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基础教学——以广州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梅兰竹菊课程为例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菊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写意画的笔法、墨法,学习菊花的枝、花、叶的画法步骤,能进行花卉临摹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笔墨体验、局部临摹、完整形象临摹等方式学习写意菊花的基本作画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手实践,体会中国花鸟画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性情,提高对花鸟画的学习兴趣。
学习菊花不畏严寒、清真高洁的优秀品格。
教学环境与准备教学环境:教室教师准备教具:绘画工具1套、范画4张、分步步骤图2张、空白生宣纸1张。
学生准备学具:中国画画具。
教学过程1.导入师:播放幻灯片菊花图片和歌曲《菊花台》,孩子们,喜欢这首歌吗?知道歌曲的名字吗?生:欣赏菊花图片和歌曲《菊花台》并回答问题:喜欢、歌曲名字《菊花台》。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和漂亮的菊花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音乐人用菊花高尚的品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文人界赞赏菊花的诗歌你知道那些?生:背诵有关菊花的诗歌。
师:不光音乐人、诗人喜欢借用菊花表达内心的情感,画家也喜欢用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先观察一下菊花。
(过渡)(一)观菊请同学们看这组图片,虽然都是菊花,但是它们有哪些不同?生:单层、多层、短而宽、窄而长……师:菊花很美,也得有绿叶来配,再观察一下菊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生:像手掌……师:孩子们观察的很仔细,比喻的很形象。
那么,我们用写意画法如何来表现菊花,从而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画写意花卉——菊花”,多媒体出示课题。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为后面的动手绘画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习菊花的花、叶、枝的画法步骤。
能力目标:能临摹写意菊花作品。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花鸟画审美特征和笔墨情趣,陶冶性情。
生:阅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师:带着学习目标我们来品味菊花。
(过渡)(二)品菊师:菊,别名秋菊,因在中国的农历九月开放,“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有象征长久与长寿的意义;菊花迎风傲霜、丽而不媚,又象征着虚心清贞、人格高尚的品德而备受人们赞生:倾听,品味菊花的高尚情操。
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案
最后,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学习写意花鸟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
(1)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示范并教授梅、兰、竹、菊等常见花卉的画法;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完成一幅写意花鸟画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发展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视觉传达能力。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相互借鉴,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在实践操作中,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尽管有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同学的参与度并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供全班交流学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它在艺术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写意花鸟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果对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写意花鸟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1、情感目标: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
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重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难点: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活动过程:一、导入:“画之气韵出于笔墨”。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
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
笔墨功深,气韵生动”。
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
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
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
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美术梅兰竹菊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梅兰竹菊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1先修课程:《大学语文》或《中国美术史》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课程性质《梅兰竹菊绘画欣赏》是全校各专业的艺术鉴赏类通识选修课。
《梅兰竹菊绘画欣赏》课程主要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历史与演变,以期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欣赏水平。
2。
