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徽州古建筑遗存现状及分类保护利用策略
徽州古建筑遗存现状及分类保护利用策略周蕾陈振华安徽新华学院摘要:古建筑是我国发展的重要象征,更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象征,对我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深远的发展,也记载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一种进程。
但是,在时间的不断变化中,有一些古代建筑经常受到一些人为的破坏,以及开发等因素,导致有着古建筑存在着损坏的现象。
因此,本文就以我国徽州古建筑为例,对古建筑遗存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分类保护利用的策略,主旨就是保证我国古代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分类保护利用;文化;历史1引言徽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地处黄山风景区南麓,是古徽州域名唯一传承地,拥有者很多的古代建筑工程,被誉为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但是,在我国徽州古建筑工程发展的过程中,经常的有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甚至一些古代建筑工程会受到冷落,长期经受到风吹雨打,没有定期进行修复,这对徽州古建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对其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徽州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当从徽州古建筑工程的特色、用途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这样不仅仅保证了徽州古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性能,展现徽州独有的文化、历史有韵味,并且徽州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策略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2徽州古建筑遗存的现状徽州古建筑是具有很强的文化、历史等性能。
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徽州古建筑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损坏,对其长期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下面就对徽州古建筑遗存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2.1徽州古建筑流落在外在2015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的基金项目中,对整个徽州古建筑中有两处重点的世界古建筑遗存,并且有16个传统古村落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主要是来源《徽派建筑技艺与专业课程建设结合的途径研究》。
但是,在徽州古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建筑工程流落在外,主要是因为当地对徽州古建筑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为缺乏,对其保护和开发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该项的发生,这对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方案
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方案徽州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需要采取以下方案:首先,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对古建筑的登记、申报、鉴定工作,确保古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破坏和失修。
同时,建立健全古建筑的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古建筑的日常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古建筑的长期保存。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组织专业机构进行保护修缮,并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提升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推动古建筑的利用与开发。
古建筑不仅是历史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石。
可以通过在古建筑内开设文创产品店、手工艺品展示中心等,将古建筑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古建筑的经济价值实现。
同时,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演出等,吸引游客和艺术家前来,增加古建筑的活力和吸引力。
第三,加强古建筑的科学修缮。
古建筑的修缮需要符合传统的手工工艺和材料,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不能盲目追求新建筑风格。
在修缮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和材料的质量,避免对古建筑的破坏和伤害。
同时,还需要注重古建筑与现代功能需求的结合,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条件,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修缮,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和旅游需求。
第四,加强古建筑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宣传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公众对古建筑的兴趣和关注。
组织举办古建筑知识讲座、导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古建筑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古建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培养青少年对古建筑的热爱和关注,为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徽州古建筑的保护利用需要加强保护工作、推动古建筑的利用与开发、加强科学修缮和加强古建筑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徽州古建筑,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1. 简介徽州,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徽州传统聚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著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到来,徽州传统聚落和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然而,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留和传承徽州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还可以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巨大的潜力。
2. 传统聚落保护的重要性徽州传统聚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保留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聚落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物质表现,更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和一个社区的核心。
