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争论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实践
_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_及其理论遗产
外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及其理论遗产*杨春学内容提要: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始于米塞斯1920年的著名论文。
第一轮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没有市场价格,社会主义经济能否进行理性的核算,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上世纪50~80年代,争论以 计划经济和市场之间关系的形式再次出现,核心问题是由哪一种方式( 计划或 市场)形成的价格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争论转化为新奥地利经济学与作为兰格模式理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之间的辩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究竟哪一种经济学能更好地解释市场价格和自由市场制度的效率?中国的实践已经否定了社会主义与市场制度不相容的观点,但这不等于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意义。
对这场争论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资源配置!奥地利学派!新古典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是20世纪经济思想史中最著名的争论之一。
但直到今天,对这场争论所涉及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如何理解个人理性和制度设计的局限性、价格的性质、市场制度的动态特征等,我们还没有获得充分的理解。
笔者相信,对这场争论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缺陷和市场经济的运行。
更重要的是,这场争论所提出的某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大争论始于米塞斯1920年的著名论文。
米塞斯认为,一旦废除了私有制和市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它缺乏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 货币价格这一最基本的计算尺度。
一批经济学家相继加入到对这一论点的讨论之中。
支持米塞斯观点的主要有哈耶克、罗宾斯。
而反对者却有两类。
一类后来被称为 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主要人物有M.泰勒、A.勒纳、H.D.迪金森、兰格,以一般均衡理论的思路来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认为,中央计划机关可以通过 试错法寻找到 正确的均衡价格,从而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被通称为 泰勒-勒纳-兰格模式)。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2008年09月23日08:41:08 来源:学习时报最近,看到一些文献,一些同志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了质疑。
我认为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分析计划经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三十年来,我们的资源配置方式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一、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设想与几十年的争论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即使从1978年以来算起,到1994年止,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持续了16年。
争论主要在计划与市场的性质上,也即它们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而不是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动力和均衡配置资源的需要。
关于计划与市场,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早在本世纪的30年代就进行过争论。
然而,他们争论的角度却与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不一样。
他们的争论是经济学意义的争论,而我们的争论,包括延续到今天的争论,却更像是意识形态的政治争论。
这场争论不再在这里赘述。
然而,如果将西方经济学家与东欧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争论和现实中的问题介绍一下,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柱──计划经济体制是怎样失败的。
社会主义能不能既有效率,又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进行过长期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30年代有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论战。
论战的背景是当时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这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生产资料市场。
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L·V on Mises)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计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解决它的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理论依据主要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果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消失,这样,生产资料的价值便不可能用货币表现出来,市场就不能从货币度量的价格信息传递和卖买双方的供求不断均衡中起调节作用,从而货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就不可能起它在竞争市场上反映产品价值方面的作用,用货币形式进行计划就不可能了。
计划与市场问题
计划与市场问题*(一九七九年三月八日)陈云(一)计划工作的规则:有计划按比例,这一点来之于马克思。
《资本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
《资本论》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与生产关系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马克思在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在一个国家胜利以前,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将是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二)一九一七年后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一九四九年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的理论办事的。
当时苏联和中国这样作计划工作是完全对的,但是没有根据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验,对马克思的原理(有计划按比例)加以发展,这就导致现在计划经济中出现的缺点。
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所谓市场调节,就是按价值规律调节,也就是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可以用“无政府”,“盲目”生产的办法来加以调节。
现在的计划太死,包括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出现缺少市场自动调节的部分。
计划又时常脱节,计划机构忙于日常调度。
因为市场调节受到限制,而计划又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
(三)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的部分);(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存“盲目”调节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既掌握了政权,又有了第一部分经济,就能够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部分只能是有益的补充(基本上是无害的)。