课程任务本课程任务在于介绍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理论与技法,主要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解读及任课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领略梅兰竹菊水墨绘画的意境与气韵,从而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鉴赏水平,为进一步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墨梅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梅花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水墨梅花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梅花历代名家作品理解:水墨梅花历代绘画理论掌握:水墨梅花的技法要点熟练掌握: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墨梅花的基本特点难点:水墨梅花的意境领略第一节墨梅源流一、墨梅起源(一)缘起:月映梅影,墨渍作梅(二)特点:水边林下,风姿绰约二、墨梅传承(一)墨梅特质:屈曲如龙,瘦劲似铁(二)笔墨共性:笔力遒劲,墨色清润第二节宋代墨梅与元代墨梅一、宋代墨梅(一)笔墨特色:笔势险峻,墨影含芬(二)意境特色:木清花瘦,铁骨生春(三)杨补之《四梅图》赏析二、元代墨梅(一)笔墨特色:笔力挺劲,墨韵疏淡(二)意境特色:千花万蕊,早传春信(三)王元章《墨梅图》赏析第二章墨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兰花的理论与技法。
目的在于了解水墨兰花绘画理论与绘画技法的历史与现状。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墨兰花历代名家作品理解:水墨兰花历代绘画理论掌握:水墨兰花的技法要点熟练掌握: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水墨兰花的基本特点难点:水墨兰花的意境领略第一节墨兰源流一、墨兰起源(一)缘起:文人寄兴,闺秀传神(二)特点:放逸之气,闲雅之姿二、墨兰传承(一)墨兰特质:疎花简叶,深谷幽芳(二)笔墨共性:墨吐众香,砚滋九畹第二节文人墨兰与闺秀墨兰一、文人墨兰(一)笔墨特色:笔法挺秀,墨色淡雅(二)意境特色:超凡脱俗,风韵飘然(三)赵孟坚《墨兰图》赏析二、闺秀墨兰(一)笔墨特色:笔意清绝,墨色秀润(二)意境特色:月朗风清,如霞裾月(三)管仲姬《浓淡同根图》赏析第三章墨竹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水墨篁竹的理论与技法。
2024年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2024年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十章“中国画的笔墨艺术”中的第三节“写意花鸟画的技巧与情趣”。
详细内容包括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墨法,如何通过笔触表达花鸟的灵动与情趣,以及相关的艺术欣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如笔法、墨法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培养学生对花鸟画艺术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在绘画中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笔触表达花鸟的灵动与情趣。
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墨法的学习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实物投影仪、绘画工具等。
学具:宣纸、毛笔、墨、颜料、绘画垫、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生动的写意花鸟画,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墨法,以及如何表现花鸟的灵动与情趣。
3. 实践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笔触和墨色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边示范边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6. 艺术欣赏:欣赏经典写意花鸟画作品,分析其中的笔法、墨法及情趣。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2. 内容:a.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b. 写意花鸟画的墨法技巧c. 表现花鸟灵动与情趣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展现出对笔法、墨法的掌握,以及花鸟的生动形象和情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写意花鸟画,并尝试创作不同风格的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花鸟元素,以丰富创作素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笔法、墨法的掌握。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美术》第七章《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中的第二节“写意花鸟画”。
详细内容包括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表现手法、构图原则以及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写意花鸟画。
2. 培养学生对笔墨情趣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写意花鸟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技巧和构图原则。
2. 教学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表现手法,以及如何运用笔墨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示范用笔墨纸砚、美术教材。
2. 学具:笔墨纸砚、颜料、毛笔、调色盘、清水、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写意花鸟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画中的笔墨情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表现手法和构图原则,让学生对写意花鸟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示范:现场示范如何用笔、用墨,展示一幅简单的写意花鸟画创作过程,并讲解其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写意花鸟画作品。