保护这些传统聚落,不仅可以保留历史遗迹,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古建筑保护的挑战和问题在保护徽州传统聚落和古建筑时,我们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历史过程中的灾难和人为损坏,很多古建筑已经面临严重的损坏和破坏。
由于现代化的需求和城市化的压力,一些古建筑被拆除或改建成现代的建筑。
古建筑的保护和维护成本非常高,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短缺也是一个问题。
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行机制。
4. 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了保护和利用徽州传统聚落和古建筑,我们需要运用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应用。
建筑文物修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技术可以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并保持其历史价值。
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古建筑的记录、保护和传承。
另外,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创新设计和建筑技术可以将古建筑转变为现代化的功能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遗产,徽州传统聚落和古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认为,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
旅游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研究——以婺源、西递、宏村为例刘学颖2012212788 张琳2012212792 谢欣玲2012210802 摘要: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
然而近年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古民居正遭受史上最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在如何保护与开发上,遇到了不少难题:古村落与现代需求的冲突,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人文价值逐渐消退,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
所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本文在旅游资源的视角下以婺源、宏村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其保护与开发现状,提出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适度发展旅游业、提升收益并加强当地村民的参与性的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实现古村落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
关键词:徽州古村落,保护,开发1 徽州古村落概述徽州曾是古越人聚居地,后因战乱,成为中国历史上三次南迁人口的重要迁栖地。
人们聚族而居,在村落选址、布局营建方面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因素,践行包含朴素生态哲学观的风水思想。
乡村聚落中的建筑类型除民宅外,还有祠堂、书院、家塾、宅园以及村落门户的水口景观与建筑和牌坊的组合、路廊桥亭和绣楼小筑等。
徽州民居建筑由点线面、黑白灰、粉墙黛瓦、马头墙组合而成,清新淡雅,聚族而居。
其选址十分讲究风水,空间结构完整。
民居、祠堂、牌坊号称徽州建筑“三绝”,砖雕、木雕、石雕这精湛的“三雕”技术更是非常巧妙地将建筑室内外的空间融为一体[1]。
2 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现状2.1保护现状据有关方面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仅黄山市内(不包括古徽州所辖的婺源、绩溪两县)尚存古村落101个,1911年前的古民居13438幢。
其中,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保护街区2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06处,黟县西递、宏村是全球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村落。
然而徽州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却让人担忧。
2.1.1建筑存留与修复现状宏村古民居均为砖木结构,大多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一些古民居的墙体已出现开裂、倾斜。
徽州古民居的现状与保护
徽州古民居的现状与保护“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将我省南部的古徽州描绘得令人魂牵梦绕、浮想联翩。
然而,近年来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古民居正以每年50幢的速度消失,很多古民居现状堪忧。
徽州古民居的现状现状一、古民居维护经费匮乏据了解,黄山市有101个古村落及1.3万余幢古民居,其中在1985年的黄山市文物普查时,1795年以前的古民居有4700余幢。
然而,近些年来,古民居正以每年50幢的速度消失。
细心的朋友算了一笔账,这些古民居一共有1.3万余幢,如果一年消失50幢,那260年之后这些古民居基本就要消失了。
在这些古民居的保护中,黟县的西递和宏村相对而言是保护得比较好的,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440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其中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为汪姓聚居之地,西递村至今尚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近200幢。
但是,就是这样两个地方,也同样没有专项保护资金,越是要发展旅游,就越需要资金去保护,保护的费用就更高。
现状二、部分古民居被边缘化黄山市的大多数古民居都属于当地农民所有。
很多当地农民为了改善环境,会新建一些房屋,所以部分古村落中出现了新建房屋和古建相互交错的情况,部分古村已看不出古朴风貌,更看不到原来古村落的面貌。
很多古民居因为地基降低和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部分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甚至会出现擅自拆除一些受到保护的老房子等现象。
近些年,拆除、倒卖徽州古建及古建构件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这也让这些徽派古建筑的保护变得更为迫切。
尽管现在部分古民居因为不在景区范围内,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但是这些古民居还是有其保存价值的,如果消失了,那是非常可惜的。
现状三、个人认领保护遇困局为了更好地保护徽派古建筑、古民居,黄山市政府2009年12月份全面部署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并在今年年初正式出台《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徽州古建筑保护现状与开发探讨
徽州古建筑保护现状与开发探讨2013年4月上旬,功夫巨星成龙要将自己收藏20年的安徽古建筑中的一部分捐赠给新加坡一所大学之事,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此事又重新引发人们对于徽州古建筑的关注。
徽州遗留了众多古建筑,大部分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令人痛心的是,也有一部分古建筑不堪岁月的风吹雨打和未被重视保护,渐次坍塌荒弃,甚至“流落”他乡。
主要从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建筑特色、徽州古建筑保存现状出发,探讨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现今日益稀少的徽州古建筑。
