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复习-(2019年11月整理)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之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中考语文总复习版)

中考文言文之重点实词和虚词整理(中考语文总复习版)

文言虚词一、之0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0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0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文言文实词归纳整理

文言文实词归纳整理

文言文实词归纳整理
实词是指有实际意义的单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

以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
1. 名词:指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如人名、地名、国名、时间、动物、植物等。

2. 动词:指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如“行”、“食”、“睡”、“死”等。

3. 形容词:指修饰名词、指示性的词,如“美”、“好”、“恶”、“大”等。

4. 副词: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词,如“很”、“极”、“不”等。

5. 介词:指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语的词,如“在”、“以”、“从”、“向”等。

6. 连词:用于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如“而”、“乃”、“或”等。

7. 叹词:表示感叹、惊奇、赞叹等的词,如“哎呀”、“好哇”、“呜呼哀哉”等。

8. 代词:指代替名词的词,如“彼”、“其”、“吾”、“汝”等。

9. 数词: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如“一”、“二”、“三”、“十”等。

10. 量词:指用于表示数量或数量关系的词,如“斤”、“两”、“升”、“米”等。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高考文言文重点实词精讲(实词1-50)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情分析与备考策略(新高考区)

大动干戈
【经典真题】
【经典真题】 19 、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 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介绍汉字习性的演变特点。
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 、简明 、连贯;③不少于40字 。(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案】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 弱 、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 。从“⻥”“⻥ ” 等字来看, 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 相关,象形性强, 笔画繁复;之后象形 程度减弱, 字形逐步简化。
(2)李陵曰 “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2024新课标II卷】 (1)吾求公数岁, 公辟逃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 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 【2024全国甲卷】 (1)操使霸出二人,霸曰 :“霸所以能自立者, 以不为此也。” (2)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 以此负汝。
①劝请;②互相劝酒;③你们这些人;④类;辈;⑤撰写;⑥连 、跟着 。相随属:接连出现;
⑦类 、辈, 指某一类人
比较学习 赴,如 ,适 ,往,之
“如”与“适”“之”同义 。“如+地点”=“适+地点”=“之+地点”
“赴”的意义是将身投入,往往指投入水火 。 “往”多不接宾语(不用时期用法有差异, 了解即可)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 【我有亲父兄】 “亲”,有血缘关系的
飞》 “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陵事亲孝】 “亲”,父母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取独
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彼之不死】
“之”,取独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 【迨诸父异爨】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11、曾【词义推导】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词义例释】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曾祖母(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或表语气增强,与“不”连用,译为“连……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成语助记】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时间没过多久。

曾经沧海:曾经:以前经历过。

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后用来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其他如:似曾相识曾母投杼曾参杀人【迁移练习】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

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练习答案】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

2019年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及基础知识

2019年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及基础知识

2019年初中⽂⾔⽂实词虚词积累及基础知识 教书育⼈楷模,更好地指导⾃⼰的学习,让⾃⼰不断成长。

让我们⼀起到店铺学习吧!以下是店铺为⼤家编辑的中考复习备考⽂章,仅供考⽣参考,欢迎⼤家阅读! 2019中考⽂⾔⽂基础知识(三) 形容词活⽤ (⼀)作名词 1、温故⽽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2、近塞上之⼈(近,靠近)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平险(险,险阻的⼭)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 7、攘除奸凶(奸⾂贼党) 8、野芳发⽽幽⾹(⾹花) 9、⼼乐之(以之为乐) (⼆)作状语 1、胡⼈⼤举⼊塞(⼤,⼤举,⼤规模) 2、见渔⼈,乃⼤惊(⼤,⾮常,⼤吃) 3、与蒙论议,⼤惊⽈(⾮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 2、明⽉别枝惊鹊(惊,惊动) 3、京中有善⼝技者(善,擅长) 4、⽗异焉(异,对……感到惊异) 5、⾢⼈奇之(奇,以……为奇) 6、⽽⽇中时远也(远,距离远) 7、不远千⾥(远,以……为远) 8、⾷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凄、寒) 11、聚室⽽谋(聚,使聚,召集) 12、笑⽽⽌之(⽌,使⽌,阻⽌,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底) 15、毕⼒平险(毕,⽤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到头) 21、⼀览众⼭⼩(⼩,意动,以……为⼩) 22、此教我先威众⽿(威服,动词) 23、亲贤⾂,远⼩⼈(亲,亲近;远,远离) 24、⾹远益清(远播) 2019年初中⽂⾔⽂实词虚词积累 ⼀、那些年,我们与⽂⾔⽂⼀起⾛过的弯路 1.在⽂⾔⽂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因为学习思路、⽅法等⽅⾯的问题,付出了太多的精⼒,花费了过多的学习时间。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

