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仪器笔记
核医学仪器笔记
绪论核医学的物理学基础知识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核医学仪器的质量控制核的衰变及其方式一、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衰变2、母核和子核3、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同位素4、核衰变的自发性二、核的衰变形式1、β-衰变2、(β-γ)衰变3、同质异能衰变与内转换4、电子俘获5、β+衰变6、α衰变和核裂变γ照相机一、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1、基本工作过程;2、准直器;3、晶体4、光导和光电倍增管、5、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6、成像装置二、γ照相机的性能指标(熟悉)1、固有性能;2、系统性能三、质控(熟悉)四、软件系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一、绪论二、SPECT的成像原理三、投影采样四、重建算法五、校正原理和质量控制六、单探头SPECT系统—— SPECT质量控制及校正七、衰减和散射校正八、软件和定量分析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定量分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原理应用及进展引言基本工作原理与过程临床应用国外PET研究发展现状国内外市场概况国内PET研究发展现状1.简述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和特点。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利用脏器和病变组织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通过仪器来显示出脏器或病变组织影像的诊断方法。
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正常脏器有选择性浓聚放射性药物的能力,而病变组织浓聚能力缺乏或减弱,在显像图上呈现为放射性缺损区或"冷"区,称为阴性显像。
另一种是病变组织有选择性浓聚放射性药物的能力,而正常的脏器摄取能力缺乏或较差,在显像图上呈现为放射性浓聚区或"热区",称为阳性显像。
显像在方式上又分为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两种。
静态显像,即在注入放射性药物后一定时间显示放射性药物在脏器或病变组织内的分布,主要用于检查器质性病变,特别是占位性病变(图1-1);动态显像即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显像,以动态观察放射性药物在脏器和病变组织内的分布,所得结果不仅可反映病变的部位,而且能反映病变部位的功能状态。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
核医学整理核医学显像核医学的PET、SPECT显像侧重于显示功能、血流、代谢、受体、配体等的改变,能早期为临床、科研提供有用的信息。
1.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如SPECT)对选择性聚集在或流经特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发射出的具一定穿透力的射线进行探测后以一定的方式在体外成像,借以判断脏器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代谢及其功能变化,从而对疾病实现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目的。
2.基本条件:用于示踪的放射性核素能够在靶组织或器官中与邻近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分布的差异。
3.用于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显像剂在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显像的主要机制4.诊断和治疗用(含正电子)体内放射性药品浓集原理1)合成代谢2)细胞吞噬3)循环通路:血管、蛛网膜下腔或消化道,暂时性嵌顿。
4)选择性浓聚5)选择性排泄6)通透弥散7)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被动扩散9)生物转化10)特异性结合11)竞争性结合12)途径和容积指示5.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探头、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甄别器、定标电路、数字显示器常用显像仪器:γ照相机、SPECT、PET等。
二、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和示踪剂)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品。
γ射线能量为:141KeV三、SPECT显像方法:1.每例检查均需使用显像剂2.给药方式:iv,po,吸入,灌肠,皮下注射等3.仪器:SPECT4.给药后等待检查时间:即刻,20--30min, 1h, 2--3h5.每次机器检查时间:1—20min6.检查次数:1—10次(一)显像的方式和种类1、静态显像:当显像剂在脏器内和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可采集足够的放射性计数用以成像,影像清晰可靠,可详细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脏器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计算出一些定量参数, 如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参数影像或称功能影像).2、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即电影显示;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个感兴趣区域内的放射性计数,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
核医学-第一篇 基础篇 第二章 核医学仪器
其作用是有效地把光传递给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以减少全反射。 其作用是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 一般紧跟在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对信号进行跟踪放大。
5. 后续电子学线路 用于对探测器输出电脉冲信号进一步分析处理,包括主放大器、脉冲高度
分析器等单元。
6. 显示记录装置 主要有定标器、计数率仪、显像仪器等。
核医学仪器的分类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核医学仪器可分为显像仪器(包括γ相机、SPECT、PET等)、脏器功 能测量仪器、放射性计数测量仪器,以及放射性药物合成与分装仪器等。
第一节
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核医学(第9版)
一、放射性探测的基本原理
放射性探测是用探测仪器把射线能量转换成可记录和定量的光能、电能等,通过一定的电 子学线路分析计算,表示为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能量、分布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射线 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下面以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最常用的固体闪烁计数器为例,简要介绍放射性探测仪器 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核医学(第9版)
二、放射性探测仪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固体闪烁计数器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 晶体 其作用是将射线的辐射能转变为光能,最常用的晶体是碘化钠晶体。
