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小古文自主学习单

合集下载

山雨学习单

山雨学习单

2* 《山雨》学习单
自主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景色并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划出课文中富有特点的语句并批注赏析,感受语言的魅力,初步形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自主学习菜单: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力争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按、、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按这样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在课文中用“||”隔开,并想想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句子鉴赏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


请在文中划出以上这样的句子3句,并从修辞手法、山雨特点、作者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以批注的形式写在下面横线上。

批注1.
批注2.
批注3.
三、感情朗读,延伸积累(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外你收集的语句)。

小古文学习单

小古文学习单

学习单
要求:
1.任选一句改写成文言,句意不变。

2.别忘了用上“之乎者也”。

3.写完了,读一读,推敲推敲,设法让句子有节奏、有韵味。

)4、小组合作改写,随后交流。

蝉和狐狸
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

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了一个圈套。

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雨》教案、教学设计
4.阅读拓展:
教师推荐一本关于雨的绘本或故事书,让学生在课后阅读。通过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5.家长反馈: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给予评价和反馈,教师根据家长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c.选择题:判断句子是否正确描述了雨的特点。
d.仿写句子:用“像……一样”来描绘雨的特点。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雨的特点、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强调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雨水对农作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雨》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道德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上半学期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认读和书写能力,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雨》这篇课文的学习,既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存在以下特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课文中的雨有哪些特点?
b.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c.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句关于雨的描绘?

小古文《雨》的教学设计

小古文《雨》的教学设计

小古文《雨》的教学设计小古文《雨》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古文《雨》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要求1、能够借助课后思考提示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展开想象的能力。

3、读懂每句话,了解句与句的联系,能正确解答课后的思考练习题。

教学重点理解第2自然段的语句和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等问题。

)(三)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刮起、狂风、叭叭响、溅起、笼罩、房檐、汇合、咕咚、一股、滤过、舒枝展叶)多音字:笼,在本课应读lǒng3、通过自查字典理解以下词意: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汇合:水流聚集会合。

滤过: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间或用于气体)。

(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三)教师引导划分段落。

1、看课题,联系文章。

哪几个段落是写雨中情景的?(课文的第3和第4自然段)2、提问:第1段与雨有什么关系?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最后一段呢?(第1段和最后一段都与中间段有紧密联系,第一段描写了雨前的景象,最后一段描写了雨后景象。

)3、提问:全文可分为几段?按什么顺序分?是按照事物发展顺序分的。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二)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四、自学为主,分组议论五、重点齐议,理解内容(一)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

小古文第六课《雨》

小古文第六课《雨》

小古文第六课《雨》
一、原文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二、字词解释
1. 阴:阴天,天空被云遮蔽,不见阳光。

2. 晓雾:早晨的雾。

“晓”指早晨。

3. 渐浓:逐渐变得浓厚。

4. 止:停止。

三、句子翻译
1.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 今天天气阴沉,早晨的雾渐渐变得浓厚,细雨像丝线一样(细密)。

2.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 天晚的时候雨停了,风把云吹散,明月开始出现。

四、文章赏析
1. 描写顺序
- 这篇小古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一天当中天气和自然景象的变化。

从早晨天阴起雾、细雨蒙蒙,到晚上雨停云散、明月初出,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不同时段的自然景象。

2. 描写手法
- 比喻手法:“细雨如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比作丝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细密、轻柔的特点。

- 动静结合:文中既有雾的渐渐变浓、雨的落下(动景),又有雨止后云散、明月初出(静景),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

五、相关练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 晓雾渐浓()
- 天晚雨止()
2. 翻译句子“细雨如丝”。

3. 这篇小古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6.雷雨》自主学习记录单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6.雷雨》自主学习记录单

语文自主学习记录单(二下)
学校:班级:姓名:
16.雷雨
自学记录课堂收获
初读课文1.我读了()遍课文。

2.我做到了:正确
正确、流利
自我评价:
我认为我读课文能得
到(1 2 3 4 5 )颗
星。

“垂”和“迎”两个
字比较难写,注意写
法和笔顺,多练一练,
争取写得更好
收获:
生字新词1.给下面的生字注上拼音,然后大声读一读。

压蝉垂户扑
2.我会读
雷雨乌云黑沉沉压下来
忽然蜘蛛窗户垂下来
乱摆彩虹蝉叫迎面扑来
3.我会写
雷乌黑压蝉
垂户迎扑虹
整体感知《雷雨》这篇课文是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全文按照()、()、()的顺序记叙。

