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播出的一种以民生为主题的新闻节目,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困境分析1.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如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等,传统电视新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了解新闻,不再需要盯着电视等待新闻的播出,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逐渐下降。
2.内容同质化严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内容同质化严重,大部分节目都聚焦于同一些热点话题,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失去了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3.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很难做到深入解读,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深度解读的需求。
4.受商业影响较大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对于新闻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能会因为赞助商的关系而无法客观地报道一些敏感问题,导致观众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二、对策分析1. 创新节目形式针对传统节目形式受挑战的困境,电视台可以在节目制作上进行创新,引入一些新的元素和形式,如VR技术、互动直播等,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2. 多元化内容策划要解决内容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电视台可以调整节目策划,扩大新闻报道的领域,增加报道内容的多元化,包括教育、医疗、环境、就业、住房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满足观众对于多样化新闻的需求。
为了解决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问题,电视台可以加强对于新闻的深度报道,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解读分析,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和深度,增加观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
4. 提升新闻信誉度为了减少商业影响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电视台应该建立起更加独立和客观的新闻机制,严格把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观众对于新闻的信任度,增加收视率。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摘要】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一直是传播社会关注焦点的重要平台。
本文从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和整合资源等方面提出创新思考。
加强主题设置可以更好地贴合当下社会热点,引起观众共鸣。
在报道形式上可以多元化,通过图文并茂、视频直播等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提升互动体验,让观众参与进来,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
优化内容策划,注重策划和把握新闻价值点,引发更多关注和讨论。
整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新闻制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这些创新思考,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传递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创新思考、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正文、加强主题设置、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互动体验、优化内容策划、整合资源、结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建议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地市级电视台作为地方重要的传媒平台,承担着向公众传递新闻资讯、服务民生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在内容传播和受众互动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进行创新思考,提升节目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求。
在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中,往往以新闻报道为主,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性,容易导致受众的疲劳和流失。
加之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台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和口味。
通过对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创新思考,可以实现节目内容多元化,丰富节目形式,增强互动体验,提高受众参与度,进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仅有助于电视台稳固观众基础,增加收视率,也有利于提升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1.2 研究意义地市级电视台民生类新闻栏目在传播时事新闻的更应关注民生热点、社会民生问题,为广大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在报道民生新闻时,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引起社会关注并提供帮助。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报道技巧:1. 确定新闻焦点:选择一个明确的新闻焦点是报道的第一步。
记者需要准确地把握新闻事件的核心问题,以便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传递信息。
2. 采访民众:民生新闻关乎大众的生活,因此了解民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非常重要。
记者可以通过采访当事人和其他受影响的人来获取关于问题的直接见解,为报道提供真实的视角。
3. 用数据说话:在报道民生新闻时,记者应该通过数据来支持和说明问题。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群体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呈现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发社会的关注和行动。
4. 着重人文关怀:民生新闻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困难,因此在报道中要表达对受众的关怀和同情。
记者可以通过讲述受害者的故事、采访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等方式,给读者更多的情感共鸣。
5. 表达问题的复杂性:民生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有多种原因和解决方法。
记者应该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提供全面的报道,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还要探索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案。
6. 引导公众讨论和行动:民生新闻不仅仅是报道问题,还要引导读者思考和行动。
在报道中,记者可以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鼓励读者参与讨论和行动,从而推动社会变革。
7. 持续关注和跟进:民生问题通常是长期的,不能仅仅报道一次就结束。
记者应该持续关注问题的进展,及时跟进报道,并提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和建议。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报道技巧。
记者应该准确把握新闻焦点,通过采访民众了解真实信息,用数据支持说话,着重人文关怀,表达问题的复杂性,引导公众讨论和行动,并持续关注和跟进报道。
通过这些报道技巧,记者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引起社会关注并提供帮助。
浅谈省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与转型
