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15《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在教材中安排了两节课后练习,以及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对于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样的抽象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探索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环节,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整数的乘法、除法和加减法,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总结求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总结出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两个物品同时运动所需时间的计算等。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课堂活动,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最小公倍数的定义2.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实际问题运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践操作法3.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预备知识引导学生回忆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并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教师首先出示两个数,如8和12,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数的公倍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对回答进行讨论和概括,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步:讲解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将表格显示在课件上,请求学生尝试将两个数字的倍数罗列在一起,例如8和12。
所有数字都应该是两个数字的倍数,但是要注意选择最小的公共倍数。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分解因数的方法,使学生找到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练习•分配学生团队,每组分配一些数字,并要求学生求出每一组数字的最小公倍数。
•学生完成后,当他们尝试汇报结果时,教师将正确答案投射到课件上,让他们检查自己的工作。
第四步:应用实践•调出下一张幻灯片,上面还会显示多个数字对,每个数字对都要求同学们计算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提供更复杂的数字对,鼓励学生共同解决比较困难的计算问题。
第五步:评价和反思•教师与学生总结整堂课的内容,并询问他们对最小公倍数的掌握情况。
•教师为学生举行最小公倍数竞赛,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评价学生的反应良好,他们对课程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在计算和求解最小公倍数方面表现出色。
团队活动和学生自我评估都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通过这次课程,许多弱势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成功融入课堂。
教学拓展学生可以尝试更多的计算最小公倍数的实际问题,并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游戏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最小公倍数求解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的公倍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课程的调整,还是身心的成 长、个性特点的塑造都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和发现。语言积累较丰富 ,表达已有条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 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理解知识需要 动手操作,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在做这一题时,还有其它的想法吗?不妨通过几组数来考证一下大家的 想法,从而总结一下求最小公倍数的几种方法。 (出示教材第82页第 3 题,学生独立求最小公倍数。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总结 3 种类型的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 (出示教材第82页的第 4 题。 )
板块三、课堂练习
《找最小的公倍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小的公倍数》的内容。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 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初步感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倍数,谁能举例说几个 3 的倍数?2 的倍数 呢?3 和 2的最小倍数都是几?为什么在说倍数时要加省略号? (出示教材第81页数表)在这张数表中有几个数?
下面请同学们用△圈出 4 的倍数,用○圈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倍数。
(学生操作圈数) 谁能说说 4 的倍数?6 的倍数呢?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 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 着探索与创造。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内容——《找最小公倍数》81-82页。
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并总结归纳出一些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比较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两个数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
3.对教材的处理意见(1)教材中让学生找4和6的倍数,进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利于学生建立对概念的理解。
(2)新授课中补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意义的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意义。
理由是: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课堂习题有明确针对性与目的性。
(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理由是:《标准》中要求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
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理由是:《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
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所以要达到《标准》中的要求这无疑是重点中的难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3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水平。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使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实行学习。
独立思考能够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小组合作,能够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
教具准备:印有月历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教师谈话:从11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小黑板出示:小兰一家和一张11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个个月里,他们能够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就能够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其中最早的一天:12(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个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
)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1.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师:那么我们刚才是怎么找出最小公倍数的呢?
[出示]找最小公倍数
2和6 9和18 6和24 5和35 3和9
3和5 7和5 4和9 9和11
让学生找出每组数的公倍数。
齐读两次,找出题中的关键字,引导中理解题意后放手让生自己完成,同桌间比对。
(2)人民公园是1路和6路汽车的起点站。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6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久又同时发车?
(设计理念:借助于生活实例进行对知识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让生对抽象概念得以理性认识,而且也能切身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在分析中我紧抓关键字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二、尝试探讨
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我们一起来看妈妈的休息日,把这些数读一读(学生读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些什么特点?
师:对了,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教师顺势把板书中妈妈的休息日改成了4的倍数。)
师:刚才我们是在30以内的数中,依次找出了这些4的倍数,如果继续找下去,4的倍数还有吗?有多少个?(学生举例,教师在4的倍数后面添上了省略号。)
出示集合图
4的倍数 6的倍数 4的倍数 6的倍数
4和6的公倍数
三、深化概念
师:通过找共同的休息日,我们分别求出了这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看例子,填一填
师倍数。
师:公倍数有多少个?