表现了三个场景的鲜明特点。

拓展
积累
读完这篇课文后,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写一写吧。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自主学习单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自主学习单
(2)通过朗读课文,我能把课文读通顺,并通过查找资料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弗若:__________________善奕: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汤:__________________弓缴: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课文我知道:(1)《学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此,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孔子这样博学的人面对两小儿的争辩也无法裁决,引起两小儿的“笑曰”。
3.预习了课文,我仍然不明白的问题有:来自微课:孔子资料家长评价:
课上互学
1、听写词语: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孰为汝多知乎?
三、1.通过《学弈》的学习,我知道了:
2.通过《两小儿辩日》的学习,我又知道了:
纠错:
________ ________
课后练学
一、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1)他的,指后一个人;(2)其中。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一个认为,一个认为,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三首(绝句)》自主学习任务单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三首(绝句)》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我会读
(1)难读字音读一读。
杜甫(fǔ) 鸳鸯(yuān yāng)
(2)注意: “甫”读fǔ,不读pǔ;
(3)《绝句》是五言绝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的节奏感呢?自己读一读。
绝句迟Biblioteka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要求: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朗读录音,然后发给老师。
三年级(语文)学科预习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绝句》
2.达成目标:
(1)认识“鸳、鸯”等 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二、学习任务
微视频内容:(网址或二维码)
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二)我会看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与注释,读通诗句。
(三)我会认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下面生字呢?
(四)我会写
学写4个生字:
要求 :1.看结构和笔画;2. 描红;3. 临写;4.比较、完善;5.扩词。
三、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绝句》。
2.完成字帖。
3.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1.《古诗词三首》自主学习单(3单) -

1.《古诗词三首》自主学习单(3单) -

1、《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单一、字词我会学 姓名:______ ____(一)先在书上给生字注音,组词读两遍,再把容易读错的字圈出来重点读一读。

螺 谙 亭 庭 潭(二)读一读下面的生字,把加点的字在下面的横线上抄写两遍。

亭 庭. 潭. 螺.谙 ____________ ______(三)2、比一比,再组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谙( ) 螺( )亭( )庭( )潭( )音( ) 累( )停( )延( )谭( ) (四)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潭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我知道下列诗句的意思。

诗句1: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 ___ 诗句2:____________ __ 诗意:____________ ___ 诗句3:____________ __ 诗意:____________ ___二、课文我会读(一)古诗我读了( )遍,达到了以下标准:正确( )流利( )有感情( ) 能背诵( )(二)用自己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同学交流。

(三)预习课文之后,我还有以下疑问,需要请教老师和同学。

问题:____________ ______《独坐敬亭山》一、理解诗意。

1、《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 代大诗人______。

他被尊称为“__________”。

2 、我知道敬亭山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并想象优美的画面。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自主学习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自主学习单

四年级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预学单任务一:查资料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说说你对车胤和李白的了解。

任务二:读课文(一)圈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生字词,并查字典。

(二)我读了遍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评价标准:1.了解资料全面 2.读课文正确、流利总得(【二】共学单活动一:识生字náng gōng qín yān zú活动二:知内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活动三、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1.胤恭勤不倦。

()2.家贫不常得油。

()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评价标准:1.书写正确、工整 2.意思表达完整3.内容填写正确总得(四年级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三】延学单一、看拼音写词语gōng jìng qín xué bó shì pín qióng xiāng féng二、比一比,再组词萤()贫()博()杵()卒()荧()贪()搏()杆()率()三、选出下面的加点的字词在诗中的意思1.过是.溪。

( ) A.表示肯定; B.这; C.对,正确。

2.博学多通.。

( ) A.通晓,明白; B.有路达到; C.普通,一般。

3.逢老媪方.磨铁杵。

( ) A方向,方面; B.正在;C.方法,办法。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五、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自主学习单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自主学习单

