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公开课

合集下载

部编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部编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ppt课件
25

26
24
作业布置
三、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找 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初观瀑布(雨季)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涛声如 雷。“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 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 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 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 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 还在不住地跳……”体会:“可怕”“心还在不住地跳 ”。 再观瀑布(枯水季)初识壶口只敢远观,现在是近看,更 为细致,黄河既壮美,又优美,堪称刚柔相济。“我听 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 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 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 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拟人:以静衬动,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 震撼的气势。
研读课文
15
拓展提高
7、赏析:4段“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 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 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 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 在石间,哀哀打旋。”
拟人、排比,写出了黄河水流在龙漕两边滩壁上 散开的画面,赋予了黄河水流以生机活力。 8、赏析:4段“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 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 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2
新知导入
文体知识
游记:是散文的一种,是记述 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是一种常见 的文学体裁,它的内容非常广泛, 举凡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 情、社会生活,无不可以成为游记 的题材;它的写法比较自由,风格 多姿多彩,既能增长读者的知识, 扩大读者的见闻,也能给读者带来 灵魂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17课《壶口瀑布》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

2. 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理清文章思路。

3.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观。

2. 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来看这幅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个著名的景点吗?(壶口瀑布)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壶口瀑布的视频(视频播放)壶口瀑布位于晋陕交界处,是我国第二大瀑布。

浩渺的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忽然收束,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并从二十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故名日“壶口瀑布"。

看完视频以及对壶口瀑布的介绍,你对壶口瀑布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可以用词语进行概括。

(壮美/波澜壮阔/波涛汹涌)今天我们就来跟随梁衡先生的文字,一起走进这条波澜壮阔的壶口瀑布。

2.作者介绍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

3.文体知识(1)定义:以记叙旅途见闻为主的文章。

(2)三要素:所至(线索):作者的游踪,既可以是实录游程,也可以是视角的变换。

所见(主体):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自然景物、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

所感(灵魂):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起的所思所想。

4.字词清单铸(zhù)推搡(sǎng) 驰骋(chěng)漩涡(xuán) 寒噤(jìn)迂回(yū)汩汩(gǔ) 湿漉漉(lù)怒不可遏(è)告诫:警告劝诚。

《壶口瀑布》ppt公开课课件

《壶口瀑布》ppt公开课课件
息。
03 壶口瀑布旅游体 验
观赏瀑布景观
壮观的瀑布群
周边自然景观
欣赏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水流从高 处倾泻而下,形成巨大的水幕和水雾 。
游览黄河峡谷、龙洞等自然景观,感 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瀑布的四季变化
观察壶口神 工。
领略黄河文化
黄河的文明史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壶口瀑布开始进行初 步的旅游开发,包括修建观景台、游步道 等基础设施。
深度开发阶段
旅游开发现状
近年来,壶口瀑布进行了深度开发,包括 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 旅游宣传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目前,壶口瀑布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 的地之一,游客数量逐年增长,旅游收入 不断提高。
随意拍照或录像。
在享受美食时,要尝试当地的 特色菜肴和小吃,体验当地的
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限制游客数量
为保护壶口瀑布的生态环境, 相关部门对游客数量进行了限 制,避免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
造成破坏。
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对壶口瀑布周边环境的监 管力度,严厉打击乱扔垃圾、 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 为。
推进生态旅游
积极推广生态旅游理念,引导 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生态环 境的负面影响。
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 重要地位,以及黄河文明的发展
历程。
黄河的传说和故事
聆听关于黄河的传说和故事,如“ 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等, 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
黄河的诗词歌赋
欣赏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赋,如《将 进酒》、《黄河颂》等,领略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
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当地美食
01
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感受西北地

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不见"飞瀑的原因,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及写作特点。

2.通过梳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深入体会黄河的伟大性格及作者的独特情思。

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不见"飞瀑的原因,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及写作特点。

2.通过梳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深入体会黄河的伟大性格及作者的独特情思。

二、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口口相传的俗语是最好的景区宣传——·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庐山最美在山南,山南最美数三叠。

·两季临壶口,唯不见飞瀑。

难道梁衡先生两次前往壶口瀑布都没能看见飞瀑吗?难道壶口瀑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轻易被人看见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不见"的秘密。