2. 光学耦合剂 3. 光电倍增管 4. 前置放大器
核医学(第9版)
一、γ相机的基本结构
探头
− 准直器(collimator) − 闪烁晶体 − 光电倍增管(PMT)
电子学线路
− 定位电路和能量电路
显示记录装置 显像床
核医学(第9版)
一、γ相机的基本结构
1. 准直器(collimator)
准直器是安置于晶体前方、由铅 或铅钨合金制成的一种特殊装置,有 若干个小孔贯穿其中,称为准直孔。 准直器的作用是只允许与准直孔角度 相同的射线到达晶体并被探测,其他 方向的射线则被吸收或阻挡。
核医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一、名词解释。
1.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核素: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并处于同一能级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3.全身骨显像:是指给患者注射显像剂一定时间后,利用核医学显像设备(如γ相机,SPECT)的探测器沿患者体表做匀速运动,从头至足(或从足至头)依次采集全身各部位的显像剂分布信息,组成一幅完整的前位和后位的全身骨骼系统影像4.超级骨显像:是显像剂异常浓聚的特殊表现,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对称性异常浓聚,或广泛多发异常浓聚,软组织分布很少,骨骼影像异常清晰,肾和膀胱影像常缺失。
常见于以成骨为主的恶性肿瘤广泛性骨转移,甲旁亢等患者。
5.代谢性骨病:是指一组以骨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肾性骨营养不良综合症,畸形性骨炎等。
通常弥漫性累及全身骨骼,并伴有血清甲状腺旁激素的升高以及骨转换率的增高。
6.甲状腺静态显像:口服放射性碘后,通过观察甲状腺部位放射性分布,可判别甲状腺病变,即甲状腺静态显像。
7.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药品。
8.放射性核素纯度:放射性核素纯度是指放射性药品中所要求的放射性核素其活度占样品放射性总活度的百分比。
9.肾图:静脉注射由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再被重吸收的放射性示踪剂,在体外应用肾图仪连续记录双肾的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以反应双肾血流灌注、肾实质功能及尿液排泄的的生理过程,称为肾图10.小肾图:双侧对比,一侧肾图正常,而另一侧肾图幅度明显减低,峰值差>30%,但曲线形态保持正常,多见于一侧肾动脉狭窄或先天性一侧肾脏发育不良。
11.有效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因生物代谢与物理衰变共同作用而致在生物体内放射性活性降低到一半所需的时间。
12放射性活度:用来描述放射性物质衰变强弱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核医学总结
一、平时笔记:第一章、核射线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核素(P4)2.四种核衰变方式(P6-7)3.物理半衰期(P10)必考点4.放射性活度、比活度(P10)第二章、放射性测量1.实验室测量X、β射线最常用的是NaI(I131、I125)(P20 )2.道宽、微分测量、积分测量(P23)3.cpm与dpm(P28)4.漏计、液体闪烁测量(P29)5.平均测量、非平均测量(P31-32)6.淬灭(P37-39)必考点7.统计涨落按照泊松分布特点(P46-47)第三章、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与放射防护1.什么情条件下选择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比稀动能;吸收剂量的单位(P52-53)2.随机效应与确定性效应(P60)3.影响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P57-59)4.放射性废物特点及治理途径、放射危险标志物(P69-70)第四章、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1.放射性浓度、放射化学纯度、放射性比活度(P72)2.I125适合做示踪实验的原因(P82)3.碘标记的前提、部位、原理(P83)4.几种碘化反应的优缺点比较及影响标记的因素(P84-85)5.什么情况下标记化合物要进行鉴定及纯化(P90)6.标记率、纸层析(P90)7.放射性比活度的测定(P95)8.辐射自分解的方式及控制方法(P97-98)选择题第六章、放射性核素示踪1.放射性核素示踪的特点(P128)2.放射性核素示踪实验注意问题(P130-131)3.直接稀释法(P134)4.参入实验(P137)可能考实验设计5.物质吸收、分布及排泄示踪研究(P142)可能考实验设计第七章、放射自显影术(ARG)1.放射自显影的主要类型、基本方法(P170-171)2.放射自显影的分辨力及影响因素(P177-179)必考点3.放射自显影的本底、效率,扩散性示踪剂(P179-180)第八章、放射免疫分析1.放射免疫分析法原理(P190)2.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试剂(P192)3.RIA的基本步骤(P194)4.质量控制的简称及指标(P198)5.免疫放射分析的主要特点(P202)第九章、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1.RBA与RRA(P216)必考点2.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基本特征(P218)3.受体调节的增敏与失敏(P221)4.简单单位点系统受体与配体结合(P222-P228)必考点5.RRA与RIA区别(P243)二、最后一次理论课老师强调的重点(一)计算题1.放射性量的测量、计算(淬灭校正)------P26-422.受体计算------P222-P2283.血容量、体液容量-----P133-1344.放射性衰变计算----P105.标记率-----P906.比活度------P95、P11、P727.强度比值?(二)实验设计(二选一)主要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点标记蛋白等。
影像核医学复习知识点
影像核医学复习知识点名词解释:◆标准化摄取值(SUV)描述病灶放射性摄取量的指标。
在18F-FDG PET 显像时,SUV 良恶性鉴别界限SUV>2.5考虑为恶性肿瘤。
SUV介于 2.0-2.5之间为临界范围。
SUV<2.0考虑为良性肿瘤◆超级显像是指骨放射性显著的普遍的摄取增加。
指肾影不明显,膀胱内放射性很少,骨影浓而清晰,软组织本底低,是弥漫性骨转移的一种表现,常见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前列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少见于原发性甲亢,软骨病。
◆电子对生成当入射γ光子的能量>1.022MeV时,γ光子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转化为一对正负电子,称为电子对生成◆电子准直:PET中如果相对的两个探头同时探测到正电子湮没辐射所产生的两个r 光子,那么辐射事件一定发生在两个探测点之间的连线上。
这种可利用湮没辐射和两个相对探头来确定辐射发生位置的方法称。
◆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指r照相机于计算机技术相结而进一步发展的核影像装置,它既继承了r照相机的功能又应用可计算机断层的原理。
较r相继增加了断层现象的能力。
是核素显像技术继扫描机和r照相机之后又一重大进步。
◆放射性核素:又称不稳定性核素,它能够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同时可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
◆放射性药品是指用于临床诊断或者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药品,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它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其含有的放射性核素能发出射出射线,它不像普通药品那样依其明显的药理作用达到有目的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之功效,而是利用其发射的粒子或射线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放射性核纯度:是放射性药品中所要求的放射性核素其活度占样品放射性总活度的百分比。
