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和报告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二.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 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 查等工作
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 于12小时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院感暴发流 行2小时向所在 地县级卫生行政 部门以及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 有关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制度
入院后多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 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后48小时。
确诊医院感染后24小时内报告。出现暴 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时 限?
什么叫院内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 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病 例报告时限及科室是什么?
经治医生或护士、微生物室人员发现时, 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报告感控 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分管院长。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 病例报告时报告程序?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 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 暴发应该怎么办?
一.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 疗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源性 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 引起的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 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什么叫特殊病原体的医 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法规和制度。

在此背景下,医院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应运而生。

二、制度目的医院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报告、早期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制度内容1. 医院感染上报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感染病例,包括临床感染、实验室感染、手术室感染、重症监护室感染等。

2. 医院感染上报主体医疗机构内的医务人员均有义务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具体责任如下:(1)发现感染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2)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报送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 医院感染上报时间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及时上报。

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4. 医院感染上报方式采用纸质报表和电子报表两种方式上报。

纸质报表由医务人员填写,科室负责人审核,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汇总后报送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电子报表通过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系统上报。

5. 医院感染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对感染病例进行持续、动态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1)感染病例的基本信息;(2)感染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3)感染发生的环节及其原因;(4)感染控制措施及效果。

6. 医院感染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培训与教育,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1)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2)感染防控操作技能;(3)感染上报与监测制度;(4)感染控制策略与方法。

四、制度实施与监管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工作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制度落实;2.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感染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

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

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在医疗环境中,院感监测与报告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涉及到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和运作,也与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息息相关。

一、院感监测的重要性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医院是各种病原体相对集中的场所,患者的免疫力通常较低,容易受到感染。

而院感监测则是通过系统地、主动地、持续地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有效的院感监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暴发隐患,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疫情的扩散。

同时,通过监测还可以评估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了解院感监测的结果可以促使他们更加规范地进行操作,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对于患者而言,良好的院感监测能够减少他们在医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院感监测的内容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这是对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进行监测。

通过统计住院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数,计算感染发病率,了解医院感染的总体情况。

2、病原体监测对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种类、耐药性等方面的监测。

了解病原体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有助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3、医院环境监测包括对病房、手术室、供应室等重点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评估环境的清洁消毒效果。

4、无菌操作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5、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例如对患者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三、院感监测的方法1、主动监测由专门的院感防控人员主动收集、分析数据,进行前瞻性的监测。

这种方法能够更及时地发现问题,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5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5篇)

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根据国家____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报告、登记、分析、反馈系统。

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监测:1、临床医生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诊断。

诊断明确后,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____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同时,针对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2、同一病区短时间内发生同一病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超过____例以上,应立即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和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____主管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3、同一病人出现多次、多系统、不同部位、不同病原体的感染,主管医师应分别报卡。

4、感染管理科负责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监测,并开展医院感染三大率的调查,每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反馈存在问题。

①按照____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要求医院感染率低于____%;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____%。

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____%,漏报率应低于____%。

③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率≥____%。

5、感染管理科负责开展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年终有总结报告;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6、及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

二、通报与反馈:1、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的签收、审核、登记及汇总工作,并且每月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督导实施。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要求,医院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及时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部位、高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各科临床医生要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和爆发疫情。

(2)对医院感染散发病例,临床医生24 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通过医院内部网("院感”)上报到院感科。

(3)医院检验科细菌室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感细菌监测工作。

发现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者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者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4)院感科监测人员在医院内部网常规采集、保存院感病例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并向科负责人报告院感病例的相关信息。

(5)有院感暴发的迹象时,院感科指导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和正确的处置工作。

(1)临床医生发现医院感染会萃性病例(同类病例 3 例或者以上)时,应及时填写《 (疑似)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附表) ,并即将报告院感科(:88667227,夜偶尔节假日报告总值)。

(2)检验科细菌室有关人员发现上述会萃性病例阳性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3)院感科初步核实以上状况后,即将报告主管院长,并组织专家进行确认和处理。

A、5 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B、3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A、临床科室短期内浮现临床征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历,或者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者感染途径的感染现象,并于 2 小时内报告院感科负责人。

B、院感科组织调查并证实发生以上任一情形时,即将报告主管院长,并由临床医生填写《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附表 1),于 12 小时内由院感科上报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

C、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24 小时内逐级上报,并组织感染控制、临床救治等方面专家到现场调查。

A、5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病例;B、由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C、由医院感染暴发导致 3 人以上人身伤害后果。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控医师应在____小时内登记,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临床医务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内应在____小时内向感染管理办公室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病原因,寻找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控制蔓延。

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散发病例进行汇总,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4、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应深入临床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或杜绝感染病例的蔓延,____小时内向医院领导报告。

5、确定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医院应在____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二)第一章绪论1.1 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不安。

