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

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

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

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

正文:

《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

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

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

一个外来词汇。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

化关注的少之又少。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

的关注和重视。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

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

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道德经》中,不止

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

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道德经》中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道德经》不仅仅是关注到了人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保持身心

健康的方法。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

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道德经》中突出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通过辨证地论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纯净的精神家园,倡导

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少私寡欲、顺其自然的身心修养方式。

1.明“道”——顺应客观规律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二是指物质世界或现

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

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

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规律,驾驭现实存在,是因为他悟出了“道”。而万事万物想要长久,也是因为顺应了“道”。如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十四章说到:“执古

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第十六章中的“夫物芸芸,各复归

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等等,都体现了

《道德经》中提倡明“道”的思想。明“道”即可以理解为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

规律。通过明“道”,顺应规律不妄作,才能“道乃久,没身不殆”,即达到身与心

的和谐统一。

2.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老子认为造成心灵困扰的重要原因就是欲念太多。如第十二章中的“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第三章中的“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第四十六章中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老子认为,人生而有欲,

而欲望挑拨人的内心,人心不必生是非。唯有“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

四章)

因此他提倡“少私寡欲”和“知足知止”。“少私寡欲”重在强调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从根本上减少扰乱心灵的可能。而“知足知止”重在强调对当下的满足,知足

才常乐。如果只是减少欲望而不懂得知足,那么人们的心灵还是不会归于宁静安乐。这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有着不同的侧重,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保持心理

的健康,缺一不可。

3.无为不争,宠辱不惊

“不争”也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如第八

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六十六章中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1]第八十一章中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等等。“不争”可以从心理矛盾本身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起到对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从最直接的心理角度去说,老子认为,如果人们不去争夺,就不会引起过错从而招致批判,造成心理压力、焦虑或者矛盾。同时,“不争”也是博大胸怀的体现,蕴含着一直无私奉献的

精神。此外,“不争”也可以作为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必为了争夺利益而勾心斗角、互相伤害。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

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带来愉悦满足,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老子还提出了“宠辱”观,主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面对“荣观”,超然处之,面对屈辱,知足淡然,不为荣辱所左右,反之则“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由此可见,荣辱会让人患得患失,危害人的身心。因此,人们应该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的心太,让自己得到超脱,使心灵得到安顿,让心理处于和顺

的境界,保持一颗进退自然的平常心。

4.返朴归真,致虚守静。

上面提到过,老子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达到“婴孩”纯真质朴的心灵状态,

因此他主张“返朴归真”,使人们的心理回归到最初的像婴孩般质朴无暇的状态之中。第二十八章:“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1] “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就是在强调要回归本初的状态,呼唤心灵纯真本质的回归。此外,老子还强调要“致虚守静”。《道德经》十六章中提到:“致虚极,守静笃”,这里

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

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

清明。第四十五章中的“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也可以作此理解。通

过这两点,老子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界事物的诱惑而迷失方向,失去真我。

总之,不论是“返朴归真”还是“致虚守静”,都体现了老子对于心理世界纯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