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认识图形、分类统计》课件
认识图形、分类统计
还记得这是什么吗? 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③ ⑦
④
⑤
①
⑥ ②
说一说,这些图形 各有什么特征?
你能说说它的特征吗?
正方形
四条相等的边, 四个角, 方方正正的。
长方形
四条边, 四个角, 方方的。
你能说说它的特征吗? 三角形
三条边, 三个角。
平行四边形
有四条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数量 5
3
2
6
3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红黄蓝绿黑 数量 5 3 2 6 3
一套七巧板有7块,有2个大三角形、1个中三 角形和2个小三角形,还有1个平行四边行和1 个正方形。
你能用七巧板拼出哪些我们 学过的图形?
七巧板有7种颜色,由( 3 )种图形组成,其 中有5块(三角形),( 1 )块正方形,(1 ) 块平行四边形。
这个图形是什么?能说说它的特征吗?
没有尖尖的角, 圆圆的。 圆
你能将以下图形分类吗? 按照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分成不同长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
以下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以下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按形状分
数量 2
4
6
3
4
以下图形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按颜色分
红黄蓝绿黑
3+6=9(个)
(1) (2)
1.填一填。 (1)我们的红领巾是( 三角)形的,中国国旗是( 长方)形
的。 (2)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 )形,
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长方)形。
(3)
是由( 4 )个 拼成的。
(4)右面的大正方形是由( 3 )种图形拼成的, 4号是(正方形),6号是( 平行四边形 )。
小升初统计专题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统计专题知识点总结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
在小学升初阶段,学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了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会使用一些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本文将从概述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介绍小升初统计专题的知识点。
一、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2. 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数据的搜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获取需要的数据,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等;数据的整理是指将获取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3.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数据的描述是指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和分布特征;数据的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推断和判断,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关系。
二、小升初统计专题知识点1. 调查统计调查统计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调查统计可以获得具体的数据和信息。
在小升初阶段,学生需要了解调查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制定调查问题,选择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格,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
2. 数据的图表展示数据的图表展示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在小升初阶段,学生需要学会绘制各种常见的数据图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理解各种图表的意义和用途,通过图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
3. 中心趋势的测度中心趋势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的中心趋势测度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在小升初阶段,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中心趋势的计算方法,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和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心趋势指标。
4. 数据的变异程度数据的变异程度是描述数据分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的变异程度测度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在小升初阶段,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变异程度的计算方法,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和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异程度指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课件
谈颖
21 陆舒怡 15 骆佳欣 30 王芊漪 20 陈思齐
林祺洲
16 仲春宇 16 郭明瑞 11 童肖禾 18 夏答
李珮玟
19 王璇 17 葛诚恺 12 何霈雯 20 吴晓涵
20
王军伍 19
25
陈益凡 21
23
张倞葳 12
12
梅佳乐 18
13
邵杭钰 20
15
闵汝尚 21
15
13
题量(条) 10以下 10-14 15-20 20以上 2 2 2 2 人数
姚宇希
18 蒋岩菲 18 王宣皓 19 崔王智 13 高成成
张博闻
20 崔骏捷 21 朱麒文 15 卞芷悦 17 巫俊颉
翟悦阳
19 张翼鹏 21 杨艺杭 12 朱书瑶 18 肖子键
袁艺鸣
17 余天艺 15 孙逸婷 20 严家康 19 梁杨坪
许言浩
21 陆馨怡 16 潘柯雨 21 吴宇成 13 李俊俐
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个数
圆
一共
zs sz
5
7
4
16
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正方形比三角形少2个 三角形比正方形多2个
zy
yz
ys
正方形比圆多1个 圆比正方形少1个
sy d
三角形最多 圆最少
圆比三角形少3个 三角形比圆多3个
动物 只数
一共
5
5
6
3
19
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喜羊羊的作业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明三月份作业上的成绩 题量(条) 10以下 10-14 15-20 20以上 2 2 2 2 人数
1 2 3 4 5 6 7 9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统计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统计知识点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知识点需要大家熟记,下面是我们整理的统计知识点,供大家复习!【统计知识点】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纵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1、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如:(1)小组统计,全班汇总(2)个人进行全班的调查(3)举手或起立进行集体统计。
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条表示同一类事物,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尝试利用数据做出简单的决定。
【练习题】一、算一算。
