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矩形闭合框架计算书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矩形闭合框架计算书

s
0.8086 0.8879 0.9669 0.96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4.2 按压弯构件设计弯矩配筋 设计的弯矩和剪力应该刨除制作的内力,由下图列出计算简图,下面列式计算: 4.2.1 顶板 由Σy=0,可得
Q顶
由Σx=0,可得
q1 ( L d墙 / 1000) 2
d d底 (e e ) N 顶 2 1 (H 顶 ) 6 2000
1068.75
9
按对称配筋来计算 X=N/ f c b X<2 AS ’
AS = AS
ξbho
'
Ne f y (h0 a s )
M5’’的 AS 2236.9848
'
2 AS ’ 100
X 26.1191
261.45
5.3 底板
(按单筋梁受弯构件计算)
S
M7’的配筋 0.0338
s
1 M 4 0.5( L d 墙 / 1000) M 1 0.5( L d 墙 / 1000) (M 3 M 4 )M1 3 1 (d 底 / 1000)3 E 12
2 p 1 1 M 2 0.5( L d 墙 / 1000) 11 - M 2 H 0.5(d 顶 d 底) / 10001 ( M 3 M 2 )H 0.5(d 顶 d 底) / 10001 4 3 3 3 1 (d 顶 / 1000) 1 (d 墙 / 1000) E E 12 12
2 1.15 0.01
不知道 N 时,可按 1 的经验公式聚散 即: 1 0.2 2.7 大小偏压的判别: 当 ei 0.3h0 时,按大偏压计算。 当 ei 0.3h0 时,按小偏压计算, 大偏压的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实用版)目录1.引言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3.设计项目概述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5.计算结果与分析6.结论正文1.引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编写计算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步骤严谨。

3.设计项目概述本次设计项目为一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梁、板、柱等构件。

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荷载和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计算、梁的弯矩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柱的内力计算、梁柱节点处的内力计算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规范选用适当的材料性能参数;(2)考虑荷载的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3)计算过程中要遵循静力平衡原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计算结果与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梁、板、柱等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计算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构件的内力分布不够均匀,可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材料性能参数或荷载分布等措施进行优化。

6.结论通过对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计算技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作业参考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作业参考答案)

班级:10春土木工程本科 学号: 姓名: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和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3、次梁尺寸为:梁高h =(1/12~1/18)o l =(1/12~1/18)×6000=500mm ~333mm ,取h =450mm ;梁宽b =(1/2~1/3)h =(1/2~1/3)×450=225mm ~150mm,取b =200mm 。

4、主梁尺寸为:梁高h =(1/10~1/15)o l =(1/10~1/15)×6600=660mm ~420mm ,取h =600mm ;梁宽b =(1/2~1/3)h =(1/2~1/3)×600=300mm ~200mm,取b =250mm 。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20厚水磨石面层 20.65/kN m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20.4/kN m 80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2/kN m 15厚水泥石灰砂浆板底找平 0.015*17=20.255/kN m 恒载: 23.305/k g kN m =活载: 2515/k q kN m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q g +=k k q g 3.12.1+21.2*3.305 1.3*510.47/kN m =+=2、板的计算简图:板的几何尺寸简图取板带宽b =1m 为单元计算,次梁截面为200450mm 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对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就是力图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在设计过程中对结构的总体知识,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有所了解,掌握一般结构的基本原理。

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能:①进行一般混凝土构件的选型与计算并绘制施工图;②进行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及计算;③能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结构问题。

2.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混凝土结构时,需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规格、施工条件以及经济合理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比较,选定合理的好方案。

(2)应逐步掌握和提高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为正确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意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的相同处与不同处。

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要注意理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切勿盲目乱用。

(4)在进行本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检验,找出薄弱环节,巩固本课程理论教学成果。

(5)要求绘图准确整洁,并要求写仿宋体字。

二、主要内容1.基本设计资料(1)结构形式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 x 400mm,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其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50mm、370mm。

(2)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荷载永久荷载:包括梁、楼板及构造层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25 kg/m3水泥砂浆容重: 20 kg/m3石灰砂浆容重: 17 kg/m3分项系数:ґG =1.2 。

