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篇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篇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1一、教材简析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雷雨(板书课题)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这课的生字词,老师检查一下,看谁读得准。

(开火车认读词语:黑压压、乱摆、垂下来、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渐渐地、清新)小朋友真棒!不愧为识字大王!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呢?(板书:前、中、后)(二)学习课文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研究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各有什么特点。

1、雷雨前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交流a、乌云(“满天”,“黑沉沉”,“压”)课件出示描写乌云的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压”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感受,指导朗读)这时候感觉非常沉闷,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b、大风(“乱摆”,“忽然”)课件出示描写大风的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你从哪里知道这是大风?(大风,树枝乱摆,蜘蛛吓得逃走了)“垂”字可以用什么词替代?为什么作者用“垂”?(指导朗读)c、闪电、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课件出示描写闪电、雷声的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用“……越……越……”说一句话。

作者是先写闪电再写雷声的,你觉得它们的顺序能不能换一下,为什么?(不能。

通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不能换顺序。

)指导朗读。

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你有什么预感?(板书:乌云、大风、闪电、雷声)2、雷雨中作者通过乌云、大风、闪电和雷声的描写,让我们眼前仿佛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场大雨吧!(播放课件,雷雨中的动画)1)你听到了什么?(雷声、雨声)雨声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2)你看到了什么?(树弯了,雨越下越大)指导朗读3)雨又有什么变化呢?(渐渐地小了)指导朗读4)雷雨下得是有变化的,你能不能把它的变化读出来?(男女生比赛读)(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3、雷雨后夏天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雨停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雨后的景色吧!(课件出示雨后动画景色)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刚才小男孩也欣赏了雨后的景色,为什么他那么高兴呢?(他看到雨后的景色真美丽)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雨后的美丽景色,开始!3)雨后有哪些美丽景色?4)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雷雨后的句子:天亮起来了。

雷雨2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雷雨2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会在上课之初,通过播放一段雷雨天气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雷雨的壮观和威力。接着,我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见过雷雨?你们对雷雨有什么样的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今天的课题——《雷雨》。
(二)讲授新知
在学生对雷雨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我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图片,为学生描绘出课文中描述的雷雨天气的场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同时,我会逐句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雷雨天气的现象,以及人物的情感变化。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些生字词的发音和书写,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
4.朗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
(二)教学设想
1.情景导入:通过播放雷雨天气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不理解的地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句子理解方面的问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中的人物在雷雨天气中的感受是什么?你们自己在香港天气中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分享。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到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
在小组讨论之后,我会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会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生字词的书写、课文的填空等。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雷雨2人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 第二课时

16 《雷雨》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借助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体会动词“压”“垂”“挂”的运用之妙。

3.结合日常经验,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雨及,当时的情景怎么样。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边读边体会动词“压”“垂”“挂”的运用之妙。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反复品读示范引导教具学具课文配套插图,ppt课件学情分析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他们对此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国学日日诵: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明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二、导入课题1.今天的诗句所写情景恰恰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板书:雷雨。

2.你知道的描绘雨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3.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雨的四字词语,一起来读一下。

(ppt展示)4.学生齐读词语。

5.展现雷雨前、中、后三幅图片,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来描述。

6.借机指出本课也是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检查读课文1.检擦同学们读课文,重点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段落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品读感悟第一板块:品读雷雨前的景象1.默读雷雨前的段落,圈出描写雨前景象的词语。

2.生起来交流。

3.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记住雷雨前的景象。

4.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5.指名读。

当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向你压下来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请你把这样的感觉放进去读一读。

再指名读。

(板书:乌云压,蜘蛛垂)天气真闷哪,连一丝风也没有。

树上的叶子——,蝉——(学生接说)。

6.忽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接说)树枝乱摆。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设计说明《雷雨》(节选)系全日制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的重点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品味人物的语言。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话剧知识,分角色朗读并概述雷雨的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则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周朴园内心复杂的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三课时简要分析鲁侍萍及鲁大海形象,总结文章主旨及艺术特点。