生:有无数个,找到两个数的一个公倍数,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找最小公倍数》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册教材对找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与约分、通分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2.根据课标要求,本册教材对“找最小公倍数”的要求适当地限制,求最小公倍数把两个数限制在100以内等。
3.“找最小公倍数”是学习通分的基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在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之前,学生已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为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作好了铺垫。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类推,培养学生迁移、分析、推理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索找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3、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通过教学,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比较推理的过程中思维不同层次发展。
教学重点: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理解找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一定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找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并掌握一定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铺垫:1)找出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2)归纳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新学知识垫基础,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比较类推探讨新知识。
2.情境引入,进行找倍数活动。
出示题目:暑假其间,李老师每隔2天上网,苏老师每隔4天上网,7月31号她们都同时上了网,8月份两个老师哪几天上网的?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圈出来。
3.让学生观察日历之后回答:李老师上网和苏老师同时上网的日子是()。
它们都是()和()共同的倍数,也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这也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李老师和苏老师同时上网的日子,为将这一结果上升为理论,即为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做好准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精品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究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课前准备:普罗米修斯白板课件学情分析:在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之前,学生已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为学习“找最小公倍数”作好了铺垫。
学生对认知“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还停留在肤浅、模糊的状态,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1-50的表中找到4和6的倍数,用圆圈标出4的倍数,三角标出6的倍数,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知1.提问哪些数既标有圆圈又标有三角,他们有什么特征,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板书概念根据表格将答案写到下面横线上。
4和6的公倍数有。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提示学生公倍数的个数有无数个,所以要加上省略号。
2.提问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4和6 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自己试着画一画写一写。
然后在大屏幕展示部分同学用集合的形式表示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全班讨论,最后教师用普米白板软件再演示一遍集合圈表示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时的注意事项,提示学生相交的部分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总结以上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叫列举法,只是呈现形式不同,第一种时文字,第二种时集合圈。
(板书列举法的两种呈现形式,文字和集合圈)总结列举法求最小公倍数的过程3.通过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找最小公倍数的第二种方法--短除法。
三、巩固练习,探究规律出示练习,巩固列举法和短除法,并从中找到规律,当有倍数关系和公因数只有1的时候,用规律求最小公倍数的实用性和简洁性。
1.在下表中用“○”标出3的倍数,用“△”标出5的倍数。
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这些数有什么特点?2.50以内6和8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找最小公倍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八节内容。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从而总结归纳出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3、渗透集合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
再者,学生个人通过表格完成,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三、教法、学法教法:采用寓教于乐,自主探索发现,梳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让学生动手找一找,圈一圈,动口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做题,观察、归纳出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表格,找出4和6的倍数。
学生口述,课件同时演示圈出学生所找的数。
4 和6相同的倍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
那么,最小的一个公倍数是谁呢?这节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找最小公倍数这一环节,以旧引新,逐层深入,为新知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数:表中用标出4的倍数,用6的倍数。
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板书:4的倍数:4、8、12、16、20、24…6的倍数:6、12、18、24…这样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上的有共同特征的数,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2.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两种标记都有的数是12、24,…它们是4和6相同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圈出12和24,同时板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这一环节,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优秀说课稿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找最小公倍数》。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方法、说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学习本课之前,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倍数,知道2、3、5倍数的特征,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习本课的铺垫和基础。
同时,找最小公倍因数又是通分的基础,而通分又是异分母分数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找最小公倍数在学习分数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本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遵循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我们不难发现本节课教材中的优势资源,可以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习活动和“找最小公倍数”抽象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知道2、3、5倍数的特征,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等内容;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学情分析,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1、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会用集合图表示。
掌握求10以内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最小公倍数。
(4)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故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公倍数的概念。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找公倍数
①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和小正方形,用小正方形在方格纸上摆出边长是4和6的长方形。
(3)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故事:在美丽的数学王国里,有两个数字小精灵,它们分别是4和6。有一天,它们一起去参加数学聚会,在路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要找到一个既能被4整除又能被6整除的最小的数,才能进入聚会场地。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这个数吗?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思维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能正确判断两个数的公倍数情况。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展示自己摆出的长方形,并汇报长方形的长和宽。
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长方形的边长与4和6的关系,发现边长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⑤教师总结:像这样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我们就说它们是4和6的公倍数。
(2)找最小公倍数
①教师提问:4和6的公倍数有哪些呢?