主问题一:一游为何“不见”飞瀑?活动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时间地点观景视角所见所闻所感雨季河滩俯视涛声如雷水汽笼天胆战心惊第一次游览为什么没能见到飞瀑?雨季水势大、水雾弥散、场面凶险,导致作者没能看到飞瀑的真容。

辨析:到底见到没有?视听结合,见到一个凶险又神秘的轮廓。

活动2:生发想象,补写幻境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想象可以到达:“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我仿佛看到___。

"总结:以虚写实,开阔想象,回味无穷。

主问题二:二游为何“不见”飞瀑?活动1:梳理游踪,推究线索时间地点观景视角所见所闻枯水季河沟—河心俯视——深不见底的“龙槽"仰视——“丁”字状的水流活动2:析读字句,品评百般态(1)拆解字形,描绘水流动态象形字是对事物真实形态的模拟呈现,注意“丁"字的字形,它一横顶头,一竖而下,水流的样态仿佛已经跃然眼前,一起来描述:水流驰骋(动词)而来,跌落(动词)而去。

(2)析读词句,品评水流样态·评析“驰骋”之样态析读字词:涌挤撞推搡呼拥碎哪个动词呈现的状态让你震撼?语段对比:动词串联成句:黄河水涌来,挤着、撞着,推搡着,呼拥着,撞碎开,驰骋而后下跌。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7.《壶口瀑布》一等奖教学设计梁衡一、教学目标(一)语言文化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游记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思维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诵读品味法的方式品味描写黄河的奇特景观的语言妙处,理解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三)审美创造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游记散文,体会黄河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塑造迎难而上,不怕艰难的高尚品格。

二、课文内容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办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主要通过叙述作者第二次在春季枯水期前往壶口瀑布的欣赏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色,借眼前豪迈之景抒发对黄河无比崇敬之情,与对黄河精神的高度礼赞。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已经有了基础,而游记散文的品悟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运用圈点批注法、诵读品味法的方式,借以多媒体辅助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写作特点,更好地理解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诵读品味法的方式品味游记散文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体会黄河精神的内涵与象征意义。

六、教法学法(一)教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二)学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诵读品味法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观黄河)利用多媒体方式,通过播放《黄河——母亲河》记录片,欣赏黄河波澜壮阔的景观,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梳理全文(读黄河)(独学——展示)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作者一共去了壶口瀑布,分别看到景色。

(三)重点赏析,涵咏品味(品黄河)(独学——展示)请大家反复诵读描写枯水季的黄河的特点,圈画出你认为写得精妙的句子,并且品析语言妙在哪里(从修辞手法、动词锤炼、情感表达),描绘出怎样的一幅景象。

举例:我认为“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那碎成堆堆白雪。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描绘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方面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壶口瀑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雨季壶口: 枯水壶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品读语句,触摸“壶口”
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 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 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 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 笔管里流了出来。
——梁衡
活动三:从下列的角度中任选一个,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读一读品一品文 中你认为最“神奇”、最“精彩”的 一处描写。
——别林斯基
活动四:游记除了要写“所见”,还要写 “所感”,而“所感”才是游记的“灵魂” 所在。
请在文中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文字, 说说你的理解。
一组叠词: 一串动词: 一组四字词语: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 偶): 侧面描写:
悟读课文,思索“壶口”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 人或多或少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 们的思想。
——罗丹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 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 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
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
壶口瀑布
梁衡
速读课文,初识“壶口”
活动一:快速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说说“壶口”的含义及壶口瀑布形成的 原因。
听读课文,走近“壶口”
活动二:听课文朗读录音,概括说说 作者先后两次所见壶口瀑布的特点。 (用四字词语)

壶口瀑布》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壶口瀑布》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3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尝试理解字词意义。

整体感知2分钟)教师让学生阅读游记类文章,感受壶口瀑布的雄伟、壮阔气势,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表现景物的语言特点。

深入探究18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从语言、结构等方面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把握文章主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课堂小结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拓展探究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壶口瀑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作业布置1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铸就警醒,推搡霎时。