本课时重在理解把握复杂的多元化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多角度的探究戏剧人物的深刻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揣摩戏剧语言,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二)能力目标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有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教学方法:朗读,设问,点拨,讨论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难点: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课堂导言1、导入:戏剧从情节主题来看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上世纪三十年代,曹禺创作的四幕剧《雷雨》应该属于哪一类?悲剧(板书)他为我们留下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德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中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他就是主角——周朴园(板书)2、请两三名学生谈初读剧本对周朴园的印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材简介:《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二、学情介绍: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

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垂、逃、彩、虹”。

2、有感情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学习运用“越……越……”句式说话。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4篇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4篇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6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2、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活动过程:1、说说夏天的雷雨。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雷雨现象。

教师小结夏天闪电、打雷到下雨的过程。

2、欣赏、熟悉歌曲。

教师范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熟悉歌词。

例:教师:"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切分节奏。

3、填词唱歌。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幼儿在教师伴奏下,尝试演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4、表现歌曲。

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并用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反思: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

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

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

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

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

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

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5篇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5篇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5【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

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___________在网上。

3、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夏天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

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雷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

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

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

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习。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能力。

2011课标版(部编)小学二年级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2011课标版(部编)小学二年级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2011课标版(部编)小学二年级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2011课标版(部编)小学二年级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2011课标版(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理清事件的过程;培养学生注意留心观察身边小事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雷雨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朗读词语:雷雨、乌云、黑沉沉、、窗户、压下来、垂下、迎面扑来、彩虹。

2.说一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过程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3.过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都有什么不同的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用心去品读,体会那震撼人心的场面,感悟词语表达的魅力。

二、细读课文,臻悟意境(一)品读雷雨前的景象。

l.过渡:雷雨是我们夏季常见的自然现象,想一想,在雷雨来临之前,你都会看到哪些景象?学生自由说一说。

2.课文中是如何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景象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3.学生认真品读第1~3自然段。

师:谁能说一说,在描写雷雨来临前的段落中,你喜欢哪些词语?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生:我喜欢。

黑沉沉”“压下来”,因为这两个词语用得很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雷雨来临前乌云笼罩的情景。

师:是的,雷雨来临前,厚厚的乌云低低地压下来,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生:有一种很沉闷的感受。

师:晚得真好。

还有谁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词语?生:我喜欢“乱摆”.它形象地写出了雷雨来临前刮大风明树枝无规律摇摆的样子。

师:对,请大家比较一下。

没有风时树枝的状态与刮大风时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树L的叶子一动不动。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引导学生体会到风很大,天气变化很快。

4.想一想,雷雨来临前动物有什么反应?学生根据深文内容,回答出蝉和蜘蛛的反应,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预感到雷雨马上就要来临了,你快看,你快听!引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会写“雷雨、乌云、闪电”等8个词语。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和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及会写字的字卡,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表”中本课词语。

(师生合作、同桌合作)2.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雷雨前后不同的画面。

二、研读课文,感悟意境1.学习第1~3自然段,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1)学生自主默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三个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圈一圈作者描写的景物。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3)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了解景物特点。

①(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体会“压”字运用之妙。

a.师生共同演示“压”的动作。

b.(课件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乌云又厚又低的情景)引问:抬头看到这样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呢?(沉闷、不安。

)B.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

如,“黑沉沉”语速放慢,语气凝重;可以想象天空黑云压顶、空气沉闷的感觉,把“压下来”读得略重一些。

②(课件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A.指名读句子,思考:雷雨来临前,树上的叶子和蝉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B.学生交流汇报:此时没有一丝风,天气十分闷热。

C.指导朗读:“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略重读,读出雷雨欲来时树叶和蝉的反常。

③(课件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自由读句子,说说蜘蛛为什么要逃走。

(因为风很大,吹得树枝乱摆。

)B.蜘蛛是怎样逃的呢?(从网上垂下来。

)体会“垂”字运用之妙。

《雷雨》第2课时活动设计

《雷雨》第2课时活动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科目版本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章节第五组课名第五组第十八课雷雨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能够正确抄写课后“读读抄抄”中的三句话。

3、能仿照课文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雷雨前天气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理清课文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习惯。

