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生态养虾技术共57页

合集下载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PPT课件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PPT课件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
您是否碰到到以下问题:
• 虾养殖到20-30天,水色十分漂亮,天气很好
的时候却突然大量死亡(肉眼观察无任何症 状)!?
• 虾养到50天,达到吃料高峰,却突然生病了!? • 虾养到80-90天,开始出现偷死,为什么下增
氧药无效?而且越下越死?
• 虾养到120天,却比不上别人养90天的虾大? • ……
头痛!!
水色十分漂亮,却突然大量死虾!?
• 气泡病! • 25天左右的虾池环境缺少
有机物的缓冲体系,藻类品 种单一,PH居高不下.
• 水色嫩绿好看说明小型绿
藻较多,光合作用极强,表 层水氧气往往超饱和!
• 另外:易产生气泡病的几种
情况:施化肥、杀虫杀藻或 消毒、氧机循环不到位、 缺少耗氧物质……
5,不换水或少换水
• 换水量大(高位池的特点)会造成水体极
不稳定,排掉了大量参与净水作用的活菌 和藻类,造成水体自净能下降,带来了不 稳定因素,增加发病机会。
• 换水过程也是水体有机物损失的过程,也
就是能量的损失。(这些有机物本来是可 以被活菌分解或被虾滤食的)
• 换水过程也会造成虾应激(顶水)
6,加大增氧,提高水体增氧效率
少虾苗应激
• 藻类多,有害物质(氨氮)才有出路,藻
类的多少是水体自净能力的标志。
什么样的水是好水?
• 过去,好水的定义是“肥”、“活”、“嫩”、
“爽”,其中,经过若干年的养殖实践,发现 “水嫩”并不是一件好事
• 水“肥”是稳定的基础,也是净水能力强的基础 • 水“活”是指虾池水色早晚要有变化,说明藻类
3、改变清塘方法,正确处理底泥
虾塘经过多年养殖后的状况:
• 酸化----经过多年养殖后,塘底残饵、粪便在厌氧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
八、下雨后对虾为什么容易发病?水质如何处理?
答:下雨后特别是台风加暴雨天气或者长时间连绵阴雨,养殖水体会发生很大变化:(1)水温。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降雨后温度降低,对虾摄食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率降低),生长减慢;同时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病。(2)pH值。雨水通常为酸性,加之藻类光合作用降低,有时pH值会降低到7以下,而对虾不能立即适应,容易发病。(3)溶氧氧。雨水进入养殖水域导致养殖水体上下层交换,溶解氧含量低的底层水交换到表层水面,甚至淤泥被翻入水体中,容易引起水体溶氧迅速降低而不能满足对虾生长的需要,也易引起对虾发病。(4)盐度。雨后淡水冲入池塘往往会引起水体盐度的变化过大,对虾的渗透生理功能影响较大,突然发病。(5)氨态氮与亚硝酸盐。由于雨后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较低,且藻相菌相发生变化,养殖水体中的有机质无法正常进行氧化分解,会产生更多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当其含量超标也会引起对虾发病。(6)藻类与微生物。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易引起藻类及微生物的死亡,净水能力降低,底质变臭,虾易发病。
改底。
6、若pH值一直很高,而溶氧不足应查找原因,是盐碱池塘,还是使用过生石灰等碱性物质较多引起,这样的池塘可多使用有机肥,并加大水深,并经常用“底居安”、“福地安”改底。
七、养虾池塘藻类突然死亡,即“倒藻”,如何预防及处理?
下雨过后,应加大增氧机增氧,减少投喂,首先泼洒“碧水安”稳水解毒,然后白天用“福地安”改底,或晚上用“氧速保”或“片片氧”增氧,少量多次。同时内服“清毒散”(或“LY—生命素”)“低聚糖500”+“超维C”以防发病。
九、水体发光是什么原因?如何控制?
答:水体发光常有两种原因:(1)发光弧菌引起。通常发生在成虾养殖的中、后期,不

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

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

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一、选择适宜的稻田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需要选择适宜的水田进行养殖。

要选择水质较好的田地,排除水质污染严重的田地。

要选择坡度适宜的稻田,坡度过大会导致水流速度加快,对小龙虾生长不利。

要选择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便于小龙虾挖洞筑巢,生长繁殖。

二、合理配置水体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合理配置水体,保持适宜的水质。

要保持水体清洁,及时清除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保持水质通畅。

要保持水体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一般来说,小龙虾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酸碱度为pH值为7-8之间。

要保持水面光照充足,有利于水中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小龙虾的食物来源。

要保持水深适宜,一般在20-60厘米之间,不宜太深或太浅。

三、合理放养小龙虾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合理放养小龙虾,控制放养数量。

一般来说,每亩稻田适宜放养小龙虾5000-10000只。

放养小龙虾时,要选用活体幼龙,保证种苗的健康和活力。

要选择适宜的放养季节,一般来说,春秋两季为最佳放养时机。

放养小龙虾后,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四、合理投喂饲料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合理投喂适宜的饲料,保证小龙虾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小龙虾适宜食用鱼粉、虾粉、鱼饵等动物性饲料以及蔬菜残渣、水稻秸秆等植物性饲料。

投喂饲料时,要适量投喂,防止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污染。

要定期清理投喂过剩的饲料和排泄物,保持水体清洁。

五、加强疾病防控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时,要加强疾病防控,保证小龙虾的健康生长。

