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历年试题——波粒二象性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 68波粒二象性精解分析

高考物理 68波粒二象性精解分析

高考题精解分析68波粒二象性高频考点: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动态发布:江苏物理第12题C、上海物理第3题、天津理综第8题、江苏物理卷第12C题、高考上海物理第6题、上海物理第17题、命题规律: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都是高中物理重要的知识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常以新情境来考查,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

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难度中等。

命题分析考查方式一考查黑体辐射【命题分析】人们通过对黑体辐射的研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开创了物理学新纪元。

高考对黑体辐射的考查难度中等或偏易。

例1.(江苏物理第12题C)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解析】:黑体辐射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选项A正确。

【答案】A【点评】题的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图源于教材,考查对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图的理解。

考查方式二考查光电效应【命题分析】普朗克1900年提出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子能量公式E=hν,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

高考对光电效应的考查难度中等或偏难。

例2(上海物理第3题)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选项B正确。

【答案】BC【点评】此题从光电效应的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图线切入,综合考查光电效应、光的干涉、全反射、光的色散等知识点。

例4.(江苏物理卷第12C题)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波粒二象性专题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波粒二象性专题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波粒二象性专题一、单选题1.用某一单色光照射一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波长从400nm减少到360nm,则遏止电压的改变是()。

A. 0B. 0.345VC. 0.545VD. 1.231V【答案】B【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得到遏止电压和入射光频率的关系为:,又因为,则,所以当入射光的波长从=400nm减少到=360nm,则遏止电压的改变,代入数据得:=0.545V。

故本题选B2.关于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比射线强B.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C. 某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和两次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6个D. 氡的半衰期为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答案】B【解析】γ射线是电磁波,β射线不是电磁波,β射线穿透本领比γ射线弱,选项A错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选项B正确;某原子核经过一次衰变核内中子数减小2,两次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2个,则核内中子数减少4个,选项C错误;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则选项D错误;故选B.3.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两种性质是不相容的B. 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 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 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性质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解析】A、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故A错误;B、光是概率波,不同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也不同与质点;即单个光子即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C、单个光子即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故C错误;D、由于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故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正确;故选D。

专题31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历年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之黄金30题(原卷版)

专题31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历年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之黄金30题(原卷版)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精选之黄金30题专题31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一、单选题1.(2021·浙江·高考真题)2020年12月我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构建了一台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它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一百万亿倍。

关于量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计算机运算的一种程序B .表示运算速度的一个单位C .表示微观世界的不连续性观念D .类似于质子、中子的微观粒子2.(2021·辽宁·高考真题)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然发现,接收电路的电极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

此后许多物理学家相继证实了这一现象,即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

最初用量子观点对该现象给予合理解释的科学家是( )A .玻尔B .康普顿C .爱因斯坦D .德布罗意3.(2021·河北·高考真题)普朗克常量346.62610J s h -=⨯⋅,光速为c ,电子质量为e m ,则e hm c 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 )A .J/sB .mC .J m ⋅D .m/s4.(2021·海南·高考真题)某金属在一束单色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 E ,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W ,普朗克常量为h 。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该单色光的频率ν为( )A .kE h B .0W h C .k 0E W h - D .k 0E W h +5.(2021·天津·高考真题)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利用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将精细图投影在硅片上,再经技术处理制成芯片。

为提高光刻机清晰投影最小图像的能力,在透镜组和硅片之间充有液体。

紫外线进入液体后与其在真空中相比( )A .波长变短B .光子能量增加C .频率降低D .传播速度增大6.(2020·天津·高考真题)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

第十六章第1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2025版高考总复习物理

第十六章第1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2025版高考总复习物理

[基础落实练]1.(2021·辽宁卷)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然发现,接收电路的电极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生电火花。

此后许多物理学家相继证实了这一现象,即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

最初用量子观点对该现象给予合理解释的科学家是() A.玻尔B.康普顿C.爱因斯坦D.德布罗意解析:玻尔引入量子化的观念解释了氢原子光谱,A错误;康普顿提出康普顿效应,发现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B错误;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从理论上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C正确;德布罗意提出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错误。

答案:C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观察光电效应现象,将光束照射在金属板上,发现验电器指针没有张开。