2‘柚龟第四期传媒研究电观爷i 目趼兜《浅谈省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与转型冶进海1,2(1.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宁夏电视台宁夏银川750000)搐耍:电视民生新闻近些年取得长足发展,也因同质化等问题有了众多诟议,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新闻走栏目集群化、向公共新闻转型及在全媒体时代进行多渠道传播等论点,借此来打破电视民生新闻停滞不前的现状,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转型。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集群化公共新闻公共事务全媒体“民生”一词近年来成为全国上下使用的高频词,就电视媒体而言,几乎所有省市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段推出民生新闻栏目,除开风气之先的(南京零距离>(现为<零距离>)外,笔者统计发现,先后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并获较高知名度的有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第七日>、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等,同时还有诸多冠以“直播”、“零距离”字眼的民生新闻栏目如<直播广州>、<直播杭州>、(西安零距离>、<兰州零距离>等,不下100个。
这些民生新闻栏目,时长短则30分钟,长则达90分钟,内容多以本地老百姓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为主,反映民情、民意、民心,呈现舆论监督,较好地体现了中央提出的新闻“三贴近”原则,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作为大众传播的一部分,电视民生新闻因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不需像电视剧、综艺节目等高投入大制作,收视率“一抓就灵”等特点,而成为电视媒体的主打栏目。
(南京零距离12004年7月统计的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第7日>开播后最高收视率达11.29%,始终在Bn/_7中名列前茅,平均相对占有率为33%。
121收视率增长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大回报,(南京零距离>近两年栏目年广告达到一个多亿,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和安徽台<第一时间)都在七八千万左右,就连市级台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和<我和你说>栏目年广告创收也在四五千万左右。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新闻备受关注。
地方电视台作为主要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承担着向观众传递最新、最真实、最全面的民生新闻责任。
如何策划和运营好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已成为各地电视台关注的核心议题。
本文将从策划层面和运营层面展开讨论,力求为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
一、策划层面1. 定位明确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首先要明确节目的定位。
要根据观众的需求和电视台的传播定位,确定节目的风格、主题和特色。
可以选择突出反映社会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也可以选择讲述普通人的真实故事,突出节目的民生情怀和人文关怀。
通过定位明确,可以更好地为观众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2. 主题独特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主题应该具有独特性。
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切入,创新报道手法和节目形式。
可以推出“走基层、走乡村”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和需要,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基层群众的生活变化和需求。
也可以结合时事热点,选取民生新闻的具体案例做深入跟踪报道,增加节目的新闻价值和吸引力。
3. 内容丰富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
可以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生动展现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状态,扩大报道视角和深度。
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合作,开展调查报道,深入了解社会民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增加节目的深度和思想性。
4. 创新形式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应该创新多样。
可以采用多种报道手法和形式,如纪实报道、专题访谈、专题短片等,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可以通过微视频、微博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将更多真实的声音和画面带给观众;也可以通过互动环节、调查问卷等形式,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5. 观众需求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
可以通过观众调研、意见征集等方式,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和期望,调整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使民生新闻节目更贴近观众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增加节目的受众和影响力。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直是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观众关注度较高的栏目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格局的变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困境分析1. 受众需求下降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观众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逐渐下降。
许多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获取新闻信息,而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降低。
2. 缺乏亮点和创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大多采取传统的报道形式,缺乏足够的亮点和创新,内容同质化严重。
这些节目缺乏吸引观众的特色,难以吸引更多的收视率。
3. 缺乏深度报道和调查受制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往往只能进行表面报道,缺乏深度和调查性报道,难以满足观众对真实、全面信息的需求。
4. 资源投入不足由于电视台的资源有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往往受到一定的制约,导致节目品质无法得到提升,制作水平相对较低。
二、对策分析1. 多样化内容,提升品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增加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深度报道、专题策划等方式提升节目品质,增强吸引力。
节目还应该注重调查性报道,为观众呈现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
2. 创新节目形式,吸引受众新闻节目制作者需要不断改进节目的形式,增加节目的亮点和吸引力。
可以借鉴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的制作手法,使新闻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观众。
3. 注重互联网传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升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
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将节目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
4. 加大资源投入电视台应该增加对民生新闻节目的资源投入,提高制作水平和节目品质。
还需要加强节目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观众对新闻节目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5.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专业素养新闻节目制作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不断引进新的人才和技术,使节目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之一,承担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责任。