5+6-8= 16-0-16= 8-8+3= 7+1+4= 17-10-7= 16-9= 20+0-9= 10+6-10= 12-8= 11+0-7= 20-1= 9+9-0= 13-5+7= 17-8-8= 15+1-9= 11+0-0= 14+6-8= 15-8-7= 18+1+1= 7+9-8= 8+()=13 6+()=12 19-()=14 17-()=11二、填一填。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要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取得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校园运动会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运动会的精彩瞬间,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运动会中哪个项目最受欢迎吗?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找出答案?”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统计》,简要介绍统计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中,《统计》单元肩负着培养学生数据意识和初步统计分析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本案例中,我们将结合教材内容,以一次校园运动会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统计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本案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和方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数据分析为学校运动会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图表绘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年级下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知识框架】
统计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纵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如:(1)小组统计,全班汇总(2)个人进行全班的调查(3)举手或起立进行集体统计。
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条表示同一类事物,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尝试利用数据做出简单的决定。
统计学概念公式、应用计算汇总
概念及公式汇总1、统计学是以现象的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身特有方法,发现现象应有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2、总体是指具有相同性质的一组个体组成的集合,样本是从其中获得的一个群或组。
3、指标是用来说明统计总体或样本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的综合。
4、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5、重点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重点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
重点单位是指此类单位的变量值(调查所要了解的变量)在总体变量值中有较大比重。
6、典型调查时对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总体的特殊情况。
7、抽样调查是指按随机原则对总体抽取样本,以样本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的一种专门调查。
8、统计误差是指在统计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与研究对象本来状态有差异的结果。
9、统计分布数列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分组标准,二是次数。
10、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准,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类的一项工作过程。
11、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属性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变量数列。
12、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属性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分布数列称为变量数列。
13、以一个变量值代表一个组,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形成的变量数列称为单项数列。
14、由表示一定变动范围的两个变量值代表一个组,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所形成的变量数列称为组距数列。
15、在异距数列中,反映次数在各组分布密集程度的指标是次数密度,它是本组的次数与本组组距之比。
16、向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逐组累计,表明各组上限以下一共所包含的总体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17、向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逐组累计,表明各组下限以上一共所包含的总体次数和比率有多少。
18、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分布的中心集中的现象。
19、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倒数平均数。
20、把总体各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点位置的变量值就是中位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统计表》
6
2. 观察统计表,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
问题:1.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 请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个数
15
1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二)动脑筋,做一做
问题:1. 如果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 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按种类分
按颜色分
红色
月季花
黄色
郁金香
今天你学到 了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按大人、孩子分按性别分
问题:你想按照哪种方法分组?数一数每组各有多少人?
认表
二、分类计数,认识简单统计表
(二)分类计数,填写简单统计表
按大人、孩子分
人数
大人 8
孩子 4
介绍:我们可以把数的结果填写出来。
返回
二、分类计数,认识简单统计表
(二)分类计数,填写简单统计表
男
女
人数
6
6
按性别分
介绍:我们可以把数的结果填写出来。
返回
二、分类计数,认识简单统计表
(三)认识简单统计表
按大人、孩子分
人数
大人 8
孩子 4
按性别分
男
女
人数
6
6
介绍:刚才我们把分类的结果整理出来了,大家一起填写的 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问题:观察2个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二、分类计数,认识简单统计表
(四)分类整理,巩固认识
左
人数
6
右 问题:1. 还可以怎样分?按照想法填写统计表。
男
《统计》知识点精华总结
《统计》知识点精华总结1、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要特点:⑴总体的个体数有限;⑵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⑶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
2.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⑴抽签法(抓阄法);⑵随机数法;★抽签法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误差相比其它抽样也比较大.★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下: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
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系统抽样:3、系统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有以下特征:⑴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
⑵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间隔一般为N kn⑶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用系统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如果用系统抽样从605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由于605件产品不能均衡分成60部分,应先从总体中随机剔除5个个体,再均衡分成60部分。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
2、红色的花比蓝色的 花多( )盆。
智慧城堡
加油啊!
抛圆片 20次,用画“√”的方法记录朝上和朝 下的次数各是多少。
抛圆片 20次,用画“√”的方法记录朝上和朝 下的次数各是多少。
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喜欢什么活动。
调查后把结果填充在表格中。
活动 人数 拍皮球 跳绳 踢足球 打乒乓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看了这图后你想知道什么?