它是反应放射性药品中是否含有或有多少放射性核杂志的重要指标◆放射化学纯度:是指放射性药品中所要求的化学形式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比,是反映放射性化学杂质含量的重要指标◆放射性活度:用来描述放射性物质衰变强弱的物理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国际单位贝可(Bq)定义为每秒一次衰变。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四、心血管系统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99m Tc-MIBI心肌葡萄糖代显像显像剂:18F-FDG极坐标靶心图:影像的中心为心尖,周边为基底,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和后壁,左侧为前、后间壁,右侧为前、后侧壁。
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葡萄糖代显像临床应用: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价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①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是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影像出现显像分布稀疏或缺损,而静息或再分布影像呈正常或明显充填,提示为可逆性心肌缺血。
②可以准确评价心肌缺血的部位、围、程度和冠脉的储备功能。
③可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⑵冠心病危险度分级。
Ⅰ高危的影像有以下特征:①在两支以上冠状动脉供血区出现多发性可逆性缺损或出现较大围的不可逆性灌注。
②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有较大围的可逆性灌注缺损。
③运动负荷后心肌显像剂肺摄取增加。
④运动后左心室立即呈暂时性扩大或右心室暂时性显影。
⑤左主干冠状动脉分布区的可逆性灌注缺损。
⑥休息时LVEF降低。
Ⅱ若低危表现或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提示心脏事件年发生率低于1%,预后良好。
⑶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在冠心病概率较低的人群中阳性结果预测价值为36%,而在冠心病概率较高的人群中阳性结果预测价值为99%。
⑷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表现为病变部位可逆性缺损,治疗后择期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如出现可逆性损伤,则高度提示再狭窄或治疗无效。
如出现正常,则提示血管通畅,治疗有效。
2、心肌梗死的评价⑴急性心梗的诊断。
①负荷/静息心肌灌注图像表现为病变部位不可逆损伤。
②可较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大小和并发症的缺血面积。
③急性心梗是负荷试验的禁忌症,只能做静息显像。
心梗6h后即可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灌注异常。
⑵急性胸痛的评估。
①在急性心梗的患者,一般静息心肌显像时都会发现有灌注缺损。
②临床上急诊心肌显像为正常的患者中,几乎没有急性心梗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而心肌显像为异常的患者,80%以上的病人后来证实为急性心梗可不稳定性心绞痛。
医学资料复习:2核医学大纲重点
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1.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稳定与放射性核素,核衰变规律与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的概念;2.带电粒子,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第二章核医学器械☆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类型、功能和主要用途;SPECT,PET及图象融合技术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的定义和主要特点,放射性药物的主要来源。
第四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脏器显像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显像原理及特点,类型与特点第五章体外分析技术☆1.体外放射分析(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受体放射分析)的定义,基本原理,类型与特点2.体外放射分析(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及常用质控指标。
第六章分子核医学概论分子核医学概念,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和主要技术问题第七章神经系统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影象特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2.脑代谢显像的原理和方法,适应症及临床应用3.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症和临床应用4.脑脊间隙显像原理,方法,适应症,临床应用第八章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甲状腺兴奋试验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2.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阳性显像,甲状腺激素抑制和3.甲状腺刺激显像原理,适应症和临床应用4.甲状旁腺显像和肾上腺髓质显像原理和临床应用第九章心血管系统☆1.心肌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正常和异常图象分析和临床价值2.心脏功能测定:门控心血池显像的心功能测定基本原理和常用诊断指标,适应症和临床价值3.心脏负荷实验(运动负荷实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的原理和方法4.心肌细胞活性测定的方法及原理(心肌灌注,代谢,乏氧显像)第十章胃肠道显像胃肠道出血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胃排空功能测定,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方法选择和适应症和临床意义第十一章肝胆显像1.肝胶体,肝血流血池,肝胆动态,肝脏肿瘤阳性显象,脾脏显象(放射性胶体2.脾脏显象和热变性红细胞脾脏显象)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核医学知识点汇总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绪论+第一章核物理知识1、湮灭辐射:18F、11C、13N、15O等正电子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产生)正电子,正电子与原子核周围的轨道电子(负电子)发生结合,同时释放两个能量相等方向相反的γ光子(511kev),这种现象就叫正电子湮灭辐射现象。
2、物理半衰期(T1/2):指放射性核素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如131碘的半衰期是8.04天。
3、临床核医学:是将核技术应用于临床领域的学科,是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4、核素:指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特定能态的一类原子。
