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本科生讲义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本科生讲义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dc924fa7c1cfad6195fa72b.png)
第九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第一节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一、中国土地资源的地理优势和现状分析1.中国资源的地理优势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从北纬3º58’~53º31’(南北跨近50º),),东西自东经东西自东经73º40’~135º05’(跨经度近60º)。
)。
总面积总面积960万km 2。
我国的温度带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带。
除仅占国土1.2%的寒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外的寒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外,,其他各代的温度条件均能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年三熟。
降水我国背靠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欧亚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太平洋,,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强烈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东部平原区降水比相近纬度地区高山系地貌也有利于季风雨的形成蒙古高压对温度的影响,夏季增温快夏季增温快、、气温高气温高;;水热同步同步,,有效降水量增加有效降水量增加。
2.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基本概况国土总面积960万km 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居第三位。
人均占有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加拿大、、俄罗斯罗斯、、美国人均的1.8%、2.4%、7.0%和21%。
人均耕地人均耕地、、草地草地、、林地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42%和26%。
土地的主要特点疆域辽阔疆域辽阔、、资源类型多样;山地多山地多、、平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耕地后备资源少、、质量差;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不均,,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
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分布不均((特别与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不匹配空间分布上不匹配)、)、)、总体质量不高总体质量不高总体质量不高。
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
![地理-中国的土地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ff5c90151711cc7931b716b3.png)
0.09
印度 美国 中国
(1)中国陆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却少 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中国山区面积比美国广,干旱、高寒地区面积广,所以 耕地比美国少。人口远比美国多,所以人均耕地更少。 (2)印度人口众多,但陆地面积不足中国的1/3,为什么耕 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黄土土质疏松;2夏季多暴雨;3植被被破坏。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2、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
注:见P57以前所记
中国的土地资源
草地退化
中国的土地资源
新疆农田防护林
中国的土地资源
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1)说说你家乡有哪些土地类型?以哪一种类型为主? 耕地 (2)三个地势阶梯中,哪个阶梯上的土地类型中复国杂的土一地些资源?第二阶梯 (3)说一说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 草地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 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P67-68
三、土地资源的分布
中国的土地资源
1、耕地 分布
一 、 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的土地资源
960万平方公里 13.7亿人口
人均土地不足世界平均的 1/3
并非所有的土地 都是耕地哦!
读图,完中国成的下土地列资任源 务。
耕地总面积(亿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 作的土地才叫作耕地。
1.22
0.56
0.14
中国的土地资源
禁止滥砍滥伐,大力造林,采育结合等
问题: 草原退化
中国的土地资源
原因:
过度放牧、 毁草开荒(过度放牧)等。 治理措施: 划区轮牧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bc186c76c66137ee0619b7.png)
图9-3 各国土地资源对比图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组成
已开发土地 71.85%
农业用地68.44% (6. 57亿hm2)
非农业用地2.9%
待开发土地 28.15%
2.70亿hm2
耕地12.68%(1.22亿hm2) 园地1.23%(0.12亿hm2) 林地24.6%(2.36 亿hm2) 牧草地27.27%(2.62 亿hm2) 水利用地3.8%(0.36 亿hm2)
人均耕地面积0.09, 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人均林地面积0.179 , 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人均牧草地面积0.198 , 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4%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3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
1 多样化的地貌条件
一级阶梯:西南部以青藏高原和高山为主 二级阶梯:中部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三级阶梯: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2 光温资源优势 3 降水资源优势 4 差异性的成土条件 5 土壤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9.1.2 中国土地资源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总量大 土地总面积:960万km2,占世界7.2%,居世 界第3位 耕地:占世界9.5%,居世界第4位 林地:占世界5.5%,居世界第5位 草地:占世界7.8%,居世界第2位
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目前,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土地近土2地6.资67源万学公顷 (400万亩)。全国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0.3~0.6,产出率低于L发an达d R国es家ources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土地资源学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92ff333968011ca30091a0.png)
农业用地率
土地垦殖率 森林覆盖率 建设用地率
71.7%
28.4% 47.4% 10.1%
79%
19.9% 26.1% 5.0%
59.2%
6.9% 9.9% 1.5%
水面覆盖率
牧草地比重
8.9%
——
4.9%
25.8%
3.1%
35.6%
未利用土地面积
——
11.9%
中南区
行政辖区 中南区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园地总面积 2900.1 308.3 398.7 501.4 789.6 386.9 515.2 占全国比率 29.0 3.1 4.0 5.0 7.9 3.9 5.1