标签:徽州古建筑;保护现状;开发对策1 徽州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及价值体现1.1 徽州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徽州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流行在古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绩溪县、江西省婺源县)。
明朝中叶以后,徽商崛起并雄踞中国商界,致富后的徽州商人纷纷将大量资本带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投入就是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宅第、造园林、竖牌坊、架桥梁、盖路亭。
古徽州历来重教崇文,徽商有“贾而好儒”的特点,他们求理于建筑,寄情于房舍,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由于徽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促进了徽派建筑广泛流传、名声大噪。
从某种意义上说,徽派建筑就是徽州人的名片。
徽州古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
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徽式民居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向和地域美饰倾向,其结构多为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
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亦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詩。
徽州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徽州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本论文旨在研究徽州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徽州是中国南方一带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吸引了广大研究者和游客的关注。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进程和不可避免的自然破坏,徽州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与传承徽州古建筑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文化意义。
本论文将通过对徽州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保护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期为后人留下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徽州古建筑的研究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传承和保护意义:徽州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徽州古建筑,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和工艺技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徽州地区地理环境独特,山水相依,气候宜人,为徽州古建筑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
徽州古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研究徽州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可以深入了解徽州地区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
3.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徽州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
徽派建筑是徽州古建筑的代表,它融合了汉族传统建筑和南方各地建筑风格的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研究徽州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可以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4.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推进,徽州古建筑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因此,研究徽州古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徽州古建筑的保护现状、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可以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综上所述,徽州古建筑的研究背景包括其文化传承和保护意义、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徽州古建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魅力,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的措施和策略。
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方案
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方案徽州地区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保护和利用徽州古建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和规划。
首先,加强徽州古建筑保护意识。
徽州古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因此,加强对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展览等形式,向公众传递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参与到古建筑保护中来。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古建筑保护规划。
在保护徽州古建筑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确保保护的方向和目标得到明确的界定。
可以通过评估古建筑的价值、完整程度和现状等因素,明确要保护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区域,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规划。
此外,要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保护规划,并定期评估和修订保护计划,确保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三,加强徽州古建筑的维修和修复工作。
徽州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其保存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老化、损坏和倒塌等。
因此,加强对古建筑的维修和修复工作,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建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培养专业的修缮技术人员,对古建筑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确保古建筑的完好保存。
第四,加强徽州古建筑的利用和开发。
徽州古建筑不仅具有保护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旅游和经济价值。