在如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着一些创新问题。
以下将从内容选择、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内容选择方面存在创新问题。
由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政治、经济等领域为主,导致民生新闻内容相对较少。
民生新闻报道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
电视台民生新闻应更加注重挖掘和报道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关注基层和普通民众的故事,真实记录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
呈现形式方面也存在创新问题。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多采用直播、访谈等形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事实上,良好的呈现形式能够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沟通力。
可以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深入报道一个民生问题,通过动画的形式解释政策与民众的关系。
在呈现形式上进行创新,将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传播渠道方面也存在创新问题。
虽然电视台作为主要传媒平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的兴起,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电视台民生新闻也应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互动,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以便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
一是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
新闻记者应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敏锐的观察力,增加对民生新闻的关注,深入到基层,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将他们的声音和需求传达给更广大的受众。
二是创新新闻呈现形式。
电视台可以尝试制作更多的纪录片、微电影等形式的民生新闻报道,以多样化的方式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和问题,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三是拓展传媒渠道。
电视台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民生新闻,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等账号,与观众进行互动和反馈,提高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在内容选择、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三个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培养,创新新闻的呈现形式,并积极拓展传播渠道,以更好地服务于观众,传递有关民生的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一直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之一,关注民生问题,传递民众声音。
然而,随着网络传媒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寻找突破。
首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在受众数量上遇到了挑战。
现如今,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更多元化,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相比之下,地方电视台的受众相对较少,尤其是年轻人群体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获取新闻。
这导致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传播范围有限,无法覆盖到更广泛的受众。
其次,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内容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深度。
传统的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通常只报道一些突发事件和基本需求问题,缺乏对民众生活中的细微问题的深入调查和报导。
这样的报道形式容易导致民众对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兴趣逐渐下降。
然而,面对这些困境,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也存在一些突破的可能。
首先,可以加强创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民生新闻内容多元化的传播到更多的平台上,如建立官方网站、推出手机应用等,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这样做可以扩大受众群体,增加民生新闻的传播范围。
其次,地方电视台可以加大记者团队的力量,广泛收集民生新闻的线索,增加对社会的深入调查和报道力度。
通过关注民众的生活细节和痛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报道内容,满足受众的需求,增加其对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和兴趣。
此外,地方电视台可以与其他媒体合作,共同推进民生新闻的报道。
与互联网公司、报纸等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分享新闻资源和报道成果,形成合力将民生问题传递给更多的受众。
综上所述,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加强创新、深化报道内容、加强合作等多种方式,可以突破现有的限制,提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一直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民生问题,传递民众心声,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寻找突破。
地方电视台如何报道好民生新闻
影视 传 媒 ・
大 众 文 艺
地方 电视台如何报道好 民生新闻
邱旭 东 丁 然 ( 承德 广播 电视 台 河 北承德 0 6 7 0 0 0)
民生 新 闻 ,是 各 种 媒 体 经 常采 用 的新 闻表 达 手 段 , 尤 其 是 活动 、 简报 、先 进 人物 事迹 和 重大 成就 、重大 典 型 。而 民生 新 闻 近 年来 ,从 中央 到地 方 都一 直 强调 以民为 本 、吸 纳 民意 、 反映 民 则完 全不 同,它 主要 立 足于 民、取 之于 民、服 务于 民,在 贴近 性 声 , 因此 , 民生 新 闻 已成 为 各 级 电视 台收 视率 较 高 的栏 目,这 也 上 为 其他 新 闻样 式做 出表 率 , 它是 以百 姓 生活 中 的凡人 小 事 为主 从一 个 侧面 反 映 出 了一家 电视 台的 新 闻价 值取 向。 由于 民生 新 闻 要 报 道对 象 ( 当然不 排 除重 大事 件 ) ,报道 的 内容 是群 众 普遍 关 来 自于 百 姓 最 基 层 的 生 活 经 历 , 内容 上报 道 的 是 百姓 的 生存 状 心 、 社会 上普 遍存 在 、 生活 中迫 切 需要 解 决的 问题 ,因此 ,其 题 况 、 生 存 环 境 、 生 存 空 间 、 生存 质 量 ,关 注 的 是 百姓 的柴 米 油 材 的选 择 要具 有 典型 性 、代表 性 、 引导 性 ,这样 才 能取 得 良好 的 盐 、收入 支 出 、求 学 就业 、喜 怒 哀 乐 ,这 时如 果在 报 道形 式 上再 社 会 效果 。如 中央 和 一些 省级 大 台所 开 办 的 民生栏 目,选题 基 本 采 用 先进 的传播 手 段 、第 一 时 间出现 在 事发 现 场 、增 加报 道过 程 上 都 是富 有情 节 、冲 突和 人文 的关怀 , 而故 事化 的叙 事 方 式 以及 中与 当事 人 的互 动 ,这 样 就 自然 而然 的拉近 了与观 众 的距 离 , 自 影 像化 的语 言 运用 ,又是 非常 精致 纯 熟 , 因此 ,栏 目内容深 受 广 然 而 然 的把 观众 带 到事 发 现场 ,从而 可 以更 加 突 出 民生新 闻报 道 大观 众喜 爱 ,收 视率 也一 直居 高不 下 。 中的 平 民视 角 、 民生 内容 、 民本 取 向的新 闻特 性 ,因此 ,经过 精 三 、民生 新 闻更要 注重 时效 性 心 的 策划 、 辛勤 的努 力 和 勇于 吃 苦 的工作 ,民 生新 闻在 任 何一 家 不管 是 常规 报道 还 是突 发 事件 ,无论 是 时政 新 闻还 是社 会 新 闻 ,新 闻性 和 时效 性都 在报 道 中不 变 的原 则 。 