要定期检查小龙虾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要合理使用药物,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要保持水体清洁,避免水体污染,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对于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实现农田的多元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 术
目 录
• 对虾养殖概述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 对虾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案例分析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对虾养殖概述
对虾养殖的定义与特点
定制环境条件,培 育和养殖对虾。
特点
对虾养殖具有高投入、高产出、 高风险的特点,需要科学的管理 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细菌性疾病防治
总结词
细菌性疾病也是对虾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可以通过水质和种苗传播。
VS
详细描述
防治细菌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及时处理水质污染。同时,使用抗菌药物 也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寄生虫疾病防治
总结词
寄生虫疾病对对虾养殖构成一定的威胁,防 治寄生虫疾病需要综合多种措施。
详细描述
饲料投喂管理
制定科学的投喂计划,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 量投喂导致的浪费和污染。
养殖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态平衡和 生物拮抗作用,有效降低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 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包括使用益生菌、中草药、藻类等生物制剂,以及对 虾种苗的筛选和培育等措施,实现对虾养殖的成功防 控。
建设符合对虾生长需求的养殖池,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 增氧设施。
养殖水质管理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 对虾生长需求。
水质调控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水质调控,如换水、增氧、使用生物制 剂等。
养殖饲料管理
饲料选择
选用高品质、营养均衡的对虾饲料,避免使用劣质或污染的饲料。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马家好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养虾是养虾户追求的养殖模式,其基本点是保持水体的稳定及加快水体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速度,因为只有这样病害才少,产量才高,进而成本才能降低。

然而高产到一定程度,稳定变得越来越难,即可控性降低,因而生产中养虾虽然达到较高的产量(亩产1000公斤以上),但养殖成功率并不高。

如何既要高产,又要保持水体稳定,提高养殖成功率呢?这就是我们介绍的内容---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

一、建立可控的池塘养殖条件池塘结构及其环境,是养虾的基础,是养殖水体稳定的必要条件,池塘建造的位置及结构是养殖成败的关键。

1.慎选养虾地点养虾地点应选择:(1)水源相对独立,养殖密度较小的区域,以减少病原的交叉感染。

(2)选壤土土质,以不漏水为最好。

(3)水质好,不能选择有农药,特别是杀虫剂污染的地区。

理想的是海、淡水均有。

(4)温度较高,以保证快速生长。

(5)台风较少,易于搭棚。

(6)交通、电力方便。

(7)易于卖虾及购买苗种及饲料等。

其中(1)(2)(3)点最为重要。

2、建立合理的池塘结构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可选用不同结构,但不论水泥池、土池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堤坡不宜太陡,与水平角度不超过30度为好,这样如果虾生病后尚有休息的地方,避免“落底”缺氧死亡。

(2)排水设施不仅要考虑能排下层水,还应排表层水,以防藻类过度繁殖或表层污物较多时能排出过多的藻类及污物。

(3)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好,其次是土底。

砂底因养殖过程中易发黑、发臭及漏水不宜采用。

目前部分高位虾池,池底铺塑料布后上层又盖一层砂的做法对养殖极为不利,有条件时可除去砂子。

土池最好每年清淤一次,底泥越少越好。

底泥是养殖池塘的“氧债”及病原微生物滋生的场所,底泥多不仅易于藏污纳垢,不利于消毒,而且天气突变时易引起全池缺氧“泛池”。

但放养初期,保持1~2毫米的底泥可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附着及繁殖。

3、盖大棚能保证良好稳定的气候条件,并防止雨水进入,同时减少了水份的蒸发,稳定了水位,避免水变。

池塘可控化高效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

池塘可控化高效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

池塘可控化高效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第一篇:池塘可控化高效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池塘可控化高效生态养殖克氏原螯虾技术池塘要求池塘进排水系统完整,面积5-15亩,水深1.2~1.5米,设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占全池2/3左右,池塘土壤以黏土或壤土为宜,四周用加塑料布的聚氯乙烯网片作为防逃设施:池中移植水草,面积占全池的1/3~1/2,水草品种有马莱眼子菜、伊乐草、沮草、水花生、水葫芦等:养殖中架设微孔增氧设施,风机功率每亩配备0.15千瓦。

苗种放养3~5月放养规格100~300尾/公斤的克氏原螯虾苗种1.5万~2万尾/亩,如池塘条件好。

养殖经验足可增加到3万尾/亩以上。

池水管理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池水要掌握“春浅、夏满和先肥、后瘦”的原则。

早春适当施肥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夏季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以上。

养殖前期每周加水或换水一次,每次15-30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厘米。

保持水体“嫩、活、爽”。

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

用量为每亩10公斤,或泼洒一次微生物制剂。

养殖池塘的水位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定,春季水位一般保持在0.6~1米之间,夏季水深可控制在1.5米左右。

投饲管理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根据克氏原螯虾生长特点,要求幼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大于30%。

成虾的饲料蛋白质大于26%,饲料溶散时间5小时以上。

日投喂两次,分别在7~9时和17~18时,以傍晚为主,投饲量占日投量的70%,在春季和晚秋水温较低时。

在傍晚投喂1次即可。

饲料应在岸边浅水处、池中浅滩和虾穴附近多点散投。

日常管理(1)水草养护。

早春要浅水、施肥、早投饲,促进水草生长,夏天水草旺盛时要定期刈割。

避免水草老化死亡,引起水质变化。

(2)早晚巡塘。

观察克氏原螫虾的生长、活动、摄食、蜕壳和死亡等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定期测定水温、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水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定期检查、维修防逃设施。