因此,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可以实现古建筑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可以将一些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改造成博物馆、艺术展览馆、文化交流中心等,用于展示和传承徽州文化。
同时,可以将一些位置优越、建筑特色明显的古建筑改造成旅游景点、客栈、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
通过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徽州地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最后,加强徽州古建筑保护的法制建设。
试论徽州古民居建筑的装饰特点与保护措施
筑艺术 来说 ,装饰有其 自身深 厚的文化底蕴和 时代背景 ,同时 特 点。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 , 徽派建 筑一直保持着古雅 、 简洁 、 向人们传递 其建造时代的建筑装 饰文化信息 , 使 人们体验到视 富 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 并认为 , 徽派 建筑的形成过程 , 受 觉的美感而 产生愉悦的感受 。通过对徽州古 民居 建筑装饰的研 到 了徽 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 人文观念的影响…。
建筑 外墙 ,且 外墙线错落有致 ,特色的翘 角马头 造型 ,墙 白瓦 简单的探讨 徽派 建筑文化与各种徽派建筑风格之 间的关 系 , 只 深 ,整体色彩大方 庄重。在装饰 中采用 了三雕 一 一石雕 、砖雕 是停 留在理论 建构上 ,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 和木 雕 ,与牌坊 、祠 堂合称为徽派建筑 “ 三绝 ” 。
二 徽 州古民居建筑装饰 的语言
徽 州 古 民居 建 筑 结 构 为 传 统 的 三 间式 布 局 额 ,即 中堂 、左
的石雕 、 砖雕和木雕等 装饰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 在徽派建 右两侧 的厢 房 ,楼梯分 布在 中堂 的左 右两侧或在 中堂的前后 , 筑形式的传承和发扬 方面 , 也进行 了探索和实践 , 出现 了不少佳 室内的采光主要来 自于入 口处的前上方的 内天井 , 房 屋纵横发 作。 研究者大致采用 “ 以问题为导 向”的研究方法 ,如实地调查 展 、组合 , 又 可形 成四合式 、 大厅式和穿 堂式 等建筑格局[ 2 】 。由 研究、同类建筑的比较研究 、 采访研究等 , 对徽派 古民居建筑的 此 可见 ,当我们 回想 徽州古民居建筑装饰的形象时 ,即会浮现 装饰文化艺术进行 了研究 , 分析 了徽 州居 民个性化的审美追求; 出来 ,如同见到真实 的古民居 建筑 ,这种在我们大脑 中保 留的 建筑的法式 、 结构 、 构造等建筑史学以及建筑装饰中的雕刻 与彩 形 象信 息称之为表象 。 绘;建筑空间体现 宗法伦理结构; 地域文化等因素 对皖 南古 民居 石雕 、砖雕和木 雕作为重要的装饰语言 ,着重体现在 多为 石雕主要 分布在徽 州的大小城市 和 乡村之 中,类 别众多 , 建筑的装饰 文化研究 的影响 , 并 为后续研究提供 了一定的依据。 砖木石 结构的徽州古 民居建筑 之中。 通过对 徽派建筑 的装饰 文化的调查研究 ,苗俊 省认为 ,徽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一、引言徽州传统聚落及其古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精髓。
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以及创新应用的关键点。
二、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的特点1. 建筑特点徽州古建筑以“四边三间一天井”为基本格局,采用木石结构,建筑均为青砖黑瓦,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独具特色。
2. 文化特点徽州传统聚落承载了丰富的徽商文化和徽州文化,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
三、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关键技术1. 数字化保护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立体扫描和建模,能够准确记录古建筑的细节和结构,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 传统材料保护技术保护徽州古建筑应当尽量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以保持其原汁原味和历史风貌。
3. 环境保护技术徽州传统聚落所处的环境是其维护和保护的关键,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自然环境对古建筑的侵蚀。
4. 利用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光伏发电、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为徽州传统聚落注入新的能量,提升其活力和吸引力。
四、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实际应用案例1. 徽州古城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数字化保护技术,对徽州古城进行了全面的立体扫描和建模,为后续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入了环保材料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了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
2. 宏村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宏村古村落在保护传统建筑的也积极引入了现代设计和科技元素,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项目,促进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对徽州传统聚落与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同时结合科技和创新,实现文化传承与当代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让古建筑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当地和社会的共同财富。
徽州古民居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
来 文化的冲击 及当地居 民对观 代文化 的 ,具 有旅 游 暖 引 力 与 多种 价 值 的 民 用 保 护 规 列 》 ; 等 由省 文 物 局 设 立 了 一 批 古
生 恬 的 追求 的 三 重 压 力 是 保 护 和 开发 好 建 筑 物 和在 其 中 发 生或 存 在 的 各 种 社 会 民居 历 史 文 化 保护 区 、 徽 州 区 呈 坎 村 、 如 古 民 唇 文 化 资 源 这 也 是 众 多类 似 的 地 经 济 文 化 现 象 . 以及 他 们 共 同 构 成 的 , 唐 模 村 、歙 县 村 等 省 级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年 域特 色 文 化 遗 产 其 同 面 对 的 问题 .是 关 包 括 当 地 居 民 在 内 的 整 体 生 活 空 间 环 区 ; 古 民 居保 护 实践 中形 成 了潜 口 在 西
一
、
在 保 护 工 作 上 : 区县 都 设 有 了 各
这 不 仅 是 对 以 西 递 、宏 村 为代 表 的 徽 州 文 中 , 据 旅 游 资 源 的 特点 和 《 衡 省 皖 文 物 管 理 部 门 ,在 具 体 的 文 物 景 区 都 有 依 安 古 民居 的 价 值 肯 定 .而 且 也 对古 民 居 文 南 古 民居保护条例》 中对古民居 的范围 文物保护机构 ;制定 了一系列保护法规 将 化 资 源 的 保 护 与 利 用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界 定④ . 徽 州 古 民 居 旅 游 资 源 暂 定 为 : 制 度 和 较 高 水 平 的 保 护 规 划 , 《 徽 省 如 安 求: 即如 何 在旅 游 业 发 展 中 的 商 业 化 、 外 在 徽 州 所 史 发 展 过 程 中产 生 并 保 留 至 夸 皖南 古 民居 保护条 例》、歙县徽州 古城 《
地方古建筑保护与合理性发展
关键词:徽州古建筑;保护措施;合理性发展1徽州古建筑概况大大小小数千个村落在秀美的徽州山水里若隐若现,无数的徽州古建筑在其中熠熠生辉,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