由于 民生新 闻现 在 但 一 段 时 间 以来 ,有 些 地 方 电视 台 民 生类 新 闻 的 报 道 中 也 已成 为 百姓 收视 中 的重 点 ,因 此在 遇 到一 些突 发事 件 时 ,就 要求 暴 露 出很 多不 容 忽视 的问题 , 有些 报 道甚 至走 入 了 一个 很大 的 误 记者 必须 要 做 出快速 的反应 ,在 判 断选 题 可 以报道 后 ,在 第一 时 区 ,具 体 的表 现 为两 个 方面 : 一个 是 为 了片面 的追求 收 视率 和所 间赶 到现 场 ,获 取 并记 录真 实鲜 活 的第 一 手资 料 ,并 且在 第一 时 谓 受众 的 口味 ,一味 的追 求 凶 杀 、车祸 、色情 和 婚外 情 等新 闻价 间传 达给 受众 ,同 时再配 以客观 公 正 的评 论 ,这一 突 发事 件 的新 值很 少 的事 件 ,造 成 报道 题 材狭 窄 、单 一 、雷 同, 内容琐 碎 、冗 闻价 值就 真正 地 体现 出来 了。而 由于选 题 正确 ,报 道 出来 的新 闻 杂 ,有 向媚 俗 化 发展 的倾 向; 另一 个是 将 民生 新 闻等 同于市 井新 舆 论 导 向也就 会 适应 社会 的发展 ,适 应 适应 上 级的 要求 。如果 民 闻 ,将 报道 的内容 锁 定在 庸 俗 、煽情 等 低 级 的事件 之 上 ,而 忽略 生 新 闻 中能够 经 常在 第一 时 间 内播发 这样 的独 家新 闻 ,那 么久 而 了其 他 大部 分 受众 的 心理 承 受力 ,偏 离 的新 闻报道 的价值 观念 , 久 之 ,这 档栏 目的收 视率 和观 众 的关 注度 就 会 自然 升 高, 成为 品 没有 承 担起 引 导公 众舆 论 的 责任 ,将 民生新 闻 最重 要 的 “ 人文 关 牌 栏 目,而这 家地 方 电视 台 的 品味也 自然 会 因 为这档 品牌栏 目而 怀 ”弃 之脑 后 。例 如 ,一 些 电视 台报 道 的 民生 新 闻 ,对 百 姓切 身 提升 。 利 益 的 新 闻报道 的不 多 ,甚至 漠 不关 心 ,却 热衷 于 猎 奇和 娱乐 , 四 、深度 挖掘 更 能凸 显 民生 新 闻的 魅力 热 衷 于 一些 家庭 的琐 事 且 喋喋 不休 ,对 凶杀 、车 祸 、色 情 或婚 外 与 央 视 和 省 级 台 相 比, 地 方 电视 台 的 劣势 就是 新 闻 资源 相 情 的报 道 连 篇累 牍 ;把 本土 化 等 同于 通俗 化 和世 俗 化 ,使 民生 新 对较 少 , 时刻 面 临着新 闻源 枯 竭 的 问题 ,突发 事 件少 、报 道 过程 闻失去 了新 闻的本 质和 价值 ,没 能承 载 “ 民生 ”的真 正含 义 。 中选 题必 然 会 重复 ,如 何化 解 这个 矛盾 呢 ?需 要 明 白的一 点 是 : 如 果 不走 出 民生 新 闻报 道 中 的误 区 ,摒 弃那 些庸 俗 低 级事 的 地方 上虽 然 轰轰 烈 烈 的重大 事件 较 少 ,难 以经 常报 道 轰轰 烈 烈 的 报 道件 ,那 么 ,民生 新 闻 的报 道最 终将 走 进 一条 死 胡 同,新 闻 的 重大 新 闻 ,但 时时刻 刻 发生 在 百姓 身边 的 小事 件 中 ,也经 常蕴 含 价 值和 作 用也 就 无从 谈 起 。通过 近 十年 民生 新 闻的报 道 经历 ,笔 着 深 远重 大 的社 会意 义 。如 何深 入 挖掘 这 些小 事件 背 后大 的新 闻 者 认为 :要克 服 民生 新 闻报 道 中存 在 的 问题 ,就 要在 把 握新 闻报 内涵 ,从 小事 件 中看 出大 的 社会 意义 ,做 出颇 有 见 地 的深 度 报 电视 台中都 可 以打造 成 一档 品牌 栏 目。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理论、实践及反思的开题报告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理论、实践及反思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理论、实践及反思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电视作为重要的传媒形式,承载了大量的民生新闻报道。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电视民生新闻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因此,研究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实践及其反思,对于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实践和反思,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架构分析。
阐述电视民生新闻的相关理论,剖析理论发展的历程及其变化趋势,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与社会功能。
2.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探究。
分析电视媒体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经验和实践,重点考察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范畴、形式和特点,分析其传播方式和影响以及未来发展之路。
3.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与展望。
基于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当前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反思,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展望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的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案例的梳理分析,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实践及其反思进行深入探究。
四、预期研究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
一、全面剖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明确其新闻价值与社会功能。
二、深入分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传播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并探讨其未来在传媒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提出改进和完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可行性建议,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探析——以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创新为例
紧目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传媒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研究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探析——以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创新为例郭健(龙岩电视台新闻部福建龙岩364000)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的第三次革命。
面对新一轮的革命,全国电视台都在做着改版和扩版,抢占新的制高点,吸引观众的眼球。
作为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百姓视点》,需要在策划中抢占先机、节目中贴近地气、内容上丰富多彩、以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节目去引发观众的观看需求,获得观众的认同,提高收视率。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地气优势地方特色“民生”作为一个名词,多次出现在各类政府报告中。
关注民生也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龙岩电视台<百姓视点>栏目从1998年创建以来,就坚持走社会新闻的路子,它也是龙岩电视台一档老牌的民生社会类新闻栏目。
节目定位为“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民生脉搏”,被龙岩人民称为“龙岩的焦点访谈”,获得了较高的收视效果和社会美誉度。
随着“民生新闻”浪潮的涌动,<百姓视点>栏目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民生新闻”的栏目大战中抢占先机?如何在众多电视节目中拥有固定的观众收视群体呢?一、观众需求变化促进节目改革。
地方电视台有着自身的特色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视信息传播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收听信息,更注重的是电视节目是否贴近自己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生活知识和生活指导,随着网络世界的普及,人们也越发地愿意体现自我和互动传播,这也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
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的开题报告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方电视台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传媒角色,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形象宣传和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更是社会关注热点事件和民生问题的集中展现。
然而,随着网络媒体和综合新闻平台的崛起,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和收视率逐渐下降,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作为江西省重要的地方电视台,其民生新闻报道一直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江西省内地方电视台的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的冲击,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民生新闻报道上面临着发展深入、报道更具针对性、引导更加实效等方面的艰难问题。