养小龙虾怎么养殖技术

养小龙虾怎么养殖技术

养小龙虾怎么养殖技术1. 养殖条件与环境1.1 水源与水质要求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源包括未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以及水质良好的地下水。

pH值应保持在6.5至9.0之间,以中性偏碱为佳,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

溶解氧水平应维持在3毫克/升以上,以保证小龙虾的呼吸需求。

同时,应避免水质受到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油和甲烷等污染物的影响。

1.2 池塘建设与改造池塘建设是小龙虾养殖的基础,合理的池塘设计能够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池塘应选择在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

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一般在3亩至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池塘底部应为硬土质或沙质,无淤泥,池壁须有一定坡度。

池塘应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一端上部进水,一端底部排水,进排水口都要有防敌害、防逃网罩。

池塘底部应有适当面积的沉水植物区,并有足够的人工隐蔽物,如废轮胎、网片、竹排等,以供龙虾隐蔽栖息。

有条件的池塘可设增氧机,以提高水中溶氧量,促进小龙虾的生长。

新建虾塘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旧鱼塘养殖则需要干塘消毒,并彻底清除池塘中的敌害生物。

池塘改造时,应注意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

2. 苗种选择与放养2.1 苗种来源与选购选择优质的小龙虾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和养殖户的反馈,以下是选购苗种时的关键点:●来源可靠: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养殖供应商,确保苗种的健康和活力。

●规格一致:选购的虾苗应大小均匀,避免大小差异过大导致的相互残杀。

●健康无病:检查虾苗是否有疾病或寄生虫,健康的虾苗活力旺盛,体色光亮。

●运输条件:确保运输过程中虾苗的湿度、温度和通风条件良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适应性测试:在放养前进行适应性测试,将少量虾苗放入养殖池中观察其适应情况。

2.2 放养密度与时间放养密度和时间对小龙虾的生长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根据专业资料和实践经验,以下是放养时应注意的要点:●密度适宜:一般而言,每亩放养量建议在3000至10000尾之间,具体密度需根据池塘条件、水质和饲养管理水平调整。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简介:海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对虾作为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具有业务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然而,对虾养殖也面临着种苗死亡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展对虾种苗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能够为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手段。

一、种苗的选育与培育技术1. 选育技术:对虾种苗选育是养殖的基础,有效的选育技术能够提高种苗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通过选择具有抗病性强、生长快、产卵多等优良性状的对虾为亲本,采用遗传育种方法,培育出高产、高抗病的种苗。

2. 培育技术:对虾种苗的培育主要包括孵化和育苗两个阶段。

(1)孵化技术:孵化是对虾种苗生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控制水温、水质、养殖密度等因素。

通过调节水温使对虾种苗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保证幼虾的正常生长。

(2)育苗技术:育苗阶段需要提供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水质。

采用科学的喂养管理方法,适时补充饵料,保证对虾种苗的营养供给。

同时,定期监测水质,调整养殖密度,避免水体过度富营养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环境污染的防控技术1.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良好状况对种苗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长期、定期地对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养殖水质,保持水体中适宜的营养物质浓度和维持水体的稳定性。

2. 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对虾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饲料残渣、粪便和尸体等,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将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利用生物技术等方法,将养殖废弃物处理成有机肥料或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1.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提高对虾的免疫力,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包括良好的饲养技术、健康种苗引种、科学用药和定期检查等。

2. 清除病害源和隔离重要外来病原菌:定期进行对虾种苗和养殖池的检查,将患有病害的种苗或患病的对虾剔除出养殖池,及时清除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减少病原的扩散。

虾养殖技术

虾养殖技术

虾的养殖方法_虾养殖技术调节育虾池水要肥,清水里养不好虾.高产虾塘防缺氧是头等大事,经常换水,能防止水质恶化和缺氧浮头。

在高温季节的凌晨及傍晚尽可能冲水。

水质清淡时,要及时施肥,通常施用肥效快的发酵肥或化肥,以保持水质肥而嫩爽,阴雨天气不能施肥。

1.塘口选择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虾池。

2.池塘大小养虾池不宜过大,一般应在7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500平方米为佳,水深1.5-2米。

3.池塘清整冬季或在放养前,应先将池底淤泥清除干净,或干池曝晒,直至底泥形成小裂缝为止。

再将池四周铲平,形成缓坡,并将池埂夯实,保证不渗漏。

在池底中央开一条沟,在出水口设一集虾潭,沟潭大小可根据池塘面积灵活掌握,只要利于收捕即可。

如果池大,应将沟潭开大些。

.投放抱卵亲虾就池繁殖,直接养成,虽然简单易行,但其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幼体成活率低,又常常多代同塘,无法控制密度,管理上盲目性大,结果规格参差不齐,总体偏小,上市率低。

因此,应用专池繁育仔虾,再按计划放养。

放养方法: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1520万尾,选择阴天或早晨放养。

仔虾放养后15-20天再适量搭配鲢鱼夏花鱼种。

一年可放养两季,一是在春季2-3月份放养23厘米的越冬幼虾,二是在夏季6-7月份放养当年育成的仔虾(1.5厘米左右)。

1.专池培育仔虾选择面积500-2000平方米、水深l米左右的池塘经清淤整理后,施足基肥,在5月份每667平方米放抱卵虾5-7.5公斤,尽可能将卵色相近的亲虾放于一池。

一般采用网箱孵化法,箱内设置一些漂浮水生植物及竹技等物,每平方米网箱放抱卵虾0.5公斤为宜。

孵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投饵按虾体重的3%确定日饵量,保证亲虾饱食。

待幼体孵出后,移去亲虾和网箱,用豆浆泼洒培肥水质,幼体变态成为仔虾时,投放少量米糠、花生饼或豆饼粉,一般25天左右,青虾幼体即可达1.2-1.5厘米,可以作为夏季放养的虾苗,每667平方米可获得仔虾40-80万尾。