解放初期只掌握了第一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还存在,但我们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把一斤皮棉定为八斤粮价,结果棉花大发展。
问题的关键是,直到现在我们还不是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两部分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还没有弄清这两部分经济在不同部门应占有不同豹比例。
新视角——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商业故事BUS | NESS STORY投资理财·Investment and Financing070新视角——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王泽华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要:最近,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弦。
“计划”和“市场”的辩证关系再次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渡过改革的“深水期”,打好“攻坚战”,笔者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对“计划”和“市场”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经济制度;比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完善提出了高度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和“市场”的辩证关系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制定中争论最多、最大的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未对此问题进行论述),为解决争议,邓小平同志做了以下论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此后,党和政府接受了市场经济,但由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没有从哲学上得到彻底解决,所以至今影响着各项工作策略的制定和开展,比如,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教授的“产业政策”之争。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如下角度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一、市场和计划作为影响商品的两个重要因素,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商品的最初形成过程,换什么和换多少(计划)、能否交换成功(市场)这两个基本问题作为影响物物交换的两个基本因素,伴随着商品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商品的发展而发展。
以手工业者、商人、生产企业,贸易公司、网络交易平台出现为标志的商品发展过程也由最初的物物交换发展到区域交易、世界贸易。
商品也由一种简单经济现象发展到经济范畴(商品经济),直到取代封建自然经济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
计划与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争论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实践
江春泽:计划与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争论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实践作者:江春泽关于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已经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至今仍然歧见纷纭,各国的实践也在继续不断地探索。
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争论之梗概及有关的背景材料:一、从本世纪初关于未来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设想之争论到著名的30年代大论战。
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论据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改革模式的探讨。
三、若干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构想90年代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四、当代国外专家对中国目前关于经济改革问题讨论的意见和建议。
一早在本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有人提出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国家集中管理整个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
第一个提出这种设想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他在1902-1903年出版的两卷本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书中,假设了“一个社会主义的生产部”,由它实行经济计划,并“在理论上”达到恰好与市场均衡力量所导致的完全一样的结果,他认为,这个假设“是会得到证明的”,帕累托由此而被称之为所谓“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
他的学生巴罗内于1908年撰文发展了他的观点,对全部经济资源归公共所有、整个经济由国家生产部集中管理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可行性,作出肯定的论证。
十月革命以后,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于1920年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一文,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归结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中央计划。
不过他认为,中央计划无法确定某种产品最终是否符合需求,也无法计算某种产品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和原材料,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管理行为不可能合乎经济的原则,至于巴罗内设想的用中央计划来模拟市场解决劳动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的计算问题,米塞斯认为是行不通的。
1928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泰勒发表演说,并于1929年撰文批判了米塞斯的观点,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的指导》一文中详细说明如何用“试错”法(Try Error)来解决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问题,所谓“试错”法,即通过试验,使中央计划机构得出的价格等于市场中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试验过程中,供大于求则降价,求大于供则涨价,最后形成的是均衡价格,或称影子价格。
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历史反思
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历史反思一、关于计划经济的历史反思1.计划经济的背景及理论基础计划经济是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国家集中管理和控制的思想,被视为解决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主要方式。
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国有化、集中领导和计划调度的经济形式。
2.计划经济的缺陷虽然计划经济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缺陷。
其一,由于资源配置权被高度集中,计划制定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和不良的行为,导致资源错配和浪费。
其二,由于经济体系内信息流通难度较大,随着经济体系规模的增大,计划效率也会逐渐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也会下降。
