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平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统计学、概率论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容易将其与算术平均数混淆。
此外,学生对于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性质,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数,并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均数的定义;2.平均数的性质;3.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求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纸张、笔等学习用具,方便他们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篮球比赛、体重测量等,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为什么需要平均数?2.呈现(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求平均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资源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平均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数据、图表等。
而《平均数》是对这些知识的一个扩展和深化。
通过学习平均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平均数的性质和规律,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图表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平均数,比如在分配物品、评价成绩等方面。
因此,他们对平均数并不陌生。
然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他们可能认为平均数就是所有数的总和除以数的个数。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平均数的局限性,比如当数据中有异常值时,平均数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意识到平均数的局限性,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平均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比如班级同学的体重统计,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果有一名同学的体重异常高或低,会对平均数产生什么影响。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发现平均数的性质和规律。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优秀5篇)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优秀5篇)《平均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点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三、教学难点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四、教学方法探讨式教学、五、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六、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Ⅱ、讲授新课1、例题讲解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归纳总结篇二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板书设计:平均数男生女生6+9+7+6=28(个) 10+4+7+5+4=30(个)28÷4=7(个)30÷5=6(个)平均数: 7 平均数: 6《平均数》数学教案篇三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2、教材分析: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
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
第4单元第3课时 平均数(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第3课时平均数(说课稿)-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第4单元第3课时——平均数。
课程主要涉及到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及使用方式。
本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平均数•如何计算平均数•平均数的实际应用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道什么是平均数;•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掌握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式。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解、演示、互动和实践等多种形式,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式。
2.2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如下:2.2.1 导入新知首先,我们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平均数。
2.2.2 课堂讲解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式,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2.3 课堂练习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计算方式之后,我们将进行一些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式。
2.2.4 课堂小结最后,我们将通过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3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的计算方式。
2.4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式,需要充分利用互动和实践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较为成功,学生表现活跃,课堂氛围较好。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练习环节中,部分学生对于平均数计算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巩固和练习。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出研究课题上周的雏鹰活动中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当小裁判,根据一个大组即两个小组的组员所得星的数量选出优秀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展示和交流好吗?二、展示研究成果,引出“平均数”1、人数相同情况下求和法比较A小组内五位成员和对方组五位成员的比较,自己小组所得星数量分别是3颗、3颗、5颗、5颗、7颗、4颗。
对方组得星数量分别为6颗、2颗、4颗、3颗、5颗,得星数量总和分别为:3+3+5+7+4=22(颗),6+2+3+5+4=20(颗),22颗>20颗,A2组胜出。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并交流。
2、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去掉1人的方法B组在汇报的时候遇到人人数不同的情况,4人一个小组,得星分别为:3颗、5颗、6颗、5颗,总数为:3+5+6+5=19(颗),对方小组得星分别为:4颗、5颗、6颗、3颗、3颗,总数为:4+5+6+3+3=21(颗)。
考虑到自己小组与对方组人数不同,所以想把对方组的人数去掉一个,也就是去掉3颗星。
4+5+6+3=18(颗)。
19颗>18颗,我们组胜出。
同学们提出疑问,部分同学不同意这种方案。
3、“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C小组学生通过把星星摆出来的方法,将得星多的同学的星移给得星少的同学,求出平均每个同学所得的星,然后再进行比较,学生总结研究方法,引出“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核心知识点】平均数的意义【前置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具备了初步分析数据的能力。
【后继地位】为后面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思想方法阐释】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及其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具、学具课件、学习纸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运动项目?生:跳绳、羽毛球、篮球……师:咱们同学都是运动爱好者,老师也特别喜欢运动,并且非常喜欢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7号和8号可是场上的主力,下面是他们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你们能看懂吗?7号、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生:能。
师:你们都看懂什么了?生1:一共有5场比赛。
生2:7号第1场,第3场,第4场分别得了9分,10分,11分。
……师:这里的小横线表示什么意思?生1:表示没得分。