5. 随堂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及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2. 板书内容:(1)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2)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手法(3)写意花鸟画的构图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的花鸟”为主题,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技巧和表现手法,注重构图,表达出春天的氛围。
3. 答案示例:(1)作品:《春意盎然》(2)表现手法:采用写意技法,运用淡墨、浓墨、泼墨等手法,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写意花鸟画创作,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写意花鸟:培养学生写意花鸟画技巧与表现能力的美术教案
写意花鸟:培养学生写意花鸟画技巧与表现能力的美术教案第一部分:引言绘画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以自由、意境和笔墨的简练为特点,成为了许多学生喜爱和学习的对象。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意花鸟画技巧与表现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在绘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写意花鸟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对花鸟的独特感受,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5. 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历史渊源,包括宋代的南宋花鸟画和元代的四大家;- 分析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如自由流畅的笔墨、雅致的构图和精细的细节;- 展示经典的写意花鸟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魅力和艺术价值。
2.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 教授学生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重心和层次感;- 强调线条在写意花鸟画中的作用,包括描绘形态、表现动感和衬托主题;- 指导学生学习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如明暗对比、色调搭配和色彩变化。
3. 培养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给学生提供各种花鸟的照片和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捕捉细节和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速写练习,通过快速、简洁的线条表达出花鸟的形态和动态;-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用纯粹的线条描绘、大胆的色彩运用或者写意的构图。
4. 发现个性和表达情感- 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发现和感受花鸟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花鸟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组织学生分享作品,并给予鼓励和反馈,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创造力。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历史和特点,展示经典作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演绎;3. 学生进行速写练习,通过观察和练习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4.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5.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提供反馈和建议;6.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2.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3.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2.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写意花鸟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幅写意花鸟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看法。
(2)简介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2.知识讲解(1)介绍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①用笔:中锋、侧锋、逆锋等。
②用墨:浓墨、淡墨、焦墨、积墨等。
③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2)讲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步骤。
①确定主题:选取喜欢的花鸟形象。
②构图布局:确定画面的大小、位置、形状等。
③落笔绘画:运用笔墨技法进行绘画。
④加工完善:调整画面,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3.示范与练习(1)教师现场示范一幅写意花鸟画,边示范边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创作实践(1)学生自主选择题材,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花鸟,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创作。
2.收集喜欢的写意花鸟画作品,分析其笔墨技法。
六、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笔墨技法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个别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构图和布局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指导。