具体环节设计教学环节内容1.教师上课1.1朗读课文(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跟随课文感受雷雨的过程。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雷雨的呢?(提示: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

(2)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描写的是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呢?听录音,边听边找答案吧。

课文1-3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4-6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时的景象,7-8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象。

1.2学习课文(1)请你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课文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写,让你感觉到要下雨了的句子。

课文通过对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要下雨了。

说一说,你是怎么感觉到的?通过描写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让人感觉到了雷雨前的寂静。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雷雨前那种一片寂静的感觉。

通过描写大风把树枝吹得乱摆,蜘蛛弃网逃走,写出了雷雨前天气的变化无常和动物的反应。

谁能读出这种突然的变化。

通过对闪电和雷声变化的描写体现出要下雨了。

谁能读出闪电和雷声的变化?除了闪电和雷声,你还知道雷雨前有什么变化吗?如:风越刮越大。

天气越来越闷。

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一段短片来感受一下雷雨前的样子吧。

再齐读前三段,一起感受雷雨前的景象吧。

(2)雷雨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自己默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想:雷雨中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越下越大”让人感受到了雷雨的来势猛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指名回答。(风实在太大了,太危险)
(10)就上面的课件(18)出示让同学们观察图片, 看看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下来)你们知道怎样是垂 吗?{有时间就做(做小实验,亲身体验“垂”。)请同 学们分小组,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做快速下垂 的工作,模仿蜘蛛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 景。}{没时间就:老师就展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 做快速下垂的工作,然后就让学生回家做一做,体会一 下蜘蛛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小蜘蛛雷 雨快要来了,你的心情怎样?(害怕)谁来读一读(蜘 蛛的害怕)(出示课件)(19)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 不叫。
(4)师: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 更深些?(第二个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闷热)怎 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谁来读?(指名读)
(5)师: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 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6)师:咦,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出示课件16)它是怎样来的?请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3、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程实施 类型
偏教师课堂讲授类
V
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指名读字词(1)。
2、开火车读词语。(2)
2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问:你们见过怎么雨?
2.师: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 由说)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
《雷雨》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
利用雷雨前、中、后的图片与学生进行学习雷雨景象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利 用图片幻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池 塘的水满了,感受夏天雷雨后的情景,让学生觉得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 许多乐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

2、通过读课文掌握事情发展的前、中、后的顺序。

3、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想象,感受雷雨的特点。

4、通过个性化阅读,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雷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体会生动、准确的用词。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课件演示法、点拨法。

学法: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品读与想象交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谁愿意当小老师。

(请一个同学带读生字词。

)全班跟他读一遍。

相机指导。

3、老师把生字放到句子当中,你们还会读吗?(认读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


二、整体感知
1、观看视频,说说看到了什么?(雷雨)
2、读课文,出示要求:
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3、理清顺序。

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

三、品读课文
(一)雷雨前
1、回忆生活,说一说雷雨之前你看到了什么?
2、齐读1-3自然段,感受文中是如何描写雷雨前的情形的。

(文中写了雷雨前的乌云压下来,树叶不动,蝉不叫,有大风,树枝乱摆,蜘蛛垂下来,还写了闪电和雷声)
3、品读句段,体会生动、准确的用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感受“压”用词的准确,以及句子描绘的低沉压抑的情形,不动、不叫所表现出的害怕。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体会“垂”和“爬”、“掉”的区别,感受“垂”动作的准确)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学习“越来越”的意思及用法,并联系课文说一说还有哪些景物的变化可以用“越来越”来表达。


(二)雷雨中
1、朗读4-6自然段。

2、感受雨的变化“越下越大”与“越来越大”的区别:根据景物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动词。

3、圈出雷雨中描写的景物(雨、树、房子、雷声、雨声)
4、用“雨下起来啦,越来越······”说话。

(三)雷雨后
1、男女赛读7-8自然段。

2、图片欣赏雨后的景色,观察图片回顾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也叫起来了。

3、找出雷雨后描写的景物,圈出来,并说一说它们的变化。

(天、空气、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4、拓展:小组合作,细心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说一说,写一写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5、小组展示。

四、总结
留心观察生活我们将发现更多的美,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有心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