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

淡水虾生态养殖技术摘要:从场址选择、养殖场的布局和结构、成虾饲养、病害防治和捕捞等方面总结了淡水虾养殖技术。

关键词:淡水虾;养殖;饲养淡水虾养殖是一项投资高、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

养殖对虾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养殖技术有着不断的提高。

一、场址选择1、土质无公害淡水虾对土质的要求不高,黏土、壤土、沙壤土均可但要求保水性好,透气性适中,堤坝结实,能抗洪。

2、供水供水包括食用水和养殖用水。

食用水必须符合罔家饮用水的标准。

养殖用水要求有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源,且无异味、异臭和异色。

3、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质量也是影响无公害淡水虾养殖的重要因素之一,淡水虾养殖场周围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等污染物都应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的限量内。

二、养殖场的布局和结构1、布局淡水虾养殖场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四季风向和光照等自然条件。

养殖场布局的总体要求是;场房应尽量居于虾场平面的中部;虾池应在场房的前后;蓄水池应建在全场最高点;污水处理池建在最低处;并能收集全场污水。

2 、虾池结构虾池的结构要考虑到便于生产的一些因素。

虾池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长方形,虾池池底要求平坦,建有集虾沟,淤泥小于15厘米。

虾池可以是泥池或水泥池,进水口应在养殖池的高处,排水口应在养殖池的低处,最好能从排水口排干所有池中的水,进水口用80目筛绢制成过滤网袋过滤;每个池排水独立,不允许池间串水,排水应安2个管,一个为高位管,以便排出多。

余的水和过量藻类,另一个低位管,能排尽池中积水和底污。

虾养殖池面积5~10亩,水深0.7~1.5米。

池塘应配备水泵、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水面要配置4500瓦以上的动力增氧设备。

三、成虾饲养1、放养前准备3.1清塘消毒。

为了防病,虾苗放养前,必须对虾苗池进行清理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达到消除病源和杀死敌害生物的目的。

清塘一般使用生石灰50千克/亩,加水全池均匀泼洒。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第4期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出肉率高达65%以上,营养丰富,因其产量高,个体大,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其生长速度快,养殖80-100天即可上市;对盐度(0-40‰)适应范围较广,可采取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且养殖利润相当可观,是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养殖虾类。

一、池塘建造选点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土质坚实、排灌方便。

虾池面积以不超过30亩为宜,水深在1.2m以上,最好达到2m左右。

每口池应有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分设在池的两端,在进、排水口处应用尼龙筛绢网套上,以防野杂鱼进入和虾外逃。

池底进水口应与排水口保持20cm以上的高度差,有利于排干池水。

虾池配备叶轮式和水车式两种增氧机,一般每亩1kW的配备。

叶轮式增氧机均匀摆在池塘中间,水车式增氧机摆在池塘四个角落。

1.清塘:在冬季干塘曝晒后,用推土机翻推塘底淤泥,并修整好,再进行消毒。

消毒剂最好选用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kg,化开的石灰均匀全池撒放。

2.培养微生物饵料:经过彻底清塘后,进水50~60cm,培育水质。

可施用发酵鸡粪(用前已消毒),每亩150kg,目的为了提高池塘底质基础肥力。

放苗前5天再使用有机植物肥培水和施放氨氮降解剂、利生素等,以降低池水的氮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

二、虾苗淡化与投放1.盐度调节虾苗放养前将暂养池水加深到50~70cm,并用盐卤或未经加工的原盐调节池水盐度至3‰左右,具体调节盐度应结合育苗场淡化出池的盐度。

2.虾苗选择投放虾苗放养时,做到了解亲虾和苗种来源,是否来自疫区,放养的虾苗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表干净、体色透明、活力强,虾苗规格达到0.8cm左右。

虾苗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池塘的条件确定放苗量,在正常情况下,增氧、进排水设施等条件较好的池塘,亩放6~8万尾,面积在10亩以下的,还可适当多放;池塘的条件不够好,放苗量就要适当减少。

生态稻虾共作栽培技术

生态稻虾共作栽培技术

生态稻虾共作栽培技术生态稻虾共作栽培技术是指在农田内同时种植大米和淡水虾,通过生态互动和资源循环,实现农田高产、生态效应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稻虾共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土壤质量,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生态稻虾共作可以同时利用土地和水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

2.提高农作物产量。

淡水虾的粪便和残渣能够为水稻提供养分,促进稻株生长,增加稻谷产量。

3.杀虫减少施药。

淡水虾是天敌昆虫,能够主动捕食稻田中的害虫,减少施药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提高土壤质量。

淡水虾粪便、残渣等有机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耕作土壤质量,减轻土壤污染。

5.生态环保,助推可持续农业。

生态稻虾共作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且能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符合当今生态环保的理念。

1. 选择适宜品种。

淡水虾和水稻的选择应根据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一般情况下,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稻种和虾种。

2.合理布局、密植。

虾塘和稻田要合理布局,虾塘避免在低洼地区,稻田深度控制在15至20cm,间距控制在20至30cm,密植有助于保护虾苗、减少苗期草害等。

3. 提供养分。

淡水虾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当天提供的香精鲜活鱼或肉类等,可因应虾类的生长针对性的,配氧情况下可采用虾和稻相结合的两废水体系。

也可通过在稻田中添加适量的化肥、农家肥等提供稻脚营养,大幅降低施肥数量。

4.合理管理。

生态稻虾共作要注意及时除草、防止苗期病害,监测水质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并定期排污等。

5. 控制稻虾密度。

良好的生态稻虾共作需要虾与稻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密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以350-450只/亩为宜。