3.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难点补充:1.重点: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写意画中笔锋的变化对画面有什么影响吗?”(2)教师现场示范中锋、侧锋、逆锋的笔法,并邀请学生上来尝试,同时提问:“你们能感受到不同笔锋带来的线条变化吗?”(3)在学生练习时,教师逐一指导:“你的线条已经很流畅了,但注意用笔要更有力一些,让线条更有骨感。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共5篇]
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写意花鸟画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提高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感受画鸟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设计意图】传授给学生一些中国画鸟画的知识,提高学生鉴赏画鸟画的素养。
了解“缘物寄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创作打基础。
二、讲授新课:1、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2、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小组研究:【设计意图】渗透画鸟绘画的创作方法之一,通过对比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和感悟画家是如何用笔和用墨的。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侧锋画麻雀头——点、抹中锋画翅、尾——短线四、讨论分析: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作业要求: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写意花鸟教学大纲
写意花鸟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我国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虽然花鸟画成为一个独立画科晚于人物画,但是,在五代两宋时期,花鸟画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
自那个时期已后,花鸟画与人物画、山水画并架齐驱,成为中国画三大分科之一。
花鸟画的题材范围,从狭义上讲,就是指花卉和禽鸟。
如果从广义方面讲,鱼虫、蔬果及至走兽也都包括在内。
花鸟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杰出花鸟画家们不断创造与探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格与流派。
本课程作为美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分为临摹、写生、创作三个阶段六个章节完成。
从笔墨技法到创作构图都立在培养学生的笔墨意识及构成意识。
课程教学目标:学习中国意笔画的工具材料及基本技法,理解意笔花鸟画传统审美特征,及其形式要素。
能用写意笔法表述对自然物象感受。
课程结构:1、国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2、梅、兰、竹、菊的画法3、花卉的造型4、鸟的造型5、经营位置6、复习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梅、兰、竹、菊的画法,花卉的造型、鸟的造型、经营位置。
第一章授课题目:花鸟画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方法与手段:以讲授、演示、练习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笔、墨、纸、砚、中国画颜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画材料,了解毛笔的选用和保养,墨的选择方法,运笔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花鸟画的用笔用墨特点教学基本内容:(一)笔、墨、纸、砚、颜料(二)用笔和用墨(三)特技(四)题款教学过程:(一)笔、墨、纸、砚、颜料笔: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硬毫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
常用的有“小红毛”,“衣纹笔”,“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中、小),以及大的“狼毫提笔”等。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
如大、中、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笔。
学画用笔不要太讲究,初学时也不一定全都齐备,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行了。
梅兰竹菊美术教案_0
梅兰竹菊美术教案1、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学习,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学习中国传统四君子的画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梅兰竹菊。
2、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梅兰竹菊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竹子的诗词、毛笔、生宣纸、毛毡或报纸、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了解竹子的特点。
出示有关竹子的录像或图片,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生长习性及竹子的造型特点。
2、引导欣赏有关竹子的绘画和诗词。
展示、欣赏美术史上优秀的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有关竹子的诗词。
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以及诗、画作品,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
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
3、了解中国画中表现竹子的方法。
4、分组讨论竹子的画法。
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的过程。
5、尝试画竹。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材料尝试画竹。
6、展示评价。
学生互评作品。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毛笔、生宣纸、毛毡或报纸、调色盘、国画颜料、收集的有关咏梅的诗词。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
1、情境导入。
出示关于梅花的录像或摄影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引导欣赏梅花诗词与绘画作品。
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并加以解释。