此外,该频道营销模式、用户粘性和内容创新等方面亟需创新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希望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突破这些难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对地方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发展困境和突破进行深入探讨,旨在:1.分析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何适应新时代需求,提高报道质量和观众体验;2.探讨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营销模式和用户粘性方面的问题,如何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3.深入挖掘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内容创新方面的潜力和做法,如何提高内容的创新性和吸引力,加强内容版权保护;4.进一步完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规范,分析舆论引导的作用和限制,探讨地方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的案例分析,为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指明方向,推动民生新闻报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民生新闻报道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台在播出中重要的一个栏目,它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会问题、传递政府政策,是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衰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对策来应对挑战。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1. 受众转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获取新闻,这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
2. 内容同质化:由于节目制作成本高昂,电视台倾向于选择容易生产的新闻内容,导致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呈现出内容同质化的现象,缺乏新意和深度,缺乏吸引力,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3. 观众参与度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一般是单向传播模式,观众很难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
而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更趋向于互动和参与,观众希望能够和新闻媒体互动,发表意见,提出问题,但这对于传统电视新闻来说是一个挑战。
4.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电视收视率的下降,一些企业对电视广告投放的兴趣也在下降,这导致了电视台的广告收益下滑,民生新闻节目的资金来源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 提升内容品质:面临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容品质,让自己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比如加大调查报道的力度,增加深度和艺术性。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树立自己的观众群。
2. 多元化播出形式:如今的观众更加注重体验感受,希望通过多元的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如网络直播、手机APP、社交媒体等,让更多的观众参与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
3. 强化社会责任感:电视台作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响应。
这样不仅能够展现电视台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受到更多社会的认可。
4. 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可以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共同开发新闻产品,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内容传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是反映地方百姓生活、关注民生热点的重要栏目之一。
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民生新闻节目是其舆论服务的重要窗口,更是体现其办台宗旨的重要平台。
制作一份关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方案,对于提高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提升其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策划方案1. 定位明确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定位应该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关注百姓生活实际,把握百姓的脉动和呼声。
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应该更多地聚焦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活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境等,同时也要注重对当地社会事件的报道,把社会事件与民生问题相结合,使节目内容既有新闻价值,又有人文关怀。
2. 栏目设置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栏目设置应该尽可能丰富多样,既体现舆论监督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
可以设置“民声热线”、“解决难题”、“问政直通车”等栏目,让观众参与畅所欲言,促进民主监督。
还可以设置“一周民生热点”、“市民故事”等板块,通过真实生动的个人故事来展现民生问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3. 制作内容制作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时,应该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把报道的深度做足,让问题的本质更清晰,更有说服力;同时也要注重广度,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群体,力求做到全面、立体的呈现。
要注重对人物的塑造,通过丰富的画面、情感表达和人物解读,使节目内容更有感染力和感人性。
4. 宣传推广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样重要,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包括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宣传推广。
还可以通过与社区、学校等机构合作,以及举办公益活动、调查报导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
二、运营方案1. 人员配置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运营需要精心的人员配置,首先要保证拥有一支富有责任心和创新力的专业制作团队,他们应该具有社会敏感度和责任感,能够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深度报道。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民生新闻是指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和利益的新闻,它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工作、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
民生新闻的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记者而言,如何准确、客观、深入地报道民生新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1. 立足基层,贴近民生民生新闻的报道首先要立足基层,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记者要深入社区、农村、城乡,深入到最基层的单位和机构,了解人们的日常所思所想所盼。