驰骋漩涡,寒噤迂回。

汩汩流淌,湿漉漉地滴落。

前呼后拥,怒不可遏。

听老师讲解,观看图片,了解___和壶口瀑布相关知识。

听老师讲解并做笔记,检查学生的预效果,整体感知。

1、作者几次到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答:文章未提及。

2、你从作者的描绘中感受到了壶口瀑布什么特点?答: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雨季中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枯水季节中水流平缓,呈现出雄险多姿多彩的景象。

1.雨季中的壶口瀑布作者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来描绘雨季中的壶口瀑布。

听觉上,半山腰处传来的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视觉上,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沟底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

2.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在枯水季节中,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壶口瀑布水流平缓、呈现出雄险多姿多彩的景象。

作者写这篇游记散文并不仅仅为了表现壶口瀑布之水的阳刚之美,更是想借由壶口瀑布表达个人情感和民族情感。

通过描绘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和雄险多姿多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八年级上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点: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啊!黄河!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配乐朗诵)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思考:作者曾几次到达过壶口瀑布?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再访壶口【任务一明所至】快速浏览课文3-5段,完成表格。

通过对作者观赏视角的梳理,咱们发现作者的位置始终未变,变化的只是他的视角,这种观察方式,我们称之为定点观景。

【任务二品所见】再次阅读3-4段,看看在这样独特的观景视角下,作者看到了怎样的壶口瀑布小组合作,选一处特写镜头,做旁批,说理解,设计朗读方案。

活动:(1)先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修辞及动词的赏析。

生齐读:(动词重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2)采用原文与改文比较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短句速读。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男生读。

改句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不断挤撞推搡,不断前呼后拥,不断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女生读。

问题:哪一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明确:短句更加具有节奏感,更有气势,水横冲直撞,加快语速。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及反思壶口瀑布教案及反思第1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写景细腻,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有力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做国河山河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与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面对美,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师这里有两幅瀑布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幅?喜欢第一幅的同学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喜欢第二副的同学也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非常好,希望大家再这一节课中都能够积极投入。

第一种瀑布是柔美和谐的,给人舒服的感觉,这种美很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种瀑布是粗犷豪放的,这种美则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二幅图片中的瀑布因为含沙量之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它的磅礴气势震撼着无数人,作家梁衡就曾两次到过那里,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去领略它那别样的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搡()漩涡()汩汩()霎时()怒不可遏()出轧()挟而不服()(四)文本学习:1.整体感知: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词概括)2.品读感悟:品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优质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气势、声音和景象,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的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赞美。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黄河壶口瀑布的认识可能有限,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理解可能有所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难点: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大意和重点内容。

3.词语解释: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帮助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4.讨论与思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壶口瀑布的象征意义。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体会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
还在不住地跳……”
心惊胆战
再游壶口 (拟人手法)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 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 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 裹小浪,充满赞美和惊叹,催人奋进。
激动感慨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 黄浪,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 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刚柔并济象黄河,中华 Nhomakorabea族的母亲河,她令
征 民
作者动容,让作者称颂。然而,作者 称颂的仅仅就是黄河吗?当然不是。

正是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 自然品格,才孕育出中华民族历尽艰
难、宁折不弯、拼搏进取、勇往直前
的伟大品格;黄河,千百年来日夜奔
自 强
流、生生不息,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 不
继往开来。

>> 作者的情思
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成为 人遭遇困难时心态的象征——或果断 放弃,或伺机而动,或灰心退却。
细品壶 口
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 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 河、瀑、泉、雾所有 水的形态,兼容了喜、 怒、哀、怨、愁—— 人的各种感情。
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 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 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 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 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 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当年壶标口的题位置还在
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水之力量
壶口世界
人生百态
感受黄河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 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 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 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 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 来被我们看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说课稿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以作者访问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写景散文的欣赏和分析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对写景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培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原因:写景散文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需要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才能理解和欣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相关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壶口瀑布的想象和感受,写一段描绘性的文字。

5.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壶口瀑布的图片为主,配合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技巧,简洁明了地展示课文内容。