最为典型的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为徽州的旅游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徽州古建筑已经遗留不多且在逐渐减少,歙县文化局统计的资料显示,古民居每年的减少量在50幢左右[1],减少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保护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建筑迫在眉睫。
2徽州古建筑面临的问题2.1居民大量流失,渴望更好的居住条件一砖一瓦在研究人员眼中是历史长河留下的痕迹,古建筑的粉墙黛瓦是城市人心中享受田园安宁的不二之选,但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古村落的农民来说,漏雨、透风的古建筑更是他们心头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他们也渴望生活在由钢筋混凝土修建的房屋里,冬暖夏凉地安定生活。
21世纪,务农已不再是徽州家庭的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城市里面工作和生活来提高其生活品质和丰富下一代的教育资源。
越来越多的古村落中,无人居住的古建筑比比皆是,古建筑中居住的多是老人和留守儿童。
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已不具备防火防盗功能,日常管理也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轰然倒塌成为不少古建筑最后的归宿。
若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不采取措施,出资维护徽州古建筑,考虑生活在古建筑里面的少数居民,“逃离”古建筑或者将其卖给开发商,改建新房将逐渐成为事实,这将为古建筑的保存与传承蒙上一层阴影。
2.2建筑技术的落后导致建筑功能与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匹配徽州地处中国的南部地区,潮湿是生活当中需要面对的大问题。
因古时建筑技术落后,且徽州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防潮效果寥寥,而且存在采光差、隔音差等各种问题,这导致古建筑居住条件与人们的现代化居住要求之间产生了很多不可协调的矛盾和冲突。
与此同时,有的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将这些不满足人们生活功能需要的老建筑进行重建、改建,甚至拆除,这对徽州古建筑这一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摘要】中国古村落是一种独特而又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与科学价值,己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是历史的微缩景观,在历史、艺术、美学、建筑、科考、人类学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所以历年来它一直成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角色。
适度的开发是必要的,但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以破坏古村落的珍贵遗存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保护的角度探讨中国古村落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皖南古村落;古村落的保护0.导言作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徽州古村落已成为中国古村落旅游的代表,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研究者。
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客流正在给这些古老的村落构成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的价值,并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能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徽州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1.1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保护乡土建筑是指乡村中土生土长的建筑,即农村里的建筑,包括农村里的寺庙、祠堂、住宅、商店、书院以及亭、廊、桥梁、道路等一切建筑,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村落整体。
1.1.1乡土建筑的价值乡土建筑与城市建筑相比,以建筑类型论,他们没有城市建筑那么多而全;就建筑技术论,也没有城市建筑那么复杂和成熟;就建筑装修与装饰而论,也远不及城市建筑那么讲究与精致。
但是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却有突出的特征:一是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城市建筑更为紧密,更加融合;二是乡土建筑的形态比城市建筑更为多样;三是乡土建筑的装饰,无论在装饰形态和内容上都显得活泼而多彩;四是乡土建筑的环境不仅含有物质文化,而且还包涵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
1.1.2乡土建筑的保护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2006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周六为全国“文化遗产日”,各地举行各种活动以提高全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很重要的一项举措。
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
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以宏村为例学院:国旅学院年级专业:2013级旅游管理作者姓名:顾立生学号:*********目录摘要-----------------------------------------------------2 背景介绍---------------------------------------------3 开发现状---------------------------------------------3 旅游现状---------------------------------------------5 居民现状---------------------------------------------5 发展不足---------------------------------------------6 提升策略---------------------------------------------6 结束---------------------------------------------9徽州古城旅游开发现状及提升策略-------以宏村为例摘要: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美学、建筑、科考价值。
尽管于2000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其知名度低,旅游也不尽如人意。
造成这中局面的原因很多。
本文主要阐述了宏村的开发现状、旅游发展现状、居民现状、发展旅游的影响、提供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字:徽州古城现状旅游对策一、背景介绍:皖南古村落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明清时期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水口等建筑群,其分布的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邑,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也称徽州古村落,是我国古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黟县的西递、宏村无论是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选择和布局建设上,都集中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无论就历史、艺术还是科学价值而言,西递、宏村都是皖南古村落的光辉典范和杰出代表。