有一次某地水质受到污染,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记者不仅关注了污染源的情况,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听取他们的诉求和期望,最终报道出了一篇关于改善水质问题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取行动。
这样的报道触及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2. 深入调查,全面采访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记者需要深入调查,全面采访。
在报道某个民生问题时,不能只听一方面之词,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受影响的群众等,形成全面客观的报道。
在某地突发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记者要深入去了解食品加工流程、监管部门的责任、受害者的情况等,不能只片面报道受害者的遭遇,也要报道事件的全貌和背后的原因。
这样的报道有利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3. 讲述故事,感染读者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要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记者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某地农村因为交通不便,学校的孩子上学十分困难,某位孩子的奋斗和家长的付出,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记者可以通过深入采访和拍摄,将这个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进而唤起社会关注和关爱。
4. 深度剖析,引发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民生问题,记者要善于进行深度剖析,引发人们的思考。
某地医疗资源紧缺,导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记者可以通过深度调查、采访专家,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困难之处,引发人们对医疗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在传播对地方民生关切、服务社会大众、促进地方事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显得尤为重要,其影响着电视台的舆论引导、社会影响力和广告营收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进行详细探讨。
一、节目策划1. 确定受众定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主要是本地居民和关心本地事务的人群,因此在策划节目时需明确受众定位,了解受众的年龄段、职业和兴趣爱好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节目内容和形式。
2. 主题策划在确定目标受众后,需要针对当地的社会热点、民生事件和公共关切等方面进行主题策划。
可以从政府政策、社会民生、城乡建设、环保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入手,将节目划分为不同的主题板块,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3. 内容策划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具体的内容策划。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政府官员等进行深度访谈,加强节目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同时也可以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报道,让受众更直观地感受到民生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4. 形式策划在内容策划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节目的形式,包括节目的时长、形式(如脱口秀、采访、报道等)、风格(幽默风趣、严肃犀利等)、搭配的音视频效果等。
形式策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口碑。
二、节目运营1. 策划执行在制定好节目策划方案后,需要组建专业团队进行策划执行。
团队成员包括编导、主持人、编辑、摄像师、制作人等。
他们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工作经验,为民生新闻节目的运营提供良好的团队保障。
2. 节目制作节目制作是民生新闻节目运营的核心环节。
需要从选题、采访、编撰、拍摄、剪辑等环节中严格把控,确保节目的质量和时效性。
另外需要注重节目的可视化呈现,增加受众的视觉冲击力。
3.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节目运营的重要环节。
可通过宣传片、海报、社交媒体、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节目推送给受众。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民生新闻是指关于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安全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新闻。
这类新闻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交通、住房、养老、就业等方方面面。
民生新闻的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能够更好地报道民生新闻,让社会公众更加关注和重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且需要技巧的工作。
一、语言贴近生活,关注读者兴趣报道民生新闻需要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以便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关注。
应该注重选题,选择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如家庭教育、儿童健康、环境保护等,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关注。
二、深入调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民生新闻通常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些热点事件,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调查,充分了解事实真相,不偏不倚地报道新闻,提高新闻的可信度。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采访,才能使报道更加客观和真实。
三、突出问题导向,引发社会关注在报道民生新闻时,应当突出问题的导向,引发社会关注和思考。
并且,不仅仅要关注问题的存在,更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从而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
四、尊重个人隐私,保护受访者权益在采访报道民生新闻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尊重个人隐私,并保护受访者的权益。
在报道过程中,注意保护受访者的姓名、个人信息等隐私,在涉及到个人利益的问题时,需要得到受访者的谅解和同意,不得擅自公开个人隐私。
五、深度剖析,启发读者思考对于一些民生新闻事件,新闻工作者应该对事件的原因、影响及未来走向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专题、评论等形式,启发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生新闻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六、多元化报道形式,提高报道的吸引力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外,还可以采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可阅读性。
通过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现民生新闻事件的全貌,吸引更多读者关注。
七、关注群体特殊需求,为民生服务在报道民生新闻时,需要关注一些特殊群体的需求,如残疾人、留守儿童、老年人等,为他们发声、倡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民生服务,同时也能够引起社会对这些群体的更多关注和关怀。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民生新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在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主持风格过于呆板、独角戏现象严重、信息量过大等,因此需要制定对策来提高主持质量。
首先,针对主持风格过于呆板的问题,主持人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在播报新闻时,主持人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个人的情感和态度,让观众感到亲切。