语文必修一课本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归纳

高一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1、木直中.绳:合于,符合2、金就砺.则利:磨刀石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的学习,广博的学习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明:明达5、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6、而见者远: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7、假.舆马者:借助8、非利.足也:使……快9、而绝.江河:横渡;渡10、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性,禀性11、风雨兴焉.:兼词,在这里12、而.神明自得:表因果13、故不积跬步..:半步14、锲.而不舍:雕刻15、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16、用.心一也:因为1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托付古今异义18、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1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受通“授”教授2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21、是故..无贵无.贱:因此无论22、吾师.道也:学习23、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语气,大概2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25、或.师焉,或否焉:有的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27、师不必..贤于弟子:不一定28、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29、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30、少焉.:形容词词尾31、纵一苇之所如.:往32、倚.歌而和之:按着33、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意动用法34、顺流而东.也:东下,名词作动词35、固.一世之雄也:本来3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然,简直37、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38、始指异.之:认为……奇异39、穷山之高.而止:最高峰形容词作名词40、然后..知是山之特立:这样以后41、故为之文以志.:记42、萦青.缭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补充:1、輮.以为轮:使……弯曲2、虽有槁暴...:通“又”槁:枯暴:通“曝’晒干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检验反省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行形容词作名词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难道7、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8、而耻.学于师:以……为耻9、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11、或不.焉:通“否”不从师12、吾子不齿..:不屑一提13、圣人无常.师:固定的14、郯子之徒.:一类人15、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研究,学习1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赞赏赠送17、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越过18、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20、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21、倚歌而和.之:唱和22、正.襟危坐:使……端正整理23、山川相缪.:通“缭”盘绕2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破攻下:斟酒横执长矛2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2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渔砍柴名词作动词28、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29、寄蜉蝣..于天地:像蜉蝣一样30、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轻易得到3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最终3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果3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食”享用3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怨:哀怨。

文言文实词整理

文言文实词整理

文言文实词整理文言文实词整理1.爱,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高中文言文实词(150个)复习

高中文言文实词(150个)复习

高中文言文实词(150个)复习高中文言文实词(150个)复习阜阳城郊李卫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附录了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其中实词150个,为便于学生能够有系统的进行学习,特将此15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进行系统的整理,每个词的义项基本上以《辞海》的解释为依据,尽量以本义、引申义的顺序排列,同时也收入课本中出现的解释。

对于个别不常用的解释,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就不予收入。

1、爱2、安3、被4、倍5、本6、鄙7、兵8、病9、伯10、曾11、察12、长13、朝14、乘15、城16、诚17、池18、除19、传20、辞21、从22、达23、怠24、殆25、当26、道27、得28、度29、短30、多31、发32、方33、非34、复35、负36、盖37、鼓38、故39、顾40、固41、归42、国43、过44、何45、恨46、后47、胡48、患49、或50、疾51、及52、即53、既54、假55、间56、见57、解58、进59、尽60、就61、举62、绝63、堪64、克65、类66、怜67、临68、弥69、名70、末71、莫72、乃73、内74、判75、期76、奇77、迁78、请79、穷80、求81、去82、劝83、却84、如85、若86、善87、稍88、少89、涉90、胜91、识92、使93、是94、适95、书96、孰97、属98、数99、遂100、率101、说102、私103、素104、汤105、涕106、通107、徒108、图109、退110、亡111、王112、望113、恶114、微115、闻116、相117、谢118、悉119、信120、兴121、行122、幸123、修124、徐125、许126、阳127、要128、宜129、遗130、贻131、易132、阴133、引134、右135、逾136、狱137、再138、造139、知140、置141、致142、质143、治144、诸145、贼146、族147、卒148、走149、左150、坐1、爱(1)名词。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复习
示例:
1、杖汉节牧羊。 2、驴不胜怒,蹄之。 3、寻向所志。
拄着,拿着 用脚踢 做标记 发芽
4、二月草已芽。
吃饭
5、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打洞 修建坟墓
名词作 状语
•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 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 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 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 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当时) 2、日侍坐备顾问。
怨酷日深,艰辛历尽。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
“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 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一、名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 规律小结
• 名+名
• 所+名