生2:这里的小横线表示7号和8号没有上场。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师:仔细观察、分析统计表中每个队员得分情况,你觉得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如果出:生1:8号,因为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第3场7号10分,8好第二场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师: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他是一场一场的进行比较的,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把第二场和第三场合起来看,7号10分,8号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但是教练要从整体考虑,请同学们观察每个同学的得分,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下接统计图的引出)如果出这种继续:生2我觉得8号队员的投篮水平高,因为8号的总分是40分,7号队员的总分是30分,8号的总分高。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啊?老师班里正在评选“优胜小组”,你帮老师算算这两个小组,哪个是优胜小组。
(板书:优胜小组)出示:二、借助素材,体会概念1.整理数据,学习概念谈话:先独自思考并计算,待有了结果就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全组可以形成一种意见,也可以有不同意见。
预设:(1)二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二组的总分高。
算算看。
9+11+13=33(分)7+13+12+8=40(分)(2)一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一组的平均分高。
算算看。
(9+11+13)÷3=11(分)(7+13+12+8)÷4=10(分)追问:平均分是什么分数?预设:就是把得分匀匀,让每个同学的得分都一样。
课件展示,匀匀看。
追问:匀匀后,一组同学的平均得分是多少?(11),二组呢?(10)小结:也就是说,一组有三位同学,总分虽然少,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二组有四位同学,总分虽然高,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低。
整体来看,一组表现更好,应该是优胜小组。
追问:平均分10分是二组哪位同学的得分?像这样,11就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10就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板书)2.利用概念,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你能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平均数吗?15和17 1、2、3、4、5 1、2、3、4、5、9板书(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总数÷个数)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学情及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
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
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
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7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统计观念,能灵活的选择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在分析数据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共性寓于个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磁性白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师:孩子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最拿手的是什么?前几天他们就进行了一场男女一分钟投篮大比拼,你们希望谁赢?各有各的想法,咱们用事实说话,请看当时记录的数据师:第一轮比赛谁赢啦?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师:看,第二轮,谁赢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发现比较总数更好一些。
师:男生赢一局,女生赢一局,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第三轮,在一名女队员无法参加比赛的情况下,谁赢了?理由教师请几名同学发言,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师小结:大家所说的平均数是求什么?就是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投进多少个。
这个方法大家同意吗?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接下来咱们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开始研究。
二、分层探究,认识平均数1、移多补少师:不计算,你能一眼看出女生平均每人投了多少个吗?把你的想法操作给大家看一下学生上台操作。
师:这样移完了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像刚才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移完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了5个,2、求和均分男生平均每人投进了多少呢?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
师:其实,不管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求和均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怎么样?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平均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均数这一概念。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平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难点:如何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数据,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什么,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通过具体案例的计算,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组数据,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平均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黑板有3排苹果磁片,个数分别为7、3、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磁片个数同样多?(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
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追问: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有一个什么数量没有变?(总量没变)现在每排几个磁片?这个“4”是什么数呢?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
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铺垫孕伏.1.小华 4 天读完 60 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 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一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 160 斤,平均体重多少斤?师:上述 1、2 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 3 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二、探索新知.1.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问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 2.(1) 出示例 2.用 4 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 6 厘米、 3 厘米、 5 厘米、 2 厘米.这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非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4)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 1 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 4 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普通浮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者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 16 厘米,再用16÷4=4 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 6 厘米中取 2 厘米放入 2 厘米杯中,从 5 厘米杯中取 1 厘米放入3 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 4 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 4 厘米.这说明原来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 4 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 厘米,矮个身高 140 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并非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在不少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7)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6+3+5+2)÷4=16÷4=4 (厘米)答:这 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8)看例 2 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 4 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明确:复习题中, 4 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 4 厘米;例 2 是求的平均数, 4 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一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 4 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9)反馈练习.