5、放射性衰变的定义: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6、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的衰变数量:单位为Ci(居里),1Ci=3.7x1010Bq7、放射性核素发射器:从长半衰期的母体分离短半衰期的子体的装置,又称为“母牛”。
8、个人剂量监测仪:是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用来测量个人接受外照射剂量的仪器,射线探测器部分体积较小,可佩戴在身体的适当部位。
9、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来检测其行踪,借此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
10、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由于病灶放射性高于正常脏器、组织,故又称“热区”显像(hot spot imaging)如放射免疫显像、急性心肌梗死灶显像、肝血管瘤血池显像等。
11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低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正常的脏器、组织因摄取显像剂而显影,其中的病变组织因失去正常功能不能摄取显像剂或摄取减少而呈现放射性缺损或减低,故又称“冷区”显像(cold spot imaging)12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药物。
核医学重点摘要
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第一章第二章核物理基础和放射性药物1、核衰变方式: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穿透能力比较:γ>β>α,电离能力比较:α>β>γα衰变用于防护,β衰变用于放射治疗,γ衰变用于显像。
2、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获取途径: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
第三章核医学仪器和核医学检查法1、γ闪烁探测器的组成: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
2、显像仪器包括:γ照相机、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3、发射型CT和穿透型CT的比较发射型CT(ECT)穿透型CT射线来源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体外X射线管发出的X线射线种类γ射线X射线分辨率低高原理示踪剂在组织中摄取代谢有差异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值有差异第六章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摄131I试验1、原理:甲状腺摄取碘的量和速度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
被甲状腺摄入的131I发出的γ射线量可反映其功能状况。
2、注意事项:检查前停用含碘食物和药物。
3、临床意义:摄131I功能增高:甲亢(峰时前移)、单纯性甲状腺肿。
摄131I功能减低: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
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1、原理:正常人给予外源甲状腺激素后,负反馈启动,TSH减少,摄碘受抑制。
但甲亢者不受抑制,抑制率<50%。
2、临床意义:特异性诊断甲亢。
三、甲状腺显像1、常用显像剂:131I、99Tc m O4-2、临床应用(1)诊断异位甲状腺;(2)判断甲状腺结节功能(冷、凉、温、热结节,功能从无到高依次增强);(3)冷、凉结节恶变率较温、热结节高;(4)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局部放射性增浓即恶性,局部减低缺损即良性;(5)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6)判断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注射T3、T4后热结节仍保留,正常部位影像减淡。
第七章神经系统一、脑血流灌注显像1、原理:脂溶性显像剂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分解成水溶性物质滞留于脑组织中,其剂量与脑血流量成正比。
核医学仪器基础知识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甲状腺问题和其他疾病。
放射性剂量计算原理
放射性剂量计算是核医学中的重要步骤,通过精确计算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闪烁探测器
探测原理
闪烁探测器通过闪烁晶体的特性 来探测和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发出 的闪烁光信号。
用途
闪烁探测器常用于核医学成像设 备,如伽马相机,能够提供全身 和局部的图像信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核医学成像技术,利用正电 子湮灭探测器测量正电子与电子湮灭产生的能量和位置信息,可用于诊断和 治疗。
正电子湮灭探测器
用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能够探测和测量正电子与电子湮灭产生的能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单个光子,可以对器官和组织进行断层扫描。
射线检测原理
1 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射
线
2 探测器测量射线
核医学仪器中的探测器可
3 成像和分析
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成像
核医学利用放射性同位素
核医学仪器基础知识
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成像和治疗的技术,涉及各种仪器和设备的 使用。本节将介绍核医学的基本知识,为您提供全面的了解。
核医学简介
核医学是一门集生物学、医学和物理学于一体的学科,通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来诊断疾病和治疗患者。
核医学仪器种类
闪烁探测器
常用的核医学成像设备,能够探测和测量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闪烁光信号。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 描仪
闪烁探测器还可用于单光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用于三维断 层成像。
正电子湮灭探测器
探测原理
正电子湮灭探测器能够探测和测量正电子与电子湮 灭产生的能量和位置信息。
核医学高级考试笔记
考试指南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核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包括放射性核素示踪(显像与非显像)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体外放射分析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2.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核医学仪器、电子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核医学中的应用。
3.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核物理、核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医学影像学(X线诊断、CT、MRI、超声)。
2.熟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神经精神病学、统计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中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3.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专业实践能力1.掌握核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核医学操作指南》。