公开课《壶口瀑布》一等奖课件

公开课《壶口瀑布》一等奖课件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1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壶口瀑布名字 的2 3由段 来?
2 文中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 在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的段落。
雨季,(第一次))——第2段 枯水季节,(第二次))——第3段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壶口瀑布先声夺人
第二部分(4-5自然段) 壶口瀑布构造气势壮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 由黄河的性格联——中华民族精神
03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第一部分
1 文章首段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开篇点题,点明游览的地点和次数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两次观看壶口瀑布情形的描述
第二部分
1第一次去看瀑布,作者几乎“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听不见”,为什么要描述这次经历?
第一次是雨季的远观——惊心动魄的感受 为后文描写第二次所见的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做渲 染和铺垫
飞毯不足以表现壶口瀑布的凝重、猛烈
所以用“一卷钢板出轧”作补充
感受瀑布水流之大、气势之猛
第二部分
7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 寸寸地剁去”一句中的“剁”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刻画黄河水坚韧不屈的特点,体现了黄河与命运抗争 的坚强意志与不懈努力,表现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 情
第三部分 1结合第6段“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
壶口瀑布
作者:梁衡
01 破题导入 作者简介
题解 壶口瀑布
交代了写作对象和主要内容
梁 衡(1946—)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他历任 《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 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17课《壶口瀑布》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17课《壶口瀑布》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17 壶口瀑布
梁衡
1/25
走近作者
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 《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 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 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 表作品有《没有新闻角落》、《新闻绿叶脉络》、 《新闻原理思索》等。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异科 普作品奖。
瀑 瀑布

河水在龙槽壶口特点——至
柔至和、凝重猛烈
无坚不摧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
赞美黄河性格,歌颂民族精神
25/25
19/25
写作借鉴
2、手法多样,句式灵活。如在描写水流 湍急之时,利用比喻,将水势比作千军万马, 写出了水势激流勇进,波涛汹涌。如在描写 “脚下石”时用反衬手法,以石头形状各异 来反衬水势浩大,冲击力强大。句式整齐灵 活,如“更闹……”长短句结合,表现力更 强。
20/25
写作借鉴
3、以游踪为序,结构紧凑。以作者行 踪逐步深入,抓住水流特点。全文结构紧 密,结尾由黄河博大宽厚上升到人生一个 主动态度,结尾升华主题,意味深长。
(铺 垫和
震耳欲聋 (刚)
劲地冲进去,冲 进去……”
渲染)
略写

水浸沟岸 雾罩乱石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 惊 (惊心动魄 ) 撼人心魄壮美
旱季 隆隆冲去、 “其势如千军万马
(借 轰然而下 ,相互挤着、撞
物喻 (刚) 着、推推搡搡、
人赋 予水
汩汩如泉、
前呼后拥,撞向 石壁,排排黄浪
以人 潺潺成溪 霎时碎成堆堆白
听到: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看到:雾气弥漫(扑面而来),河水正沸着。
14/25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课件(共62张)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课件(共62张)

枯水期壶口瀑布
3.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 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听 觉】 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
欲聋”; 【视 觉】
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 那 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4.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 度,描写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加以 分析。
游记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一般而言, 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作者的游踪)、所见(作者在游 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 想)。
游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选材内容非常广 泛,凡举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无不 可以成为游记的题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游记的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 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 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 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1.有关“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 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有趣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 活面貌,也可以记录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 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坤舆万国全图 明朝版图
星宿海——黄河源头 的古老称呼
荣誉称号。
梁衡在《我写<壶口瀑布>》中说:“《壶口瀑布》是我在记者任上写 的最后一篇散文。1987年我正在黄河壶口采访,接到北京来的电话,国家 成立新闻出版署,要我立即回京上任,从此结束了我十三年的一线记者生 涯。人的一生总有几个驿站,几个起止点。对我来说壶口这个地方算一个。 黄河于我有特殊的比分。我小学、中学阶段是在黄河的支流汾河边长大。 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内蒙古黄河边的临河县。只听这个名字,就知道离河 有多么近了……后来当了记者就沿黄河上下采访,河边的人和事,还有黄 河因季节不同而出现的万千变化,在我脑子里印象亟深。这篇《壶口瀑布》 是我心中黄河的缩影。也是我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散文三篇《晋词》、 《觅渡,觅渡,渡何处》和 《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整理课件
10
为什么取名“壶 口”呢?
观赏图片,初步感受。
整理课件
11