展示优秀的梅花绘画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并请学生谈谈感受。
展示关山月的作品《俏不争春》,让学生比较与古人作品的区别。
中国花鸟画的审美移情——以梅兰竹菊绘画题材为例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其实,艺术创作始终围绕一个“美”字进行,在中国的许多诗词里,都尽情地描绘湖光山色之美、幽兰花影之香,然而这些美只停留在字句里、想象中。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将这些美以绘画的形式具象化了,在具象化的过程中,又注入了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从而形成了中国花鸟画最有个性的一大特点—借物言志。
“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
”这联古诗说出了中国艺术追求超越于形似之外神韵的真谛,正如宋代画院那道著名的考题“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是无影无形的,是画不出来的,但一位高明的画家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绘画的真神永远不可能留在画面上,它藏在画面背后,宋代大诗人苏轼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论。
诗画统一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艺术与文人画家的创作紧密联系之后,绘画已不是简单地对自然的描摹,而是要传达一种境界、一种诗意,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成为画家心灵的依托。
中国历代文人也喜欢赋予花草自然属性以人的品格、品性,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战国时期的屈原,是一位有“香草癖”的伟大诗人,在他的眼里,鲜花、美草是世间最纯洁和最美好的事物,他特别喜欢以香草作比来佐证人格的高洁,在他的诗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庄子·逍遥游》中讲述了一只清高的鸟,它“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意思是这只鸟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饮……李清照有诗曰:“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后来人们便用“新桐初引”来形容君子人格的潇洒与高逸,这是中国式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心理学的范畴,审美主体在对外界事物进行审美参照和创作时,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心境移注到对象中去,使审美客体也获得“生命”和“意义”。
清代初期的著名画僧石涛在他写的《画语录》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梅兰竹菊花鸟画教学设计
梅兰竹菊花鸟画教学设计一、引言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代表着高洁、坚毅、谦虚和正直的品质。
梅兰竹菊的画作是中国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而当描绘梅兰竹菊与花鸟相结合时,更能展现出诗意和雅致。
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梅兰竹菊花鸟画教学设计,帮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梅兰竹菊花鸟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 学习描绘梅兰竹菊和花鸟的基本技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梅兰竹菊的构图与研究- 介绍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含义;- 分析梅兰竹菊在画作中的构图方式,如平行构图、斜线构图等;-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梅兰竹菊的形态和特点。
2. 花鸟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简要介绍中国花鸟画的历史和发展;- 分析花鸟画的构图要素,如比例关系、明暗对比等;- 教授绘制花鸟的基本步骤和技法,如线条勾勒、上色和渲染。
3. 梅兰竹菊花鸟画的实践- 引导学生在纸上构图,选择梅兰竹菊与花鸟进行组合;- 演示绘制梅兰竹菊的线条和细节处理;- 演示绘制花鸟的基本步骤和色彩运用;-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梅兰竹菊花鸟画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老师对学生作品进行全体评价,鼓励学生保留好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解梅兰竹菊花鸟画的特点和技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示范法:通过画板或幻灯片演示绘画步骤和技法;3.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梅兰竹菊花鸟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促进互动和反思;3. 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方案,帮助学生在绘画技巧和创作思路上进一步提升。
六、教学资源1. 画板和画纸;2. 绘画工具,如毛笔、颜料等;3. 教学演示材料,如幻灯片或图片;4. 学生作品展示区。
写意花鸟画兰花教案
写意花鸟画兰花教案
教案:花鸟画兰花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习如何绘制兰花的形态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准备:
1. 探究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准备兰花样稿和相关绘画工具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介绍花鸟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表现对象和技法。
2. 分析兰花的形态特点:观察兰花的花型、叶子、根茎等部分,并指导学生描绘兰花的形态。
3. 绘制兰花的基本线条:用铅笔轻描兰花的外形,掌握兰花的比例和结构。
4. 填充兰花的色彩:根据实物或图片,选择合适的颜色和调和技巧,绘制兰花的花瓣和叶子。
5. 增添兰花的细节:在基本的线条和色彩的基础上,使用细笔细化兰花的细节,如中心花蕊、花蕾等。
6. 美化画面:认真观察兰花的色彩和纹理,运用水墨或湿笔的技法,增添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7. 教师评价和学生作品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和作品进行点评,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