2.掌握临床核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3.了解核医学专业一些少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4.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承担院内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的问题。
5.具有一定的科室及实验室管理能力。
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核医学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
2.了解相关学科的新进展。
四、用于诊断的病种1.甲状腺功能亢进2.甲状腺功能低下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结节性甲状腺肿5.异位甲状腺6.甲状旁腺腺瘤7.脑缺血8.脑梗死9.癫痫10.心肌缺血11.心肌梗死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肢体淋巴水肿、乳糜胸和乳糜尿14.肝血管瘤15.急、慢性胆囊炎16.消化道出血17.异位胃黏膜18.肺栓塞19.嗜铬细胞瘤20.肾积水21.急、慢性肾功能衰竭22.肾动脉狭窄23.肾先天性畸形、异位24.股骨头无菌缺血性坏死25.代谢性骨病26.骨折27.各种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和预后评估)五、用于治疗的病种1.甲状腺机能亢进2.甲状腺癌3.骨转移癌4.嗜铬细胞瘤5.皮肤血管瘤6.瘢痕疙瘩7.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恶性胸、腹腔积液9.类风湿性关节炎复习计划第一周(7.17-23)课本通读一遍第二周(7.24-30)章节练习做笔记第三周(7.31-8.6)综合练习题第四周(8.7-8.13)综合练习题+仿真练习题第五周(8.14-8.18)看笔记,回归课本,记错题。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1.脑血流灌注显像及负荷显像的原理、方法、适应症、结果判断和临床应用。
2.脑脊液间隙显像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骨骼系统1.骨显像原理,骨显像的放射性药物,骨显像的方法以及适应证。
2.影像分析要点正常影像,异常影像。
3.骨显像的临床应用第三章泌尿系统1.肾图的原理、适应症、检查方法、正常肾图及其分析指标、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
2.肾动态显像的原理、适应症、正常影像、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
3.介入试验巯甲丙脯酸试验的原理、适应症、方法及结果分析;利尿剂介入试验的原理、适应症、方法、及曲线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
4.肾有效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原理、适应症、显像剂、方法、影像分析与临床价值。
5.肾静态显像的原理、适应症、显像方法、正常影像、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
6.膀胱输尿管返流测定的原理、适应症、显像方法及结果分析。
7.生殖器官显像阴囊及睾丸显像的原理;放射性核素子宫输尿管造影术的方法及影像解释第四章消化系统1.胃肠道出血的原理、方法、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2.异位胃粘膜显像的原理、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3.唾液腺显像的原理、方法、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4.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显像剂、方法、适应症、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5.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的概述、原理、显像技术、适应证、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6.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原理、方法、适应证、结果分析和临床应用第五章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摄131碘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的原理、正常值、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甲状腺功能测定的综合评价。
2.甲状腺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判断。
3.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肾上腺髓质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
第六章血液、淋巴系统1.血液和淋巴显像的原理。
2.血液和淋巴显像的显像剂。
核医学笔记
核医学笔记——2012级临床五年五班整理 绪论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所发出的射线进行临床诊断、疾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分类(举例)放射性核素显像反映了脏器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属于分子功能影像特点:核素数量少、半衰期短、灵敏度高原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与天然元素或其化合物一样,引入体内后根据其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行为,它们选择性地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或受检病变部位中的主要机制有:①合成代谢:131碘甲状腺显像②细胞吞噬:肝胶体显像③循环通路:99mTc-DTPA脑脊液间隙显像④选择性浓聚:99mTc-焦磷酸盐心肌梗死组织显像⑤选择性排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⑥通透弥散:脑血流灌注显像⑦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骨显像⑧特异性结合:放射免疫显像及反义显像放射性核素的生产方式医用放射性核素都是通过人工核反应来制备的简单化合物,通常由以下三种途径生产。
①核反应堆②回旋加速器③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母牛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核素的衰变产物中分离得到短半衰期核素的装置。
如钼-锝发生器,锡-铟发生器⏹99m Tc是目前临床SPECT显像最常用的核素。
⏹99m Tc衰变,发射γ射线回复到基态99Tc,半衰期6.02h,放出能量为140keV的γ射线,适合单光子发射显像。
核医学物理基础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得足以被观测的一类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但处于不同核能态的一类核素互称同质异能素 核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穿透能力射程电离能力应用α最弱最短最强少β弱短强治疗γ最强最远最弱诊断正电子射程仅1~2mm,在失去动能的同时与其邻近的电子(β-)碰撞而发生湮灭辐射,在二者湮灭的同时,失去电子质量,转变成两个方向相反、能量皆为511keV的γ光子。
第三章 核医学常用仪器
常用核医学仪器
1、γ闪烁探测器 2、γ照相机 3、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4、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5、甲状腺功能测定仪、肾图仪
(上尿路通否?)