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显得尤为重要。

1.2 目的与意义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医院感染的相关数据,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监测报告的意义与目标2.1 监测的意义医院感染监测的意义在于:(1)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收集监测数据,可以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科学依据。

(2)加强感染控制: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的病例和传播路径,可以及时发现感染事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遏制感染的蔓延。

(3)提高患者的安全性: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降低医疗风险。

2.2 目标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目标包括:(1)提高感染监测水平: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的覆盖范围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工作。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3. 各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四、医院感染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病例监测,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暴发流行。

2. 临床主管医生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并通过电子信息报告系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

3.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分管院长、相关科室汇报和反馈。

4.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5. 根据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目标性监测。

包括多重耐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监测。

五、医院感染报告1. 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

2. 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2)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迹象。

3.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并根据需要协调其他科室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规范要求,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一、监测目标1.早期发现感染病例:通过监测病例的发生情况、病原体的分布等,及早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及时报告病例信息:包括感染病例的发生数量、分布、病原体类型等信息,为上级卫生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3.评估疗效和改进措施:通过监测和报告,评估医院感染病例的疗效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

二、监测指标1.感染病例发生率:按照感染病例的发生数量和病人出院人数计算得出的感染病例发生率。

2.感染病例分布:根据感染病例所在科室或病区的分布情况,分析感染病例在不同科室或病区的发生情况,发现感染病例的聚集现象。

3.感染病例病原体类型:分析感染病例中常见的病原体类型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感染病例死亡率:根据感染病例的死亡数量和病人出院人数计算得出的感染病例死亡率。

三、报告程序1.感染病例的发现:医院各科室和病区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病例监测机制,定期开展感染病例的筛查和检测。

2.感染病例的报告:发现感染病例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卫生部门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感染病例的相关信息、症状、病原体检测结果等。

3.信息收集和分析:感染管理科或卫生部门应负责收集和整理感染病例的报告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4.报告结果汇总和发布:周期性地对感染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报告,并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相关科室和病区进行发布。

5.控制措施的落实和评估:针对感染病例的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进行执行和评估,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报告质量,及时发现和应对感染病例,减少感染的传播和病人的死亡率,保障患者和职工的健康安全。

完整版)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完整版)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完整版)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非常重要,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步骤:1.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监测和漏报率调查,以了解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信息。

2.临床经治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3.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

4.确诊后,经治医生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网上报告。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6.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经治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讨论后确定者按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7.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患者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8.在本科室建立的“医院感染登记本”上登记感染病人的信息。

9.对所经治的病人,如在相对较集中的时间内出现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外,还应及时向感染管理科进行报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暴发或流行。

10.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

11.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12.根据医院的耐药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并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监测结束,应有终结报告。

13.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导致死亡或人身损害后果时,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区疾控报告。

总之,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遏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监测、报告、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监测、报告、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突发)监测、报告、控制制度L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短时间(1周左右)内发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时(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向病区负责人报告,病区负责人分析情况后必须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并进行病原学检查。

2.微生物室在短时间内(一般为7天),在不同病人的同类标本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及时上报科主任,科主任必须在4小时内电话,并以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

如遇特殊情况报告未能畅通,应立即直接向主管院长报告或向院值班报告。

3.院感专职人员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并进行核实调查。

4.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专职人员进入临床调查、循证,进行信息核查,排除假性暴发。

初步核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报告分管院长或院长;(2)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3)与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起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同时采取积极控制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蔓延;(4)组织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核实是否为医院感染暴发。

并根据医院感染暴发疫情分级,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按规定时限上报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微生物室负责收集相关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

6.明确医院感染暴发23例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25例,12小时内报告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医院感染暴发210例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2小时内报告重庆市荣昌区卫计委及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直报。

7.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科室主任、护土长、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认真查找原因,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制度,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当由医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检验部门、消毒供应部门等组成。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分工协作,确保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落实。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感染管理专业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预警、控制、报告等工作。

第三章感染监测与控制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对医院感染进行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和突发感染事件调查处理。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开展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二)加强医疗器械、药品、血液制品等物品的采购、使用和处置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三)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清洁卫生;(五)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蔓延。

第四章感染报告与信息公示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向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感染管理部门应当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审核、分析、总结,定期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健委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反馈系统。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监测计划包含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是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承担主体责任。

一、对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便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常见医院感染情况、高发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征、及细菌耐药状况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及时诊断,感染病例在24h内通过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上报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漏报进行通报,并纳入质量考核。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按要求对13项等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监测统计,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分管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同时反馈临床科室。

四、对医院感染暴发(疑似暴发)进行时时监测,疑似发生或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干预处置,并按相关要求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六、结合医院手术工作和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每年开展1-2个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并定期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相关科室、部门。

七、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月不定期深入科室,督促检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执行情况,将医院感染控制在10%以内。