其三,计划经济体制在形式上是一种以国家为核心、通过垄断市场和政府的威慑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可能会产生一些滥权行为和利益倾斜。
3.计划经济的转型面对计划经济内部的一系列缺陷,许多国家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逐渐实现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同时,逐步取消了计划经济所体现的国家集权体制。
4. 计划经济的教训计划经济的失败教训表明,将市场自由化和计划制度相结合可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全球化经济环境,强化市场调节,以更加开放、透明的方式来协调资源配置,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正视的重要课题。
二、关于市场经济的历史反思1.市场经济的背景市场经济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市场供需的对称调节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市场经济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提升。
2.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经济不仅存在优点,也面临一些缺陷:某些市场存在固定性资产,造成市场无法有效调节,难以协作,产生局部垄断和失真等问题。
此外,有些市场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全,容易出现市场外部因素,从而产生有效市场的问题。
3.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各国都会有与其适配的政策制度,包括市场自由、减税降费、扶持民营企业等一系列机制。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我们为什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2008年09月23日08:41:08 来源:学习时报最近,看到一些文献,一些同志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了质疑。
我认为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认真分析计划经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只有这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三十年来,我们的资源配置方式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一、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设想与几十年的争论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即使从1978年以来算起,到1994年止,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持续了16年。
争论主要在计划与市场的性质上,也即它们到底姓社还是姓资,而不是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动力和均衡配置资源的需要。
关于计划与市场,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早在本世纪的30年代就进行过争论。
然而,他们争论的角度却与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完全不一样。
他们的争论是经济学意义的争论,而我们的争论,包括延续到今天的争论,却更像是意识形态的政治争论。
这场争论不再在这里赘述。
然而,如果将西方经济学家与东欧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争论和现实中的问题介绍一下,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柱──计划经济体制是怎样失败的。
社会主义能不能既有效率,又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西方和东欧的经济学家进行过长期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界20世纪30年代有过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论战。
论战的背景是当时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这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生产资料市场。
奥地利学派的米塞斯(L·V on Mises)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计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解决它的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理论依据主要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结果是生产资料市场的消失,这样,生产资料的价值便不可能用货币表现出来,市场就不能从货币度量的价格信息传递和卖买双方的供求不断均衡中起调节作用,从而货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就不可能起它在竞争市场上反映产品价值方面的作用,用货币形式进行计划就不可能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计划的
一、全球经济危机的警示这些年来,许多人常常把西方资本主义称作规范的、成熟的、现代的市场经济,意思是说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内部矛盾,可以避免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即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已经过时了。
最近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随即扩大为全球经济危机,这说明资本主义本质上没有改变,马克思的分析依旧没有过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西方兴起了新自由主义,认为资本主义遇到的问题,不是出自资本主义本身,而是过多的国家干预造成的,只要减少国家干预,资本主义就会充满活力。
结果,新自由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在西方横行了30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以至于经济要靠借债消费和金融投机来支撑,最后以金融海啸和全球危机收场。
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引起了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衡,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目前的危机就是这些失衡的表现。
长期以来,好多人对此不屑一顾,现在没有几个人敢继续置之不理了。
现在美国最流行的经济词汇就是“救助”,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对市场的迷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降温了。
今天,西方的政要们、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面对经济危机大惑不解,一些人干脆去读《资本论》以寻找答案;我们更应当重温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来加深我们对当前世界的了解。
这些年来,对市场高估其优点、低估其缺点的倾向,我们也存在。
与此相对应,计划的优点则被严重低估和忽视了。
这值得我们反思。
二、计划与市场各有优劣,缺一不可邓小平同志率先正确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的配置资源的手段,其各有正面优点与负面缺陷。
市场的长处就是能够通过竞争,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实现产需衔接。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
有几件大事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交给价值规律去管:一是经济总量的平衡;二是大的经济结构的及时调整;三是竞争导致垄断问题;四是生态环境问题;五是社会公平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计划与市场关系讨论简介
计 划和 市场 有 机结 合 的 运行机 制 第三
、
是建 立有 计划商 品 经 济新 体制 的 核 心 内容
。 、
计 划和 市 场有机 结合 的 基础 是 有 计划的 商 品经 济
计划 应 当 是符合
,
商 品经 济 本性
,
充 分 反映 了价 值 规 律 供 求规 律 等经 济规 律 要 求 的计 划
益 性 的 基本建 设
,
一 般 性 的技 术改 造和 非全局 利
主 要 应由市 场调 节
。
第七
,
使计 划和 市场 的 各 自 表 现形 式或手 段 都充 分尊重对 方 的 内在特 性和
月 2 8产
本质要 求