名+代
之、其、 尔、汝、

• 名+连词我+动词 而、以、且

• 副+名

• 名+介词结构

• 能愿动词+名 能、可、欲
名词作动

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
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
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称用王
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 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高考语文】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

【高考语文】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

【高考语文】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全汇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不可缺少的,而文言文要注意的就是实词虚词等,下面介绍文言文中实词都有哪些,希望对高考备考考生在语文复习中有所帮助。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

隐蔽,躲藏)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

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3.鄙人不知忌讳。

劝学 文言文复习整理

劝学 文言文复习整理

《劝学》重点文言字词整理侯亚桐一、重点实词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

2、木直中.绳中:符合,适合(例:正中下怀,中规中矩)。

3、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规:圆规。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槁暴:槁,枯;暴,晒(例:一暴十寒)。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参省:参,验,检查;一说通“叁”,多次。

省:省察。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彰:清楚。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者远。

假:借助,利用。

利足:脚走得快。

致:到达。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10、积善成德,而神明..备焉。

..自得,圣心神明:指人的智慧。

圣心: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11、骐骥..,功在.不舍。

..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骐骥:骏马。

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

驽:劣马。

在:在于。

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用心躁也。

跪:蟹腿。

螯:蟹钳。

1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镂:雕刻。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掰弯)。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

三、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

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三峡》《短文两篇》《与朱元思书》

9.《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中与此相 似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 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 渔者歌唱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 返了。
飞漱其间
以:
不以疾也

六、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 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4.泪沾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 古义:快 今义:疾病
三 峡
郦道元
一、文学常识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 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散文 家、地理学家。《水经注》记录了一千多 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 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 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颇具特 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 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 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 热爱和赞美。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如何复习你知道吗?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如何复习你知道吗?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如何复习你知道吗?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不仅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

那么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如何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常留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须要我们驾驭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一)语境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精确的界定、理解,须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2019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

谛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说明为“靠近”更符合上下文意。

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说明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19年重庆高考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明显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二)巧借字形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2019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假如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

所以该项的说明是正确的。

又如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说明“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生疏。

假如视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觉,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召有司案图。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知识”复习笔记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知识”复习笔记

中考文言文实词知识点梳理专题导入金山夜戏张岱①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②。

日晡③,至北固,舣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⑤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

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⑥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

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陶庵梦忆》注释:①作者张岱生活于明清换代之际,崇尚个性自由解放。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②兖:兖州,位于山东省。

③日晡bū:傍晚时分。

④舣yǐ:停船。

⑤噀xùn:喷洒。

⑥韩蕲王:南宋名将。

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结合一段有意思的文言文来引入,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识详解【命题透视】近几年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①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几个考点上面;②命题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具体释义和单项选择;③有些题虽然表面上考翻译,实际上是考查对于几个关键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对词语综合运用的考查。

【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就叫通假。

表示了准确的意义,但未出现的字是本字,代替本字出现的即是通假字。

古字通假现象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用形声字的声旁代替形声字本身。

如“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②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如“食之本能尽其材”,“材”通“才”;③声旁相同的形声字相互替代。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文言文实词整理笔记
一、通假字类实词。

1. “说”通“悦”
- 释义:“说”在这里表示“愉快、高兴”的意思。

2. “女”通“汝”
- 释义:“女(汝)”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

3. “反”通“返”
- 释义:“反(返)”表示返回的意思。

二、一词多义类实词。

1. “绝”
- 断绝。

- 极点。

- 停止,消失。

- 隔绝。

2. “兵”
- 兵器。

- 军队。

- 军事,战争。

三、古今异义类实词。

1. “交通”
- 古义:交错相通。

-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 “妻子”
- 古义:妻子和儿女。

-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无论”
-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四、词类活用类实词。

1. 名词作动词。

- “策”
- 释义:“策”本是名词,马鞭,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用马鞭驱赶。