西南区
行政辖区 西南区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园地总面积 1445.8 165.1 590.9 73.7 614.6 1.5 占全国比率 14.4 1.6 5.9 0.7 6.1 0.0
地区
4.土地利用分区系统
土地利用区 行政区域 1.东北山地平原有林 黑龙江、吉林、辽宁(不含朝阳市) , 地与旱地——农林用 内蒙古的兴安盟与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共 地区 210多个县市区
3.土地污染严重
污染土地总共2186.67万公顷,其中工业三废污染400
万公顷,乡镇企业污染186.67万公顷,农药严重污
染1600万公顷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耕地
二、园地
三、林地
四、牧草地
五、居民点击工矿用地
六、交通用地
七、水域
八、未利用地
一、耕地
1.耕地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带的华北、东 北、中南4个大区,该区域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71.7%,西部的西南、西北仅占28.3%。
教案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
![教案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2fb85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b.png)
教案二: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
一、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庞大的国家,境内的土地资源也分布得非常广泛。
中国的土地面积共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用耕地面积有1.35亿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4.17%。
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里是坐拥黄金水道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也是人杰地灵的江苏南京一带,这些地方土地资源优越、交通便利、人流、物流十分发达。
同时,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也非常高,许多土地面积小、人口集中的城市都面临着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这里的土地资源虽然面积较为广阔,但是由于交通和资源开发的原因,这里的经济建设相对滞后,文化和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
但是这里的丹霞地貌及大别山脉等地理景观十分壮观,所以相应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西部地区人口较为稀少,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多为农业和畜牧业用地,主要以青海、宁夏、陕西等省份为主。
二、世界主要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世界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促进地区经济多样化和互补性的条件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也非常明显。
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世界的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发达国家中的土地资源发达国家的土地资源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这些国家的土地资源有机会得到优先利用。
在发达国家中,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般都制定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旨在科学的保护、经营和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
2.发展中国家中的土地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土地资源以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为代表,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一些社会经济问题。
对于这些开发中国家,土地利用的问题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化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土地制度概况
![中国土地制度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53e64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7.png)
土地价值评估方法
成本法
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成本为依据,包括土地取得费、开发费、税费等,加上一定的利润和 利息来确定土地价值。
市场比较法
通过比较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来评估土地价值,选取的类似土地应具有相同的用途、区位 、权利类型和面积等。
收益还原法
根据土地未来可获得的收益,以适当的还原利率将未来收益折现成现值,以此确定土地价 值。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只有少量土地,这种土地制度下,农 民要向地主交租纳税。
近代土地制度
平均地权
在近代,中国政府开始尝试通过平均地权来改革土地制度,试图实现土地的平均 分配。
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古老的土地制度,政府将土地划分为井字形,中间为公田,四周为 私田,农民需要耕种公田才能获得私田的收益。
Hale Waihona Puke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土地权益保障
土地制度对农民、城市居民等不同群体的土地权益保障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 到社会公平与稳定。
城市化进程
土地制度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如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城市扩张中的土 地征收等,这些因素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制度对土地利用方式有直接的影响,如耕地保护、生态 保护、土地复垦等,这些因素对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VS
土地资源特点
中国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脆 弱性的特点。多样性表现为不同地区的土 地类型和特点各不相同;复杂性表现为土 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较为复杂;脆弱 性表现为部分地区的土地资源容易受到自 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02
中国土地制度沿革
古代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土地制度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e946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7.png)
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1.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土面积,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根据统计,中国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这其中包括广袤的平原、高山峡谷和广阔的草原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
中国土地面积虽然庞大,但由于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部分土地逐渐受到破坏。
2. 中国的水资源作为一个全球化大国,中国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拥有约249,090亿立方米可用水资源,分布在不同地区。
尽管如此,在中东部沿海城市和干旱少雨区域,水资源供应可能会受到限制,充分利用和保护水源显得尤为重要。
