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知识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子《道德经》
哲学思想
姓名:让么
学号:150101012019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中国哲学
杨翰卿老师
浅析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辩证哲学思想
摘要
中国哲学里面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集中阐释了无为而治、“道”等思想,其中大部分哲学思想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得以体现,以“道”和“德”为论点,从自然出发,联系客观事物,对世界的本源问题,对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的认识,老子有其自身的独到见解。
本文就以老子著作《道德经》为例,对其中蕴含的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联系当前实际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辩证哲学思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以孔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圣贤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在当前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德国哲学为世人津津乐道,而中国哲学则更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对世界的本源,辩证的发展观等都有深刻体现出来,代表性人物老子在这方面深有研究,在其著作《道德经》中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哲学思想,以“道”和“德”展开,全书短短5000多字,却有丰富的蕴意,全书“道”是中心点,对道进行论述,并阐释出世界的本源问题,以及对辩证的发展观进行说明,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当前环境日益恶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从整体出发,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此循序渐进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
一、世界的本质是“道”的本源观
哲学的一大问题,世界是本质是什么?从哪里是来?回到哪里去?是一直以来人们讨论的问题,并慢慢在争论研究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继续往下分为其他门派,以此构成了哲学这个大系统。而早在笛卡尔、康德、费尔巴哈等为唯物唯心等哲学问题研究之前,老子就已经明确提出,世界的本质是“道”,“道”就是一切,“道”就是世界的来源。
1.“道”即无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而“道”是由有无构成并相生的,“道”可以是看得见,也看不见。而“道”的最开始就是无,就好比世界是从道来,世界是从
无开始的,从无发展看来,慢慢的形成了今天的世界。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阴阳结合,有无相存,好的一面也必然潜藏着不好的一面,道即无是从全面的看待世界这一本质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长名。”是说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这里说明了道的特殊性,不是用某个事物就可以具体代表的。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那么,“道就可以理解为天下母,”1即万物的始祖,这样世界的本质是吻合的,当然对“道”的解释不是用一两个词就可以解释的,在老子看来,“道”包含的内容很多,却涉及到世界,物质,规律,包括德,故道与德相关。
2.“道”法自然
“道”是神秘的,是构成世界的来源,而“道”又是自然存在的,“道”也可以是自然,不依赖与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存在的,这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普遍有点类似,具有客观性,而“道”的自然又和法相关,“法”即自然之法,是自然的法则,规律也,自然存在本事就是法,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是人为所不能改变的。“道”实际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在运动变化发展,人类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道”,离不开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自然的状态,回到自然,人是渺小的,在自然面前处下,故不争,才无忧。老子喜水,也是因为水纯洁,不争,处下,却能滴水穿石,都是由低一级向高一级发展的,却又包含着辩证的关系,低的不一定就是差的,在这个状态下处下,回到另一个状态就处上,要辩证的看待。
3.“道”生万物
世界万物是怎么来的,达尔文在进化论里说万物就是进化而来的,是由细小的微生物慢慢发展而来,古代西方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一切。老子认为“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世界的本质是“道”,“道”也派出了万物,万物可以是从无开始到有,也可以发展为其他的事物,而这种事物的来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自然之法的遵循下进行的。“所以,‘无’是老子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哲学作为逻辑起点的范畴都可以追问。”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是“道”生万物,“道”是由阴和阳结合而成,构成一个实体,由这个实体循序地派生出万物来。
1张尚仁.《道德经》哲学体系纲要.[J]思想战线.第5期34卷.2008.第1页
而万物的产生又是与人密切相连在一起的,人生的状态就是在万物中运行开来,离不开自然的环境。因为道是离不开德的,人是离不开自然的,在论述人生的道理的时候,老子将其与自然万物相联系在一起。归根到底,自然状态的存在要靠人去认识去利用,人才是最终的实体。
二、辩证的发展观,尊重规律
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现着辩证的发展观,这在《道德经》里体现的极为明显,就像水一样,会一直源源不断的向前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就算是滴水,时间久了也会穿石。所以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而应该是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同时这种发展是合乎规律的发展,是有自身的遵循道理的,不是平白无故的变化。
1.“道”与“德”结合成方圆
“道”是世界的本源,“道”是一切,而“道”又不是独立的,它与世界上的其他的事物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道”是一个概念,是一个意向,光用语言表达显得玄虚不清,所以要通过“德”来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德”是“道”的实践者,所以二者是关系密切的。“道”单独存在就没有了其要发挥作用的价值,“德”单独存在则没有了一个指导的概念,老子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而要看待这“道”,就要回到德中,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属于真正的道德,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现出来,是将事物具体化,形象化的。
在《道德经》一书里面,老子也是将其二者分开而论,上篇论道经,下篇论德经,一个是重视世界物质的本源问题,一个重视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问题,任何事物无论其如何模糊不清,都要回到实践中去表现才能使人明白,老子很好地将认识与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并最终通过实践变现出来,最终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当中去,也体现出老子所追求的“和”的思想,要实现“和”就要使人们的道德认知提高,要每个人都能达到一定的道德素质,世界就真正的和平了。
2.“无为”而治
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无为”,“无为”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认为是不作为,但不是消极的不作为,应是一种不去破坏,也可以认为是顺其自然,体现的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为无为’中的第一个‘为’,指尊重自然,循自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