感染病例的报告应做到不漏报、不错报。

八、开展风险评估,加强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监测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重症监护室、CCU开展目标性监测,重点关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指标。

九、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定期对临床细菌分离情况与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对规范要求的重要耐药细菌重点监测,定期将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临床医师和药学部反馈。

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了解本院医院感染多发部位、多发科室等情况。

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及报告制度

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及报告制度

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及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当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写出分析报告,并进行效果评价,提出预防措施,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信息刊物上进行反馈;监测原始资料应妥善归档保存。

三、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当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0%。

四、检验科负责定期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并每季度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五、根据本院的特点,每年按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开展目标性监测。

六、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定监控流程与指标。

七、按《环境及消毒灭菌监测制度》要求有计划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八、临床医师应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主管医师应在 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由感控医生记录在《感控手册>上。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九、对疑似医院感染诊断的病例,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

十、各科室院感监控医师应承担本科室与医院感染病例诊断、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相关登记。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或住院过程中,新发生或者发生在接受医疗期间的,与原有疾病或疗效无关的感染。

这些感染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具有较高的威胁,因此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监测系统1.监测目标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首要目标是发现和记录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的感染状况。

监测的目标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血液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科室和病房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指标。

2.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的监测可以采取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主动监测是指专门的监测人员对患者进行登记和观察,记录其感染情况。

被动监测则是通过医务人员的自觉提交感染报告,以及临床检验室的检验结果等途径来获取感染信息。

3.监测频率医院感染监测的频率应根据科室和病房的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等高危科室应每天进行监测,其他一般科室可根据每周或每月的频率进行监测。

二、报告系统1.报告内容医院感染的报告内容应包括感染类型、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原因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将感染情况与之前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以及与其他医院或者同科室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报告方式医院感染的报告可以采用电子化的形式进行,由监测人员或者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及时向医务部门、院感科室和临床科室提供汇总报告。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感染病例讨论、学术交流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3.报告责任医院感染的报告责任应明确分工,不同部门和个人应承担不同的责任。

监测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报告感染情况,医务部门负责对报告情况进行分析和反馈,院感科室和临床科室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制度评估为了保证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制度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定期的评估机制。

评估的内容包括制度的完善性、操作的规范性、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各级医师应认真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明确医院感染的定义,熟练掌握各系统、各部位医院感染诊断方法和要点,及早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趋势,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和上报工作。

二、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监控率达100%。

楣栏部分在入院后24小时内填写,发生侵袭性操作、手术和医院感染时,及时填写相应项目。

出院时将调查表填写完整,随病历归档。

三、全面开展前瞻性监测,对每例住院患者实施全程医院感染监控。

当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时,需及时留取标本送检病原学药敏试验。

床位医师应于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院感办。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及时对上报病例进行核实,并与临床医师沟通以明确诊断。

四、院感办通过信息系统实施住院病人监控,并及时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确诊医院感染病例。

五、监控医生做好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登记工作和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工作。

六、每年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一次,与安徽省医院感染质控中心同时进行调查工作,调查实查率≥96%,做好现患率调查总结与上报工作。

七、每年开展目标性监测不少于2项。

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保存相关资料。

九、出现怀疑同类感染病例时,临床科室应立即上报院感办。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应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调查、核实、确诊,证实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遏制蔓延(具体见“医院感染暴发及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监测、上报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开展目标性监测、综合性监测、现患率调查和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常见医院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等。

监测质量、结果评价及数据利用等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体系。

2.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展行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的主体责任,临床科室按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掌握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医院感染发病率、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

3.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之内登录医院HIS系统--选择患者列表--点击右键--进行院感上报。

4.同一病区一周内发生医院感染聚集或疑似暴发时,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应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并立即电话报告院感办,院感办按照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进行调查、分析,并协调相关处室进行现场救治、患者隔离及防控指导,对不及时报告的科室当月进行考评。

5.临床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医院感染者,由转入科室上报医院感染。

6.院感办常规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参与当
月考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和报告制度
为长期地、系统地、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医院感染临床、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等各项特征,及早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监测和报告制度。

一、院感专职人员和科室院感兼职人员应接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医护人员重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二、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一)、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各科室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在病历首页“医院感染”一栏内填写。

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天下临床科室收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核实是否为医院感染病例,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出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

医院感染平均发病率应低于10%。

并向全院各科室反馈。

(二)、现患率调查
每年开展一次现患率调查,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医院感染现患率≤10%。

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并向全院各科室反馈。

(三)、每年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三、开展目标性监测。

(一)、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项目标性监测,如透析相关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ICU感染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等。

(二)、每项目标监测开展的期限不少于1年。

(三)、定期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反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提出改进措施;年终有总结报告;监测结束,有终结报告。

四、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各科室反馈,妥善保存监测资料。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五、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依据我院《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考评奖惩制度》进行处罚;造成暴发流行以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