结语生态稻虾共作是一种创新的农业栽培技术,在提高农田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一.白斑病症病毒(俗称白斑病)[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又称白斑杆状病毒,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等. [流行]本病是自1992年,在我国及东南亚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极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发生在各种对虾,发病规格多在2厘米以上.本病的主要传染原为刚死不久的虾及病虾,其它野生虾,蟹,浮游甲壳动物也携带病毒,是潜在的传染原.其传播途径可以虾苗,水源,带毒虾粪便,甲壳动物等方式传播,有人发现鸟粪也能传播.主要通过摄食宿主或吞食被病毒污染的饵料后感染.池塘清塘彻底可杀死绝大部分病毒,自然海水在阳光照射下病毒可存活3-7天,因而不消毒时水源最好静置7天后使用.生产中虾池发病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的虾群被毒力强的病毒传染,进水是主要原因;另一种是带病毒的虾受各种诱因造成虾体抵抗力降低后致病,常见诱因有水质突变,用药及拉网等应激因素.水温18°C以下为隐性传染,20°C以上呈现急性暴发.试验经口摄食感染病毒的对虾,18小时出现空胃和停止摄食,36小时左右出现红体,48小时左右在甲壳上出现白斑,然后开始死亡.另外,台湾部分作者报道,对虾即使有白斑病毒感染,甚至将白斑病病毒以注射法注入虾体,也不会引发白斑病的病症,而引发死亡.提示环境因素及继发感染是出现白斑症的重要原因.自然发病虾池,高温期出现死亡5-7天后,就可达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90%以上.除病毒因素死亡外,缺氧,继发感染细菌,药物刺激及水质恶化因素常是虾加重死亡的重要原因.[症状]病虾首先停止进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慢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面有白斑,白斑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白斑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南美白对虾白斑不明显.病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感染初期,肝胰脏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组织均发生病变.[诊断]对虾2厘米以上,数天内出现死亡,高温期发病严重,外观头胸甲上及体表甲壳内有白斑症状,头胸甲易脱落.发病初期,白斑症状不明显时,剥开头胸甲,观察能否看到肝胰脏,若是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则可能已经发病了.解剖濒死的对虾血淋巴器官混浊,不凝固,淋巴器官肿大,肝胰腺坏死.病理切片观察到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细胞等细胞核肥大.电镜观察病虾的上述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内有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成卵形,具囊膜.电镜负染,完整的病毒粒子为375纳米×157纳米,无囊膜的核衣壳为395纳米×83纳米.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查的白斑症病毒呈阳性.注意与弧菌感染引起的白斑症区别.[预防]1.发病期间,不进水,以防带入致病性强的病毒,并赶跑水鸟,以防带毒的粪便落入池塘. 2.发病季节内服"清毒散"5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超维C”3-5克/公斤料,有很好的预防效果.3.养殖过程长期内服"利多精",经常用"福地安","底居安"改底,增大充氧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保持水质稳定,大大降低本病的发生. 4.其它参见《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防治疾病部分.[治疗]1.发病初期(发生期,发展期),减少投铒,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维西安宁"3克/公斤料,外用"鱼福乐"0.3-0.4克/立方米水(傍晚用)或"底安"(6-8亩/瓶),根据水质情况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可先用"新威灭"0.15-0.2克/立方米水,第二天再用"底安"或"鱼福乐".2.发病中期(高峰期),停食,外用"鱼福乐"或"底安"(用量同上).3.发病后期(恢复期),逐渐增加投喂,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菌毒好迪"3-5克/公斤料+"维西安宁"2-3克/公斤料;外用"新威灭"0.2-0.3克/立方米水,第二天使用"底安"(用量同上),后者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4.恢复期,内服"利多精"2-3克/公斤料+"低聚糖500”1.5-2克/公斤料+"对虾多维"5-10克公斤料,外用"碧水安"+"三环活力源",以恢复虾体质及水体生态. 二桃拉病毒病(俗称红体病)[病原]桃拉病毒(TSV)[流行]桃拉病毒(TSV)主要侵害南美白对虾及蓝对虾(细角对虾),对体重0.1-0.5克,放养2-4星期的幼虾影响最大.这类病毒通常是致病力很强的病毒,累积死亡率可达5%-95%,常在对虾大量脱壳期间出现,幼虾感染TSV呈亚急性到急性发作,成虾多为慢性型,死亡率不高于50%,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地区都有发病,往往引起对虾死亡.本病传染原,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发病死亡规律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另外,鸟粪已证实可传播TSV.[症状]依发病的情况,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亚急性:病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减退,软壳,消化道无物(空胃,空肠),体表色素扩散,尾部及体表发红,发病后存活下来的对虾可见不规则状的黑色素分布在外壳上.幼虾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数天死亡可达高峰.慢性:外壳无黑色素分布,但可见白色斑点.死亡率不高.成虾多呈慢性症状,死亡量较低,发病可持续一月以上.[诊断]根据流行及症状进行初诊.组织切片观察,病虾的鳃,壳下表皮细胞,附肢及肌肉等组织出现弹状的黑色坏死区.此外,可以应用白虾对桃拉病毒敏感进行诊断,其方法是将病虾组织研磨液注入健康白虾的体内,在1-2周后,观察白虾是否有桃拉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或组织病变.确认必须进行病毒检查,常见的应用PCR技术快速诊断.注意与白斑症病毒,细菌及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症区别.白斑症病毒引起的红体多在急性发病初期出现,后期白斑症状不明显,发病死亡快.南美白对虾特别是淡化养殖对虾白斑不明显时,若头胸甲易脱落,壳不发软,且镜检少数虾有白斑时,可暂定为白斑症病毒引起.细菌(如弧菌,气单胞菌)引起的红体发病初期体表常有污物或溃烂,红点分布不均匀,发病死亡较低,使用消毒药物效果明显.而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不具有传染性,病程变化不明显,常突然大量发病,水质恶化后常诱发或继发病毒或细菌感染.真正确认必须经过病原检测.难确诊时,可按白斑症病毒病感染治疗.[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三黄头病毒病[病原]黄头病毒(YHV)[流行]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也可以人工感染发病,生产中未见报道病例.此病曾在1991-1993年造成泰国境内养殖班节对虾(草虾)大量死亡.5-15g的对虾易感染.死亡速度快,发病三天即出现大量死亡.病毒在水中可存活72小时以上.养殖池中的杂虾及其它甲壳动物可带病毒.[症状]病虾鳃部及头胸甲发黄.发病前对虾会不正常的大量摄食,而后在一天内完全不进食,此时病虾开始游向养殖池塘的水表面,数小时内即开始死亡.病理切片观察虾体内的淋巴器官,心肌,鳃,造血组织,中肠的结缔组织及肝胰脏的间歇组织出现致密的包涵体,坏死的细胞及肿大细胞的核呈空泡化.淋巴组织,鳃,头部软组织细胞病变严重,提示此三组织可能是黄头病毒首先感染的部位.[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是否含有包涵体.确诊需进行电镜观察或免疫学等技术检测是否感染黄头病毒.[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及可控生态养殖技术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部分.四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病原]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PV)[流行]本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也可以被感染,南美白对虾是否被感染未见详细报道.为一种慢性病,幼体期病情较重,死亡率一般在50%-90%.随着个体增长,病情减轻,亲虾多呈隐性感染而带毒.[诊断]根据虾病的流行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诊断可将肝胰腺制成涂片用孔雀石绿(0.05%)染色或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病变细胞核里有包涵体.[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五细菌性烂鳃病(俗称黑鳃病,黄鳃病和红鳃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流行]本病常见于各种对虾,水质突变,底泥发臭或纤毛虫感染后易感染.高温及养殖后期易发生.发病率可达30以上,海,淡水均见.[症状]病虾头胸甲鳃区呈黑色或黄色,揭开头胸甲鳃丝质地脆弱,肿胀,粘液增多,许多污物粘附于鳃上,从尖端向基部坏死,溃烂,有时发生皱缩和脱落.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时血液中也有细菌.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诊断]剪取一小部分鳃丝,用镊子分散后做成水浸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溃烂情况,再用高倍望远镜观察鳃丝内有无细菌即可诊断.注意与纤毛虫,底质恶化等原因引起的黑鳃,黄鳃相区别.有溃烂说明有细菌感染,没有则可能是底质恶化,纤毛虫等引起.[预防]1.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突变.2.底层充气或用”底安”改变以防止底臭.3.防止纤毛虫发生(见”纤毛虫病”预防).[治疗]内服外用结合.1.轻度感染:内服”清毒散”+”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底安”,根据水质连用或隔天使用1-2次.2. 重度感染:内服”菌毒好迪”+”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新威灭”,用后12小时用”底安”改底。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了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包括苗种培育、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饲养管理、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小龙虾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原产北美洲。