3. 中国的能源资源在能源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并且还是天然气、原油和核能等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量都位居前列。
不过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二、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1. 水污染水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持续的工业化和农业化使得很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受到了污染。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业化学物质和生活废水等。
这对人民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威胁。
2. 空气污染中国也面临着持续不断的空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车辆排放、工厂烟囱以及燃煤产生的废气都会导致雾霾等严重空气污染现象。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土壤退化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过度开采以及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原因,中国土壤质量普遍下降,出现了退化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并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4. 生物多样性丧失由于栖息地破坏、非法捕捞和非法贸易等因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珍稀动植物种类正面临灭绝危机。
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保护国家自然资源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解决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措施1. 推行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
![中国土地资源分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a1da0124a7302768f99390c.png)
本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东临东海之 滨,西接云贵高原,包括浙江、江西、安徽 南部、湖南大部、福建、广东及广西北部等 地区的30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1.74 万 km2,占全国的 5.45% 。是一个人多地少、 水热资源丰富、农林渔业比较发达、农业生 产水平较高的地区。本区粮食、经济作物、 经济林产、淡水渔产等在全国均占地—牧业和 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旱区)
本区位于包头一盐池一天祝一线以西, 祁连山一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部、 甘肃河西走廊、宁夏中北部及内蒙西部 地区。土地总面积212.42万km2,占全国 的22.36%。是一个国境线长、气候干旱、 地广人稀、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和荒漠 放牧业为主的地区。该区也是我国后备 耕地资源最多的地区。
Ⅺ.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 藏高原区)
本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北起北纬 30 °,南至 北纬 26 °,包括我国西南部祁连山、昆仑山 以南,四川大雪山以西的整个青藏高原。行 政区划上包括青海与西藏大部、甘肃甘南州 等90多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75.57万 km2,占全国的18.48%。虽然地广人稀,人口 密度仅 2.05人/ km2,但在河谷农区,人口密 度也很大,人均耕地只有2.63亩。交通不便, 社会经济水平低下。
Ⅳ.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 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中下游区)
本区位于淮河以南,武当山以东,洞庭 湖、鄱阳湖盆地以北。地处我国南、北 方交接融合地带,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全 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豫、皖、苏、沪、 浙、赣、湘、鄂 8 省(市)的全部或部 分地区,共 243 个市、县。土地总面积 39.92万km2,占全国的4.2%。长江中下 游区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我国资源国土情况汇报
![我国资源国土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eacd6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8.png)
我国资源国土情况汇报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国土辽阔的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国土面积。
资源国土情况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对我国资源国土情况进行一次简要的汇报。
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锌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此外,稀土、钨、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之一。
其次,我国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
北方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南方地区以稻米、棉花、油料作物为主要农作物,各地的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
再次,我国的林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拥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森林资源。
各地的林木种类繁多,为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此外,我国的水资源和能源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能资源,为国家的能源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土面积方面,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辽阔的国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还拥有着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总的来看,我国资源国土情况十分优越,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土面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也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保护好资源,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我国资源国土情况的简要汇报,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和重视我国资源国土的保护和利用,共同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9、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c2d5edc33d4b14e852468b6.png)
未利用土地中的荒草地,是指树木郁闭度
<10%,表层为土质,生长杂草的土地,但不包
括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全国目前荒草地面
积仅有49252.6千hm2。
适宜类型
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和农业后备资源调查依据土地的 自然条件和土地质量,把荒草地的适宜性按宜耕、宜园、 宜林、宜牧4个类型进行了评价。
地域分布特征
省会城市为中心向所辖地区辐射,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存在的问题