②学生通过列举法,找出4的倍数有4、8、12、16、20、24……,6的倍数有6、12、18、24、30……,从而得出4和6的公倍数有12、24……。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关于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为分数的大小比较和通分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倍数的概念,对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探究、合作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并确定最小公倍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归纳总结: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方法。
5.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妈妈每分钟走6步,爸爸每分钟走4步,他们几分钟能在起点第一次相遇?引发学生对公倍数的思考。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找出5和7、6和9的公倍数,并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经验。
找最小公倍数 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用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在实际问题中能够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用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教具准备1.数量题卡片。
2.黑板、白板及相应的书写工具。
3.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2. 观察现象(10分钟)教师出示数量题卡片,让学生把“10、12”、“14、15”、“20、24”这三组数分别排成两排。
请同桌合作,比较这三组数的大小关系,看看有什么规律。
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三组数各自的公倍数有哪些?2.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通过观察现象,使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从直观上理解和认识。
3. 讲授最小公倍数(20分钟)1.列举两个数的公倍数,解释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介绍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4. 分组探究(20分钟)1.老师让同学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两个数,用试除法或者分解质因数法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让每组同学将找到的最小公倍数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5. 拓展应用(20分钟)1.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找一些问题,并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
6. 课堂小结(10分钟)1.老师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来总结本课程内容。
2.总结本课所学,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现象和分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运用。
此外,我也应用了一些丰富的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在后期教学中,还需要更加注重例题讲解和实际应用等教学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班级整体学情和学生的算术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找最小公倍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最小公倍数。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板书工具和白板;3.学生课前完成的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并与最小公倍数进行对比。
2.提问:你们对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了解吗?请举例说明。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多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
2.通过示例展示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练习(15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评,特别强调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拓展应用(15分钟)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某些实际问题中需要找最小公倍数。
知识归纳(5分钟)1.小结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与学生共同总结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场景,并探讨其中的数学原理。
课堂练习(10分钟)1.出示几道简单的最小公倍数计算题,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
2.随堂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课堂总结(5分钟)1.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提醒学生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导入环节设计了提问,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帮助他们建立认知框架。
而在知识讲解和练习环节,通过示例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在拓展应用环节,引入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随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步骤的安排上比较合理,但在课堂时间的控制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思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整数的基础上,引入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通过寻找数对的最小公倍数,让学生了解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应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例:小明家的电视每隔5秒亮一次,而小红家的电视每隔3秒亮一次。
如果两家电视同时关掉,那么下一次两家电视同时亮的时间是多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从而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 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通过引入数对的概念,解释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示例: - 数对(a,b)表示两个数a和b。
- 最小公倍数是指能被a和b同时整除的最小正整数。
引导学生探索几组数对的最小公倍数,如(2,3)、(4,6)等。
3. 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方法一:分解质因数法引导学生回顾分解质因数的步骤,结合例题演示如何用分解质因数法求解最小公倍数。
示例: - 求解最小公倍数(12,18)步骤: 1. 分解因数:$12 = 2 \\times 2 \\times 3$,$18 = 2 \\times 3 \\times 3$。
2. 取最高指数:$2 \\times 2 \\times 3 \\times 3 = 36$。
3. 得到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12,18)=36。
方法二:列举法通过例题演示如何用列举法求解最小公倍数。
示例: - 求解最小公倍数(15,20)步骤: 1. 列举倍数:15的倍数为15,30,45,60,...,20的倍数为20,40,60,80,...。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可能还没有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能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实例、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5.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精品教案
《找最小公倍数》【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根据《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求最小公倍数时两个数仅限于10以内。
这节课以概念教学为主,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学生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
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而且他们的思维活跃,喜欢挑战自己,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从复习倍数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展示各自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用集合图表示。
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题卡【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倍数,谁能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1、2、3……所得的积均是这个数的倍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做一做在数字卡中用“○”标出4的倍数,用“△”标出6的倍数。