1918年由美国引进日本,1929年由日本引进我国。

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耐低氧,能在池塘、河沟、湖泊、稻田、沼泽等水体中生长繁殖,而且能较长时间离水和穴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很强,运输方便,运输成活率高[1]。

小龙虾苗种易繁育,可自繁自育,不需复杂的设备。

杂食性,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发酵牛粪及人工配合饲料。

最适生长的水温20~32 ℃。

人工养殖当年苗种能长到50 g以上,2龄雄虾能长到100 g以上。

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桃园村小湾塘1.77 hm2塘口,投放3 cm幼虾,经过60~90 d人工养殖,体重可达30 g以上,从6月开始起捕,捕大留小,平均产量3 304.5 kg/hm2左右。

现将其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苗种培育培育池20~40 m2,坡比1.0∶2.5,水深0.6~1.2 m的长形水池1 m×20 m,或2 m×20 m,还可以在塘口边围网培育,用生石灰900~1 200 kg/hm2全池泼洒,池底用生石灰彻底消毒。

建好排水、防逃设施。

放苗前对池子严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开口饲料,移植水草占总面积的30%,投放0.8 cm稚虾150万~225万尾/hm2,早期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投喂豆浆和鱼糜,随着个体的增大,以人工饲料为主。

2放养前准备定期泼洒生石灰,增加水体的钙含量。

深水区利用水体浮排种植空心菜,培育池塘水草占全塘水面30%左右,利用水生植物调节水质、遮阳,提供小龙虾休息场所和部分饵料;在浅水区种植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沉水性植物,覆盖以30%为宜,而且以零星、分散为好,这样有利于沟内水流畅通、无阻塞[2]。