占用耕地多、浪费大 铁路两侧用地被滥占 部分农村道路零乱,占地过多
交通用地利用对策
一要认真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二要依法保护铁路用地及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三要对农村道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五、其他土地资源
1.荒草地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地理优势和现状分析
1.中国资源的地理优势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从北
纬3º58’~53º31’(南北跨近50º ),东西自东经73º40’~ 135º05’(跨经度近60º )。总面积960万km2。
我国的温度带
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亚
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
带。除仅占国土1.2%的寒温带热量条件 较差外,其他各代的温度条件均能满足一 年一熟至一年三熟。
降水
我国背靠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临世界 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强烈 的季风气候。
东部平原区降水比相近纬度地区高
5365.6 2750.5 1492.4 5070.3 17463.7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d05a643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d.png)
中国的戈壁、高寒荒漠
我国戈壁主要在新疆和内蒙古,高 寒荒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中国的戈壁、高寒荒漠
敦煌附近的戈壁荒漠
中国的草原和草地
草地与牧区的关系
我国草原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 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1.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 如何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高原、山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的水田
水田插秧
中国的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
中国的旱地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平原和盆地,西部耕地分布零星
中国的旱地
东 北 大 平 原 的 耕 地
中国耕地
注意: 1、旱地和水田之间的分界线
以及种植的农作物 2、分布于什么干湿区 3、主要在第几级阶梯上
小麦、玉米
水稻 秦岭淮河一线
土地资源的破坏
土地荒漠化
土地资源的破坏
过渡放牧、草场退化
珍惜每一寸土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3.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 别? 南方为人工林、次生林;北方为天然林
中国的森林
大兴安岭的樟子松
中国的森林
海南岛热带季雨林
中国的沙漠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
中国的沙漠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2、土地生产力差异
为什么会有差异?
返回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
1. 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2. 目前的对策
知识导航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土地资源构成
区域差异明显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讨论: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 “大舞台”
我国国土情况汇报
![我国国土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a0df7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d.png)
我国国土情况汇报
我国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处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东南海,北毗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缅甸、越南、老挝和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
地形复杂,西部高,东部低,南北分明。
全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国土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锌、铅、金、银等。
此外,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国有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众多湖泊和水库。
土地资源广阔,适宜农业生产,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之一。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类型多样,包括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各异,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是一个
拥有丰富资源、多样风貌的国家。
在新时代下,我们将继续努力保护国土资源,促进国土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中国复杂土地知识点总结
![中国复杂土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517a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e.png)
中国复杂土地知识点总结一、土地资源概述1.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总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超过1.2亿公顷,山地与戈壁滩地等不太适宜经济作物生长的区域共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仅有20%的土地可以用于农业开发。
而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中国人均耕地资源仅为0.095公顷,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由此可见中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2. 中国土地利用的挑战中国土地资源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土地资源面临过度开发的压力。
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复杂的利用方式,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消耗,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合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合理表现在土地承载力超载、低效利用。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规模小、范围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利用现状不适应城镇化的需要。
(3)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土地资源环境被破坏,包括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土地资源的意义土地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性资源。