欲使验电器指针张开,可()A.改用逸出功更大的金属板材料B.改用频率更大的入射光束C.增加该光束的照射时间D.增大该光束的强度解析:改用逸出功更大的金属板材料,更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验电器指针不能张开,故A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要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入射光的照射时间无关,则改用频率更大的入射光束,可以使验电器指针张开,故B正确,C、D错误。

答案:B3.如图所示,分别用波长为λ、2λ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对应的遏止电压之比为3∶1,则光电管的极限波长是()A.2λB.3λC.4λD.6λ解析:根据U c e=12m v2m=hcλ-hcλ0,则U c1e=hcλ-hcλ0,U c2e=hc2λ-hcλ0,其中U c1U c2=31,解得λ0=4λ。

答案:C4.(2022·全国乙卷)一点光源以113W的功率向周围所有方向均匀地辐射波长约为6×10-7m的光,在离点光源距离为R处每秒垂直通过每平方米的光子数为3×1014个。

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

R约为()A.1×102m B.3×102mC.6×102m D.9×102m解析:根据题述,点光源向所有方向均匀辐射,即距离点光源为R的球面上单位时间所接收的光的能量等于点光源单位时间所辐射的光的能量。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试题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试题

高二物理波粒二象性试题1.在历史上,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是( )A.弱光衍射实验B.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C.弱光干涉实验D.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在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以后,人们曾经对它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到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玻恩(1882~1970)提出了符合实验事实的后来为大家公认的统计解释:物质波在某一地方的强度跟在该处找到它所代表的粒子的几率成正比.按照玻恩的解释,物质波乃是一种几率波.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粒子在某处邻近出现的概率与该处波的强度成正比。

电子散射实验的典型代表是戴维孙-革末实验。

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电子束被散射。

电子经晶格散射后在某一特定方向衍射极大,这一结果与X射线散射相似,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故选B【考点】德布罗意波晶体衍射点评:此题体现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是近些年来的高考的热点,需重点把握。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小【答案】C【解析】由德布罗意假说得德布罗意波长λ=.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见p越大,λ越小;p越小,λ越大.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德布罗意波波长动能动量的关系点评:本题关键是掌握德布罗意波长的公式,根据公式λ=来解答。

3.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C.质量为10-3 kg、速度为10-2 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28 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D.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答案】BD【解析】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肥皂泡是彩色的,是由于光线在肥皂膜的表面发生干涉造成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同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无论怎样增大光的强度,也不会有光电子逸出,如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证明了光的粒子性,故A错误.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是由于光线在肥皂膜的表面发生干涉造成的,而干涉是波特有的性质,故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故B正确.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但由于波长太小,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只能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故只能证明实物的粒子性,故C错误.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德布罗意波长相同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而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BD.【考点】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干涉衍射点评:确各种物理现象的实质和原理才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故平时学习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4.关于不确定性关系ΔxΔp≥有以下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A.微观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B.微观粒子的位置不可确定C.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确定D.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可以同时确定【答案】C【解析】不确定性关系ΔxΔp≥表示确定位置、动量的精度互相制约,此长彼消,当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小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大;粒子位置不确定性变大时,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变小.故不能同时准确确定粒子的动量和坐标.【考点】不确定性关系点评:不确定性关系是指:(1)粒子的动量不可确定(2)粒子的坐标不可确定(3)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准确的确定(4)不确定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也适用于其他粒子。

高二高三物理-波粒二象性

高二高三物理-波粒二象性

例题
(多选)(2015年江苏卷)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B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作业
(多选)如图甲所示为实验小组利用100多个电子通过双缝后的 干涉图样,可以看出每一个电子都是一个点;如果乙所示为 该小组利用70 000多个电子通过双缝后的干涉图样,为明暗
例题
(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
现波动性的是( ACD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 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内容提要
三、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 (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贯 穿本领越强,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表达式p=h/λ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 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 (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习(含解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习(含解析)

第2讲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电效应实验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C.光的圆孔衍射实验D.泊松亮斑实验答案 A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项正确;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均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C、D项均错误。

2.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频率为ν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量)( )A.hνB.NhνC.NhνD.2Nhν答案 C 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一个光子能量为ε=h频率,N个光子能量为Nh频率,故C项正确。

3.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答案 A 钙的截止频率大,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hν-hν0可知,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其动量p=,故动量小,由λ=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选项A正确。