正方形、三角形 和圆各有多少个?
我报名称,你 们记下来。
√ √ √ √ √
√ √ √ √ √ √ √
√ √ √ √
把统计后的结果填入
圆
一 共
5
7
4 16
把统计后的结果填入表中。
图形 正 方 形 三 角 形 圆 一共
个数
5 7 4 16
谁记得既清楚又方便?你喜欢用 哪一种方法记?
把统计后的结果填入表中
图 形 个 数
(1)
正 方 形 5
三 角 形 7
圆 形 4
一 共 16
看这表后, 你知道些什 么?
比
少(
3
1
)个。
(2)
比
多(
)只。
(3)(
)最多,(
)最少。
花的颜色有几 种?每种颜色 有几盆?
说一说:
1、( 花的颜色有几 种?每种颜色 有几盆? )色的花最少。
第二册《统计》知识点梳理
第八单元统计(一年级下册)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获得及整理的过程。
1.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事情出发进行统计活动,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2. 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教材从生活情境出发,安排了学生所熟悉的三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作出决定的过程。
二、本单元教材的重难点重点1.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难点1.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培养统计意识。
2.能根据信息做出简单的统计图。
3.根据统计作出决定。
三、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分别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依次有:(1)借助有趣、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据的获得及整理的过程。
(4)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与本单元教学相关的知识点有:分类、象形统计入、简单统计表。
四、本单元教学建议1. 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有趣、丰富的活动,以引导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培养统计意识。
2.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及能力。
五、本单元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根据信息做出简单的统计图并解决问题时易出现的错误:比如几种物体杂乱的放在一起让学生整理数据填统计表并解决问题。
收集数据和分析、整理数据要求学生要认真细心,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注意数数的方法在数的过程中不做标记致使出现重复数或漏数的现象,这样不仅图表的数据填错同时影响到后面的看图解决问题连环出错。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9《统计》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统计,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和统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统计。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
1.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2.板书:统计的定义、统计的方法。
3.教具:玩具、图表。
4.学生: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些玩具,并要求学生分类或比较这些玩具,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重要性。
2. 学习新知识
1.讲解统计的概念:通过例子和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统计,统计的用
途。
2.讲解简单统计方法:比较个数大小,使用图表等方式。
3. 练习
1.让学生自己统计班级里同学的身高或年龄,然后展示出来。
2.让学生分组,比较不同组的数据大小。
4. 拓展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可以用统计方法解决的问题,激发他们对统计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统计,学会了简单的统计方法,相信大家对统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课后作业
1.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搜集一些数据,尝试用统计方法分析。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PPT课件
1
1
花的颜色有几种? 每种颜色有几盆?
(
)盆 (
)盆 (
)盆 (
)盆
1
先涂色, 再填数。
(
8 )盆 ( 7 )盆 ( 5 )盆 ( 6 )盆
1
(
8 )盆 ( 7 )盆 ( 5 )盆 ( 6 )盆
说一说: 1.( )色的花最多,( )色的花最少。 2.红花比蓝花多( 3 )盆。
100分
√√√√√
90~99分 80~89分
70~79分 70分以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要调查班上的同 学的生日在什么 月份,说说你想 怎样调查?
2
颜色
人数
红色
黄色 蓝色
(人)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9
4 8 6
粉色
你喜欢哪 种颜色? 你喜欢用 哪种方法?