它承载了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维护生态平衡、增进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地资源管理制度1. 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律基础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国土资源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划分,明确了土地的基本管理制度,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2. 土地资源管理机构土地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有国土资源部门、国土资源局和地方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等。
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统一监管全国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地方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地方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831be6e009581b6bd9ebd4.png)
2、园地 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 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 覆盖度>50%或每 0.066 7 hm(亩)株数大 于合理株数 70%的土地,包括果树苗圃等 用地。园地中分为果园、桑园、茶园、橡 胶园、其他园地5个M级类型
l)园地的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气候适 宜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部丘陵、山区, 其中31.0%分布在华东地区,29%在中南区, 14.4%在西南区。其余分布在西北、华北、 东北等区。 2)园地的特点 园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果粮争地矛盾突出。部分园地质量差,土 壤肥力下降。集约化水平低,经营粗放等, 因此全国各地水果单产水平差距很大。
利用 率 农地 率 % 垦殖率 林盖率 建地 率 28.4% 47.4% 水面率 牧草地未利用 土地 少
东部 85.8% 71.7
10.1% 8.9%
中部 2% 79%
西部 62.1% 59.2
%
19.9%
6.9%
26.1%
9.9%
5.0%
1.5%
4.9%
3.1%
37.7%
72.1%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我国尚有未利用土地24 508.8万hm2,占 总土地面积的25.8%,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 地区和西南高原、山区,新疆、西藏、青海3 个省区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65.4%。绝大部 分为难开发利用的沙漠、荒漠、裸岩及石砾 地、重盐碱地、沼泽地,其中荒草地、沼泽 地、盐碱地和水域中的苇地和滩涂,视为后 备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西南, 面积约6 189万hm2,占24.6%。
实施土地资源宏观生态开发 1)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1)长江的南水北调工程 (2)其他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2)积极实施防护林改造工程 (1)“三北”防护林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其他防护林工程 3)草原建设
第10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
![第10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及区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9af9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9.png)
10.1.2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我国在生态破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生态恶化的趋势尚 未遏制住,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 1)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还有360万km2尚未治理,占全国面积的 38.6%,并且以每年流失1万km2的速度逐年增长。 2)牧草地退化 退化面积占草原面积23.8%,且以200万hm2/年 速度扩展。
1)园地的分布 园地资源丰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 其集约化经营程度和单位面积效益都比较高;园地地域分布不 平衡,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南部丘陵、山 区。
2)园地的特点 (1)受生态环境条件的严格限制,园地生产对 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其中主要是气候、土壤、水、地形、地貌 等条件必须适宜;(2)园地的发展规模决定于社会经济技术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园地的保证。
10.2 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10.2.3 林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木、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
(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
土地林地中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迹地、苗圃6个二级类型。 1)林地的分布 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较好、气候湿润或半湿 润、人口密度相对较少的西南、中南和东北3个区,其土地总面 积占全国的43.5%,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64.6%。 2)林地的特点 (1)林地总量多,但人均林地面积少;(2) 林地质量相对较高,但生产力水平较低,森林资源利用的突出 问题是重采轻造和过量采伐。
1)实行中国土地使用改革制度的“三统一”政策,即全国城 乡统一管理;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统一管理;建立土地市场 与土地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措施。
2)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是加强土地管理的必要措施。
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7dc840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6.png)
中国的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国家。
以下是中国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1. 土地面积: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拥有总体积为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这片土地包含了广袤的大陆、高山、河流、湖泊、草原和农田等各种类型的土地。
2. 土地利用:由于人口众多,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非常重要。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城市和自然保护等方面。
农业占用了大部分的土地,用于粮食生产、养殖和农产品种植。
工业和城市化也对土地资源需求巨大。
3. 土地开发和保护:中国政府实行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政策。
土地开发包括土
地复垦、农田水利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
土地保护方面,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
4. 土地资源分布: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一般较为肥沃,适宜
农业生产;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草原为主。
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同时,中国也拥有大量的沙漠和盐碱地,这些地区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限制。
5. 土地资源利用的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国的土地资源面临一些