可变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7KN/m3, 分项系数ґ2=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钢筋:梁受力纵筋采用Ⅱ级钢筋其他钢筋一律用Ⅰ级钢筋2.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主梁、次梁布置,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平面结构布置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总14页) -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专业层次班级土木工程淮阴工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训课程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1131401127何卫忠2 0 16年1月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6. OkN/m21. 2>楼面面层用20mm I1?水泥砂浆抹面(y = 20KN/〃F),板底及梁用15mm 17石灰砂浆抹底(y = \1 KN /,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1.3、材料选用:⑴、混凝土: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级。

2、平面结构布置:2.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0加,次梁的跨度为5・7g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o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p:II II ______ L _________ L… 一 77 ---- r ---------------- 「一一 II IIt i 11—— —1 — — — —1 — — — I :H II」L== = =:r>-2:P ;1卜\\j Q5$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0.02x20 = 0.480mm钢筋混0.08x25 = 2.0 kN / m2.2、 按高跨比条件,当h>±l = 50mm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口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 40板,要求hM80mm,取板厚h = 80mm2.3、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二(丄 ~ 2)L 二(317~475)mm,取 h 二 400mm 。

则 b 二(;~£)h 二121823(133 ~ 200)mm,取 b 二 200mm 。

2.4、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二(£ ~右儿二(429~750)mm,取h = 600mm c 则b 二(+ ~*)h 二 (200 ~ 300)mm,取 b 二 250mm o3、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lm 宽板带计算:1 IJ I / »1C0> IJ JI I ©H」L ==二二二 Jill___ll 川一 F? ii 」 ----楼盖结构布置图0.015x17 = 0.255 kN / m 15mm板底混合砂浆恒载:g k = 2.655 kN / m活载:q k = 6x 1 = 6 kN / 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 ;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kN/m,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矩形闭合框架计算书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矩形闭合框架计算书

1 M 4 0.5( L d 墙 / 1000) 1 0.5( L d 墙 / 1000) ( M 3 M 4 ) 1 3 1 (d 底 / 1000)3 E 12
计算结果 δ11 8700.992 δ12(δ21) 2230.08 δ22 1927.8222 △1p -1847510.416 △2p -795581.5627
1 M 4 0.5( L d 墙 / 1000) M 1 0.5( L d 墙 / 1000) (M 3 M 4 )M1 3 1 (d 底 / 1000)3 E 12
2 p 1 1 M 2 0.5( L d 墙 / 1000) 11 - M 2 H 0.5(d 顶 d 底) / 10001 ( M 3 M 2 )H 0.5(d 顶 d 底) / 10001 4 3 3 3 1 (d 顶 / 1000) 1 (d 墙 / 1000) E E 12 12
2 1.15 0.01
不知道 N 时,可按 1 的经验公式聚散 即: 1 0.2 2.7 大小偏压的判别: 当 ei 0.3h0 时,按大偏压计算。 当 ei 0.3h0 时,按小偏压计算, 大偏压的计算:
ei h0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AS ’和 AS 都未知,二是 AS ’和 AS 都已知。 第一种情况:
1.2 侧墙:根据朗肯土压力(水土分算)求侧向水压力,有:
e1 i hi K a 2C K a n w hw
e2 i (hi H ) K a 2C K a n w (hw H )
其中:
K a tan 2 (45 ) 2
0.9827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题目名称:单向板整浇肋形楼盖设计教学班号:1班目录一、设计资料 (2)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3)三、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3。

1 荷载计算 (4)3.2 板的计算简图 (4)3。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5)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6)4.1 荷载计算 (6)4.2 次梁的计算简图 (7)4.3 内力计算及配筋 (7)五、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0)5.1 荷载计算 (10)5.2 主梁的计算简图 (10)5。

3 内力计算及配筋 (11)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

(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

(4)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为20KN/m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重度为25KN/m³),12mm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KN/m³)粉底。

(5)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4KN/㎡.(6)材料:混凝土采用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

