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等部首构成的系统(一)f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年第9期起新开专题“系统学部首”系列。这是第一篇。

系统学部首

——“又”等部首构成的系统(一)

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文伟

我们知道,教学汉字,如果掌握了某部首的形音义,就比较容易掌握与该部首有关的字。比如掌握了“艹”部首,就容易理解有草字头的字与草本植物有关;掌握了“木”字,不但知道带有“木”旁的字与木本植物、木材等义有关,而且知道“木”还在“沐”字作声符。这就是汉字学揭示的“举一形而统众形”之学习功效。以此推论,如果掌握了国家颁布的现代汉字201个部首,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绝大多数的汉字(有极少数汉字的构形原理不明,归部比较勉强),减少对许多单字的死记硬背、机械摹写之苦,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怎样比较容易地掌握这些部首呢?汉字学给我们揭示出:汉字是个大系统,内部有着联系严密很多分系统,即使201个部首,也存在着“举一形而统众形”的构字现象,形成为数个部首系统。我们掌握了某个关键部首,就容易掌握与之形音义相关的一批部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解析以“又”为关键的部首系统,该系统的十几个部首都与“又”的形义有关,其中楷体字形关系显明(都有“又”)的有“攴(攵)、殳、支、鼓、皮”等部首;字形关系不显明的有“彐()、聿、隶、寸、勹、父、廾、鬥”以及“爪、手”等部首。

一、部首“又”的形音义

又,象形字,甲骨文写作“”,金文写作“”小篆写作“”,像右手形,用大指、食指、中指(这三指用得最多)代表五指,向下伸展的一笔是手

臂。古隶书写作“”,楷书写作“又”。本义是右手,故音yòu。与之相对

的是左手,甲骨文写作“”,像左手形。虽然这两义后来分别写作了“右”“左”,

“又”又假借作了虚词,但是“又”表示手、手的动作等义却保留在所构字中。比如“叉”,小篆写作“”,短横是指事符号,表示在“又”的手指间加进另一根手指,本义是手指交错,引申为有分杈的器具,如“鱼叉”,“钢叉”。再如“取”,从耳从又 (手),是古人捕获野兽或战俘后割取左耳的计功方法的反映。本义是割取左耳,引申为用手拿,如“取书”,“领取”。

“又”演变到楷书有“、ㄡ、彐、”等形,如“友、啜、丑、彗、秉、

兼”。“又()”在“右、有”等字中作意符兼声符。

学习“又”部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甲骨文无“手”字,“手”形相对复杂,故产生于金文。二是“又”在有些简体字中作繁难偏旁的简化符号,与“又”的音义无关,如“圣(聖)、对(對)、权(權)、鸡(鷄)、难(難)、轰(轟)”,这种在构字中已不起表义表声的作用的字符,汉字学称作“记号”。

二、与“又”构形关系显明的部首

这一组的几个部首形都是“又”加其他偏旁所构成的合体部首,都表示手的动作。

1.攴(攵),音pū,会意字,甲骨文写作“、、”等形,像又(手)持棍、槌或带杈棍形,表示击打。是“撲”(扑)的初文。应用演变到小篆写作“”,确定为又(手)持带杈棍形,杈棍写作“”。古隶书偏旁多写作“”,

即“攵”,习惯称为“反文旁”,其实与“文”义无关。“攴(攵)”现只作右偏旁,表示击打、拍打、操作、劳动等义,如“敲、攻、放、牧、收、败、政、效、敌、敢”。例释:“教”从孝从攵,会意为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旧教育观念的反映;孝兼表声。“故”从古(过去)从攵(持械操作),会意为前人所做的事情;古兼表声。

《说文》认为“攴”是形声字,从又,卜声,看甲骨文,不确。

2.殳,音shū,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像又(手)持竹、木

制成的八棱无刃长柄兵器之形。金文写作“”,上部的兵器形文字化。小篆写作“”,古隶书写作“”。本义是手执兵器。引申为古代兵器名,如“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经·卫风·伯兮》)。“殳”现在主要用作偏旁,作意符表示手持武器或工具用力击、杀、敲等义,如“投、役、殴、毁、殺(杀)、般、殿、磬”。例释:“殴”,从殳,区(ōu)声,本义是用捶杖击打物,引申泛指击打,打人,如“殴打”,“斗殴”。“投”从手从殳(此指兵器),会意为以又(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是抛掷,如“投弹”,“投篮”。“殳”在“股”字中作声符。