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 28 米、 29 米、 27 米.求平均成绩.3.教学例 3.(1)出示例 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 6 个同学,第二组有 7 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学生号 1 2 3 4 5 6 7 平均一组136 142 140 135 137 144 ——二组132 141 133 138 145 135 142(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 ÷6=834÷6=139 (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7=966÷7=138 (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139-138= 1 (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 1 厘米.(5)反馈练习.一个小组有 7 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 39 千克、 36 千克、 38 千克、 37 千克、 35 千克、40 千克、 34 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三、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的方法.四、布置作业.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一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板书设计探索活动小小预言家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思量、分析,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活动准备老师把家里今年前三个月用电量情况制成统计表.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用电量 84 度 93 度 87 度约 ? 度活动过程师问:(1)同学们能用学到的本领,帮我算算我家前三个月,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2)请你预测一下,老师家 4 月份大约用电多少度?儿童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目的l.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样栏目电视的采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味统计的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相带、录相机、几种表格.活动步骤一、教师打开录相机,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你喜欢看什么类型节目:“我喜欢看《大风车》”、“我爱看《东方儿童》”、“我爱看《东芝动物乐园》”、“我爱看《小神龙俱乐部》”……二、展开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师:是不是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2.小组合作.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采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l)小组讨论,可能浮现的几种情况;小组 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 (随机抽样),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小组 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小组 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一栏,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小组 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达板书:采集数据的方法方法:谈话法问卷法随机调查调查的对象:部份全部事前准备:设计谈话内容问卷.(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三、采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出示课题:儿童电视栏目收视率的调查.l.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1)采集数据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姓名性别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原因(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2.回答问题.(1)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2)哪个栏目是同学们最愿意看的?有哪些收获?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平均数说课稿(通用5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平均数说课稿(通用5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平均数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平均数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平均数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可以说,平均数是统计知识中的一个信息数,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测、探究等活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对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复杂的统计知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已成为未来公民必备的常识。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参与、体验、应探究意识,提高学生构建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动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数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拫据这一基本理念和本课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我采用尝试教学法为主。
激励、演示、迁移为辅的教学方法。
学生采用观察分析、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实物投影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教具;学生4人一组准备大小一样的4个水杯等学具。
三、教学流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设疑激趣→实验探究→应用拓展→回顾小结下面我从这四个环节谈谈我的教学设计第一环节:设疑激趣采用淡话导入,问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学过哪些带有“数”(板书:数)这个字的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说发现数学真和“数”这个字联系紧密,于是设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数”这个字有联系的数学知识,它是什么呢?老师想,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自己发现这个秘密。
《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说课稿《平均数》说课稿《平均数》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平均数》苏教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内容。
在传统教材中侧重于从算法的水平理解平均数,这容易将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忽略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也就是只会算,不理解。
而新教材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明显加重分量,其实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
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重点不仅仅是会求简单的平均数,还要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
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平均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对教材这样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我拟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会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情分析: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
同时,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平均数,这些都对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设计理念由于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意义比较抽象。
因此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力图体现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