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徽州古城整体性保护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与山西平遥、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并称中国四大古城。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分内城、外廓,有瓮城、谯楼和东西南北四大古城门,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歙县从唐宋以来共建了400多座牌坊,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有104座,这在中国国内是绝无仅有的。
歙县徽州古城现有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和五条特色街巷,其中徽州府衙历史文化街区5.4公顷、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9.3公顷、渔梁历史文化街区8.9公顷以及鲍家庄历史文化街区1.1公顷。
徽州古城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和渔梁坝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碑园、长庆寺塔、太平桥、南谯楼、新州石塔、东谯楼、曹氏二宅、渐江墓、方士载宅、圣僧庵壁画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项。
其中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有,一是许国石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座单间双柱三楼式的石坊组成。
石材粗犷厚重,雕饰巧夺天工,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
二是徽州府衙:由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月台、穿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包括照墙、左侧钟楼、承宣坊、左侧旌善亭以及右侧申明亭等,呈现着明代府衙“规模宏敞,面势雄正”的旧貌,在建筑、史学界素有“徽州故宫”之称。
三是渔梁坝:作为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鬼斧神工,气势恢宏。
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四是棠樾牌坊群:七座牌坊逶迤成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
以“忠、孝、节、义”为序的每一座牌坊都有一部悲壮的动人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徽州古城孕育了徽文化,徽文化成名了徽州古城。
世人对徽州古城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学问,那就是在国际学界地位显赫的徽州学,徽州学包括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民俗等等。
论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论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作者:李画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3期摘要:徽州古村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风俗人情,是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文就徽州古村落的特点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厱关键词:徽州古村落;保护;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古村落是一种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是地方人文历史的缩影,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与辽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气质的古村落。
同时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徽州古村落作为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凭借着它独特的历史性、科考性和艺术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研究者。
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客流量正在威胁着徽州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古村落资源的价值,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徽州古村落特点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二十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1)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徽州的历史风貌。
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2)环境优美,布局巧妙。
西递、宏村选址精妙,遵循徽州建筑的风水原理,注重“天人合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
尤其是宏村还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村落的布局十分考究,往往都着意模仿一些有寓意的图案,西递的整个村落呈船形,宏村水系则是依牛的形象设计。
加之宏村完备的供水系统,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给村名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堪称“中华一绝”。
(3)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
新时代背景下徽派建筑的保护与合理性发展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徽派建筑的保护与合理性发展研究引言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徽派建筑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挑战。
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徽派建筑并实现其合理性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徽派建筑的特点、保护现状和合理性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徽派建筑保护与合理性发展的路径和方式。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黄山市、绩溪县、歙县、黟县等地。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徽派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风格独特。
徽派建筑注重布局和结构的合理性,建筑的形式多为“品”字形,整体布局严谨对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
2. 装饰艺术精湛。
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木雕、砖雕、石刻和彩绘等方面,这些装饰不仅美观,而且富有文化内涵。
3. 建筑材料考究。
徽派建筑在选材上非常讲究,主要使用花岗石、青砖、木材等优质建材,使得建筑不仅稳固耐久,而且美观大方。
4. 群体特征明显。
徽派建筑集中分布在安徽的一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体,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徽派建筑的保护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徽派建筑面临着严峻的保护现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缺乏有效保护。