四、拓展活动:
1. 学习更多的花鸟画技巧和对象,如梅花、竹子、鹦鹉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运用学到的绘画技巧绘制其他花鸟画作品。
3. 参观画展或邀请专业画家来校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绘制兰花的形态特点和绘画过程。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其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同
时,学生也能够欣赏和鉴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中国传统花鸟画“梅、兰、竹、菊”基础技法
1122014.6J I N G D E Z H E N’S C E R A M I C SZHONGGUO CHUAN TONG HUA NIAO HUA "MEI LAN ZHU JU" JI CHU JI FA 中国传统花鸟画“梅、兰、竹、菊”基础技法权 华 电话:158****3695中国绘画历史悠久,题材多样,分工较细。
花鸟画的审美传统有“借物比兴”、“缘物寄情”的观念。
历代画家借“梅兰竹菊”类的植物表现和象征着中国文人“君子”的品格。
梅花以其耐寒的气质,被赞颂如君子的“铮铮铁骨”。
兰花以隐逸馨香传世,传统以“香草美人”比喻君子不与俗人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竹子以其圆直中空,挺拔长青的性格,被看做“君子”清心亮洁,出尘有德的代表。
菊花在百花凋谢的秋天,依然傲霜开放。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喻视着君子回归自然,归隐田园的傲然思想。
一、画梅法:梅为落叶乔木。
梅花盛开时节,梅叶尚未发芽,因此画梅只画花和枝干。
梅花的颜色有白色、淡色、曙红、浅绿等,显得庒丽、清雅、纯净、古朴。
⑴、画梅顺序:画梅先画干,再著花。
画干以中锋或侧锋出笔,先画粗干,再发细枝。
画枝干时需要留空隙,以备画花。
⑵、画花: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有盛开、初放、含蕊、花蕾、开残的,并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一般画花以单瓣为多。
梅花为五瓣,开残四瓣、三瓣、二瓣不等。
先用淡墨画花瓣,后用浓墨点花心、花萼、花托。
画花宜稀疏,少不寒碜,多不杂乱,姿态生动,映带有情。
⑶、画枝干:梅树有干、梗、枝三部分。
干是指老干、粗干部分。
画老干时可用双勾偏锋着笔,墨色以淡、枯、渴为宜,并画出飞白的笔墨情趣,再用淡墨皴染,最后用浓墨点苔,以浓破淡,枯湿相间,并求梅树苍劲老辣的质感和遒劲的精神。
梅树的梗,一般是指较粗的枝条,出笔时要挺拔有力,墨色可浓一点,或浓淡相间。
梅树的枝,一般指娇嫩的枝条,在作画时须注意梅枝的生长规律和交叉关系,如“女”字、“Y”形、“丁”字形的交叉等等。
写意花鸟画基础教学论文
写意花鸟画基础教学论文一梅兰竹菊的学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笔墨的进阶是一个互为关联,互相影响的综合技巧训练。
只有把握住中国画独具魅力的“意”,学习具体的一招一式才是有意味的存在。
中国画写意的旨归在于神韵,即以意为之的意象手法。
元代汤垕在《画鉴》中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
”又说:“盖其妙处在于笔法气韵神采,形似末也。
”这就决定了写意花鸟画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并由此独特性而创造的一整套精熟完备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经验。
写意花鸟画表现着画家多方面的修养,它不仅体现画家熟练的笔墨与精湛的表现技巧,而且蕴含着画家对社会乃至人生的深入思考与体察。
中国绘画以笔墨为主,笔墨是写意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语言,也是表现物象以至表达作者情感的基本语汇。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功是笔墨技法的练习,而要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可以从临摹梅、兰、竹、菊入手。
梅、兰、竹、菊作为训练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基础有其共性的规律,学画梅花是解决木本花卉枝干交搭的基础训练;学习长叶草本的典范则是写兰;而通过对写竹的学习,可掌握画面遮挡和短叶交搭重叠的前后关系;习得菊花画谱对花叶的概括归纳、花头的陈置布势,也是画好花卉的基础。
通过梅、兰、竹、菊这4种花卉的技法练习,能更好地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功,然后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花卉打好基础。
前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并以此寓托自己高尚的品格。
历代许多画家喜爱画梅、兰、竹、菊,托物言志,以笔墨抒发思想感情,其作品正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认识及追求的集中展现。
而历代流传的优秀画谱正是对审美规律和基本法则的概括,早在宋代就有梅花谱传习,之后更有各种梅谱、竹谱等“课徒”“示儿”画稿流传。
发展到明清,形成了一套精熟完备的程式语言系统,成为写意花鸟画入门的圭臬。
清代王概编印的《芥子园画谱》,几乎集中了中国画语言的全部法则和程式,其中的梅兰竹菊画谱对绘画语言法式进行绝妙概括,以及详述了画法源流、风格、技法特征、历代名家画稿等,使学者有轨可行,有规律可循,是学习写意花鸟画规律性的基础范本,影响至今已成经典。
人教版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梅兰竹菊教学PPT课件
廉政文化进校园中国花鸟画— —梅兰竹菊主讲人:XXX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梅花的花语:坚强、高雅和忠贞梅花的寓意: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梅花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元·王冕《墨梅》梅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
白石老人对于梅花的美和家乡的感情密切相关。
他年轻时曾租过一个叫梅供祠的祠堂居住,房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之为“百梅祠”。
他每次画梅,常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
齐白石画梅多以凝重的金石笔法画枝干,点花则喜爱用纯净的西洋红平涂,纯而又纯,红艳至极,还将梅枝干和花蕊变色为重墨,使红艳的红梅在墨色映衬下更加明亮清新。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兰花的寓意:空谷幽香,高雅纯洁、忠贞不渝兰郑思肖《墨兰图》右侧题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作者借兰花的自叙,表达自己超凡脱俗、清高自傲的襟怀。
《墨兰图》卷画面几片兰叶,一朵兰花,构图简洁、舒展,兰花饱满,兰叶互不交叉,用笔沉稳流畅,挺拔刚劲,婉转富有变化,表现了兰叶挺拔、富有韧性、刚柔相兼之质。