1.喜欢(红 )色的人最多。 2.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粉色的
红色 黄色 蓝色 粉色
多( 2 )人。
图形 个数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一共
5
8
6
19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1 2 3 4 5 6 7 语文 语文 科学 音乐 英语 数学 班会 英语 语文 数学 科学 语文 形体 体锻 语文 语文 英说 数学 电脑 思品 活动 数学 英语 语文 音乐 语文 体育 语文 数学 数学 语文 写字 英语 英语 陶美 陶美 英语 活动 角
统计知识点总结小学
统计知识点总结小学一、统计的基本概念1. 数据:数据是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或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或记录。
它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或事物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或事物。
3. 变量:变量是指总体中某种特征或属性的表现。
根据变量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
4. 统计量:统计量是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总体特征的数值表达,如均值、中位数、方差等。
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调查和观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或者通过观察和实验记录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常见的统计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三、数据的表示和分析1. 频数分布:将数据按照不同取值的频数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频数分布表。
2. 集中趋势的度量: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3. 离散程度的度量:用范围、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4. 直方图和折线图:通过图表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直观地观察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四、概率和统计推断1. 概率的概念:概率是用数字表示一个随机现象结果的可能性大小,它是统计学的重要基础。
2. 抽样和抽样分布:抽样是从总体中选择样本的过程,而抽样分布描述了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规律。
3. 统计推断: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从而得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五、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日常生活中的调查和统计:如对食品消费、网上购物偏好等进行调查统计。
2. 统计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如身高、体重、血压数据的统计分析。
3. 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如销售数据、生产成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统计知识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概率与统计推断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统计知识,可以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水平,为今后更深入的统计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统计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1-6年级统计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
复式统计表,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
三年级上册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年级下册
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横向的和起始值不同的),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
等可能性,中位数
五年级下册
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
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下册
用统计图分析问题时的注意事项(考虑“其他”;绘图单位统一)
意图: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结果。
二
(新)
二上
无内容
无内容
无内容
二下
1、数据收集整理
例1:统计学生中喜欢不同颜色校服的人数,填写在表里。(P2)
意图: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体会数据收集的方法并学会从表中读到信息。
例2:投票决定谁去参加讲故事大赛(画正字的方法)
意图:学会用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整理记录信息并作出实际判断。
1-6年级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总结
年级
册数
单元பைடு நூலகம்
内容解析
备注
一
(新)
一上
无内容
无内容
无内容
一下
3、分类与整理
例1:颜色形状各不相同的气球,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形状分类。(P27)
意图: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的结果。
例2:四个家庭分成两组做游戏,你有哪些分法?(P27)
五下
6、统计
【6.1众数】例1:
意图:理解众数的意义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点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6.2复式折线统计图】例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统计》教案(2)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统计的基本概念2.能够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简单统计任务3.能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对给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复习1.认识数据: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2.数据的组织方式:表格和图表第二部分:教学1.统计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2.统计任务及方法–调查和采样–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统计分析应用–生活中统计分析应用第三部分:实践活动1.小组活动:根据给定的数据完成统计任务,包括调查、描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2.个人活动: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旅游等。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问题解决法3.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1.复习定量数据、定性数据、表格和图表的概念,提问学生表格和图表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2.分组讨论:根据生活实际问题,如家庭开支、假期旅游等,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3.整理数据:将小组调查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和图表,进行统计描述。
4.讲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统计任务及方法,同时引入统计分析应用。
5.小组活动: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统计任务,包括调查、描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6.个人活动:运用统计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旅游等。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生互动验证。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任务及方法。
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数据完成简单的统计任务。
3.学生能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反思1.运用生活实际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学生参与性高,思维活跃。
2.整合统计的各个方面,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需要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可以活跃教学氛围。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基本统计方法第一章概论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
参数(Parameter):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 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 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2。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P75—P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3。
正态分布特征:①X轴上方关于X=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
58σ的面积为99。
00%。
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百分位数法:P2.5-P97.5。
第三章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2。
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
3。
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②通过设计减少S。
4。
t分布特征: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ν,ν越小,t值越分散,t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③当ν逼近∞,逼近,t分布逼近u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计算公式:或。
统计问题知识点总结
统计问题知识点总结统计问题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统计问题是指对一定样本或总体进行观察、测量或记录,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在处理统计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包括概率、抽样、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1. 概率概率是统计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帮助我们预测结果或制定决策。
概率可以通过频率法、古典概率法、主观概率法等方法来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掌握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抽样在统计问题中,我们通常是通过抽样的方法来获取样本数据,然后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
因此,抽样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基本技术。
抽样方法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不同类型,每种抽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所得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并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的一种重要推断方法,它用于检验某一假设是否成立。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假设检验来验证研究假设或者进行决策。
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建立假设、选择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和判断结论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例如单样本检验、双样本检验、方差分析等,并了解它们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4.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多样本比较方法,它用于比较多个样本之间的均值差异。
在统计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均值差异,以验证实验结果或者进行决策。
方差分析的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和判断结论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方差分析方法,例如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等,并了解它们的应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统计》知识点归纳
【知识框架】
统计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2、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纵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1、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分类统计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方法如:(1)小组统计,全班汇总(2)个人进行全班的调查(3)举手或起立进行集体统计。
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条表示同一类事物,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3、尝试利用数据做出简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