,
是 实现 计 划和市 场 有机 且 有效 结 合 的 基 础
,
,
从 而 是 实现 这两者 结 合的 基 本 的 操 作
, : ,
是 调 节经 济 运行 的 两 种
,
不 同的机 制
,
不 是 划分社 会 主 义 与 资 本 主 义 的 标志
。
资 本主 义 有 计 划
社会主
义有 市场 第二 上 济
,
。
。
,
计 划与 市场 都 是 社 会 化 大 生 产 和商 品 经 济 的 共 同要 求
, ,
。
在 当今世界
不存在绝 对 排斥 计划 的 纯 市场 经 济
自负盈 亏 自我发展
。 、
使 企业 真 正 成 为 自主 经营
自 我 约 束的
充满 生 机 与 活 力 的
,
商 品 生 产 者和 经营者的 企业 管 理 体 制 与 经 营 机 制 第九 固性
一 般说
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
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的计划经济思潮,为我们提供 了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 当今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融合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在当今的混合经济时代,我们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 力,也要借鉴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优势,实现市场与 计划的有机结合,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展望
不断完善混合经济体制
国内现实需求
面对国内的经济落后和民族危机,知识分子们认为计划经济是实现国家富强的 有效途径。
知识界对计划经济的探讨与宣传
学术界的讨论
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知识分子纷纷发表文章,探讨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实施 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文化界的宣传
文学家、艺术家等知识分子通过作品宣传计划经济思想,以此激发民众的热情。
知识界在计划经济思潮下的探索与实践
要点一
理论探索
要点二
实践尝试
知识分子们积极研究计划经济的理论,翻译介绍国外 相关著作,展开学术讨论,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 支持。
在局部地区和行业,知识分子参与实践计划经济,如 农村合作社、工业试验区等,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积 累经验。
04 计划经济思潮在当时中国 的影响
政府设立计划机构,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推动国家工业 化进程。
社会实践的尝试与探索
实践探索:在知识界和政府推动下,一些地方 和企业开始尝试计划经济实践,如农业集体化 、工业国营化等。
实践成果:计划经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生产效率和资源集中能力,为国家工业化奠定 了基础。
然而,计划经济思潮及其实践在当时中国也面 临许多挑战和困境,如与国情适应性、资源配 置效率等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局限性与问题:计划经济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源分 配不均、企业活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得到了 解决。
【参考文档】分析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意义及启示-范文word版 (3页)
【参考文档】分析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意义及启示-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分析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历史意义及启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在经济上实行的是在公有制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明确规定了国家经济的性质,也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早期探索建国之后,尤其是 1956 年以后,我们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经济的部分正确做法都当成了资本主义的东西来看,并对之一一否定。
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没有完全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而且也从来没有否定和排斥过商品经济,而是特定地否定和排斥了私有制经济。
首先,有人认为十年建设时期的计划经济是否定和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水火相隔、互不相容。
其次,认为那个时期人民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缺衣少食的现象都是由于实行计划经济造成的,而不是那个时期国家一穷二白的家底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导致的。
再次,把发展个体经济看成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问题上,毛泽东把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商品生产联系起来看待,这样不仅超越了苏联斯大林时期将商品生产自身的问题当作是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认识,而且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识到:现阶段只要还是两种所有制的话,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不可或缺。
同时,他认为苏联关于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论证的不是很清楚。
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第一个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后还是要看它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密切程度。
由此观之,我们社会即便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整个社会物质产品还不是很丰富的话,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可能存在。
布哈林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
布哈林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布哈林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从1920年开始,布哈林积极发展列宁晚年关于利用商品关系与市场机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形成了自己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发展苏联经济的思想。
一、布哈林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了满足苏联经济关系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布哈林提出,过渡时期采用了一种使经济可计划部分和经济不可计划部分保持适度比例的经济方式。
布哈林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主要是在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方面,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动态平衡。
1在运行机制方面,积极引入市场关系布哈林在分析过渡时期的特点时认识到,过渡时期的经济存在着两种生产方式:一种生产形式无产阶级能够使之实现合理化、加以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管理;另一种生产形式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发展初期不能使之实现合理化和计划地进行管理。
布哈林提出在苏联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是真实存在的,不可避免。
同时在当时苏维埃的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国民经济计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市场的作用,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中改善。