教学“殳”有2点要注意:

(1)有些老师教学称“殳”为“几又旁”,是不对的,“殳”的上部不是“几”,第二笔无钩。仔细观察甲骨文到古隶书的演变,就可以理解“殳”上部字符无钩的原因。

(2)“殳”与“”形近,学生易混,教师最好能给学生解析“叚”(音jiǎ)

的形音义关系。“叚”的甲骨文写作“”,左上旁是山崖形,两短横表示山石;

右旁上下两个“又”(手)相叠,会意为两手凭借山石攀援向上。楷书“”,上部是“彐”(又)省略了中间一横。“叚”的本义就是假借。后来“叚”专作偏旁,本义便造“假”(加意符“亻”)字表示。“叚”虽由左右两偏旁构成,却

是固定的一个整体,书写“”时右旁一定是“”,而不是“殳”。学生明白了“叚”的理据,写错的可能性应该会大大降低的。

3.支,音zhī,会意字,甲骨文写作“”,像又(手)持(树枝)形。小篆写作“”,改为手持半根竹枝。古隶书写作“”。本义是树木、竹子的枝条。此义后分化写作“枝”。引申指人或动物的肢体,此义后分化写作“肢”。由“枝条”又引申为分支,支出,支持,支付,干支等义。用作量词,多指分支或条状的事物,如“一支曲子”,“一支钢笔”。

“支”在构字中,作意符表示手持棍儿敲打之意,如“鼓”。作意符兼声符,表示枝条、分支等义,如“枝、肢、歧、翅”。例释:“歧”,从止(脚,此表走路)从支(分支),表示岔路,如“歧途”;支兼表声。“翅”,从支(飞行物的肢体)从羽,表示鸟或昆虫的飞行器官,即翅膀;支兼表声。“支”也作声符,如“吱、技”。

4.鼓,音ɡǔ,会意字。左旁“壴”(音zhù),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均像竖起的鼓形,上部是装饰物,下部是鼓架,中间是鼓面,是“鼓”

的初文。与“支”合体,会意为手持鼓槌击鼓,动词,如“一鼓作气”,“更鼓”。古代作战,以鼓为号令来振声气,故引申为激发,使振作,如“鼓舞”,“鼓起勇气”。由“敲鼓”又引申泛指敲击、拍弹,如“胶柱鼓瑟”,“鼓掌”。用作名词,指某些打击乐器,如“腰鼓”,“手鼓”;也指战鼓,如“鼓角齐鸣”。由“鼓”又引申指鼓样之物,如“石鼓”。又引申为高起,凸出、膨胀,如“鼓包”,“鼓起腮帮”,“提包装得鼓鼓的”。

“鼓”在构字中,作意符表示鼓、凸起等义,如“鼙”(音pí,古代军队用的一种小鼓)。作意符兼声符,如“臌”。也作声符,如“瞽”。

5.皮,会意字,金文写作“”,是悬挂的兽形(上部是兽头,一竖是

兽身兽尾),右边的是被揭起的皮,右下是又(手),合起来像一只手在剥

兽皮之形。后经小篆“”到古隶书“、”的应用演变,除了“又”形

始终保留着,兽体兽皮都文字化了。本义是用手剥取兽皮。引申指动物的皮肤和植物的表层组织,如“羊皮”,“树皮”,“果皮”。由“剥取兽皮”又引申指加工过的兽皮,如“皮革”。因皮有韧性,故又引申指有韧性的橡胶制成品,如“皮球”,“皮筋”。

“皮”虽有“又”形,经引申后主要表示皮肤,在构字中作意符也是表示皮肤,如“皱”。作意符兼声符也表示皮,如“披、坡、被”。“皮”在有些字中作声符,如“彼、疲、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