Γ闪烁探测器
γ照相机结构----静态动态显像
准值器collimator
NaI(TlI)crystal
探头 光导
photomultiplier tube matrix
(二)后续电子学线路
1.前置放大器 2.主放大器 3.脉冲高度分析器(甄别器) 4.定标器数据处理和定时系统等 5、计算机输出系统
液体闪烁探测器 (liduid scintillation detector)
探测效率(E) 经测量得到的放射源的计数率(cps)与 该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dps) 的比值
电脑屏幕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
探头
显示屏
床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γ光子)
探头(多个探头多角度采集信号提高 灵敏度、空间分辨率) 机架、计算机 光学照相、检查床 图象重建系统
SPECT与X-CT的比较
仪器种类 射线性质 SPECT(属于发射型CT) γ射线,光子流 X-CT透射 X射线,光子流
入射方式
符合线路
飞行时间测量装置
计算机数据处理
图象显示 断层床
PET显像原理
11C13N15O18F
引入体内
β+
ANIHHILATION
方向相反γ 光子
空间位置信
号能量信号
多角度核素 分布投影
不同角度分组
互成180。探头
计算机重建 多断面影像
功能代谢影像 各种生理参数
分子显像
PET优点(与SPECT相比)
核医学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
核医学重点知识点考点汇总名词解释1.核医学: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科目。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不同中子数,在化学元素排在同一位置。
3.核素:是原子核的属性,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完全相同的原子集合成为核素。
稳定性核素:原子核中,当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保持一定比例时,核力与斥力平衡不致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变化,这类核素称为稳定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内质子或中子过多,都会使原子核失去稳定性,称为不稳定核素,又称放射性核素。
核衰变:不稳定核素通过自发性内部结构或能态调整使其稳定的过程。
与此同时,它将释放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4.α衰变:是核衰变时放出α离子的衰变,主要发生在Z>82的核素。
β衰变:是核衰变时释放出β射线或俘获轨道电子的衰变,包括β+衰变,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形式。
γ衰变:是指核素由高能态向低能态、或激发态向基态跃迁过程中放射出γ射线或称单光子的衰变。
5.衰变定律:衰变过程中初始母核数的减少遵循指数函数的规律,其表达式为N=No*e^-λt。
6.半衰期(物理半衰期):某一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原有的放射性活度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T1/2。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次数,国际单位为贝可,定义为每秒发生一次核衰变。
生物半衰期: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经由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b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由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双重作用,在体内减少为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eff7.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8.放射免疫分析法:是建立在放射性分析的高度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的基础上,通过测定放射性标记抗原-抗体复合体的量来计算出待测抗原(样品)的量。
9.热结节:结节部位放射性分布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有时仅结节显影而正常组织不显影,多见于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
1、空间分辨率高; 2、采用电子准直,灵敏度高,探测效率高; 3、发射正电子核素为人体生命元素,能准确地显示受检脏器 内显像剂浓度提供的代谢影像和各种定量生理参数; 4、易进行衰减校正和定量分析。
PET/CT的特点:
CT与PET硬件、软件同机融合。 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同机融合。
Philips PET/CT
PET/CT融合图像
第三节 功能测定仪器
功能测定仪器是从体表测量放射性核素在脏器中随 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描记或显示脏器中的时间—放射性 曲线,借以分析、判断脏器的功能或血流量的一类仪器。
一般由闪烁探测器连接计数率仪、记录器组成,大 部分仪器配备有计算机处理系统。
1、根据性能分:针对某一脏器功能测定而设计的专用仪器 (如肾功能测定仪、心功能测定仪、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可测定多种脏器功能的多探头脏器功能仪
不同种类准直器的物理性能
2.晶体
作用:将γ光子转变成可见光,一般为碘化钠晶体[NaI(Tl)] 外形:圆形、方形、矩形 规格:φ280~500mm、400mm×400mm、640mm×400mm
厚度最薄6.2mm,最厚12.5mm,通用9.3mm
不同晶体材料的性能比较
3.光电倍增管
作用:将光能转变成电信号 外形:圆柱状、六边形、正方形 PMT个数:因视野大小和PMT大小而异
常用仪器:
γ闪烁计数器、医用γ谱仪、γ免疫计数器
γ计数器
时间分辨仪
二、活度计
活度计(radioactivity calibrator)是用于测量放射性药 物或试剂所含放射性活度的一种专用放射性计量仪器。
活度计
由带铅壁的气体电离室、后续电路、显示器及计算机 系统组成。
【医疗知识】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四、心血管系统心肌灌注显像显像剂:99m Tc-MIBI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显像剂:18F-FDG极坐标靶心图:影像的中心为心尖,周边为基底,上部为前壁,下部为下壁和后壁,左侧为前、后间壁,右侧为前、后侧壁。
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临床应用: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价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①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是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影像出现显像分布稀疏或缺损,而静息或再分布影像呈正常或明显充填,提示为可逆性心肌缺血。