布哈林在阐明新经济政策时承认了市场关系的积极作用。
布哈林论证道:如果我们过去关于社会制度的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之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厂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一系列过渡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关系、货币、交易所、银行等等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布哈林认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实行开放的商品流转,实行农民之问的自由贸易。
2在调节机制方面,保持计划与市场的动态平衡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布哈林作了一篇有关共产国际纲领问题的报告。
在这个报告中,布哈林阐明了长入社会主义的相关概念。
同时他论证市场关系在长入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布哈林的报告中的论述,我们可以推测出如何安排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方式之问的比例问题。
计划与市场的悖论_再评苏联模式
2011第7期(总第294期)成人教育ADU LT EDU CAT I ONN o .72011To ta lN o .294计划与市场的悖论再评苏联模式乔瑞雪1,孟凡东2(1.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科研处,哈尔滨150080;2.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北京100081)摘 要 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进程中,市场与国家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再评苏联模式可以正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苏联模式由列宁模式和斯大林模式构成,而在这两个模式中,恰恰反映了苏联模式中计划和市场的运用失误。
先计划再市场,否市场再高度计划,集权化代替了计划化,计划经济成为统制经济的代名词。
极端的计划经济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理论和历史的伏笔。
关键词 列宁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计划;市场中图分类号 F 151 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794(2011)07-0116-03收稿日期 2011-01-11基金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 十五 科研规划项目,项目编为10502T 02作者简介 乔瑞雪(1972-),女,黑龙江肇东人,副编审,从事历史学和编辑学研究;孟凡东(1970-),男,黑龙江东宁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访问学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东方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列宁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是俄国革命实践中的伟大尝试。
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内容,对布尔什维克党而言是从未经历过的严重挑战,对世界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来说也是第一次。
在 共产党宣言 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强调,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把基本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理想中的社会主义付诸实践,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当时最迫切和首要的历史任务。
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立即采取措施,使国有化和计划手段成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与相互适应.doc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对立与相互适应一、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是事先对生产、分配、消费进行计划的指令型经济,是相对于市场经济而言的。
而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邓小平打破以往经济学家、哲学家论断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他认为,市场和计划一样,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不具备基本制度的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1981 年 6 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问题。
这样既保留了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的传统优势,又能吸收市场经济突出效率和重点的优势。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历史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一提到市场经济,容易使人联想到走资本主义道路,容易与政治立场这些一度在中国很敏感的问题挂钩。
(一)相互对立观念的历史由来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私有制的存在紧密相连的。
从某种程度上看,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人们心中已普遍形成把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
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再到列宁和毛泽东都没有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
世界上全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初期几乎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正是源于社会主义就等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二)彼此割裂的所造成的影响在建国初期建立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历史条件的客观需要,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证明了计划经济适合当时的中国,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恢复和促进作用。
从计划到市场:一场伟大的变革
党建版
2011 年 第 8 期
纪 念 建 党 90 周 年
X IN CHANGZHENG
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大的进步。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 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必须在公有制 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 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979 年 11 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 设计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 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说过:“说市 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 义 的 市 场 经 济 ,这 肯 定 是 不 正 确 的 。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 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 还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 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也有 不同。此后在若干场合,邓小平对计 划和市场的关系曾作过多次论述,强 调要重视和利用市场经济。