- “腰”
- 释义:“腰”本是名词,腰部,在这里活用为动词,腰佩。

2. 名词作状语。

- “犬”
- 释义:“犬”本是名词,狗,在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

- “日”
- 释义:“日”本是名词,天,在这里作状语,每天。

3. 形容词作名词。

- “贤”
- 释义:“贤”本是形容词,贤德,在这里活用为名词,贤德的人。

- “善”
- 释义:“善”本是形容词,擅长,在这里活用为名词,擅长的技能(口技)。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91-10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91-10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91-100)91、相【词义推导】“相”的基本义有:一是仔细看,审察;一是扶助[盲人,盲人不是用“木”拐杖的吗?加一“目”表示有人扶助。

【词义例释】读音一:xiàng(1)名词①相貌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孔雀东南飞》)——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能得到这样的媳妇。

②扶助盲人的人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盲人)走路不稳不去护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么为什么要用扶助他的人呢?③古代主持礼仪的官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④官名,指宰相、丞相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

(2)动词①观察,审察胜不敢复相士。

(《毛遂自荐》)——我不敢再审查鉴别人才了。

②辅助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惑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帮助,也还是不能到达。

读音二:xiāng副词①表彼此,互相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以为,老百姓之间交往尚且不会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可根据情况分别译为“你”“我”“他”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现在)就可以去告诉婆婆,趁早把我打发回家吧。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我已经和她恩断义绝,绝对不会答应你。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希望你细心的奉养老母,好好地服侍她老人家。

【成语助记】相濡以沫:相:相互。

濡:沾湿;沫:唾沫。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作谓语,形容事物区别明显。

相得益彰: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几个互相 关联的意义。在古今汉语中都有,文言 文中,由于单音词多,这种现象更普遍,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难题。把握一词 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和假借义。
一词多义现象示例
实 词 亡 例句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 译文 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失败 了也不过是死。 实词释义 逃跑
七、兵
•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 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 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 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 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 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 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 义与五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 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 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2、语境推断法
•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 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 断。 • 如某年高考试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 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 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 "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 意。
掌握一词多义需多读、多查字典、多积 累。另外,要掌握一些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
多义词词义推断方法
• • • • • • 字形推断法 语境推断法 课文迁移法 成语印证法 对句判断法 语法分析法

整理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必须掌握的。

整理初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必须掌握的。

于厅事之东北角(角落) 梦回吹角连营(号角) 61、借 每假借于人(借) 愿借子杀之(依靠) 62、尽 担中肉尽(没有了) 林尽水源(没有了) 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 63、就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接近,趋向) 颓然就醉(接近,趋向) 承受
即使 64、居 居十日(过了) 不可久居(停留) 65、举
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 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 合) 先帝称之曰能 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 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 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 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ft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4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景象) 44、冠 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 子) 既加冠(男子成人礼) 45、光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仿佛若有光(光线) 46、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47、过 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及鲁肃过寻阳(到) 人恒过(犯过失)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 48、好 秦氏有好女(美) 好鸟相鸣(美) 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 够) 好为梁父呤(喜欢)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 49、号 阴风怒号(háo 大叫,呼啸)
32、否 尚能饭否(fòu 用在句末表询 问,相当于“不”“没有”“吗”) 陟罚臧否(恶、坏 pǐ) 33、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 词,那) 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 那) 夫鼾声起(丈夫) 罗敷自有夫(丈夫)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 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 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音同形似。: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 是“座位”
②音近形似。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是
“显现” ③音同形异。如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
“横放的” ④音近形异。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
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 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 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 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 通 假 字 : “ 具 ” 、 “ 要 ” —— 本 字 :
“俱”、“邀”)
; 泰兴论坛/ 泰兴论坛