同时,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4.4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平均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同学去公园游玩,每个同学带了不同数量的糖果,一共分了多少块糖果,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平均数的含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如何求得的,并引导学生归纳平均数的性质。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求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作业的分配、比赛成绩的计算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4.4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的《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本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用于展示和讲解。
3.学生活动:提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讨论和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如学校运动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均速度。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平均数。
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的性质,如总数、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图、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为后续学习更多的统计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是对其本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加起来除以数据的个数。
2.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均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入和解释平均数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小明生日邀请了5个同学,共收到了8个礼物,平均每个同学送了几个礼物?”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平均数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数据,如“一组数据:1,2,3,4,5”,让学生尝试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求平均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出一些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平均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平均数的问题,如“平均数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完整版平均数教材分析
“平均数”看似简单的数学概念,但它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它的应用又是那么的广泛。
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还是在科学技术中都要用到“平均数”。
因此,让学生从小了解“平均数”的基本含义以及简单的计算方法,无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还是对学生的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教学现状分析新课标人教版义务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三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当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那么如何使三年级的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既然“平均数”放在统中计中进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那么为什么新教材还要把它放在统计中进行教学。
第二放在统计中教学“平均数”和放在解决问题中教学“平均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有什么区别。
第三“平均数”特征有很多,而且这些特征又是十分抽象,那么教学目标应该如何把握?也就是“平均数”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最为合适。
除此以外还必须考虑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最为合适?只有对这以上三个方面有了正确认识才能教好“平均数”。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数”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数量关系可以独立存在,并适用于一般的实际问题解决。
但“平均数”的应用广泛性是指在大量的统计中用到它,也就是单纯计算“平均数”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有把它看作一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时,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新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教学是合理的。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对同一教学内容而言,编排在不同的教学体系中,虽然这一内容的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其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会发生偏移,对于“平均数”来说也是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看似简单的数学概念,但它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它的应用又是那么的广泛。
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还是在科学技术中都要用到“平均数”。
因此,让学生从小了解“平均数”的基本含义以及简单的计算方法,无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还是对学生的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教学现状分析新课标人教版义务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三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当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那么如何使三年级的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既然“平均数”放在统中计中进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那么为什么新教材还要把它放在统计中进行教学。
第二放在统计中教学“平均数”和放在解决问题中教学“平均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有什么区别。
第三“平均数”特征有很多,而且这些特征又是十分抽象,那么教学目标应该如何把握?也就是“平均数”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最为合适。
除此以外还必须考虑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最为合适?只有对这以上三个方面有了正确认识才能教好“平均数”。
首先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数”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数量关系可以独立存在,并适用于一般的实际问题解决。
但“平均数”的应用广泛性是指在大量的统计中用到它,也就是单纯计算“平均数”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有把它看作一个统计量进行分析时,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新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教学是合理的。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对同一教学内容而言,编排在不同的教学体系中,虽然这一内容的本质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其教学目标会有所不同,教学侧重点也会发生偏移,对于“平均数”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把它编排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也就是只重视“平均分”思想的应用,关注的是分得的结果。
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平均数”的特点,基本上没有渗透。
因此,对教师而言这样的教材比较容易把握,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所以教师们普遍感到把“平均数”放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教学,教师易教学生易学。
新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教学进行教学,显然这样的编排不但揭示了“平均数”的由来、“平均数”的意义,还渗透“平均数”的一些特征。
正因为在统计中教学“平均数”增加了那么多的内涵,这就给教师正确理解的把握教材带来了困惑,同时给学生正确理解“平均数”也带来了困难。
下面我们来讨论第三个问题,由于在统计中教学“平均数”,使的“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更加丰富,所以教师们不但把“平均数”的意义、特点和作用都向学生作了介绍,而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掌握这些意义、特点和作用。
