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课后题解知识讲解
《说和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冰心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
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
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
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
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
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
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
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
”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
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
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
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
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
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本知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本知识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说和做》课文梳理资料讲解
• 本文有一位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 投身于民主运动的革命家。
• 本文有一位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 祖国而献身的革命家。
• 本文有一位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一战 的革命家。
• 本文有一位大义凛然、勇于牺牲的革命家。
活动一:朗读全文,体会结构美
• 本文有总说段。如1、2节,开门见山,直接点 题,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闻一多先 生的“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 本文有总结段。如19、20节 • 本文有过渡段。如7、8、9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
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 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 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 1语言描写: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 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实干精神和谦 虚美德。
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 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 人尊敬的高大形象。 3细节描写:“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 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 治学的精神。
课文品析
• 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1文章从哪两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每个方面都写了闻一多先生 的哪些主要事迹?
• 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 过渡的?
再读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内容
结构 第一部分(1—7) 方面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说和 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讲解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讲解教学要求学习本文,要领略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从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中感受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同时,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重点难点教学中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语句,理清课文结构,从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中把握闻一多的形象。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结构非常严谨。
作者选取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少胜多,比如,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
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演讲”中,抓住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作者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
第1、2段是第一部分的纲领,第7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
第8、9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说和做课文精讲
说和做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说和做》是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闻一多先生而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来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以表达对这位杰出学者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以下是《说和做》的章节划分:第一部分:说和做章节1: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展现他的学者形象和革命精神。
章节2:具体描述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的卓越表现,包括他的学术成果、政治态度和人格魅力等。
第二部分:学者的方面章节3:详细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卓越成就和学术贡献,突出他的学识渊博和严谨治学。
章节4:通过具体事例,展示闻一多先生在学术研究上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部分:革命家的方面章节5:介绍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勇敢坚定和无私奉献,强调他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章节6:通过闻一多先生的实际行动和言论,展示他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斗争精神。
第四部分:说和做的统一章节7:总结闻一多先生在“说”和“做”上的统一,强调他的言行一致和表里如一。
章节8:通过对闻一多先生的评价和怀念,表达对他的敬仰和纪念之情。
二、文章赏析《说和做》这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展示了他的卓越品质、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定信仰,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杰出学者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入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不同领域的卓越表现。
在学术领域,他严谨治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在政治领域,他敢于直言不讳,勇于为正义事业发声,展现了他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这种“说”和“做”的统一,使闻一多先生成为了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杰出人物。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卓越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比如,他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他在革命斗争中坚定立场,英勇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事例充分展现了闻一多先生为了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一、课文理解: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读了全文,我们可以了解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言行一致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2.文章分两个部分。
其过渡段的作用是: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
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4.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
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
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
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二、精彩段落赏析:(一)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初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讲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臧克家(1905~2004),著名诗人。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实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
抗战爆发后,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
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
代表作《老马》《自己的写照》等,诗集有《烙印》《春风集》等。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8年出版的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本文选自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精神的颂扬之作。
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
这是为了突出人物——闻一多先生,突出其在对待“说”和“做”的问题上的思想和态度。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二人相知很深。
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
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知识积累1.弥.(mí)高:更高。
弥,更加。
2.锲.(qiè)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3.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是第一步。
4.衰.(shuāi)微:(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5.目不窥.(kuī)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不窥园”。
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七年级语文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解《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记叙性文章,主要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全解:一、背景介绍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了一生。
这篇文章是记叙闻一多先生的重要事迹,通过展现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
二、文章结构1.开头部分:文章开头引用了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话,强调了他的“说”和“做”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卓越表现。
2.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和革命方面的言行举止。
在学术方面,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为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革命方面,闻一多先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为了民族解放而奋斗。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总结了闻一多先生的伟大品质和精神,强调了他的崇高地位和影响。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三、主题思想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卓越贡献,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革命精神。
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号召人们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
四、语言特点1.简洁明了:文章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易于理解。
2.生动形象: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
3.深入浅出: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五、表现手法1.叙述:文章通过叙述的手法,详细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举止和事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2.描写:文章通过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品质和精神。
3.议论:文章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通过议论的手法对闻一多先生的品质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人物。
《说和做》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解释习题【部编版七下第2课】
《说和做》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解释习题【部编版七下第2课】一、课后读读写写:梳.秩.序深宵.伴侣.硕.果卓湃.大无畏.锲.窥.园沥.焉.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补充:衰.微弥.高赫.然兀兀.穷年迥.乎不同潜.心贯注群蚁排衙.二、词语解释:重点课下注释:【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补充词语:【诗兴不作】。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一反既往】。
【潜心贯注】。
参考答案一、课后读读写写:梳.头shū抱秩.序zhì深宵.xiāo伴侣.lǚ硕.果shuò卓越.yuè迭起湃.pài大无畏.wèi锲.而不舍窥.园kuī沥.尽心血焉.yān慷慨.淋漓kǎi气冲斗.牛dǒu补充:衰.微shuāi弥.高mí赫.然hè兀兀.穷年wù迥.乎不同jiǒng潜.心贯注qián群蚁排衙.yá二、词语解释:重点课下注释:【仰之弥高】和后面的“钻之弥坚”都语出《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
弥,更加。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工元,用心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滴。
【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
衙,衙门。