此外,主持人还应该注重与嘉宾、专家的互动,既要做到主持自己,也要给嘉宾、专家展示空间,引导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不少民生新闻节目主持存在独角戏现象严重的问题,主持人应该避免过于强调自我价值,而要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制定节目方案时,主持人应该与制作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确定节目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也需要认真倾听嘉宾、专家、听众的意见和建议,善于汇聚各方智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
最后,对于信息量过大的问题,主持人需要掌握好度,即使有很多信息可以表达,也要尽可能的简短明了,凝练言辞,不要让信息压倒主题。
同时,主持人还应该注意节拍的把握,设计合理的指向性问题,引导观众关注重点,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民生问题。
综上所述,主持人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所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需要主持人积极适应和调整。
必须注重语言的表达,做到更好的互动性;避免独角戏现象的出现,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好信息量,做到简短明了的表达。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良好主持。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以观众日常生活为主题,面向广大观众群体,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一种新闻节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定位清晰,重视群众需求。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定位上要明确与凸显其面向的人群,即强调以了解观众需求并能够满足其需求为重点。
在内容安排和报道形式上更注重真实灵活,反映人民群众最真实生活状态。
二、深度报道,呈现实效。
以往出现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的新闻内容常常是深入生活,观察问题,反响热点,这些报道方法是新闻报道中的精髓。
针对人民群众的诉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着重在深度报道上给予关注。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报道,才能够让新闻报道产生真正的社会效应,让人民群众有所感知和改善。
三、人情味,有温度。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传达情感、表达关怀的新闻形态。
只有把人情味和生活温度加进去,让新闻报道和观众的互动更加融洽,态度更加亲近,才能打动观众的心。
同时也将更好切合当前传播理念,资讯化、温情化、服务化。
四、多元化,形式多样。
电视产业的发展,也催生出了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新奇的电视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要抓住时代脉搏,不断研发新的一元化内容,多元化的形式,面向不同观众进行细分,才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在深度上、形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不断突破传统束缚,重视人性和市场,注重观众需求和节目呈现的特色,提高节目的反映性,增强节目的丰富性,以此来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满足社会新闻媒体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
地市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引言民生新闻在近些年受到巨大关注。
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市台,均在某个指定时段播报民生新闻,而且收视效果较为理想。
之所以民生新闻会受到欢迎,主要是由于其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针对地市台,由于受限于频道资源、地域、人力等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及报道深度。
一、简析民生新闻传播范式(一)报道立场平民化传统电视新闻或者是党报党刊,一般会过度关注从上到下的指导性,对于广大受众全体将其视为需要教育的对象,往往是“高高在上”,在一定程度上和群众相脱离[1]。
民生新闻报道立场的平民化,即和百姓生活相贴近,基于百姓立场重视民生问题,采取的“平视”并非以“俯视”视线看待百姓,将目光更多地汇聚在弱势群体与平民百姓,从而反映出百姓们的真实生存状态。
对此,平民视角则是让新闻工作者放下以往“居高临下”的态度,新闻传播过程由传者中心向着受众中心转变,新闻记者会站在民众视角审视新闻题材。
(二)题材选择民生化民生新闻的焦点是平民百姓的生计、生活、生存以及生命。
从这一角度来讲“民生新闻”在选择题材时较为广泛,刨除日常社会新闻,还有涵盖直接和地方百姓有关的政策服务资讯、存在社教、时政新闻的交叉,一些经济与消费信息等。
从民生新闻内容分析,其是针对最新的关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计来源、生存状态以及其有关心态的事实报道。
由此可见,民生新闻的选择题材内容已突破传统新闻学理论以及题材内容展开分类的方式,而是将“民生”概念作为核心重新聚合及整合题材内容,从而出现题材内容的新范畴。
(三)报道方式民众化关于“民众话语”的含义主要分为两层:首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民生内容,例如采取一些和百姓接受能力和心理相符合的“软性”表达,尤其在民生新闻中,许多主持人以“说新闻”模式播报,这会让观众形成一种“拉家常”的亲密感以及收视愉悦感。
其次在新闻报道中让民众真正发声,表达个人对于民生问题的观点及看法,加之短信平台、电话热线等多样化交流形式,直接让媒体变成民众讲述公共事务的一个公共领域,有利于将传媒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本科毕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二O一二年五月湖北民族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所在学院:时间:注: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和答辩评分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40%、60%。
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其与百分制的对应关系为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学术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隐喻应用》,系本人在指导教师戴蔚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过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声明人签名:2012年5 月2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 (2)(一)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 (2)(二)过于推崇本土化和市井化,忽略非本地和高层次观众群 (4)(三)节目流于世俗,娱乐化倾向明显 (4)二,我国地方电视民生新闻改进策略 (4)(一)提高品质,关注民生 (6)1 不偏离正确导向,避免娱乐化 (6)2 注重思想深度,坚持创新发展 (8)(二)树立品牌,突出特色 (10)1 打造具有特色的金牌主持人 (11)2 要有创新意识,品牌意识 (8)3 打造品牌走市场化规模发展之路 (8)(三)各方监督,资源共享 (8)1 加强舆论监督,倾听民众心声 (8)2 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参考文献………………………………………………………………………13致谢…………………………………………………………………………14中文摘要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柴米油盐、吃穿住行,甚至一日冷暖,无不是民生。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就被越来越作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地方电视台。