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平均数”的意义、特点和作用,对一般的成人而言都难以理解,那么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全然接受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因为,正确理解的掌握“平均数”的意义、特点和作用,还必须以一定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仅从概念上去理解“平均数”是远远不够的。
正因为学生在理解“平均数”时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在教学平均“平均数”时必须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要重视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意义的建立,以及特点的发现,下面就“平均数”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和做法。
二、教材的分析认真分析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其实没有让我们把“平均数”这一概念解释地十分深奥,也没有让我们把“平均数”的所有特点向学生作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所有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例一,教材呈现了全组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办法。
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这样的统计图,目的有以下三点。
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在“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
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得来的。
其三运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
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
除此以外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平均数”和特点之一,即它比最大的数值小,比最小的数值大。
但是在渗透“平均数”的“虚拟”性时,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偏差,追究教师产生这种教学偏差的原因,是教学参考中提到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其实教学参考中所提到的“平均数的虚拟性”并不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具有虚拟性”,而是让教师清楚“平均数”具有虚拟性的特点。
有些教师错误的领会教学参考的用意,把“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
于是为了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他们对图中表示平均数的这条虚线大做文章,问学生13瓶是小红收集的吗?是小兰收集的吗?是小亮收集的吗?……。
最后下了一个结论:这13瓶并不是某一个同学收集的,所以这13是虚拟的。
笔者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向学生解释平均数的“虚拟性”是不合理的,假如这里正好有一个同学收集了13个空瓶,哪对平均数的“虚拟”性又该作如何解释?其实“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这个“虚拟”是指在引入“平均数”时我们假定“每份一样多”。
由此可见这个“虚拟”是虚的拟定上,也就是这个大前题“每份一样多”是假定的,正因为大题是“假定的”其计算结果当然是“虚”的。
因此,只是从的结果去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是不够的,应该从引入“平均数”的源头去理解它的“虚拟”性才能抓住“虚拟”的本质。
根据以上分析,渗透“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其实质是渗透一种假设思想,即:假如每组收集的一样多,就可以得到平均每组收集了多少个空瓶,正是有了这个假设才使学生想到了用平均分的思想去求“平均数”。
正是有了这个假设才使计算“平均数”有了充分地的理论依据。
再看例2,教材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和两个小朋友关于两组队员的身高的对话及两张简单统计表。
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会受到每个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表整体情况。
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要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究竟看什么比较合理?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和对两张统计表计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从而让使学生明白用“平均数”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差异。
通过探究最终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
因此,本例题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笔者前后听过8人次上此课,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让学生说出书上的总结语——“‘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确实存在很大困难。
通过反思我们认识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能是意会,他们很难完整表达“平均数”的这一意义。
因此,我们不能以学生会不会说“‘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来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成败,学生不会说这句话不等于学生在这方面没有收获。
只要学生对“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就可以。
三、教学建议1、对比引入“平均数”。
“平均数”是通过对一组数据的分析引入,还是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中引入?新教材是采用对一组数据的分析引入“平均数”,然后再引入对两组数据的比较。
这样引入“平均数”的优点是步子小,知识层次清晰。
但它的不足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引入“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不明显,也就是为什么要引入“平均数”学生不清楚,而且从一组数据的分析引入平均数不利于学生对“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理解。
因此,我们认为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引入“平均数”,不但能较好的揭示“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对“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理解。
所以我们采用了通过对两数据的比较引入“平均数”。
当然是这样引入“平均数”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这就是知识层次不清晰,对一部分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具体设计如下:师:苹果可以分享,书同样可以分享。
最近我们班的学生就进行了一次捐书活动,大家捐书的积极性都很高,每个小朋友都捐了书。
这是其中两个小组的捐书情况:第一小组捐书情况统计图第五小组捐书情况统计图小红小明小刚小强小强军军圆圆丽丽洋洋欢欢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小组的捐书情况,想一想:你认为哪个小组捐书的积极性更高一点?(思考)师:认为第一小组同学捐书积极性高的同学请举手(统计人数);认为第五小组同学捐书积极性高的同学也请举手。
(统计人数)师:看来认为第五小组捐书积极性高的要多,请说说你们的理由好吗?生A:因为,第五小组捐的总数比第一小组多、所以第五小组捐书的积极性高。
师:听了他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如果你是第一小组的成员,你觉得他这种比法合理吗?生B:我不同意,第五小组人多是应试多捐一点。
师:这位同学说得也的道理,两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所以只看总数是不合理的。
生C:我有办法,从第五小组中去掉一位同学,然后看捐书的总数哪组多。
生D:我有问题,第五小组同学捐得书有多有少,去掉谁呀?师:是呀!去掉谁呀?生E:一个小组少了一个同学,就不能表示全组同学的捐书情况了。
师:说得有道理,其实这5个小朋友是一个集体,谁也不能去掉的。
师:那按照什么来比才合理呢?(思考)……生F:每组平均一下,看平均每人捐多少书。
师:用这种方法去比较合理吗?生:合理师:为什么?……通过比较哪组捐书的积极性比较高,从而引出看平均每人捐书多少作为评价的依据比较合理。
这不但为引入“平均数”提供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
2、适当渗透“平均数”的特点。
“平均数”的特点比较多,也比较抽象。
因此,在对三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知识点以渗透为主。
那么怎么来渗透这些知识点?笔者认为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渗透。
如,在渗透“平均数”数值特点时,可以通过估算平均每人捐多少来渗透,在估算中渗透“平均数”比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小,而比最小值大。
又如“平均数”的“虚拟”性时,可以渗透在假设每人收集的一样多之中。
具体设计如下: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捐了多少本,你先估计一下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捐了多少本书,生:4本,5本。
师:有没有估计是3本或7本的。
没人!为什么不是3本或7本呢?生:“平均数”不可能和最少的或最多的一样。
师:说得好!现在请你求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捐了多少本,并说明你是用什么办法得到的?(思考)……生A: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捐了5本,我是用移的办法。
师:怎么移?生A:小明捐的本数给小红1本,把小强捐的本数给小刚2本,现在每个人捐的本数就同样多了。