(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1、主梁和次梁布置①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②主梁跨度为6。

9m,次梁跨度为6。

0m,板的跨度为2.3m,L02/L01=6。

9/2.3=3,按单向板设计.③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300×1/40=57。

5mm,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为80mm。

④次梁的高度要求h=L02(1/18~1/12)=333mm~500mm,考虑到楼面的活荷载比较大,取h=450mm,宽度b=h(1/3~1/2)=150mm~225mm,取b=200mm。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前言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2.材料性能3.受力分析4.截面设计5.构造措施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2.截面性能计算3.结构性能评价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前言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遵循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栋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Ⅱ类。

要求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

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根据建筑功能和面积要求,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如下:柱间距为6米,梁高为2.4米,板厚为0.2米。

2.材料性能结构材料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fc=30MPa;钢筋采用HRB400,抗拉强度fy=400MPa,屈服强度fy0.8=360MPa。

3.受力分析根据建筑荷载和结构尺寸,计算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和内力。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载。

4.截面设计根据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进行框架结构的截面设计。

包括:柱截面、梁截面和板截面。

5.构造措施根据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设置箍筋、弯起钢筋、纵筋连接器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柱、梁、板等构件的内力值。

2.截面性能计算根据内力值和材料性能,计算截面性能,包括:抗弯性能、剪切性能、挠曲性能等。

3.结构性能评价对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包括:结构刚度、变形、承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符合任务要求,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老师:雁班级:建学0901班学生:楠学号: 091402110设计时间: 2012年1月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系目录1、设计任务书———————————32、设计计算书———————————53、平面结构布置——————————54、板的设计————————————65、次梁的设计———————————86、主梁的设计———————————12一、设计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设计资料1.大学图书馆, 层高均为5.0米,开间5米,进深6.6米。

试设计第三层楼盖。

楼盖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为20mm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找平层为20mm厚1:3水泥砂浆,板底为20mm厚混合砂浆抹灰。

三、设计容1.结构布置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确定梁板截面尺寸。

2.板的计算(1)确定板厚(2)计算板上荷载(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板的力(4)计算板的配筋3.次梁计算(1)确定次梁尺寸(2)计算次梁上荷载(3)按照塑性理论计算次梁力(4)计算次梁配筋4.主梁计算(1)确定主梁尺寸(2)计算主梁上荷载(3)按照弹性理论计算主梁力,应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及调幅(4)绘制主梁力包罗图(5)计算主梁的配筋,选用只考虑箍筋抗剪的方案(6)绘制主梁抵抗弯矩图,布置钢筋5.平面布置简图成果应包括:1.计算书(1)结构布置简图(2)板和次梁的力计算,配筋(3)主梁的力计算,力包络图,配筋2.图纸(1)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包括梁板编号,板配筋),比例1:100 (2)绘制次梁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 (3)绘制主梁弯矩包罗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包括立面、剖面详图),比例1:50,1:20(4)设计说明四、设计资料1、开间尺寸a=5000mm,进深尺寸b=6600mm,楼面的可变荷载q=6.0kN/m2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板底为混合砂浆抹灰20mm.3、材料选用:(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钢筋:HRB400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如下:一、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0.5,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6.6,次梁的跨度为m梁,板的跨度为m2.2。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取h=650mm ,则b=(1/2~1/3)h=(217-325)mm,取mm b 250=。

一、 板的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m kN /65.0 280mm 钢筋混凝土板 m kN /0.22508.0=⨯2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34.01702.0=⨯2 恒载: m kN g k /99.2=2活载: m kN q k /0.6=2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该建筑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荷载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m kN /388.11=2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mm mm 400200⨯,取板架在梁上的支承长度为50mm 。

按塑性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 mm l 2050501002200=--=, 中跨: mm l l n 20002002200=-==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板的计算简图(单位:mm ) 3、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A1B 2 C梁板搁支在墙上 0 1/11 两跨连续:-1/10 三跨以上连续:-1/111/16 -1/14板 与梁整浇连接 -1/16 1/14 梁 -1/24 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M A 、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位置A1B2C取1m 宽板带计算由题知:,20,1000mm a mm b s ==设则,mm a h h s 6020800=-=-=mm N f c /3.14=2 , mm N f y /360= 2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其中有,最小配筋率为 ρmin=0.18%,得A s (min )=0.18%bh 0=80×1000×0.18%=144 (mm 2),同时,位于次梁跨上的板带,其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