排衙,旧时主官升座,衙署陈设仪仗,修属依次参拜,分立两旁,称为“排衙”。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警报迭起】这里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
迭,屡次、接连。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补充词语:【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作,兴起。
【目不窥园】形容专埋头读书。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钻探()地壳()诗兴不作()气冲斗牛()硕果()校补()锲而不舍()昂()首挺胸慷慨()弥高()迥乎不同()炯炯目光()()迭起()臧克家()目不窥园()兀兀穷年()()2.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xiá()hè()然piǎo()白一反jì()往3.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冲斗牛(星宿名)迥乎不同(差得远)B.锲而不舍(刻)气冲北斗牛(北斗星)C. 仰之弥高(更加)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D. 迭起(屡次)沥尽心血(沥青)(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错别字应改为:;(2分)(广东(课改)学业水平题)A.人声鼎沸B.家喻户晓C.锲而不舍 D.不记其数(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③“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4.揣摩语言。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这一句话运用了修辞,其作用是(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句中的加点词“钻探”的意思是,其作用是(3)“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个比喻好吗?谈谈你的看法。
5.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4分)(湖南株洲(新课程)毕业题)人生如山中之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可谓繁华;生于,穷土,可以说。
人不能选择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人生态度。
6.填空。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运用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方面和作为方面的和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 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 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 躲藏;zànɡ 宝藏) 行(hánɡ 行列;xínɡ 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知识梳理含答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知识梳理含答案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内阅读阅读课文1—7段,回答问题。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
(内容)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我是做了再说(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yì )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它” 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做”没有说)“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
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9、“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说明了“闻一多先生‘做’了,自己也没有‘说’”。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课件及参考答案解析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及其在本文结构上的作用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 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 素养 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课文表 积累 达上的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叙述的纲领, 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第八、九段是第二 部分的纲领,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以及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 都是议论。议论夹在叙述中间,但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 配RJ版 七年级 下册
目 录
CONTENTS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2课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01 课时导入
02 基础积累
03 课内研读
04 类文拓展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浠水人,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 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情景 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 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闻 助读 一多便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云南昆明西南联 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 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英勇地投身到 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5日,他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语 文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一单元
《说和做》课后题解知识讲解
《说和做》课后题解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人士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
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
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的精神。
再如,抓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 的“你们站出来”这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答: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方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 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答:“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 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说和做》知识点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说话和行动本是极平常的事情,可是这“说”和“做”放在闻一多先生身上却与众不同。
以“说和做”为主标题,点明写作内容,简洁明了;副标题进一步补充、明确了写作对象。
二、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诗人,笔名少全、何嘉。
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著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宝贝儿》等。
他的诗内容含蓄,语言朴实精练,具有和谐音韵美,富有社会意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mí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沥lì尽:滴完。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独裁cái: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钻探:动词,这里是钻研的比喻说法。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高标:名词,很高的标准。
标,标准。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二、主题概述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
2.七年级语文《说及做》详解
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 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
型杂志上撰文介绍。闻一多先生
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 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 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 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
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 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分。
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 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新华社北京2月5日 电(记者曲志红):我国
朱才的2人0自有诗0奖文著20清了。月年─坛名:有”51─再日诗月“血终失晚人从有获生巨8臧肉、首时成擘克 的作届3就,5家以家“分9奖开农臧9中与岁”始村克国世的。,为家诗长我题们材 茅最2发0盾优0的辞伴3:秀臧年“,他中克获中一西间家由国轮行的是国当明…一当际月…代个时诗、诗”青人万魂。年家笔金诗灯会奖人火颁”“ 。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4、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 件事?
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分。
战士闻一多
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分。
作为学者的闻一 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
闻一多的说和做三部著作Fra bibliotek《唐诗杂论》《楚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课前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中考阅读考点讲解之课内阅读七下《说和做》
快速读题三遍
审题
勾画关键词语 确定问题个数 确定试题考点 文段的作用 关注试题分值
考点:文段的作用
语段还原
语段位置
做题 思路
结构作用 内容作用
参考答案
(1)结构: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引起悬念;(2)内容将闻一多先生的 言行和别人的言行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他的高贵品质。
14.第③段中画线句子:“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这 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
审题
勾画关键词语 确定问题个数 确定试题考点 关注试题分值
句子的含义
考点:句子的含义 还原(句子回 到原文)) 勾画关键词 (难理解)
理解关键词
紧密联系上下文 难理解的词,含修辞的词 回答是“什么” 或关键词
用直白的语言
(1)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3分)
快速读题三遍
审题
勾画关键词语 确定问题个数 确定试题考点 关注试题分值
句子的赏析
参考答案
(1)修辞:比喻。(2)赏析:把“钻探古代典籍”比作“寻求地壳宝藏” 生动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写)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 文化时孜孜不倦的形象,赞扬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15.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何含义?(4分)
阅读评讲
七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之《说和做》
课内阅读
审题
快速读题三遍 勾画关键词语 确定问题个数 确定试题考点 关注试题分值
课内阅读
快速读题三遍
审题
勾画关键词语 确定问题个数 确定试题考点 关注试题分值
不遗漏重要信息 明确答题范围 预防漏题,确定答题序号 明确答题方向 明确答题要点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和做》课后题解
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答: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
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人士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
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作者在具体的事例中,加入了不少细节。
比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的精神。
再如,抓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句话,描绘了他“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突出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
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⒈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答: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⒉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方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力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⒊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答:“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承。
⒋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答:“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使他分心。
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四、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
答: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
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了长胡子。
五、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等诗作,欣赏其艺术特色,感受其中的精神追求。
答:《死水》这首诗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它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笔触辛辣而细腻。
首先,多用反语,即运用绮丽、鲜亮的词语表达诗人极度的憎恨,如“绿成翡翠”“锈出几桃花瓣”“蒸出些云霞”等,诗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勾勒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其与之决裂的态度。
精品文档
其次,使新诗格律化,全诗共5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韵,每节各押一韵,体式严整,朗朗上口,富于韵味。
诗歌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增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这正是诗人的匠心之处。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