挑战,如土地过度开发、土地污染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为了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在努力推动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土地管理,并采取措施保护农田、湿地和生态环境。
总结起来,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和土地
利用问题是需要解决的挑战。
中国政府在土地开发和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
中国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中国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954bd9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2.png)
02
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东部
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西部地区则相对宽裕。
03
山地多,平地少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总面积的33%左右,丘陵占10%左右,
而平原仅占12%左右。这种地形特点对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运输发展带
来了一定影响。
土地利用影响产业布局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决定了产业的 空间布局和集聚程度,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竞争 力和发展水平。
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土地利用的优化和高效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 发展。
土地利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土地利用影响社会公平与稳定
土地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可以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土地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
谢谢
THANKS
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
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浪费现 象严重。
土地利用效益不均衡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土地利用效益差异较大, 部分地区和行业土地利用效益较低。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足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够,存在粗放利用现象。
土地利用问题与挑战
人地关系紧张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 相对较少,人地关系紧张。
中国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汇报人:XX
20XX-01-13
目录
CONTENTS
• 土地资源概述 •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 • 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 土地资源开发与整理 •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01 土地资源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高压对温度的影响 ,夏季增温快、气温高;水热 同步,有效降水量增加。
2.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基本国情) 土地资源基本概况
国土总面积960万km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
人均占有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俄 罗斯、美国人均的1.8%、2.4%、7.0%和21%。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 土地退化、损毁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中国土地资源禀赋
中国是世界第三位的土地资源大国,南北跨越赤道 带、热带、亚热带和北温带,东西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 到干旱区域,西南的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可谓幅员辽阔,结构复杂,形态多样。
四、建设用地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城镇用地
面积与地域分布:全国城镇用地总面积为2650.2千hm2,占居民 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11.0%。其中城市用地约占52.4%,建制镇用 地约占47.6%。
存在的问题:城镇用地扩展无度,土地浪费严重;城镇土地利用 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城市规划和城镇土地管理有待加强。
中国林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
•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地利用率 •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 •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
三、草地资源
类型 草地是指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
牧业的土地。
国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 草地面积减少 • 草地质量不断下降,退化严重盐渍化。 • 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法制管理不力,滥垦过牧现象严重 • 草地建设投入不足
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策略
•加强对大面积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和建设 •积极建设人工草地 •积极实施科技兴草战略 •加强草原法制管理
存在的问题
占用耕地多、浪费大 铁路两侧用地被滥占 部分农村道路零乱,占地过多
交通用地利用对策
一要认真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二要依法保护铁路用地及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 全畅通。 三要对农村道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五、其他土地资源
1.荒草地
面积
未利用土地中的荒草地,是指树木郁闭度<10%,表 层为土质,生长杂草的土地,但不包括盐碱地、沼泽地和 裸土地。全国目前荒草地面积仅有49252.6千hm2。
就区域而言,人口多集中在平原、沿海和城镇,内陆 山区和偏远地区人口较少。
我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 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深度和广度也在增加。
就土地资源总量而言,我国堪称“地大物 博”,但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实际对接,我们 的人均资源量就太少了。
我国人口多,造成了资源的相对不足,但我国土地资 源的先天不足,也加剧了危机。
农村居民点用地
类型与规模 地域特点 存在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对策
2.交通用地
类型与面积
中国交通用地总面积为5467.7千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0.6%,是8个一级类中面积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
中国交通用地分布极不平衡。交通用地均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辐