1982 年春节期间,陈云和经济学 家谈话时提出“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 场调节为辅”的重要论断。同年 3 月, 国务院领导人在一次公开的讲话中援 引了陈云的观点:“我们的国家必须坚 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同年 9 月,在党的十二大上,更加 明确地提出要“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 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了 改革开放近 30 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 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工作,系统阐述 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内 容,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 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强调,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突出 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包括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 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 赢的开放战略。十七大以来,科学发 展观成为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东西方计划与市场探讨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莫芒
作者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
页码: 76-79页
主题词: 计划经济;市场调节;市场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资本主义;价值规律;国家计划;自由经营
摘要: <正> 东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都有计划和市场两个方面。
计划是国家干预的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则通过价值规律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也是一种经济手段。
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手段,相互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春泽:计划与市场在世界范围内争论的历史背景和当代实践作者:江春泽关于计划与市场的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已经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至今仍然歧见纷纭,各国的实践也在继续不断地探索。
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争论之梗概及有关的背景材料:一、从本世纪初关于未来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设想之争论到著名的30年代大论战。
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论据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改革模式的探讨。
三、若干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构想90年代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四、当代国外专家对中国目前关于经济改革问题讨论的意见和建议。
一早在本世纪初,西方经济学家有人提出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国家集中管理整个经济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设想。
第一个提出这种设想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他在1902-1903年出版的两卷本的《社会主义制度》一书中,假设了“一个社会主义的生产部”,由它实行经济计划,并“在理论上”达到恰好与市场均衡力量所导致的完全一样的结果,他认为,这个假设“是会得到证明的”,帕累托由此而被称之为所谓“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
他的学生巴罗内于1908年撰文发展了他的观点,对全部经济资源归公共所有、整个经济由国家生产部集中管理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可行性,作出肯定的论证。
十月革命以后,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于1920年发表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计算》一文,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归结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中央计划。
不过他认为,中央计划无法确定某种产品最终是否符合需求,也无法计算某种产品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和原材料,企业的经营活动的管理行为不可能合乎经济的原则,至于巴罗内设想的用中央计划来模拟市场解决劳动和生产资料等要素的计算问题,米塞斯认为是行不通的。
1928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泰勒发表演说,并于1929年撰文批判了米塞斯的观点,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的指导》一文中详细说明如何用“试错”法(Try Error)来解决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问题,所谓“试错”法,即通过试验,使中央计划机构得出的价格等于市场中形成的均衡价格,在试验过程中,供大于求则降价,求大于供则涨价,最后形成的是均衡价格,或称影子价格。
继米塞斯之后,反对上述观点的又有新奥地利学派的领袖人物哈耶克和伦敦学派的领袖人物罗宾斯。
他们认为上述设想即使在理论上有可能,在实际中却是不可行的,因为这“需要几百万个数据的基础上列出几百万个方程,到解出方程的时候,所根据的信息已经过时”。
针对哈耶克和罗宾斯的观点,当时在美国任教的波兰籍经济学家兰格于1936-1937年撰文予以反驳,继续论证用类似竞争市场的“试错”法,也即“模拟市场”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兰格的见解被认为是最早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30年之后,兰格认为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他的辩论对手当年所指控的求解方程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虚幻。
对此,他的论战对手又把兰格模式称之为“电子计算机乌托邦”。
1944年,哈耶克在《通向奴役的道路》一书中,集中批判了高度集中的、否定竞争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认为它“限制了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动力”、“对于充分灵活地满足丰富和多变的社会需求来说,集中决策必然是低效率的”,他的结论是:“只有通过竞争和自由定价的市场体系,才有可能充分利用分散于个人和企业的知识和信息”。
这场关于运用中央计划机关模拟市场的方式来配置资源是否可行及其效率高低的辩论,就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所谓“30年代大论战”。
在以后的岁月里,论战双方虽根据经济现实的变化各自提出进一步的论证,但基本观点并没有什么改变。
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实行中央计划经济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论据,一是恩格斯所说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社会的生产无政府就让位于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
二是马克思所说的:“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商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在未来社会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按照总的计划组织全国生产,从而控制全国生产,制止资本主义生产下不可避免的经常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的痉挛现象”。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是产品经济形态,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犹如一个工厂”,全社会的资源都直接地按计划配置。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也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社会仍将保持商品货币关系。