郑思肖将满腔悲愤化作了一股力量转入他的绘画里,在创作时款款写出,笔端不露丝毫霸悍之气,从而尽得清逸儒雅的君子风范。
“梅兰竹菊”的基本技法
“梅兰竹菊”的基本技法梁如洁,女,1953年出生,广州人,擅长中国画。
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1年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副教授。
现为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并被收藏。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梁教授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笔墨纸砚可以购买,但是笔墨功夫必须靠自己勤练苦学。
中国画是通过运用笔墨在宣纸上的操作来实践这种绘画过程的,这种过程实则是中国传统气功态的锻炼之一。
作画者通过行笔、运气、调心、调息,将身心与自然调和。
久而久之,随着笔墨功夫的加深,艺术修养的提高,身心都得到很好的修炼,进而可以步入到一个高超的艺术境界。
要达到良好的艺术境界,掌握中国画最基本的技法操作是很重要的。
自然界不少花卉、虫鱼、草木、禽鸟由于形、色、姿态的美丽,逗人喜爱,成为广大中国人怡情悦性的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也是中国花鸟画艺术表现的对象。
历代画家借“梅、兰、竹、菊”类的植物表现和象征着中国文人君子的品格。
学画“梅兰竹菊”可以为花鸟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通过画好“梅兰竹菊”,进而融会贯通,为进一步画各种花卉打好基础。
通过这四种花卉的技法练习,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花鸟画的基本功。
《梅》关山月作《梅》关山月作《梅》关山月作一、画梅法画梅先画干,再画花。
画干以中锋或侧锋出笔,先画粗干,再发细枝。
画枝干时需留出空隙,以备画花。
画老梅粗干和古梅老根,可以侧锋双勾画出,或阔笔没骨法画出,再用焦墨枯笔勾勒、皴擦,最后打点以丰富画面的墨色和增加层次变化。
1.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有盛开、初放、含蕊、花蕾、开残的,并有单瓣、复瓣两种花式,一般画花以单瓣为多。
梅花为五瓣,开残则四瓣、三瓣、二瓣不等。
先用淡墨画花瓣,后用浓墨点花心、花蕊、花萼、花托。
没骨着色梅花,先调曙红或朱砂等色,根据花型的不同变化,以点厾法画花,花心和花蒂可用胭脂或浓墨点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坛·美术学艺术教育124ART EDUCATION 2012 · 11写意花鸟画基础教学——以广州美术学院花鸟画专业梅兰竹菊课程为例◆ 许敦平一学习中国画,一般遵循师法古人已有的技法程式,然后师造化,从大自然获取灵感进行创作的顺序。
写意花鸟画尤其是这样,必须遵循由临摹到仿作再到创作的规律。
这是前人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写意花鸟画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画写意的旨归在于神韵,即以意为之的意象手法。
元代汤垕在《画鉴》中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
”又说:“盖其妙处在于笔法气韵神采,形似末也。
”这就决定了写意花鸟画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并由此独特性而创造的一整套精熟完备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经验。
写意花鸟画表现着画家多方面的修养,它不仅体现画家熟练的笔墨与精湛的表现技巧,而且蕴含着画家对社会乃至人生的深入思考与体察。
中国绘画以笔墨为主,笔墨是写意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语言,也是表现物象以至表达作者情感的基本语汇。
写意花鸟画的基本功是笔墨技法的练习,而要掌握笔墨的基本技法,可以从临摹梅、兰、竹、菊入手。
梅、兰、竹、菊作为训练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基础有其共性的规律,学画梅花是解决木本花卉枝干交搭的基础训练;学习长叶草本的典范则是写兰;而通过对写竹的学习,可掌握画面遮挡和短叶交搭重叠的前后关系;习得菊花画谱对花叶的概括归纳、花头的陈置布势,也是画好花卉的基础。
通过梅、兰、竹、菊这4种花卉的技法练习,能更好地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功,然后融会贯通,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花卉打好基础。
前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并以此寓托自己高尚的品格。
历代许多画家喜爱画梅、兰、竹、菊,托物言志,以笔墨抒发思想感情,其作品正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认识及追求的集中展现。
而历代流传的优秀画谱正是对审美规律和基本法则的概括,早在宋代就有梅花谱传习,之后更有各种梅谱、竹谱等“课徒”“示儿”画稿流传。
发展到明清,形成了一套精熟完备的程式语言系统,成为写意花鸟画入门的圭臬。
清代王概编印的《芥子园画谱》,几乎集中了中国画语言的全部法则和程式,其中的梅兰竹菊画谱对绘画语言法式进行绝妙概括,以及详述了画法源流、风格、技法特征、历代名家画稿等,使学者有轨可行,有规律可循,是学习写意花鸟画规律性的基础范本,影响至今已成经典。
许多成就斐然的大家就是从临摹古典大师的作品及画谱开始,继而进行创造形成自家气象。
二梅、兰、竹、菊作为写意花鸟画笔墨基础训练的有效门径,已是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及各个层次的写意花鸟画教学的普遍共识。
目前,选读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中国画的认知普遍较低,这对于中国画的教学效果来说无疑增加了沟通的障碍,而也正是这个较低的基础,对学生这张“白纸”便能更好作系统安排。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视野的开拓等有赖于学习期间课程安排,高的起点、高的要求和高的标准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写意花鸟画的基础,梅兰竹菊课程是本科花鸟画专业二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个意笔课程,每年学生约16人,学时为4周(64学时),使用教材为元、明、清和近现代部分名家的高精复制品、画册画页、画谱及本院授课教师原作。
具体有元代如吴镇墨竹谱、王冕梅花;明清如文征明、石涛和郑板桥、金农等扬州画派画家;近现代如吴昌硕、蒲华等海派名家以及齐白石、潘天寿等的画册画页;画谱则以《芥子园画谱》的梅兰竹菊画谱为主,兼及画史画论的研读。
对画册及复制品、原作重在做笔墨风格技巧的学习研究,而画谱则侧重于程式图式及口诀的研究。
课程学习紧紧围绕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和笔墨技法,通过对梅兰竹菊画法的详述,对史论、画家、作品及技法特征进行系统论述,相互参证,旨在梳理画法源流,着重画理与画法的相互参证。