可控生态养殖青虾实验

可控生态养殖青虾实验

浅析淡水 白鲨 的养殖
刘铁钢 赵全 东 郭 军
长春 103 ) 303
( 吉林省 水产科 学研 究院 吉林
淡 水 白鲨鱼 学名 苏 氏圆腹 芒 (agissti, 名 又称芒 鱼 、 P ns uh)俗 u 淡水 鲨鱼 、 八珍 鱼 、 巴丁 鱼 , 属 隶 于鲶 形 目、 科 、 芒 圆腹 芒属 , 主要分 布 于 东南 亚一 带 的江河 湖 泊 中 。肉质 细 腻嫩 滑 , 白质含 量 极 蛋
高。 类似于海鲨 、 鲸等海洋动物 , 具软骨组织 , 含较高的硫酸软骨酸 , 故有很好 的药用价值。 它具有 生长 快 、 饵料 系数 低 、 抗病 力 强等 优点 , 淡水 鱼类 中优 质 品种 , 东南 亚一 直 是水 产生 产 者理 想 为 在 的养殖 对 象 。淡 水 白鲨 鱼 自 19 98年从 马来 西亚 引进 我 国开始 进行人 工 养殖 。淡 水 白鲨游 泳姿 态 优雅 , 而且体色素雅 , 体表无鳞 、 贪食 , 故可在观赏方面和垂钓方面进一步综合开发。 1 生 物学特 性 ’ 1 形态特征 有黑 、 . 1 白两种体色, 黑色 的俗称淡水黑鲨 , 原产泰 国; 白色的俗称淡水 白鲨 , 原产马来西亚 。淡水鲨鱼体长侧扁 , 背部隆起 , 头扁平呈圆锥形 , 头部像鲨鱼。吻短 , 口亚下位 , 鳃 膜与颊部不相连 , 体表光滑 , 无鳞 , 整鱼只有中间正骨 , 无小刺 。鳔大 , 具有呼吸空气的功能 , 不易 缺氧 。 1 生活 习性 淡水 白鲨喜底栖生活 , 自然条件下 , . 2 在 淡水鲨鱼喜栖于水较深 、 水流缓慢 的 阴凉处水域 , 特别喜欢生活于水生漂浮植物下。行动敏捷 , l怯懦 , 生生 一但受惊扰即四处逃窜。它 的适宜温度在 2 %一 4 最佳生长水温 2 ℃一 2 0 3 , 6 3%。当水温降到 l℃以下时 , 8 摄食量与活动量 明 显减少 , 反应迟钝 , 水温连续低于 1℃即开始死亡。 2 适宜于南方或温室 、 电厂余热水养殖。养殖 火 用水的 p H值在 6 7 。 — . 耐低氧, 2 膘内密集分隔为大量泡囊状的呼吸小室 , 并高度毛细血管化 , 为重 要辅 助 呼 吸器官 , 在 空气 中 呼吸 , 低 氧 的耐受 力很 强 。生 长快 , 我 国北方 地 区 , 能 对 在 当年 鱼 种在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DOC 22页)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DOC 22页)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一.二.白斑病症病毒(俗称白斑病)[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又称白斑杆状病毒,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等. [流行]本病是自1992年,在我国及东南亚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极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发生在各种对虾,发病规格多在2厘米以上.本病的主要传染原为刚死不久的虾及病虾,其它野生虾,蟹,浮游甲壳动物也携带病毒,是潜在的传染原.其传播途径可以虾苗,水源,带毒虾粪便,甲壳动物等方式传播,有人发现鸟粪也能传播.主要通过摄食宿主或吞食被病毒污染的饵料后感染.池塘清塘彻底可杀死绝大部分病毒,自然海水在阳光照射下病毒可存活3-7天,因而不消毒时水源最好静置7天后使用.生产中虾池发病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的虾群被毒力强的病毒传染,进水是主要原因;另一种是带病毒的虾受各种诱因造成虾体抵抗力降低后致病,常见诱因有水质突变,用药及拉网等应激因素.水温18°C以下为隐性传染,20°C以上呈现急性暴发.试验经口摄食感染病毒的对虾,18小时出现空胃和停止摄食,36小时左右出现红体,48小时左右在甲壳上出现白斑,然后开始死亡.另外,台湾部分作者报道,对虾即使有白斑病毒感染,甚至将白斑病病毒以注射法注入虾体,也不会引发白斑病的病症,而引发死亡.提示环境因素及继发感染是出现白斑症的重要原因.自然发病虾池,高温期出现死亡5-7天后,就可达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90%以上.除病毒因素死亡外,缺氧,继发感染细菌,药物刺激及水质恶化因素常是虾加重死亡的重要原因.[症状]病虾首先停止进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慢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面有白斑,白斑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白斑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南美白对虾白斑不明显.病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感染初期,肝胰脏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组织均发生病变.[诊断]对虾2厘米以上,数天内出现死亡,高温期发病严重,外观头胸甲上及体表甲壳内有白斑症状,头胸甲易脱落.发病初期,白斑症状不明显时,剥开头胸甲,观察能否看到肝胰脏,若是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则可能已经发病了.解剖濒死的对虾血淋巴器官混浊,不凝固,淋巴器官肿大,肝胰腺坏死.病理切片观察到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细胞等细胞核肥大.电镜观察病虾的上述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内有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成卵形,具囊膜.电镜负染,完整的病毒粒子为375纳米×157纳米,无囊膜的核衣壳为395纳米×83纳米.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查的白斑症病毒呈阳性.注意与弧菌感染引起的白斑症区别.[预防]1.发病期间,不进水,以防带入致病性强的病毒,并赶跑水鸟,以防带毒的粪便落入池塘. 2.发病季节内服"清毒散"5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超维C”3-5克/公斤料,有很好的预防效果.3.养殖过程长期内服"利多精",经常用"福地安","底居安"改底,增大充氧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保持水质稳定,大大降低本病的发生. 4.其它参见《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防治疾病部分.[治疗]1.发病初期(发生期,发展期),减少投铒,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维西安宁"3克/公斤料,外用"鱼福乐"0.3-0.4克/立方米水(傍晚用)或"底安"(6-8亩/瓶),根据水质情况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可先用"新威灭"0.15-0.2克/立方米水,第二天再用"底安"或"鱼福乐".2.