4.(多选)具有相等动能的电子和质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和质子具有的能量相等B.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较长C.质子的波动性更明显D.分别用上述电子流和质子流通过同一狭缝做单缝衍射实验,电子的衍射现象更明显答案BD 质子质量大于电子质量,根据E=mc2可知,质子具有的能量大于电子具有的能量,故A项错误;根据E k=知,动能相等,质量大,动量大,由λ=得,电子动量小,则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较长,故B项正确;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短,波动性不明显,故C项错误;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长,则电子的衍射现象更明显,故D项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既有能量又有动量C.光是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单个光子不具有波粒二象性D.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答案 B 由德布罗意理论知,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太小,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但仍具有波粒二象性,A、D项错误;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有动量,B正确;波粒二象性是光子的特性,单个光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C项错误。

高考物理--波粒二象性(答案)

高考物理--波粒二象性(答案)

第67课时波粒二象性(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本课时包括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波粒二象性等内容,高考对本课时的考查多为单独命题,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难度不大。

对本课时的学习,重在识记和理解,不必做过深的挖掘。

一、对光电效应的理解1.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

3.光电效应规律(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2)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

4.对光电效应规律的解释对应规律对规律的解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关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功,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金属,逸出功W0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照射金属时,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积累的过程光较强时饱和电流大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和电流较大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解析:选B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

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应增大入射光的频率,X射线的频率比紫外线频率高,所以本题答案为B。

2.(多选)(2016·全国乙卷节选)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饱和光电流变大B.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C.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D.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解析:选ABD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说法A正确。

44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精选试题(高中复习必备)

44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精选试题(高中复习必备)

备考2020年高考物理:44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B. 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C.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D. 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2.光照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颜色不变而强度减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金属发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减小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C. 单位时间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D. 一定不再发生光电效应3.1905 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才能发生光电效应B.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无关C. 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各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D. 发生光电效应时,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减弱入射光的强度,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4.现用某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关于光电效应及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入射光的光强变大,光电流变大B. 光的波长越长,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高,其波动性越显著C. 入射光的频率变高,光强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 保持入射光的光强不变,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始终有光电流产生5.(2019•北京)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

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eV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6.金属P、Q的逸出功大小关系为W P>W Q,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两金属P、Q,可得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图线分别为直线p、q,下列四图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7.如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4单元 波粒二象性和原子物理 作业36原子结构 原子核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14单元 波粒二象性和原子物理 作业36原子结构 原子核

作业36原子结构原子核A组基础达标微练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多选)关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C.原子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全部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内D.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 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10-15 m2.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金箔,研究α粒子被散射的情况,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α粒子散射的实验装置(俯视)A.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枣糕”模型的重要依据B.α粒子大角度散射是由于它跟电子发生了碰撞C.实验结果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且占有原子几乎全部质量的核D.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还可以估算出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5 m微练二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与能级跃迁3.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用某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后,氢原子辐射的光对应谱线只有两根谱线属于巴耳末系,则该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14.14 eVB.12.75 eVC.12.09 eVD.10.20 eV4.(浙江嘉兴一模)目前科学家已经能够制备出能量量子数n较大的氢原子,已知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 n=-13.6eV,金属钨的逸出功为4.54 eV,n2如图是按能量排列的电磁波谱,则( )A.紫外线波段的光子均不能使基态氢原子电离B.氢原子跃迁时可能会辐射X射线波段的光子C.足够长时间的红外线照射能使金属钨发生光电效应D.可见光能使n=20的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氢离子微练三原子核的衰变及射线5.磷32是磷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研究中常用作示踪原子。