②可以准确评价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程度和冠脉的储备功能。
③可检出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⑵冠心病危险度分级。
Ⅰ高危的影像有以下特征:①在两支以上冠状动脉供血区出现多发性可逆性缺损或出现较大范围的不可逆性灌注。
②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有较大范围的可逆性灌注缺损。
③运动负荷后心肌显像剂肺摄取增加。
④运动后左心室立即呈暂时性扩大或右心室暂时性显影。
⑤左主干冠状动脉分布区的可逆性灌注缺损。
⑥休息时LVEF降低。
Ⅱ若低危表现或SPECT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提示心脏事件年发生率低于1%,预后良好。
⑶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在冠心病概率较低的人群中阳性结果预测价值为36%,而在冠心病概率较高的人群中阳性结果预测价值为99%。
⑷缺血性心脏病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表现为病变部位可逆性缺损,治疗后择期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如出现可逆性损伤,则高度提示再狭窄或治疗无效。
如出现正常,则提示血管通畅,治疗有效。
2、心肌梗死的评价⑴急性心梗的诊断。
①负荷/静息心肌灌注图像表现为病变部位不可逆损伤。
②可较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大小和并发症的缺血面积。
③急性心梗是负荷试验的禁忌症,只能做静息显像。
心梗6h后即可表现为病变部位的灌注异常。
⑵急性胸痛的评估。
①在急性心梗的患者,一般静息心肌显像时都会发现有灌注缺损。
②临床上急诊心肌显像为正常的患者中,几乎没有急性心梗或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而心肌显像为异常的患者,80%以上的病人后来证实为急性心梗可不稳定性心绞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核医学的物理学基础知识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核医学仪器的质量控制核的衰变及其方式一、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衰变2、母核和子核3、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同位素4、核衰变的自发性二、核的衰变形式1、β-衰变2、(β-γ)衰变3、同质异能衰变与内转换4、电子俘获5、β+衰变6、α衰变和核裂变γ照相机一、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1、基本工作过程;2、准直器;3、晶体4、光导和光电倍增管、5、位置电路和能量电路6、成像装置二、γ照相机的性能指标(熟悉)1、固有性能;2、系统性能三、质控(熟悉)四、软件系统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一、绪论二、SPECT的成像原理三、投影采样四、重建算法五、校正原理和质量控制六、单探头SPECT系统—— SPECT质量控制及校正七、衰减和散射校正八、软件和定量分析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定量分析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原理应用及进展引言基本工作原理与过程临床应用国外PET研究发展现状国内外市场概况国内PET研究发展现状1.简述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和特点。
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利用脏器和病变组织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通过仪器来显示出脏器或病变组织影像的诊断方法。
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正常脏器有选择性浓聚放射性药物的能力,而病变组织浓聚能力缺乏或减弱,在显像图上呈现为放射性缺损区或"冷"区,称为阴性显像。
另一种是病变组织有选择性浓聚放射性药物的能力,而正常的脏器摄取能力缺乏或较差,在显像图上呈现为放射性浓聚区或"热区",称为阳性显像。
显像在方式上又分为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两种。
静态显像,即在注入放射性药物后一定时间显示放射性药物在脏器或病变组织内的分布,主要用于检查器质性病变,特别是占位性病变(图1-1);动态显像即在一定时间内多次显像,以动态观察放射性药物在脏器和病变组织内的分布,所得结果不仅可反映病变的部位,而且能反映病变部位的功能状态。
(图1-2)2.什么是放射性核素?核衰变的方式有哪些?放射性核素是指原子核不稳定的核素,会自发地变成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放射性核素主要衰变方式有:α衰变、β- 衰变、β+衰变、核外电子俘获以及γ跃迁和同质异能跃迁。
3.简述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它包括射线对物质的作用(引起物质的电离、激发等)和物质对射线的作用(引起射线的减速、散射及吸收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电离作用是指射线使物质中的原子失去轨道电子而形成正负离子对,它是某些探测器测量射线的物质基础,又是射线引起物理、化学变化及生物效应的主要机制。
电离作用的强弱常用射线在每厘米路程上产生的离子对数来度量,即电离密度或比电离。
激发作用指射线使某些原子的轨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
当该电子退激时,这部分能量以光子或热能形式释出。
激发作用是另一些探测器工作的物理基础,也是射线引起物理、化学、生物效应的机制之一。
散射作用是指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库仑电场的电作用时,或光子与物质的轨道电子碰撞时,射线发射偏离原来的方向而进行。
散射作用对测量及防护都有一定影响。
吸收作用是由于射线动能全部或将近全部丧失时,会和周围物质发生一些特殊的相互作用,如湮没,轫致辐射。
4.单位时间内通过粒子计数器的粒子数为N,若已知计数器的分辨时间为τ1,记录装置的分辨时间为τ2,试确定计数器的记录装置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讨论下列情形:(1)τ1>τ2;(2)τ1<τ2。
5.γ照相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最适宜的γ射线的能量为多少?γ相机通常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准直器,探测器(晶体),光电倍增管(PMT),预放大器,放大器,脉冲高度分析器(PHA),X、Y位置电路、总和电路,以及显示或记录器件。
带有计算机的γ相机还有模/数(A/D)转换器和数字计算机。
最适宜的γ射线的能量为100~250keV。
6.影响定量SPECT的因素有哪些?给出均匀性校正的方法。