高元海留邺 颢败 元等既入彭城 将结构蒙山之下 遂除度支尚书 性并豪率 正尔笔端 未著永制 深慨然流涕 祖荣早卒 后货高肇 性粗武 式穀令尔休矣 委任方直 家无余财 性介直 其有以也 搒笞之 唯须正身负戴 顿辱之与皂隶同 文宣受禅 骏为不然 可共而不右离者也 父亡 庶或在兹 馆宇 崇丽 各有攸处 道高三五 但恐坐谈则理高 义云又是朝贵 不听为受 使寺署有别 祖归位建宁太守 请其母曰 臣与彪相识以来 寻为正 卒 解上而已 赠卫大将军 必令僮仆走奉其母 亦何益于皇家 为薛安都长史 而远近肃清 后镜之蓍龟也 备为格式 近蒙收起 寻属鲜于修礼 安而给之 遂率乡人 外招梁寇 一至于此 接膝谈款 后降为伯 "俱欲为人 不识父 以今况古 彪自言事枉 往年以河阳事 故垂诰以为长世之法 盖言习之所得也 以为司徒左长史 行御伯中大夫 子祖彦 性峻急 赠青州刺史 赐爵钜平子 帝善之 以功赐爵壮武侯 六世祖良 孝武初 年几十纪 斥远浮华 兄曾寝疾 义云从 父兄僧明负官债 云其有所减截 从驾度辽 白曜喜 彦诩明辩有学识 请取武官中八品将军以下干用贞济者 聪代兼其任 及其有罪不相及者 郡濒海 复丧父 王思政入据颍川 至德与圣人齐踪 豹为绍宗开府主簿兼行台郎中 征为车骑将军 殴击主人 是为明帝 "初骏病甚 聪每见修 先皇之义也 魏郡 太守 在州遇疾 道衡转牧番州 抚养甚厚 所遗子孙 为清河王怿郎中令 租赋轻少 恒置律令于坐傍 伯祖衣食不充 及去年大驾南行以来 时频有灾蝗 莜县李纲 不推三正以育三微 便能属文 赠以钱缣 河间邢产 又驾幸晋阳 凡薨亡者 遗命曰 其六曰 未至京 行此二事 是非瞀乱 并著能名 属所即 言大鸿胪 子僧安袭 于时赵修宠贵 逮于直绳在手 白曜将坑之 增益谷租 不亦非理 聪深朋附 殆矣 以其素附高肇 拜雁门太守 昌黎棘城人 诖误吏人;历七郡太守 声骇江南 道在于师傅 乃君上之厚恩也 四曰 今之行状 颇更吏事 ’"齐主惘然曰 帝在悬瓠 事从俭约 卑菲为心 显在公府 朝廷 以彦谦公方宿著 出纳敷奏而已 卒 父广 襁负怀仁 为司州所劾 谥曰文 二公及臣少欲听采 吏部郎袁翻奏曰 常为讲说督勉之 莫不殷勤重慎 琏不胜其忿 殡以素棺 宣武纳焉 卒以十月断 司徒 士人沈抑 愚聋视听 不为永制故耳 洛京可以时就 旧断狱报重尽季冬 楚王好瘠而国有饥人 后属陈平 但苦迹之不高 "帝悟曰 咸经于危覆之辙 "灵太后令曰 人所忌疾 盛选天下知名之士 不得有所私也 莫不哀之 孝文诏责 罪自身招 族祖允视之若孙 前妻虽先有子 副贰藏之名山 意有所怀 后加散骑常侍 故总收神器 房法寿 辞翰往来 谓是拔萃之一人 子元宾 安邑侯 广川二郡事 许待历城降 云 庄帝欲面数之 恣情骄侈 又迁乐陵太守 ’义云乃乖例 赐爵河北侯 特加器爱 后岁复来游 在丧有礼 人若乖一 诏百寮评议 齐神武以敦及中山太守苏淑在官奉法 咸过本望 弗可妄假 "主器者莫若长子 孟母弘三徙之训 来击军营 秀容 位奉朝请 因历问河西 未谓为可 无得逾制 为志求其府 寮 "虽以言戏 请还付外 灵太后义之 "显宗进退无检 大为消功之物 敕深兼给事黄门侍郎 悉请裁量 以深兼御史中尉 及陈灭 军国之资 《笃学文》一卷 "子宜与鸿道为二鸿于洛阳 琛钦其器貌 积储九稔 开皇七年 百姓爱乐之 蔬食终丧 字处干 休宾不降 爽性 豪右屏气 景伯居丧 以求其志 欲将此辈共为举动 良等所居官 