发病中期(高峰期),停食,外用"鱼福乐"或"底安"(用量同上).3.发病后期(恢复期),逐渐增加投喂,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菌毒好迪"3-5克/公斤料+"维西安宁"2-3克/公斤料;外用"新威灭"0.2-0.3克/立方米水,第二天使用"底安"(用量同上),后者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4.恢复期,内服"利多精"2-3克/公斤料+"低聚糖500”1.5-2克/公斤料+"对虾多维"5-10克公斤料,外用"碧水安"+"三环活力源",以恢复虾体质及水体生态. 二桃拉病毒病(俗称红体病)[病原]桃拉病毒(TSV)[流行]桃拉病毒(TSV)主要侵害南美白对虾及蓝对虾(细角对虾),对体重0.1-0.5克,放养2-4星期的幼虾影响最大.这类病毒通常是致病力很强的病毒,累积死亡率可达5%-95%,常在对虾大量脱壳期间出现,幼虾感染TSV呈亚急性到急性发作,成虾多为慢性型,死亡率不高于50%,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地区都有发病,往往引起对虾死亡.本病传染原,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发病死亡规律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另外,鸟粪已证实可传播TSV.[症状]依发病的情况,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亚急性:病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减退,软壳,消化道无物(空胃,空肠),体表色素扩散,尾部及体表发红,发病后存活下来的对虾可见不规则状的黑色素分布在外壳上.幼虾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数天死亡可达高峰.慢性:外壳无黑色素分布,但可见白色斑点.死亡率不高.成虾多呈慢性症状,死亡量较低,发病可持续一月以上.[诊断]根据流行及症状进行初诊.组织切片观察,病虾的鳃,壳下表皮细胞,附肢及肌肉等组织出现弹状的黑色坏死区.此外,可以应用白虾对桃拉病毒敏感进行诊断,其方法是将病虾组织研磨液注入健康白虾的体内,在1-2周后,观察白虾是否有桃拉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或组织病变.确认必须进行病毒检查,常见的应用PCR技术快速诊断.注意与白斑症病毒,细菌及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症区别.白斑症病毒引起的红体多在急性发病初期出现,后期白斑症状不明显,发病死亡快.南美白对虾特别是淡化养殖对虾白斑不明显时,若头胸甲易脱落,壳不发软,且镜检少数虾有白斑时,可暂定为白斑症病毒引起.细菌(如弧菌,气单胞菌)引起的红体发病初期体表常有污物或溃烂,红点分布不均匀,发病死亡较低,使用消毒药物效果明显.而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不具有传染性,病程变化不明显,常突然大量发病,水质恶化后常诱发或继发病毒或细菌感染.真正确认必须经过病原检测.难确诊时,可按白斑症病毒病感染治疗.[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三黄头病毒病[病原]黄头病毒(YHV)[流行]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也可以人工感染发病,生产中未见报道病例.此病曾在1991-1993年造成泰国境内养殖班节对虾(草虾)大量死亡.5-15g的对虾易感染.死亡速度快,发病三天即出现大量死亡.病毒在水中可存活72小时以上.养殖池中的杂虾及其它甲壳动物可带病毒.[症状]病虾鳃部及头胸甲发黄.发病前对虾会不正常的大量摄食,而后在一天内完全不进食,此时病虾开始游向养殖池塘的水表面,数小时内即开始死亡.病理切片观察虾体内的淋巴器官,心肌,鳃,造血组织,中肠的结缔组织及肝胰脏的间歇组织出现致密的包涵体,坏死的细胞及肿大细胞的核呈空泡化.淋巴组织,鳃,头部软组织细胞病变严重,提示此三组织可能是黄头病毒首先感染的部位.[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是否含有包涵体.确诊需进行电镜观察或免疫学等技术检测是否感染黄头病毒.[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及可控生态养殖技术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部分.四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病原]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PV)[流行]本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也可以被感染,南美白对虾是否被感染未见详细报道.为一种慢性病,幼体期病情较重,死亡率一般在50%-90%.随着个体增长,病情减轻,亲虾多呈隐性感染而带毒.[诊断]根据虾病的流行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诊断可将肝胰腺制成涂片用孔雀石绿(0.05%)染色或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病变细胞核里有包涵体.[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五细菌性烂鳃病(俗称黑鳃病,黄鳃病和红鳃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流行]本病常见于各种对虾,水质突变,底泥发臭或纤毛虫感染后易感染.高温及养殖后期易发生.发病率可达30以上,海,淡水均见.[症状]病虾头胸甲鳃区呈黑色或黄色,揭开头胸甲鳃丝质地脆弱,肿胀,粘液增多,许多污物粘附于鳃上,从尖端向基部坏死,溃烂,有时发生皱缩和脱落.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时血液中也有细菌.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诊断]剪取一小部分鳃丝,用镊子分散后做成水浸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溃烂情况,再用高倍望远镜观察鳃丝内有无细菌即可诊断.注意与纤毛虫,底质恶化等原因引起的黑鳃,黄鳃相区别.有溃烂说明有细菌感染,没有则可能是底质恶化,纤毛虫等引起.[预防]1.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突变.2.底层充气或用”底安”改变以防止底臭.3.防止纤毛虫发生(见”纤毛虫病”预防).[治疗]内服外用结合.1.轻度感染:内服”清毒散”+”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底安”,根据水质连用或隔天使用1-2次.2. 重度感染:内服”菌毒好迪”+”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新威灭”,用后12小时用”底安”改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可控生态养虾技术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