部分徽派建筑因为历史悠久,年代久远,存在着一定的老化和损坏现象,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古建筑保护问题。
2. 开发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一些徽派建筑开发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旅游观光为主,其他形式的利用较少,难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3. 文化传承不足。
一些徽派建筑的文化传承工作不够到位,年轻一代对其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不多,使得其文化价值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
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古村呈坎为例
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古村呈坎为例陈文苑;闵丽【摘要】徽州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是徽州的文化特质丛,是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而呈坎又是徽州古村落的代表,具有巨大的潜在旅游价值。
在徽州当代旅游中,呈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其保护和开发存在诸多严重的问题和误区。
作为徽州古村落,呈坎的开发应遵守科学管理与联合经营、分区规划与整合开发、传统回归与特色打造等模式。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cient Huizhou villages is not only the cultural complex,but also the sign and symbol of Huizhou culture.Ancient Cheng Ka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villages with great potential value for tourism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oday's tourism of Huizhou.However,as a precious historical relic,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subjected to many serious problems and fallacies.As an ancient village,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eng Ka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mold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joint ventures,sub-regional planning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return to tradition and feature building,etc.【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40)001【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徽州;文化遗产;呈坎;保护;旅游开发【作者】陈文苑;闵丽【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245021;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24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3中国著名的古文物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教授曾经这样提过,“一个古村落的居民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那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规族训,而且古村落的先民在村落选址、建筑与环境营造方面,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加强徽州古道保护与开发
加强徽州古道保护与开发【背景】四通八达的徽州古道曾是古代徽州与外界联通的生命线.。
随着现代交通发展,遗存至今的徽州古道使用功能下降。
但是从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来说,徽州古道作为古代徽州人民智慧与意志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物史料价值;沿途风貌古朴的村庄以及村中丰富的徽州建筑,也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宝藏;徽州各条古道更是值得挖掘与开发的旅游资源。
【现状】据市地方志办公室2013年初步普查,我市现存古道约124条(段),保存较完整的有50条,总长度442公里,其中黄山区10条,徽州区1条,歙县6条,休宁县16条,黟县13条,祁门县4条。
这些古道大多处于群山幽谷地带,一般宽1.5至2米左右,麻石凿刻或青石拼砌而成,路面平整,台阶清晰,路段因山形而辟,简捷便利,历经风雨侵蚀,野苔遍布,部分地方冲刷坍塌,或人为损毁。
【建议】九三学社黄山市委提出徽州古道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以尽量保持原风貌为前提,对徽州古道以及其上的文化空间进行合理的市场化开发,挖掘潜在的经济价值,让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解决文化的延续传承问题,实现旅游内容的多元化。
徽州古道的开发与保护应体现徽州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让游客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对徽州古道进行品牌建设,通过一些与当下社会现状相适应的方式,展示徽州古道仍然鲜活的生命力。
对徽州古道的保护与开发,应让徽州古道成为与当地居民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积极因素。
对徽州古道沿途的村落而言,徽州古道以及沿途景点的开发,应该以尊重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及生活习惯为前提,激活相应的文化遗产潜能,使古道和村落有机结合为一个旅游经济带,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构建立体文化线路,建设文化生态保护空间。
对徽州古道的开发与保护,应充分调动皖浙赣三省的力量,加强省际合作,使三省共同形成一个旅游文化线路。
在整体保护的宏观框架下,充分发挥三省各区域特色,安徽以黄山为中心,浙江以杭州为中心,江西以婺源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议
古村落是一种传统的人类聚居空间,是地方人文历史的缩影,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与辽阔的地域形成了不同气质的古村落。
同时也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徽州古村落作为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古村落型旅游地,凭借着它独特的历史性、科考性和艺术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研究者。
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客流量正在威胁着徽州古村落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古村落资源的价值,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1、徽州古村落特点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