将含磷31的材料置于反应堆中辐射,反应产生的磷32会混于稳定的磷31中。

如果将该材料取出,研究发现磷31和磷32的含量相等,28天后磷32的含量占磷元素总量的20%,则磷32的半衰期为( )A.28天B.14天C.7天D.3.5天6.(浙江杭州二模)在医学上,放射性同位素锶90(3890Sr)制成的表面敷贴器,可贴于体表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疾病。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200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波粒二象性200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实中不能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C.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D.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答案】D【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可以说明电子是一种波;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可以说明β射线是一种粒子;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中子衍射说明中子是一种波;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利用了电子的干涉现象.说明电子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明光是一种粒子.故选项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B. 利用狂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的半径C.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D. 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答案】A【解析】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选项A正确;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通过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而不是原子的半径.故B错误;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的规律.选项C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人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C.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D.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子、中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核力.核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表现【答案】C【解析】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B、β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故B错误;C、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故C正确;D、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不是万有引力的一种表现.故D错误。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50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50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50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总分为:11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一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下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答案】C【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错误;电子是组成原子的根本粒子,有确定的静止质量,是一种物质实体,速度可以低于光速;光子代表着一份能量,没有静止质量,速度永远是光速,故B错误;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C正确;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故D错误;【名师点睛】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2.关于光电效应,如下表述正确的答案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就能产生光电子C.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D.不同的金属逸出功都是一样的【答案】B【名师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光的强度大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不一定有光电流,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光电流的大小。

3.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外表,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如此:〔〕A.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外表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从光照至金属外表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解析】光照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外表的光子数目减小,因此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减小,故A正确;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hv-W,W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与光照强度强弱,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故BC错误;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照强度无关,故D错误.应当选A.【名师点睛】理解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以与光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即极限频率,当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光照强度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有关。

高考真题分类汇总专题03量子论和粒子物理附答案

高考真题分类汇总专题03量子论和粒子物理附答案

专题3 量子论和粒子物理一、波粒二象性 基本知识1、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2、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场理论,发现了电磁波,也最早发现了光电效应。

3、普朗克提出 能量子假设。

4、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5、康普顿效应的意义:证明了爱因斯坦光子假说的正确性,揭示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

νh E =λhp =6、光子的能量,光子的动量。

7、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偏振说明光波是横波。

8、光的粒子性,指的是光是“不连续的”,也宏观概念的粒子不;光的波动性,指的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描述,光波是概率波,也与宏观概念的波不同。

9、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称为物质波)。

10、电磁波谱π4hp x ≥∆⋅∆11、海森堡提出不确定关系 1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c m km eU mv E ==221 00νh W =13、逸出功与截止频率的关系:0W h E k -=ν14、光电效应方程: 习题1、【2017·全国3av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b v a b 的单色光、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a U b U ka E 压分别为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和kb E h 。

为普朗克常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v v >a b U U <.若,则一定有B a b v v >ka kb E E >.若,则一定有C a b U U <ka kb E E <.若,则一定有D a b v v >a ka b kbhv E hv E ->-.若,则一定有2、【2016·全国1】现用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的实验,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时,有光电流产生。

易错点28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28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28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例题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一种频率的光,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电流表就会有示数B.若电源电动势足够大,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电流表的示数能一直增大C.调换电源的正负极,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可能变为零D.光电效应反映了光具有波动性【答案】C【解析】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光的频率,与照射时间长短无关,A错误;增加极板间电压,会出现饱和电流,电流表示数不会一直增大,B错误;调换电源正负极,若反向电压达到遏止电压,则电流表示数变为零,C正确;光电效应反映了光具有粒子性,D错误.【误选警示】误选A的原因:对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认识不清。

对某种金属材料,只有大于该金属材料的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误选B的原因:对饱和光电流认识不清。

增加极板间电压,会出现饱和电流,电流表示数不会一直增大。

误选D的原因:光电效应反应光具有粒子性。

例题2. (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关于光电效应的四个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求得普朗克常量h =beaB .由图乙可知虚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小C .由图丙可知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D .由图丁可知电压越高,则光电流越大 【答案】 BC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结合动能定理可知eU c =E k =hν-W 0=hν-hνc ,变式可得U c =h e ν-he νc ,斜率k =b 2a =h e ,解得普朗克常量为h =be2a ,故A 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可知,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则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虚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大,故B 正确;入射光频率一定,饱和电流由入射光的强度决定,即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光子数越多,饱和电流越大,故C 正确;分析题图丁可知,当达到饱和电流以后,增加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光电流不变,故D 错误. 【误选警示】误选A 的原因: 对光电效应方程和遏止电压和最大初动能的关系认识不清。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分类汇编及解析一、选择题1.图甲为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保持光的颜色和光照强度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或对调电源正负极,得到电流表的示数I 随电压表的示数U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B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也为零C .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 -U 图像的纵截距0I 会增大D .保持光的颜色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时,I -U 图像的横截距U c 会增大2.实验得到金属钙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max K E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参照下表可以确定的是( )金属 钨 钙 钠 截止频率0/Z H ν 10.95 7.73 5.53 逸出功A B 4.54 3.20 2.29A .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得到的max K E ν-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B .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max K E ν-图线也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比图中直线的斜率大C .如用金属钠做实验得到的max K E ν-图线也是一条直线,设其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坐标为20-K E (,),则21K K E E <D .如用金属钨做实验,当入射光的频率1νν<时,可能会有光电子逸出3.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