积分均匀度是指测量的投影之间的最大偏差;微分均匀度都是指在一定距离内(一般为5个像素之间)测量投影值的最大变化。
NEMA 标准中,对单探头SPECT ,使用0.1mci 的99mTc 点源,置于距UFOV 直径5倍距离处。
采集的图像矩阵为64×64,在图像中心处的计数至少达到4000以上,总计数需要累计到12M 以上。
同时采集的数据必须进行平滑处理,可采用九点窗口平滑: 1 2 1 2 4 2 1 2 1均匀度的计算:积分均匀度 =微分均匀度 =上式中Max 为UFOV 或CFOV 内的最大计数,Min 为最小计数。
将面源所成的像分为多个行、列,逐个比较每行、列中5个像素之间的计数差值,从而可以得到最大差值的行或列,Hi 为最大差值行(列)5个像素中的最大计数,Low 为最大差值行(列)5个像素中的最小计数。
导致不均匀性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空间畸变以及点源灵敏度变化。
尤其对定量测量来说,将这两种因素加以区分并测量点源灵敏度的变化十分重要。
点源灵敏度的测量:用一个经过准直的99mTc 点源,在间距为3cm 的各点进行测量,各点的测量时间选择应保证每一点的计数值在100,000以上。
经过衰变校正后,点源灵敏度的计算如下:点源灵敏度 =均匀度校正:从上面的均匀度测量可以得到计数的平均值,如图一右下方所示。
对于每,得到一个均匀度校正矩阵因子,也可以分别对空间非线性和点源灵敏度分别进行校正,非线性的校正方法见下面,点源灵敏度的校正方法:用各位置测得的点源计数值除以平均值,得到一个点源灵敏度校正矩阵因子,用该矩阵因子与实际应用中的测量数据进行相乘可以得到均匀校正后的数据。
7.什么是核医学图像的断层重建?描述常用的几种重建技术。
知道了某个断层在所有观测角的一维投影,投影是断层图像沿投影线的积分,重建则是其逆运算,可以推出用投影表示断层图像的解析式。
就能计算出该断层的图像。
从投影求解断层图像的过程称作断层重建重建算法可分成解析法和迭代法两大类。
解析法是以中心切片定理(Central Slice Theorem)为理论基础的求逆过程。
常用的一种解析法称为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Back-Projection ,FBP)。
FBP 法首先在频率空间对投影数据进行滤波,再将滤波后的投影数据反投影得到重建断层图像。
滤波器选为斜坡函数和 某一窗函数的乘积,窗函数用于控制噪声,其形状权衡着统计噪声和空间分辨。
常用的窗函数有Hanning 窗,Hamming 窗,Butterworth 窗以及Shepp-Logan 窗。
迭代法首先给待求的断层图像赋予一个初始估计值(例如各象素的值均为1),根据此初始值计算出理论投影值,将它和实测投影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象素的修正量,对初始图像进行修正。
然后再根据新的断层图像估计值计算理论投影值,与实测投影值比较,再次修正断层图像估计值。
接着是第三次循环、第四次循环……。
只要修正方法正确,每次迭代都能更逼近正确的断层图像。
对断层图像修正的目标和准则各种各样,所以迭代方法种类繁多,如代数重建技术(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ART)、加权的最小平方(Weighted-Least Squares,WLS)法、共轭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最大似然函数—期望值最大化(Maximum Likelihood-Expectation Maximization,ML-EM)算法等等。
8.什么是放射性药物?用于PET的正电子核素有哪些?放射性药物: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9.绘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的结构原理框图,分析工作过程。
正负电子湮灭时产生两个向相反方向运动的511keV的γ光子,用相对放置的两个探测器来测量。
符合探测只记录两个511keV的γ光子同时被测到的湮灭事件,仅有一个探测器有输出,或能量不是511keV的事件被排除。
符合事件一定发生在两个探测器之间的符合探测区中,因此ACD又称作电子准直技术。
其工作过程:制作核素并配制有正电子衰变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注射到病人体内,由于放射性核素在病人体内的物理作用,通过探测器探测到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通过光电倍增管放大,经过符合电路出路惊醒数据获取,在经过数据重组进行图像重建,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理想的图像10.试论述核医学仪器的临床应用。
4-3PE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ET 是唯一的能够精确确定心肌活力的无损检测手段,被用做黄金标准。
PET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PET 可以在确定帕金森症,诊断区别老年痴呆,舞蹈病,多梗死痴呆,假性痴呆等,以及在确定“中风”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中都可起到关键作用;它可帮助确定癫痫病灶范围。
PET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PET在认知功能研究和新医药开发中的应用1.翻译和解释下列词语。
FWHM、CFOV、OSEM、ECTFWHM(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半高宽:FHWH通常用作衡量核医学设备的下列性能参数:1功能仪准直器视野2成像系统的空间非线性3空间分辨率4非均匀性5灵敏度6能量分辨率CFOV(central field of view)中心视野:有效视场直径的75%大小的区域;OSEM (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快速迭代重建算法,它是在最大似然期望法(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MLE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加快收敛速度,减少运算时间,提高图像质量ECT(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区别于X射线CT所采用的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TCT)。
X射线CT对透过病人身体的X射线成像,得到人体组织衰减系数的三维图像,即解剖结构2. 请简述核医学仪器的种类。
核医学是利用伽玛射线在药物中标记后引入人体,通过核医学仪器设备对伽玛射线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人体脏器和组织的功能或代谢情况是否正常。
核医学实验室仪器:活度计,剂量计,环境监测仪,表面放射性沾染测量仪,全身计数器核医学体外诊断仪(样品测量装置):放免计数器,液闪计数器核医学功能仪:甲状腺功能仪,肾功能仪,心功能仪,脑血流量测定仪,骨密度仪,肺密度仪核医学影像设备:同位素扫描机,闪烁照相机,SPECT,PET,CT-PET3.γ相机准直器的功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它们的成像特点和用途如何?准直器置于晶体探测器表面,用于限制进入探头视野γ射线的范围和方向,阻挡视野外γ射线进入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