并对梅兰竹菊做植物学的物理分析,从而与画法、画理相参照,理解传统的笔墨造型方法与其写意精神,加深对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及作为技法的“写意”的理解,形象而浅显地释疑与解难。
在学习时间的分配上,第1周以画竹法为主;第2周为画兰法;第3周在基本掌握笔、墨、宣纸、水的性能的基础上,学习画梅法和画菊法;第4周则根据学生的爱好交替进行练习。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理解和疑惑,灵活给予指导与讲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临摹的方法包括对临、背临和意临,可同时反复进行,如此无非要于精研之后,根据其用笔、用墨规律大胆发挥。
要求学生临摹之前应认真观察、深入研究摹本的风格特点,寻找规律,研究作者是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转换物理与画理的关系。
对范本的用笔用墨特点与章法处理作深入研究、重点突破,切忌浅尝辄止。
遇有佳作则精研不辍,取得经验自能触类旁通。
对待各家各派的作品同此法,正如清代秦永祖《桐阴画诀》所说:“博览诸家,然后专宗一二。
临摹观玩,熟习久之,自能另出手眼,不为前人蹊径所拘。
”初学临摹要注意形似,其目的在于更深入地体现神似,进而在理解摹本的基础上抛开借鉴作画,或借其章法变化题材,或仿其笔法自画感受,或借题材章法而改变构图形式,这是学习写意花鸟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一环。
画无定法,但有一定的规律和步骤,不论学习何种画法,都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着色落美术学125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2012 · 11墨都要以韵取胜。
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和爱好进行练习,所谓“活用之妙,非心手熟习不能”。
一是要勤学苦练,不断下功夫;二是要灵活掌握前人的技法,不断探索新路,从成法中创新法,才能妙诣独得。
下面笔者将分类简述梅兰竹菊的基本画法和一般规律。
(一)画竹法文人写竹伊始皆借写竹以抒怀。
郑板桥题《竹石图轴》中:“盖竹之体,瘦劲孤高。
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写神、亦写竹为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这集中概括了文人写竹的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
画竹先画竿,再发细枝,最后生叶。
画竿和枝用淡墨,画叶和节用浓墨。
画竿留节,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一竿接一竿,要中锋运笔,每竿有顿挫,笔意要贯穿。
根梢稍短,至中渐长。
画竿画枝要劲挺有力,竹枝要注意正、斜、横、卧,粗、细不等的变化,枝杈画就之后,接着添叶。
竹叶须着枝,笔笔有法度,须注意统一中有变化,层次丰富,要得密而不乱,疏不嫌简。
墨色应有浓、淡、干、湿的变化,竹叶变化为画竹之难点所在。
《芥子园画传》在画叶法中说:“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一抹便过,少迟留则钝厚不铦利矣。
”又“一忌孤生,二忌并立,三忌如叉,四忌如井,五忌如手指及似蜻蜓”。
说得很确切形象。
画竹叶一般以焦墨、浓墨、重墨着笔,务求前后层次有变化,并用浓淡相间的墨色,以一笔到三、五笔为一组,互相结合而成章法。
其表现不外乎 “个”字、“介”字、“分”字、燕尾、惊鸦、落雁、飞燕等形式。
然后将浓淡、大小的叶子,参差相间,前后交叉,疏疏密密,表现出“离离竹影”之妙境。
这些表现方法,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也非一成不变的程式。
只有灵活运用,独立思考,注重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二)画兰法传统写意画兰一般以草兰、蕙兰为主。
画兰以画叶难度最大。
作画要意在笔先,一般先画叶,后画花、点心,再以淡墨添茎加苞。
画叶的墨色较浓,有长短、疏密、粗细、浓淡、干湿之分。
初习时,以顺笔为度,要注意疏密、长短的穿插和交搭关系,画叶起笔略带尖细,顺笔撇去,切忌编篱、打结、井字形、平行线等。
画花则用点厾法,花有正、侧、偃、仰、含苞、全放各种姿态。
画花瓣的墨色,宜淡不宜浓,要滋润透明。
花心一般以三点浓墨点就。
画茎须用淡墨,蕙兰发茎要劲挺,可先画花发茎,也可先发茎后着花,视画面布叶情况和个人习惯而定。
画丛兰撇叶宜纵横交错,疏密有致,折叶当以劲折取势,不宜过多。
着花宜出叶外,插茎叶中,花后衬叶,叶中藏花,使花和叶有隐、现、藏、露之美。
丛兰应分组画成,可分两组或三组,要有主有宾,互相照应。
画兰叶,可自左至右,也可自右而左,但要有主势,切忌左右交叉,无趋向,不得势。
前人有“喜气写兰,怒气写竹”之说,言下之意务求画兰笔笔潇洒恬雅,笔势飞舞生动有姿,花蕊舒吐如喜形于色之感,是谓“喜气写兰”。
(三)画梅法画梅先画干,再著花。
枝干是画梅的关键,尤其是画梅的构图及布势的难度所在。
画枝干一般遵循从左至右、由上而下原则,以中锋或侧锋出笔,先画粗干,再发细枝。
画枝干需预留空隙,以备画花。
老梅粗干和古梅老根,可以中、侧锋灵活双勾或阔笔没骨法写出,再用焦墨皴擦、点苔,以丰富画面的墨色和增加层次变化。
画干时须注意梅枝的生长规律和交叉关系,如“女”字、“丁”字形的交叉等。
梅花有正、侧、偃、仰、背等朝向及盛开、初放、含蕊、花蕾、开残等变化。
一般画花以单瓣为主,梅花为五瓣,一般先用淡墨画花瓣,以定疏密和位置,然后用浓墨点花心、花萼和花托。
画梅有疏体和密体两种体格,初学画花宜习稀疏,以精谨为务。
圈花出笔要随意,宜圆中带方,要求有劲健、凝练、坚韧、深厚的意味。
总之,要画出遒劲、苍老、古拙的意趣,宁简勿繁、宁粗勿细、宁硬勿软、宁老勿嫩、宁刚勿柔。
(四)画菊法菊花的外形结构复杂,造型难度较大,品种多样且色彩丰富,可用浓墨重彩或直接以色彩为之。
画菊一般先画花,后生枝,再发叶,加点苔,最后补景及点缀物。
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花头的位置、趋势要先安排妥当。
菊花的外形大而复杂,画花时,一般从内到外,自浓渐淡逐步向外展开。
要画出花头外形的层次变化,注意透视关系和体块感。
用笔要轻快自如,花瓣画完后根据花形的变化点心和花萼。
两朵以上的花头,应有大小、正侧之别,并有疏密欹正的变化。
画叶须避免雷同,要以浓淡变化的墨色画出长短、阔窄以及向上、下垂、折叶、卷叶的变化,并在将干未干时,用浓墨勾出叶筋,以求水墨淋漓、气韵生动的笔墨情趣。
一般而言,花头周围叶宜茂密,叶承花下以衬托花的情致。
枝干上端的叶子,宜浑厚而色深润,枝干下端的叶子,宜苍老而色枯黄。
叶子的浓淡、枯湿力求生动有变化。
画完花和叶之后,添枝加梗要注意穿插和交叉,应根据花和叶的定向画出,而趋势和位置的安排是与花、叶紧密联系的。
同时注意用笔的变化,枝梗上端劲而柔,枝梗下端老而劲,主梗宜劲,旁枝宜嫩,偃而不垂,仰而不直,画出带露傲霜之姿。
画梅兰竹菊少不了要配景,通常配合主体画坡石、杂草、苔点及其他的辅助景物。
一般画配景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宜虚不宜实,宜淡不宜浓,一点一划,既马虎不得,又须随意着墨,处处要照顾全局。
所画配景力求和主体协调。
题款与钤印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画中怎样题句加款、盖章乃至书体、字数,盖章的位置、数量、朱白文印章的配搭等,都要全面安排。
题款与钤印作为画家的全面修养要加以重视,初学者不外乎多看、多记录和多思考,持之以恒,自能合乎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