、欧洲财经媒体的负面分析,进一步导致了舆论环境的恶化。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创造一个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至关重要,媒体的财经报道应该在涉及中国利益的重大经济问题上发出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声音,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
财经报道记者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在他的书中写道:“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几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
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
”[4]由此可见记者在财经报道中的重要性。
记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的解读,专业素养的缺乏可能导致写出的报道经不起推敲,缺乏说服力。
而个别媒体因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记者,只能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来完成任务,这样的报道缺乏新意,也不能为受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1999年11月新闻界在武汉召开了一次有关财经报道的研讨会,80余位经济学者、新闻学者反思国内新闻界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报道。
他们认为,事前我们没有准确的预警报道,事中我们没有深入的分析报道,教训十分深刻。
究其原因,在于新闻界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财经记者。
因此,与会者一致呼吁,财经记者队伍要充实具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现有财经记者的知识结构也要尽快调整提高。
[5]然而此次“钱荒”风波,我们财经记者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
财经记者的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素养不高已经成为财经类深度报道最主要的制约性因素。
穆青说过:“许多问题当它真正形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就孕育着许多新的萌芽和推动事物前进的一些积极因素。
新闻记者如果能抓住这些萌芽,把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他就能够站在新事物的前面,用新闻报道来推动工作、指导实际。
”在财经新闻领域,任何大事件、大趋势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财经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特别的嗅觉和敏感,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透过经济现象的表面找到问题的本质。
财经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视正面信息的传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媒体应充分认识到正面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性,及时、客观、公正、全面地传播经济信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读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判断经济的发展形势,给予受众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市场提振信心。
提倡传播正面信息并不意味着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而是要遵循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报道原则,全方位地解读问题,透过现象找本质,对经济风险予以关注,提供全面的经济信息。
坚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直是新闻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重要职责。
而在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要想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更是不易。
社会学家默顿(Merton,R)曾提出一个“预言的自我实现”公理,指的是最初对情况的错误理解和报道,会造成公众一种潜在的心理和紧接着的行为。
[6]例如此次“钱荒”报道,媒体对“钱荒”的炒作报道致使很多受众真的认为银行资金出现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去银行“挤兑”的风潮。
正是由于我们的媒体对负面信息的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乏力,才导致了这样的不良后果。
而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摈弃财经报道以前干瘪乏味、充满财经术语行话的八股写法,提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写法,以此来吸引受众阅读。
施拉姆曾经提出过受众获取信息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7]如果我们的财经报道晦涩难懂,可读性差,受众就更愿意关注微博上一些专家、经济评论员140字的寥寥数语,从而被他们的观点所引导。
那我们所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又何在呢?其次,我们的媒体要避免使用一些诸如“惊慌”“恐惧”“×荒”“混乱”等字眼来渲染悲观的情绪。
《金融时报》编辑查德·兰伯特认为,媒体“标题上的疏忽,内容上的不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最后,在经济运行遇到问题时,财经报道应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市场重新树立信心,坚定信念。
并且清醒地判断大局,引导舆论,进而活跃舆论氛围,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提高财经记者的专业素养,做好对经济政策、经济走势的正确解读与判断。
财经报道记者所具备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报道的质量优劣。
作为财经报道记者,首先要注重经济理论方面的学习。
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形成系统的经济分析能力,才能在新闻采写中体现出专业水平,让财经报道更具说服力、洞察力,为受众释疑解惑。
其次,财经记者在采写财经新闻之前,要做好功课,收集资料,不能只停留在对问题表面的分析上,要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解析。
除了采写财经新闻的记者外,媒体应该多刊发专家、学者的权威言论,并就同一问题呈现出不同权威人士的不同观点,以扩大报道中的信息源,形成各类观点的交锋。
牢牢掌握财经报道的话语权,维护国家的经济形象。
我们要借鉴西方媒体在财经报道方面的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应该掌握自己的话语权。
国际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而在西方媒体处于强势地位的情况下,国内媒体更需树立话语权意识,高度重视信息传播的跨国性,认识到财经报道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财经报道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国家立场,从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形象。
我们的财经报道应当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看问题,不能满足于简单报道财经新闻,而是要用我们的立场观点对这些新闻进行分析和评论;应强化自主意识,不能丢掉自己的话语权,跟着西方国家的舆论跑;更不能为了让外国舆论说好,而放弃自己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经济形象应有的原则和立场。
在新媒体时代应用多种媒介全方位地进行财经报道。
在手机新媒体和微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媒体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
这里所说的充分利用不是指仅仅开通微博或开发手机客户端,而是要充分发挥这些新媒体的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
此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一般受众,从而形成“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样的两级传播
模式。
[8]此理论启发我们,大众媒体仅仅通过发布新闻、发布评论的方式引导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和作用来影响大众。
财经报道记者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经济方面的行家里手,并在自己的微博中向受众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对经济问题的透彻分析和预测来赢得更多的粉丝,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除了记者,财经专家的微博也不可忽视,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具有参考价值和前瞻性,更易受到受众的关注。
因此不能忽视微博平台的作用,要在这个平台上培养更多有利于我们财经报道的意见领袖。
除了微博这个平台,手机客户端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根据IDC的预测,到2013年底我国的智能手机用户将超5亿。
[9]很多媒体也都开发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来抢占受众的碎片化时间。
经济类媒体也应该利用手机客户端使自己的财经报道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抢占舆论引导的先机。
财经报道的好坏关乎市场稳定、社会稳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财经报道也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调,承担好舆论引导、信息传递、市场预测、问题解析等多方面的职责。
参考文献:
[1]2013,钱荒来袭?[EB/OL].网易财经专题,http://,2013-06-24.
[2]中国银行业“钱荒”令世界惊讶[EB/OL].网易新闻,http://,2013-06-24.
[3]王信川.“钱荒”的背后[N].经济日报,2013-06-22.
[4]尼尔·T·加文,著.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M].陈国雄,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66.
[5]唐绪军.欲立言而先立人——提高经济记者素质乃当务之急[J].新闻战线,2009(8).
[6]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5.
[7]威尔伯·施拉姆,著.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114.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9]IDC:预测2013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5亿[EB/OL].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http://,2012-12-18.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