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4、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二、次梁的设计(按塑形力重分布计算)主梁的梁高h取650mm,梁宽b取250mm。

次梁几何尺寸与支撑情况如下图所示:1、次梁的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2/578.62.299.2m kN =⨯次梁肋自重: ()2/6.12508.04.02.0m kN =⨯-⨯ 次梁粉刷重: ()2/2176.017208.04.002.0m kN =⨯⨯-⨯ 恒载: 2/3956.8m kN g k = 活载: 2/2.132.26m kN q k =⨯= 荷载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23.27= 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塑性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m mm l l n 75.447502505000==-== 边跨: mm mm l 825.44825501255000==--=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力计算: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A M 、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次梁的弯矩计算: 截面位置 A 1 B 2 C弯矩计算系数α-1/241/14-1/111/16-1/14 20)(l q g M +=α)/(m kN-1/24×27.23×4.8252=-26.41 1/14×27.23×4.8252=45.28 -1/11×27.23×[(4.825+4.75)/2]2=-56.741/16×27.23×4.752=38.40-1/14×27.23×4.752=-43.88由n v l q g V )(+=α可计算出1V 、1B V 、2B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 次梁的剪力计算: 截面位置1(左)B (右)B C4、截面承载力计算:⑴、次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T 形截面的翼缘宽度'f b ,按mm s b mm l b f 220020020001580475031310'=+=+<=⨯=≤,故取mm b f 1580'=。

梁高: mm h h 36040400,4000=-== 翼缘厚: mm h f 80'= 判定T 形截面类型:mm N h h h b f f f f c ⋅⨯=-⨯⨯⨯='-''601104.578)280360(8015803.140.1)2(α ⎩⎨⎧⋅⋅>⋅=)(40.38)(28.454.578中间跨中边跨中m kN m kN m kN 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⑵、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均取mm h 360404000=-=⑶、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其中应注意:A s≥0.18%bh0=80×1000×0.18%=144 (mm2)⑷、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注:B时由于V与V c值相差甚小,所以配筋时也用构造配筋,符合左规。

5、构造配筋要求:沿全长配置封闭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边50mm处开始布置。

次梁配筋示意图如下:6.施工图的绘制次梁配筋图如图所示,其中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力,设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主梁几何尺寸与支撑情况如下图所示。

1、支承情况: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kN 98.410.53956.8=⨯主梁自重: kN 41.9252.225.0)08.065.0(2.1=⨯⨯⨯-⨯ 主梁粉刷重: kN 02.1172.202.0)08.065.0(22.1=⨯⨯⨯-⨯⨯ 恒载:=k G kN 41.52 恒载设计值:==k G G 2.1kN 89.62 活载设计值:=Q kN 6652.13=⨯ 总荷载:G+Q=128.89kN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主梁计算简图(单位:mm ) 主梁计算跨度:边跨: mm l 620022/4006600=⨯-= 中跨: mm l 620022/40066000=⨯-= 4、弯矩、剪力计算及其包络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PKPM 软件) 弯矩及剪力包络图:弯矩包络图单位为kN.m,剪力包络图的单位为kN.5、截面配筋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PKPM 软件)主梁正截面配筋计算表及斜截面配筋计算表如下所示: 正截面配筋计算: 截 面边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弯矩M )(m kN ⋅201.2 230.1 175.1 s A ( mm 2)1003 1154 861 选用钢筋4 18 4 20 3 20 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 2)10171256942斜截面配筋计算: 截 面 边支座左B 右BV )(kN150.5178.5 173.9箍筋肢数、直径2 62 62 61sv sv nA A =57 57 57 实配箍筋间距(mm 2)200200200主梁配筋示意图:6、材料图及纵筋的弯起和截断,主梁实际配筋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