尧 山
口 瀑

整理课件
12
壶口瀑布
梁衡
整理课件
13
整理课件
14
整理课件
15
整理课件
16
整理课件
17
黄河象一条
腾飞的巨龙
,穿行在西
北黄土高原
的秦晋大峡
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奔向抗日的前线,用自己年
轻的生命和青春的鲜血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首
又一首的《黄河颂》,它激励人们为祖国的前
途为自己的理想前赴后继,它激励着宝塔山下
的革命志士为中华民族不受侵略者的蹂躏而抛
头颅洒热血。
整理课件
29
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
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 形成的原因。 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 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 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 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 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整理课件
7
解释词语
先声夺人: 声:指声威。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迫不及待: 迫:紧急。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雷霆万钧: 霆:暴雷,霹雳。比喻威力巨大,不可阻挡。
花团锦簇:
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形容衣
饰华丽的人相聚一起。整理课件
8
弥漫: 充满;布满。 目瞪口呆: 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
整理课件
1
壶口瀑布
梁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 ——唐·李白
整理课件
2
教学目标:
1、积累并运用词语。 2、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
势。 3、两次到壶口季节不同、感受不同,课文是
怎样描绘的壶口瀑布特点的。 4、品位文章写景寄情的方法和形象可感的语
言特点。 5、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
往不胜、坚韧刚强、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
整理课件
3
壶口瀑布
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
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
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 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 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 ,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 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
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
形容因惊诧、害怕、茫然而发愣的样子。 不寒而栗: 栗:发抖。不寒冷却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荡然无存: 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
整理课件
9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 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 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 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 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 作品奖。
谷中,当流
经壶口时,
宽约400米
左右的河水
突然收束一
槽,形成特
大马蹄状瀑
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
轰鸣,水雾
升空,惊天
动地,气吞
山河,为黄
河第一大瀑
布,也是我
国仅次于贵
州黄果树瀑
布的第二大
瀑布。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怒:“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 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 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整理课件
4
黄河 壶口瀑布
宜川县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整理课件
5
天下黄河一壶收


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文章来领略这“天下黄河一壶收”
的壶口瀑布。
整理课件
6
学习生字
车厢 厢房 迸射 迸出 山崖 悬崖 千钧一发 陶钧 蒸发 蒸气 弥漫 弥补 色泽 光泽 蓝鲸 鲸鱼 淋湿 淋漓 渺小 渺茫 晋级 晋见 涣散 涣然
整理课件
30
第一自然段传达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
“看瀑布去!”这几个字,让人们向往、急切期 盼看到壶口瀑布的那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尽显, 尤其是感叹号,将这种感情强烈的表达出来。 这简单的“看”,为后面转为“震撼”“拜 倒”“领悟”,看到它丰富的内涵,“得到真 传”,以及“陶醉”作了铺垫。
整理课件
31
【朗读第二自然段】 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整理课件
20
整理课件
21
怨:“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 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整理课件
22
怨:“于是又有一 些各自夺路而走的, 乘隙而进的,折返 迂回的”
整理课件
23
复上李
回来白
。,: ”奔“
流黄
到河
海之

水 天
整理课件
24
将(qiāng)进酒—(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 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zhāo如 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整理为课件 我倾耳听。 25
整理课件
28
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
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
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
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
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
《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合唱曲激励
将(qiāng)进酒—(唐)李白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
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
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jìng须沽取对君酌
。 zhuó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27
柯受良(1953—2003年12月9日),绰号小黑,
1953年生于浙江省宁波,著名艺人、特技演员。两 岁随父亲移居台湾,定居台东,成名于香港。是一 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酷爱音乐,擅长卡拉OK, 1980年曾获得香港电影导演卡拉OK赛的冠军。
他曾经驾摩托车飞越万里长城及 西藏布达拉宫地,1997年6月1日 驾汽车飞越黄河的壶口瀑布以庆 祝香港回归,有“中国第一飞人” 的称号。2003年12月9日上午在 上海身亡(饮酒过量导致哮喘病 发作,未能及时就医 ),终年50 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