三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预学单
任务一:认识“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读准确、读出停顿。

任务三:背诵古诗并默写。

评价标准:
1.听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默写古诗。

总得()
【二】共学单
活动一:能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方法了解诗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评价标准:
1. 找出《绝句》的景物,说一说写了怎样的景象?
2.找出《惠崇春江晚景》的景物,说一说写了怎样的景象?
3.找出《三衢道中》的景物,说一说写了怎样的景象?
总得()
三年级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三】延学单
阅读主题丛书中的古诗《春兴》,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诗人笔下的春天。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香梦,梦逐春风到洛城。

评价标准:……
总得()。

《1古诗二首》自主学习单

《1古诗二首》自主学习单
(5)看着文中“放风筝”的插图,想起儿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我猜《村居》写的是________(季节)。
(6)读到《咏柳》,我想起了《咏鹅》,我猜“咏”可能是________的意思,而“柳树”________(季节)才有,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我还想到了描写这个季节美景的词语或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困惑
(4)我结合课本插图,大致了解了古诗的意思。
3.学习方法建议:
视频学习法、结合插图、-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二、学习任务(不了解笔顺的生字,请一律用拼音。)
(1)我能准确背诵古诗,还能吟诵出它的韵律美。
(2)我能读准“拂、堤、绦”的读音:拂( )堤( )绦( )
自主学习任务单
____二_年级_一____班级_语文___学科学生姓名:_____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古诗二首
2.我能顺利过关:
(1)我要跟读《1古诗二首》朗读音频,读出古诗地韵律美。
(2)我能读准蓝色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的生字,并用识字方法记住了他们,还能给生字组词。
(3)我能看着生字笔顺资料,书空笔顺,并能准确占位。
(3)“童、绿”两字的笔顺。
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四后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后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自主学习任务单

第六单元第 23 课〔节〕班级: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课题23 古诗词三首学习笔记学习目标1.我会读会背诵古诗词三首。

2.我查阅作者的生平、诗歌特色,诗的创作成就,有助于我准确地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我能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4.我还知道同主题、同诗人的诗作。

〔仔细阅读,用红笔画出关键词、句,并标注出不理解的地方。

〕课前导学一、教材自学1.知识链接:查阅作者的生平。

2.读通、读顺三首古诗词,并说说大意。

二、微课助学:扫描二维码,了解《乡村四月》的诗意。

三、我的问题:预习完课文,我有以下问题需要和同学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课上互学一、课前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杂兴.〔〕傍桑.阴〔〕蓑.衣〔〕才了.蚕桑.〔〕〔〕2.正确朗读古诗词三首。

二、课上互学:我知道这几个重点词的意思: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子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绩麻:桑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蚕:插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解:山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学习单

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学习单

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学习单一、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大历五年(770 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往往能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

二、诗词原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诗词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四、诗词赏析1、题目分析“春夜喜雨”四个字,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春夜)和事件(下雨),一个“喜”字更是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对这场雨的喜爱之情。

2、首联赏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开篇就点出这是一场“好雨”,因为它“知时节”,在春天万物需要滋润的时候适时而降。

一个“知”字赋予了雨人的灵性,仿佛它是有感知、有意识的,能主动为大地带来生机。

3、颔联赏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的特点。

它随着春风在夜间悄然降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

“潜”和“细”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潜”字写出了春雨的悄无声息,“细”字则表现了春雨的轻柔温和。

三下123单元自主学习清单

三下123单元自主学习清单

1 《古诗三首》自主学习任务清单【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字,会写“融、燕”等12个字。

2.能读出诗句的节奏和语调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4. 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逐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一.我会读1.我采用了反复朗读/默读/快速浏览/听录音或听他人范读的方式诵读古诗,我一共读了()遍。

2.自评:能读正确、能读流利、能读得有感情☆☆☆☆☆3.我愿意和学习小伙伴互相读一读,他对我的评价是☆☆☆☆☆签名:()二、我会认写1.我会工整的书写下面这些词语融合鸳鸯崇高芦苇优惠燕子溪流减轻广泛梅花2.我要特别注意不能写错下面字的笔顺。

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标出)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 iānɡ)5.默写古诗《绝句》。

6.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三.初读感知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