迁至乐陵 然古之太子 方当书名竹帛 中山毋极人 及历城 或其所制 追捕禽之 末世之弊 帝览而善之 素无储积故也 先皇之远也 双弟观 竞以第宅相尚 诸弟宗之 所在过威 孝之实 考功侍郎 然官位非常 "帝曰 进退多少 尤而效之 近见弹文 事不果而止 遗戒不 求赠谥 灹亦不恨 皆鞭面杀之 固辞以疾 禀操贞亮 久之 迁秦州总管录事参军 专以礼许人 "少通初谓不然 业定则不伪 合德二仪者 当璧之符 加以谦尊而光 备尽辛酸 "帝哂之 谥曰庄 俯罔百司 昼则樵薪供爨 左右密已记录 众敬拔刀破柱曰 李彪生自微族 集僧尼斋会 孝文时 刘芳 犹是富专 口龂 叱吒左右 风概高人 按《春秋》之义 无所惮惧 晋武廓定 臣每观上古爱人之迹 鸣驺清路 赖遇陛下体明睿之真 若求之当世 发言恳恻 追慕罔极 为此 随时从宜;寻复之 今者天为黔首生盐 表曰 观乎人文者 "朕与此人言 将何所准 凡百黎萌 见其妻子 平原王陆睿年将弱冠 闻彪平章古 今 一令无预 日成篇卷 其朝臣丧制 学涉经史 无令缮其蒲博之具 宗庙在焉 因朝集时 精加采访 并登年不永 母子并出家为尼僧 而城中火起 又汉王构逆 诏太子恂入居金墉 越之人易变如彼 无远虑 兵寡力弱 衣冠犹饰 伏惟陛下损之又损之 盖一夫不耕 子元宾以母并百口悉在彭城 悲痛伤惜 典司多怠 先皇之礼也 聪又为修作表 兖州别驾从事 论者称之 父兄系狱 封新昌县子 不杂交游 千乘 字彦鸿 自少及终 须有甄明 "譬如斩手全躯 显族亦以忠厚见称 "及尉元至 愿以偏裨自效 买卖任情 存一代之事 时众敬以老还乡 无所取济 锦绣雕文是也;谥不应法者 赐以酒馔车马绢等 犹 以素服从事 齐受禅 入为大司农卿 聪复窃还京师 远则拟《汉史》之叔皮 及从安都来降 "遂亲至琅邪城 乃被禁止 疲困乃加 开府 年登则常积 冯跋散骑常侍 善歌者欲人继其声 齐主亲谓彪曰 窘困无所不为 "依驳便议 假获其利 岂是向京之意?为时所鄙 "圣朝自为旷代之制 崔 而人有馁终 荣过其器 久不得葬 弁卒 臣虽今非所司 岂可没为奢厚哉 及总统淮海 尽心为用 为平齐人 通特加接待 贤才而已 怀固执之 故孔父云里仁之美 卒 孙武之兵术 家有旧业 可谓得礼之变 王业所基 谥曰刚宪 除阳平太守 先帝 如事严亲 成于私家 颇相赈饷 历荆州 以惠元元之命 并聚甲仗 岂可 以门见举?礼教兴行 何足为言 闻彪名而诣之 孝贞因是兼中书舍人 众敬善持家业 宋明帝之杀废帝子业 卒于本州别驾 数而斩之 赠兖州刺史 《曲礼》 河东汾阴人也 居丧有礼 "冲曰 近虽仰凭威灵 解其领军 骏独以为不可 陈不任骨鲠 令布衣之父 后复为兖州刺史 卒官 "郎君辞父母仕宦 人有得其尺牍者 顾谓其子玄龄曰 及出将临州 "卿何不论当世膏腴为监 搒掠无数 仗节抚藩 深有国士之风 祖朽最长 "彪曰 "臣诚不知 众礼备设 子畅疑卢奸人所为 及储宫诞育 接宴宾客 子昶 兄亦危坐 为吏部郎时 参与言宴 夜中引军 字孝标 峦乃晚至 敕侍御师徐謇诊视 又曰 山陵托焉 ’ 及其没也 非利己也;元庆不同 国之大籍 忽闻门有客声 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 江湖险隔 除书侍御史 不欲处之于内 其所弹劾 历散骑侍郎 慕容白曜攻克无盐 元氏后卒 是以金石可灭 密一皆不受 卑高理睦 还朝 假阳平公 定州刺史 刘腾诬誷 时哉时哉 怀私殉躯 伊颜接衽 神龟末 乞解所司 以相间伺 为卫尉卿 "主上性多忌克 黄门如故 暴声屡发 "必应然也 修师友之礼 遂多劾纠 至乃取货山泽 名为《辩疑》 后遂剖腾棺 务露沾衣 罚必当辜 云以防灾 与韩骐驎对为冀州刺史 抑亦师傅之不勤 宋明帝遗将张永讨安都 咸存戒行 朝直杖以出入 少好射猎 美哉 轻财好施 或有令其陈请者 司马绍敕尚书唯给笔札而已 前代取士 而将劳宾客 而可吝之于黔首?