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取hc=2×10-25J·m ,电子的电荷量为1.6×10-19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C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D .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4.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使用原理图。

高考物理复习 考题精选 光的波粒二象性

高考物理复习 考题精选 光的波粒二象性

拾躲市安息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考题精选(121)——光的波粒二象性1、如图所示,是氢原子四个能级的示意图.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光和b光由同一种介质射入空气中时a光更容易发生全反射B.光子a和光子b使同一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由光子a照射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光子b照射而产生的。

C.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D.在真空中光子a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子b的传播速度答案 C2、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 )A.光只具有粒子性,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B.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大量光子表现光具有粒子性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答案 D3、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________。

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 B 光子并非实物粒子,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变化,每个光子的能量ε=hν=h,光的波长越大,光子能量越小,所以选项A、C 错误,B正确。

光子数很少时,光表现出粒子性越明显,选项D错误。

4、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 )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C.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答案 D解析:少量光子落在胶片上,落点位置不确定,说明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落在胶片上,出现了干涉条纹,呈现出波动性规律,说明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但不能说光只具有粒子性或只具有波动性,故只有选项D正确.5、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E.宏观运动的物体没有波动性答案 ABC解析: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粒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波动性,而单个粒子的运动表现出粒子性.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A、B、C正确.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解释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B.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C.继电子的波动性被证实之后,科学家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等的波动性D.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不可能比可见光的波长短答案 D7、下列四个实验示意图中,能揭示光的粒子性的是()答案 B8、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物理学家康普顿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假设一个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以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 )A.频率变大B.速度变小C.光子能量变大 D.波长变长答案 D解析:光子与自由电子碰撞时,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自由电子碰撞前静止,碰撞后动量、能量增加,所以光子的动量、能量减小,故C错误;由λ=、E=hν可知光子频率变小,波长变长,故A错误,D正确;由于光子速度是不变的,故B错误.9、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答案 AB解析:选项A为康普顿效应,选项B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都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选项C为α粒子散射实验,未涉及光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D为光的折射,揭示了氢原子能级的不连续.10、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1)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电场横波图象如图1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2)图2表示两面平行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平行于CD边的单色光入射到AC 界面上,a、b是其中的两条平行光线.光线a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已给出.画出光线b从玻璃砖中首次出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出射光线与界面法线夹角的度数.答案(1)5×1014Hz(2)如图所示解析:设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波长为λ,频率为f,则f =①v =②联立①②式得f =③从波形图上读出波长λ=4×10-7m,代入数据解得f=5×1014Hz(2)光路如图所示11、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答案 C12、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长较长的光是波,波长较短的光是粒子(B)光有的时候是波,有的时候是粒子(C)光既具有波动性,同时又具有粒子性(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C13、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正确的是A.光既是一种波又是一种粒子B.光直线传播时表现为粒子性,发生衍射时表现为波动性C.个别光子是粒子,大量光子是波D.在光的干涉条纹中,明条纹是光子能够到达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不能到达的地方答案 B14、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提出光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B)惠更斯认为光是机械波,并能解释一切光的现象(C)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D)为了说明光的本性,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答案 C15、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和电子是同种粒子,光波和机械波是同种波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D.光子说中光子的能量E=hν表明光子具有波的特征答案 D16、近年来,数码相机几近家喻户晓,用来衡量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像素,1像素可理解为光子打在光屏上的一个亮点,现知3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比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等大的照片清晰得多,其原因可以理解为( )A.光是一种粒子,它和物质的作用是一份一份的B.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大量光子表现光具有粒子性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大量光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答案 D17、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 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答案 C18、人们对光本性的正确认识是()(A)光是一种可见的高速运动微粒(B)光是波长极短的射线(C)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子不具有波动性答案 C19、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右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A.可能沿1方向,且波长变小B.可能沿2方向,且波长变小C.可能沿1方向,且波长变长D.可能沿3方向,且波长变长答案 C20、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答案 AB D2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光的现象,都可用光的波动性去解释,也可用光的粒子性去解释(B)波粒二象性就是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统一(C)一切粒子的运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大量光子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少量光子往往表现出粒子性答案 CD22、光热转换是将太阳能转换成其他物质内能的过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一种光热转换装置,它的主要转换器件是真空玻璃管,这些玻璃管将太阳能转换成水的内能.如图K50-3所示,真空玻璃管上采用镀膜技术增加透射光,使尽可能多的太阳能转换成内能,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依据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粒子性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答案 C [解析] 真空玻璃管上镀膜技术是利用薄膜干涉原理来增强透射光的,这种镀膜技术的物理依据是使薄膜厚度等于光在薄膜介质中波长的,入射光经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后发生光的干涉,选项C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练:波粒二象性 近代物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练:波粒二象性 近代物理