但经战时共产主义实践之后,列宁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在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条件下,还必须保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于是,在苏联有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列宁还告诫过“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
但是,他没有从原则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将消亡的理论。
苏联农业集体化后,于1936年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建成,“过渡时期”结束了,全社会只有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不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了。
商品生产是否将随之消亡,经济活动中价值规律是否还发生作用,这些问题又成了苏联经济学界的争论的热点。
1952年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苏联经济学界的争论作了结论,即:在两种公有制同时并存条件下仍然有必要保留商品生产。
但他只承认消费品是商品,不承认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只承认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对商品“流通”有“调节”作用,而对社会主义“生产”只是“影响”作用,他不承认并且严厉批判了认为价值规律也调节社会主义生产的观点。
此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据斯大林的理论形成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并照搬了苏联在30年代形成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践。
各国意识形态领域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理论著作和在经济建设实践中,都是把由中央计划机关用指令性计划的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视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得不保留下来的异己物,而其中的生产资料只具有商品的“外壳”,实质不是商品,至于市场和价值规律则是当作可恶的自发势力来诅咒的,最多只是把它当作在一定范围内不得不暂时容忍的邪恶来对待。
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先后在14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过。
自50年代初以来,对这种体制进行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
各国改革的实践逐步突破了传统的认识。
但除南斯拉夫曾经把计划经济体制改成自治经济体制外,其它国家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般是改成各种形式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
有的国家是在原中央计划体制的框架内,改善计划指标体系,改进制定计划的方法,调整组织结构,扩大企业自主权直至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实际没做到),强调一下重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但是,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仍然是中央以行政手段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戈尔巴乔夫任职以前的苏朕、原民主德国属此类情况。
有的国家实行所谓“有管制的市场”或称“看得见手”的市场,这是匈牙利在六七十年代的改革目标,它实际上是把直接行政协调改为间接行政协调,即允许企业进入市场,但市场的一切信号和参数是由中央计划决定的,而且由于没有众多的竞争者(如全国只有3家钢铁厂,1家电视机厂),难以形成竞争的机制。
其它国家有各种提法和做法,大体上都属于“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直到80年代末,情况才有较大变化。
三目前,原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绝大部分国家都在构想向市场经济过渡,所不同的只是过渡的速度、方法和步骤而已。
南斯拉夫曾经是改革的先行者,早在50年代初就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决裂,创造了“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自治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表现过一定的生机与活力,在南斯拉夫处于极端不利的国际环境下,起过支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作用。
而进入80年代以来,持续10年的经济滞涨和危机,直到今年才出现转折。
目前,南斯拉夫舆论界和政府都认为,南几十年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既无市场又无计划的“契约经济”,即既无计划的行政命令约束,又无市场的价值规律约束。
他们认为,自治体制有两大弊端:一是产权不明晰;二是忽视市场机制。
所谓“产权不明晰”,是因为“社会所有制”的财产“既是人人的,又不是任何人的”,成了典型的“没有主人”的财产,相当数量的企业长期没有任何积累,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长年依赖贷款。
所谓“忽视市场机制”,表现在企业之间是通过“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所协商的价格进行交换的,企业在交换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权,而且价格不是按照价值规律竞争中形成的,没有竞争机制就不可能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刺激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
马尔科维奇总理于1989年3月任职后,总结10年危机的教训,认为自治经济体制的实质是“契约经济”,它是危机的根源,要走出危机必需放弃“契约经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的新模式。
当年6月,他在议会上明确宣布了要朝统一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
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实施稳定宏观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一揽子方案,主要目标是:遏制通货膨胀和保证南斯拉夫的货币(第纳尔)成为可兑换的货币。
这两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1989年的超通货膨胀(12月的月率为1256%,年率为2665.5%)被遏制住了,到1990年4月,通胀率已降为零,6月份又降为-0.3%,平均月率保持在l%左右,年率约为13%。
与此同时,约4/5的商品价格是在市场上自由形成的,进口也放开了,国内物价下跌了20%左右,市场供应充足。
国际收支良好,外汇储备总计有90亿美元,今年前6个月增加30亿美元,外债减少了20亿美元,估计到年底外汇储备可达1OO亿美元。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经历了超级通货膨胀的南斯拉夫货币(第纳尔)竟然变成了可兑换货币,它已与西德马克挂钩,汇率固定为7第纳尔兑1马克,半年不变,这不仅有利于币值稳定,对外资更有吸引力,也有利于抵制民族分裂。
原来单一的社会所有制结构也开始变化,过去18个月内已有28,000个私营商店开业。
今年初以来,新建公司15,000个,由于私营小企业的发展,多创造1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失业人数因此减少。
今年6月,马尔科维奇总理又宣布了第二个一揽子深化改革的纲要,主要内容是通过发行内部股票使所有制形式多样化。
匈牙利自1968年以来的改革进程也曾引人注目,他们曾经部分地下放了过于集中的决策权,取消了绝大部分指令性计划,市场因素有所增强,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有所缓解。
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改革冷却,经济陷入困境,已出现的市场是零碎不全和扭曲的,竞争机制并未形成。
企业与国家的关系过去是在计划指标上讨价还价,后来是在控制条件上讨价还价,企业的自主权并未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