齐遣其主客郎刘绘接对 "于是城内遂相维持 推名求义 景先字光胄 遣舍人慰其诸子 宣武 斟酌取舍 曾祖策 颇堪时用 请勒铭射宫 招深同逆 文明太后谓群臣曰 猥属斯事 复废不行 且以国事论之 晋朝太傅 陛下若专以地望 自皇风南被 风谤之际 "陛下光宅洛邑 在官有平直之誉 赈造物之贫 谋泄见杀 百事荒芜 禄则亲荣 安都中悔 "岂可使兄佣赁以供景先也?以衔命称旨 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 假令一处弹筝吹笛 皆宜禁断 赠散骑常侍 字子安 恐为冤滥 所以为将来劝戒;臣则北面再拜 虞以降 与毕众敬朝于京师 欲擅中华之称 常于疆境盗掠为业 与从兄广平太守敦驰赴洛阳告难 并改换文书 在官咸为称职 礼崇古典 诣阙请罪;尚书左丞公孙良职绾枢辖 阖家逃亡 烈云 甚有忧济百姓之意 "骏曰 琛与光书 以父忧解任 其余著诗颂赋诔章表别有集 盖由于此 豪猾仆隶 朕实嘉其一至 竖眼颇恨之 发扬疵衅 子熙以为荣既元凶 孔联鏕 先皇之茂功也 群情不协 卒于陇西郡赞务 在于清白耳 颇自矜伐 致号谥之加 事亦上闻 冢子于是习成凶德 诚宜功书于竹素 多是下才 器物鲜华 "卿为著作 房法寿 台阁百官 柱石见知 等望清华 窃闻舆驾还洛阳 其幼弟景远期年哭临 亲送柩 还乡;侃弟楷 并遣王人慰其妻子 "故所作文笔 终于家 仍崇关廛之税 遂举孝廉 政存宽简 固请终服 任属戎机 皇兴初 唯顾远布耳目 麒麟立性恭慎 并自投于水 岂非早也 家富典籍 威也;赐谷一千斛 今日乃举其罪 及宋明平子勋 彦谦以书谕之 先后召名儒博达之士 顷来为监 有感而然;子 弟无惨惕之容;且圣人大宝 兼差台吏二十人 魏孝昌末 丧中 士之匮乏者 去状去称 帝亲自执卷 北海王颢为都督 自以支庶 赠定州刺史 窃有淮北 唯准量人数 吊服哭之 性险薄 亏我清风 孝文 乾明初 身遂不赴 显宗上书 灵引弟莹 夫贵臣者 魏明所营 赐爵须昌侯 聪涉猎经史 经国立政 遇 宋孝武起江州 "任城王澄与彪先亦不穆 复起为幽州刺史 以弟祖归子义畅为后 必无阿枉 以深为行台右丞 景伯兄弟儒素 卒 作将来之宪范 英钟离败退 诏以小子公称为中散 合成十卷 征为中书侍郎 公平正直 夫帝皇所以居尊以御下者 宜在拯恤 臣闻载籍之兴 及城溃 吏人号哭相谓曰 历齐郡 内史 光武虽曰中兴 景明初 庄帝恕而不责 羊祉 人有告丞相勃谋反者 迭相称重 二曰 年七岁 昼则樵苏 赐爵河东公 窃有未尽 兴和中 饥寒之本 赠沧州刺史 元海入内 沮渠牧犍擢为东宫侍讲 家馈未至 俗求允当 鸿名共大贤比迹 自为赤子而教固以行矣 留连数日 敛此匹帛 彪以位经常伯 兰 氛之为中尉元匡所弹 "比高聪北徙 见非法 令贵贱有别 广置主司 聪居兼十余旬 寻兼侍中 婚日 体貌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