高考物理:波粒二象性 近代物理二轮题有答案一、选择题。

1、14C 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5 700年.在某次研究中,测得考古样品中14C 的含量大约是鲜活生命体中14C 含量的18,则样品生活的年代约是( )A .11 400年前B .17 100年前C .22 800年前D .45 600年前2、下列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 光子与电子是同一种粒子,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一种波C. 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D. 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波动说,在光子的能量中,频率v 表示的仍是波的特性3、(多选)4、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B.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C.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 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5、(多选)在做光电效应的实验时,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动能E k 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图线可求出( )A .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B .普朗克常量C .该金属的逸出功D .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 6、如图甲所示,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该气体在温度分别为T 1、T 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乙,研究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图律,上面图象对应温度为T 3,下面的图象对应的温度为T 4,则A .12T T ,34T T >B .12T T <,34T T >C .12T T ,34T T <D .12T T <,34T T <7、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8、有两个质量为m 的均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 、B ,A 静止,B 以速度v 0与它发生碰撞。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湖南卷)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湖南卷)

【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湖南卷)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共6题;共24分) 1.(4分)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答案】C【解析】【解答】A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a粒子散射实验的,故A错误。

B 玻尔的原子模型只能很好的解释氢原子的某些现象,并没有完全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故B 错误。

C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C正确。

D 电子束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波动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卢瑟福的提出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a粒子散射现象;玻尔的原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是对于复杂原子无法解释;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电子束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波动性。

2.(4分)如图,四根完全相同的均匀带正电绝缘长棒对称放置在长方体的四条长边a、b、c、d 上。

移去a处的绝缘棒,假定另外三根绝缘棒电荷分布不变。

关于长方体几何中心O点处电场强度方向和电势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a,电势减小B.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c,电势减小C.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a,电势增大D.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c,电势增大【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长方体中心处电场强度为零,撤去绝缘棒a后,其他三根绝缘棒产生的电场强度与a棒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电场强度垂直指向a;根据电势的定义式φ=kqr,以及电势的叠加原理可知,撤去一个正电荷后,电势降低.故答案为:A。

【分析】将带电绝缘棒类比点电荷,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以及电势的叠加进行分析求解。

3.(4分)如图(a),直导线MN被两等长且平行的绝缘轻绳悬挂于水平轴OO′上,其所在区域存在方向垂直指向OO′的磁场,与OO′距离相等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其截面图如图(b)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历年试题——波粒二象性
1.2015年上海卷10.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 ( C )
(A )光的本质是波
(B )光的本质是粒子
(C )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
(D )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
解析: 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出现的图样,说明光有波粒二象性,故
A 、
B 错误;说明光到达胶片上的不同位置的概率是不一样的,也就说明了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而不均匀,故
C 正确,
D 错误。

2.2011年上海卷
17.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 )、(b )、(c )所示的图像,则
A .图像(a )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 .图像(c )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 .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 .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实验及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较少时,极其微弱的可见光光子的落点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故(a )图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 对;光照时间的增加,光子落在亮条纹区域的概念明显较大,双缝干涉条纹越来越清晰,故(c )具有波动性,B 对;显然光子落在亮条纹上的概念较大,该实验也说明光是一种概率波,D 对。

时间较短 时间稍长 时间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