板书: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40、44、48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二)认真观察: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三)小组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点?汇报:几个数公有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找最小公倍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此之前,“因数和倍数”“找一个数的倍数”等知识点为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而这节课又是学习通分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这节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所接受的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成知识,形成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的提问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大量原有的知识参与到新知识的构建当中。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地位及我的教学理念的简单阐述。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参照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使用列举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及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难点在于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尝试探索”就是专为完成教学重点而设计的。
而第二环节后的初步练习及第四环节是专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第四,教学准备。
为了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愿意跟我一起探究,我制作了ppt课件,制作了数字表。
第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需要,我设计了六个环节。
复习:为上好本节课做好知识准备。
创设情境:目的是营造让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氛围。
我设计了一个利用上学年教材内容改编的、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通过让学生们帮师濯非、豆豆两人着各自的游戏日、共同的游戏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用列举法找最小公倍数的思路。
尝试探索环节,我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思考,进行更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根据探究结果及时更注板书。
让学生亲历一次有具体到抽象的数学过程。
经历这一过程,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更深理解和体验。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道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计算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3.能够利用最小公倍数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通过分解质因数求解最小公倍数;3.通过脑筋急转弯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性质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正整数共有的倍数中,最小的那个数。
例如,6和8的公倍数有:6、8、12、24等,其中最小的是24,因此24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通过黑板演示、图示讲解等形式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2. 分解质因数找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是求最小公倍数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数都分解成质因数,然后把这些因数中相异的质因数连同各自的重复次数相乘,得到的积就是最小公倍数。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然后通过练习找最小公倍数。
3.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日历计算、装修墙面等。
教学方法:通过脑筋急转弯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口算练习或问题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体验最小公倍数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2. 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黑板演示、图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3. 分解质因数求解最小公倍数通过练习和对照例题,让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特别是注意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4. 最小公倍数的应用通过脑筋急转弯和实际问题的引导,并结合课堂练习,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总结归纳通过课堂“演示+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归纳总结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2.通过评价表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内容——《找最小公倍数》81-82页。
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
并总结归纳出一些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教材编写意图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比较丰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两个数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周密的逻辑性。
3.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1)教材中让学生找4和6的倍数,进而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利于学生建立对概念的理解。
(2)新授课中补充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意义的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意义。
理由是: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3)课堂习题有明确针对性与目的性。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理由是:《标准》中要求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理由是:《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
但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所以要达到《标准》中的要求这无疑是重点中的难点。
(五)说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
(1)利用复习引入新课,通过表格探索新知。
学生在表格上找6和4的公倍数,清晰形象的看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2)顺其自然地渗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新知,学生便能在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中顺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3)通过练习,观察出一些分外情况下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4)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尝试应用,方法提炼。
结合教学内容特征,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题技能。
(5)巩固练习、不断激发,最终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
2.说学法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
再者,学生个人通过表格完成,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学法
通过动手,让学生在“学案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
让学生通过做题,观察、归纳出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从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总体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
将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复习倍数,导入新课
1.表格上面找出4和6的倍数。
2.引导学生观察所找出的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上的有共同特征的数,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3.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二)学习用集合的思想表示公倍数。
(三)通过同一题目例外方法的逐一出示学习: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在对比学习中,根据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解短除法找最小公倍数的简易,并掌握此种方法。
(四)练习巩固(讲清练习的层次)
1.学会用列举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用这样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环节为解决教学难点)
1.出示分糖的题目。
理由是:用富有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再次打通生活与数学的屏障。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方法提炼。
(六)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四、说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和6的公倍数有12 24 36 48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首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数的倍数数,然后在这两个数的倍数中,找出他们的公共的倍数,即公倍数。
再从中选出最小的一个,就得出了最小公倍数。
(设计理念: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节课的板书我只选择了最主要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其他内容我会用课件出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