正因为民生新闻的覆盖率越来越高,诸多业内期刊杂志对其的讨论就从未消减过,例如齐鲁电视台标志性栏目《拉呱》开播至今六年半的时间正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以往新闻播报形式的鲜明特色广受关注业界和市民关注,但时至今日这些"特色"是推进其提升的动力还是束缚其发展的障碍,换言之,怎样运用"特色"趋利避害,使民生新闻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此文拟在借鉴一些学者的观点和论述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力图明辨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生存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提出自己对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对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选取的看法.关键词: 民生新闻特色本土化平民化视角AbstractPeople's livelihood is no small matter, leaves total customs. Fuel,food, and even a warm, all without exception is the people's livelihood.S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V new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local TV stations. Because of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coverage is more and more high, many industry journals on the discussion never subtractive, for example,QiLu TV column" iconic”” the launch date for six and a half years becaus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news form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popular concern about the industry and public concern, but tod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t force or bound obstacles to their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how to use the" features" draw on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so that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to maintain long-term vit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raw on the views of some scholars and discussed on the basis, through their own analysis and study, trying to tell the local television news programs exist problems in the status quo, and try to make my own thinking and to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ews on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reports of the civilian perspective of view selection.Key Words: people s livelihood news; Characteristic; localization; Civilians; Angle of view引言近几年,民生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
这充分体现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描绘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
同样,电视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也已构成了电视新闻传播层面的一道冲击波,被誉为中国电视传播层面的第三次革命。
任何一种节目形态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但是作为某一档栏目是否能较长久地拥有受众以及能否在发展中不断提升,优化则关乎该栏目的命运,相似题材的栏目是在泛滥中走向落寞还是在精品中走向辉煌则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节目形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民生新闻节目在生存和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解决问题有怎样的思路等相关问题。
研究背景自 2005 年,齐鲁电视台新闻节目《拉呱》与山东观众正式见面,节目以山东方言为主要语言,实现新闻、文艺一体化,由()作为主持人,还有一个搭词儿(通过打断或插入一些话语,而将本一话题和下一话题连接起来)。
除了,播报身边事,又新添和事佬(让百姓当一回调解员)、么也懂(教大家小窍门)、雷翻天(主持人、张帆表演的小笑话)等新栏目板块。
节目从当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地方电视台开设多个频道,一个频道多档栏目都是民生新闻的现象日趋严重,在民生新闻节目看似繁荣发展,一派生机的背后,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使得近些年来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文中笔者通过各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对比,选取典型事例,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和思考浅述对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的一些观点。
正文“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匾。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在中国,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就是把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充分反映民众生活,关注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难,表达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
民生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以笔者的看法,民生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种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民生精神与社会新闻结合的产物,是公众所关注的,并与其日常生活和生计相关信息的新闻报道,体现了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说《拉呱》是新闻节目,倒不如说它是生活艺术片,是小说、、电影、电视剧、小品、相声……它不是空乏的新闻,也不是枯燥的报道,它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反映生活,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愿望与要求。
节目是人民的代言人,也是抑恶扬善,弘扬正气,扶危济困,排忧解难的场所,是普通人说话的地方。
节目贴近现实,,关心帮主百姓。
节目生动活泼,真实自然,朴素亲切,温馨感人,难怪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获得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观众收看“拉呱”,主要是收看节目内容。
主持人小么哥与搭词之间的游戏应该轻于节目内容,不要淹没节目内容,不要使人觉得对节目的播出是一种干扰,节目内容是主,主持形式是宾,不能喧宾夺主。
同时要避免主持形式的公式化。
例如,节目开始总是这样的:小么哥一开口,搭词的就出言拦截,于是二人一番斗口,引出节目内容,这种形式不是不可用,但不可期期节目都是这样。
任何一种方式哪怕它再生动,重复久了也难免叫人厌烦。
要想表达手法的生动活泼,还是得有创新意识一。
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现存问题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曾红极一时,他们新鲜的视角和新颖的思路让大众眼前一亮,同时这些节目往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在一段时间内颇受大家的喜爱。
但是现在,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走向没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后果呢?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即对当前不同节目的对比以及同一档节目时间上的对比,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盲目克隆,同质化竞争严重传播的同质化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上大量信息产品风格接近,形式相仿,内容雷同。
大量媒体拥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时段和区域内争相开发民生新闻资源,必然会使竞争恶化,导致传媒市场的混乱。
具体表现一是地方台各频道之间同题材竞争激烈,一方面造成新闻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调(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同一时段内争夺受众,分摊广告) ;二是同一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题材狭窄且重复较多,容易使受众产生模式化影响,弱化了观众的收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