射,全国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市区的省会城市;各省(市、区) 又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所辖地区辐射,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 其核心问题是调节和控制区域水盐运动。 • 具体措施包括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改良、生物改良和化学
改良4个方面。
3.沼泽地
类型、面积
沼泽地是指地势低洼、经常积水或渍 水,一般生长湿生植物的土地。据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全国沼泽地总面积为4303.4 千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1.8%。
地域分布特征 全国沼泽地主要分布在以下3个区域:
1564.0 1458.9 2723.4 4612.4 2115.9 642.0
66.1 399.4 123.3 236.4 111.5 154.1
45.1 35.8 26.7 20.2 10.7 18.2
中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
•林地质量较高,但利用程度低 •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分布不均 •林地生产力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 •林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低下 •可开采的森林资源濒于枯竭,资源状况急剧恶化 • 森林防护效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耕地的利用特点与存在 问题
现有耕地相对不足 总体质量差,生产力水平低 存在多种不易改变的限制因素 数量逐年下降 质量退化严重
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依法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二、林地资源
林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林业事业的土地, 是活的树木的载体,是森林成长的基础。
中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特殊的脆弱性;中国区域发展 历史好人口数量压力,决定了我们人类活动强度同世界水 平相比,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生存 空间,决定了我们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相当的 艰巨性。
第三节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
一、耕地资源
改良草地 2261.3 1797.4 45.5 3.8 7.3 47.0 360.3
人工草地 1064.2 404.2 65.0 6.5 21.2 44.3 523.0
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草地的分布利用及草地生产力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草地类型众多,植物资源丰富 •草地利用率不高 •草地生产力低下
东北山地和平原区域 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区域
东部平原和沿海区域
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
治理沼泽地应当以水为重点,以土为中心,工程措施 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并且要与保护湿地生态 环境相结合。
4.沙地
类型、面积
沙地是指表层为沙所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包括 沙漠,不包括水系中的沙滩。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全国 沙地总面积为50489.2千hm2,占未利用土地总面积的 20.6%。
旱地
73919.8 13617.3 18870.4
8105.0 10466.1 13215.6
9645.4
菜地
1502.9 231.9 237.6 482.4 390.2 94.9 65.9
分布
全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中部地带 的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4个区,这4个区的土地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3.5%,但耕地却占71.7%;西南、 西北2个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3%。
10189.1
25455.0 19.6
10298.1
20856.8 16.0
5107.6
16107.6 12.3
318.3
望天田
4374.3 0.8 1.9
1261.3 974.6 2107.6 28.1
水浇地
21670.2 6292.2 117.6 5553.4 3326.0 331.1 6049.9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地理优势和现状分析
1.中国资源的地理优势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从北 纬3º58’~53º31’(南北跨近50º),东西自东经73º40’~ 135º05’(跨经度近60º)。总面积960万km2。
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发展的大势相似,经历了一个又 缓慢增长的漫长岁月,到19世纪中后期以后,增长越来越 快,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人口分布也 极不平衡。广大的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资源匮乏,环境 恶劣;
东中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 于西部,人口密度较大。
地域分布特征
盐碱地分布极广,全国除上海、江西、湖南、贵州等 省(市)无盐碱地,北京、安徽、福建、湖北、海南、四 川、云南等省(市、区)分布极少外,其余各省(市、区) 都有一定数量的盐碱地。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利用
• 盐碱地的治理,应本着防治结合、水利措施与农业生物措 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人均耕地、草地、林地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42%和 26%。
土地的主要特点
疆域辽阔、资源类型多样 ; 山地多、平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少、质量差; 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均,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 。
土地资源存在问题
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特别与水资源在 空间分布上不匹配)、总体质量不高。
我国的温度带
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亚热 带、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带。 除仅占国土1.2%的寒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外, 其他各代的温度条件均能满足一年一熟至一 年三熟。
降水
我国背靠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临世界最 大的大洋—太平洋,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强烈的 季风气候。
东部平原区降水比相近纬度地区高
• 年代久远,结构复杂 • 面积辽阔,自然类型丰富 • 山地多,平地少,利用受限 • 季风气候,干湿分布不均 • 生物区系复杂,多样性丰富
三、中国土地资源开发的对策
• 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 切实保护耕地; 加强土地管理。
• 增加投入、改造低产田和建设商品粮基地: 改造基本农田; 建设好商品粮基地(长江中下游、东北松嫩平原 和三江平原以及河西走廊)。
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南区 西北区
28208.1 12.4 37545.3 16.5 29180.4 12.8 45492.2 20.0 64019.6 28.1 23163.1 10.2
160445.2 40222.9 121576.5 13116.6 1090.8 156.7
19703.5 5365.6 1463.8 32057.1 2750.5 843.6 22844.1 1492.4 1970.5 32760.5 5070.3 2792.4 40881.4 17463.7 3436.4 12198.6 8080.4 2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