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二十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1)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徽州的历史风貌。
是皖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2) 环境优美,布局巧妙。
西递、宏村选址精妙,遵循徽州建筑的风水原理,注重“天人合一”,依山造屋,傍水结村。
尤其是宏村还享有“中国画里
的乡村”之美称。
村落的布局十分考究,往往都着意模仿一些有寓意的图案,西递的整个村落呈船形,宏村水系则是依牛的形象设计。
加之宏村完备的供水系统,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
给村名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堪称“中华一绝”。
(3) 建筑至今保存完整。
黟县境内至今还保存着350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
其中西递村目前保存有明代民居建筑1 幢,清代民居建筑122 幢,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宏村现存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158 幢,其中有137 幢较为完整。
2、徽州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发展存在矛盾,难以统一
(1) 自然破坏。
岁月无情,自然因素对徽州古村落的自然文化遗产的损坏日益加重。
古村落的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抗风雨侵袭及抗灾能力较差,许多古民居的木构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墙体开裂、倾斜,众多祠堂、民宅都面临着倒塌的威胁。
(2) 人为破坏。
1) 生活性破坏。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村落里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都在发生变化,现有的居住条件已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村落内因用电需求,到处可见电线杆和纵横交错、杂乱的电线,这给古村落的防火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居民缺乏保护意识乱搭乱建、毁旧建新,极大破坏了古村落的原始风貌。
2) 盗窃的破坏。
部分古村落建筑缺乏保护和管理,让建筑中的建筑构件,如砖雕、木雕等成为文物贩子的盗窃首选目标,他们把偷窃来的物件转手高价倒卖,谋取利
益,让人痛心不已。
2.2 旅游开发模式有待发展
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不同,它的吸引物为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建筑、饮食、地方戏剧、习俗、历史等各种文化因素。
但目前对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普遍缺乏科学性,没能整合资源,难以营造当地纯正的文化氛围,导致游客不能对目的地的文化形成深刻体验。
如在对宏村的旅游开发中,目前仅仅初步展示其建筑、水系、村落布局的文化内涵,但对徽商、徽剧、徽菜、新安哲学、徽州宗法制度等精髓游客却无从体验,达不到对当地文化旅游体验的目的2.3 旅游产品单一,未能挖掘文化内涵。
徽州古村落的旅游产品,都是较为低级的观光型产品,缺乏对古村落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重视和挖掘。
3、徽州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3.1 发挥政府指导作用
(1) 政策扶持,立法保护。
借鉴各项旅游发展法规政策,如“古村落旅游规划纲要”“古村落环境保护条例”“世界遗产资源保护草案”等。
针对徽州古村落的现状制定适应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法规条例,以确保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 合理规划,择优开发。
古村落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开发项目。
避免陷入“保护性破坏”的漩涡中,政府应组织专家为徽州古村落旅游的
开发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合理化的布局和规划。
开发选择上挑选资源利用率、地域条件、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重点。
3.2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持传统氛围
(1) 突出特色,避免古村落城镇化。
要发展徽州古村落旅游就要保护古村落的原真性。
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和它的历史可读性,展现徽州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及徽州居民淳朴,自然的秉性。
(2) 传承文化,避免古村落现代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配套设施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如宾馆、饭店、商店等,为了保持徽州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应严格控制古村落的开发性建设,对配套设施统一进行区域规划,不在古村落内建设新的旅游设施,盲目地开发,只能加速古村落的消亡。
3.3 塑造旅游品牌,避免古村落开发“程式化”
(1) 开发具有徽州特色的旅游活动。
徽州古村落开发不是以观光为唯一目的的旅游项目,为了弥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娱乐性不足,参与性不强”。
游客本着对皖南地区民俗风情的无限向往,更乐意亲身体验那种入乡随俗的乐趣。
因此,可考虑多开发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自试试、尝尝,亲身体验一番徽州人的生活。
(2) 丰富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
目前的徽州古村落开发对游客的体验和历史文化内涵的开发不够,限制了古村落旅游的深入发展。
应充分挖掘徽州文化内涵,包括建筑、饮食、地方戏剧、习俗、历史等。
丰富旅游产品,设计一些易识解、易
感受,易参与的旅游产品,形成徽州特有的多元化旅游结构,避免“千村一面”,徽州古村落旅游才不会是昙花一现。
3.4 协调冲突,加大参与,保护村民利益
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的进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造成当地居民无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在保护文化遗产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间徘徊。
徽州古村落的居民是徽州文化的传承者,离开了这些居民的活动,古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将消失殆尽,古村落的“古意”也将荡然无存。
所以在旅游开发时,要尊重村落居民的意见,保护村民的利益,优先吸收安排当地村民就业,增加居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性。
开发之初就确立好旅游开发和村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只有在各利益主体紧密合作的条件下,才能使矛盾迎刃而解。
4、结语
徽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最终要以保护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风貌和环境为主。
徽州古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先进的科学保护理论,从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宗良,等.安徽: 黄山与徽文化[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06.
[2]李少林.中华民居[M].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3]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